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作民故居(合集20篇)

丘逢甲的故居名为培远堂,位于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文福镇淡定村,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客家围屋,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作民故居,供大家参考!

浏览

6114

文章

1000

篇1:书坊陈拱北故居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书坊陈拱北故居为建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书坊陈拱北故居位于建阳区书坊乡书坊村,时代为清代。

书坊陈拱北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书坊村:地处书坊乡集镇中心,区域性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517万亩,山地面积2.3万亩.全村现有910户,总人口3763人,辖有16个村民小组。我村主要有烤烟、水稻、食用菌三大支柱产业。全村农业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全村已实现公路硬化、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广播、宽带“六通”工程,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书坊村地处书坊乡集镇中心,是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姚莹故居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姚莹故居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姚莹故居坐落于桐城市区寺巷内。故居旧时面积广阔,有厅、堂、轩、楼及院落。院落中植有竹、石榴、红绿梅、红白月季等花卉,太湖石点缀其间。前轩有联曰:“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故居东抵大宁寺、南至善庆庵、西齐寺巷、北抵北大街。现仅存四合院式核心建筑。该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二进,东西厢房,中间夹一院落,四周环廊,前后左右对称排列,布局规整。

故居结构为木构架抬梁建筑。撑拱承檐,槅扇门窗,雕花装饰。两坡屋面、青灰小瓦,砖铺迴廊。具有桐城典型民居风格。

姚莹(1785—1853),字石甫,一字明叔,晚号展和、幸翁。师事叔祖姚鼐,少有匡世之志。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道光二十年(1840),英军侵华,进犯台湾。姚莹奉特旨任台湾道,加按察使衔,与总兵达洪阿协力防守,三挫英军。毁英船,俘英军百数十人,缴获炮械无数,收复失地。清廷闻捷,传旨奖赏,诏赐姚莹为云骑都尉,进阶二品。敌酋愤台湾之耻,构词诬陷,谓其“镇道冒功,妄杀遭风难夷”。主和大臣及闽督亦忌其功,交章-,将镇道二公逮系入狱。道光虽屈于英寇淫威,但亦知其冤,不数日,将姚莹以同知知州发四川。其间他跋冰山,穿雪谷,步行数千里两入西藏,平息两呼图克图之争。咸丰继位,诏命为广西按察使。同治三年(1853)卒于湖南。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东溟文集》、《奏稿》、《后湘诗集》、《东槎纪略》、《寸阴丛录》、《姚氏先德传》、《遗稿》、《中复堂全集》传世。

1985年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姚莹故居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故居墙基外,东3.5米,南3.7米,西10米,北2.3米。中复堂东临寺巷,西2米,南、北各3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米厂宿舍楼东山墙21米,北20米,西、南面同保护范围。中复堂东临寺巷,西5米,南、北各10米。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幸翁。姚鼐侄孙,清代官员、文学家。姚莹于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先后任平和、龙溪、台湾、武进、元和知县。后由两江总督陶澍、江苏省巡抚林则徐推荐,任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道光二十(1840)至二十二年,姚莹与台湾总兵达洪阿合作,率领台湾军民先后五次击退英舰进犯,炮毁英舰3艘,生俘英军150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刘光第故居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刘光第故居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光第故居陈列馆位于赵化古镇,建于清光绪年间,木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竹编墙体,小青瓦屋面,木板门墙,面阔一间,进深22.1米,梁架保存完整,屋内保存部分窗格、0、裙板,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属典型的川南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重要的纪念价值。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刘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清末维新派的著名爱国诗人。祖籍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四川富顺赵化出生,系清初湖广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家贫,勤读,于光绪九年(1883)中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任京官期间,虽生活清贫,但廉洁自律,一尘不染。敬业勤慎,政绩甚佳。公余闭门读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那桐故居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那桐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那桐故居坐落于今和平区新华路176号。民国初年,那桐在此购买地皮盖起一大一小两座楼房,均为德式别墅。大楼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楼下皆为客厅,有中式(包括汉族式的、满族式的)和西式(欧式的、日式的)两种;小楼为二层德式红色小洋楼,为砖木结构,瓦顶,约500平方米,15间房。院内有4个汽车房,花草繁盛。原在院内还建有花坛水池。大楼已于1980年拆除,小楼保存完好,那桐隐居后主要在此居住。该故居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那桐(1857—1925),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琴轩。1885年乙酉科顺天乡试,中试第112名举人。由户部主事历保四品京堂,授鸿胪寺卿,迁内阁学士。1900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理藩院左侍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转年以户部右恃郎,赏给头品顶戴,授为专使大臣,前往日本。1902年又派充赴日本观博览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沈从文故居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沈从文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里。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左右配以11间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融为一体,显得十分协调,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

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曾任清贵州提督的沈从文祖父沈宏富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占地600平方米。沈从文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5岁时走出凤凰,踏上了坎坷的人生旅途。他在旧军队里当过兵,漂流在湘西沅水流域,19岁闯入北京,过着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通过勤奋刻苦的努力,沈从文先生在文学、考古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马头墙装饰的鳌头,精致的镂花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从人文角度上讲,沈从文故居更是一座蕴含深厚、永远掘取不尽的文化殿堂,它是沈从文用心血凝结的永不坍塌的文化丰碑,也是古城凤凰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门票/开放时间

20元,与苗疆长城、沈从文故居、东门城墙、杨家祠堂、奇梁洞、沱江泛舟、熊希龄故居七个景点联票为148元。

用时参考

0.5-1小时

交通

古城内步行可以到达。从“凤凰城”牌坊旁,一条名叫中营街的小巷子拐进去即可。

开放时间

冬季08:00-17:30;夏季07:30-18:00

景点位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中营街24号(古城内)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路易斯•巴拉干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的乡村,1976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其作品的图片,轰动了世界建筑界,1980年他获得了普利策建筑奖。他所设计的一些建筑被认为是与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一样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于1948年建造完成,是二战后建筑创意工作的杰出代表。这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面积共有1161平方米,有一个地下室及两层楼,还有一个私人小花园。巴拉干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本国与流行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格。这种风格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当代花园、广场以及风景设计上。

路易斯•巴拉干故居被认为是当地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典范,对现代建筑、花园、广场和景观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利用色调的变化表现不同的环境气氛和心情,主张要将建筑与景观相融合,将建筑与景观一体设计。

Luis Barragán House and Studio

必去理由:最有创意的故居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墨西哥[Mexico]

景点所在省、州:墨西哥联邦特区 [México D.F]

景点所在城市: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程君海故居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程君海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程君海故居位于中山市南朗镇大塘巷。建于清代,四间两进,砖木结构,面积约310平方米。正厅两边共有五房一厨房,有天井、前厅。前厅门官位为精美砖雕。正厅建有镶金箔神龛。天井及偏厢采用木雕金箔吊屏。正门门额上,悬挂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时中山大学校长邹鲁题书的楷体蓝底金字“师傅遗居”木匾。匾长2.8米、宽0.86米。正厅堂上挂着程君海和夫人的遗像。建筑物保存尚好,室内尚存木雕睡床、大柜、酸枝台椅等清代家具。

程君海(1860—1932年),原名荫光,号君海,世称君海先生。香山县(现中山市)人。孙中山少时业师,对孙中山灌输革命思想,促使孙中山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后,多次谢绝孙中山委官的邀请。1918年,说服北洋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率领舰队南下护法,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府。

2000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程君海故居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朗镇:南朗镇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位于中山市东部,西靠五桂山,东临珠江口,北接中山火炬开发区,南连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辖区土地面积218.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1万人,旅居海外侨胞近5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交通便利,京珠高速、中江高速、中拱公路、广珠城际轻轨和中山东部快线纵横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湘军名将故居群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湘军名将故居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湘军名将故居群(含老刘家、存厚堂、光远堂、德厚堂、师善堂、云桂堂、锡山堂)

涟源市杨家滩俗称杨市,是湘中地区有名的千年古镇,曾是湘乡、邵阳、安化交界处的交通要地,境内巍巍龙山高耸入云,涓涓孙水蜿蜒东流。据史记载汉代涟道故城就在今杨家滩地区,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形成了集镇,到近现代,这里更是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把把戏戏南岳山,花花绿绿杨家滩”的古老民谣足以反映当时的繁华景象。

杨家滩的繁荣兴盛与湘军的崛起紧密相关。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占领半壁江山,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为挽救朝廷之危局,时任吏部侍郎的曾国藩奉旨在家乡(今双峰荷叶镇)操办团练,抗击太平军。杨家滩离荷叶不到百里,许多青年志士前去投军。他们跟随曾国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凭借自己的非凡才能和过人胆识立下赫赫功勋,晋升为达官显贵,杨家滩的刘家将曾名震天下,誉满神州,其中仅记入《清史稿》的就有:刘岳昭、刘连捷、刘岳晙、刘腾鸿、刘腾鹤、刘岳昕等人。这些文武官员衣锦还乡后,大修宅邸,一时杨家滩豪宅相连,蔚为壮观。从杨家滩的胜梅桥顺着蜿蜒的孙水往下,老刘家、德厚堂、存养堂、存厚堂、光远堂、佩兰堂、师善堂、云桂堂、静养堂等建筑如连绵的群雕,气势恢宏。踏着光溜的青石板路,来到这些古朴斑驳的堂屋老院,仿佛走进了那段-的历史,一个个鲜活的湘军名将扑面而来。

杨家滩湘军名将故居群,沉淀了深厚的人文历史,现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保护好杨家滩古建筑群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杨家滩湘军名将故居群将逐步恢复其历史雄姿,向世人再现其昔日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李可染故居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李可染故居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可染旧居”建造于1922年,共有房屋12间,为一所青砖合瓦的四合院结构。1985年4月19日,经徐州市编委批准成立李可染旧居管理处。1985年10月1日,修缮后的“李可染旧居”正式对社会开放。李可染旧居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西屋为李可染先生的父亲李惠春、母亲和兄长李永平当年居室。北屋为李可染先生的姐姐李萱、妹妹李永珍、李永淑、李畹、李娟当年居室。南屋为李可染先生当年居室,他在这所房子里-了近30年。东屋为李可染先生的弟弟李永祥(可鹏)当年居室,也是李可染的会客室。这里实际上经常成为李可染的同事、学生、艺友艺术活动的中心,他们都是当时徐州文艺界最活跃的人物。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李可染故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徐州市广大北巷17号



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 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罗聘故居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罗聘故居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罗聘故居

位于弥陀巷42号,又名“朱草诗林”,现为省级文保单位。居宅内有香叶草堂、倦鸟巢及住宅、书斋等。是现保存唯一的“扬州八怪”人物之故居。罗聘系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画家,扬州八怪殿军人物。

罗聘祖籍安徽歙县,世代居扬州,出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罗聘自学成才,自称少年时即通晓十三科绘画技法,读过奇书五千卷。21岁时与画女方婉仪成婚,24岁拜画家金农为师,师生均信佛,甚为契合。金农殁后,罗聘为其料理丧事。罗氏夫妇及子女均擅画,以画梅为多,人称“罗家梅派”。为求画名远播,罗聘一生中曾三次携画前往京师。第一次入京是在39岁时,以八幅《鬼趣图》名动公卿,当日在图上题咏者近百人。画鬼其实是画人,讽刺种种世相,立意十分尖锐。此画被认为是中国漫画开山之作。第二次入京为47岁,第三次入京为58岁。在京师他的画名远扬,求画的很多,但所得寥寥,他自叹“自怜不及啾啾鸟,占尽高枝过一生”。他曾于嘉庆元年参加乾隆千叟宴,66岁返里,次年逝世。评论家认为他的绘画得“古逸渊雅”之意,是郑板桥,金农等人画风的发展,也将清代绘画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花之寺僧,祖籍安徽歙县 ,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为〖朱草诗林〗。是金 农入室弟子。一生未做官,好游历。工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竹 ,既继承师法,又不拘泥于师法,笔调奇特,自创风格。作品面目有多 种,尤以画鬼著名。《鬼趣图卷》是他的存世名作,画家以夸张手法描 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王清故居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王清故居为滨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清故居位于无棣县城关村北端,现存大门楼、小院门口及一排主体建筑,占地约320平方米。门楼建筑工艺精湛,古朴典雅。王清,无棣人(1630-1672),清顺治6年(1649)中举,翌年中进士,官至吏部侍郎,由于政绩突出,多次受到皇帝的封赏。著有《留余堂诗文集》等。2011年7月,王清故居被无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17日,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市文广新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章基嘉故居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章基嘉故居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章基嘉故居

坐落在瀛洲乡瀛洲村159号,曾为一座红火的金融店铺,瀛洲人称之为“上钱庄”。193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学家章基嘉就出生在这栋房子内。章基嘉历任南京气象局副局长、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是我国气象科学的栋梁之材,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该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砖木结构,封砌马头墙,前檐墙后开设天井,二楼通转,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室内装饰构件有槅扇、撑栱、雀替、驼峰、窗栏板等,其雕刻技艺水平较高,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2005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5】41号。

章基嘉(1930—1995),绩溪县瀛洲村人。1944年毕业于县立初中(今绩溪中学)。1951年提前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毕业参加抗美援朝,任气象兵。1955年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攻读研究生, 1958年获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中央气象局和研究所从事中长期天气预报。1960年调南京参加筹建我国第一所气象学院的工作,在南京气象学院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陈云故居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云出生地---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馆区北依市河,南临西塘港,占地面积52亩,建筑设计体现江南特色,并与陈云故居及周边民间建筑尽量保持风格一致与和谐。

纪念馆主馆高14米,共三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设计既体现江南居民风格,又兼顾现代化纪念馆的大体量特点,朴素而庄重。一楼、二楼的四个展厅基本按时间顺序展示反映-光辉一生的图片、文献、实物等史料。地下一层为青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陈列布展充分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

陈云故居还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门票

5元

开放时间

08:24-16:04

景点位置

中国上海青浦区练塘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吴玉章故居

全文共 1305 字

+ 加入清单

吴玉章故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玉章故居位于荣县东南,距县城约15公里的金台乡蔡家堰村,今尚存土木结构房屋三间,其中两间有楼,占地面积96平方米。1958年,吴主章回县,将旧宅捐赠办师范。1983年师范搬迁后,办起蔡家堰中学(今名玉章中学)。1988年吴诞辰110周年,国家拔款,在紧连旧居之西重建吴玉章故居,整修至双石乡的道路,及蔡家堰大桥。修葺后的吴玉章故居,占地1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大门门楣悬挂国家主席-的题匾“吴玉章故居”。门内两边柱上刻有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院坝正中安放吴玉章半身雕像。雕像基座正面刻有-主席-的题词:“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基座背面阴刻吴玉章的生平简介碑文,文字为繁体正楷。堂屋门楣悬挂-元帅题写的匾额“革命前躯”。

荣县玉章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同志的出生成长地,位于自贡市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和金台村,距县城12公里、自贡市27公里,南邻乐自高速公路,北近内威荣高速公路,距离自贡凤鸣通用机场15.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以弘扬和传承吴玉章精神为核心,以农民漫画为特色,结合川南缓丘原乡古朴的人文环境,按照“文化为魂、环境作景、产业作支撑”的理念,规划面积9.6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吴玉章故居游览区2.2平方公里,着力打造集红色文化、农民漫画、乡村休闲旅游、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依山傍水,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核心区吴玉章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至清光绪四年(1878年),为穿斗梁架、木结构建筑,先后获得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2006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大才古寨,地势险要,经考证为宋末元初躲避战乱而建,寨内建筑保存完好,是吴玉章少年时期的私塾遗址。荣县农民漫画,拥有近百年历史,具有鲜明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是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内还有永珊湖湿地公园、园林生态景观等旅游资源,是休闲度假、拓展体验、学习培训的好去处。

保护范围:东至现通往李子村的道路,南至新修道路紧邻的围墙,西至围墙,北至吴老亲属墓-墙。占地面积4.15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犀牛山自然山体389.4高程等高线,南至吴老故居南面自然山体373.8高程点,西至蔡家堰河岸,北沿犀牛山自然山体389.4高程点至蔡家堰河对岸。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吴玉章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吴玉章从参加同盟会到参加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郭文焕烈士故居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郭文焕烈士故居为福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郭文焕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区,年代为清后期,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区南大路66号。建于清后期,坐西向东。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三层,通面阔11.8米,通进深24.3米,占地面积286.7平方米。整座房子由前后天井,厢房,主屋组成。主屋穿斗式构架悬山顶,明间楼层较高,中庭壁上部左右内嵌设神龛橱。主屋面阔三间,进深八柱,前天井右侧为厢房,左侧做为大门通道。神堂橱下檐板、室内窗花装饰等木构件雕刻精美。该房子是苏区革命根据地重要领导之一郭文焕烈士的故居,其后花园保存有范式人题写的纪念碑,对研究闽东革命史提供一个重要实物载体。

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

城南街道:城南街道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下辖:350981001002 111 官村社区 350981001006 111 南湖社区 350981001007 111 莲池社区 350981001008 111 南郊社区 350981001009 111 东风社区 350981001203 111 程家垅村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章鸿钊故居荻港三瑞堂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章鸿钊故居(荻港三瑞堂)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瑞堂系章氏第八支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集镇荻港西南,座北朝南,北临市河,屋宇达64间,总占地3200多平方米。

章氏在荻港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章鸿钊(1877年3月11日-1951年9月6日),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创始人,湖州荻港三瑞堂人。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幼年就读于积川书塾,21岁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系,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1911年9月,京师学部举行留学生考试,他赴京参考,最优等成绩而得“格致科进士”。章鸿钊是国人在北京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讲授地质学的第一人。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实业部矿务司地质科科长,后任北洋政府农林部技正。1913年我国地质研究所正式在北京成立,章鸿钊任所长。1916年出任地质调查所地质股股长,从事地质矿产的综合研究工作。1922年,在章鸿钊积极倡导下,筹建、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章鸿钊被推选为首任会长。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南京国立编译馆;编《岩石学名词》和《地质学论丛》;获中国地质学会授予的金质葛利普奖章。1949年9月,章鸿钊出任浙江省财政经济处地质研究所顾问,1950年6月12日章鸿钊被中国科学院聘任为专门委员,1950年8月25日,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李四光出任主任委员,由周恩来总理任命章鸿钊为该委员会顾问。1969年李四光选章鸿钊《石雅》一书给毛泽东主席参阅,英国大英图书馆将章鸿钊《石雅》著作存入档案。章鸿钊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为我国培育了第一批地质学家,他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撰写《三灵解》、《石雅》、《古矿录》、《六六自述》、《宝石说》等32部主要著作,开我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之先河。1951年9月6日章鸿钊不幸因患肝癌不治,逝于南京。为纪念我国地质学家章鸿钊,将我国1957在大柴旦湖新发现一种含硼酸镁盐矿物(MgO.2B2O3.9H2O)命名为章氏硼镁石(Hungchsaoite可译为鸿钊石)。章氏硼镁石也是国际上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矿物资源。1951年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的章鸿钊追悼会上,李四光说:“章先生为人正直而有操守,始终不和恶势力妥协;他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多次拒绝和日人合作,对于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贡献尤大。因此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不是别人而是章先生。”章鸿钊、翁文灏、丁文江、李四光四大家称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四大奠基人。

章鸿钊(1877—1951),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吴兴(今湖州)荻港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取秀才。二十七年入湖州安定书院和爱山书院就读。秋末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东文书院。三十年赴日本留学,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理科部。三十四年毕业后又进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宣统三年(1911)6月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回国后应聘北京京师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方华故居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方华故居为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方华故居位于和平县热水镇中兴村上楼自然村。

方华(1912~1999),原名罗响,和平县热水镇中兴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曾与张觉青等人一起创办热水东华小学,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农-动,成为九连地区革命领导人之一。1938年8月,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方华任支部书记;1939年2月,方华任中共和平县工作委员会书记;5月,任中共和平县委员会书记;9月,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0月,调中共龙川中心县委工作。1945年,在延安参加“七大”会议后,曾任中共抚顺市委-部长、安东市总工会主席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湛江市委书记兼市长、茂名石油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中共茂名市委书记等职。1983年退居二线,1986年离职休养(享受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医疗生活待遇),1999年7月病故广州。

该故居始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回字形方围屋,四角有角楼。总面宽27米,总进深31米,占地面积826平方米,两进两间一方围布局。土木砖瓦结构,硬山顶,灰瓦面。卵石墙脚,泥砖墙。中间前为厅堂,左右后是厢房,绕中间厅堂四周建一圈四方形房屋,中有天阶。门前有余坪,坪外有半月形池塘。

2010年1月,被和平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兴村:中兴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王如痴故居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王如痴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如痴故居位于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向阳村二组。

王如痴,名书铨,号如痴,1903年1月25日出生于今祁东县太和堂镇向阳村,终身未婚。王如痴1915年入祁阳县城读小学和初中,1923年考入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积极参加学生-,1925年高中毕业。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年底被委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赴井冈山红四军工作,后奔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和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

1934年10月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先遗队,先后任红10军团19师参谋长、师长。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1月,红10军团在返回闽浙赣根据地时,被敌围困于赣东北的怀玉山地区。王如痴率部队千余人,占据怀玉山,敌人四面围攻。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王所率部队伤亡惨重。25日,王如痴在山顶被俘。1935年8月6日深夜,在南昌下沙窝与方志敏、刘畴西一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终年32岁。

王如痴故居于1903年1月建成,系青砖瓦房土木结构,正栋分前后两排,两侧是厢房,厢房的一侧与向阳村二组的堂屋相连,共有房屋11间,占地面积268平方米,建筑面积563平方米。

王如痴故居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如痴(1903-1935)红十军军长兼政委,革命烈士。湖南省祁阳县(今祁东县)人,1903年1月出生于祁阳太和堂镇乐家村一个贫寒的小知识分子家庭。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高中部。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初学成回国,受党组织派遣赴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文都寺及海东地区班禅大师故居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文都寺及海东地区班禅大师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都寺亦称“边都寺”、“边垛寺”,藏语称“文都贡钦扎西曲科尔朗”,意为“文都大寺吉祥0洲”。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处,在今文都乡西南5公里的拉代村之北侧山拗。文都寺的初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以前。据传,最初在今寺院上方山坡建有小经堂1座。

已故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座落在文都乡麻日村,距县城西南20公里。民国27年(1938年)农历正月初三日,大师诞生在此。大师祖籍西藏萨迦地方。元初迁来循化,明代起为世袭百户,清末升为千户,管辖“文都七族”。

麻日村位于夏当山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小河自南向北流注黄河。穿村而过的公路,连接循化积石镇和黄南同仁县。大师故居在一棵高耸挺拔的参天古树之下,故居一进三院,外院有停车场、杂物房、仓库等;西院为旧居,是家庭成员住房;东院三面盖有两层藏式楼房,楼北正中为佛堂,其左侧有会客室、大师卧室。梁栋门户均用油漆彩绘,显得富丽堂皇,庄重典雅。佛堂门上方挂有“河源须弥”的匾额一方,两边配:“九曲安禅爱国早传拒虏,八荒向化护教所以宁邦”的楹联;是1983年10月1日县城乡谊为恭贺大师新居落成而赠。故居现已成为旅游者参观和佛教信徒的朝拜之地。诗一首:

地灵人杰寓呈祥,河源须弥自永昌;

爱国爱教渡众生,英名禅心乾坤扬。

离开故居南行,翻过夏当山,到循化地区有名的文都大寺。寺对面的智登山上原始云杉林,郁郁葱葱,将寺院衬托得格外幽雅。文都寺院是大师早年学经、受戒和回乡时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1991年农历8月15日,建成大师纪念塔并举行开光典礼,纪念塔具有藏传佛教特色和藏式建筑风格,宏伟壮观,气势非凡。殿之东侧建有大师纪念馆,用石雕、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大师生平,常有信徒朝拜和旅游者观光。诗一首:

云蒸霞蔚经幡扬,古刹历劫重开光;

雕栋彩柱梁玳瑁,唐卡壁画呈吉祥。

观音菩萨罗汉像,神态各奕渡慈航;

神龛恭灯香烟绕;铺金镶玉纪念堂。

殿堂楼阁诵经声,觉海唯有禅心诚;

松柏流水领神往,佛塔寺院两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魏南金故居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魏南金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魏南金故居位于龙川县龙母镇永光西和岭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为三进二横布局,砖瓦结构,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现基本保存完好。

魏南金(1914---2001)年,龙川龙母镇永光西和岭村人。1934年,在广东省立一中(今广雅中学)读书。1936年8月参加0领导的地下-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冬在龙川加入00,仁0永和支部书记。尔后,先后任0龙川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龙川中心县委常委兼青年部长、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的秘书、南雄中心县委书记和特派员、北江特委副特派员兼组织部长等职。

1944年初,为开展粤北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恢复党组织活动,魏南金赴桂林寻找0组织。时因广西党组织受破坏,与党联系中断,遂参加由田汉领导的抗日“文抗队”及暂在广西某中学任教师作掩护。1945年8月奉0广东党组织指示回粤,参加北江特委书记黄松坚主持的会议,决定建立粤桂边游击根据地,并决议魏南金为粤桂边特委常委兼管广西桂东地区党务。1946年8月魏南金回广东工作,任0连连阳中心县委书记(连县、连山、阳山三县)。同年12月他参加方方、林平在香港召开的广东区党务扩大会,决定恢复广东武装斗争。1947年3月受党组织派遣到九连地区开展游击武装斗争,先后任0九连工委常委、九连地委书记、粤赣边支队政委、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代主任,为九连地区解放作出贡献。

1949年5月龙川解放,魏南金兼任龙川县委书记、县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珠江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华南财委副秘书长、粤东区党务常委兼粤东行署第一副主任、汕头专署专员、广东省委财贸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后,任海南行政区党务副书记、海南行政公署第一副主任、主任等职。“0”中受冲击,但仍协助军管会组织生产工作。1971年后,任海南行政区党务常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行政公署主任等职。曾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南海西沙保卫战时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1982年调任广东省对外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1984年任广东省委顾问委员会常委,1988年离休,享受副省级、老红军待遇。2001年6月魏南金在广州病逝,享年87岁。著有《宝岛足迹》等著作。

龙母镇:龙母镇地处韩江上游,位于龙川县中部,镇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29251亩,山地面积150000亩,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镇。 全镇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342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50063。镇内设有龙母中学、永和中学、职业中学、中心法庭、国税分局、地税分局等25个企事业单位。龙母圩镇建设初具规模,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建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