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采用的反义词语是什么准确答案(优秀20篇)

呢?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采用的反义词语是什么准确答案最新出炉,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6150

文章

526

篇1:鲧和禹治水采用了什么方法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在神话中,鲧用偷来的天帝宝物,息壤去治水,洪水被赶退,人们重建家园。大禹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大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斯诺克决赛采用长局制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每一场斯诺克比赛都是一次随机事件,一局定胜负有较大的偶然性,实力强的一方不一定赢得比赛,单人们希望实力强的一方赢得比赛,进行多局制就可以提升实力强者取胜的概率。这就是斯诺克比赛要采用长局制的原因。

在很多体育比赛中,如男子网球大满贯比赛、NBA 篮球总决赛等,我们经常看到的赛制是五局三胜制、七局四胜制等。而斯诺克台球世界锦标赛实行的是19 局10 胜制。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多局比赛制呢?

详细内容

1

由于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随机事件,一局定胜负有较大的偶然性,实力强的一方不一定赢得比赛,而一般情况下,人们还是希望实力强的一方赢得比赛,进行多局制就可以提升实力强者取胜的概率。

2

以NBA 篮球总决赛为例。假设有强弱两队比赛,强队对弱队每一场都有55% 的取胜机会,如果采取七局四胜制,强队最终获胜的概率有多大呢?我们需要用到帕斯卡的方法,就是要把每一种可能性分别乘以两队获胜的概率再相加。最后答案是60%。也就是强队赢球的概率提高了5%。当然,即便如此,弱队还有40% 的赢球概率,弱队还是很有希望赢球的。

3

在这种赛制下赢得联赛冠军的球队也未必是最强的球队。这就是有些体育项目要尽可能增加决赛局数的原因。斯诺克台球世界锦标赛的资格赛就采取了19 局10 胜制的“长局制”,到了决赛阶段,更是采取了35 局18 胜制,要分两天才能打完比赛。35 局其实还是不够长。计算结果表明,在55% 对45% 的强弱局面下,要想确保强队至少有95% 的把握取得冠军,决赛需要进行269 局。

4

那么,为什么许多比赛没有采取打几百局定胜负、以确保实力强者获胜的赛制呢?一方面是参赛者和观众都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偶然性的存在会增加体育比赛的观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3年寒露准确时间是几月几日

全文共 1874 字

+ 加入清单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属于秋季第五个节气。那么2023年寒露准确时间是几月几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寒露准确时间是几月几日,希望大家喜欢!

寒露气温一般温度多少

寒露节气是气温降低的一个节气,这个时候人们已经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了寒意,所以在穿衣的方面大家开始寻求保暖,寒露这几天气温会降的很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八度、十度左右的情况并不少见。

寒露正值公历10月,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

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2023年寒露准确时间是几月几日

2023年寒露开始时间:10月08日 21:15:23

2023年寒露结束时间:10月24日 00:20:39

2023年寒露农历时间:八月廿四

2023年寒露星期时间:周日

寒露过后是什么节气:霜降

寒露节气之后会越来越冷,从寒露到它后面的节气霜降虽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却是一年中气温降得比较快的一段时间因此这个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一派深秋景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冻则有霜,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越来越频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寒露吃什么

“荷莲一身是宝,秋藕最补人”,寒露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去秋燥。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的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红,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

柚子

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气喘等症。柚子以富含维生素C闻名,其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养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产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实、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涩,入肺、肾、大肠经。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有机酸、蛋白质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具有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种功效。

柿子

柿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的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热痢等症。

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山药

寒露养生也离不开山药。山药属于薯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钙、磷、钾、钠、镁、铁、锌、铜等多种矿物质。山药虽然可以同时滋补很多脏器,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过的山药,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花

菊花已普遍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含反义词的词语 含反义词的词语有哪些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含有反义词词语有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开天辟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花天酒地、欢天喜地、改天换地、经天纬地、遮天盖地、震天动地、翻天覆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虎头蛇尾等。

街头巷尾、继往开来、扬长避短、说长道短、三长两短、截长补短、取长补短、今是昨非、口是心非、似是而非、空前绝后、除旧布新、你死我活、拈轻怕重、弄假成真、七上八下、欺上瞒下、完整无缺、借古讽今、颂古非今。

起死回生、避重就轻、头重脚轻、将信将疑、尺短寸长、积少成多、瞻前顾后、挑肥拣瘦、同甘共苦、声东击西、喜新厌旧、凶多吉少、眼高手低、假公济私、惩前毖后、自始至终、朝思暮想、返老还童、争先恐后、转败为胜、前呼后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违和感的反义词是什么?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网上常见违和感这一个词语,那违和感反义词是什么?违和感是什么意思?

违和感反义词就是”毫无违和感”,可能不少朋友也说过,毫无违和感这样的词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意义来说就是没有任何不和谐、不协调的感觉,这句话经常出现在一些网络上面,比如某些ps照片,某些角度的错觉图像,与周围的环境没有什么不协调的感觉,就可以使用这个”毫无违和感”的词儿了,

违和感反义词是“毫无违和感”,大概意思就是指的没有什么不协调不和谐的地方,这个词汇最早出自于日语,毫无违和感,经常被用在一些搞笑的PS图上面,或者是吐槽的一些话语里面,火起来也是因为周杰伦分享了一张粉丝把他的脸p在了海报上,被网友们调侃称为“毫无违和感”。毫无违和感指的是两个人在一起很和谐,很搭配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Exec表示S2F比特币价格预测模型与占星术一样准确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在加密货币分析师PlanB发布其股票至流程图的另一个“红点”之前,对该预测模型的批评者一直持怀疑态度。

加密社区的知名人士继续对股票流通量(S2F)图表表示怀疑,该图表是分析师PlanB最近修改的比特币(BTC)价格预测模型。

加密货币量化基金Strix Leviathan的CIO Nico Cordeiro 称 S2F为“变色龙”,这是斯坦福大学教授Paul Pleifderer的一个术语,描述了基于可疑假设的模型。

Cordeiro说:“该模型的准确性在预测比特币的未来价格方面可能与过去的占星术模型在预测财务结果方面一样成功。”

修订过去的模型

Cointelegraph在6月1日报道说,PlanB 更新了其签名表,似乎比特币正处于大规模牛市的风口浪尖,导致2021年底前BTC价格达到100,000美元。这与9,000-10,000美元的范围相去甚远。该令牌已经存在了数周。

7月1日,分析师PlanB发布了一个新的红点,表明自BTC奖励减半以来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尽管其模型无法准确预测6月份BTC的价格走势,但PlanB仍为其114,900个Twitter关注者继续更新S2F模型的修订版。

库存如何运作

S2F分析将BTC视为可与黄金(具有固定供应量的资产)相比的商品。假设与现有供应量相比,新供应量(开采量)微不足道。

PlanB对比特币采用了相同的逻辑:大约每四年将一半的可用币减少更多可开采的代币,总供应量固定为2100万比特币。

科尔迪罗(Cordeiro)驳斥了S2F模型的基础,称其依赖于这样的说法,即黄金等商品的美元市值直接来自其新供应率。据首席信息官称,PlanB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这一想法。他还使用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很可能使研究人员发现虚假结果”。

PlanB 在Twitter上回应了Cordeiro的指控,称他使用“古老且被驳回”的论点作为主张。

受欢迎不是全部

尽管Cordeiro承认S2F图表已实现“病毒式普及”,但他将其成功归功于对公牛寄予厚望的比特币爱好者,甚至直接呼吁了PlanB,“我忘记了模型的准确性取决于研究人员拥有的Twitter关注者的数量。 ”

首席信息官并不单单持怀疑态度。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断言,将比特币减半造成价格上涨的想法是“不可证伪的”。

“即使投资者认为比特币是数字黄金,投资者也应该对此模型高度怀疑,” Cordeiro说。“ SF论文不是适当的经验分析,而是更类似于市场营销文章,作者试图在其中使读者相信比特币明天将变得更加有价值。这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但这与比特币的供应时间表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虎式坦克为何采用垂直装甲 为何不使用倾斜装甲

全文共 4371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关于当年德国虎式坦克的传奇丝毫没有显得褪色。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著名的重型坦克,虎式坦克可以说就是德国装甲部队的标签。不过说起虎式坦克,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疑点,那就是虎式坦克为何采用的是垂直装甲而不是倾斜装甲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虎式坦克能够威名远播,不外乎两点:首先是威猛犀利的火力,高精度、大威力、远射程的88毫米坦克炮使虎式坦克在千米之外取敌性命如探囊取物;其次是坚硬厚重的装甲,正面超过100毫米的优质装甲钢足以抵御同时期绝大部分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直接打击,赋予虎式坦克无与伦比的战场生存性!对于虎式坦克的火力优势几乎没有争议,但对于虎式的防御优势后世却有所质疑,最主要的是没有采用防弹性能更优良的倾斜装甲,而是使用垂直装甲,设计理念似乎有些落伍。

■自从问世以来,虎式坦克始终充满了传奇色彩,至今依然是军迷们热捧研究的对象。

稍有几何知识的人都能够理解倾斜装甲的优点:在保持装甲厚度不变的前提下,倾斜放置的装甲板相比垂直放置时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获得更大的装甲厚度,换而言之,弹丸要经过更长的路径才能穿透倾斜装甲,这就是倾斜装甲的等效原理。此外,倾斜装甲还可以使弹丸发生偏转、变形和反弹,同样达到防护效果。倾斜装甲其实很早就应用于武器设计中,比如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设计的早期战车中就出现了,再如美国内战时期的“弗吉尼亚”号铁甲舰,而在坦克装甲车辆上大名鼎鼎的T-34将倾斜装甲的优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既然倾斜装甲这么香,那为什么虎式坦克不使用,而是选择了外形方正的垂直装甲构型呢?这还要从虎式坦克的设计历程和总体布局上分析。

■苏联T-54坦克首上装甲的剖面,清晰地展示了倾斜装甲的等效原理。

■保存在芬兰军事博物馆内的T-34/76中型坦克,倾斜装甲设计是这款经典战车的最大特征。

有种说法认为,虎式坦克是德国人针对东线战场上T-34、KV-1等苏军新型坦克做出的回应,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实际上,虎式坦克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937年德国陆军提出的30吨级“突破坦克”,配备短身管75毫米炮,执行与IV号坦克相同的火力支援任务。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中,德军遭遇了法军夏尔B-1、英军马蒂尔达I型等重型坦克,它们的防御能力令德军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相形见绌,促使德军改弦易辙,将“突破坦克”概念转变为以应对英法重型坦克为目标的重型装甲战斗车辆。1941年5月26日,在由希特勒主持的高层会议上虎式坦克正式立项,参与竞争的亨舍尔和波舍尔公司此时已经完成了多个重型坦克的原型设计,虎式坦克没有另起炉灶,而是延续了之前的设计要素加以强化改进,其中包括以垂直装甲为主的防御构型。

■德军开发重型坦克的初衷是为了对抗英法重型坦克,比如法军的夏尔B-1。

在虎式立项开发后不到一个月,德军就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并在战场上受到T-34坦克的强烈冲击。大概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虎式坦克为什么没有中途更改设计呢?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前线的反馈转化为武器设计的修改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情报部门要大量汇总部队的作战报告,进行实地考察,对缴获的苏军坦克进行射击测试,还要由专家进行研究和论证,才能为改变设计提供技术依据,这一工作往往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实际上,直到1941年11月,德军才指示军工部门吸取T-34的技术特点开发新型中型坦克,这就是后来的“黑豹”坦克,而此时虎式坦克的开发已经接近成形,没有必要修改设计。

■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中,一辆被遗弃的T-34受到德军的围观,其技术特点给德军坦克设计带来极大的冲击。

此外,临时变更设计将严重拖延开发进度,这也是亨舍尔和波舍尔公司不能接受的。在5月的高层会议中,希特勒要求必须在一年内完成原型车,而在战时德军也要求所有不能在一年内投产的武器研发项目都将被取消,在这种压力下研发部门不可能冒险修改设计而延长开发时间。实际上,亨舍尔和波舍尔公司都赶在1942年4月20日前完成了原型车,并作为生日献礼交予希特勒本人检阅。值得注意的是,“黑豹”坦克的竞争是在戴姆勒-奔驰和MAN公司之间进行的,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德国军方也不打算干涉虎式坦克的现有设计。

■亨舍尔公司的虎式坦克原型车,采用交错负重轮设计。

■波舍尔公司的虎式坦克原型车,其防御构型也以垂直装甲为主。

除了开发进程和时间限制外,虎式坦克采用倾斜装甲还面临着现实的技术困难,绝不是将装甲板倾斜放置那么简单,要涉及到车辆总体布局、重量控制、内部配置等诸多重大问题。德式装甲车辆在传统上惯于采用发动机后置,变速箱前置的前驱模式,因此需要足够的车首空间用于容纳体积较大的变速装置,同时贯通前后的传动轴也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也是德式坦克相对高大的原因之一。在保持车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将垂直装甲改为倾斜装甲,势必要缩小车内空间,对于动力布局影响较大。相比之下,T-34采用的是后驱模式,变速机构和发动机都整合在车体后部,因此采用倾斜装甲的影响要远小于前驱模式的德式坦克。

■虎式坦克的结构剖视图,注意车体前部的变速箱、贯通前后的传动轴和分布在车底的扭杆。

倾斜装甲导致内部空间缩小的问题还会影响车内设备的配置和操作条件,比如携弹量和燃油载量减少、空间利用率下降、车组工作环境恶化等等(相比之下,苏联坦克在人机功效和操作舒适度上的考虑要少得多)。此外,在保持装甲厚度不变的前提下,要达到同样的垂直防护面积,倾斜装甲的长度和重量都要大于垂直装甲,从而导致车重增加的问题。作为采用倾斜装甲的典范,T-34为了控制车重而采用了较薄的装甲,其早期型号车体正面装甲的实际厚度为45~50毫米,并不比同期的德军III、IV号坦克更厚,只是通过倾斜设计提高防弹能力。

■虎式坦克的车组成员在补充炮弹,虎式的标准载弹量为92发,而车内空间的缩小将影响到载弹量。

■这个图示表明了倾斜装甲在同样的装甲厚度和防护高度下重量要大于垂直装甲。

德国设计师显然不愿意接受减薄装甲的方案,在保证装甲厚度和充裕车内空间的要求下,德国人为了获得倾斜装甲的好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扩大车体尺寸。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后来开发的“黑豹”和“虎王”坦克身上,这两种坦克才是德国人面对T-34的技术冲击做出的直接回应,大厚度的倾斜装甲设计带来了防御性能的明显提升,但同时也付出了尺度增大、重量增加、成本上涨的代价。虎式坦克的重量已达57吨,而虎王坦克更是直逼70吨级!定位为中型坦克的“黑豹”坦克车重达到45吨,几乎是IV号坦克的两倍,与战争后期苏军的IS-2重型坦克相当。实际上,从虎王坦克的身上我们就能看到采用倾斜装甲设计的虎式坦克的模样。

■虎王坦克剖视图,在大量采用倾斜装甲的同时,全车尺度和重量较虎式坦克明显增加。

有趣的是,亨舍尔公司的确考虑在虎式坦克基础上开发一款配置倾斜装甲的改进型号,这就是1942年8月提出的VK45.02(H),不过这个方案是作为虎王坦克服役前的过渡车型设计的。相比当时已经投产的虎式坦克,VK45.02(H)基本保持了总体设计,最大变化是将虎式呈阶梯状的首上和车体正面装甲改为一整块倾斜装甲,厚度102毫米,倾角60度,等效于204毫米的垂直装甲。VK45.02(H)还采用了“黑豹”坦克的HL230P30型引擎及其冷却通风装置。然而,当时虎式坦克刚刚投产,军备部长施佩尔认为没有必要同时生产两种相似的车型,因此拒绝了VK45.02(H)方案。

■亨舍尔公司在1942年8月提出的VK 45.02(H)方案剖视图,注意倾斜的首上装甲。

尽管没有采用看似很美的倾斜装甲,但虎式坦克的垂直装甲依然具有相当出众的防御能力,凌驾于同时期绝大部分坦克之上。虎式坦克的车体和炮塔正面装甲达到100~120毫米,侧面装甲也有80毫米,大部分为垂直装甲或仅有较小的倾角,这个厚度超过了早期对标的英法重型坦克,在当时仅有苏军KV-1/2重型坦克能与之比肩。

■虎式坦克的剖面图,注意其呈阶梯状的车首装甲结构。

除了厚度足够,德制装甲钢的优良品质也提供了更多的防御加成。德国掌握着世界一流的装甲制造技术,对工艺流程有着严格精准的控制,虎式坦克采用的轧制均质装甲在制造时经过反复加热,在内部形成致密整齐的金属结晶结构,同时加入铬、钼、钒等稀有金属,改善装甲性能,使其即具有较高的硬度,能够抵御弹丸直接命中并有几率使弹丸碎裂,又具有良好的韧性,承受强烈冲击时不会轻易开裂和崩落,其防弹能力远优于苏军坦克采用的铸造装甲。值得一提的是,到战争后期由于稀有金属储备耗尽,品控水平降低,德制装甲钢的品质持续下滑,导致德军装甲车辆防御能力的下降,比如虎王坦克的防御力就低于理论数值。

■正在制造中的虎式坦克车体,在战争中期以前,德国装甲钢保持着优良的品质。

当虎式坦克在1942年9月首次出现在战场上,毫无疑问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装甲战斗车辆,无论盟军还是苏军都没有能在正常交战距离上克制虎式坦克的战斗车辆和反坦克武器。德军“大德意志”装甲团第13连在1943年3月27日的战斗是凸显虎式防御优势的典型战例之一,当天由扎贝尔少尉指挥的231号虎式坦克在进攻捷美尔尼科沃集体农庄时遭到苏军的集火攻击。在长达6个小时的交战中,这辆虎式的车体被各种口径的反坦克武器击中多达252次,其中被14.5毫米反坦克步枪击中227次,被57毫米反坦克炮击中14次,被76.2毫米火炮击中11次,此外指挥塔至少被2枚45毫米炮弹和15枚14.5毫米枪弹击中。尽管这辆虎式浑身上下布满弹痕,但没有一处装甲被击穿,并且在战斗结束后自行返回后方。

■1943年3月,“大德意志”装甲团第13连的231号虎式坦克在战斗结束后的留影,该车被各种反坦克武器击中超过260次!

当然,虎式坦克的装甲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德军也承认苏军76.2毫米反坦克炮在入射角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在500米以内击穿虎式的正面,就算14.5毫米反坦克步枪也可以通过攻击指挥塔、观察口等脆弱部位将虎式打成重伤。为了克制虎式,苏军甚至使用122毫米或152毫米重炮进行轰击,面对大落角重型炮弹的攻击虎式同样凶多吉少。

■德军士兵在检查虎式坦克车体上敌军炮弹留下的弹坑,这枚炮弹未能击穿装甲。

尽管如此,在大多数交战情况下,虎式坦克依然能够为车组成员提供高水平的防护,其防御优势直到战争后期也没有被过多削弱。在1944年的西线战场上,美军标准型M4坦克的75毫米炮在任何交战距离上都无法击穿虎式的正面,且只有在100米距离内才能穿透虎式的侧面。总而言之,虎式的防御设计是相当成功的,没有采用倾斜装甲并不能算一个缺陷,而且垂直装甲造型还赋予了它刚硬彪悍的外在形象,给对手造成了额外的心理震撼!

■著名的131号虎式坦克,目前存世的唯一能够开动的虎式坦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0高中义务教育能实行吗?有没有准确说法?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生产力,只有增强国家的教育力量,才是一个国家能够屹立不倒的重要条件,国家致力于让每一位国家的花朵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以后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量,其中高中义务教育便是大众关注的重点,2020年高中义务教育能普及吗?

根据教育部门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相继报道,可以明确;至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势在必行,这就导致初中入学考试变得很尴尬,本身其便是作为初中至高中的选拔性测试,但是高中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初中入学考试的意义失去价值。但是从整体教育方面来讲,却是实现了2017年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为每个孩子争取公平、优质的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根据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的报告,2020年可实现高中义务教育,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又一次突破,为优化整体国民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实现助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3年末伏准确日期

全文共 1868 字

+ 加入清单

末伏虽然没有中伏热了,但是依然要注意避暑养生,首先饮食要清淡,其次三伏天的反复贴或者三伏灸要注意对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末伏准确日期,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末伏的气候特点是怎样

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人”,末伏的主要气候特点就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而很多人认为末伏既然是最后一个阶段,天气应该就不热了。

其实,末伏白天还是很热的,要注意防秋老虎。

一般立秋过后天气开始转凉,但实际上立秋并不等于入秋。

不过末伏的天气确实会逐渐向凉爽过渡,早晚会比较凉快,但中午还是比较热,因此依然要注意防暑养生。

当然每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是会存在一定差异的。

末伏的注意和禁忌事项

虽然末伏时节大多气温已经转凉,但仍需宜清补,不要过度大补。饮食上以高蛋白的鸡肉、鸭肉、鱼肉为主,但是肉类对老年人来说不易消化,应当适量食用。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并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通便排毒。同时也要补养脾胃,可食用红小豆、茯苓、山药、芡实等食物,中和养胃、健脾益气。适当食用鸭肉、冬瓜、黄瓜等,也能帮助恢复肠胃功能,促进食欲。值得推荐的是,多食用藕类食物,比如荷莲、藕等,能够润燥止渴、清心安神。

日常饮食中还需忌食瓜类水果,尤其是立秋之后,不要吃太多冷饮,也避免食用辛辣食物,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体内湿寒积聚、上火燥热等情况。此外,也要避免贪凉,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吹空调过度,注意避免感冒等情况。

2023年末伏准确日期

2023年今年三伏天最后一天是8月19号,也就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末伏结束意味着这三伏天的结束。

末伏第1天:2023年8月10日

末伏第2天:2023年8月11日

末伏第3天:2023年8月12日

末伏第4天:2023年8月13日

末伏第5天:2023年8月14日

末伏第6天:2023年8月15日

末伏第7天:2023年8月16日

末伏第8天:2023年8月17日

末伏第9天:2023年8月18日

末伏第10天:2023年8月19日

4伏的风俗习惯

1、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入伏之时,恰逢我国小麦生产区正处于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想尽妙招储存丰收的谷物。而此时,人们往往会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这时候美味的饺子就成为解馋开胃的佳品了。待到“中伏”时节,就要吃面了。《魏氏春秋》中就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还有南朝《荆楚岁时记》也记载六月伏日需食用汤饼,以辟邪驱瘴。这里的汤饼即热汤面,吃碗热汤面,可让身体出汗,排除潮气和暑气。当进入末伏时节,大部分地区难熬的盛夏终于要过去了,天气也开始逐渐转凉。而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简单方便无需水煮或过水的烙饼了。

2、伏日纳凉避暑

伏天太热,在古代大家便要寻找凉处生活,放下手头活儿避开烈日当头,甚至是家禽都在这段时间减少产卵,因此有“歇伏”之说。大家歇伏可以在家卧凉席,或坐亭子凉棚下闲聊,要么就约好友打牌,去青楼赏曲,进书场听书。三伏夜里比较凉爽,于是便在夜里散步或体会灯船之乐。总之昼闲夜玩,自得其乐,虽然比不上现代但也算不错。

三伏避暑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居住环境上,我们有了空调和电扇,但在户外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如出门一定要带上太阳镜、遮阳帽等防护用品避免中暑。尽量多喝水也可以选择喝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身体中丢失的盐分和微量元素,保持水分平衡。清淡的茶水、绿豆汤等都可以起到清暑的作用。另外,可以提前买一些三伏贴备着,有条件的选择前往海滨度假胜地避暑。

3、入伏后暴雨易形成洪水,防暑也要防汛

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而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所以中国多数江河的暴雨洪水发生在伏秋大汛期。

末伏的来历和风俗

末伏的来历与历史有关。古代中国农民在种植作物时,经常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为了让农作物能够安全成熟收获,人们将夏季划分为三伏和三九,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末伏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炎热天气最为集中的时期,因此人们在这一时期会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

末伏期间,人们会注意防暑降温,保持水分和营养的平衡。在饮食方面,人们会多吃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冰粉、凉茶等。同时,人们也会注意保持心情愉悦,不过度劳累,以免因高温天气引起身体不适。

此外,末伏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例如,南方地区有“赛龙舟”和“踩铁板”的习俗,北方地区则有“吃秋葵”、“蒸馒头”等风俗。这些习俗在末伏期间,往往能够给人们带来清凉和欢乐,缓解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

末伏的来历与历史有关,人们会在此期间注意防暑降温,保持水分和营养的平衡。末伏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能够缓解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让人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手机没电了还能定位到准确位置吗?你是否了解?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以华为手机EMUI10系统为例,手机没电以后是不能定位了的,如果手机没有电的话,就不能接收到卫星信号,因为手机的GPS接收信号需要电池的供电。

手机定位是通过GPS,运营商的手机信号塔定位基站来定位的。这些技术都需要通电,才可以正常运转,所以手机没电了,就不能进行定位了。

除此之外,手机关机了以后也不能定位了,因为关机等于没有电量供应;并且在开启飞行模式之后,手机也是不能定位的,因为所有网络服务都被切断了。

一般手机定位技术分为两种:

1、是基于专用GPS模块的定位;

2、是基于服务商的基站定位。

GPS定位运用的是卫星信号,在室内、地下车库、交通隧道等等地方,定位信号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在云层密集的地域卫星信号也会受到限制,导致定位精度不高或者定位盲区出现。

该答案适用于华为、苹果、小米、vivo等大部分手机型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方式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机能下降,患有的疾病也会慢慢的增多了,那么老人难眠用药,用药如果不正确的话就会让老年人的病情加重,其实老年人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方式

1可用可不用的药就不用

就诊时应尽量让医生全面了解疾病史及现用药情况,以作出正确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应尽量减少用药;对于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宜。例如,当出现失眠、抑郁等症状时,可首选调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而加以改善。老年性便秘为相当多见的症状,可通过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加强腹肌锻炼进行改善,尽量不依赖药物治疗手段。

2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方式

老年病人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既便利又经济,如果可能就尽量不用注射剂。控释制剂释放药物受胃肠道动力和酸碱性影响小,较适宜老年人选用。如果必须选用输液方式,应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特点等情况确定给药速度,一般在20~40滴/分。

最佳的用药剂量是最低有效量。不同年龄段人群用药剂量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龄老人的不同个体间,剂量也相差很多。除了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老年人用药时大都需要调整剂量。如解热镇痛药对老年人镇痛作用强,有效时间明显延长,同一剂量的效应持续时间可为年轻人的数倍,应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一般按照成人剂量的1/2~3/4选用,也可用成人剂量的1/3~1/2作为起始剂量,以后缓慢增至维持治疗量。要注意的是,目前普遍存在一药多名的现象,有时可能会有很多个不同商品名的药品含同一药物成分,如果不慎重复选用,会导致超剂量用药。

有些容易发生蓄积中毒、有依赖性和成瘾性的药物,如巴比妥类、地西泮、硝西泮等应及时停药。糖皮质激素类应有一个逐渐减量停药的过程,不宜骤停。需要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药物,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抗结核治疗药物,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等,应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iPhone 15标准版爆料 相机迎来大升级 采用全新堆叠式传感器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iPhone用户注意到苹果似乎更加重视iPhone Pro系列。每次Pro系列的升级都更加明显,而标准版只是进行了一些小幅改进,通常只是与上一代Pro机型相比稍微降低了配置,这引起了许多用户的不满。即将发布的iPhone 15标准版可能会比以往的版本提供更多。

1

一、全新设计

iPhone 15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取消了刘海屏设计,并采用了时尚的“灵动岛”设计。更窄的屏幕边框不仅提升了整体美观,还引入了与灵动岛概念相关的新功能。这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此外,尽管预计显示屏的质量将有所提升,但缺乏高于60Hz的刷新率仍然是一个遗憾。

2

二、相机升级

在iPhone 14 Pro系列中,苹果终于将主摄像头从长期以来的12MP升级到了48MP,并配备了更大的1/1.3英寸传感器。在iPhone 15系列中,包括标准版和iPhone 15 Plus在内的所有机型都将配备升级后的48MP主摄像头。然而,标准版与Pro系列之间的传感器规格将有所差异。

根据苹果分析师郭明錤的消息,iPhone 15/Plus将采用全新的堆叠式传感器设计。这种创新设计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捕捉更多的光线,从而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尽管标准版和Plus版本的传感器尺寸略小于Pro系列,约为1/1.5英寸,但需要注意的是,标准版并不会超过Pro版本。

3

三、其他升级

iPhone 15系列的性能将升级至A16处理器,而内存容量仍为6GB。虽然用户可能无法明显感知性能上的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电池容量的增加。iPhone 15的电池容量将提升至3877mAh,比上一代增加了18%,而iPhone 15 Plus的电池容量将提升13%,达到4912mAh。这些改进无疑将带来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这些设备还将迎来史诗般的USB-C升级作为充电接口。

4

四、iPhone 15的简要评价

根据目前可获得的信息,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展示了两个显著的升级,这将特别引起用户的注意。

1.设计上的革新带来了更高的美观度,而灵动岛设计的相关功能将提升整体用户体验。根据我对苹果用户的了解,仅凭这种设计升级就足以激发用户进行更换的欲望。

2.相机的改进,从12MP升级到48MP主摄像头,无疑将带来更好的图像质量。全新的堆叠式传感器设计使标准版能够接近Pro系列主摄像头的表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可能也意味着成为这些创新的“试验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驼色毛衣配什么裤子 采用黑灰色系中和

全文共 1817 字

+ 加入清单

秋冬季节毛衣是不可缺少的单品,而驼色尤其适合秋冬,一是彰显秋冬季节的气息,二是显得低调又高级,那么驼色毛衣该怎么搭配好看呢,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驼色毛衣配什么裤子

驼色毛衣配什么裤子

秋冬穿着驼色系穿搭也是有撇步的,像是最右图吴谨言选择了深咖啡色毛衣搭配亮橘色下摆,这样太过「棕橘色系」的穿搭法对亚洲黄皮肤女孩们是很不利的,除了突兀之外,更显得皮肤暗沉与蜡黄!若是要成功驾驭「驼色系穿搭」下摆选择「黑灰色调」的单品才能中和掉俗气感,穿出秋冬新时尚!

驼色毛衣适合什么人

即使「驼色系穿搭」是秋冬经典,但亚洲人的肤色偏黄色调,若是要选择「驼色系毛衣」首先,要确认自己的肤色是否适合。吴谨言这件毛衣的选色让她看起来气色不佳,整个人「脏脏的」是因为这种「深咖啡系」的服饰比较适合皮肤真的超「白皙」的人,而张钧宁选择了浅色亮肤的「粉色系毛衣」整个人像是回春一样,更显皮肤的细致与衬出她嫩白的肌肤!所以说,不要以为「驼色系穿搭」绝对不会失败,真的要慎选颜色啊!

肉肉女怎么选毛衣

毛衣的选择对于肉肉女来说,可是秋冬最大的困难之一!小编本人也是肉肉女,但冬季绝对要穿毛衣,教大家几个肉肉女选择毛衣的小撇步,首先,绝对要避开图一和图二的「高领紧身粗麻纹路毛衣」粗麻纹会让人在视觉上膨胀,高领则是会掩盖掉肉肉女上身最纤细的脖子部位,更显胖!小编在秋冬选择毛衣时会挑选「慵懒宽松型毛衣」而且,最好是选比自己size更大一号,视觉上看起来显瘦又不可以在秋冬保暖!

肉肉女毛衣款式推荐

一、oversize毛衣

很多上半身肉肉较多的MM,在选择毛衣的时候,都比较喜欢oversize的毛衣款式,因为她们觉得这种毛衣,上身后很能遮肉肉,而且还很温暖,慵懒啊。但是对于上半身肉肉较多的MM来说,这种大廓形的毛衣,上身是能遮住腰身的肉肉,但是也让整个人的轮廓膨胀了一大圈,遮肉但不显瘦,整个造型都会显得非常的臃肿累赘。

所以上半身肉肉的MM,就不要再选oversize的毛衣了,可以多尝试这种廓形微宽松的就好了,既能够很好的遮住上身多余肉肉,整体线条柔和但不圆润,整个造型造型也不会显得臃肿,更不会显胖啦!

微宽松的廓形设计,结合雅致的小V领,上身包容身形遮肉显瘦,尽显轻熟优雅范。双袖衫加入缤纷多彩的几何刺绣,上身简约不繁杂,增添视觉亮点。

软萌可爱毛衣,宽松流畅的小廓形设计,衣身加入经典麻花纹,增添视觉亮点和设计感,但是纹路是比较简洁的,上身不仅不会显胖,还是在视觉上拉长身线哦。

二、粗线麻花毛衣

这种粗线麻花毛衣,第一眼看上去非常的甜美,因为它的麻花纹理显得生动立体,花样也有很多种,穿在身上有种甜美慵懒的感觉,但是如果你是上半身肉肉较多的MM的话,我就不建议你穿这种毛衣款式了,粗线麻花毛衣看起来是真的好看,但是它的显胖效果也是真真的。上半身本来就有肉感,穿上这种极具设计感的毛衣,就会显得更加臃肿,壮实了,整个人虎背熊腰,完全没有可爱的感觉。

上半身肉肉较多的MM,上面那种粗线麻花毛衣就不要在穿了,细针织的毛衣更加适合你哦!针线紧密细致的毛衣,看起来轻薄但是穿上身保暖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它看起来比较简洁,没有那么多的花样,简约大气但是非常显气质。上半身肉肉较多的MM,穿上这种细线针织毛衣,不仅会遮住腰身多余肉肉,遮肉显瘦于无形之中,还会给人一种温柔知性的感觉。

过令士织法,肌理感丰富,色彩细腻有层次。加上羊毛绒感丰富,手感蓬松柔软有厚度。苹果绿色彩真的太美了,冬季搭配大衣里面真的充满柔糯感,舒适惬意。

三、露肩毛衣

这种露肩款式的毛衣,相信大家都穿过,没穿过的话应该也看别人穿过,是不是觉得非常好看呢!这种毛衣的设计亮点就是将娇嫩的小香肩露出来,性感撩人。但是如果你是上半身肉肉较多的MM,就不要尝试这种款式了,因为上半身有肉感的MM,大多肩膀都宽厚和圆润,穿上露肩毛衣的话,就刚刚好暴露了自己的缺点,看着是挺时髦吸睛的,显胖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你不想给人一种油腻腻的性感,就不要在穿这种款式的毛衣了哦。

既然肩膀不能露,总有地方可以露出来吧,那就是脖子,上半身肉肉较多的MM,可以尝试V领的毛衣,V领的设计上身会在拉长颈脖线条,整个人视觉上显得干练又精神,再露出性感的锁骨,显瘦又迷人。

气质的小V领设计,露出撩人的锁骨,打造出精致的小V脸。宽松廓形的剪裁,上身巧妙遮住腰身肉肉,衣身加入精致多彩的刺绣图案点缀,增添视觉亮点的同时,释放民族风情。上半身肉肉的女人,秋冬买毛衣时,尽量少选这3款,时髦是假显胖是真,多选推荐的显瘦款式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孩子发音不准确应该怎么办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发音准确怎么纠正

孩子发音不准确要及时纠正,排除孩子生理缺陷导致的发音不准确,单纯的只是咬字不清,要让孩子多加练习,针对孩子吐字不清的字,让孩子多读多练。多次练习能够帮助孩子纠正发音不准确,但是如果孩子说话的时候,所有的字发音都不准确,并且发生特别费力,有的是因为生理因素造成的,比如舌系带太短,隐性的腭裂都可能导致孩子发音不准确,这种情况就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必要的时候做手术纠正。

孩子长期发音不准确并且难以纠正,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原因,避免是生理疾病导致的,一般是到耳鼻喉科或者口腔科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是生理因素导致的,比如舌系带过短或者是腭弓部发育异常,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纠正孩子发音改善,但是如果是严重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手术纠正。

去医院检查过后,如果孩子不是先天发育导致的发音不准确,那么家长平时就针对孩子发音不准确的字,教孩子系统的练习。有的时候往往是孩子不会发音导致的,家长可以在教孩子念这个字的时候,让孩子摸摸你的喉咙是怎么样往外发出声音的。也可以让孩子看着你的口型跟着练习。

在面对孩子说话发音不准确的时候,家长也不能过于着急,有的时候家长太着急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孩子更不愿意去练习说话。家长可以以欢快的姿态教孩子练习发声,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家长不要去取笑孩子,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多练习一段时间,孩子就能纠正过来,其实排除生理因素,孩子发音不准,确慢慢的都能纠正过来。纠正孩子发音,家庭氛围也是特别重要的,在和宝宝对话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普通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稀罕的近反义词 稀罕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稀罕的近义词如下:特别、稀有、少见、缺乏、奇怪、新鲜、稀奇、罕见。稀罕的反义词:平常、普遍、寻常、普通、日常。稀罕的意思是:稀少、不多见。稀罕可以造句为:金丝猴是一种稀罕的动物。

稀罕的释义

稀罕用作形容词,是稀奇的意思;稀罕用作动词,是认为稀奇而喜爱;稀罕用作名词,是稀罕的事物。稀罕用作形容词的用法可以见于鲁迅《后记》:“这就是说,自由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给你一谈,倒谈得难能可贵起来了。”或余秋雨《信客》: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

稀罕用作动词的用法可以见于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算啦,我才不稀罕他的栽培呢。我们说不到一块儿,只好各行其是!”意为以为稀奇而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食品安全的质量标准,你会准确衡量吗?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你会准确衡量

现如今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的安全与质量保证已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对于整日忙于工作的上班一族来说则无暇顾及这些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故此,佰佰小编特为上班一族分享关于食品安全的衡量标准,以期能给上班族提供帮助。

1.关于食品安全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问题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品安全要求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所有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的概念,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食品安全,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的安全,也包括经营的安全;既包括结果的安全,也包括过程的安全;既包括现实的安全,也包括未来的安全。

2.食品安全衡量标准

(1)有营养价值;易吸收

(2)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

(3)无毒、无害,无防腐剂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把食品安全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将食品卫生界定为“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在食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国际社会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包括食物量的安全和食物质的安全。食物量的安全是指能不能解决吃得饱的问题,而现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人们,提起食品安全,更多考虑的是质的安全。食物质的安全是指确保食品消费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是食品卫生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佰佰小编的再次提醒上班组,购买食品是一定要留心食物的添加成分,认准食物安全标志,购买放心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怎么在弱光环境下快速准确对焦 在弱光下快速准确对焦方法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弱光环境下,相机自动对焦的成功率则会降低,怎么在弱光环境下快速准确的对焦?本次就给大家介绍八个技巧,这里一起来学习下。

1:通过光位进行对焦

全黑的环境肯定不是拍摄的目标,所以对焦时要寻找光源较强的地方作对焦。光源与构图不合的话,则改变对焦点以达到效果。

2:通过边缘进行对焦

不少数码相机都以对比检测 (Contrast Detection) 作对焦,所以在对焦时寻找对比度高的边界,就能更轻易的对焦。当采用第一种方式对焦,也应以光暗之间的分界线作为对焦点,而不是光位的中心。

3:先对焦、后构图

上述两种方式都是以画面比较容易分辩的光线或是边缘作为对焦对象,缺点是未必能够满足构图的需要。因此,摄影师可以改变对焦点来构图,或者半按快门,以与主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相近的光位作对焦,再移动相框作构图。

4:巧用电筒

当光线的强度满足不了相机对焦,而相机的对焦辅助灯又不够强,此时可用电筒补光作对焦,并在拍摄时关掉即可。但是电筒光的照射距离无法太远,所以该方法只适用于拍摄近距离的物体。另外,以电筒辅助对焦会影响相机的测光,所以如果使用AF-L (或同类) 按键,将测光与对焦分开,也不失为一个突破点。

5:通过对焦尺手动对焦

较先进的镜头会附有对焦距离尺,在拍摄时可先估计对焦距离,再根据此尺进行手动对焦,再加上缩小光圈以增加清晰范围,就可以在增加低光环境中准确对焦的机会。

6:增加景深

使用「超焦距」可以获得最大的景深,如果个人觉得该方法太复杂,建议在拍摄一般广阔风景时,使用广角镜、收小光圈、并将对焦调至无限远,这就可以保证拍摄时得到较高的清晰度了。

7:Live View + 放大手动对焦

如果自动对焦不行,就可利用Live View 配合放大画面功能作手动对焦。不过这个方法在手持拍摄时较累,手部的震动也会干扰到目测对焦的准确性,所以有脚架就用脚架。但如果 LCD 画面太暗,可以先把光圈调到最大,提高 ISO,直到你对焦完成后,再调回适当曝光设定,拍摄即可。

8:老话重提:多拍多检查

现今摄影人用的都是数码相机,拍再多也不会浪费。所以就算用了上述众多方法,依然达不到满意效果,不妨多拍多测试是否对焦准确,免得之后才发现对焦失败,悔之晚矣。所以,对于非常重要拍摄,可以连拍多张照片,同时慢慢手动改进焦点位置 (前移 / 后移),就会得到多张焦点不同的作品,总有一张满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降落伞能使伞兵准确降落的原因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依靠相对于空气运动充气展开的可展式气动力减速器,早期有人用手抓住雨伞从房子上跳下来,这是降落伞的雏形。现代的降落伞使人或物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航空工具。主要由柔性织物制成。是空降兵作战和训练、航空航天人员的救生和训练、跳伞运动员进行训练、比赛和表演,空投物资、回收飞行器的设备器材。

降落伞

降落伞能使伞兵准确降落的原因

从几千米高空到达地面以后,没有一条笔直的信道。但是,优秀的伞兵却可以操纵降落伞,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并且准确地降落在预定的地点上。难道降落伞上安装有方向盘吗?

人们制造降落伞时,就已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在每根伞绳上都编上了序号。并且在第一根到最后一根伞绳的下端专门缝上一根短绳,短绳上拴了一根操纵棒。伞兵需要向左转时,就拉下左操纵棒;而向右转时,就拉下右操纵棒。

为什么扯动操纵棒,降落伞就可以转向呢?其实,伞衣上有个特别的排气口,排气口的两侧各与第一根和最后一根伞绳相连。伞衣张开后,里面的空气密度会大于外面的空气密度,从而形成了内外空气压力差。而当伞兵需要向左转弯时,只需要拉下左操纵棒,就可以带动伞绳向下运动,从而使排气口左边的伞衣向里凹进去,而排气口右侧的伞衣就相对凸起,伞衣内的空气也会经排气口而向左后方排出,并且同时产生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把伞衣向右前方推,于是,降落伞便可以向左转动。同理,拉下右操纵棒,从而使伞衣内的空气向排气口右后方排出,再把伞衣向左前方推,降落伞便带动伞兵向右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壶口瀑布采用了什么写法 壶口瀑布中的写作手法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壶口瀑布采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写作手法,是一篇典型的借景抒情文。全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从“小”的壶口瀑布去见证“大”的壮美黄河,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壶口瀑布》主要内容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壶口瀑布》写法赏析

全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威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从“小”的壶口瀑布去见证“大”的壮美黄河,并由此影射出像黄河母亲河般“无坚不摧”、“一往直前”、“决不言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被毒蛇咬伤应该采用哪些急救方法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正是蛇的繁殖季节,加上气候炎热,人们户外活动较多,因此,这个时期发生蛇咬伤的也比较多。那么被毒蛇咬伤应该采用哪些急救方法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蛇毒主要含蛋白酶、多肽类及多种酶,依成分作用不同可分为神经毒、血液循环毒和混合毒。神经毒伤口局部症状较轻,往往容易被忽视。伤后1-3小时,全身症状出现,并迅速发展:头昏、视力模糊、言语困难、恶心、呕吐、光反射消失、伴有发热、寒颤。重者出现肢体瘫痪、休克、呼吸麻痹。血液循环中毒局部疼痛剧烈,肿胀明显,并迅速向肢体近心端蔓延。伴有出血、局部坏死,全身反应有发热、烦躁,心律紊乱甚至心力衰竭,便血、血尿,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等。混合毒素中毒兼有前两者的特点,但各有侧重,如眼镜蛇以神经毒为主,血液循环毒为次,蝮蛇以血液毒为主,神经毒为次。

毒蛇咬伤中毒发病急,致死率高,有的伤后3个小时就会危及生命。全世界每年因毒蛇咬伤致死的约50万人左右,对毒蛇咬伤患者来说,“争取时间就是争取生命”。一旦确定是毒蛇咬伤,要采取紧急自救措施。一是不要惊慌乱跑,减少活动,尽可能延缓毒素扩散;二是迅速用止血带或细绳在距伤口5-10厘米的肢体近端捆扎,间隔半小时放松3-5分钟,以减缓毒素吸收入血;三是用利器把伤口切开,用清水、茶水冲洗伤口;四是用拔火罐吸除毒液,也可用口吮吸,但要注意口腔内不能有伤口和溃疡,并要及时漱口。无条件的也可以用火柴、烟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我国有近50种毒蛇,主要分布在南方。过去,北方毒蛇咬伤的病例较少,因此,多数医院缺少救治经验。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的好转,城市危旧房的改造以及南方来京贩蛇的增多等原因,北方毒蛇咬伤的病例开始增多。各医院应加强对毒蛇咬伤救治知识的培训,储备一些常用药品,如抗毒血清以及口服、外用的蛇药,万一发生毒蛇咬伤,可以避免患者到处乱跑而延误救治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