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视防控的误区有哪些(合集6篇)

浏览

4074

文章

6

篇1:关于近视的5个误区是什么?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近视的5个误区: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戴眼镜就不会近视;家长以为小孩子长期耍手机也不会近视;同时还有人认为青少年要必须佩戴眼镜才能看清黑板;也有人认为高度近视不会遗传;更会有人认为孩子近视之后是可以矫正的。要知道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现在很多人都会耍手机看电脑,由于没有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导致自己近视。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眼睛的保护。

很多人认为近视只要戴眼镜就会慢慢变好,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如果已经出现近视,还是一味地不停地佩戴眼镜,度数只会不断加深,最终发展为高度近视。当人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时,就需要通过角膜或晶状体屈光度的改变来看清物体,这时就会引起眼球的光学改变,从而导致近视眼。青少年如果用眼时间过长、睡眠不足以及长时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都会导致眼部调节疲劳或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等因素诱发近视的发生或发展。

目前,我国小学生近视率已达60%,而小学生近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小学、初中、高中的近视率分别为59.7%、74.4%和83.3%,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而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为什么儿童会得近视?因为儿童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近视家族史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真性近视。 因此父母应关注孩子是否有视疲劳、畏光、眨眼等症状。一旦发现孩子看东西时喜欢眯眼、眯着眼看东西,或者经常揉眼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科学配镜。

总而言之,戴眼镜仅仅是一个辅助手段,这个辅助手段不能取代科学用眼,不要过度依赖眼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写时姿势要正确:一尺一寸一拳头,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宜超过10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近视儿童戴框架眼镜有哪些误区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戴了一副不适合你的眼镜,严重的话会影响你的视力,甚至成为眼睛的“杀手”,造成失明的后果。目前眼镜一族选购和佩戴眼镜普遍存在着很多误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近视儿童框架眼镜有哪些误区吧?

误区之一电脑验光作“配镜处方”

选择医学验光,是配镜准确的前提。和传统的医学验光手段相比,电脑验光手段显得方便又快捷——把头放在专用仪器上,两只眼分别盯住屏幕的图像,只要一看到清晰就OK!但是康瑛告诫,切勿以电脑验光作为“配镜处方”。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电脑验光因为容易“过矫”,很可能会使“假性近视”演变为“真性近视”。

分析:电脑验光的参数是以人的视力的平均值设定的,因此电脑验光和每个人的真实视力“永远会有差距”。准确的验光不仅要考虑单眼的屈光度,还要考虑到双眼的平衡,而电脑验光通常是一只一只眼来,这样肯定不能兼顾两眼的协调。更重要的是,对于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来说,屈光度不能只以静态屈光度为标准,应是进行散瞳后再验光,才能得出真实的屈光度数。

电脑验光更大的危害在于造成配镜度数“过矫”,近视眼矫正度数应该是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但是很多商家都是给消费者配“看得最清”的度数,实际上这种度数属于“过矫”。长期戴这种眼镜的眼睛为了适应这种度数,视力就会很快下降。大量调查尤其是对多年戴眼镜者的调查显示,通过医学验光后戴框架眼镜,发生视疲劳的可能性极低。

提醒:一、以下人群必须进行医学验光:1、15岁以下的青少年。2、初次戴镜者、3、戴眼镜出现视疲劳者。4、双眼屈光参差者。5、曾患有眼疾者。6、需进行屈光手术者。7、短期近视度数增加较快者,如半年内就加深了100度。

二、验光周期: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正处于眼睛发育过程,如果近视每年都必须进行一次医学验光;如果远视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

误区之二镜片薄的好,材质贵的好

镜片是否越薄越好,材质是否越贵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般而言,镜片越薄,透光率就越好。但不等于透光率越高越好。而且,如果是近视300度以下,镜片本身就不厚,没必要花大钱配一副超薄镜片。

在材质上,过去一直推崇价格昂贵的水晶镜片,但其实水晶并不适宜用来做镜片。

水晶硬度大,不易磨损,但天然水晶中有杂质,容易出现条纹及气泡,光线透过时会产生双重折射,产生叠影。而且其紫外线和红外线透过率高,对眼睛的保护作用不如普通光学镜片。以前人们崇尚水晶镜片,是因为它对紫外线、红外线的吸收率低,镜片温度相对低,有凉爽感。

分析:镜片从材质分成三大类:玻璃片、树脂片、太空镜片,各有其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警惕进入近视配镜误区有哪些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近视眼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而视远不清。处在休息状态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光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形成不清楚的像。近视使人看东西模糊不清,眼镜带起来也很不方便。那么警惕进入近视配镜误区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警惕进入近视配镜误区

孩子不科学的用眼习惯让很多孩子不到7岁人小小就已经戴上眼镜。孩子近视了,家长带孩子去配眼镜可要注意了,警惕进入以下的配眼镜误区。1、不散瞳孔就可以配眼镜

在第一次配镜时,孩子需要事先进行散瞳验光。散瞳验光需要在眼镜中注入散瞳的药物,很多家长对散瞳验光产生了顾虑,担心会给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也拖延了给孩子配眼镜的时机。其实散瞳是利用药物对支配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的神经发生作用,使瞳孔放大,待药物作用的时间过去后,瞳孔自然就会恢复原状,对视力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有些家长带孩子去眼镜店配眼镜,往往会造成孩子假性近视无法恢复或配镜度数过高,从而影响孩子视力,损伤眼睛。所以,给孩子配眼镜要由专业医生采用正确的散瞳方法为孩子验光。2、贵的眼眼镜最适和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眼镜商店,眼镜片、镜框的种类也很多。不同镜架镜片的价格相差很大,不少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镜片时,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认为只有贵的眼镜才是最好的,最贵的眼镜才适合孩子的眼睛发育。

眼科专家认为,儿童选择眼镜的最主要的前提要适合自己,不要一味追求时尚挑选无框镜架或者打孔镜架。10岁以下的孩子配镜时可以选择软边有保护鼻托的眼镜架子,避免压迫到鼻梁;到了10岁以上基本可以选择全框镜架。

出于对孩子年幼好动的考虑,为孩子选择镜片应该首先考虑树脂加硬眼镜片,因为玻璃镜片易碎,若孩子不慎摔倒会碰到容易对孩子眼睛造成损伤。树脂镜片主要要求散光轴位精确,所配的光度一定要准确,镜片上不能有划痕,不能有气泡和杂质,配制的孩子眼镜片度数一定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质量检测标准。屈光度的误差应该在国颁标准的要求范围之内。3、给孩子佩戴隐形眼镜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驾着眼镜框不美观,还认为带眼睛会让孩子眼球突出,因此给孩子佩戴了隐形眼镜。其实儿童则完全没有必要选择配戴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的安全性在使用时要求比较高,一些不科学的使用方法都会给角膜带来严重损伤。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不能佩戴隐形眼镜,由于不会很好的养护,国内佩戴隐形眼镜导致重度角膜炎的病例屡见不鲜。4、可以只配眼镜不作眼科检查

许多的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不好,往往为了省事,带孩子到街上的眼镜店用电脑验光后,就为孩子草率配了眼镜。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配镜就是配镜,不需要到医院检查眼睛。而其实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由于近视引起的。一些眼底病变也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在验光前应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排除弱视、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底病、先天性眼球震颤等情况后,才确诊孩子近视。许多家长往往误认为是孩子患了“近视眼”,有些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时才发现了以上眼病,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家长也因此追悔莫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防治近视须走出哪些误区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期从3月龄至七八岁是人一生中视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也是视力最容易受到损害的时期。早期视力发育较快可塑性强,后期较缓慢可塑性较差。在这一段时间里主要危害儿童视力健康的疾病就是弱视和近视,健康视力一定要从儿童抓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防治近视须走出哪些误区吧?

一、6个月起应定期视力及屈光度筛查

弱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儿童从6月龄国家就规定进行定期视力及屈光度筛查。幼儿园期间也会有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筛查。如家长收到检查结果可疑或建议专科就诊的情况,都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眼科进行进一步详细检查。

弱视的诊断是排除式的,视力低常不一定是弱视,先天性发育异常也不等于是弱视,眼部有器质性病变更不是弱视。所以到眼科专科检查排除这些问题非常有必要。如能发现弱视病因,治疗是不困难的。

但有很多家长对弱视诊治还存有一些误区

1、认为散瞳检查有很大副作用,

2、弱视治愈就是不戴镜裸眼视力恢复到1.0以上。散瞳检查叫法并不科学,正确叫法是睫状肌麻痹验光,如是需散大瞳孔检查眼底情况则可称为散瞳检查。儿童验光时需要去除眼球较强的调节力,这个调节力的存在使我们测得的儿童屈光度中球镜或柱镜的参数不够准确,测不准屈光度儿童弱视最基础的治疗配镜就无法完成。所以需要根据情况使用短效或长效睫状肌麻痹剂点眼以便测得真实的屈光度。点眼后会有畏光与视近模糊等症状,短效的几个小时,长效的两三周就会恢复,对眼睛基本是安全的。散光治愈的标准是双眼矫正视力大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且双眼视力基本相同,立体视正常,而不是裸眼视力1.0。如家长贸然提早摘镜则有可能使弱视复发,视力回退。部分高度屈光不正弱视患儿有可能需终身戴镜,对此家长一定要有科学的认识。弱视治疗的黄金年龄是3周岁至7周岁。弱视患儿家长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时间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儿童防治近视的误区有哪些

全文共 1920 字

+ 加入清单

近视是我国儿童的高发眼病之一。由于近视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便,还很容易引起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因此,很多家长都在积极地帮助孩子防治近视。然而,对如何防治近视目前在多数家长中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他们若按照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来帮助孩子防治近视,不但无助于孩子对近视的防治,还可能给孩子的眼睛带来损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防治近视的误区有哪些吧?

目前在防治近视方面都存在哪些误区呢?

认为孩子的视力不好就是患了近视

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如看不清黑板等)或是孩子在体检时被查出视力下降,就武断地认为这孩子是患了近视,然后就到处寻医帮助孩子治疗近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实,能影响孩子视力的眼病有很多,除了近视以外,还有先天性眼底病变、先天性远视、先天性散光、先天性斜视、先天单纯性弱视等。因此,家长们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时,应先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确诊,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不仅耗时伤财,还会耽误孩子眼病的治疗。认为散瞳验光对孩子的眼睛有害

散瞳验光是利用散瞳药将人的瞳孔散大,使睫状肌麻痹后再进行验光的一种视力检查法。许多家长不同意给孩子做散瞳验光,理由是怕散瞳会给孩子的视力带来损害。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医生之所以要给孩子散瞳验光,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睫状肌的调节能力比较强,如不进行散瞳,是根本无法检测出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也无法准确地查出孩子近视的度数。临床研究发现,在对青少年进行不散瞳的视力屈光检查时,其结果是百分之百的错误。另外,虽然散瞳会给被检查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如数日内眼睛怕强光刺激、看近物不清楚等。但这些不适都是暂时性的,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的眼睛即可自行复原,散瞳不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危害。因此,家长们在发现孩子患了近视后,一定要带孩子去做散瞳检查,以确定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及近视的度数,切不可因为怕影响孩子的视力而拒绝让孩子做散瞳验光检查。认为各种疗法都可以治疗近视

家长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患上近视。因此,孩子一旦患了近视,许多家长就会盲目地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进行治疗。其实,现在许多地方使用的治疗近视的方法和仪器都是不科学的,它们主要包括:眼部穴位按摩法、眼部穴位针灸法、耳部穴位埋藏疗法、各种眼部活血疗法和各种仪器的刺激疗法等。这些疗法对孩子视力的恢复并无帮助,即便暂时有效,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反弹。因此,家长们不可盲目地给孩子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如有需要,可采用以下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如:①眼睛的生理疗法:该方法主要是强调近视患儿应做到科学用眼,使眼睛的调节功能得到放松;②戴近视防治镜:该方法可以使近视患儿的眼调节功能恢复到平衡的状态;③使用眼药水:近视患儿可配合使用0.5%~0.75%的托吡卡胺眼药水和眼生素滴眼液,具体的使用方法应咨询医生;④使用具有恢复眼调节功能的仪器。认为近视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

一些家长在孩子患了近视后,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总是喜欢在孩子的寒、暑假期间为其治疗近视。许多不法商家也正是利用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某种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好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其实,防治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短时间的突击性治疗都不可能根治近视。另外,防治儿童近视一定要从孩子5、6岁时做起,一直坚持到女孩18岁、男孩20岁时方可停止,因为这时人们的眼轴已经停止发育了,近视也就不会再发展了。认为近视患儿戴眼镜后就不必去医院复查了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了眼镜后,就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临床实践证实,经常让戴眼镜的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具有以下好处:①能明确患儿原有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②能明确患儿的混合性近视中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③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减弱了还是发展了。

因此,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另外,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们也应经常带其去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每年可下降0.75~1度。认为孩子患了近视就必须戴眼镜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患了近视就必须戴眼镜,这样既可以治疗近视,又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孩子在出现近视的症状时,很可能患的是假性近视,若是给患了假性近视的孩子戴近视眼镜,会使其患的假性近视转为真性近视,从而会使这些孩子失去治疗假性近视的最佳时期。因此,家长们在孩子患了近视后,一定要带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以确诊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若为真性近视,则应给孩子戴近视眼镜;若为假性近视,则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近视的误区有哪些?你知道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近视误区主要分为4点,分别如下:

1、近视眼镜越换度数越高

近视度数加深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过度用眼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造成。身高快速发育时期往往近视度数也加深的比较快。因此在科学的角度上来讲。近视度数是否加深与是否更换眼镜是没有关系的。

2、拒绝带散瞳,散瞳伤眼睛

散瞳是正常的检查手段,无需担心。人体眼睛的调节能力特别强,所以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不散瞳麻痹睫状肌,就有可能检查出过高的近视度数,导致结果出现误差。

3、眼镜只要不坏就能一直戴

眼镜随着使用的时间增加,镜片表面会产生一些细小的划痕,划痕越明显对我们的视觉影响越大。而且长时间佩戴划痕严重的镜片,很容易让眼睛产生不适。另外有一些镜片长时间使用后镜片会泛黄老化,影响到镜片的透光率,造成清晰度下降。除此之外,我们的度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半年进行一次常规的屈光检查,来确定是否要更换眼镜。

4、戴眼镜眼睛会变得越来越“凸”

眼睛变凸不是眼镜惹得祸,而是近视进展后,眼轴不断的增长,逐渐的变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