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驱直入典故(热门20篇)

浏览

5470

文章

777

篇1:谷雨的典故

全文共 210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谷雨的传说有很多,记载谷雨的典故也有很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谷雨的典故,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谷雨习俗

谷雨茶

在谷雨这一天,桃江、安化县一带村民在谷雨这天采摘鲜茶叶炒制,加上芝麻、炒绿豆、花生仁制作成擂茶,俗称“谷雨茶”。会喝茶的人都懂,“吃好茶。雨前嫩尖采谷芽”。清明见芽,谷雨见茶,真正的好茶采自谷雨时节,味道非常香醇。采茶专家介绍,谷雨又名“茶节”,谷雨前采摘的茶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尝新茶,相沿成习,此时也是采茶、制茶、交易的大好时机。相传喝了谷雨茶能解凉消毒,寓意在夏天不易生痱子、疱子。

谷雨这一天,除家庭饮“雨前新茶”之外,还有结伴饮新茶、添乐趣的饮茶风俗,故民间有“三月茶社最清出”的说法。这一天的各地茶馆也装饰一新,迎接茶客。茶友们相约聚在一起喝一盅清香高雅的“雨前茶”,交谈各自的饮茶经验。旧时的一些文人雅士饮“雨前茶”,讲究一观二品三思。

一观,茶叶冲水后渐渐下沉缓展,接着徐徐舒展,上下翻飞,情趣盎然;二品,茶色银澄碧绿,幽香芬芳,入口由涩转甜,喉清心爽,回肠荡气;三思,品后闭目回味,凝思遥想,似见湖面烟波浩渺,渔帆点点,恍然如游神,富有诗情画意。据说,宋代诗人苏子美,就是在杭州西湖畔,水月坞畅怀豪饮“雨前茶”后,诗兴大发,留下了“三访水庵”一诗,为后人传诵。

美味野菜正当时

晋西北地区在谷雨节前后挑野菜吃。春季,植物新芽吐放,鲜嫩的柳叶、杨叶采回家,泡去苦味,煮渍后加调味可为小菜;榆钱嫩黄采回摘洗手净,加面粉,俗称“傀儡”。槐花、苜宿花也同样可照此食用。

过去农村人人都有挑菜的铁铲和菜篮子,春天一到,便到田野中挖野菜。回来摘洗干净,或做蒸饺馅,或是当菜肴调味,像甜苣菜、苦苣菜、灰灰菜等,用开水焯过,泡去苦味,加葱花蒜泥调成小菜,淡若浓辣,别具风味。

过去在粮食不够吃时,近河的老乡们到河滩去挖蒲草根,洗净晒干,磨成粉后,与粮食掺和一起食用。连阴雨后,树林草丛的地面上,除野生蘑菇外,还有一种黑色的像紫菜一样的菌类,俗称“地皮菜”、“地骨龙”,乘雨拣回,洗净后盐醋拌食或晾干制馅,味美绝佳。

雨前香椿嫩如丝

旧时北京人会采摘香椿,回来炒食或者拌食。香椿又名“毛椿”,这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干挺直,树皮呈赭褐色,常生于向阳的山坡杂木林内、山谷溪旁或疏林边缘,也常常被人们栽培于村边、路旁、房前屋后。香椿树春天生长的嫩芽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是别具风味的木本蔬菜。可炒食、凉拌、酒炸、干制、腌渍。一般家庭以香椿芽拌食面筋,清香而韧软,以香椿嫩叶拌食豆腐,味更佳。并且制作也非常简便。只需将香椿叶洗净,切成细末(豆腐可先用沸水焯一焯),加细盐、糖、味精、香油拌之,一绿一白,白艳而味极清美。

谷雨仓颉造字典故

这谷雨二字为什么用它做节气名,还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

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报告给黄帝。他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白水人民都把这一天做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逆不道什么意思?大逆不道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孙策是东汉末年,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策早年为袁术手下,后来得到袁术许可,先后东渡长江,依次击败樊能、刘繇、王朗和严白虎。197年袁术称帝,孙策和袁术正式决裂,孙策则联合曹操还有刘备将袁术一举击溃。不过孙策却在一次狩猎中被刺客袭击,导致英年早逝。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大逆不道”,就和孙策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发生在袁术称帝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袁术、孙策、张昭和曹操。原文如下:

却说袁术败回淮南,遣人往江东问孙策借兵报仇。策怒曰:“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叛贼乎!”遂作书以绝之。使者赍书回见袁术。术看毕,怒曰:“黄口孺子,何敢乃尔!吾先伐之!”长史杨大将力谏方止。却说孙策自发书后,防袁术兵来,点军守住江口。忽曹操使至,拜策为会稽太守,令起兵征讨袁术。

策乃商议。便欲起兵。长史张昭曰:“术虽新败,兵多粮足,未可轻敌。不如遗书曹操,劝他南征,吾为后应:两军相援,术军必败。万一有失,亦望操救援。”策从其言,遣使以此意达曹操。却说曹操至许都,思幕典韦,立祀祭之;封其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府。忽报孙策遣使致书,操览书毕;又有人报袁术乏粮,劫掠陈留。欲乘虚攻之,遂兴兵南征。令曹仁守许都,其余皆从征:马步兵十七万,粮食辎重千余车。一面先发人会合孙策与刘备、吕布。兵至豫州界上,玄德早引兵来迎,操命请入营。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袁术公开在淮南称帝,随即又派兵进攻徐州。在刘备等人的配合下,吕布终于将袁术赶出了徐州。此后,袁术又向孙策借兵,遭到孙策的严词拒绝。在谋士张昭的建议下,孙策一面亲自率部征讨袁术,一面遣使邀请曹操出兵一起歼灭袁术。曹操率领十七万大军与刘备、孙策等人会合,最终将袁术击溃。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策口中的“大逆不道”,意为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战国策·楚策一》中的“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小说中提到的袁术遭到曹操、吕布的攻击而惨败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武帝纪》载:“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秋九月,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留其将桥蕤、李豊、梁纲、乐就;公到,击破蕤等,皆斩之。术走渡淮。公还许。”不过,小说中所言的孙策也派兵攻击袁术却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不过,除了书面谴责之外,孙策并没有像吕布和曹操一样出兵讨伐。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刘备参与征讨袁术之战,则是小说家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此时的刘备寄寓徐州,被吕布安置在小沛一带,但却并非跟随吕布一起参战。那么,这时候的刘备又在干什么呢?《三国志·先主传》中有一段记载值得关注:“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与之前失去徐州时的“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相比,显然刘备的实力得到了迅速的扩充。而小沛与吕布本人驻扎的徐州州治下邳很近,想在吕布的眼皮子底下招兵买马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吕布占据徐州期间,只有此次为征讨袁术而离开徐州。吕布及其手下的注意力都在袁术身上,忽略了对刘备的防备,刘备才得以乘虚而入,大肆招兵买马,目的是为了扩充军力,从吕布手里夺回徐州。不过,刘备的图谋很快被吕布察觉。《三国志·先主传》载,吕布得到这一消息后,“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在吕布强大的军力面前,刘备的这一万多兵力不是对手,结果被吕布击溃,被迫离开徐州去投奔曹操。

周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刘备寄寓,有似养虎”。从刘备的这一次表现来看,周瑜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后世有不少人称刘备为“枭雄”,单单从他在徐州寄寓期间的表现来看,可谓一语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问鼎中原典故 左传问鼎中原原文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楚庄王想一统中原,便问当时的统治者周天子:“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他手下的大臣王孙满回答:“这一统中原靠的不是九鼎,而是这天下百姓的信服。”楚庄王听了,明白自己一统中原的时机还未成熟,周天子因此免过一劫。

问鼎中原出处

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用来比喻有私心,想占据所有,出自《左传》。

鲁宣公三年(公元前六零六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今河南省洛阳市),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祀,年也)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音邪)昬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音致)止。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洛阳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问鼎中原译文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不可胜言成语解读 不可胜言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12 字

+ 加入清单

不可胜言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现在来说也并不是一个会高频使用的成语。在三国时期,刘备给自己的部下封了五虎将的名号,以后出去也好听一些,但是五虎将本身相处的却不怎么样。只有张飞和关羽的关系还不错,其他人的话也就只是普通的关系而且,这次不可胜言就发生在关羽、张飞还有马超之间,一起来看看他们三人到底怎么样了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山阳公载记》,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左右,所牵涉到的人物既有刘备、马超,还有关羽和张飞。先来看看原文: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明日叹曰:“我今乃知其所以败。为呼人主字,几为关羽、张飞所杀。”自后乃尊事备。

臣松之按以为超以穷归备,受其爵位,何容傲慢而呼备字?且备之入蜀,留关羽镇荆州,羽未尝在益土也。故羽闻马超归降,以书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不得如书所云。羽焉得与张飞立直乎?凡人行事,皆谓其可也,知其不可,则不行之矣。超若果呼备字,亦谓於理宜尔也。就令羽请杀超,超不应闻,但见二子立直,何由便知以呼字之故,云几为关、张所杀乎?言不经理,深可忿疾也。袁晔、乐资等诸所记载,秽杂虚谬,若此之类,殆不可胜言也。

这段文字很长,这里就不逐字逐句翻译了,只说个大概:《山阳公载记》中说,马超因为刘备待自己非常不错,得意忘形,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刘备的名字,此举引发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尤其是关羽为此想杀了马超。不过,此事被刘备拒绝。后来马超听说此事后,大惊失色,再也不敢直呼刘备的名字。

裴松之在为《马超传》做注时,对这段记载做了一个考证,认为这个记载是假的。其主要论据有三个,一是《山阳公载记》一书错漏很多,不仅乱七八糟,还荒唐可笑;第二是认为以关羽和张飞的地位不可能站在刘备身后,连个座位都没有;第三是认为马超并没有见过关羽。故此,裴松之得出的结论是这段记载是伪造的。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裴松之的考证,叫做“不可胜言”,意为非常多或到达极点。不过,这个成语并非裴松之所首创,而是出自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的“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说完了这句成语,再来谈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山阳公载记》的作者名叫乐资,是晋朝的著作郎。他写的这本《山阳公载记》一共有十卷,记载的的大都为汉末及三国时期的事迹。此书后来失传,故此不知道内容的全貌。不过,裴松之本人在为《三国志》做注是,引用该书的记载多大二十余处,至少可以说明该书的记载还是可信的。故此,裴松之的第一条论据有点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其次,关羽和张飞不可能连个座位都没有而只能站在刘备身后,这个说法也未必不可能。《三国志·关羽传》中曾经提过:“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既然早在刘备起兵之初关、张二人就经常这么做,那么为了表示对刘备的高度尊重,二人继续坚持这个习惯也就不是不可能的。

第三条证据是裴松之否定《山阳公载记》这一家在的关键,他认为关羽并没有见过马超,故此这个故事是杜撰出来的。而实际上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期间刘备曾经因为孙权强占荆州三郡而率大军来到了荆州的公安。

当时的马超已加入刘备阵营,并屯兵临沮。该地距离江陵仅二、三百里。当时刘备以五万大军增援荆州,这几乎是其兵力的大部,其中有像张飞、黄权这样的主要将领。而马超所驻扎的临沮是刘备大军从成都出发前往荆州的必经之地,马超又是刘备集团中屈指可数的名将,刘备带上马超一起前往荆州救援更能增加威慑力。故此,马超也很有可能与刘备一起到过荆州。这样一来,他与关羽就一定会见面,这个故事也就自然是真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犹豫未决什么意思?犹豫未决典故介绍

全文共 1419 字

+ 加入清单

254年,曹芳暗自联合李丰、夏侯玄等人准备废除司马师,夺回政权。可惜消息败露,和此计划有关的人全被诛杀。后来司马师更是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曹髦命令司马昭镇守许昌,不许回京。司马昭还犹豫不决,后来还是决定抗命率军回京,这才继续能让司马家继续把控朝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犹豫未决”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和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发生在毌丘俭叛乱被平定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师、司马昭和钟会。原文如下:

(毌丘俭)前至慎县城下,县令宋白开门接入,设席待之。俭大醉,被宋白令人杀了,将头献与魏兵。于是淮南平定。司马师卧病不起,唤诸葛诞入帐,赐以印绶,加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路军马;一面班师回许昌。师目痛不止,每夜只见李丰、张缉、夏侯玄三人立于榻前。师心神恍惚,自料难保,遂令人往洛阳取司马昭到。昭哭拜于床下。师遗言曰:“吾今权重,虽欲卸肩,不可得也。汝继我为之,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昭急欲问时,师大叫一声,眼睛迸出而死。时正元二年二月也。

于是司马昭发丧,申奏魏主曹髦。髦遣使持诏到许昌,即命暂留司马昭屯军许昌,以防东吴。昭心中犹豫未决。钟会曰:“大将军新亡,人心未定,将军若留守于此。万一朝廷有变,悔之何及?”昭从之,即起兵还屯洛水之南。髦闻之大惊。太尉王肃奏曰:“昭既继其兄掌大权,陛下可封爵以安之。”髦遂命王肃持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昭入朝谢恩毕。自此,中外大小事情,皆归于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师平定毌丘俭发动的“淮南之乱”,随即病重身亡。司马昭向曹魏皇帝曹髦发丧,曹髦下旨命司马昭暂时驻扎许昌,防止东吴入侵。对于曹髦的这个决定,司马昭犹豫不决,钟会提出建议,认为如果司马昭留守许昌,一旦京城洛阳发生变故,局势将变得难以收拾。司马昭猛然醒悟,立即率军回到京城洛阳,从而彻底控制了朝政。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犹豫未决”,意为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赵世家》中的“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小说中提到的司马师在许昌病逝之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晋书·景帝纪》载:“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闰月疾笃,使文帝总统诸军。辛亥,崩于许昌,时年四十八。”由此可见,司马师的确是在许昌病逝的。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曹魏皇帝曹髦下旨让司马昭留守许昌的故事情节,也符合真实的历史。据《三国志·钟会传》载:“景王薨于许昌,文王总统六军,会谋谟帷幄。时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卫将军俱发,还到雒水南屯住。”

为何司马昭没有接受皇帝曹髦的诏命返回京城洛阳呢?原来这是皇帝曹髦精心策划的一场试图推翻司马氏、恢复皇权的重要举动。一旦司马昭留守许昌,曹髦便可联合忠于自己的曹魏大臣向司马昭发难,以恢复皇权。可惜,曹髦的这一精心部署却被钟会识破。在钟会的提醒下,司马昭果断拒绝了曹髦的诏命,率兵返回京城,让曹髦的企图彻底破产,至此,曹魏朝政落入司马昭之手,魏晋嬗代也成为历史的必然。而作为年轻的钟会而言,他的这一次举动挽救了司马氏的命运,也因此得到了司马昭的重视,成为曹魏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鹿死谁手的主人公是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1673 字

+ 加入清单

鹿死谁手”这个成语,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了,意思其实很多人也明白,是说,究竟谁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还未可知。不过既然是一个成语,就一定会有一些历史典故了,鹿死谁手这个成语也不例外,也是根据一些历史故事衍生出来的一个成语。那么,究竟鹿死谁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又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典故呢?这个成语的故事的主人公又是谁,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鹿死谁手成语解释

鹿死谁手,汉语成语,拼音是lù sǐ shuíshǒu,意思是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出自《晋书·石勒载记下》。意思是追鹿不知道落入谁的手里。原指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引申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近义词:龙争虎斗、逐鹿中原、决一雌雄

反义词:和衷共济、和平共处、一团和睦

出处

《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译文:

《晋书·石勒载记下》:“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决雌雄,较量高下,未知‘鹿死谁手’?”2.鹿死谁手历史典故

在晋朝时期,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东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混乱的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dī)、羌(qiāng)、羯(jié);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十六国。另外还有汉人冉闵(mǐn)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其中,在北方的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lè)。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奴隶皇帝。

石勒的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后裔,父亲周曷(hé)朱(又名乞翼加),都曾为部落小头目。石勒出生时红光满屋,白气从天上直连接到庭中,看到的人都感到惊奇。于是人们纷纷称奇,觉得此孩子将来一定非常了得。

长大后,石勒入伍,并且不断立下赫赫战功,不出几年便坐上了大将军的位置。后来由于前赵皇帝刘曜(yào)不信任石勒,两人反目。石勒心有不甘,刘曜能够在皇帝位置上坐稳,完全是自己在外为其打天下。而后,石勒推翻刘曜,自己当了皇帝,建立赵国(史称后赵)。

石勒还是有一定作为的皇帝,石勒重用贤能,减租缓刑,依法办事,以缓和矛盾,也十分重视教育。后赵一度非常强大。

有一天,他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上君王?”

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朝的始祖,从三皇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

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块儿打猎,较量较量,未知鹿死谁手?”

后来,人们用“鹿死谁手”来比喻双方争夺的对象不知道会落在谁手里,引申指比赛双方还不知道谁胜谁负。3.石勒简介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龙,上党武乡人,后赵开国皇帝。羯族部落首领周曷朱之子,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

石勒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喜欢儒家文化。跟随流民帅汲桑,投靠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八王之乱后,投靠汉光文帝刘渊。重用名臣张宾,以襄国为根据地,消灭王弥、幽州王浚、并州刘琨、冀州邵续、辽西段匹磾的割据势力,占据幽并冀州之地。靳准发动平阳政变后,正式与刘曜决裂。光初二年(319年),自称赵王,定都襄国,西取关中,东擒苟晞和曹嶷,灭亡前赵,南掠晋土,北侵代国,令后赵成为北方最强的国家,实行多项措施,推动了文教和经济的发展。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患病逝世,享年六十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高平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歇后语来历和典故是怎样的?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句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常常用这句歇后语来比喻人多力量很大这个道理。其实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这个意思,而且已经被误传了千年。在这句话里面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臭皮匠”,那么原句是什么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的原句其实是“三个丑裨将,顶个诸葛亮”,这里的“裨将”是指在我国古代时期一种军队的头衔,比当时的将军的名号要低一等级的就叫做“裨将”。裨将一般是由都尉或是校尉升迁而至的,到达裨将军衔的就已经是可以参加军帐会议了,是在军事行动中辅助军队中统帅的重要助手。在我国的三国时期,哥哥阵营的军队中都是有设置这个军职的。如此说来“三个丑裨将,顶一个诸葛亮”的正确解释就是“即使是三个长得比较丑的裨将的智慧加在一起,也能顶的上一个诸葛亮的智慧了。”

对于后面误传后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来历典故有着两种说法。第一种说的就是有一次诸葛亮去动物做客,取的时候为了能够掂量下东吴的分量,于是就专门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像看看东吴到底有没有人能人能将这塔给造出来。这座宝塔建造的要求非常的高,单单塔顶上的铜制葫芦就有着五丈之高,在三国时期,一丈换成今天的米,差不多就是2.42米的样子,五丈那差不多就有12米的样子了,整个葫芦的重量就有四千多斤重。看到这里,孙权确实被难住了,孙权一时间急的是面黄肌瘦。后来在全国下令号召人才,寻到个冶匠,但是却又缺少个做葫芦模型的人。于是又在城门上贴起了招贤榜,但是过去了一个月了仍然是一点下文都没有。诸葛亮则是每天都跑到招贤榜下悠哉的踱步,高兴的摇着鹅毛扇子。

然而在那个城门口有着一个皮匠摊子,是三个皮匠一起在经营的。他们三个看上去都非常的普通,长相也不太好,而且还不识字,整天身上都有着一股子皮臭味,所以大家都叫这三个是臭皮匠。后来他们听说蜀国的诸葛亮在寻东吴人开心,于是心里很是不服气,于是哥们三个就凑在一起开始商议起来。后来他们足足花费了三天三夜的功夫,使用剪鞋样的方法将葫芦的形状给剪了出来。然后他们再使用牛皮作为材料,愣是一锥子一锥子的将一个大葫芦的模型给缝制出来了。在浇上铜水的时候,显示将皮葫芦埋进了砂里,这一着,果然就这么成功了。之后诸葛亮得到了铜葫芦浇好的消息后,立马就给孙权告辞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于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就这么出现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咱们在读小学的时候,语文书中的一篇名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是带兵准备渡江,然而江水太过于湍急,而且里面还有很多突出水面的礁石,一般普通的竹筏子和船只是很难过去的。如果选择强行渡河的话,那么打头阵的船只只会有一种结局,那就是触礁沉没。此时的诸葛亮也是一筹莫展了,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

后来快要天黑的时候,恰巧有三个做牛皮活的皮匠如果,看到了这一幕,于是就献上了良策。他们告诉诸葛亮去买牛,然后让他们从牛的肚皮开始,将整张皮剥下来,然后封号切口,再让士兵往里面吹气。然后将这些牛皮全部绑在筏子的周围,做成牛皮筏子,这样一来,筏子与筏子之间就不会怕撞在一起了,而且又能够顺利的渡江。这件事后,”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句子就开始在民间广为的流传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马首是瞻”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马首是瞻”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讲的是春秋时期,晋悼公联合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去攻伐秦国,晋国荀偃想早点发动总攻,向联军将领要求:作战时,大家都看着我的马头来行动,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奔向哪里。后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马首是瞻”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典故

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晋悼公联合了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去攻伐秦国。

诸侯联军的中军帅是晋国的荀偃。他原先估计,秦国得知诸侯联军来进攻,肯定会惊慌失措,战争很容易取胜。没想到联军内部各怀异志,并不齐心,士气也很低落,秦国得知这些情况,所以一点也不怕,根本就没有求和的表示。秦军还在泾河的上游放毒,毒死了不少联军的士兵。

看到这种情况,荀偃就想早点发动总攻,他向联军将领发布命令说:天亮鸡一叫,我们就准备出发,各军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布阵。作战时,大家都看着我的马头来行动,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奔向哪里。

荀偃手下的将领听了他的话,觉得他太专横了,很反感。下军帅栾黶说:晋国从来就没有下过这种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国,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马头可要向东,回到我们晋国去。

其它诸候国的将领看到晋国的将领带兵回国,也纷纷撤回自己国家去了。全军顿时不战自乱,荀偃眼看无法挽回,也只好狼狈地撤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壮士断腕什么意思?壮士断腕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的战事,最讲究的就是如何减少自己的损失而保住大局,想要完胜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拥有壮士断腕的思想非常重要。而在东汉末年,就有很多诸侯为了一点点小的利益放弃了一整块蛋糕,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就是前面提到的“壮士断腕”,邓艾在参加灭蜀之战时就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要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的做出决定,最后灭蜀计划非常成功。不得不说邓艾是曹魏难得一见的大人才,可惜最后被钟会给害死了。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陈泰传》,时间是在蜀汉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八月,主要人物有姜维、邓艾和陈泰。原文如下:

艾等以为:“王经精卒破衄於西,贼众大盛,乘胜之兵既不可当,而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陇右之害,过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不如割险自保,观衅待弊,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

泰曰:“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走破王经,封之狄道。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维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云‘脩橹轒榅,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卒所办。县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邓艾等人认为:“王经所统率的精锐在西边战败,敌军士气大振。胜利之师很难阻挡,而将军所率领的不过是乌合之众,在败军的后面,已经失去勇气,陇右一带局势动荡。古人说‘被蝮蛇咬伤了手,壮士就要砍断自己的手腕’,《孙子兵法》说:‘军事有时不能出击,土地有时不能据守’,这是因为在小的方面有损失但在大的方面却能得到保全的缘故。现在陇右地区的危险远甚蝮蛇,不如放弃这个危险之地来保全自己,等对方出现纰漏后再出兵救援,这才是可行之计。”

陈泰回答道:“姜维姜维全军轻装出击,目的就是想通过运动战在旷野之地取得胜利。王经原本应当挖沟筑垒,将运动战变成攻坚战。王经贸然出击才使得姜维得逞。目前王经兵败故关被困狄道。如果姜维挟大胜余威,向东占领栎阳这一粮食囤积之地并四处招兵买马,招揽雍、凉地区的羌、胡各少数民族,与我军争夺关中、陇右一带,同时向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发布檄文,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但姜维并未采用这种方法,而是围攻坚城,这是他最大的失策。

兵法有云:制作攻城用的盾牌和攻城用的战车,须三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修建土山也要三个月的时间。以轻装军队孤军深入,粮草供应也会出现巨大困难,现在正就是我军扭转战局的最佳时机!目前姜维的背后是洮河,没有退路,前方是我军坚守的狄道。只要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出击,扼守险要地势,敌军将会不战而逃。你们几位怎么能说出这样丧气的话呢?!”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邓艾口中的“壮士解其腕”,这句话后来被演变成一句成语,叫做“壮士断腕”,比喻在关键时刻能当机立断。

这则成语故事所介绍的战事,是发生在蜀汉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的陇西之战。当时,曹魏雍州刺史王经中了姜维的疑兵之计,贸然出击,在故关一带被姜维击败,阵亡者达数万人。等王经逃回狄道清点人数才发现,逃回来的士兵仅剩下一万多人。

姜维此战的大胜,迅速引发陇西地区的连锁反应,包括邓艾在内的不少曹魏将领建议应该避开姜维的锋芒,暂时放弃狄道等陇西地区,与姜维展开持久战。不过,这个建议遭到曹魏征西将军、名臣陈群的儿子陈泰的强烈反对。陈泰认为应该火速派兵援救王经,为狄道解围,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扭转战局。最终,曹魏大军按照陈泰的命令展开了援救狄道的行动。陈泰此举完全出乎姜维的预料。经过一番激战,陈泰也得以击退姜维,稳定了西北战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不计其数什么意思?不计其数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火速逃离了洛阳,在路上被陈宫所救。此后曹操和陈宫二人来到吕伯奢家中,吕伯奢还打算招待曹操一番。结果曹操当时紧张的神经还没放下,以为吕伯奢会对自己不利,便将他们一家人杀戮殆尽。陈宫认为曹操不讲人情便离他而去,此后曹操再次起兵打算讨伐董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计其数”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生在杀害吕伯奢全家并逃到陈留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曹嵩、卫弘和曹仁等。原文如下:

(曹操)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操皆留为帐前吏。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谋刺董卓未遂,被迫逃出京城洛阳。在途径中牟县时,曹操被县令陈宫抓获。陈宫仰慕曹操的大义之举,与曹操一起赶往谯县。曹操字途中杀死吕伯奢一家,令陈宫愤而离去。曹操来到陈留后,在父亲曹嵩、孝廉卫弘及一些家族成员的帮助下,聚集了数千壮士,并在随后不久参与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之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不计其数”,意为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代周密所撰《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中的“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对历史记载相比,小说中的这一段故事情节可谓有真有假。首先,曹操在中牟县遇到陈宫这一情节就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按照《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董卓控制朝政后,曹操便逃出了京城洛阳,遭到董卓的痛击。在途径中牟县时,“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从这个记载来看,这位抓获曹操的人并非小说所言的县令陈宫,而是一位不知名的亭长。至于放过曹操的人,也只是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官吏。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孝廉卫弘,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的确有一位资助过曹操的孝廉,不过他名叫卫兹而不是卫弘。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世语》载:“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关于卫兹的生平,在《三国志·卫臻传》及注引中有详细的记载。卫兹陈留襄邑人氏,年少成名,以“不为激诡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为人称道。三公府多次征召,但都被卫兹拒绝。

董卓作乱后,曹操来到陈留,很快与卫兹成了好友。卫兹曾经这样称赞曹操:“平天下者,必此人也。”曹操在陈留招兵买马,卫兹资助了五千兵勇,这也成为曹操起兵最为重要的力量。不过,在随后进行的荥阳之战中,曹操遭董卓部将徐荣重创,这支队伍几乎被全歼。更为悲惨的是,卫兹也在这场战斗中阵亡。曹操为此悲伤不已。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只要曹操经过陈留郡,都要专门派人前往卫兹的宗祠祭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知难而退什么意思?知难而退典故介绍

全文共 1364 字

+ 加入清单

孙资是曹魏后期重臣,曹睿病重孙资力荐曹爽为托孤大臣。不过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原本应该会除掉站在曹爽一边的孙资,但司马懿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十分器重孙资,还将他官复原职。说明孙资的确是有过人之处,能在几乎逼死的情况下获得一线生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知难而退”,就和孙资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时间是在曹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主人公是孙资。原文如下:

诸葛亮出在南郑,时议者以为可因发大兵,就讨之,帝意亦然,以问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帝由是止。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亮出兵到了南郑,不少朝臣建议可以派遣大军前去讨伐,魏明帝曹睿也较为赞同这个意见,但孙资却表示说:“以前武皇帝曹操征讨南郑,俘获了张鲁,并在后来的阳平之战中转危为安。随后,他又亲自率军前去支援夏侯渊的部队。他曾经多次说过:‘南郑好事天然的牢狱,斜谷道则是六百里的石洞。’他的意思是说此处又深又险,非常高兴能将夏侯渊的军队救出。武皇帝非常善于用兵,看到蜀贼盘踞于山陵地区,吴寇鼠窜于江海之间,每次他都绕而避之,为的是不让将士们过于疲惫,不争一朝一夕之短长。这就叫做了解胜利的方法就勇往直前,了解事情的困难则后退。

如今如果进军到南征去征讨诸葛亮,道路艰险,又要计划如何调拨兵力来防御东吴的水军,大约需要动用十五、六万兵力,而且会劳师动众,势必造成天下骚动,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却是需要陛下深思熟虑。防御战争所需要的兵力,只要有进攻方的三分之一即可。如今只要动用原本镇守西北的军队,分别任命大将据守要塞,就足以震慑强敌,让将士们得到休息,百姓们也可以安然无事。数年之后,国力将越发强盛,吴两国必然出现疲惫。”最终,魏明帝采纳了孙资的建议。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孙资所提到的“知难而退”,意为作战时应该剑技而动,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情,后来泛指知道事情的困难就避开或后退。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孙资是曹魏的三朝重臣,素以文武兼备著称。魏明帝曹睿继位后不久,诸葛亮开始发动北伐之战。如何在广袤的西北地区抵御诸葛亮的进攻,成了曹魏朝廷的一个难题。有不少大臣认为应该调集大军主动发动攻势,而孙资则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了一番透彻的分析。

孙资认为应该吸取当年曹操丧失汉中为教训,在西北各战略要地部署重兵,依险固守,消耗北伐大军的有生力量。这个观点后来也得到了魏明帝曹睿的赞同,成为此后曹魏帝国的国策,这便是所谓的“西守东攻”。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诸葛亮北伐之战的失利,就是因为曹魏的这一国策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树栅连营什么意思?树栅连营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实际上刘备当年伐吴并不是自不量力,当时蜀汉的实力的确能和东吴一争高下。只是刘备求胜心切,犯了行军大忌,被陆逊抓住机会一举攻破。其实后人再看这场战役的时候,也是为刘备痛失好局感到遗憾,哪怕是刘备最终没输这么惨,可能对蜀汉来说也是好事。这次讲解的成语树栅连营正是出自夷陵之战,曹丕事后在评价此次战役时也提到了刘备所犯下的错误,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文帝纪》,时间是在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主人公是魏文帝曹丕。原文如下:

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闰六月,孙权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当初,曹丕听说刘备亲自率军东下,向孙权发动进攻,又设立栅栏将营垒连接在一起长达七百余里。曹丕对群臣表示:“刘备不懂得用兵,哪有连营七百多里去对抗敌军的呢?‘草木茂盛、广阔平坦、行动受阻、低洼潮湿、险要阻塞这五种地方都容易被敌军击败’,这是兵家大忌。不久之后孙权一定会送来告捷的表章。”七天之后,孙权打败刘备的文书果然送到了曹丕的面前。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树栅连营”,意为设立栅栏,连接营垒,比喻军事防御,以拒敌军。这也是由曹丕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本文介绍的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蜀汉与东吴之间爆发的夷陵之战期间。经过一番激战,刘备进攻受阻,在前线设立长达七百多里的营寨。这一举动不但令东吴主将陆逊迅速找到了破敌之策,就连不懂得军事的曹丕都看出了端倪。他所说的“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不过是兵法常识,并因此预判刘备必将失败。

那么,常年征战的刘备为何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经过一年的征战,刘备进攻受阻,不得不转入相持阶段。而此时刘备大军出在狭长的山谷地带,军队及后勤补给线容易受到东吴军队的袭击。因此,刘备采取连营七百里的做法避免损失。从这一点来看,刘备的做法还是比较谨慎小心的。

不过,刘备此举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缺陷,兵力多于分散。同时,由于当时正值酷暑,天气炎热,风干物燥火,而熟悉当地气候和地形的东吴主将陆逊则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采用火攻的战术,出其不意,终于将刘备击溃。如果当时是阴雨天气,陆逊的火攻之策就将难以奏效。也就是说当时的气候因素对战局的影响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所向克定什么意思?所向克定典故出处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也为曹操立下过不少功劳。在街亭一战上,张郃不费吹灰之力就击败了马稷,实际上马稷自己犯的失误要更大一些。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所向克定就跟张郃有关,张郃是曹真的人,但是曹真去世后就为司马懿所用。据说张郃会被蜀军反杀也是司马懿想要借刀杀人,毕竟张郃跟司马懿不合,留着也没用。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所向克定的意思,还有背后的故事。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张郃传》,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主人公是张郃。原文如下:

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诏曰:“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亮兵出祁山,魏明帝曹睿被赐予特进之衔。曹睿又派他统率部众增援西北战场。张郃在街亭与诸葛亮的部下马谡遭遇。马谡凭借南山的险要地形固守,张郃阻断了马谡军队的引水渠道之后,再发兵发动进攻,大败马谡。南安郡、天水郡和安定郡吏民发动叛乱响应诸葛亮,结果也都被张郃击败。

战后,曹睿下诏说:“敌将诸葛亮想依仗兵力上的优势,抵挡我们这支如猛虎一样勇猛的军队。将军您身披铠甲,手持利器,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朕非常感激您,特增加您的食邑一千户,加上以前的合计四千三百户。”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睿在诏书中所提到的“所向克定”,意为所到之处战无不胜。这也是曹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本文所介绍的这场战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便是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的街亭之战。就战争的准备和进程来看,诸葛亮无疑占有巨大优势。为了准备这场战事,诸葛亮足足准备了数年之久,而曹魏一番对此竟然一无所知,也没有做任何的战前准备。因此,在战争开始初期,北伐大军进展顺利,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纷纷背叛曹魏而相应诸葛亮。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出现在街亭之战之后。张郃受魏明帝曹睿的调遣,率领数万大军不远千里赶来西北增援。这一消息也很快被诸葛亮获悉。诸葛亮深知能否挡住张郃关系到此次战事的胜败。他也随即调整部署,命参军马谡率部来到街亭。马谡到达后,没有在山下扎营,而是选择了地势险要的南山进行固守。

当张郃来到街亭后,立刻发现了马谡这一战术的致命缺陷。他一面将南山团团围住,一面派人切断了山上蜀军的引水渠道。蜀军用水被切断,军心大乱。随后,张郃发动总攻,将马谡大军彻底击溃。诸葛亮精心准备数年之久的“一出祁山”之战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青牛道士什么意思?青牛道士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封君达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术士,别号青牛道士。封君达非常擅长养生之术,所以也受到了当时皇室贵族的重用。毕竟不管是皇帝还是当官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寿,这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想法都一样。不过古人的长生办法听起来都不怎么科学,更像是一些旁门左道的偏方,但古人也不懂这些,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基本上也愿意尝试。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青牛道士”不算成语,但和曹操有一些关系,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方术传•甘始传》注引《汉武帝内传》,具体时间不详,主人公名叫封君达。原文如下:

封君达,陇西人。初服黄连五十余年,入鸟举山,服水银百余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闻有病死者,识与不识,便以要闲竹管中药与服,或下针,应手皆愈。不以姓名语人。闻鲁女生得五岳图,连年请求,女生未见授。并告节度。二百余岁乃入玄丘山去。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封君达,陇西郡人氏,当初连续五十多年服用黄连,并生活在鸟举山一带。后来又服用水银一百多年,这才回到乡里,相貌看起来就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因为他经常乘坐青牛,故此号称青牛道士。当他听说有人即将病死,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便立即赶到送药或下针进行治疗,患者全都被治愈,而他却从来不说出自己的名字。后来,封君达听说鲁地有一女子得到《五岳图》,花了几年时间相求,但均遭到拒绝。不过,该女子却传授了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方法给他。封君达两百多岁时又去了玄丘山。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故事,便是文中提到的“青牛道士”,意为骑在牛背上的道士,后来泛指有道术的人。唐代曹邺的《偶题》中的“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指的便是封君达。

封君达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术士,与甘始、东郭延年等人齐名,三人最擅长养生之术。据《后汉书•方术传•甘始传》:“率能行容成御妇人术,或饮小便,或自倒悬,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翻译过来既是三人都有特殊的养生之法,都很擅长房中之术,或者喝小便,或者倒挂,吝啬精气,不远视,不大声说话。

或许是因为封君达等三人的名头非常响亮,曹操便将三人录用为官,向他们询问术数之法,并按照三人的传授加以运用。也不知道曹操的那点坏毛病是不是跟封君达等人学习养生之道所造成的,结果曹操非但没能长寿,反倒是因为那点坏毛病惹出了不少乱子,连自己的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都死于曹操的坏毛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漫山遍野什么意思?漫山遍野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马超在曹操后方,给曹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马腾被杀以后,马超更是接替了自己父亲的部队,向曹操发起抵抗。其实赤壁之战曹操会大败,就跟马超有着一定的关系,要不是曹操担心后方的马超可能就不会选择同吴蜀僵持,直接发起进攻也不会有后顾之忧,所以马超相当于是间接帮了他们一个忙。不过在演义中,有一件关于马超的事讲述的不太对,也跟这次要介绍的成语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和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发生在韩遂、马超叛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钟繇、马超和庞德。原文如下:

长安郡守钟繇,飞报曹操;一面引军拒敌,布阵于野。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钟繇上城守护。长安乃西汉建都之处,城郭坚固。壕堑险深,急切攻打不下。一连围了十日,不能攻破。庞德进计曰:“长安城中土硬水碱,甚不堪食,更兼无柴。今围十日,军民饥荒。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如此,长安唾手可得。”马超曰:“此计大妙!”即时差“令”字旗传与各部,尽教退军,马超亲自断后。各部军马渐渐退去。

钟繇次日登城看时,军皆退了,只恐有计;令人哨探,果然远去,方才放心。纵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大开城门,放人出入。至第五日,人报马超兵又到,军民竞奔入城,钟繇仍复闭城坚守。却说钟繇弟钟进,守把西门,约近三更,城门里一把火起。钟进急来救时,城边转过一人,举刀纵马大喝曰:“庞德在此!”钟进措手不及,被庞德一刀斩于马下,杀散军校,斩关断锁,放马超、韩遂军马入城。钟繇从东门弃城而走。马超、韩遂得了城池。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杀死马腾全家,马超兴兵叛乱,率部围攻长安城。长安郡守钟繇坚守城池,令马超久攻不下。部将庞德献策,暂时放弃对长安的围困,暗中安排士卒混进城中。一切准备妥当后,马超发动突然袭击,庞德斩杀周瑜的弟弟钟进,终于拿下长安城。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漫山遍野”, 意为布满了山间和田野,形容数量很多或范围很广。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盘踞关中及西北一带的韩遂和马超等人举兵对抗曹操,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不过起因却与小说中的描述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小说中,马超的谋反是因为马腾被杀,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却是马超叛乱在前,马腾被杀在后,马超也因此背负“背父叛君”的一世骂名。

至于小说中庞德献策夺取长安的情节,也并非历史的真实。从《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来看,马超叛乱后并未占据长安城,而庞德也没有斩杀曹军将领的记载,而小说中出现的这位钟进,只不过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人物,也根本不是钟繇的弟弟。作者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庞德的智勇兼备,为后来的庞德战关羽做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颐指气使最早出自《汉书·贡禹传》,写作目指气使,唐朝诗人元稹在《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中改做颐指气使。

唐朝末期,朱温支持唐昭宗复位,后将政敌崔胤杀死。随后,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将傀儡皇帝唐昭宗放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朱温再三思索,将李振派到洛阳去监视唐昭宗和朝廷百官。

李振到达洛阳后,他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同时,他还经常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去指使别人,遇到不顺眼的人就训斥,很多人还敢怒不敢言。

渐渐地,这个故事就演变成颐指气使,用来形容权势者指挥别人时傲慢神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弄假成真什么意思?弄假成真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讲述的就是周瑜本想借招亲之名,骗刘备来到江东,好以此要挟刘备拿回荆州。结果诸葛亮早已做好应对之策,刘备不仅娶到了孙尚香,还安全返蜀,这让孙权和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此次要介绍的成语是”弄假成真“,本来孙权并不想嫁妹妹,但最后却促成了这桩亲事。不过这个典故只是杜撰出来的,正史上孙权嫁妹妹只是为政治因素,这个大家还是要了解清楚的。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发生在刘备迎娶孙夫人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孙权、周瑜、张昭和刘备。原文如下:

却说孙权差人来柴桑郡报周瑜,说:“我母亲力主,已将吾妹嫁刘备。不想弄假成真。此事还复如何?”瑜闻大惊,行坐不安,乃思一计,修密书付来人持回见孙权。权拆书视之。书略曰:“瑜所谋之事,不想反覆如此。既已弄假成真,又当就此用计。刘备以枭雄之姿,有关、张、赵云之将,更兼诸葛用谋,必非久屈人下者。愚意莫如软困之于吴中:盛为筑宫室,以丧其心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分开关、张之情,隔远诸葛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击之,大事可定矣。今若纵之,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愿明公熟思之。”

孙权看毕,以书示张昭。昭曰:“公瑾之谋,正合愚意。刘备起身微末,奔走天下,未尝受享富贵。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使彼各生怨望,然后荆州可图也。主公可依公瑾之计而速行之。”权大喜,即日修整东府,广栽花木,盛设器用,请玄德与妹居住;又增女乐数十余人,并金玉锦绮玩好之物。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周瑜欲以结亲为名将刘备骗到江东软禁,然后再索要荆州。在诸葛亮的巧妙布置下,刘备来到江东,通过吴国太和乔国老,将这桩亲事变成了事实。孙权为此非常沮丧,周瑜则再度献策,美色玩好将刘备留在江东,为日后讨回荆州做准备。不过,后来赵云实施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刘备和孙夫人安全返回荆州,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权口中的“弄假成真”,意为本来打算做些虚假的事情来瞒骗世人,最后却变成真的了,变成了事实。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邵雍《弄笔吟》中的“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刘备与孙权的联姻,是汉末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三国演义》采用了这一史实的结果,却对其过程做了较大的改编。在小说当中,这场联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勾心斗角,还差点引发了孙刘之间的武装冲突。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场联姻是孙刘两家实现共赢的一个重大举措。

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占据了荆州四郡。对刘备势力发展充满忌惮的周瑜向孙权提出了一个限制刘备力量发展的计策。据《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曾在刘备来到京口时向孙权提出将刘备扣留在江东的主张。不过,孙权却并不赞成周瑜的主张,他认为尽管曹操兵败赤壁,但其实力依然强大,只有加强与刘备的联盟,才能抵御曹操,确保东吴的安全。因此,他不但否决了周瑜的建议,同时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从当时魏蜀吴三方的力量对比来看,孙权的做法无疑是较有远见的。通过与刘备的联姻,东吴西北疆域的安全得到了保证,这也为当时东吴图谋淮南一线提供扫除了后顾之忧。如果孙权按照周瑜的建议限制刘备的发展,不但刘备集团难以生存,东吴也将独自面对曹操的强大军事压力,想要守住江东难度也会增加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纵虎归山什么意思?纵虎归山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7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将刘备困在许昌时,刘备心里也是很慌,急忙想找机会开溜。结果刘备得到消息,称袁绍和袁术即将汇合,就主动向曹操请缨前去拦截袁术,曹操这次也没多想就答应了。刘备心中暗喜这下总算脱离了曹操的控制。不过曹操有几位手下建议曹操让刘备返回许昌,如果把刘备放走无疑等于当虎归山。曹操虽然嘴上把刘备当英雄,实际上根本就没把刘备当一回事,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纵虎归山”就跟这个故事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发生在刘备奉曹操之命离开许昌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郭嘉、程昱、曹操和刘备。原文如下:

时郭嘉、程昱考较钱粮方回,知曹操已遣玄德进兵徐州,慌入谏曰:“丞相何故令刘备督军?”操曰:“欲截袁术耳。”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郭嘉曰:“丞相纵不杀备,亦不当使之去。古人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望丞相察之。”操然其言,遂令许褚将兵五百前往,务要追玄德转来。许褚应诺而去。

却说玄德正行之间,只见后面尘头骤起,谓关、张曰:“此必曹兵追至也。”遂下了营寨,令关、张各执军器,立于两边。许褚至,见严兵整甲,乃下马入营见玄德。玄德曰:“公来此何干?”褚曰:“奉丞相命,特请将军回去,别有商议。”玄德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面过君,又蒙丞相钧语。今别无他议,公可速回,为我禀覆丞相。”许褚寻思:“丞相与他一向交好,今番又不曾教我来厮杀,只得将他言语回覆,另候裁夺便了。”遂辞了玄德,领兵而回。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在许昌被曹操所困,心中焦虑,苦思脱身之计。此时,曹操得到消息,说是袁术打算与袁绍会合。刘备趁机提出领兵前往徐州拦截袁术,曹操随即应允。刘备离开许昌不久,郭嘉和程昱力劝曹操下令让刘备返回许昌。但当曹操派许褚前去传达让刘备返回许昌的命令时,刘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予以拒绝,继续率部前往徐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程昱口中的“纵虎归山”,意为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中的“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情节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是有历史根据的。据《三国志?先主传》载:“袁术自败于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刘备离开许昌不久,程昱便对曹操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刘备不可纵。”直到此时曹操才醒悟过来,派人去追,但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从这个记载又引申出两个疑问,一是程昱为何建议曹操不要放走刘备,曹操又为何会放走刘备呢?关于这两个问题,史料也给出了答案。

程昱为何建议不要放走刘备,其实是程昱对刘备看法的一个延续。据《三国志?武帝纪》载,早在刘备被吕布赶出徐州前来投靠曹操时,程昱就向曹操提出这样的建议:“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不过,程昱的这个建议被曹操否决。因此,刘备离许昌后,程昱旧事重提,请求曹操追回刘备。

至于曹操为何会放走刘备,这与曹操对待刘备的态度有关。上面已经提过,当初程昱建议杀掉刘备被曹操拒绝,拒绝的理由见于《三国志?武帝纪》中曹操的一段话:“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很显然,曹操是想利用刘备来收买人心。因此,曹操对刘备器重有加。而刘备隐藏真实想法的功夫也的确了得,硬是让曹操放松了警惕。曹操认为刘备是真心实意归顺自己,成了自己集团的一员。故此,曹操才会让刘备率部前去徐州。等到刘备离开许昌,程昱特意前来提醒,这时的曹操才缓过神来,但却为时已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十四节气立夏的由来典故大全

全文共 2182 字

+ 加入清单

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四月初一前后,今年立夏是公历5月6日。二十四节气立夏的由来典故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二十四节气立夏的由来典故大全,欢迎查阅!

目录

立夏养生知识有哪些

立夏后,万物繁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消耗也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再加上昼长夜短,此时人的作息规律不能再一成不变。中医专家建议,立夏养生需静养护心、晚睡早起。

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七种护心食物

1、鳄梨

专家建议,做沙拉时不妨放些鳄梨,为饮食添加些有利心脏健康的优质脂肪。另外,食用鳄梨能让你同时摄入多种类胡萝卜素,特别是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这些都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豆类

大豆能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而且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依旧是人们保护心脏摄入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吃豆腐和喝豆奶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小扁豆、鹰嘴豆、黑豆还有腰豆等豆类都含有大量纤维,同时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钙质以及可溶性纤维。

3、坚果

核桃、腰果、杏仁等坚果都含有大量的欧米茄-3脂肪酸和单元以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吃这些食物还能摄入膳食纤维。

4、莓子

不论黑莓还是草莓,都含有能够消炎的成分,能够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有利心血管的健康。

5、菠菜

菠菜所含有的叶黄素、叶酸、钾和纤维能够帮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不过,只要多吃蔬菜对于心脏都有很好的强健作用。研究发现,相较不吃蔬菜的人群,每天吃两份半蔬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下降了25%。

6、亚麻籽

亚麻籽富含欧米茄-3和欧米茄-6脂肪酸,少量食用对心脏健康有很大的好处。一碗燕麦粥或是全麦粥,再加上一点点亚麻籽,就是一份最好的心脏健康早餐。

7、橄榄油

橄榄油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是食用油品中最高的,能有效降低体内“坏胆固醇”的含量,从而降低心脏疾病的患病风险。应该尽量选择特级初榨的油品,因为最少的加工程序保证了营养没有过多地流失。

立夏后,天黑得晚亮得早,中医专家表示:立夏后可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应在23点到1点(子时)阶段入睡。

由于晚睡早起,睡眠时间较冬季缩短,不少人总出现打盹现象。对此,建议增加午睡。而11点到13点进行午睡是最佳时间,且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而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立夏由来典故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明人《遵生八笺》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三候:

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

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立夏习俗

1、“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旧时,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还要“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丝线被称为“疰夏绳”亦称“长命缕”。

3、过去,每当立夏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将一些鸡蛋、鸭蛋或鹅蛋煮熟,用冷水浸泡后再套入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立夏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为小孩和老人称量体重,以检验一年来身体的变化。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返回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作威作福什么意思?作威作福典故介绍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去世后,曹丕改朝称帝,任蒋济为相国长史。后来曹丕给夏侯尚的诏书中,提到“作威作福”一词,夏侯尚还十分得意的把诏书给蒋济看。结果蒋济急忙觐见曹丕,并且指出曹丕这样说的不妥之处。最后曹丕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取回了交给夏侯尚的诏书。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就是“作威作福”,这个成语的意义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蒋济传》,时间是在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丕、夏侯尚和蒋济。原文如下:

(曹丕)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既至,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于是帝意解,遣追取前诏。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丕下诏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朕的心腹重将,应当给予你特别的任命(指征南将军一职)。希望你可以广施恩德足以令死者享用,实行惠爱令人终身难忘。你可以独揽威权,擅行赏罚,有杀人或活人的权力。”后来,夏侯尚将这道诏书出示给蒋济看。

蒋济回到朝廷,曹丕问他:“你在各地听到和看到的社会风气、教化都是怎么样的?”蒋济回答道:“没有其他善行,只听到了亡国之语。”曹丕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问蒋济这是什么原因,蒋济以曹丕颁给夏侯尚的诏书作答,他说:“‘作威作福’是《尚书》中明明白白告诫臣子不能做的事情,‘天子无戏言’,古人对此非常慎重。请陛下认真考虑。”曹丕这才吗明白了蒋济的意思,下令将颁给夏侯尚的诏书追回。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曹丕在诏书中提到的“作威作福”,意为独揽威权,擅行赏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尚书•洪范》中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蒋济为何会对曹丕的找到诏书大为不满,问题就出在“作威作福”这句成语上,因为按照这句成语最早的解释,是只有帝王才能行使的权力,而曹丕却出现了重大笔误。难怪蒋济毫不客气予以指责,曹丕也只能低头认错,乖乖地将诏书收回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