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金陵晚望是什么诗(汇编20篇)

喜欢南京的朋友,或许都知道,南京的别称,有很多,例如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等,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南京为什么叫金陵城,欢迎阅读!

浏览

2031

文章

47

篇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中的金陵是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中的金陵是指什么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登金陵雨花台大江》中的“金陵”是明代的首都,也是现今江苏南京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高启,全诗描绘了钟山、大江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喜悦之情。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明代〕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译文

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

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蜿蜒如龙,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

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

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振“王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

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

雨花台上,面对荒烟落日,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石头城下,江水震怒汹涌,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

不过吴主孙皓,打着黄旗北去洛阳,竟成俘虏,这分明是凶兆,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

历经前代吴国,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宫阙荒芜,草木已繁茂!

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几度厮杀之,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

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

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金陵东路骑楼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东路骑楼位于以前法租界东端的金陵东路是上海市一条独具特色的街道,是上海市中心唯一一条成规模的骑楼特色街道,金陵东路骑楼两旁的建筑属于岭南的特色景观。

金陵东路辟筑于1860年,是法租界修筑的第一条道路,因法国领事馆位于路东端,故法语称“领事馆路”,中文译为“公馆马路”。1865年公馆马路向西筑至老北门大街(今河南南路),1865年建法自来火行,路随之西筑至今西藏南路。同时,全路开始采用煤气灯作夜间照明。二十世纪初,在公董局的统一规划下,沿路两侧店面房屋多建成了骑楼式,有避风雨的走廊,在上海别具一格,这与处于亚热带的南国城市广州倒颇为相似。1945年12月改为现名。但是直到建国以前,普通市民一般都习称其为“法大马路”。当年公馆马路是法租界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后因法租界扩充,金陵东路才成为法租界的第二条商业街。

景点位置

上海市黄浦区金陵东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金陵湖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新田的北部山区,是山水的精华,原乡的风情。它既是绿色的海洋,也是水的世界,更是一片没有一丝红尘污染的人间净土。境内千余山峰连绵起伏,绿波荡漾,翠连天地。其间数十条小溪,就像人的血脉一样流淌在大山的怀抱里。小溪里的水,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透亮得藏不住一点儿秘密,即使是那些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鱼小虾,用肉眼也会看得清清楚楚!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新田人民在这山的脚下,在这些溪流的汇合处,修建了一座名叫金陵湖的大型水库,水库面宽约十平方公里,一年四季清清爽爽,没有一点浑浊。置身其间,你不得不怀疑这不是一座人造水库,而是上帝恩赐给新田人民的一个天池!

在这山水之间,最让人动情的还是那些保留着原始和野趣的原乡风情。在这里,可以说是有一个山谷,就有一条小溪;有一条小溪就会在那转弯处有几户人家。千马坪、大桥边……都是清一色的木板房、吊脚楼、石磨、枧漕、柴灶……原乡之行,将使你成就一个全新的自我!

金陵湖水面辽阔,水质清澈,泥沙含量少,其四周青山环绕,环境清幽,万亩果树成林,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是人们假日休闲、垂钓和水上游玩的好去处。泛舟湖上,近处绿树环湖,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雀鸣莺啼,细雨迷蒙中的乡村亭阁,此时你会为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恍然进入了人间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金陵在哪里,现在是哪个城市?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现在的南京,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 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中山陵、明孝陵、明城墙、玄武湖、夫子庙、紫金山、鸡鸣寺等。

南京是一座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充满潜力的现代化城市,先后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特别荣誉奖、全国首家软件名城等称号。南京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南京正在全力打造泛长三角地区承东启西的门户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楼梦中出场极少的巧姐为何会成为金陵十三钗?

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红楼的读者在研究红学的时候都有各自的研究和观点,红楼众生各有各的命、各有各的活法。其中“金陵十二钗”就是书中十二位优秀女性人物。但也有些读者认为当中的巧姐何德何能能在十二钗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来解读一下巧姐的背景。

巧姐,原名贾巧,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荣国府贾琏与王熙凤之女,同时,她也是王熙凤唯一的孩子。读过《红楼梦》的人都应该知道,作者曹雪芹最开始并没有给这个小女孩定名字。那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没错,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这个刘姥姥给取的。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时候,王熙凤听说取贱名好养活,便托刘姥姥给她的女儿取个名字。于是刘姥姥便依据巧姐的生辰七月初七取了个"巧"字,按照刘姥姥的话,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有不顺心的事情,必然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巧姐的名字,便这样定下了。

巧姐因为年纪小,所以在书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曹雪芹对她的描写也是极少的。那么这样一个没占多少笔墨的人,却为何能薛宝钗、林黛玉等人一样,位列金陵十二钗,和书中众多才貌兼备的女子平起平坐呢?

1、外貌的优势无需置疑

虽然书中对巧姐描写不多,我们不能知道巧姐的容貌具体是怎样的,但却不难猜出,她的相貌应该是极好的,毕竟她有一个"恍若神妃仙子"的母亲王熙凤。书中写王熙凤的出场"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估计我们读完这段话就会在心里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人呐,巧姐所谓外貌的优势便在于此了。

2、作者的理想的映照

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可以知道,书中各女儿的命运大都不怎么好。林黛玉泪尽而亡,薛宝钗虽与宝玉结婚却独守空闺,元春无辜死于政治斗争,迎春受丈夫的虐待,探春远嫁,惜春出家为尼,跟这些姑娘的结局相比,巧姐的结局算是比较圆满的,也刚好印证了这个"巧"字,对她的判词也说明了这一点: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虽然在贾府落败后被狠舅奸凶卖到了烟花巷,但最终被刘姥姥救出,和刘姥姥的孙子结婚,也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巧姐的结局,或许是曹雪芹理想的反映,其他姑娘的结局太过悲了,便让这个有着些许圆满结局的巧姐也列于金陵十二钗中。想必,这也是曹雪芹给贾府众人点明的一个出路吧,回归田园,自食其力,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归宿。

3、身份的代表性

金陵十二钗中,除了妙玉,其他人不是出自四大家族,就是贾家的儿媳。文中虽然对秦可卿、妙玉的出身没有具体说出,但秦可卿既然能作为宁国府的孙媳妇,那身份自是不可能差到哪里去,而妙玉原本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由此看来,巧姐作为贾府子孙,位列金陵十二钗之中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红楼梦》第五回原文写道宝玉问"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仙子的回答则是:"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孩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无册录矣。"我以为这"择其紧要者录之"几字就能说明很多了。4、总结

巧姐作为书中出场不多,却能在金陵十二钗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角色,有她自身的优势,也有作者的刻意为之。或许也有着作者一丝的不忍,贾府落败,巧姐作为唯一幸存者,在乡下生活了下来,虽生活清苦,再无儿时的富贵享乐,可到底算是给贾家留下了血脉。世事从来不由人,往日盛极一时,如今潦倒落败,倒也值得人们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金陵东路街道爱国主义教育苑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东路街道爱国主义教育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黄浦区福州路614号弄内邮编:200001电话:021-63605187开放时间:全天公共交通:公交584、864路,隧道三线、上川线

湖北路203弄曾是上海有名的“旅馆弄”,也是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地下党员秘密活动的场所,特别是孟渊旅社、新苏旅社及附近的“六大”旧址、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等曾留下了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李立三、李维汉、任弼时、李富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和生活的足迹。1996年,金陵东路街道爱国主义教育苑在湖北路203弄内设立,集中展示了浓缩金陵地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活动的20多幅照片。2000年教育苑迁至福州路614弄内。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金陵是现在的哪里?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省会,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也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金陵从此崛起,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走出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六朝时期,金陵已达二十八万户,人口超过百万,是世界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金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金陵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被历代所传诵。

金陵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代表城市,代表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文枢”之称,六朝时的金陵和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金陵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金陵是中国传统礼教制度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中国古代都城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 。六朝皇宫台城,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为北魏都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深远影响了后世都城建设的形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金陵小吃有哪些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鸭血粉丝汤

鸭血粉丝汤是非常好吃的,基本上来南京游玩的游客都会尝尝鸭血粉丝汤的,鸭血非常的嫩,吃起来非常的爽。

2

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非常的有名,曾经姚明都去过南京六合龙袍品尝过,蟹黄汤包的馅就是蟹黄,所以非常的美味,吃上一口,回味无穷。

3

锅贴

南京这边的锅贴也非常的出名,吃起来脆脆的,嫩嫩的,锅贴的话,有很多种馅,其中牛肉馅的特别的好吃。

4

小笼包

南京的小笼包也是非常有名的,而且非常的好吃,皮非常的薄,汤汁也非常的好喝,不过在吃的时候,不要太快,以免被烫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金陵晚望的翻译 金陵晚望的翻译是什么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晚望》的翻译如下:金陵城曾在日暮时分,与浮云相伴,同归暮色之中,也曾在秋声中迎来落日;这世间有无数丹青圣手,却没有人能画出此时我悲伤的心境。

《金陵晚望》的赏析

《金陵晚望》一诗前两句写金陵城的秋景,在日暮之下秋水惨淡的金陵城与其说是现实中的景象,不如说是从诗人的悲伤之眼所望见的景象。而后两句“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诗人就直接开始吐露心境,直面眼前的残秋之景,吐露诗人心里与此景相当的愁云惨雾。然而眼前之景可以诉诸画笔,而诗人之悲情即使是再厉害的丹青圣手也无法描绘出来。

《金陵晚望》的原文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金陵晚望的主旨 金陵晚望的主旨是什么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晚望》的主旨如下:诗人借画中金陵的景象,抒发自己对今日现实中的古都金陵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晚唐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的忧虑。

《金陵晚望》的赏析

《金陵晚望》是一首题画之诗。诗人观望画中静止不变的六朝古都,感叹现实的变化无常,如今的唐王朝会有怎么样盛衰兴变呢?诗人对此忧虑又无力,一时伤画中之景,于是写作此诗。

《金陵晚望》诗前面两句就写诗人望见的画中景象,世上丹青手无数,可以将古都金陵描绘得栩栩如生。画中的金陵城从诗人眼中望去,正处在一阵衰败的景象中,日暮秋声起,金陵城也将沉入夜晚的黑暗中。诗人见此景感叹晚唐此时的现实,此时的晚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不已,诗人心中悲切,于是借景抒情说出了后两句的心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是世间的丹青圣手都无法描绘出来的。

《金陵晚望》的原文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起来看看:古典名著中金陵十二钗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金陵十二位优秀的女子。其中“金陵”是南京的旧称,“钗”指清净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把人物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且编成正、副、又副三册。现在所说的“金陵十二钗”一般是指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红楼梦》讲什么?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金陵是哪一座城市,现代叫什么名字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是现在的南京,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省会,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高铁南京南站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已形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为支柱,以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风电光伏、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南京位列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5名,是国际上看好的21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金陵十二钗副册排名是什么,具体的顺序是什么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在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中有正册、副册、又副册三类人,正册里面的人物,人们都比较清楚,对于副册中的人物,很多人都不是很多了解,接下来给大家具体说一下金陵十二钗副册排名,让大家对副册人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甄香菱

香菱,《红楼梦》中的十二丫环之一,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

2、薛宝琴

皇商之女,小时跟父亲跑过不少地方。她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钗的堂妹。

3、尤二姐

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

4、尤三姐

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的妹妹。

5、邢岫烟

邢忠夫妇的女儿,邢夫人的侄女。

6、李纹

李婶娘之女,李纨堂妹。

7、李绮

李纹之妹,李纨堂妹,李纨寡婶之女。

8、秋桐

原是贾赦房中的丫环,贾琏偷娶尤二姐后,贾赦夸他能干,就把秋桐赏他为妾。

9、林红玉

贾府的丫鬟,原名林红玉,因名字中含有“林”字,冲撞了林黛玉;名字中的“玉”字,又冲撞了林黛玉和贾宝玉,之后因而改名为小红。

10、龄官

贾家买来唱戏扮小旦的,与贾蔷相好。

11、娇杏

原是甄士隐家的丫鬟,后嫁给了贾雨村做二房,一年后提为正妻

金陵十二钗副册排名: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谁写的?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南北朝时期,萧齐诗人谢朓所写的一首五言诗——《入朝曲》。本诗刻画了帝都金陵(今南京)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南北朝时期,萧齐诗人谢朓所写的一首五言诗——《入朝曲》。全诗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译文为:江南美丽富饶,女子灵秀,金陵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绿波荡漾,风光旖旎,层层高楼,鳞次栉比。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遮掩住流经宫苑的河道。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公元490年谢脁27岁,青年诗人对功名事业和前途充满了信心。这年八月,随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谢脁迁镇西功曹并转文学。迁随王镇西功曹以前,这段时间一直逗留京师,雍容藩邸。他同一群文朋诗友,经常诗酒往还,吟花诵月,生活相当安逸,仕途也比较顺利。

这年八月,随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谢脁迁镇西功曹并转文学。赴荆州途中,他奉随王教写下了《鼓吹曲》十首。这首《入朝曲》便是其中的一篇。本诗刻画了帝都金陵(今南京)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

谢朓此诗写帝京气象,虽不出“颂藩德”樊篱,格调却非同一般。气势高敞,语言鲜丽,对句工整。反映了青年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谁写的 题金陵渡古诗的意思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hù)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选《唐诗三百首》。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译文

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洲。

赏析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此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

张祜简介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金陵女子大学现在是哪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女子学院成立于1987年,她的前身是蜚声海内外建于1915年的金陵女子大学(简称金女大),是中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女子大学。1913年由美国联合教会筹建,1915年正式成立并招生,租南京城南绣花巷为临时校舍。1923年迁入南京宁海路随园校址。第一任校长为美国传教士德本康夫人。1928年,国民政府收回教育权,由徐亦蓁任金女大校董事会主席,吴贻芳担任校长。1930年,金女大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因抗战1937年西迁至成都办学,1946年师生返回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金陵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旧址建立南京师范大学。1987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内恢复成立了金陵女子学院。

金陵女子大学现在是哪?总的来说,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大学合并,1952年院系调整中主体并入南京大学。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址1952年改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金陵女子大学旧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金陵遗址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陵遗址位于房山区车场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距市区48公里,云峰山又称九龙山,因其有九条山脊如九龙奔腾而得名,金陵原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公元1153年建都燕京(北京)后,于1155年迁来太祖睿陵和太宗陵,在云峰山脚下,修建了北京地区第一个皇家陵园,1156年又迁来始祖等10个帝陵,后熙宗、世宗、章宗、睿宗、显宗等也陆续葬于此地,金陵故此得名,陵区内还葬有皇子及重要大臣的“诸王兆域”,1985年,文物部门开始对金陵遗址调查和试发掘,已发现石雕、碑记、御路和建筑构件、遗址等大量宝贵文物。

金陵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麓的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的帝王陵。

明天启年间,因后金政权(就是后来的清朝)崛起,明皇朱由校(末代崇祯皇帝朱由俭的哥哥)惑于术士之说,认为后金兴起与金陵“气脉相关”,就对陵区内的建筑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使金陵遭受了灭顶之灾。清朝初期对部分陵墓进行了修复,还特设守陵户,春秋至祭。后又经数百年的变迁和人为破坏,现在陵区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面貌全非。

景点位置

北京市房山区云峰山(又称九龙山)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南京为什么叫金陵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金陵南京的古称,南京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代表城市,代表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文枢”之称。

南京“金陵”古称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1.第一种说法认为,“金陵”原本是钟山最早的名称,后来成为南京的地名。

2.唐《建康实录》说:“楚之金陵,今石头城是也,或云地接华阳金坛之陵,故号金陵”。金陵的来源,是因金坛而得名。

3.“金陵”“埋金”之说。“陵”被解释为坟墓,相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

六朝时期,金陵已达二十八万户,人口超过百万,是世界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如今的南京是是江苏省会核心城市,是长三角及华东的特大城市。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都让南京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几本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二本。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办于1998年,坐落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依托南京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沿着应用技术型大学之路,着力推进高水平的教学建设、高标准的学科(专业)建设、致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占地1011亩,教学生活用房31万平米,师生员工12000人;有七个二级学院,下设27个系、43个专业,文理工医经管艺等多学科并举;建立了2个研究院、200余个产学研平台和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3万多平米的图书馆藏书110万册,信息化资源与南京大学充分共享,3万多平米的实验大楼和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各类实验室建设理念超前,仪器设备先进;学生公寓设施齐备;生活服务方便快捷,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创造了优越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金陵位于我国现在的哪个省?在哪里?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省会,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的美誉。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也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金陵从此崛起,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走出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金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金陵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被历代所传诵。

金陵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代表城市,代表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文枢”之称,六朝时的金陵和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金陵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