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遗址城砖遭倒卖怎么办最新20篇

浏览

5511

文章

1000

篇1:康湾遗址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康湾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康湾遗址位于会宁县丁家沟镇沈家屲村康湾社。

康湾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孙万军耕地,南至周仪耕地,西至吴海军耕地,北至杨军耕地。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丁家沟镇:丁家沟乡位于县城南部,南接安定区和通渭县,东面与中川乡毗邻,西、北靠会师镇。全乡10个村,88个村民小组,4410户,20864人,农村劳动力10988人。距会宁县城21公里,境内多为南北走向沟梁,属华岭山系二阴山区,是一个农业大乡。2004年生产总值达到325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达到1399.2万元,第二产业达到651万元,第三产业达到1203.8万元;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岚皋太平寺遗址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岚皋太平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太平寺遗址

太平寺遗址位于岚皋县晓道乡双喜村晓道小学,清代。太平寺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占地约210平方米,坐北面南,由前殿、后殿和东、西厢房组成,共10余间。前、后殿均为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梁枋施花卉彩画,门窗有花卉木雕。文革时期,前殿被毁,1990年以后,左右厢房又相继被毁。现仅存后殿及碑碣十通(其中有6通已漫漶)。后殿面阔3间,宽7.02米,进深4.04米,占地29平方米,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做过学生教室,门窗已改换。碑碣其一名为续众碑,砂岩,圭首,身首一体,碑座已佚,碑身长1米,宽0.58米,厚0.05米,楷书阴刻,记载寺僧续众籍贯及生卒年月;碑碣其二名为地契碑,砂岩,方首,长方形,长1.3米,宽0.58米,厚0.05米,四边为缠枝花纹,碑文楷书阴刻,记述太山会和关帝会为太平寺买置土地事;碑碣其三名为地界碑,砂岩,方首,长方形,长1.25米,宽0.58米,厚0.05米,四边为缠枝花纹,碑文楷书阴刻,记述太平寺周围地界一事;碑碣其四名为功德碑,砂岩,方首,长方形,长1.26米,宽0.58米,厚0.05米,楷书阴刻维修太平寺捐资人名单。被毁的前殿及左右厢房已被晓道小学占用,分别建起了操场和教学楼,台基已无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甘省会馆、直隶会馆遗址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省会馆、直隶会馆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甘省会馆、直隶会馆遗址

奇台县有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素有“五路要冲”和“旱码头”、“金奇台”之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自古就有“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

清末民初古城工商业突飞猛进,成为大西北富庶之区,各地商户纷纷落地奇台,各省经商发迹的富户集资捐款修建了甘省会馆、直隶会馆、四川会馆、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等数十处会馆及大小五十余座庙宇,做为联络本地民众携手经商、排忧解难、调节商业纠纷、增强本地民众内聚力的场所,会馆是民众自发的民间组织,边疆地区独有的会馆文化,它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平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兴办教育,它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皮洞战斗遗址

全文共 1587 字

+ 加入清单

黄皮洞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皮洞战斗遗址

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位于赤水市天台镇星光村境内。1935年1月25日,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沿公路向赤水方向疾进,经大金沙、葫市、小关子进驻旺隆场。当晚探悉川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驻防赤水县城,县长周维安下令附近各乡送稻草到县城给川军垫铺的情报。红一师师长李聚奎当即决定将计就计攻占县城。

1月26日拂晓,红军以四个排的兵力化装成送稻草的老百姓,把0藏于稻草中,混在送稻草的群众中向县城靠拢,主力随后跟进。红军行至距赤水县城12公里的黄皮洞、丛盘附近的癞子湾时,与赤水奔袭而来的川军章安平旅第一团、复兴场取捷径而来的第三团同时遭遇。川军在盘问中发现送铺草的老百姓中有操江西口音的,疑是红军伪装开枪射击。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

川军抢先占领右侧高地,凭借左侧堡垒对红军进行火力-,红军主力以密集火力向敌人猛攻,但因地形不利,被压制在狭窄的沟谷地带,不能展开作战。同时,川军右卫一个团赶到羊蹄山、平桥附近,与红军一部接火。川军先占据鸡公坳右翼高地,与红军往复持续战斗一个多小时。红军一团旋即占领黄皮洞高地,向川军猛烈反击。川军溃退到丛盘公路附近与前卫联络,红军正面部队全力夺取了右翼高地,准备把敌人全部压下去,可是受到左翼堡垒里川军机-火侧射,未能冲出葫芦形的口子,川军增兵一个团,使用大量机关枪、火炮等重武器压制。双方经过几个小时激烈战斗形成对峙局面。

下午,红军右翼部队运动至敌人后面包抄,川军机炮营抢先占领三块石高地,红军处于极端不利的地形,经几次连续冲锋才将牵制部队击溃,深入敌人背后作战。敌人随即又增加-火力,占领月亮田高地,向红军一营集中射击。因地形不利,红军一营主动撤离高地向主力靠近。这时,到达的凤岗旅一个团也赶来增援,正面战斗旋即紧张起来。川军凭借两个-营的掩护向鸡公坳、黄皮洞高地猛攻,双方相继反冲锋,殊死拼搏,展开肉搏战十余次,形成拉锯战。红一师三团伤亡很大,连、排两级干部大部分牺牲,部队序列被打乱,部分战士自动代理指挥员坚持战斗。由于增援敌军越来越多,红一师只能将兵力集中在一个山头上,但始终冲不出葫芦形的隘口,形势异常危急。为此,红军毅然决定撤出战斗,避开敌人优势兵力另辟道路突围。傍晚,红军集中兵力从山后冲到左侧大路上往旺隆方向后撤。敌军发现红军突围行动后,沿大路一线山顶急追企图堵截时,红军已突破-线,翻越七里坎退守旺隆。

黄皮洞战斗,红军牺牲干部战士约300名,当时被当地群众分散掩埋;部分伤员经当地群众隐藏救治后重返战场。解放后,党和政府把在黄皮洞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遗骨集中安葬在三块碑,立石碑22座,另有一块小碑,每逢清明佳节远近学校师生和广大青年都要在这里为烈士扫墓,缅怀革命先烈,听当地老人讲红军英勇战斗的故事,许多入党、入团宣誓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1989年3月,赤水县委、县政府将红军在黄皮洞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遗骨迁葬于现赤水市城郊杉树坝“红军烈士陵园”,共迁红军坟21座,墓碑22块,碑柱二根。在掘墓时挖出红军烈士遗物有:步枪子弹7颗、地瓜弹1枚、弹夹1副、衣扣7颗、银元、铜钱及残片14枚,均送红军烈士陵园展览陈列。

2004年已拟黄皮洞战斗遗址建成红色旅游景点,2006年开始进入准备筹建阶段,2009年争取到中央新增投资项目1700万元,用于修建纪念塔、展陈馆等,工程于2009年4月启动,2010年12月底全面完工。

星光村:星光村位于天台镇境内西南部,东与凤凰村接壤,南与新店村相交,西与复兴镇交界,北与铁匠炉村、兴红村毗邻,地处丘陵地区,一般海拔300米至350米,是镇内水稻主要产区,并有丰富的竹资源。全村总面积5.93平方公里,有耕地3364.5亩,林地7971.8亩,人口628户2192人。村委会所在地道班房,赤旺公路、赤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方便。村境内的菜子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白岩关战斗遗址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白岩战斗遗址为贞丰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白岩关位于县城东7.5公里之崖山丫口上,建筑为古城堡式,整个建筑都用白棉石砌成。城楼长5.2米,高4.3米,城门高4.4米,宽2.3米,门坎高、宽约0.2米,拱门额宽0.4米,长0.9米。正中横行阴刻“白岩关”三个大字,右直行阴刻“光绪癸卯年”五字,左直行阴刻“知贞丰州事徐德修建”九字。关隘两边,依山修筑城垣,总长75米,墙身高1.6米,厚0.9米,墙脊有垛口十数个,间距约3米。1935年4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前梯队,与当时驻守白岩关的黔军常和笙部张红-生短促遭遇战,双方均有伤亡。该关附近有红军阵亡战士坟茔数座,当地百姓至今称白岩关为“红军丫口”。1987年11月2日,贞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贞丰县城——白岩关,途径s309省道,驾车约行驶15分钟,无门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遗址为南郑区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川陕省红江县坝溪区(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南郑县碑坝镇坝溪村李子垭。

一九三三年初红四方面军在-的带领下,由鄂豫皖西征南下经汉中入川,解放了通,南,巴(通江,南江,巴中),旋即召开工农兵代表会议,成立了川陕革0据地和川陕苏维埃政府,全面领导工农杀土豪,分田地,二月红七十师王树声师长,张广才政委来碑坝建立了0红江县坝溪区和川陕省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坝溪武庙。苏维埃政府建立,对人民武装力量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使碑坝地区成立了川陕苏区的牢固大门。一段时间,县经济委员会(县财政局,工农银行)也设在了碑坝,并办起了工农纸场,铧场。大兴集市,制货币,发展工农业生产。当时,军民同心协力,在支援红军消灭四川军阀田颂饶,杨森,刘湘,邓西侯,刘存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坝溪区苏维埃政府初设在李子垭武庙,和坝溪乡苏在一起,后搬到碾子坪,又搬李子垭。

1934年12月底的一个夜晚,反动头目赵天俊,朱有守带着匪偷袭李子垭坝溪区苏维埃住地,5名红军伤病员和少共书记鲜奎模,朱仕秀,共74人惨遭杀害,区苏维埃政府所住武庙,三进三出百余间瓦房也被敌人烧毁。

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和红31军政委张广才,在这被烧毁的遗址上同苏区其他干群栽植枞树,青松,柏树74株,以示74位烈士革命精神挺拔不屈,坚贞向上。

该遗址于1981年3月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蜡烛山遗址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蜡烛遗址为武鸣区文物保护单位。

蜡烛山遗址位于武鸣县双桥镇伏林村敢汉山附近,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

1988年,蜡烛山遗址被公布为武鸣县文物保护单位。

伏林村: 伏林村地处双桥镇南部丘陵山地,南武二级公路横穿村境南北,是南宁进入武鸣县的第一个村。(村部距镇政府10公里,距武鸣县城15公里,距南宁市20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26平方公里,有10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4户,人口3403人,其中劳动力1638人。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分别为德好支部、四敢支部、三支支部。各支部分别设有支部书记、副书记,设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西落雁遗址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西落雁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落雁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址: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西落雁村

保护范围:西至遗址所在土梁西侧沟底,东至遗址所在土梁东侧沟底,北至村北公路正北50米处,南至遗址所在土梁最南端沟沿。

2014年,西落雁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史官镇:白水县辖乡。1961年建史官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5公里。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1.6万。石堡川水库干渠横贯东西。辖孙家山、郭家山、史家山、段家山、武庄、洞耳、史官、西章、东丰乐、贺苏、东城、首居、贾家庄、狄家河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烤烟、苹果。乡镇企业以建筑、建材、粮油加工为主。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墓和仓颉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意大利伦巴第人遗址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意大利伦巴第人遗址由7组重要建筑所组成,包括城堡、教堂、修道院等,分别位于意大利的弗留利(Friuli)、布雷西亚(Brescia)、卡斯特尔赛普里欧-托尔巴(Castelseprio - Torba)、斯波莱托(Spoleto)、坎佩洛南克里通诺(Campello Sul Clitunno)、贝内文托(Benevento)以及蒙特圣安杰洛(Monte San’Angelo)等7座城市。这些建筑物代表着伦巴第人的高度成就。

伦巴第人最初由北欧移居到意大利,公元6世纪至8世纪,他们曾统治过意大利的大片领土,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伦巴第建筑结合了多种风格,吸收了古罗马、基督教、拜占庭及北欧日耳曼等多种元素和影响,标志着欧洲古代向中世纪的过渡。这一系列遗址见证了伦巴第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精神与文化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修道运动所给予的推进作用。

Longobards in Italy. Places of the power (568-774 A.D.)

必去理由:意大利最新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意大利[Italy]

景点所在省、州: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伦巴第大区、翁布里亚大区和普利亚大区 [Friuli-Venezia Giulia, Lombardy, Umbria and Apulia Region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凌屋贝丘遗址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凌屋贝丘遗址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凌屋贝丘遗址位于青秀区长塘镇五合村,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

1989年,凌屋贝丘遗址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塘镇:长塘镇位于青秀区政府所在地的东南部,距区政府25公里,前身为长塘乡,1987年从原伶俐乡分出,2000年撤乡建镇,东南西北分别与伶俐、南阳、刘圩、邕宁区的蒲庙、兴宁区的三塘、四塘、五塘等乡镇为邻。湘桂铁路、邕江河、柳南高速公路分别穿境而过,主要交通干道为伶俐至蒲庙柏油路。全镇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辖9个村、1个社区、116个自然坡、334个村民小组、1007。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红山大坪遗址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红山大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大坪遗址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红山村东约5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半山类型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2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夹砂红陶片及少量灰褐陶片。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纹样有带状纹、波浪纹,器形有长颈壶;属半山类型彩陶纹样有平行线纹、网格纹,器形有卷唇盆、单耳罐。另有石刀、弹丸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内涵和兰州地区的古文化发展有重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甘泉宫遗址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甘泉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泉宫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淳化县的甘泉山南麓,是一处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宫殿遗址。

甘泉宫遗址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夯筑宫墙局部保留,最高处约5米,墙基宽约8米,城墙的西、南、北三面中部辟有城门。城址内发现有大型夯土宫殿台基8处以及部分宫室基址、水道等遗迹。城东北的通天台遗址内,发现有圆形夯土台基两座,高15~16米。台基周围还有宫墙,柱洞,门枢石,陶水管道等遗迹。遗址的西南部发现有陶窑10余座。遗址内出土有石柱础、铺地砖、空心砖、筒瓦、板瓦、瓦当以及陶器、铜器、铁器、货币等遗物。此外,遗址内的大型汉代圆雕石熊和宋代石鼓也很有特色。

甘泉宫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秦汉乃至隋唐时期的宫殿形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陕甘宁边区通讯总站遗址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陕甘宁边区通讯总站遗址为延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陕甘宁边区通讯总站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市场沟沟口。

陕甘宁边区通讯总站是在陕北省苏维埃邮政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35年,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邮政局在永坪镇成立。1937年1月,进驻延安。5月,改称陕甘宁特区邮政管理局。9月,改称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

1938年,边区邮政局撤销。此举实施未及两月,因信件积压及投递迟缓等原因,于1938年5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通讯总站。总站设在延安城内,站长刘笃义。

1938年11月,边区通讯总站迁驻延安城北大砭沟。后迁至延安城南白家坪。1943年1月,边区通讯总站由自家坪迁至新市场后沟。5月,刘义维任总站站长。

1946年,边区通讯总站奉命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

1949年6月,边区邮政局迁至西安,改组为西北邮政管理局。

现遗址已损毁,仅留有标志碑一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绵竹故城遗址

全文共 1539 字

+ 加入清单

绵竹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晋绵竹城”遗址位于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北3公里绵远河西岸台地,北距德阳市区北15公里,属川西平原北部边缘。中心位置在今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龙安村和袁家镇双江村结合部。以龙安村“土将台”为中心的台地上曾发现大量文化层堆积。“汉晋绵竹城”遗址为汉、蜀、西晋时期绵竹县所在地,东晋绵竹城移治今绵竹市所在地。遗址东临绵远河,位于绵远河西岸一级台地上,遗址中心海拔约534米。遗址于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命名为“土将台”遗址,1990年由德阳市市中区(现旌阳区)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四川省、德阳市颁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在农田水利工程、砖厂取土、采沙等过程中发现“绵竹城”砖、石提钱鱼俑、石武士俑、石虎、石狮础、石蛙础、板瓦、铜朱雀等汉代遗物。“绵竹城”砖的发现,初步确认该遗址即为汉”绵竹城”遗址。但是,长期以来,对该遗址的性质、范围、重要遗迹等基本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有文献曾探讨古绵竹城迁址原因,认为有八百年根基的古绵竹城迁离古蜀道要隘原址,于隋大业年间迁现址,不是因战乱、瘟疫抑或饥荒,应该是水患所逼。隋新绵竹城的选址着重考虑的因素是规避水患。

值得一提的是,黄略公路旁所立“土将台遗址”文保碑非土将台遗址所在地。土将台遗址实为江林村黄略公路东侧刘家大院屋后的土堆,现盖有民房。2015年4月西安西北石油管道公司擅自在土将台遗址南侧文物保护范围内挖深坑作业,对遗址造成了巨大破坏。

根据调查勘探资料推测,土将台遗迹应为“绵竹城”遗址北城墙的残存,土将台东西长约60米,南北长约65米,土台现为农耕地和住宅地。根据勘探结果,夯土宽约30米。调查发现的“绵竹城”砖一件位于龙安砖厂取土地,其余全部发现于土将台周围,部分位于土将台上。在勘探过程中,土将台上的探孔大部分发现有砖及夯筑痕迹。南城墙位于龙安砖厂和上店子梁子。上店子梁子勘探中发现有夯筑痕迹,根据勘探结果,夯土宽约30米。龙安砖厂取土地发现1件“绵竹城”砖,砖厂长期在周围取土,对遗址的文化堆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砖厂南部原来也为一梁子,与上店子梁子和西边的尹家梁子东西走向十分清楚。

根据勘探和发掘情况,北城墙大致呈东西走向,现存高度为1.5~1.7米。因城墙内侧有民房,探沟未能全部解剖城墙。发掘的城墙宽约20.7米。城墙北部边缘系包砖结构,包砖已垮塌,从解剖情况看,较有规律的砖有4层,为错缝平砌。砖的大小规格不一,有“绵竹城”砖、钱纹砖、五铢钱纹砖、“八”字纹砖、菱形纹砖、楔形砖等。夯土北部有修筑城墙之前挖的基槽,剖面大致呈梯形。已解剖的城墙夯土剖面有a、b、c、d四部分,夯土b部分为主城墙,夯土a和c部分为侧城墙,其中夯a和夯c均叠压夯b,为中央夯筑法夯筑而成。夯d城墙靠外部的基槽内及其上部夯土,夯筑前先在下部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上,其上即是城墙包砖。四部分交界处陡直,应为板筑法筑成。

2019年,绵竹故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北至绵远河,西至獐子堰,南至尹家梁子、上店子梁子一线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北与保护范围重合,西至保护范围西缘外延100米,南至保护范围南缘外延100米。

黄许镇:德阳市旌阳区辖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四川省200强乡镇。1952年置黄许镇,1958年与5社1镇合并建立黄许公社,1984年分置黄许镇和黄许乡,1986年黄许乡并入黄许镇。位于区境中部,距市区12公里。面积26.7平方公里,人口3万。宝成铁路与川陕公路、成绵高速公路贯穿镇境。辖新新、新合、新丰、圣三、龙安、新华、新胜、新广、清平、海胜10个村委会和滨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石门遗址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遗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区符川镇兰星村、长丰村交界石门水库西北部的山梁上,遗址南北长约1750米,东西宽约600米,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地形为较陡坡地,地表为耕地及荒山,地表断面暴露有灰层、灰坑、红烧土层等遗迹和各种陶片、残石器等遗物,陶片主要有篮纹泥质红陶片、篮纹夹细砂红陶片及素面泥质红陶片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曾征集到3件该遗址出土的完整石斧和石刀,从陶片质地、纹饰等特征判断,可以确定为一处大型齐家文化聚落址遗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旱湖脑遗址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旱湖脑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旱湖脑遗址 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南10公里的台地和湿地边缘。该城由相连的南、北两城组成,南城东、西墙北端与北城相接。两城平面均为长方形。南城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墙体多被流沙掩埋。北城东西长220米,南北宽160米,城墙夯筑,夯层厚0.14-0.16米,墙基宽8.5米,残高3.5米。四角有角墩,门向东开,宽4.85米。城西南角墩外有4座夯筑四棱台体小方土墩,分南北两排排列,边长2.5米,残高1.20-1.45米,夯层厚0.08-0.10米。城内外地表散见绳纹、弦纹、水波纹灰陶片。同时,城址周围墓葬分布较为密集。该城为汉、晋古城,时代较早,且周围墓葬、窑址分布密集,有一定的考古研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日军侵华碉堡遗址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为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年代为中华民国(1938~1945),位于凤凰街道渔沙坦村太和嶂白云机场导航站北面山顶。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坐西北朝东南。混凝土钢筋砌筑军用碉堡。由大小两个碉堡组成。占地面积20平方米。小碉堡残高1.9米,边长3.7米,直径2.7米,钢筋已被取去,顶盖已塌,只剩四面墙壁。两碉堡均为侵华日军所建,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广州罪证。

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街道:凤凰街是天河区辖行政街,位于天河区东北部。所辖范围:东部与北部邻白云区,南与长兴街、新塘街相邻,西与龙洞街相邻。总面积22.998平方公里,人口2.85万人。设有2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设在华美路中段。凤凰街成立于2002年12月,由原沙河镇的柯木塱、渔沙坦地区组成。凤凰街辖区是广州市自然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区域之一,辖区内有风光秀丽的筲箕窝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嘎仙洞遗址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嘎仙洞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中国北方。就是居住在嘎仙洞的拓跋鲜卑部落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大兴安岭北段顶巅,峭壁嶙峋,草木满山,溪水盈盈,嘎仙洞就坐落在这里一座高百米、长约千米的花岗岩峭壁上。沿人造梯而上,登高约25米就到了洞口。洞口高12米,宽19米,洞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28米,穹顶高20余米,犹如大厅,可容数千人。洞内正中有一块被称为“石桌”的天然石板,用来祭祖的。洞府是部落成员聚会的地方,洞内地面杂陈着碎石兽胄,有明显的火烧痕迹。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

嘎仙洞为天然大型山洞,离地面25米。洞口向西南,略呈三角形。洞内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最高处20余米,略分为前、中、后3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内幽暗深邃,石壁平整。1980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发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共19行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

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夏季,苍松翠桦浓荫蔽日,遍地野花盛开,灿烂似锦;冬季,皑皑白雪盖山林,一片银色世界,-雪原中自由奔驰着各种动物,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没想到,有一天忽然出现了一个躯体庞大、面目狰狞的吃人恶魔。它住在山巅崖的一个山洞里,窥探着人们的行动,只要发现猎人进入森林,它就伸出魔掌将人残害,鄂伦春人受害者不计其数。勇敢的鄂伦春人为了消灭这个恶魔,多次组织青年猎手上山去和它格斗,但都由于它的妖术厉害而失败了。鄂伦春人并未因此丧失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就这样一直斗争了许多年,鄂伦春人始终不渝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天的嘎仙。嘎仙与恶魔比试,先让恶魔将洞口的一块石头搬走,结果恶魔输了,他们又比试箭法,嘎仙将石头的正中心射穿了一个车轮般大的一个圆孔。恶魔看到嘎仙的本领比自己强大,就逃之夭夭了。人们怕恶魔再次返回森林,就在它住过的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恶魔三次过海眺望,看见嘎仙屹立的雄姿就不敢回来了。

从此,鄂伦春人自由地在大兴安岭的丛山密林中打猎、生活。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嘎仙,人们把恶魔住过的山洞改名为嘎仙洞,把大石头上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为窟窿山。

阿里河镇:鄂伦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镇,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是鄂伦春自治旗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阿里河东连北国林城加格达奇,西邻鄂伦春自治旗吉文镇和甘河镇,全镇总面积为4541.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为16万平方米,耕地面积5580亩,草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为4000平方公里。阿里河镇辖15个社区,4个行政村,镇内外驻企业有阿里河森工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热瓦克佛寺遗址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热瓦克佛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 游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和田洛浦县玉龙喀什镇40公里的库拉坎斯曼沙漠中,周围沙丘茫茫无边人迹罕至。热瓦克,维吾尔语意为亭台楼阁,因佛塔中土塔耸立,故名热瓦克,又译洛瓦克、姚瓦克、拉瓦克。介 绍 热瓦克是一组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由正方形的院塔和院外的庙宇组成。寺塔坐北朝南,南端中部和西角有两个门形缺口,院墙每边长45米。东墙外有一小庙,部分墙壁残存,内壁涂石膏,庙东墙内壁有穹形壁龛,壁上满刻逐层缩小的穹形纹路,线条规整流利,据说曾有立佛在内,此庙现毁坏殆尽。

四面院内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残迹,以西、东墙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于外,有些则毁坏不存。佛高约3米,每隔0.6米即有一尊。在未风化的墙壁上均有壁画,供养人像,此丘云气纹和图案插于佛佝之间,色彩单调,以褚色为主,泥塑佛像有明显的健陀罗风格。

院中为佛塔。塔系土坯砌筑,多处被人挖坏。塔基基本为正方形,高约6~7米,塔身为复钵式,残高为3米,为典型的印度复钵式佛塔。寺院内外散布着红、黑钯和少量彩轴陶片,还有散乱于地表的人骨、泥塑佛像残体和剪轮五珠铜钱,附近有屋宇建筑的痕迹。

关于热瓦克的历史沿革和兴废年代,史无记载。学者据出土文物和佛像,壁画风格,以及以塔为主体的建筑格局推断为南北朝及唐代所建。热瓦克佛寺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和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陈家台子遗址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陈家台子遗址为景泰县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台子遗址位于芦阳镇,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2009年7月6日,陈家台子遗址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遗址四周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遗址四周200米。

芦阳镇:芦阳镇地处甘肃景电一期灌区腹地,原属景泰县城旧址,东濒黄河与 芦阳镇靖远相望,南依米家山与中泉分野,西环景泰县城,北连兰化农场。地下地表水丰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是景泰县最大的工业、建筑和养殖大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0公里。芦阳镇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6386户,27243人。芦阳镇有干部职工73人。有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