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林九郎是哪个原型(精彩两篇)

浏览

4567

文章

2

篇1: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为什么针对太子?林九郎的原型李林甫是什么下场?

全文共 1944 字

+ 加入清单

长安十二时辰》的林九郎的目的,就是想要让皇帝颁布他的诏令,如此一来,大唐的所有事务都交给他来处理,那么面对自己的政敌,也就是太子一方,林九郎就更有权势去打压他们了。可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林九郎现在这样打压他,难道不怕以后他报复自己吗?在历史上林九郎的原型李林甫,他的最终下场又是什么呢?

《长安十二时辰》中右相林九郎位高权重,向来与太子为敌的他,也将太子的亲信李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林九郎作为剧中反派人物之一,据悉,他对应的,正是历史上的李林甫。

李林甫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他是唐朝宗室之后。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被晋升为右相,此后十九年的时间中,李林甫仗着自己宰相之位,排斥异己,祸乱朝纲,后来爆发安史之乱,也是因为李林甫重用安禄山所致。

李林甫曾经与武惠妃为伍,打算拥立武惠妃之子李瑁为太子,但是奈何武惠妃不幸病逝。之后纵然李林甫几次三番规劝唐玄宗,想要让李瑁入主东宫,可唐玄宗却看中了年龄更长的李亨,李亨被立为太子,李林甫的奸计未能得逞,此后,他便想方设法的与太子为敌,想要动摇李亨的太子之位。

历史上李林甫阴险、圆滑、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就像《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林九郎那样,李林甫的坏,是那种不动声色,城府极深的坏。他总是表面和颜悦色,背后使起阴招来却又心狠手辣,毫不留情。可惜的是唐玄宗晚年被李林甫所蒙蔽,没有看清他专横奸诈的嘴脸,最后竟将大唐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不光可以透过影像一窥当年盛世大唐的恢弘气度,感受缉凶捉贼、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氛围,但最令小编感兴趣的却是盛唐光辉掩映下朝堂斗争的波诡云谲。

电视剧创作苦于审核问题,对原著小说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人物做了不同程度的易名处理,比如主人公之一,靖安司司丞李泌被改成了李必;而他的老师,靖安司一把手,朝廷三品秘书监贺知章则被谐音成了何执正,但这都无碍整部剧的精彩。

整部剧中权谋斗争最为激烈的双方当属右相林九郎和太子李玙,看过原著小说或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应该不难猜到林九郎的原型是唐玄宗时期那位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而太子李玙则是平定安史之乱、后即位称帝的唐肃宗李亨(其实,历史上李亨在被确立为太子之前曾有过好几个名字,有一段时间的确名唤李玙)。二人在剧中的阴谋阳策虽有“艺术化地杜撰”,但他们你来我往的权谋斗争在历史上却是真有其事。

按理说,太子贵为东宫储君,那是迟早要继承大统的。在朝堂摸爬滚打多年,深谙权谋的李林甫应该是不遗余力地巴结讨好这位未来的帝国继承人。可事实却恰恰相反,稳居相位近二十年的李林甫却处处与太子李亨为敌,大有不把后者从太子之位撸下来就绝不罢休的架势。

二人的恩怨要从李亨尚未加封东宫之时说起,那时李亨还叫李玙,只不过是唐玄宗诸子中不太起眼的一位皇子,凭借着“遥领”的挂名军功而获封忠王,加官司徒。

737年(玄宗开元二十五),时任太子李瑛与庶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因各自生母不得玄宗宠信而私下有所怨言,后被驸马杨洄告发。玄宗宠妃武惠妃得知后对此加以利用,意欲构陷三位皇子,以便让自己的儿子入主东宫。

一向善于揣摩武惠妃心思的李林甫得知此事后,决心投其所好,在朝堂助其一臂之力。在内有武惠妃的枕边风,外有李林甫为首的一干佞臣的多番进言下,太子被玄宗废为庶人。738年(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太子李瑛和二王更是被玄宗下诏赐死。

太子被废杀后,东宫空悬,玄宗李隆基便召李林甫进宫商议储君人选。尽管武惠妃此时已经病逝,但李林甫还是决心押宝其子寿王李瑁(他不仅是武惠妃最为疼爱的儿子,也是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身上,于是数次向玄宗推荐李瑁。

玄宗本就疼爱李瑁,也确有将其列为储君的打算。但醉心帝王制衡之术的玄宗一看李林甫等人如此“看好”李瑁,担心一旦封李瑁为太子,朝臣会纷纷依附其门下,这样便会对自己的皇权形成实质性威胁。

于是玄宗决定立年长且势单力薄的忠王李玙为太子。不久,李玙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李亨。

李林甫一看入主东宫的并非自己极力保荐的寿王李瑁,这让他十分担心李亨登基之后对自己秋后算账,于是打算不惜代价也要将李亨从东宫太子的位子上拉下来。

在这之后,李林甫不仅使手段将李亨的妻兄韦坚、亲信皇甫惟明贬官,甚至还逼得李亨不得不休弃太子妃韦氏。羽翼尚未丰满的李亨对此也只能是多番忍让。

面对李林甫对自己儿子的多番打压,贵为天子的玄宗对此心知肚明,但却很少出面干预阻止。玄宗皇帝这种“冷淡”态度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或者说是玄宗不愿意看到太子一派实力过分强大,因此李林甫对太子系的持续打压可以说是得到了玄宗的默许。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这句话或许就能为我们解释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林九郎为何敢于对太子李玙步步紧逼。

每每在剧中看到太子如履薄冰的样子,小编我就不禁想到一句古话——“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的历史原型是谁?林九郎与安史之乱有着什么关系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古装剧还是非常不错的,电影镜头感简直让人感动,一下一个长镜头,简直让人尖叫。可以看的出在剧中易烊千玺的台词有点像是在背书,不过多少也演出了少年李必那种聪明谨慎又肩负重任的感觉。整部剧从布局、没数、道具以及着装都非常的不错。而且很多人都想知道在这部剧中林九郎历史原型是谁,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吧。

看的出来剧组很用心,节奏紧凑略烧脑,雷佳音本来一开始担心形象有点差距,看了就觉得演活了,易烊千玺胜在形象贴合且眼神含情,其实我往后看越发觉得一时竟想不起还有谁能胜任这个角色,少年气与稳重并存,很难得。

林九郎擅弄权术,老奸巨猾,他与太子李玙都想夺权,李玙空有太子头衔,并无强大的实权傍身,而林九郎就不一样了,他身为唐朝宗室中人,权倾朝野,也是唯一一个能威胁到皇位的人,现在他的地位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太子李玙如果硬碰硬根本不是林九郎的对手。

林九郎原型是唐玄宗时期右相李林甫,他是唐高宗李渊堂弟的曾孙,出生于唐朝宗室郇王房,在朝堂担任多个重要官职,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任大唐右相,成为声名显赫的宰相,地位举足轻重,他的存在对于皇权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从《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的做派来看,即便是圣人仍在位,他都掌握了主导权,就算是太子在林九郎面前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通过靖安司来扳倒这棵大树,这恰恰说明林九郎手里攥着大唐命数。

大家都好奇既然林九郎对皇权有威胁,为什么皇帝还要留着他?原因是李林甫有实干之能,才华横溢,而且他为皇帝除掉了许多心术不正的人,这才得到皇帝的器重。安史之乱原因揭秘

历史上李林甫担任宰相时就南,也是唐玄宗时期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死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皇帝下令对李林甫削官改葬。当初如果不是李林甫重用胡将,也不会发生安史之乱,所以他是大唐的罪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