0

蹦极会猝死吗为什么(优秀20篇)

浏览

1258

文章

304

篇1:身边人出现猝死如何应对?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猝死事件的发生明显增多,有的是因为身体疾病,有的是因工作过度劳累。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些猝死发生的原因症状,以防身边有人如果出现猝死,我们能够正确应对,可能还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哪些疾病可导致猝死?

易导致猝死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脑出血、肺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哮喘、过敏、猝死症候群以及毒品、某些药品过量,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等。心脏性猝死的过程大致为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有的出现抽搐;呼吸迅速变得不规则,呈叹息状,随之呼吸停止;这时脉搏摸不到,用耳朵贴在左胸前区也听不到心跳声;病人两眼瞳孔随后很快散大,用手电光线照射也不见瞳孔缩小,当出现上述情况后,在场的人要立即不失分秒地抢救。

1、身边人一旦出现猝死症状,我们该如何应对?

猝死应对第一步:拨打急救电话

身边有发现猝死的人千万不要过于慌张,更不要悲伤过度,一定要镇静,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打电话时务必简要说明病人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症状、发病时所在具体位置,不要因慌乱而叙述不清所处位置而延误专业人员进一步救治。

猝死应对第二步:纠正患者体位

不要摇晃患者,要尽快将其放置在地上,使病人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身体两侧。若病人摔倒时面部朝下,应小心转动病人,并使病人全身各部成一整体,转动时尤其要注意保护头颈部。可以用一手拖住颈部,另一手扶住肩部,使病人平稳地转至仰卧位,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颈部损伤。

猝死应对第三步: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解开患者衣领,尽快开始徒手心肺复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位置通俗来讲是两个乳头间中点的胸骨中断略下处,方法是用一手的手掌根置于上述部位,另一手置于其上,两只手平行重叠,按压频率100次/分以上,用仰头举颌法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2次按压30次,同时等待专业人员到来,进一步心肺复苏及生命支持。

2、如何进行规范的施救?

“施救方法分为四步,即呼救、评估、按压、除颤”唐子人表示,第一呼救。发现病人倒地时第一项任务就是呼救,马上拨打急救电话120,及时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第二评估。判断有无呼吸(具体方法是一看即用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运动;二听即用耳朵听患者是否有呼吸音;三感觉即用面颊感觉患者是否有气流呼出。此外还可以拍打双肩看看是否有反应,判断颈动脉有无波动,如果三者都没有马上进行施救。

第三就是按压,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是成功复苏的前提!

第四就是尽早除颤。如果能做到这四个词,生命就可能得到挽救。

有些人倒地并不是因为心脏骤停也可能是头晕、脑血管病,因此需要评估后才能进行胸外按压。

3、人工呼吸的具体方法

●人工呼吸法主要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等方法。采取口对口施救时,如病人口中有异物,要先清除,开放气道,再以一只手按住病人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将其下颏托起,使其头部后仰;压额手的拇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气后,用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以中等力量将气吹入病人口内,不要漏气;当看到病人的胸廓扩张时停止吹气,离开病人的口唇,松开捏紧病人鼻翼的拇指和食指,同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再施二次吹气。每次吹气时间:成人为2秒钟,儿童为1至1.5秒钟。

4、心肺复苏的具体方法

●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

提醒:

总之,猝死虽然可怕,但是只要采取快速有效的急救手段,还是有抢救希望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健康教育,减少猝死诱发因素的发生机率,自己心里要有一个意识,一旦身体出现某些异常情况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诊治,这是减少猝死事件发生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预防心脏性猝死需要做好哪些事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的心脏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心脏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高达54.4万/年,位居全球各国之首。专家表示,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及难以预测的特点。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绝大多数猝死事件发生在医院外,抢救存活机会甚低,仅为1%以下。因此,心脏性猝死防治的有效性是降低心脏病死亡率的关键,那么老年人预防心脏性猝死需要做好哪些事呢?

1、平时要重视治疗原有的疾病;如原患有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即使症状不明显,也不可掉以轻心、间断治疗。

2、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兴奋,尽量避免生气、争吵、怒恼等,要愉快乐观,争取实现心理平衡。参加适当文体活动。

3、防止过度劳累,避免超负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4、要禁烟少酒。

5、饮食要注意荤、素食搭配,粗、细食搭配,酸硷性饮食搭配,要少食多餐,进少盐低糖饮食等。

6、要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防治。

老年人群中,发生猝死的病例并不少见,所以,除了我们做好防病治病的养生工作外,做好预防猝死发生的事情也是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避免学生运动意外猝死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这并非危言耸听,运动确是一把双刃剑。它有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有摧毁生命和健康的另一面,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如何避免学生运动意外猝死呢?为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学生意外伤害知识,让大家爱知道如何让学生远离意外伤害。

运动猝死的具体原因是运动过于紧张、激烈,超过了人体可承受的极限,造成血压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导致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紊乱或急性心力衰竭,以至猝死。至于其他伤害,主要是肌肉、筋骨等的外伤。

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长跑活动,但学校又需要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学生体质测试或考试任务,学校的长跑活动必然向临时性和突击性发展,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学校越怕安全风险就越不敢开展长跑锻炼,但越不长期开展长跑锻炼,学生体质就越差,当为完成体质测试或体育考试而进行长跑时,发生意外的风险就越高。

如何消除学校的安全风险,现在还缺少有效机制。一旦发生学生意外伤害,社会舆论、家长都会给学校施压,学校、体育老师的压力很大。我相信,发生过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学校,即便不把长跑给停了,继续开展长跑活动的决心和力度也会大受影响。现在,这种风险的规避只能靠学校各自想办法,很多学校的态度就成了宁可不干事,也不能出事。当然,也有做得好的学校。

学校风险不能消除,从根本上说,还有政府、社会、学校等很多方面对学校体育的意义认识不足,我们这个社会的传统观念就是‘重文’,每个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别的,但我们以文化成绩作为衡量标准的做法却无人提出异议,而体育考试却会引来各方争议。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质的增强只是作用之一,更重要的是运动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力的增强。对年轻人来说,在生长发育期需要心理宣泄,运动也是最好的方式。现在,对人才的培养,除了注重智商外,还要注重‘动商’。”

学校对竞技体育成绩的过分追求也在影响着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我们要提高学生体质状况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些高校追求短期效益,将学校体育的重心放在竞技成绩上,虽然风险小,但学校体育活动的普及开展,却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_猝死是怎么病造成的

全文共 5835 字

+ 加入清单

猝死是指平素似乎健康的人由于潜在性疾病或功能障碍而突然出人意料的猝死而死亡的疾病。下面给大家分析猝死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发疾病

心脏病 冠心病是老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文献显示,我国因冠心病猝死平均发生率为28.7/10万,占冠心病总死亡率的45.1%。些死亡者生前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常堵塞严重,平常重视不够或受医疗条件限制,不少人几乎没做过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而未被确诊,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在某些诱因下发生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容易导致猝死。此外,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缺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狭窄、恶性心律不齐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肺栓塞 由于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结合死者尸检表明,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老年猝死的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老年人大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相当一部分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有的因病卧床时间长,活动少,也容易发生肺栓塞。一旦发生肺动脉较大分支的堵塞,即可出现致命性的后果,抢救成功率也低。

脑血管疾病 主要是脑出血。脑出血病患者绝大多数有血管病的基础,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是常见病因。在情绪激动、烟酒等不良刺激下,常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以致血管破裂。出血量较少急送医院救治,可保全生命。但许多患者由于出血量大,形成脑疝,压迫生命中枢,很快将死亡。所以,当患者一旦出现头痛、恶心等先兆时,一定要加以重视。

消化道疾病 其中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导致猝死较多,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样可发生猝死。消化道出血患者常有潜在的食道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大量服药或应激史。夜间突发出血引起休克或呕吐物阻塞咽喉引起窒息等,常常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因严重低血糖导致猝死的也较多见。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不正规,或接受降糖药治疗后未及时进餐;有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较大,夜间常发生低血糖。

猝死的病因介绍

猝死是指平素似乎健康的人由于潜在性疾病或功能障碍而突然出人意料的死亡。医学上认为在1小时之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都属于猝死。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发生猝死有两个年龄高峰,一个是在婴儿出生至6个月期间(婴儿猝死综合征),另一个是在65~75岁之间。在我国近年来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而且从出现不适到死亡时间非常短。相当数量的心脏病患者可能会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

猝死的特征

1.病魔之首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

2.发病突然

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至无法留下一句话。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

3.高发病率

绝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脏停搏(CA),而心脏停搏的发病率非常高,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6月在《循环》杂志网站上发表的徒手心肺复苏(CPR)共识指出:心脏停搏是美国最致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导致的死亡超过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车祸、HIV、枪支案件和家庭火灾致死人数的总和[2]。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3]。

4.多发生在医院外

绝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搏骤停,国外文献报道40%的心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骤停是发生在家里[]。根据美国及我国资料,死于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5]。我国另有文献报道,87.7%的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在院外发病就意味着发病后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同时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也十分匮乏。这就是猝死发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猝死的预防方法

1.第一道防线:防止冠脉斑块形成

斑块的全称是动脉粥样斑块,是存在于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肪团。可以说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是不定时炸弹,一旦斑块破裂,就会立即在相应的血管内激发凝血功能,几乎在瞬间形成血栓,将冠脉的某分支堵塞,导致心脏突发缺血,即急性冠脉综合征,使患者处在危急关头。故防止斑块形成是从根本上预防猝死的最佳途径。

主要的预防方法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包括科学饮食、坚持运动、摒弃恶习(最重要的就是戒烟)等,还要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通过上述做法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地防止和延缓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2.第二道防线:防止斑块破裂

如果第一道防线不幸失守,患者冠脉上有了斑块,注意防护第二道防线——防止斑块破裂。只要斑块不破裂,就不会发生冠脉综合征,多数情况下也就不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主要预防措施是:在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上调脂药物,还应定期去医院检查。调脂药物通常是带有“他汀”这两个字的药物,如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可以起到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的作用。

3.第三道防线:防止室颤发生

患者的斑块破裂了,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还有第三道防线——防止室颤发生。室颤是心脏停搏的一种类型,是心脏急性缺血时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室颤,患者的心脏失去了泵血功能,血液循环停止,患者此时已是九死一生。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后预防室颤的发生极其重要。

主要预防措施:8个字——静、卧、服药、呼救。

静:指发病后患者要安静、镇静及冷静。冠脉综合征发生时,患者的心肌极度缺血,此时任何增加心脏做功的因素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室颤。如精神紧张、恐惧等,故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卧:患者应该就地休息,不要走动,全身放松,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卧位、半卧位及坐位等。卧是让患者尽可能减少心脏负担,以减少室颤的发生。

服药:冠脉综合征发生后,推荐患者口服的药物有三种:①硝酸甘油:该药的作用是减少心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服药后症状不缓解时如有血压监测,只要血压不低于平时,可每隔5分钟含服1片。血压低于平时、心率慢者不能服用该药。②阿司匹林:作用是对抗血小板,减缓血压凝固。有出血倾向者、消化道溃疡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不能服用。③美托洛尔:作用是降低心脏耗氧,防止室颤发生。心率慢(低于60次/分)、血压低于平时者不能服用。如无禁忌证,上述三种药物都要服用。

呼救:立即呼叫救护车,并且强调需要带除颤器的救护车。如急救人员无除颤器,一旦发生室颤,医生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要注意,一定要等医生来,千万不要自己去医院,在没有心电监护的情况下去医院极其危险,患者途中有发生室颤的可能。

4.打急救电话

患者已经发生了室颤,还有最后一道防线——心肺复苏,通过心脏按压等措施为患者建立血液循环,以终止死神的脚步。

主要措施是: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平卧,为患者实施持续的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为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心肺复苏操作不能停顿,一直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患者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对于患有家族遗传性离子通道缺陷疾病的患者,预防猝死的方法除服药(如β阻滞剂等)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在体内安装植入式自动体内除颤器(ICD),一旦发生室颤,ICD会自动识别并立即放电除颤。

1.

2.

3.

4.

猝死的原因

内因 内因是指人的主要器官有潜在疾病、暴发疾病或异常体质和过敏体质而言。猝死约占全部急性死亡半数;占所有自然性死亡的10%~15%。对成年人来说,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猝死占首位,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小儿则以呼吸系统疾病占绝大多数。尽管引起猝死的器质性病变多种多样,但导致患者最后死亡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心脏骤停、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以及脑死亡等。

诱因 猝死可发生在谈笑、看电影、听故事、吵架、饮酒、吃饭、大小便、洗澡、性交、行路、乘车、劳动、吸烟、睡眠等各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死于医院外,少数死于急诊室或住院时

常见的诱因

精神因素 在引起猝死的诱因中精神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当狂欢、愤怒、紧张、恐惧等情绪激动时或感到疼痛时,大脑皮层内会形成过强的兴奋灶,可兴奋延髓的心加速中枢和血管中枢,使交感—肾上腺活动明显增强。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不仅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而且肾上腺髓质分泌入血的肾上腺素量也极大地增加。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心脏收缩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另一方面,身体大部分区域的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于是血压迅速升高。

但亦有些患者在情绪激动时正相反,延髓的心抑制中枢兴奋性增高,迷走神经兴奋占优势。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增多,结果心率减慢、变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甚至心跳停止。

情绪激动所致的人体改变,对一般健康者可无严重后果,但对心血管、肺、脑以及内分泌器官患有潜在性病变者,则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死亡。精神因素及疼痛等引起的猝死,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室纤颤或心室停搏而造成的。

剧烈的体力活动或过度疲劳 在从事过度的运动和劳动时,由于肌肉、肌腱、关节等感受器发放大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也相应增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又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下,可使心血管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压增高。

此外,肌肉物质代谢增强,二氧化碳和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氧气和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从而产生过度的疲劳。剧烈的体力活动或者过度的疲劳,对患有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心肌肥大、心肌纤维化、严重的心肌炎及瓣膜变形者说来,是十分危险的,可因血循环障碍,引起心肺循环血量减少,心肌缺氧,心功能不全;或引起动脉破裂而发生失血性休克;也可能引起脑动脉破裂致脑出血而死亡。

吸烟 吸烟时烟碱被吸收,可导致心率增快,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痉挛,血压轻度增高,冠状动脉血流减慢。此外,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使血红蛋白转变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从而引起心肌缺氧。大量吸烟可使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在血内的含量高达15%。因此,吸烟对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脏病等患者危害甚大,甚至可诱发心脏骤停而猝死。

饮酒 乙醇最主要的作用为抑制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功能。高级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后,可导致皮层下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麻痹。对患有心脏、血管、肺脏、脑、肝脏及肾脏疾病者来说,饮酒容易引起这些脏器功能衰竭,也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

外伤或感染 一般是指轻微的外伤或感染而言。它们虽然不能直接致命,但可使原有病变恶化,进而导致死亡。轻微的感染能使患者的抵抗力再度降低,促使原有潜在性疾病发作或加重而猝死。#p#副标题#e#

其他因素 过冷过热、暴饮暴食等情况,有时也可成为突然死亡的诱因。

综上所述,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内因,即体内已有潜在疾病或暴发性疾病存在。诱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某种诱因对于真正健康的人是很小的危害或毫无危害,但对于某些主要脏器有潜在疾病、体质异常或过敏的人,却能引其内在疾病的迅速加剧甚至导致死亡。但也有在无诱因作用的安静状况下,如休息及睡眠时发生猝死的。因此,在判断死亡原因时,必须正确地分析内因和诱因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猝死的病因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猝死进行不同的分类,如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从病理生理改变的角度可将心脏性猝死分为两种类型,即心律失常型猝死和循环衰竭型猝死。本文仅介绍临床角度做出的猝死分型。

1.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目前多数人接受的有关心脏性猝死的概念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非预见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瞬间至一小时之内。”心脏性猝死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占绝大多数,长达26年的FraminghamStudy大规模的研究显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75%。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指出:“25%左右的冠心病患者以心脏性猝死为首发临床表现。”国内文献指出:“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80%的成人死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6]”。

这类患者是死于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突发的心肌缺血造成患者心脏的电活动紊乱,进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多为室颤),此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心肺复苏或复苏失败,就会发生猝死。急性心肌缺血刚刚发病时最危险,急性心肌梗死第1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的概率较24小时后高25倍。在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死于发病的第一个小时之内。这是由于突然发生的心肌缺血使患者猝不及防,其心脏电生理活动无法适应这种突发的代谢紊乱,故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这个时间段患者往往没在医院,因此处在生死关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通过自我调整,将逐渐适应这种缺血情况,形成了新的动态平衡(心电重构),加上医学干预措施的应用等,使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逐步下降,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其他心脏疾病有两类,一类是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肺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另一类是非器质性心脏病,即心肌离子通道缺陷性疾病造成的猝死。如Brugada综合征、QT间期相关综合征(QT间期延长及缩短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马方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还有某些心肌病等。这类患者大都属于基因缺陷造成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多与家族及遗传有关。这类患者的心脏没有直观的形态和结构异常,故不属于器质性心脏病。只有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方能查出问题所在。多数患者在30岁前后就因心源性猝死而结束了生命。因为心脏搏动是由血清离子(K+离子、Na+离子、Ca+离子等)进出心肌细胞膜内外造成的,故一旦发生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离子无法正常出入心肌细胞,就可能促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进而导致猝死的发生。

2.非心源性猝死

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全部猝死的25%。临床常见的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内源性高血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产生猝死的原因是什么_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182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为什么会出现频繁猝死的现象?产生猝死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产生猝死的原因吧!

猝死的特征

1、病魔之首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

2、发病突然

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至无法留下一句话。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

3、高发病率

绝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脏停搏(CA),而心脏停搏的发病率非常高,它导致的死亡超过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车祸、HIV、枪支案件和家庭火灾致死人数的总和。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

猝死的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在没有既往心脏疾病的人群中进行预防,因为有25%的猝死者来源于这一群体。初级预防更多的是要加强对病人的宣传教育,如推荐中小强度运动,强调适宜的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修改游戏规则以减少对抗,以及根据环境进行运动等等。

二级预防:是在患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异常的人群中进行的预防,因为猝死者绝大多数有冠心病史。对运动员和普通人来说,关键是减少危险因素和及时发现前期症状,平时加强注意,积极预防,是完全有可能避免不幸发生的。

三级预防:指的是治疗急性心跳骤停以防止发展为心脏猝死。主要是提供现场医务监督和建立急救体制,使其及时逆转,挽救生命。

产生猝死的原因

1、猝死原因一:疯狂减肥,很多人为了自身形象要求而减肥,大大损害了身体的免疫功能,反复减肥还易损害胃和心脏,这点需要特别注意,为了健康因该合理减肥,以免发生猝死!

2、猝死原因二:抽烟喝酒,许多人公众形象良好,但为了熬夜和应酬,也不得不烟不离手,酒不离口,不少女人也不例外。过量烟酒,会导致血管痉挛,也可增加心脏病突发的危险。

3、猝死原因三:各种压力,压力使人们易产生紧张、焦虑、愤怒情绪。经常情绪不稳,好激动,会引起内分泌严重失调,使血压升高,引起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猛增,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脏病。

4、猝死原因四:睡眠不足,从整体上来看,如果睡眠规律性不强,长期睡眠无规律会导致内分泌严重失调,精神抑郁,也会影响心脏的调节功能,通宵导致猝死是主要原因!

会导致猝死的行为

1、连续加班:有关加班熬夜致病、猝死的新闻太多了……网上随便一翻就是很多条让人心情沉重的新闻,这些猝死的人有大部分都是非常年轻的人,猝死前也没有任何症状,以至于家属、朋友几乎都不相信这是事实。那么原因是什么呢?长期加班其实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承受巨大的压力、超负荷运转,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心脏病等危险,这种毛病甚至没有什么警示,第一次发作就能带走你的一切!

2、经常熬夜:世界杯期间,有好几个球迷连续看球猝死,看球虽然没有加班这么累,但是也是连续熬夜啊!人体就像一部机器,有工作就必须有休息,否则器官功能衰竭,一旦报废就没有返修的可能。

3、暴饮暴食:心脏病最容易在吃饱饭后发作,切记!本来就有胸痛、心脏不好的人,就不要过度吃动物内脏、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了。

4、用力排便:有些老人排便后头晕,然后很快就不行了,所以老人尽量要坐着排便,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有引发脑溢血的危险。

5、突然运动:不少人临时抱佛脚,想短期练出好身材,没想到反而适得其反。还有人平时不运动,周末疯狂锻炼,成为“周末战士”,也容易造成运动过量,出现伤病,如果有心脏病的还会导致猝死。突然锻炼会导致普通人超出身体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范围造成运动过量。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就是因过度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临床表现为肌痛、肿胀、无力、棕色尿等,严重的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些患者平时缺乏锻炼,突然的大运动量,导致肌肉无法承担压力,对于有先心病的人还会猝死。

猜您感兴趣:

猝死的前兆

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3、口唇发紫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在网吧上网猝死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网吧是全天24小时营业的公共场所,这就使很多年轻人通宵上网,特别是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或者刚步入社会的毕业者,但但往往通宵连续不断的上网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无征兆突然猝死,那么,在网吧上网会猝死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呢?在网吧长时间上网有哪些危害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吧安全知识。

第一,很多朋友上网喜欢玩游戏,在游戏里畅玩时很容易导致身心陷入大喜大悲之状,情绪不稳,激动不已,这就很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猛增,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脏突发性猝死。

第二,连续不断的通宵上网,会导致睡眠不足,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使人体产生过度疲惫感,从而导致突发性猝死。

第三,有部分上网的顾客患有严重的哮喘慢性病征,在连续不断上网过程中,只是点外卖或者可乐等,缺水或者药物使用不当,导致心律失常,发现不及时就会猝死在网吧角落中。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在网吧上网猝死的病因不止一个,但主要还是由于睡眠不规律,导致身体出现异常,而又不及时发现的话,就会发生猝死现象,这也提醒上网的朋友,一定要健康的上网,在保证自己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愉快的玩耍,也希望网吧业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一定要尽到提醒顾客适当休息的责任和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什么_导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哪些

全文共 5529 字

+ 加入清单

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心脏的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的一种症状。下面给大家分析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猝死急救步骤

一、抢救步骤

(一)、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护士首先要判断和证实是否发生心脏停搏,其最主要的特征为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二)、紧急呼叫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参与抢救。

(三)、若患者为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首先给予心前区叩击,其他医务人员准备除颤仪进行除颤,若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反复进行除颤。

(四)、若患者非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直至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

(五)、开放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六)、及时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或戴冰帽以保护脑细胞。

(七)、抢救期间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并有其他护士随时做好抢救记录。

(八)、若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关心安慰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护理。

(九)、抢救结束后,由医生补开书面医嘱。

二、注意事项

(一)、抢救患者时,拉好隔帘,建立独立抢救区域。

(二)、抢救要及时、准确;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须清晰复述一遍,由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瓿。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目前多数人接受的有关心脏性猝死的概念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非预见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瞬间至一小时之内。”心脏性猝死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占绝大多数,长达26年的Framingham Study大规模的研究显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75%。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指出:“25%左右的冠心病患者以心脏性猝死为首发临床表现。”国内文献指出:“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80%的成人死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

这类患者是死于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突发的心肌缺血造成患者心脏的电活动紊乱,进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多为室颤),此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心肺复苏或复苏失败,就会发生猝死。急性心肌缺血刚刚发病时最危险,急性心肌梗死第1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的概率较24小时后高25倍。在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死于发病的第一个小时之内。这是由于突然发生的心肌缺血使患者猝不及防,其心脏电生理活动无法适应这种突发的代谢紊乱,故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这个时间段患者往往没在医院,因此处在生死关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通过自我调整,将逐渐适应这种缺血情况,形成了新的动态平衡(心电重构),加上医学干预措施的应用等,使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逐步下降,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其他心脏疾病有两类,一类是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肺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另一类是非器质性心脏病,即心肌离子通道缺陷性疾病造成的猝死。如Brugada综合征、QT间期相关综合征(QT间期延长及缩短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马方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还有某些心肌病等。这类患者大都属于基因缺陷造成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多与家族及遗传有关。这类患者的心脏没有直观的形态和结构异常,故不属于器质性心脏病。只有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方能查出问题所在。多数患者在30岁前后就因心源性猝死而结束了生命。因为心脏搏动是由血清离子(K+离子、Na+离子、Ca[2] +离子等)进出心肌细胞膜内外造成的,故一旦发生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离子无法正常出入心肌细胞,就可能促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进而导致猝死的发生。

猝死的预防方法

1.第一道防线:防止冠脉斑块形成

斑块的全称是动脉粥样斑块,是存在于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肪团。可以说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是不定时炸弹,一旦斑块破裂,就会立即在相应的血管内激发凝血功能,几乎在瞬间形成血栓,将冠脉的某分支堵塞,导致心脏突发缺血,即急性冠脉综合征,使患者处在危急关头。故防止斑块形成是从根本上预防猝死的最佳途径。

主要的预防方法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包括科学饮食、坚持运动、摒弃恶习(最重要的就是戒烟)等,还要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通过上述做法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地防止和延缓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2.第二道防线:防止斑块破裂

如果第一道防线不幸失守,患者冠脉上有了斑块,注意防护第二道防线——防止斑块破裂。只要斑块不破裂,就不会发生冠脉综合征,多数情况下也就不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主要预防措施是:在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上调脂药物,还应定期去医院检查。调脂药物通常是带有“他汀”这两个字的药物,如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可以起到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的作用,应在正规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3.第三道防线:防止室颤发生

患者的斑块破裂了,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还有第三道防线——防止室颤发生。室颤是心脏停搏的一种类型,是心脏急性缺血时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室颤,患者的心脏失去了泵血功能,血液循环停止,患者此时已是九死一生。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后预防室颤的发生极其重要。

主要预防措施:8个字——静、卧、服药、呼救。

静:指发病后患者要安静、镇静及冷静。冠脉综合征发生时,患者的心肌极度缺血,此时任何增加心脏做功的因素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室颤。如精神紧张、恐惧等,故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卧:患者应该就地休息,不要走动,全身放松,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卧位、半卧位及坐位等。卧是让患者尽可能减少心脏负担,以减少室颤的发生。

服药:冠脉综合征发生后,推荐患者口服的药物有三种:①硝酸甘油:该药的作用是减少心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服药后症状不缓解时如有血压监测,只要血压不低于平时,可每隔5分钟含服1片。血压低于平时、心率慢者不能服用该药。②阿司匹林:作用是对抗血小板,减缓血压凝固。有出血倾向者、消化道溃疡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不能服用。③美托洛尔:作用是降低心脏耗氧,防止室颤发生。心率慢(低于60次/分)、血压低于平时者不能服用。如无禁忌证,上述三种药物都要服用。

呼救:立即呼叫救护车,并且强调需要带除颤器的救护车。如急救人员无除颤器,一旦发生室颤,医生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要注意,一定要等医生来,千万不要自己去医院,在没有心电监护的情况下去医院极其危险,患者途中有发生室颤的可能。

4.第四道防线——阻止死神的脚步

患者已经发生了室颤,还有最后一道防线——心肺复苏,通过心脏按压等措施为患者建立血液循环,以终止死神的脚步。

主要措施是: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平卧,为患者实施持续的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为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心肺复苏操作不能停顿,一直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患者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对于患有家族遗传性离子通道缺陷疾病的患者,预防猝死的方法除服药(如β阻滞剂等)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在体内安装植入式自动体内除颤器(ICD),一旦发生室颤,ICD会自动识别并立即放电除颤。 >>>下一页更多精彩“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表现”

#p#副标题#e#

心源性猝死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可出现由于缺氧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血pH值下降;血糖、淀粉酶增高等表现。

2.心电图检查

有3种图形:

(1)心室颤动(或扑动)呈现心室颤动波或扑动波,约占80%,复苏的成功率最高。

(2)心室停搏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或仅有心房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虽有缓慢而宽大的QRS波,但不能产生有效的心脏机械收缩。一般认为,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复苏成功率较低。

3.脑电图

脑电波低平。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表现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

1.前驱期

在心脏性猝死前的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可出现胸痛、气促、乏力、软弱、持续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但有些患者亦可无前驱症状,瞬即发生心脏骤停。

2.终末事件期的表现

由于猝死原因不同,终末事件期的临床表现也各异。典型的表现包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眩晕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先无预兆,则绝大部分是心源性。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加快及室性异位搏动增加最为常见。因室颤猝死的患者,常先有室性心动过速。另有少部分患者以循环衰竭发病。

3.心脏骤停期

心脏骤停的症状和体征如下:①突然的意识丧失常或抽搐、可伴有惊厥。②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听诊心音消失。④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伴发绀。⑤瞳孔散大。

4.生物学死亡期

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方法

一旦诊断心脏骤停,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基本生命支持、高级基本生命支持和复苏后处理。

1.基本生命支持

(1)开放气道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救。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松解衣领、裤带,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假牙、粘液和呕吐物等。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另手抬举下颌,使其头部后仰,颈部伸直,避免舌下坠阻塞气道。

(2)人工呼吸迅速确定呼吸是否停止。如无自主呼吸,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后贴紧患者口唇外缘用力吹气。先吹气2次,每次1000~1250ml。在人工呼吸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运动,参照其胸廓起伏情况控制吹气量。避免发生胃胀气而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如患者出现胃胀气,应将其侧转并压迫上腹部,排出胃气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检查颈动脉搏动,如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胸外按压。操作者两手掌重叠交叉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双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有节奏地垂直向下按压,将胸骨下段压下4~5cm为宜,按压后放松,使胸廓复原。按压频率约80次/分左右,同时观察有无颈动脉搏动。按压部位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按压胸骨下剑突处。按压节律均匀,切忌用力猛击造成胸骨或肋骨骨折和血、气胸等并发症。胸外按压连续进行,直至心跳恢复。如需描记心电图、心内注射或更换操作者,间断时间不宜超过15秒。

(4)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如一人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约为15:2,如三人进行心肺复苏则约为5:1。

2.高级基本生命支持

(1)尽早应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经面罩加压给氧并准备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和呼吸机。气管插管操作应迅速、熟练,争取30秒内完成,以免延误抢救。护士应迅速备齐吸引器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输注各种抢救药物。一般选前臂静脉,切忌因静脉穿刺导致心肺复苏中断。一些患者因周围静脉塌陷而穿刺难以成功,可选用颈外静脉或股静脉插管。有些药物如利多卡因、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可经气管套管内滴入。

(3)尽早心电监护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并监护心率及心律变化。

(4)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电击复律及人工心脏起搏。

1)常用药物包括(a)利多卡因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b)普鲁卡因胺用于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c)溴苄铵用于上述两种药物无效、电击复律失败的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d)阿托品用于伴血液动力学障碍的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停搏的治疗。(e)异丙肾上腺素用于阿托品无效的心动过缓或心室停搏。(f)肾上腺素用于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和电一机械分离。(g)碳酸氢纳对心脏骤停的治疗作用尚不明确,宜在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改善通气及药物治疗后应用。药物治疗应严格掌握剂量、输注浓和速度;同时密切监护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观察药物疗效,如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

2)电击治疗用于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前者以非同步电击除颤、后者以同步电击复律。操作时将两电极板均匀涂满导电糊,分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部或分置于左胸前后。初始电能量约200J,一次电击无效可增大能量再次电击,但不宜超过360J。心室颤动能否转为窦性心律,往往取决于心室颤动出现至电击除颤的时间间隔,切忌延误除颤时间。

3)人工心脏起搏适用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室停搏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详见有关章节。

4)增加心排血量,维持血压常用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拉明和钙制剂等。静脉滴注时,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及滴注速度。去甲肾上腺素药液切忌外漏,以免引起周围组织坏死。

3.复苏后处理

(1)维持有效循环心肺复苏后可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一旦血压下降,除对症治疗外应分析原因,予以病治疗。有条件者宜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指导用药。对难治性休克,应注意有无心肺复苏后的其他并发症,如气胸、心包填塞或腹腔脏器损伤等。如发生左心功能不全,酌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详见有关章节。另外,复苏成功后宜延用二期复苏中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防止室性心律失常复发。

(2)维持有效的呼吸对昏迷者应予气管插管,在自主呼吸未恢复前予呼吸机辅助给氧,其间应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调整呼吸机给氧浓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呼吸比等。应用高浓度及纯氧时,宜间断给氧,如需长期吸氧,以鼻导管吸氧为宜,以防氧中毒。如气管插管超过2~3日仍不能拔除,应行气管切开,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另外,可酌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自主呼吸。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心脏性猝死的治疗方法

全文共 316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心脏病,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这些年来有很多老人都会有心脏毛病,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加了解这类疾病,让我们掌握更多的内容。这样才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能更好的去解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心脏性猝死治疗方法有哪些,以及突发心源性猝死该如何正确急救?

关键在于立即采取有效的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措施,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恢复心、呼吸和脑的功能。此外,在复苏后期防治并发症及治疗原发病亦很重要。心肺复苏可分为三个阶段:

(1)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人工循环的建立):美国心脏协会将之归为A、B、C三步。

①A(Airway):即开放气道。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救。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松解衣领、裤带,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假牙、粘液和呕吐物等。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另手抬举下颌,使其头部后仰,颈部伸直,避免舌下坠阻塞气道。

②B(Breathing):即人工呼吸。迅速确定呼吸是否停止。如无自主呼吸,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后贴紧患者口唇外缘用力吹气。先吹气2次,每次约1000~1250ml。在人工呼吸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运动,参照其胸廓起伏情况控制吹气量。避免发生胃胀气而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如患者出现胃胀气,应将其侧转并压迫上腹部,排出胃气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③C(Circulation):即建立人工循环。检查颈动脉搏动,如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胸外按压。操作者两手掌重叠交叉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双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有节奏地垂直向下按压,将胸骨下段压下4~5cm为宜,按压后放松,使胸廓复原。按压频率约80次/分左右,同时观察有无颈动脉搏动。按压部位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按压胸骨下剑突处。按压节律均匀,切忌用力猛击造成胸骨或肋骨骨折和血、气胸等并发症。胸外按压连续进行,直至心跳恢复。如需描记心电图、心内注射或更换操作者,间断时间不宜超过15秒。

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如一人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约为15:2,如三人进行心肺复苏则约为5:1。

(2)进一步生命活动的支持(恢复自动心搏):

①尽早应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经面罩加压给氧并准备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和呼吸机。气管插管操作应迅速、熟练,争取30秒内完成,以免延误抢救。护士应迅速备齐吸引器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②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输注各种抢救药物。一般选前臂静脉,切忌因静脉穿刺导致心肺复苏中断。一些患者因周围静脉塌陷而穿刺难以成功,可选用颈外静脉或股静脉插管。有些药物如利多卡因、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可经气管套管内滴入。

③尽早心电监护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并监护心率及心律变化。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电击复律及人工心脏起搏。

A.常用药物包括:(a)利多卡因: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b)普鲁卡因胺:用于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c)溴苄胺:用于上述两种药物无效、电击复律失败的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d)阿托品:用于伴血液动力学障碍的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停搏的治疗。(e)异丙肾上腺素:用于阿托品无效的心动过缓或心室停搏。(f)肾上腺素:用于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和电一机械分离。(g)碳酸氢纳:对心脏骤停的治疗作用尚不明确,宜在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改善通气及药物治疗后应用。药物治疗应严格掌握剂量、输注浓和速度;同时密切监护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观察药物疗效,如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

B.电击治疗用于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前者以非同步电击除颤、后者以同步电击复律。操作时将两电极板均匀涂满导电糊,分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部或分置于左胸前后。初始电能量约200J,一次电击无效可增大能量再次电击,但不宜超过360J。心室颤动能否转为窦性心律,往往取决于心室颤动出现至电击除颤的时间间隔,切忌延误除颤时间。

C.人工心脏起搏适用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室停搏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详见有关章节。

④增加心排血量,维持血压。常用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拉明和钙制剂等。静脉滴注时,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及滴注速度。去甲肾上腺素药液切忌外漏,以免引起周围组织坏死。

(3)复苏后处理:

①维持有效循环:心肺复苏后可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一旦血压下降,除对症治疗外应分析原因,予以病治疗。有条件者宜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指导用药。对难治性休克,应注意有无心肺复苏后的其它并发症,如气胸、心包填塞或腹腔脏器损伤等。如发生左心功能不全,酌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详见有关章节。另外,复苏成功后宜延用二期复苏中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防止室性心律失常复发。

②维持有效的呼吸:对昏迷者应予气管插管,在自主呼吸未恢复前予呼吸机辅助给氧,其间应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调整呼吸机给氧浓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呼吸比等。应用高浓度及纯氧时,宜间断给氧,如需长期吸氧,以鼻导管吸氧为宜,以防氧中毒。如气管插管超过2~3日仍不能拔除,应行气管切开,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另外,可酌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自主呼吸。

③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A.低温疗法:包括物理降温及应用人工冬眠药(如氯丙嗪、非那更等),旨在降低脑组织基础代谢及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宜早在心脏骤停后5分钟内用为佳,可头罩冰帽,并于颈、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放置冰袋,尽快使体温下降,至肛温32℃左右。降温过程中宜每半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冰袋应用毛巾包裹,忌直接接触皮肤。胸前区、会阴部及腹部禁放冰袋。降温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寒战和抽搐等,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B.脱水疗法:常予20%甘露醇250ml或25%山梨醇250ml静脉快速滴注,必须在20~30分钟内滴完,治疗中应注意维持血压在10.67/6.67kPa(80/50mmHg)以上,适当控制液体入量,观察每小时尿量及注意有无低钾血症表现,如腹胀和心律失常等。对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④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格记录出入液体量、监测血电解质浓度和血气指标,并及时予以纠正。

⑤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脏复苏后宜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并监测尿比重,如尿量〈30ml/小时,比重高,常提示血流量不足;如尿比重低,则注意有无急性肾功能不全,其治疗护理详见有关章节。

⑥防治继发感染:复苏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同时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皮肤、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止皮肤破溃感染及褥疮发生。定时拍背、吸痰,痰液粘稠者予雾化吸入,防治肺部感染。对气管切开者,应每天局部换药,保持伤口清洁。注意观察切口及周围有无红肿和渗出,定期做切口部位细菌培养。对留置尿管者,除尿路已感染外,一般不宜每日冲洗尿管,以减少尿道感染。每日应更换密闭尿袋,观察尿液有无混浊并定期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有感染者宜行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指导用药。此外,尚须注意患者体温变化,每日测量4次体温,并定期复查血象。

⑦营养补充:给予高蛋白和高维生素流质饮食,每日总热量不低于2kcal。心肺复苏后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故需静脉或鼻饲给予营养。每次鼻饲前应检查胃管位置,注意患者有无肠胀气等。鼻饲饮食应温度适宜,且每次注入量不宜过多过快,鼻饲后宜用盐水冲洗胃管,以防堵塞。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大家可以认真的去阅读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让我们生活当中能够运用到。这样我们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在这个平台上还有很多疾病急救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希望大家能关注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常生气竟然易致猝死?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生气竟然易致猝死

我们都存有丰富的表情,高兴时喜生气时怒。那生气过多到底有多伤身体呢?美国研究发现,生气不仅会伤及心肝肺等人体重要组织器官,而且会增加癌症和猝死几率,缩短预期寿命。

1、伤肝脏。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生气会导致慢性丙肝病人病情加重。杜克大学的研究发现,爱生气、充满敌意和轻中度抑郁人群体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高。CRP水平升高与肝炎和肝损伤关联密切。

2、伤心脏。

一项为期2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生气会导致心梗(MI)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增加4.74倍。另一项研究发现,与善于控制情绪的人相比,健康的爱发脾气者罹患心脏病而死亡的几率高出19%,爱生气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更是增加24%。

3、伤胃肠。

研究发现,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血流量降低,蠕动减速,食欲不振,严重时还可引起胃溃疡。

4、伤肺脏。

一项研究表明,年龄越大,越容易生气,肺功能也越差。生气时情绪激动过度,呼吸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结果造成肺泡持续扩张,得不到正常放松和休息,导致肺脏功能失常。专家表示,适当深呼吸,让肺泡得到适当的放松,有益肺脏健康。

5、致癌。

生气憋闷是导致癌症的快捷方式。生气10分钟耗费的体能相当于3000米赛跑。长期生气导致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和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癌症更容易发生。

6、皮肤愈合慢。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脾气暴躁的人,身体自我修复能力更差,伤口愈合也更慢。生气会导致人体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增加,皮质醇则会导致与人体组织修复密切相关的两种免疫细胞减少,进而导致皮肤愈合速度大减。

7、折寿。

研究发现,经常生气的确会缩短寿命。美国对118名参试大学生进行的25年跟踪调查发现,对他人敌视程度高的参试者,50岁前死亡的比率高达近20%。相比之下,“敌视度”最低的参试者50岁前死亡几率仅为5%。

8、猝死。

一项研究发现,脾气暴怒的男性不仅容易发生脑卒中,也容易发生猝死。研究发现,生气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怒发冲冠时,肌肉中血流量高出正常水平,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引发心肌缺血、心律不齐、大脑缺氧、气短、甚至猝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儿童手拿这一物容易猝死

全文共 1973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生命赐予每一个人的天使,他们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弥补父母的遗憾,同时孩子又是父母的依靠。所以,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受到父母的呵护。孩子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家长、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但很多父母忽视却会引起不可挽回的遗憾。孩子手中的玩具就是一个安全隐患,那么孩子手中到底拿什么会造成猝死了?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

儿童的这些玩具会致猝死

1.孩子拿药物容易猝死

成人的药物与儿童不同,家庭中成人有各种疾病的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平时我们可能随意的摆放,但是家庭中一旦有了孩子,药物的随意摆放就会引起大问题。一方面,孩子容易将彩色药物当成糖果吃下。另一方面,一些外用药物也会被儿童当成食物吃下,而这些药物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药物的片剂较小,孩子误食容易堵塞气管,造成窒息。

其次,一些治疗三高的药物被儿童食用,会造成血压、血糖急剧下降,同时会造成内脏功能丧失威胁生命。

再有,一些外用药物含有激素并且具有一定腐蚀性,误食会造成口腔和食道粘膜受损,造成食物中毒,而其中含有的激素也会造成儿童的早熟。

2.干燥剂儿童碰不得

干燥剂的危害一直有报道,而且其造成伤害一般属于不可逆的。而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零食都含有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硅胶和蒙脱石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食品包装袋中的湿度,防止食物腐败变质。但是,儿童零食中的干燥剂很容易给儿童造成伤害。

首先,儿童容易误食干燥剂,如果是生石灰干燥剂会造成食道和胃部灼伤,需要尽快的喝水和牛奶进行缓解,然后尽快就医。如果是另外两种,只要多喝水加速排泄,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其次,儿童拿干燥剂当玩具会造成外伤,干燥剂都属于碱性化合物,非常容易吸收水分产生碱性液体,造成儿童皮肤受伤,尤其对儿童的眼角膜伤害性非常大。如果放置在封闭性的容器中还会出现暴躁,造成儿童受伤。

3.儿童手拿玻璃制品易受伤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不可以把筷子、牙刷等一系列的尖锐物品给儿童玩耍。但是却忽略了玻璃瓶、镜子等一些玻璃制品。

首先,玻璃制品易碎,将玻璃纸制品拿在手中,儿童摔倒以后,本能反应是用手支撑身体,这样玻璃制品就会摔碎,容易插进儿童手掌、身体,而插进手和脖子的概率最高,威胁生命。

其次,玻璃制品摔碎之后边口锋利,造成的伤口不整齐,缝合困难大容易留疤,并且如果身体内也有伤口,玻璃不易发现,容易造成大量出血威胁生命。

4.儿童手中的气球也会致命

气球对现代儿童来说已经不是罕见物品,只要出门,到处都可以看到兜售气球的商贩。而且为了吸引儿童目光,气球会做成各种造型和颜色。但是,这气球都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首先,类似于橡胶材质制作出的气球非常薄,炸裂之后容易堵塞儿童呼吸道,引起窒息。并且,气球的制作成本低,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丹麦环境保护局调查发现60%的气球中含有亚硝基、和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儿童接触容易致癌。

其次,市面上出现的氢气球,容易导致儿童烧伤。氢气球在正常情况下会采用氦气填充,但是普通出售的气球都使用氢气。而用氢气吹起的气球如同儿童身边的不定时炸弹,明火、衣物的摩擦静电等都会导致气球爆炸、燃烧,而气球烧落的塑料制品落在儿童的头部、肩部,除了造成烫伤之外,还会引起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5.儿童面具小心会致癌

儿童玩具的规范很混乱,很多玩具都不是从正规厂家出产。市场非常混乱,儿童的面具就属于其中一种。市面上出售的儿童面具多属于塑料制品,而且是不合格的塑料制品,其中包含太多的有毒致癌物质,危害儿童健康。

首先,面具不透气,儿童的口鼻容易被阻挡,出现缺氧、呼吸困难,严重时会窒息。

其次,面具上的有毒物质直接触及面部,容易导致皮肤出现瘙痒、红肿,引起皮肤问题。

再有,面具上的致癌物质(有大量甲醛)长期吸入到儿童体内,容易导致白血病,并且还会造成儿童呼吸道和眼角膜受伤。

6.儿童带绳玩具最容易致死

一般的带绳玩具长度不宜超过22厘米,过长容易缠绕在儿童的颈部、手指。轻则引起肢体血液循环不畅、充血红肿。重则引起截肢、窒息等。所以,这一类玩具不适合儿童,甚至是小学生也不宜玩耍。

给儿童购买玩具的原则

1.给越小儿童越大的玩具

过小的玩具容易被儿童吞入口中,引起危险,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

2.玩具材质很重要

现在儿童玩具市场混乱,所以在挑选时要避免有害材质,从源头解决致癌物质的入侵。

3.儿童玩具结构是否合理

玩具的结构不合理,细小零件容易掉落,被儿童吞噬,容易造成危险,所以需要选购结实、零件不掉落、外表不尖锐等玩具。

结语: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所以,排除孩子生病的安全隐患是每一位家长的首要任务。玩具是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但同时也是在给孩子送危险。儿童的很多玩具都存在致命的威胁,我们在上文中为大家列举了几类危险的玩具,但是在生活总还存在很多,希望你能为孩子的安全,慢慢把他们剔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猝死什么原因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猝死的事件并不少见,猝死的原因到底有哪些?猝死什么原因?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猝死的原因?吧!

如何预防猝死

1坚持锻炼身体,锻炼的时间最好不要在早上,特别是冬季,早晨是心血管疾病发作最多的时间,50%以上的猝死都和心血管疾病有关,锻炼的时间最好在下午5点前后或者晚饭后的2-3小时,不过也不能过度锻炼,适当锻炼就行

2不要过度疲劳,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活着是前提,很多猝死的例子都是过度劳累所致,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3定期去医院检查,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做到预防第一,普通的心电图检查都可以发现潜在的引起猝死的危险信号

4饮食方面,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量,控制甜食,含盐分多的食物少吃,少吃腌制食物,煎炸的也要少吃,不要吃的特别饱以防肥胖,不适宜快速喝很多冰凉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5不要精神过度紧张,因为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律失常,如果是老人,情绪激动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非常危险

猝死什么原因?

1、劳累

大部分猝死的案例都是过度劳累,超时加班引起的。引发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呢?可以说熬夜和过劳都是引起猝死的一个关键原因。建议各位在工作之余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毕竟工作只是为了生活,生命没了何来生活?

2、压力大

其实跟第一项有点类似,只是前者是身体疲倦,压力则是是人心理疲倦,经常感到压抑、紧张、焦虑会大大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管疾病的发生率,我们一定要学会解压的方法,平时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多搞些活动,给自己减减压。

3、抽烟喝酒

抽烟喝酒也是诱发猝死的一个原因,特别是喝酒,引发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呢?在酒局饭局中总是有人劝酒或者不顾身体地豪饮,酒精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引起心血管的问题,长期饮酒还会导致心脏衰竭。所以为了你的个人健康,酒适可而止,一定要有节制。

4、肥胖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部分人到中年就会发胖,肥胖人群几乎占全了所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概率比正常人高的多。所以赶快减减肥吧,饭后散散步,周末去爬山骑单车什么的,不要再宅在家里吃零食了!

5、三高问题

胖子一般都会三高,但三高的不一定都是胖子。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问题跟每个人的作息生活密切相关,三高会使血液变稠,容易形成血栓碎块堵塞血管,引发心肌各种问题,如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因此定期的身体检查必不可少,发现三高问题要对症下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心肌梗塞猝死有哪些前兆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心肌梗塞猝死就是心脏缺氧,心脏缺氧导致血液凝固,血液无法将氧气输送到脑部,就会造成脑死亡。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三十秒钟,那么心肌梗塞猝死有哪些前兆?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1.剧烈疼痛

心肌梗塞死亡前的常见症状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颈部、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2.心率和血压异常

心率多增快,少数也可减慢。1/3~1/2心肌梗塞病人发病早期窦性心动过速,这主要与疼痛、焦虑、心衰等有关。除在发病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降低。过去有高血压的病人,相当多的一部分病人未用降压药血压降。至正常,但其中2/3的病人于梗塞后3~6个月血压又再度升高。一般说来,下壁心梗一半以上因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伴有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而大约一半左右前壁心梗的病人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有轻度高血压和/或心动过速。

3.心脏杂音

心肌梗塞患者胸部检查可听到肺部湿性罗音,有严重左心衰竭者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右室梗塞时可以见到颈静脉怒张且伴有异常搏动。

4.全身症状

心肌梗塞患者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体温一般在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持续约一周左右。

5.胃肠道症状

心肌梗塞患者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以上是小编关于心肌梗塞猝死前兆的相关介绍,让人们对其心肌梗塞猝死前兆有一定的了解,不仅要了解上述等疾病急救知识,还需要对其突发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等详细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1970 字

+ 加入清单

猝死,是指在非意料中的突然死亡,近年来,中青年人猝死的消息频频在出现在各大媒体的热点板块上。那么,猝死的原因是什么?猝死应该如何预防?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猝死应该如何预防?

1、预防

心源性猝死预防

(1) 日常生活应注意保健,要讲究科学,不可由着性子和个人喜好来安排衣食住行。饮食结构要合理,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少吃胆固醇高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含维生素C 丰富的蔬菜、豆制品等。烹调多用植物油,菜肴少放盐,口味清淡为好。要注意防止便秘,这不是一件小事, 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加,影响心脏,极易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性发作,

(2) 定期体检。应随时检查血压、血脂。因为血压过高不仅可突然诱发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危险。血脂过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而动脉硬化常可导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要坚决控制体重。有资料显示, 体重超过标准20%, 则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增加1 倍。

(3) 保持情绪稳定, 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随遇而安。脾气暴躁、易发火动怒的人, 血压波动剧烈, 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4) 预防心梗。首先要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远离和消除如下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 5) 心梗发作时, 通常会伴有一些疼痛, 大部分病人会出现持续性的胸痛, 并超过半个小时, 且疼痛的程度比一般心绞痛更重, 伴胸闷、窒息感、濒死感、大汗、全身无力。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牙疼、胃疼、头疼或是上腹疼等。病人出现上述情况, 应呼叫120 急送医院。

( 6) 药物自救。有冠心病的人, 要随身携带装有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的保健盒, 在疾病发作之初可立即服用, 以减轻发病的严重程度。此外, 冠心病人每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片50 毫克, 对预防猝死也有效。

( 7) 中药调理。中医的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益气养血、宽胸理气、芳香开窍等方法, 可以改善心肌供血, 营养心肌, 预防血栓形成, 软化冠状动脉, 改善心功能, 预防心肌梗死。

( 8)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大多数心性猝死由原发性心室颤动所引起,因此,积极处理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是一个合理的途径,但是,经过临床心血管医生大量的观察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并未显示猝死率减低;而且,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均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不主张不经选择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应该①通过心电生理试验检出有猝死危险的患者,例如这类病人可诱发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②通过心电生理药物试验选用对该患者的心律失常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并观察该药是否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2、冠心病心性猝死的全面预防

(1)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在欧州1970年某研究中心指出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肌梗塞的病死率,大型有对照组的临床实验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后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其一年内存活率比对照组增加。多数学者提倡长期应用,因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同时,具有膜稳定性,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 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对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病例,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应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使冠状动脉供血明显改善。对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或三支以上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室壁瘤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及室壁瘤切除,可降低心性猝死的发生率。

(3)植入体内埋藏式的自动心脏除颤器这是一种新的方法,初步取得效果,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时,自动心脏降颤器的电极可根据感知的心电,发出25焦耳的电能进行电复律,这样既可治疗室颤又可达到防止猝死的目的。

3、急救

心肺复苏:在胸部外面用力快速按压,每次压下5厘米以上,一分钟100次以上。将被救者头部后仰,观察呼吸情况,按压30次后随即进行

2次人工呼吸。如此30:2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来到。复苏过程中尽量不要停止胸外按压,保证按压的深度和频率。

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1、冠心病:是心性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

2、心肌炎:重症心肌炎时可有心肌弥漫性病变,导致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原发性心肌病:病变以侵犯心室为主,也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4、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约25%可致猝死。

5、QT间期延长综合征:包括先天性耳聋,继发性者常见原因为低血钾、奎尼丁、胺碘酮药物影响。

6、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常引起快速心律失常。

7、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畸形:如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侧冠状窦或与右冠状动脉相连。

8、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当旁道不应期越短,发生房颤时就越有可能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室颤而猝死。

9、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因冠状病、心肌炎、心肌病、引起窦房结动脉缺血、退行性变、致窦房结缺血、坏死、纤维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身体哪些部位大量出汗是猝死的前兆?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身体哪些部位大量出汗是猝死前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本人特别爱出汗,听说大量出汗会猝死,真的吗?具体哪些部位可以说说吗?

操作方法

1

身体出汗具有排毒的作用,适量出汗可有益健康,但人体有些部位出现异常多量出汗,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会导致出现猝死。当身体以下部位发生大量出汗时可能存在猝死危险,或有病症发生,我们需有所了解,便于预防。

颈、背,手等部位出汗:

这些部位出现大量出汗,多为心脏病发作信号,当人体颈、背、头皮、手脚等有多量出汗情况出现时,需注意警惕,很可能会有猝死可能,要停止一切活动,马上进行服药,休息,拨打急救电话等,采取安全措施。

全身大量出汗:

出现此种情况可能是血糖减低至一定程度出现低血糖表现。糖患人群如果大量用胰岛素、降糖药就易导致低血糖发生。主要症状多汗、颤抖、无力、晕、恶心。存在此症状人群适宜随时携带些糖果类,但发生此情况时,马上服用,缓解症状。此病症严重者,会令人昏迷,因交感神经兴奋能造成血管收缩,使心脏负担变重。血糖过低供应心脏营养不足,可引起心血管意外,严重猝死。

除了以上大量出汗情况易造成人猝死,以下症状也会存在出汗表现:

甲亢:除了症状表现有体重下降,心跳加快、心率不齐,惧热、易饿等,还有一个明显表现就是多汗,所以身体出现多汗情况,需结合其他症状表现,判断是否为甲亢症状。

其他:人半出现半身出汗情况,易引起半身不遂;心胸大量出汗为心脾气虚,肾阴虚表现;手心大量出汗,可能为阴虚内热等症状。

2

第一,额头大量出汗,并且出的还是冷汗,就是猝死的前兆之一。

人在运动之后,或者是天气太热的时候都会出很多的汗,但是这个时候的汗大部分都是冷汗的话,就是因为个人体质偏寒的原因。如果自己的额头大量出汗,出的汗颗粒比较大,并且出的是冷汗,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猝死的前兆。因为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额头大量出冷汗的,在大量出汗的时候,身体还会伴随着有一些其他症状出现,比如说胸闷气短,全身乏力,这些都是猝死的前兆的症状。

当然,

第二,脖子大量出汗也是猝死的前兆的一个信号。

身体出汗是正常的生理行为,但是如果大量出汗并且出的是冷汗的话,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是猝死的前兆发出来的一个信号。人在正常情况下,脖子大量出汗都是慢慢的流出来,但是猝死的前兆的出汗跟正常情况下都出汗是不一样的,这个自己平时的时候也可以多观察一下,多注意自己的一些身体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比如说手心、脚心出汗,颈后出汗,这些部位出汗都会伴随着身体的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出现,不仅仅只有这些部位单单出汗这么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什么是心脏猝死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心脏停止工作了,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将要结束了。医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心脏猝死”。那么什么是心脏猝死呢?

对此,专家表示,心脏猝死的全称其实是心脏性猝死。它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一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而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原因很多,但一般都是因为人体的冠状动脉出现问题,所以我们一般把它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专家表示,急性冠脉综合征会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进而导致心脏性猝死。而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包括我们平时熟知的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等多种疾病。这些冠状动脉疾患是成人心脏性猝死最为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特别是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受损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我们一般将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分为四个阶段:前驱症状、终未事件开始、心脏骤停、生物学死亡或存活。心脏性猝死的危险人群一般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软弱乏力、心悸及许多非特异性主诉。“而在临床上,心脏骤停是以缺乏适当的脑血流而致突然意识丧失为特征。如果没有积极的干预,心脏骤停往往导致死亡。”

对于如何预防这类疾病,目前并没有一套十分系统的方法,其实一般情况下,要注意戒烟酒、平衡膳食、控制体重和适当运动,另外,还要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重视发病的前兆症状。目前大家的工作强度都很大,很容易出现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健忘,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其实这就是身体在提醒你已经疲劳过度了。在这种时候应调整工作节奏、适当休息,让机体功能得以恢复。最好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和放松时间,缓解疲劳和精神紧张,使心脏及各脏器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预防猝死的关键在哪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那么预防猝死的关键在哪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魔鬼时间”慎起居

上午6时~12时被医学家喻为是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因此,锻炼要避开这段时间。

第二,饮食清淡,红黄绿白黑搭配好

红指葡萄酒,每日50~100ml;黄指西红柿、胡萝卜,每日1小碟;绿指青菜,每日适量;白指燕麦粉等,每日50g;黑指黑木耳、黑芝麻,每日5~10g。此外,每天喝牛奶250g,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

第三,中老年人最好住在城区,以免发病时离大医院远而耽误抢救

有心脏病的中老年人则应减少出行,尽量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活动。要特别注意的是,老人单独外出时,身边要带些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以及能迅速联系到家人的电话号码。

第四,经常给自己减压

输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对中年人来说,尤其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以外的时间,要强迫自己完全放松下来,抽空可以和家人去旅游。

第五,把握急救10分钟

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应在10分钟内进行如下抢救:一是拨打“120”或“999”紧急呼救。二是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带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三是做有效的心脏按压,具体方法是,两手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放在患者的心前区(胸骨下1/3部位偏左侧),垂直往下按压。按压幅度为3~5cm,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同步采用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心脏辅以两次人工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人久蹲后可能会引致脑溢血甚至猝死要注意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久蹲后可能会引致脑溢血甚至猝死注意。由于老人生理机能下降的特征,久蹲便后突然站起可能小心晕倒甚至会发生猝死。原来,当用力摒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而腹压的增高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也因而增加。据研究,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造成猝死。

另外,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久蹲便后站起容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容易晕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为了避免上述不幸的发生,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天进食一定量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保持一定的饮水量。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肠蠕动,利于粪便及时排出:便秘者可在睡前服适量蜂蜜或蜂蜜冲麻油,还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大便时应取坐位,不宜用蹲式;站起时应缓慢。病情较重者,宜平卧床上排便,以防发生意外。

排便时注意力分散易便秘,即使采取了坐便方式,也要集中精力排便。排便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低级神经活动和高级神经活动共同参与的复杂运动。如果分散注意力,抑制排便意识,使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这会使粪便在结肠内存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从而引起便秘。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久蹲后可能会引致脑溢血甚至猝死要注意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预防猝死的措施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会经常看到新闻报道,有的人突然出现猝死,这种可怕的心血管急症,夺走了很多人的宝贵生命,那么预防猝死的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1、坚持体育锻炼。运动能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还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废物排除,从而起到防病癌抗癌作用。

2、保持心情舒畅。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烦闷、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调节生活,增加精神活力,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

3、合理调整饮食。少吃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适度休息。长期通宵达旦地工作或熬夜,会使体内产生许多毒素,加速能量的消耗,使身体快速疲劳。一旦有疲劳的感觉,就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5、定期体检。无论中青年还是老年人,也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重要的是要保持体检的连续性,不要中断,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防患未然。

6、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动脉硬化者,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避免长时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情绪激动,培养乐观的精神状态。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时要认真医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盘点十大猝死事件高发职业 你是否身在其列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猝死事件频频出现,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也我们生命健康敲响了警钟,不得不说,这猝死事件与人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质直接挂钩,接下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十大猝死事件高发职业,看看身为上班族的你是否身在其列?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1、广告策划者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2、医护工作者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3、淘宝店主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4、IT从业者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5、媒体从业者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6、公安民警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7、底层工人阶层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8、莘莘学子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9、娱乐明星

猝死事件高发职业TOP10、体育从业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预防学生猝死,该从何做起?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猝死事件的发生越来越低龄化,而且越来越趋向于学生群体,这与人们以往认为的只有中老年才会猝死的情况截然不同,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为家长和学校,又能做些什么,和学生一起,帮他们预防猝死事件的发生呢?

据了解,造成猝死的原因有很多,部分是疾病引起,如心肌梗死、脑出血、肺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都有可能引发猝死。可见,虽然猝死原因复杂,但与自身潜藏的某种猝死诱因密切相关。

所以,预防学生猝死,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家长和老师要督促学生多锻炼身体,要长期坚持下来,而不是突然的进行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以防学生在上体育时,因为高强度运动而猝死。

2、有条件的家长,要定期带学生到医院检查身体,及时发现身体里潜藏的猝死诱因,及时进行治疗,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猝死悲剧发生。

3、家长应该注意学生饮食的营养均衡搭配,以防学生因为吃饭不注意造成营养不良,致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埋藏下猝死隐患。

4、老师和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要施加过大的压力,以防学生一味的追求成绩,不注意休息而忽略了身体健康。

5、作为学生自己,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要熬夜玩游戏、看电视等,不要过度饮酒,尽量远离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6、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将学生定期身体检查作为一项普惠的制度安排,以防有些学生家庭因为经济条件而忽略身体健康检查。毕竟,不是每一个学生家庭都有条件对孩子进行定期身体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