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酥油茶是哪个民族的特产【精彩20篇】

西藏是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但你知识吗?西藏的藏民族是不吃马肉驴肉和狗肉的,你知道为什么藏民族不吃马肉驴肉和狗肉吗?下面就让问学吧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酥油茶是哪个民族的特产。

浏览

7088

文章

1000

篇1: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全文共 2379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介绍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把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具初三会天,不动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后来将三月三定为“歌会节”。

贵阳南部郊区布依族把“三月三”称为“仙歌节”。节日内容与乌当区新堡乡大体相同,但他们是用唱歌的方法来祈求天神免灾,这天男女青年上山对歌。传说谁唱的歌最动听,天上的歌仙听了,便会赐你一副金嗓子。你劳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听到金嗓于唱歌,害虫听到这声音就不敢伤害庄稼了。

“三月三”是贵州罗甸县布依族的“扫墓节”。此日以二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鸡,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罗甸县南部红水河一带,“三月三”又称“枫叶节”。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贵州望漠县布依族传说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驱寒。此日有条狗请客的习俗。

贵州安龙县部分布依族传说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人们为避免山神放出蝗虫伤害庄稼,确保农业丰收,旧有扫寨祭山神的习俗。“三月三”这天,人们到村寨山神坛前摆设雄鸡、刀头等供品,还要杀一头狗,将血洒在纸旗、纸马和寨子进出要道口的石头上,然后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员携带淋有狗血的纸旗,纸马到各家各户扫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门口要设置一张长凳,凳上摆一只装满清水的“水碗”和一只装有瓦砾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门口咒念“魔经”,打几个“农阳卦”,再将瓦砾石粒向这家房屋内乱撒,将水碗的水四处乱泼,掀翻大门前的长凳,扣起水碗,意为扫除了魔鬼。

最后,给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纸旗、佳上纸马,另赴他家去扫。村寨住户都轮扫完毕,“老魔公”口到神坛,将收扫的妖魔鬼怪集中镇压于神灵之前,然后全寨男人于神坛处就地会餐,称为“陪神吃饭”。该县德卧镇称“三月三”为“赶毛杉树”,又叫“毛杉树歌节”,为期三天,聚会者达数万之众。

云南罗平八达河一带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对调的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来到河边听青年们唱山歌,观看孩子们比赛划竹排、打水枪。有的人家还给孩子做花糯米饭分送到边和寨旁;有的则用小花布口袋装上鸡蛋和各类食品,供玩耍和参加比赛活动的青少年吃。

罗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则要在这三天中,举行盛大的游山、对歌和交友活动。方圆几十里的各族青年,届时也来到马把山腰一带,参加和观赏这一传统的赛歌对调活动。歌手们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大显身手,凭着即兴作诗吟唱的天才,能和对手连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长的时间。有许多男女青年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爱情关系。

2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二、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三、农历三月三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3月三各民族的不同习俗

1、壮族三月三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2、侗族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3、瑶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4、布依族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5、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海南州民族博物馆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前身为州群众艺术馆文化组,1962年开始举办展览对外展出,1986年6月,正式建立民族博物馆。隶属海南州文化局。

该馆馆舍为一幢新建楼房,与州电视台共同使用,其中博物馆占主楼三层,群楼一层半。面积1,070平方米。

州博物馆现有三个基本陈列;《古脊椎动物化石》展览,以当地出土的--化石为主,《海南州历史文物》展览是以社会发展顺序来揭示该地区历史沿革的通史展,展出文物350件,《民族民俗》展览以藏族为主体,展出宗教文物及藏族人民生活,生产用品150余件。

州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5,000余件,其中主要大类有;历史文物4770余件,古化石90余件,民族文物200余件。

该馆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恰卜镇长风路50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北京特产美食攻略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各种特色食品、风味小吃非常多,让人垂涎三尺。就美食来说,北京比较出名的特产有:北京烤鸭、茯苓夹饼、北京酥糖、北京鸭梨、六必居酱菜、果脯蜜饯等。以下是关于北京特产的美食攻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特产美食: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是北京最富盛名的特产美食,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北京烤鸭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味道醇厚!

北京特产美食: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中国的传统美食,虽然在很多城市地区都能够看到,但最有特色的还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一到冬季,老北京的街巷胡同里就会传来“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的叫卖声。

北京特产美食:茯苓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相传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茯苓饼,茯苓饼也因此身价百倍。

北京特产美食大全

北京特产小吃——豆汁儿、酸梅汤、茶汤、豆面酥糖、小窝头、驴打滚、茯苓夹饼、果脯蜜饯、冰糖葫芦、艾窝窝、豌豆黄、灌肠、爆肚、炒肝等。

北京特产水果——北京鸭梨、密云金丝小枣、大磨盘柿、京白梨、平谷大桃等。

北京特产美食:豆汁儿

说到北京的特产,那一定少不了豆汁儿。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不仅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美食更是丰富,各种特产小吃让人欲罢不能,恨不能一次吃个够!你如果去到北京,那一定要去把北京的特产美食都尝个遍哦!

北京特产美食:驴打滚

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也是北京非常有名的特产。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民族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民族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羊角蜜是哪个地方的特产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羊角蜜是河北的特产,它在河北的上市时间大概是5月份左右,一般河北的羊角蜜味道是很甜的,而且口感比较细嫩,价钱大概是4元一斤。羊角蜜一般是在4月份上市的,原产地在河北,目前在河南、山东、山西、浙江、湖北、福建等地区均有种植。

羊角蜜种植方法

1.种植时间:应选择合适的时间种植爪蜜。适合在25-30度的环境中生长。当温度低于10度时,会限制生长。最好在春天的四月播种牛角蜜。如果种植在温室里,种植时间可以提前。

2.准备种子。杨娇蜂蜜品种繁多,适合本地种植,要求产量高、生长好、抗逆性强。品种确定后,即可备种,要求种子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保证良好的发芽率。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筛选出干燥受损的种子,晒干,然后用温水浸泡,边搅拌边清洗,然后浸泡4-6小时左右。将浸泡过的种子捞出,用湿棉布包裹,然后放入25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加速发芽。

3.播种。种植羊角蜜前,提前做好土壤和施肥,种植在疏松、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并在土壤中施有机肥补充营养。播种均匀,用薄膜覆盖,保温保湿,促进种子萌发。

4.田间种植管理:当古钩藤幼苗长到3叶1心时,即可种植。种植后保持好温度,根据不同生长期浇水,合理施肥。

羊角蜜是哪个地方的特产

羊角蜜一般是在4月份上市的,它的原产地是在河北,目前在河南、山东、山西、浙江、湖北、福建等地区也有一些分布。

羊角蜜属于是甜瓜的一个品种,甜瓜常见的品种还有哈密瓜、香瓜、皇后、新密杂9号、河套密瓜、醉仙、黄醉仙等,一般最好吃的品种是哈密瓜,它的味道是比较甜的,一般产量也很高。

羊角蜜一般除了可以给人体补充需要的维生素以外,还有消暑清热和生津解渴的功效,另外它也可以改善食欲,对于食欲不振的人很有帮助。

栽培要点

1、早春大、中棚及地膜均可栽培,亩施有机肥不少于3000kg,注重氮磷钾及中、徽量元素施入。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爬地亩留苗1800株,行株距0.8×0.35cm,4叶打顶,留3-4条子蔓,子蔓5叶打顶,孙蔓留瓜;吊蔓亩留苗2000株,行株距0.9-1.0X0.35cm,10叶起留瓜。

2、适合棚室吊蔓栽培,大棚栽培亩保苗2000株左右,吊主蔓,4-5叶以上留瓜,不用喷坐瓜灵。坐果期加大昼夜温差,适当控制氮肥和灌水以防长势过旺影响坐果。头茬瓜要做到每株留瓜3-4个,同时坐瓜,同期膨大,使果实整齐一致。

3、坐果后留果子蔓瓜前留1叶摘心并摘除其上的全部生长点,一般主蔓长至25-30片真叶距棚顶40厘米时左右时主蔓摘心,以促瓜控秧,一般腰节第10-20节位不留瓜,子蔓及时摘除,植株长势弱时,子蔓可留1片叶掐尖。

4、第1茬瓜鸡蛋大,在上部节位生出的子蔓瓜胎易坐时,留二茬瓜2-3个,不留果的子蔓及早摘除,顶部留1个生长点不摘心。后期揭开棚膜,在孙蔓上留2-3个果,结第3茬果。

注意整枝掐尖应选择晴天露水蒸发后进行,以利伤口尽快愈合,防止感染。整枝最好用剪刀,并且准备一块浸有75%百菌清200倍液等药剂的湿润药巾,剪完一棵擦一次剪刀,以防交叉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云南丽江特产是什么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不论我们走到哪,最关心的一直是特产,这个地方有什么特产,我能带什么特产回去。我想大家估计都没去过丽江文化弥漫的丽江古城吧,所以自然也不清楚有什么特产。本期小编就带你了解丽江的特产。

丽江雪桃

该品种桃树由于使用当地山毛桃为砧木,具有与接穗亲和力强的特点

程海螺旋藻

一种肉眼看不到的飘浮于水面的微小植物,在显微镜下外观为青绿色、呈不分枝的丝状,宛若一根盘曲的弹簧,故名螺旋藻。

华坪芒果

具有色泽鲜艳、风味浓郁、营养含量高、极晚熟的优良品质。

他留乌骨鸡

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因彝族分支他留人所饲养而得名。

丽江烟叶

丽江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列入国家局重大专项

摩梭人的猪膘肉

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丽江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建水出产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

吹肝

吹肝是取新鮮豬肝,經過吹脹、腌制、天然風乾而成

丽江天麻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等,是一种名贵药材,能治疗头痛、头昏、眩晕、偏头疼、眼花、语言蹇。

东巴皮画

东巴皮画是云南皮画的重要代表,也是东巴文化的实物表现形式, 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那古老而辽阔的大草原,祖祖辈辈放牧牛羊的草原人创作了大量精致而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你可能也喜欢:

金华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婺剧

洛阳铲的历史文化来源

拥有原始的美丽——壶瓶山

历史悠久的常德酒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脖子最长的民族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长颈族,非常简单的称谓,宣告着她们就是脖子最长的民族。但这样的情况却是后天造成的,这里的女子为了生活,她们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向世界展示着残酷的美。我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现在还会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自以为文明已经抵达每个角落,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以下是为大家整理了的一些关于长颈族的情况。

在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交界处生活着一个“奇特”的民族,长颈族。长颈族是由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喀伦族(Karen)的一支巴东(Padaung)族所组成的,只能在湄宏顺镇看的到。据说这里的女人以脖子长为美。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得在脖子上戴起重约一千克的铜圈,十岁后逐年递增,使脖子拉长,直到二十五岁脖子定型为止,最长颈者脖子达70厘米。洗浴时,长颈人只能把稻草塞进铜圈内拉锯般擦洗。为了生活,她们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向世界展示着残酷的美。

据当地人介绍,长颈族女人的钢圈一生被取下的机会只有三次,分别是:结婚、生子和死亡。通常情况下,只有族里几个年长的女性能看到他们取下铜圈的样子,除此之外她们一般不会轻易让外人看到取下铜环的样子。

传说

关于长颈族为什么戴铜环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说是源于母系社会的美丽象征,也有人说是为了吓跑野兽和敌人来保护自己,还有人说是出于对信仰的长颈龙的崇拜;在这个不到3万人的小镇,大概只有500左右的长颈族人口,她们生活艰苦,往往靠悉心打扮讨得游客欢心来卖出一些手工艺品谋生。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装束是男权主义思想遗留下来的,因为男人只需取下一只铜圈,就可以立刻轻而易举地杀死他的妻子。不过多数人都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如今长颈族人生活在母系社会中,没有人再去探究这种习俗的由来,因为人们已主要把这看成是美丽与财富的象征。也正是为了这个原因,长颈族人继续在小女孩年满5岁时开始为她们戴上铜项圈。

然而还有另外的说法,据传说,以前居民惹怒了神灵,就派了老虎来吃女人。因此他们决定所有女孩都戴铜颈环以自卫。不过,也有传说,这些喀伦人原住在缅甸东部,以务农为生,与世无争。但外人对该区的天然资源有意并吞而引发战争。男人出去打战,女人就把贵重金属品铸成金、银或铜环,戴在颈上或脚上,这风俗就流传下来。

历史

克伦族原本是一支缅甸山区少数民族,在缅甸东部生活了几个世纪,向来居住在深山密林里,以耕种自给自足,而且族里女人一直都保持着在颈项套上铜环的传统习俗。1948年他们遭到若开族人的侵略和压迫,为了避开内战与寻求更安定和美好的乐土,十多年前,一群为数二三十人的长颈族人,翻山越岭走了几天几夜来到泰北落户,把湄宏顺的山窝当成了第二故乡。他们虽然住在泰国北部的难民营里,但仍在努力保持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让女人在脖子上戴上铜项圈就是长颈族的典型习俗。

长颈族女人认为这种习俗完全可以接受。“一开始是又疼又重,不过最后总能适应。”长颈族人莫波说,“最苦的是在天热的时候,铜圈热得烫人。这种时候我们只有到河水里泡一泡,才能给铜圈降降温。假如不这样做,即使天气凉快下来,被阳光烤热的铜圈仍会把一阵阵热浪传到全身。”

很多书上写因为这些环的支撑慢慢的把脖子拉长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脖子的长度并没有太多变化,这些环的作用是靠重力把肩膀压低,显得脖子长。所以当她们需要看医生等不得不临时摘下的时候她们的脖子也会缩回,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会死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靖西特产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靖西特产如下:

1、绣球,靖西所生产的绣球,由于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珑,色彩鲜艳,也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企事业单位则将其作为对外宣传,开展公关之赠品。

2、大肉姜,大肉姜是广西名优的传统产品之一,姜块肥大,肉质细嫩、品味香辣而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3、大果山楂,为靖西县的特有果品。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可以防止心律紊乱、一定程度上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脂、降压利尿和镇静的辅助作用。能消积、散淤、化痰、解毒、防暑降温、提神醒脑、补脾健胃、增进食欲。

4、壮锦,壮族的一种瑰丽工艺品,它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历史悠久,唐宋时已有制作,明清时最繁荣,带有浓厚的地方民族风格。用途广泛,可作床毯、被面、围裙、背带、腰带、手提袋、头巾、衣边装饰等。

5、靖西粽粑,靖西壮族人民制作的粽粑与外地的不一样,大糯芳香,个体巨大,匀称美观,用料讲究。因为靖西香糯米质洁白,饭软芳香,做成粽粑煮熟后放上半月乃至一个月,还是鲜香如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桂林有什么特产

全文共 1508 字

+ 加入清单

桂林旅游时,总会买一些特产回去给家人一起分享或者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等等。很多游客去桂林时总是看那些特产看的眼花缭乱,有时被欺诈,一些成本几元的特产被卖到二、三十。那么去桂林该买什么特产呢,小编综合旅游达人们的意见,整理了一份桂林特产指南,供网友购买桂林土特产时做些参考。

桂林三宝

桂花酒:酿造历史悠久,现有桂林牌和吴刚牌两种。常饮可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气。因在摇动酒瓶时,只有桂林三花酒会在酒液面上泛起晶莹如珠的酒花,入坛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又名为“三花酒”。

桂林豆腐乳: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选材也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乳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

桂林辣椒酱:因配料有别而品种有异。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佐餐,还可作调味用。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提味,还可作调味用。

桂林镇纸

是风靡全国的装饰艺术品。是用阳朔当地产理石制成,上面写有各种各种名言、警句。造型美观高雅。

桂林画扇:桂林阳朔的工艺画扇在西街随处可见,多以桂林山水为主题,颇有纪念意义。扇面图案为本土的农民画家创作绘制,内容多为桂林山水、花鸟虫鱼、田园风光、古典仕女、奔马猛兽和诗书篆刻等题材,且大小均有,小者盈尺, 大者 1-2 米不等。

桂林阳朔文化衫:在纯棉的文化衫画上阳朔风景或用中文、英文写上人们喜欢的词句,是阳朔工艺品市场始终畅销不衰的特色产品,是阳朔传统工艺品。

在哪里买桂林特产?

推荐地:桂林市中心广场、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正阳步行街、阳朔西街。

桂林工艺品

玉石雕刻:桂林玉石雕刻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因材施艺、雕工精美,造型新颖颇具魅力。

瓷刻:用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雕刻各种花纹和图案的工艺品,有白坯和彩釉两种,雕刻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

芒编工艺品:采用本地野生植物,手工精心编织而成。集广西各地芒编制品风格之大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竹木雕刻艺术品:以天然青竹和黄杨木为材料。主要有茶叶盒、花瓶、笔筒、烟具、竹筷、方竹手杖、屏风等。

桂林糖果

南糖:它是桂林酥糖、桂花寸金糖、桂花芝麻片、花生酥、花生糖的总称。是桂林人春节必备的传统年货和待客佳品。

桂林饰品

桂林饰品以民族特色为主,主要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等。

桂林茶叶

桂花茶:生产历史悠久,加工工艺精细,技术要求严格。是桂花茶一大特色。

毛尖茶:采用所载培的优良茶树品种、清明前后采摘的细嫩芽叶精制而成。

桂林水果

沙田柚:俗称金钱兜,有“天然罐头”的美称。桂林乡产的一种地方特产柚子,与一般柚子不同,它果肉水分足、果皮可制蜜饯,可加工乘菜肴成。

马蹄:又称荸荠。市区卫家渡、王家村、东山和窑头出产的最著名。桂林马蹄皮薄、肉厚、色鲜、味甜、清脆、渣少。

罗汉果:其块根形似佛肚。瓜果椭圆形或球形, 表面生有淡黄色柔毛,桂林永福和临桂两县所产最为著名。

夏橙:夏橙是阳朔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春夏熟水果之一,抗逆性、挂果能力强,果实均匀,橙黄色,果肉香甜,酸甜适中,化渣,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碰柑:阳朔县碰柑果实高扁园形或园锥形,单果重 120-150g,可溶性固形物 12-15%,果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果面有光泽,果皮松,易剥离,中心柱大而空,汁胞肥大,质地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且耐贮藏,品质上乘,有“桔中之王”美誉。

金橘:金桔是兴坪乃至阳朔县传统名优水果,已有二百多年栽培历史,素以“皮薄、色黄、味美”著称。 因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阳朔金橘果大、色泽金黄、质脆味浓、清香甘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痰化气,止咳润肺之功效,果实可鲜食,也可加工成蜜饯、果脯。农历的霜降后采收。分鲜果与保鲜果两种,可用竹筐、纸箱、塑料框包装。主要产于阳朔兴坪镇大坪村委境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把节的举办时间 火把节的主要民族有哪些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火把节是信仰、庆祝和放松的一种综合性民族文化活动,火把节的主要民族有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2023年火把节举办时间是公历8月10日至13日。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更是这些民族的信仰、庆祝和放松的综合体现。

火把节是少数民族的信仰之一。在彝族、白族等一些民族中,火把被视为圣物,被认为能辟邪、驱瘟、祈福祷告。火把节的举行,就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希望能够祈求平安、健康和丰收。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点燃火把,绕行村庄和田地,以此祈福,驱散疫病和厄运。

火把节是少数民族的庆祝方式。这些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乐器和舞蹈,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服装,演绎各种传统舞蹈和民俗表演。这些表演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丰收和新年,更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祖先的感激之情。人们在火把节期间互相拜访、互赠礼物,展现了民族团结和友好的精神。

火把节是少数民族的放松方式。在火把节期间,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繁忙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压力,享受欢乐和放松。他们可以尽情跳舞、嬉戏、唱歌,或者参加各种传统游戏和竞技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让人们能够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火把节的举办地点一般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农村地区,这反映了这些民族对土地和自然环境的关怀和依赖。同时,火把节也是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火把节来加强宗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火把节也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视。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表演和传承各种传统舞蹈、歌曲和习俗,使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不可能忽略了火把节背后的一些问题,例如对土地的关怀、宗族凝聚力的加强,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视。通过深入了解火把节,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前后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清朝历史: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兵入关。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

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此后清朝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变革,但都失败。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自此灭亡。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共和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廊坊特产有哪些?都有什么?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1、迎春酒:迎春酒选择在廊坊市的酿酒厂,主要的原因就是廊坊的水质好,酒质的特点是,酒色微黄、酱香突出、回味悠长。酒的度数低而不淡,酒气香。

2、大城金丝小枣:金丝小枣属于廊坊大城枣类中及其优良的品种之一,金丝小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镁等多种营养成分。

3、大厂肥牛: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开发而得名,大厂肥牛的色泽比较鲜艳,颜色柔和,呈现大理石的花纹,口感细腻、多汁,入口绵润且回味无穷。

4、安次甜瓜:安次区将厚皮甜瓜系列改名为“金都”牌蜜瓜,安次区的自然条件适宜,技术措施良好,甜瓜的果形美观且含糖量高,是廊坊有名的特产

5、胜芳蟹:产自于河北省的胜芳镇,这里的水质良好生态适合河蟹生长,所以胜芳蟹居于全国的河蟹之首,特点是外壳不刺手、肉质鲜嫩、品质鲜而肥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冻梨是哪里的特产?冻梨哪里可以买到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冻梨是北方盛行的一种吃梨方法,但是很多南方人也喜欢这种梨子的口感。那么,冻梨是哪里的特产?冻梨哪里可以买到?

冻梨是哪里的特产

东北有冻梨、冻柿子、冻苹果、冻海棠等,是当地特产。冻梨、冻柿子是以前北方冬天里的主要水果。

冻梨、冻柿子一直是哈尔滨人传统的冬季水果。过去由于食品匮乏,加上没有水果保鲜技术和保鲜运输、贮藏条件,冻梨、冻柿子几乎是普通人家冬天能吃到的唯一水果。

冻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硬邦邦的,洗净之后,就能吃了。

冻梨一般是由花盖梨、秋白梨、白梨、尖把梨冰冻而成,食用时,将冻梨置凉水中浸泡,待化透后捞出可食。

冻梨哪里可以买到

一般梨子上市的季节,人们开始购买大量的梨子然后自己制作,买的话可能只有东北或是网上购买。

1.将浅黄色成熟的苹果梨一枚,洗干净、擦干果皮上的水;

2.将梨放入冰箱中的冷冻室,冻96小时(4整天);

3.将梨从冷冻室拿出,室温条件下放置8小时;

4.将梨放入冰箱冷冻室再次冷冻96小时(4整天);

5.将梨从冰箱里拿出,此时梨的表皮颜色已变成深棕色室温下解冻后即可食用。

冻梨其貌不扬,但是绝对美味可口。

在冰箱冻梨为什么不黑

如果你想吃冻黑的梨也好办,把没有变黑的冻梨,从冰箱中取出来,放在正常室温内解冻,然后再放入冰箱中冻,这样梨就会变黑了。梨在冻-化的交替后就会变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有数不胜数的民族节日,那雪顿节就是其中一个,你知道它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同。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马术表演等。雪顿节最初只是一个纯粹的宗教节日,后逐渐演变成为传统的群众娱乐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天目湖有什么特产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天目湖有什么特产?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相关介绍吧。

养生餐

天目湖御水温泉养生餐从营养学、中医角度,采用“食疗”的方法,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健康养生餐,讲究原料新鲜,采用过了各种富有营养元素的原料,其中就有不少难得一见的粗粮,其烹制方法独到,务求做到原汁原味。有客自远方来,这些原生态的多样美食,凭着精致的外观,出众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为每一位来天目湖御水温泉的客人演绎一场味蕾之间的芭蕾。

预算:

在天目湖附近就餐,选择农家菜或酒店,价位各不相同。大体来说,一顿有天目湖鱼头的正餐费用有以下三种消费档次:

高档:100元/人。其中温泉酒店中餐厅就餐价格150元/人-500元/人不等

中档:60元/人

低档:30元/人

天目湖啤酒

天目湖特产好水。用“天目湖”水酿造的天目湖啤酒更是好酒,目前天目湖啤酒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酒类中为数不多的绿色食品之一。

天目湖白茶

宋代徽宗皇帝赵佶著有一本茶书叫《大观茶论》,书中“白茶”一节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闸,其叶莹薄……运度得宜,则表里昭砌,如玉在璞,他无与伦比……”白茶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其春茶幼嫩,芽叶呈白色,以一芽二叶开。白茶的茶氨酸含量要比一般茶叶高1—2倍,多喝白茶肯定对抵御病毒侵害更有好处。溧阳是上等白茶的产区。顶级白茶贵比黄金,不可不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可以专升本吗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可以专升本。国家承认、学信网可以查询的大专学历能继续报读专升本。首先国家承认的专升本的形式有很多种:主要有:统招专升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电大专升本、网络教育专升本五种形式。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是黔南州教师教育培训基地、贵州省教育干部培训市(州、地)级基地、黔南州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基地、贵州省普通话机测站。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黔南州贵定师范学校,后历经演进与调整,于2014年3月升格为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20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542亩,校舍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有专任教师319人,教学系部6个,开设高职专科专业11个。

学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学生培养质量较高,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分期分批安排到“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实习、就业,深受省内外幼儿园的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酥油茶的起源是什么 酥油茶来历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和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辖部落的土司杀害了文顿巴,但是在举行火葬时,美梅措殉情而死,双方死后,美梅措变成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变成盐湖里的盐,藏族人打酥油茶,茶和盐相遇,这则是由茶俗引发出的故事。

酥油茶的起源是什么

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曾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两个部落历史上结下的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进火海殉情。双方死后,美梅措到内地变成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到羌塘变成盐湖里的盐,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再次相遇,这则由茶俗引发出的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龙舟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龙舟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龙舟节指的是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天中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但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的说法。

端午习俗甚多,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食粽、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放纸鸢、薰苍术、佩香囊等。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很多国外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靖江特产有什么?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靖江特产如下:

靖江猪肉脯

靖江猪肉脯是以猪腿肉为主要食材的传统名吃,属于苏菜菜系,菜品色泽棕红,光泽美观,口味香甜,食而不腻,成品为片型,始创于1936年,选料精细,采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产品色泽鲜艳、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回味无穷。

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是江苏的传统小吃,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主要材料有活大闸蟹、母鸡、猪肉皮、高筋面粉等。

香沙芋

香沙芋是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靖江、启东、海门,淮南淮北地区是香沙芋主要产地,种植历史悠久。香沙芋品种抗病、抗虫害能力强。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支链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佳,有一股独特香味。

籼子粥

籼子粥,传统名点,属苏菜系。是用全麦磨粉。一般为元麦(靖江等地区)、大麦(泰兴等地区),当地人都称之为籼子粥。江阴等江南地区也有,称为麦粉粥。籼稻的种植主要在华南热带及淮河以南亚热带的低地。因此仅江苏省长江沿岸一带有食用此粥的风俗。

老汁鸡

老汁鸡诞生于靖江古镇—季市,季市的老汁鸡,早在明清时期就已闻名遐迩。根据季家市文史资料记载,清朝末年南街解树芝家就以祖传占肉、老汁鸡等烹调技艺,闻名季家市。上至社会名人雅士富豪贾商,及至百姓人家遇有喜庆吉祥之日,无不请解某到府亲自掌勺,烹制菜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世界罕见袖珍民族,8岁即发育成熟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罕见袖珍民族,8岁即发育成熟

非洲俾格米人又称尼格利罗人(Negrillo),是非洲中部热带森林地区的民族,被称为非洲的“袖珍民族”,成年人平均身高1.30米至1.40米。

俾格米人在世界上濒临灭绝,8岁时即发育成熟,可以结婚。

她们主要分布在扎伊尔、刚果、加蓬、喀麦隆、中非、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和安哥拉,崇尚森林,男子狩猎,女子采集,没有私有观念,财产归集体所有,血统按父系计算,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

如今,中部非洲各国政府已相继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走出森林,参加现代社会生活。但是,绝大多数俾格米人仍然依恋祖先的生活方式,喜欢继续过封闭的原始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