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金陵晚望译文及注释经典20篇

浏览

3807

文章

329

篇1:墨梅的意思和译文 墨梅的译文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墨梅

元代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赏析

此诗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全诗构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极富清新高雅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庚申正月游齐安译文 庚申正月游齐安译文是什么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庚申正月游齐安》的意思是:放眼望去,山下河的两岸都是柳树,俨然一副夏天的景象,而在山上,山的周围到处都是梅花,俨然一副冬天的景象。人还来不及跟上适应事物快速的奇妙变化,所以每年我都要趁着这个时节来欣赏这里的美景。

《庚申正月游齐安》

宋代,王安石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庚申年(北宋神宗元丰三年)正月游览了齐安(现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齐安独特的自然风貌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于是意犹未尽地说,只要他还活着,以后每年都要到这个地方来游玩。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词语的重叠,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

诗中第一句“水南水北重重柳” 显然写的是浓浓的春色:长江的南岸与北岸,成林成片的柳树已经开始露出嫩绿的枝叶;但第二句“山后山前处处梅”,写的却又是冬景:顶霜傲雪的红梅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间处处开放。春天的景色与冬天的景色竟然在同一块齐安大地上共存,的确是一幅令人感到惊异的景象。

这种在齐安大地上于冬春交替时出现的景象,大概是别的地方很少看见的,所以诗人对此特别难以忘怀,于是吟出了第三四句:“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人的形骸和世间万物一样,始终是会化为乌有的。但是,只要我的形骸还没到化为乌有的一天,我是一定会每年都趁着这个时分再到这里来寻访这难忘的胜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僧推月下门全诗译文 僧推月下门全诗译文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悠闲地居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串门,小路杂草丛生,一直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在月光的映射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看见了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好像也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赏析

诗的首联描写了一处幽静的环境,作者通过对友人居住环境的描写,暗示了友人的隐者身份。颔联作者用僧人的敲门声反衬周围环境的幽静。颈联描写的是作者回归路上所见之景,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尾联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念奴娇昆仑的诗意 念奴娇昆仑的译文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作于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世界革命将进行到最后胜利,彻底埋葬帝国主义的理想。

作品原文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⒀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翻译: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赏析

这首词毛泽东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这首词里,毛泽东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上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天一直写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祸,功过是非,谁曾评说;下半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这高度,这大雪都不需太多。最后一行的“凉热”二字极富诗意,这二字的象征意义也极为精蕴,最后应了作者自己所层层推出的主题:反对帝国主义而不是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蜀中九日登高翻译 蜀中九日的译文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佳节的时候登高眺望家乡,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心中感到无限烦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却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所处的环境,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勾起了作者浓郁的乡愁。诗的后两句中,作者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了大雁的身上,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峰。

有关思乡的古诗

1、《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java注释说明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在编写代码的时候,良好规范的注释可以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java中的注释大概分成四类,下面就分别介绍下

操作方法

1

打开我们的eclipse,以一份Java代码为例,单行注释用//表示,快捷键CTRL+/

2

然后是多行注释,也叫块注释,用/*..*/表示,快捷键CTRL+SHIFT+/

3

文档注释,一般是代码的说明文档,用/**..*..*..*/表示,快捷键/**+enter

4

标签注释,用@+alt+/补齐,比如author,说明代码的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金陵兵工厂旧址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兵工厂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陵兵工厂的前身是金陵机器制造局,始创于1865年。晚清时期,金陵机器制造局与同年创办的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以及1867年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齐名,是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四大兵工企业之一。工厂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金陵机器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的前身)诞生于同治四年(1865)。

1865年(同治四年)5月,李鸿章代理两江总督,移营南京。在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兴建厂房,筹建金陵制造局,亦称金陵机器局,简称宁局。1866年8月竣工,12月苏州洋炮局移入,由刘佐禹任总办,马格里任督办。设机器厂、翻砂厂、熟铁厂和木作厂,制造开花炮弹、抬枪和铜帽等产品。投产时,有员工兵夫约400人。

1888年,宁局仿制成功马克沁单管机枪(亦称赛电枪),这是中国制成的第一代重机枪。

1937年时,金陵兵工厂有员工四千人,八一三上海抗战事起,日机屡次轰炸首都南京,兵工厂也被炸数次,器材人员均有损失。9月中旬奉令将枪弹厂西迁重庆与第四川第一兵工厂(后改称20厂)合并,11月15日又奉令将所余厂部一律西迁。在十余天中,将五千余吨的机料,器材,用火车、汽车、轮船、木船分四路运往汉口。12月1日,厂长率领员工全部撤离南京。另有60余吨杂物当时不及运出,在12月6日雇到木船,由姚志良押运出发。日军于12月13日占领南京。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金陵兵工厂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雨花路社区:雨花路社区居委会位于中华门街道南部,东临大报恩寺,南临雨花台烈士陵园,西连接中华门长途汽车站,北连中华门城堡。面积约0.3平方公里,有街巷12条,5家驻区单位,住宅楼7幢,社区大部分为平房,面临老城区改造。社区总人口7458人,3690 户;常住人口 1724户,3380 人;拆迁空挂户895户,1743人;寄住321户,486人,流动人口750户,1849。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翻译 王冕僧寺夜读的译文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王冕僧寺夜读》的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在王冕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王冕偷偷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王冕僧寺夜读》的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word2010怎么给图片插入注释

全文共 152 字

+ 加入清单

使用word时,经常在word中插入图片,有时还要在图片上添加一些注释,那么我们怎么给图片插入注释?下面来看一下。

操作方法

1

首先打开word,并插入一张图片。

2

然后点击工具栏右边的‘文本框’,我们插入一个文本框。

3

在word的图片上对应的位置点击一下,就插入了这个文本框了。

4

在文本框上输入文字,就可以成为图片的注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译文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意思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意思是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这句话出自《魏王欲攻邯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魏王欲攻邯郸》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之后,半路上就返回来,还没来得及舒展衣服皱折,也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王安石辞妾文言文翻译 王安石辞妾文言文翻译注释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王安石辞妾》的翻译:王荆公升任为知制诰时,吴夫人给他买了一个小妾,荆公见到了小妾,便说:“这是谁?”那女子说:“夫人让我在您身边侍奉您。”王荆公说:“你是谁家的?”那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官员,运米时船沉,家中财产全部用尽(用来赔偿)还不够,还要卖了我来补偿。”

王荆公伤感地说:“夫人花了多少钱买你?”女子说:“九十万钱。”王荆公叫来她的丈夫,让那对夫妇和好如初,把钱全赏赐给他们。

《王安石辞妾》的原文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安石曰:“汝谁氏?”

曰:“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实,尽以钱赐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论文注释怎么弄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毕业季,很多同学在准备毕业论文时都遇见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今天教教大家论文注释设置的小技巧。

操作方法

1

首先,用Word打开需要编辑的论文。

2

先介绍一下如何添加尾注。首先,我们需要引用一个脚注。在下面框内圈出的部分选择“引用”,接着选择插入脚注。

3

可以看到页面下面出现了一个“1”,这就是我们的脚注。

4

如果我们不想要这样的格式要怎么办呢?可以进行详细的调整。对话框右下角有个放大按钮,可以点击进入。

5

选择“格式”—“编号”格式进行格式的更改。

6

改完以后就变成了下图的样子,可以根据个人喜欢进行不同的编辑。

7

增加脚注完成后,若想将脚注转换成尾注也是可以做到的。选择脚注点击右键进行“转换至尾注”程序。

8

那么如果脚注不想要了呢?将文中出现的脚注序号删除,下方的脚注也会随之消失哦。

9

刚才说到脚注转尾注,如果在脚注与尾注同时需要的情况下的话,可以选择再添加尾注,方法与脚注大同小异。点击左上方红框标出的“插入尾注”。

10

既然如此,尾注效果也是可以同脚注效果一样设置,最后点击“应用”。

11

脚注可转换成尾注,尾注也能转换脚注,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想要删除尾注的办法也是同脚注一样删除文字尾注序号,下方尾注也会随之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浪淘沙其三的意思 浪淘沙九首其三译文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汴水往东边流去,河水泛着细细的水波纹,清晨的淮河显出鸭头绿的春色。您看渡口流水淘沙的地方,渡过了人世间多少人。

浪淘沙·其三》

唐·刘禹锡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了黄河两岸的风光之美,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诗中描写了汴水表面的波纹,它的色彩,“渡却”二字使诗中的文人气息增多。

刘禹锡作品

1、《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秋夕的翻译 秋夕的译文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秋夕》的翻译如下:在秋日的夜晚,银色的蜡烛发出淡淡烛光,照射着冷清的画屏;我手里拿着轻巧的丝扇在扑打飞舞的萤火虫;石阶在月色的照耀下如冷水般清凉,我坐着那里仰望牵牛星和织女星。

《秋夕》的赏析

《秋夕》描绘的古代宫廷里一幅失意宫女的图景。全诗一二句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了在一个清凉的秋夜,寂寞的宫女在月色下用四扇扑打流萤,给人一种无限孤独的意象。而后两句则描绘了宫女坐在冰凉的石阶上仰望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的情境。众所周知,牵牛星和织女星代表着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此处的这般境况的描述,亦是在表现寂寞宫廷女子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全诗的意境清新,情感动人,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妇女的不幸。

《秋夕》的原文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诗山行的意思 古诗《山行》的译文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内容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该诗是杜牧秋天登寒山时所作。全诗意思是:弯曲的石头小路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此诗描绘秋天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诗村晚的意思及注释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

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

陂(bēi):池塘的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赏析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

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金陵大学旗杆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大学旗杆位于汉口路22号。

1934年9月与金陵大学仅一墙之隔的日本驻中华民国公馆竖起一根钢架式旗杆,悬挂太阳旗。于是,在金陵大学上下萌发了“在校园内建造一座更高旗杆以扬国威”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学生朱恕、沈乃森等38人率先贴出《金大从速砌竖旗杆启事》,发起人人捐款竖立旗杆。

1935年8月耗资1700元的钢管式旗杆在学校礼拜堂南侧落成。旗杆高40余米,高高飘扬的国旗超出了与之毗邻的太阳旗,以示中国人民不可侮。金陵大学建造旗杆的爱国运动,是金大爱国学生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

1964年,由于要在学校大礼堂南侧建造教学大楼,于是,决定将这座曾经历史风云的旗杆迁建于大操场南侧的草坪上,南大党委政治部专门写了《迁建旗杆记》,镌刻于旗杆的基石上,以资永久纪念,并成了学校一份爱国课的教材。如今这根旗杆保存完好,它已成为南京人民反帝爱国的重要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文天祥传的过零丁洋中的爱国名句 过零丁洋的原文译文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原文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伯牙鼓琴原文及注释 伯牙鼓琴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伯牙鼓琴原文注释: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注释: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起来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好像泰山!”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汹涌的样子好像江河!”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认为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就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金陵是哪一座城市,现代叫什么名字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是现在的南京,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省会,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高铁南京南站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已形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为支柱,以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风电光伏、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南京位列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5名,是国际上看好的21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