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防治近视方面都存在哪些误区呢(推荐2篇)

近年来患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这种疾病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了很多危害,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小编带你了解防治近视方面都存在哪些误区呢,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91

文章

2

篇1:防治近视须走出哪些误区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期从3月龄至七八岁是人一生中视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也是视力最容易受到损害的时期。早期视力发育较快可塑性强,后期较缓慢可塑性较差。在这一段时间里主要危害儿童视力健康的疾病就是弱视和近视,健康视力一定要从儿童抓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防治近视须走出哪些误区吧?

一、6个月起应定期视力及屈光度筛查

弱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儿童从6月龄国家就规定进行定期视力及屈光度筛查。幼儿园期间也会有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筛查。如家长收到检查结果可疑或建议专科就诊的情况,都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眼科进行进一步详细检查。

弱视的诊断是排除式的,视力低常不一定是弱视,先天性发育异常也不等于是弱视,眼部有器质性病变更不是弱视。所以到眼科专科检查排除这些问题非常有必要。如能发现弱视病因,治疗是不困难的。

但有很多家长对弱视诊治还存有一些误区

1、认为散瞳检查有很大副作用,

2、弱视治愈就是不戴镜裸眼视力恢复到1.0以上。散瞳检查叫法并不科学,正确叫法是睫状肌麻痹验光,如是需散大瞳孔检查眼底情况则可称为散瞳检查。儿童验光时需要去除眼球较强的调节力,这个调节力的存在使我们测得的儿童屈光度中球镜或柱镜的参数不够准确,测不准屈光度儿童弱视最基础的治疗配镜就无法完成。所以需要根据情况使用短效或长效睫状肌麻痹剂点眼以便测得真实的屈光度。点眼后会有畏光与视近模糊等症状,短效的几个小时,长效的两三周就会恢复,对眼睛基本是安全的。散光治愈的标准是双眼矫正视力大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且双眼视力基本相同,立体视正常,而不是裸眼视力1.0。如家长贸然提早摘镜则有可能使弱视复发,视力回退。部分高度屈光不正弱视患儿有可能需终身戴镜,对此家长一定要有科学的认识。弱视治疗的黄金年龄是3周岁至7周岁。弱视患儿家长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时间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儿童防治近视的误区有哪些

全文共 1920 字

+ 加入清单

近视是我国儿童的高发眼病之一。由于近视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便,还很容易引起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因此,很多家长都在积极地帮助孩子防治近视。然而,对如何防治近视目前在多数家长中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他们若按照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来帮助孩子防治近视,不但无助于孩子对近视的防治,还可能给孩子的眼睛带来损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防治近视的误区有哪些吧?

目前在防治近视方面都存在哪些误区呢?

认为孩子的视力不好就是患了近视

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如看不清黑板等)或是孩子在体检时被查出视力下降,就武断地认为这孩子是患了近视,然后就到处寻医帮助孩子治疗近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实,能影响孩子视力的眼病有很多,除了近视以外,还有先天性眼底病变、先天性远视、先天性散光、先天性斜视、先天单纯性弱视等。因此,家长们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时,应先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确诊,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不仅耗时伤财,还会耽误孩子眼病的治疗。认为散瞳验光对孩子的眼睛有害

散瞳验光是利用散瞳药将人的瞳孔散大,使睫状肌麻痹后再进行验光的一种视力检查法。许多家长不同意给孩子做散瞳验光,理由是怕散瞳会给孩子的视力带来损害。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医生之所以要给孩子散瞳验光,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睫状肌的调节能力比较强,如不进行散瞳,是根本无法检测出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也无法准确地查出孩子近视的度数。临床研究发现,在对青少年进行不散瞳的视力屈光检查时,其结果是百分之百的错误。另外,虽然散瞳会给被检查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如数日内眼睛怕强光刺激、看近物不清楚等。但这些不适都是暂时性的,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的眼睛即可自行复原,散瞳不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危害。因此,家长们在发现孩子患了近视后,一定要带孩子去做散瞳检查,以确定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及近视的度数,切不可因为怕影响孩子的视力而拒绝让孩子做散瞳验光检查。认为各种疗法都可以治疗近视

家长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患上近视。因此,孩子一旦患了近视,许多家长就会盲目地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进行治疗。其实,现在许多地方使用的治疗近视的方法和仪器都是不科学的,它们主要包括:眼部穴位按摩法、眼部穴位针灸法、耳部穴位埋藏疗法、各种眼部活血疗法和各种仪器的刺激疗法等。这些疗法对孩子视力的恢复并无帮助,即便暂时有效,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反弹。因此,家长们不可盲目地给孩子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如有需要,可采用以下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如:①眼睛的生理疗法:该方法主要是强调近视患儿应做到科学用眼,使眼睛的调节功能得到放松;②戴近视防治镜:该方法可以使近视患儿的眼调节功能恢复到平衡的状态;③使用眼药水:近视患儿可配合使用0.5%~0.75%的托吡卡胺眼药水和眼生素滴眼液,具体的使用方法应咨询医生;④使用具有恢复眼调节功能的仪器。认为近视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

一些家长在孩子患了近视后,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总是喜欢在孩子的寒、暑假期间为其治疗近视。许多不法商家也正是利用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某种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好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其实,防治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短时间的突击性治疗都不可能根治近视。另外,防治儿童近视一定要从孩子5、6岁时做起,一直坚持到女孩18岁、男孩20岁时方可停止,因为这时人们的眼轴已经停止发育了,近视也就不会再发展了。认为近视患儿戴眼镜后就不必去医院复查了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了眼镜后,就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临床实践证实,经常让戴眼镜的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具有以下好处:①能明确患儿原有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②能明确患儿的混合性近视中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③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减弱了还是发展了。

因此,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另外,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们也应经常带其去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每年可下降0.75~1度。认为孩子患了近视就必须戴眼镜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患了近视就必须戴眼镜,这样既可以治疗近视,又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孩子在出现近视的症状时,很可能患的是假性近视,若是给患了假性近视的孩子戴近视眼镜,会使其患的假性近视转为真性近视,从而会使这些孩子失去治疗假性近视的最佳时期。因此,家长们在孩子患了近视后,一定要带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以确诊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若为真性近视,则应给孩子戴近视眼镜;若为假性近视,则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