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适宜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热门10篇)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你们对于这个节气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适宜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哪些_秋分会下雨吗,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4747

文章

10

篇1:老年人姿态性驼背运动强度多少适宜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也要注意健身,加强锻炼,但是老年人在健身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呢?对于老年人来讲适当的健身更加是或不可缺的,老年人姿态驼背运动强度多少适宜?老年姿态性驼背的健身运动疗法有哪些?一起和看看吧。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戒屏气使劲。

中老年人可根据需要,加服一些鱼肝油和钙片,延缓及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速度和病变程度,掌握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合理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减肥 最好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肥胖问题几乎困扰各个年龄阶段,已经成为了普遍问题,很多老人都会有肥胖问题困扰。不少老人认为反正自己岁数大了,身体发福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从养生的角度分析,老年肥胖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威胁老人健康。所以,老人如果有肥胖症,那就应该积极减肥瘦身。对于老年人减肥最好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老年人肥胖症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内因:为人体内在因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1、遗传因素

2、神经精神因素

3、高胰岛素血症

4、褐色脂肪组织异常

5、其他

二、外因:以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为主。

当日进食热卡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储藏外,几乎完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由于糖原储量有限,故脂肪为人体热能的主要贮藏形式。如经常性摄入过多的中性脂肪及糖类,则使脂肪合成加快,成为肥胖症的外因,往往在活动过少的情况下,如停止体育锻炼、减轻体力劳动或疾病恢复期卧床休息、产后休养等出现肥胖。

肥胖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尽管肥胖使老人看上去更有福相,但从健康角度来讲度不支持老年人肥胖,因此建议有肥胖情况的老年朋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下面推荐几种适合老年人的减肥运动:

大腿前部和臀部的肌

右脚向前迈一步,呈站立姿势,两手叉腰,身体重心放于右脚,左脚跟离地,接着右腿向下弯使大小腿成九十度角,但左膝并不着地,收缩腹部肌肉,再放松。再换左脚向前跨立姿势,做同样的动作。两边各做10次。

大腿后部的肌肉

右侧身躺下,右肘撑地,双脚靠拢,膝稍屈,身子稍向前倾。然后,再将左脚抬起,两脚距离30厘米,并尽量向前移去,身体不可转动,左脚在空中停留15秒,再回到原位。换左边,右脚抬起,练习相同的动作,两边各做3次。

腰腹部

身体躺下,双手置于脑后,两脚抬起离地面约30cm的距离,然后再慢慢提起左边肩胛,同时收缩腹部肌肉,再换位置,提右边肩胛,做同样动作,两边各做10次。

这些减肥运动都很简单,运动幅度也不大,最适合老人使用。一开始老人做这些减肥运动还会有些许不适应,但只要坚持克服一下,就能收获非常好的减肥效果。小编提示老人在选择减肥运动前,需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定了解,知道自己的身体适合做哪个减肥运动。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骨质增生日常的锻炼方法有哪些?老人运动需要掌握哪些诀窍?老人运动之前是否要喝水吗?老人运动锻炼需要注意哪些身体异常?老人经常咀嚼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孕早期适宜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在孕期,往往有些准妈妈不敢运动,总担心自己的活动会伤胎。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准妈妈适当的运动能使全身肌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母子血液的交换;能使准妈妈增进食欲,从而使胎儿得到更多的营养;还能增强准妈妈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的能力,有力地改善盆腔充血,使分娩时的肌肉放松,减轻产道的阻力,从而实现顺利分娩。

一般在怀孕早期,妊娠反应比较严重,如果此时准妈妈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转换准妈妈自己的心情,对胎儿的发育也非常有益。那么孕早期适宜的运动方式有哪些呢?

第一节,到处走走

姿势:准妈妈到处走走,也就是散步,散步是适宜准妈妈的运动锻炼形式中最好的一种。它不受条件限制,可以自由进行。

功效:准妈妈在散步时,可以边呼吸新鲜空气,边欣赏大自然美景,这样可以变换心情,消除烦躁和郁闷;散步过后,会产生轻微适度疲倦,对睡眠有帮助。

第二节,踝关节运动

姿势:准妈妈坐在椅子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面,下面一条腿的脚踏平地面,

上面的腿缓缓活动踝关节数次,然后将足背向下伸直,使膝关节、踝关节和足背连成一条直线。两条腿交替练习上述动作。

功效:通过活动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并增强脚部肌肉。

第三节,足尖运动

姿势:准妈妈坐在椅子上,两脚踏平地面,脚尖尽力上翘,翘起后再放下,反复多次,注意脚尖上翘时,脚掌不要离地。

功效:通过脚尖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增强脚部肌肉。

第四节,舒展背部

姿势:准妈妈盘腿而坐,让两手手指在胸前交叉,再一起向上推过头顶,将背部伸直,借用两臂的力量尽力向上推。上推的同时吸气,随着两臂的放下再缓缓地吐气。

功效:此运动可以强化筋骨,解除双肩紧张状态。

第五节,转动颈部

姿势:准妈妈脖子向右边缓缓转动,侧视右方,然后变为向左转动并侧视左方。向上仰视,再转而向下。

功效:通过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的旋转,可以缓解颈部的僵硬状态,达到松弛

肌肉的效果。

第六节,拉伸腿部肌肉

姿势:一条腿向前迈出,把前腿伸直,让脚后跟接触到地面。后腿弯曲的同时尽量使上半身的头部和腰部保持一条直线。保持15~30秒,注意呼吸均匀。用手轻轻按住前腿的膝盖,这样就不会发生弯曲。

功效:增加腿部后半边肌肉韧带的柔韧程度。

小编提醒:孕期少动,诱发流产

对于白领孕妇的流产或新生儿出生缺陷,人们往往认为是电脑的罪过。实际上,写字楼中的不良环境和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对女性的伤害,远远超过电脑本身的危害。

白领型的准妈妈长时间坐着工作,缺少运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骨盆受压迫使子宫血液循环不畅,让母体受到伤害而影响宝宝健康。所以,白领准妈妈在工作期间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强身健体运动有哪些新方式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随年年龄大了,身体不灵活了,但是也不能忽略运动健身。老年人运动的好处很多老年人健身运动也不少,因此,老年人要学会选择。对于老年人强身健体运动有哪些新方式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手杖不仅是行走不便老年人的好帮手,还可以是他们的锻炼器材。与徒手做操相比,手杖操可使拉伸更加到位,关节活动更加充分。学好手杖操,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增加一分保险,尤其是对于上肢、肩部以及平衡能力有比较好的锻炼效果。

一、上肢运动

第1步:双手持杖由胸前经上向下压于肩后,同时提踵一次(脚跟提起)。

第2步:双手持杖右后经上举至胸前,双脚落地。

双手持杖压于肩后,对双肩的拉伸力量很大,效果很好,热身后做此动作,不会造成损伤。有肩周炎的人群往往无法完成,只能举到头顶或压于脑后,但经常练习,会使关节的粘连得到缓解,动作幅度会越来越大,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较好运动疗法。向后压肩时要求提踵(后脚跟抬起),对踝关节是很好的锻炼,经常练习,可预防韧带老化和足跟痛。

二、单臂拉伸

右手掌心向前,拇指向下,握住手杖上端,手臂举至头顶;左臂下垂,掌心向前,从身体外侧握住手仗下端。手杖以左侧肩为支点,左手前推。1拍推1次,做两个八拍。换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再做两个八拍。

此动作以一侧肩为支点,利用杠杆的作用,使另一侧肩及上臂肌肉得到充分拉伸,若徒手做是无法达到这个效果的。

如果你对老人养生操的好处有哪些?最适合老人的拍打健身法有哪些?老人做鸣天鼓操可以预防听力下降吗?老人练八式养肝操的好处有哪些?老人做养肺操的好处?搓脚养生法可以让老人滋阴补肾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养生操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运动健身不仅要开心 更要方式恰当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你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运动是不能缺少的一种保健方式,但是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花样是不一样的,老年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一定不能为了运动而运动,要注意让运动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不能让运动反而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最适合老年人呢?对于老年人运动健身不仅要开心更要方式恰当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第一,步行

步行属于有氧运动,简单方便,较适合老年人。根据步行的速度,步行分为慢走(50至80米/分)、快走(90至110米/分)、跑步(120米/分)。老年人在步行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找出对自己来说最顺畅的走路方法,愉快的实行,让步行成为习惯。跑步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调整呼吸;跑步时应注意动作轻盈、协调、有节奏感;跑步后应缓慢走动,做一些轻松运动,而不能立即坐下休息,否则会出现心悸、头晕等情况。

第二,爬楼梯或爬山

爬楼梯或爬山运动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增强心肺耐力。在相同的时间里,登楼梯消耗的能量比步行多4倍,比跑步多3倍。

第三,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种类很多,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篮球、足球、排球、门球、高尔夫球等等,属于有氧运动方式。老年人可以选择羽毛球、乒乓球、门球、高尔夫球等速度慢、强度相对小的运动项目。

第四,民族传统项目

太极拳、太极剑等,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运动强度随意可控,在做太极运动时,应注意动作尽量规范。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骨质增生日常的锻炼方法有哪些?老人运动健脑的好处有哪些?老人怎样运动能够拥有好的睡眠?老人运动后不适宜多吃鱼吗?对老人健康有益的低氧运动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运动健身方式尽量要全面一些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尽量保持远东,而且老年人运动方法也要全面,只有适度的运动锻炼,同时还能选择多种运动方式,才能让老年人的身体得到更好地护理。对于老年人运动健身方式尽量要全面一些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其实许多“好习惯”式的运动,太重复习惯性动作,对平衡人体机能少有益处。如,多数人自打学会走路,基本上都是两眼盯着路往前走,很少倒退着走,侧着身走。这就固定了人体为实现这种功能所设置的诸如肌肉、骨骼、筋脉等部位的运用和滋养,使这些部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负荷过重而形成劳损,而无关部位或得不到运用,或仅仅受到连带而运用不充分,更谈不到锻炼和滋养,使这些部位的气血运行、神经脉冲经常处于沉寂状态,久之,其筋肉骨骼必然会失去丰润和坚强。

同样,一些公务员、公司职员、司机等,工作中总是长时间地重复一个动作;颈椎、腰背、脊柱等部位就容易难受或得病,这也就是所谓的“职业病”,对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改变,包括习惯的姿势、动作和心态。健身专家警告说,习惯锻炼无分好坏,关键是不要被它长期控制和左右,不要“从一而终”,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或者干脆把所有的习惯都摈弃改掉,最好养成一个不断改变自己原有习惯的习惯,养成“反复无常”、“来去无定”的习惯,让每个习惯都能在人身上良性循环,时常变化,成为人体健康的“好伙伴”。

老年人运动方法要全面,运动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不同的运动也能锻炼不同的部位,广大老年人应该选择多种运动方式,全面的运动,才能有更好地效果。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老人怎样根据体质选择运动项目?老人健脑运动有哪些?老人运动的误区有哪些?老人运动需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老人夏季健身误区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适宜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那么适宜糖尿病患者有什么运动方式?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适宜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运动方式,欢迎阅读。

容易引发糖尿病的原因

1.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其机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造成胰岛素作用受阻,诱发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胰岛β- 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此呈糖代谢紊乱与β- 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造成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诱发2型糖尿病。

2.活动不足

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3.饮食结构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人们的饮食结构都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而热量摄入过多超过消耗量,则导致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同时,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起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

4.病毒感染

某些I型糖尿病患者,是在患者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发病的。其机制在于病毒进入机体后,直接侵及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β-细胞,且抑制β-细胞的生长,从而造成胰岛素分泌缺乏,引发I型糖尿病。

5.自身免疫

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病人血清中可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其机制主要在于,病毒等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使机体内部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产生了一系列针对胰岛 β-细胞的抗体物质。这些抗体物质,可直接造成胰岛 β-细胞损害,造成胰岛素分泌缺乏,导致糖尿病。

6.精神神经因素

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由于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会造成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导致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造成高血糖,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一般症状

1.功能障碍

女性的性欲和性冲动直接与体内的激素平衡有关,糖尿病患者雌激素对雄激素的比率失调,有可能导致性欲的丧失,引发性功能障碍。

2.妇科感染性疾病

糖尿病女性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并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有性生活的女性都会有阴道炎等妇科感染性疾病,导致炎症、瘙痒的产生。

3.月经不调

糖尿病患者雌激素及孕激素均低于正常,卵巢内分泌功能呈不同程度的衰退,可出现月经初潮延迟、无排卵月经甚至闭经,严重者甚至影响生殖功能。

4.分娩出巨大胎儿

患有糖尿病的妊娠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葡萄糖可刺激胎儿的胰岛分泌较多的胰岛素,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胎儿生长发育快,娩出巨大胎儿机会增大。

5.腰围和臀围比值大

据统计,上体肥胖的女性不论体重多少,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比正常女性高8倍,当腰围臀围比大于0.85(正常比值为0.7~0.85)时,应警惕糖尿病。

适宜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

1、散步适合糖尿病人运动

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那么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2、做家务适合糖尿病人运动

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3、太极拳适合糖尿病人运动

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替代和补充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4、练平衡适合糖尿病人运动

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哪些项目适宜老年人运动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人到老年,身体机能开始不断下降,此时强身健体就十分得重要了。适当的运动是对老人的身体很有好处的,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项目适宜老年人运动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有哪些老人的健康误区

不吃油盐降压降脂

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食用油吃得过量,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加速血栓的形成。有一些“健康意识强”的老人索性不吃油盐了,其实盐和油并不是健康的敌人,适当食用不会有损健康。老年朋友要学会正确地控油和减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任何食物吃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健康。

钙补得越多越好

补钙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适当的补钙是需要的,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小白菜、豆腐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不喝碳酸饮料,减少骨量流失。

适宜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哪些

1、散步。散步对于人体的好处不用多说,从古至今,不仅仅是普通人,很多伟人以及学者都会选择散步来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通过散步不仅能够使身体素质得到强化,也能在散步的过程中调节精神,缓解压力。

2、健身跑。健身跑又称慢跑,是新兴的一种健身方式。如今,其已经风靡全球,通过健身跑,可以治疗现代生活中一些疾病,如颈椎、腰椎方面的初期疾病。也可以作为一种预防疾病的手段,每年都有无数的老年人加入健身跑的大军。

3、球类运动。很多人提及球类运动想起来的是篮球和足球这种剧烈运动,那适宜老年人的球类运动项目有哪些?其实,乒乓球、台球、门球、羽毛球、高尔夫、柔力球都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的球类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哪些老年人比较适宜交替跑健身运动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健身方式有很多,各种各样,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而交替跑是中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最好健身方法之一,也叫走跑交替,是用走一段、跑一段的锻炼方法,达到健身的目的。对于哪些老年人比较适宜交替跑健身运动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交替跑的跑法是先走后跑,交替进行。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锻炼次数不同,长跑的时间、距离和次数也有所不同。初参加锻炼的人,一般是先走一分钟,再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慢跑一分钟,如此交替进行。每隔两周增大一些运动量,改为先走一分钟,再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跑两分钟,如此交替进行。

计算运动量的方法有好几种,既可以用走和跑的次数来计算,也可用走和跑的时间来计算,还可以用走和跑的距离来计算。如以次数来计算,每走或跑一分钟算一次,每隔一周递增一次;第一周每天走5次跑5次,第三周每天走6次跑6次,第五周每天走7次跑7次……一直增加到走10次、跑10次,然后固定在这个水平上,长期坚持。如以走和跑的时间来计算,第一周走一分钟跑一分钟,第三周走一分钟跑两分钟,第五周走一分钟跑3分钟……一直增加到走一分钟跑5分钟,这样交替几次,长期坚持下来。如以走和跑的距离来计算,第一周走200米跑200米,第三周走200米跑300米,第五周走200米跑400米,交替几次,长期坚持。

一般人通过练习交替跑,两个月左右便能见到效果:跑步时不感到心慌气短,两腿比以前有力、心跳缓慢,肺活量增加,食欲和睡眠改善。据观察,交替跑对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病、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老人女性锻炼要有针对性吗?老人怎样放松肌肉?老人早上醒来需要做的动作有哪些?老人运动锻炼需要注意哪些身体异常?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年人强身健体运动新方式

全文共 3286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老人健身新方式手杖操

第二章:旋转运动强身健体

第三章:运动缓解慢性腰痛七法

老年人随年年龄大了,身体不灵活了,但是也不能忽略运动健身。老年人运动的好处很多老年人健身运动也不少,因此,老年人要学会选择。下面就来学习小编为您盘点的老年人健身方式吧,强身健体很有效哦。

老人健身新方式手杖操

手杖不仅是行走不便老年人的好帮手,还可以是他们的锻炼器材。与徒手做操相比,手杖操可使拉伸更加到位,关节活动更加充分。学好手杖操,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增加一分保险,尤其是对于上肢、肩部以及平衡能力有比较好的锻炼效果。

一、上肢运动

第1步:双手持杖由胸前经上向下压于肩后,同时提踵一次(脚跟提起)。

第2步:双手持杖右后经上举至胸前,双脚落地。

双手持杖压于肩后,对双肩的拉伸力量很大,效果很好,热身后做此动作,不会造成损伤。有肩周炎的人群往往无法完成,只能举到头顶或压于脑后,但经常练习,会使关节的粘连得到缓解,动作幅度会越来越大,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较好运动疗法。向后压肩时要求提踵(后脚跟抬起),对踝关节是很好的锻炼,经常练习,可预防韧带老化和足跟痛。

二、单臂拉伸

右手掌心向前,拇指向下,握住手杖上端,手臂举至头顶;左臂下垂,掌心向前,从身体外侧握住手仗下端。手杖以左侧肩为支点,左手前推。1拍推1次,做两个八拍。换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再做两个八拍。

此动作以一侧肩为支点,利用杠杆的作用,使另一侧肩及上臂肌肉得到充分拉伸,若徒手做是无法达到这个效果的。

三、弓步扩胸

左腿向前成左弓步,一手抓住手杖,两臂向前伸直,向侧前打开扩胸1次,同时,弓步下压1次。要求上体直立。l拍做1次,做两个八拍。然后换成右腿在前,再做两个八拍。

弓步压腿对拉伸腿部肌肉韧带和提高肌肉力量是很有帮助的,但许多中老年朋友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病,徒手做易加重膝关节的磨损。使用手杖作支撑,可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同时使上肢也得到充分拉伸。扩胸的动作使胸大肌及肩、背、腰都得到锻炼。

四、脚跟脚尖平衡

左腿在前,两腿前后分开一步距离,前腿脚跟着地,后腿脚尖着地,直立,两臂侧平举拿住手杖。坚持1个八拍,然后两臂上举再坚持1个八拍。前后脚交换再做1次。

此动作可练习人体平衡能力。平衡能力是身体的重要指标,不仅体现了人体平衡器官的能力,也体现了肌肉力量的控制程度。平衡能力好,人体活动灵活敏捷,不易摔跤。拿着手杖做练习,随时可以支撑,安全性好;上举时,加大了动作难度,有利于平衡能力的提高。

手杖操相对于徒手操来说,还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联动动作,两只手握住手杖的两端,一只手拉,拉动另一只手跟着动,从而增加活动幅度。二是杠杆作用,以身体某一部分为支点,一只手臂撬动另一只手臂向相反的方向,增加活动幅度。三是支撑作用,两只手分别掌杖左下肢运动,可以减轻下肢关节压力,并增加安全性。

手杖操可以更好地胜任柔无韧性和平衡力的锻炼。若是把手杖操组合在一起,每天连续做20-30分钟,就成为一套很好的有氧身操,尤其适合腿不大好的中老年人,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锻炼。

旋转运动强身健体

转动头部

较为放松地站在地上或坐在椅子上,双手叉腰或捧腹,头微微低下,顺时针方向转20圈左右,再逆时针转20圈左右。此法可有效地锻练颈部肌肉和关节,促进颈与头部血液循环,增强头部的供血能力;预防治神经性头疼、失眠、颈椎骨质增生及预防老年痴呆症都有明显的疗效。注意,动作要缓慢。

转动跟部

端坐或站立一处,目视前方,然后运动双目由左向右顺时针转30圈,再逆时针转30圈。但必须注意,转目时应尽量将目光向远处看,并固定上下左右可视目标,这样练起来效果才好。此法能增强眼部肌肉活力,缓解视力疲劳,防止近视及视力衰退。

转动肩部

双脚分开站稳,双臂先由前向后轮转30圈,再由后向前轮转30圈。此法对防治肩部风湿疼痛、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疗效明显,对改善心肺功能有一定帮助。

转动双臂

自然站立,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模仿跳绳,双臂向后、向上、向前、向下划圈10次;接着再反方向划圈10次。此法活动臂及肩,增强肺功能,有防治颈椎病、颈肩综合征、网球肘之功效。

转动双掌

自然站立或坐姿,双掌抬起至胸腹前或下垂。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双大拇指10圈,然后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0圈;接着先后按顺、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掌10圈:此法运动双掌鱼际部及小臂肌肉,有舒筋活血、增强手腕灵活度的功效。

转动腰部

直立地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压住腰部,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腰部30圈左右(圈数可逐渐增加),再按逆时针转30圈左右。此法能锻炼腰部的肌肉和关节,有健胃之功,常年坚持对防治慢性腰肌劳损、风湿性腰痛、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慢性肾炎、坐骨神经痛、便秘、失眠等效果较好。

转动腹部

不限体位,双手重叠,手掌置于腹上,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8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摩80次,此法对于消除腹部赘肉、促进消化、防止脏器下垂,防治便秘和痔疮都很有好处。

转动臀部

马步式站立,双臂自然前伸,然后十指相对,似抱球于胸前;顺时针方向大幅度缓慢转动臀部10圈;再以逆时针方向同样转动10圈此法能带动腿部及脏腑,舒筋活血、能便、减肥,还可防治腰肌劳损、腰椎病、腰腿病等。

转动膝部

站在地上双脚并拢微微下蹲,双手抓住双膝,按顺时针转30圈,再逆时针转30圈。此法可增强膝部关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能防止腿部老化,对防治膝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坐骨神经痛及小腿抽筋等症,效果明显。

转动脚踝

两足交替向内和向外用足尖画圈,各20圈。此法除可以增加关节有经穴,对胃肠、心肾疾病均有防治作用。

运动缓解慢性腰痛七法

引起中老年人慢性腰痛的原因很多,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等,严重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腰肌慢性劳损或急性腰肌损伤后引起的腰痛患者常有躯干肌力的减弱。疼痛与肌力减弱可互为因果,使腰痛迁延难愈。因此,进行腰背肌训练是治疗及预防慢性腰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腰椎手术后卧床休息的患者来说,适当进行一些腰背肌锻炼,对防止腰背肌萎缩,提高手术疗效也起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慢性腰痛患者,不论是手术或非手术,也不论是手术前或手术后,适当做些腰背肌锻炼对增强肌力、稳定脊柱、缓解腰痛可以说可有效预防慢性腰痛,并对腰痛治疗有辅助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练习。

上下搓腰法

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5-20次,以感觉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左右转腰法

两腿略微分开,两手叉在后腰部,以腰为轴心绕圈转动身体。若疼痛剧烈,动作可以缓慢一点。先往左边转,再往右边转,各转20-30圈。

四肢爬行法

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腰上凸、腰下凹,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如爬行动物一样爬行,每天坚持30分钟。

飞燕抬举法

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侧同时抬离子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10-20次,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

团身抱膝法

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15-20次,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交替进行。

反向退走法

在走廊或空旷处倒退走,每次30分钟左右。这种锻炼方法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状态,恢复腰椎生理弯曲和腰部小关节滑动,可帮助解除小关节粘连。

反复挺腹法

每天做挺腹运动50-80次。—方面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另一方面使椎间隙、纤维环及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产生周边压力,突出物易于回纳,可使椎体关节达到适应状态。

以上七法,可全部做完,也可选择2-3法坚持练习,日久必有效果。

总结:老年人喜欢运动,可以通过运动达到健身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老年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以上小编为老人盘点的手杖操及缓解腰痛的运动老人可以多做哦。(文章原载于《益寿宝典》,刊号:2012年2月号,作者:潘信凝、李亮、张振,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