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防治近视方面都存在哪些误区和问题(精品8篇)

对于养花的人来说,最担心的就是花遭到病虫害,下面问学吧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月季花的病虫繁殖的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浏览

603

文章

8

篇1:防治近视须走出哪些误区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期从3月龄至七八岁是人一生中视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也是视力最容易受到损害的时期。早期视力发育较快可塑性强,后期较缓慢可塑性较差。在这一段时间里主要危害儿童视力健康的疾病就是弱视和近视,健康视力一定要从儿童抓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防治近视须走出哪些误区吧?

一、6个月起应定期视力及屈光度筛查

弱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儿童从6月龄国家就规定进行定期视力及屈光度筛查。幼儿园期间也会有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筛查。如家长收到检查结果可疑或建议专科就诊的情况,都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眼科进行进一步详细检查。

弱视的诊断是排除式的,视力低常不一定是弱视,先天性发育异常也不等于是弱视,眼部有器质性病变更不是弱视。所以到眼科专科检查排除这些问题非常有必要。如能发现弱视病因,治疗是不困难的。

但有很多家长对弱视诊治还存有一些误区

1、认为散瞳检查有很大副作用,

2、弱视治愈就是不戴镜裸眼视力恢复到1.0以上。散瞳检查叫法并不科学,正确叫法是睫状肌麻痹验光,如是需散大瞳孔检查眼底情况则可称为散瞳检查。儿童验光时需要去除眼球较强的调节力,这个调节力的存在使我们测得的儿童屈光度中球镜或柱镜的参数不够准确,测不准屈光度儿童弱视最基础的治疗配镜就无法完成。所以需要根据情况使用短效或长效睫状肌麻痹剂点眼以便测得真实的屈光度。点眼后会有畏光与视近模糊等症状,短效的几个小时,长效的两三周就会恢复,对眼睛基本是安全的。散光治愈的标准是双眼矫正视力大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且双眼视力基本相同,立体视正常,而不是裸眼视力1.0。如家长贸然提早摘镜则有可能使弱视复发,视力回退。部分高度屈光不正弱视患儿有可能需终身戴镜,对此家长一定要有科学的认识。弱视治疗的黄金年龄是3周岁至7周岁。弱视患儿家长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时间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全文共 2554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学生,是青春叛逆期,心理素质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内容。

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问题的原因

1.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鉴于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简单。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轻教师育人技巧的提升;重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轻教师健康心理的养成。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诚然会出现诸多的学生心理问题。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新课程改革理念与践行严重游离,学生学业越来越重,考试越来越频繁,分数越来越看重。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涛声依旧”,考试指挥棒依旧左右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随心所欲的测试卷,漫无边际的拓展,教师劳累,学生更遭殃。教师的压力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不少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心理负荷过重,用脑过度而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症状。他们由畏难、无奈,发展到厌烦、放弃,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2.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小学生的眼里都是可资模仿、借鉴的榜样。教师个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否认,现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良莠不一。健康向上的教师有之,消极响低沉的教师也不乏其人。教师的思想境地、执教方法,直接影着学生心理。方法简单、粗暴、挖苦、嘲讽,甚至恐吓、体罚,对中学生的心灵无疑是一种摧残,一种伤害,部分学生的冷漠、厌学、孤独、敌对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3.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许多农村父母文化层次低,思想观念比较传统,他们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采用简单的方法或行为来解决孩子心理问题,从而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更何况许多农村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另外,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对子女或溺爱,或因望子成龙而严之有余,都会导致子女心态和行为的偏离。父母离婚、再婚,也会使子女物质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在精神上遭受创伤,逐渐形成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的病态心理和行为。

4.社会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毋庸忌言,社会现象也显得更加纷繁复杂,淫秽的书刊、录像,金钱的诱惑,读书无用论等等,对初中学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上的逆反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自我意识的障碍。中学生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对事物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观点,不愿盲目遵从,自我意识逐步发展。但此阶段的中学生正是从儿童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半成熟、半幼稚与独立性、依赖性共存,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呈波澜起伏状,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无法正确把握,看待问题容易固执己见、片面化和绝对化;爱按照个人好恶和一时心血来潮来论事论人,缺乏理性和客观标准;遇事沉不住气,易受激怒,往往火冒三丈,唇枪舌战,甚至拳脚相加,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对待自己要么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自我否定,自我压抑,悲观失望,有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要么自我意识膨胀,过高估计自己的现状,甚至认为自己比谁都强,常做“白日梦”,把幻想当现实,而一旦遭遇挫折,便极易滑到自我萎缩的境地而一蹶不振。

2.人际关系的障碍。从小学时代进入中学时代,中学生如何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是他们能顺利利完成青春期过渡的重要前提。但嫉妒、自卑、多疑、冷漠或孤独等不良心理品质以及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异时性,往往造成了他们不能正常处理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与人交往或退缩畏惧、自卑孤独;或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他们不愿合群,不愿与人接触,总是游离于集体,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对人心存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内心感觉孤独、寂寞、空虚而又无法排解,心理矛盾日益加剧和突出。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障碍常被其性格类型所掩盖,不容易引起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障碍越来越严重。

3.学习心理障碍。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只是每个学生的程度轻重不同而已。由于中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学习负担重,考试分数及升学的压力让学生不堪重负,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使其对学习、考试产生焦虑、冷漠或恐惧心情,心情烦躁抑郁,好发怒,不想学习,上课不愿听讲,影响课堂纪律,作业马虎,疏远他人,怕与同学和老师接触,害怕考试,对重要考试甚至想通过伤残自身来躲避。这些心理障碍如得不到有效控制、疏导,将对学生的学业进步产生很大影响。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笔者在学生中做过“你是否喜欢学习”的调查,高达8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否定答案。可见,厌学已是一个普遍问题。刻板的学习方式、繁重的学习任务、无休止的题海战术、频繁的测验考试,令学生体验不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取而代之的是厌倦烦躁。

4.性认识的障碍。中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期,性生理不断发展,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对异性充满神秘、好奇、好感。但由于学校及家庭对性教育的滞后,性心理得不到正确引导,对性无法正确认识和把握,往往给学生带来许多迷惘和困惑,如与异性交往不适应,在异性面前或过分拘谨、局促不安、手脚无措,无法以平常心大方地与异性交往;或过分热衷于性引诱,沉溺于性幻想、冲动并渴望得到体验,产生早恋现象,甚至走上越轨、犯罪的道路。性障碍已成为中学生最常见、最难以启齿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5.反抗性与依赖性。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初中生们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注意哪些方面可预防小儿近视问题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注意哪些方面预防小儿近视问题?现代儿童近视越来越多,随着用眼过度疲劳和用眼不够干净卫生,宝宝的视力会越来越差,以至于变成近视。爸爸妈妈最好能从以下这些方面来预防小儿近视问题。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避免尖锐玩具

小孩子特别喜欢打闹,特别是模仿电视电影,进行打闹嬉戏。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要注意不能让孩子们那种尖锐的玩具或是生活中的的其它器具打闹,万一伤到眼睛或是身体任何地方都是非常遗憾的。而且同时,教会孩子在玩耍中,要有自我的眼睛保护意识,不玩危险性游戏。2.形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要劳逸结合,鼓励孩子适当休息眼镜,同时在乘车、走路、睡觉时不要看书,在强光和弱光下减少使用眼睛。3.避免刺激性化学物质

家中存放的带有刺激性的药物或是其他一些生活中需要用到的酒精、硫酸等化学物质,一定要存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除了避免孩子误食之外,也要防止孩子拿来玩耍,弄到眼睛里,小则引起感染,大则更加严重的事故。4.注意眼睛卫生

从小就要教会孩子注重个人卫生,注意眼部的卫生,防止感染。记得小时候特别贪玩,几乎天天地上爬地上滚,这都是小孩子的天性,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及时为孩子洗澡,保持干净卫生;早晨起床及时洗脸,清理眼屎,保持眼睛干净。5.避免过早频繁接触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毋庸置疑,因此家长要格外注意孩子们看电脑、电视、手机的时间,尽量引导孩子多做一些户外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童防治近视的误区有哪些

全文共 1920 字

+ 加入清单

近视是我国儿童的高发眼病之一。由于近视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便,还很容易引起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因此,很多家长都在积极地帮助孩子防治近视。然而,对如何防治近视目前在多数家长中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他们若按照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来帮助孩子防治近视,不但无助于孩子对近视的防治,还可能给孩子的眼睛带来损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防治近视的误区有哪些吧?

目前在防治近视方面都存在哪些误区呢?

认为孩子的视力不好就是患了近视

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如看不清黑板等)或是孩子在体检时被查出视力下降,就武断地认为这孩子是患了近视,然后就到处寻医帮助孩子治疗近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实,能影响孩子视力的眼病有很多,除了近视以外,还有先天性眼底病变、先天性远视、先天性散光、先天性斜视、先天单纯性弱视等。因此,家长们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时,应先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确诊,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不仅耗时伤财,还会耽误孩子眼病的治疗。认为散瞳验光对孩子的眼睛有害

散瞳验光是利用散瞳药将人的瞳孔散大,使睫状肌麻痹后再进行验光的一种视力检查法。许多家长不同意给孩子做散瞳验光,理由是怕散瞳会给孩子的视力带来损害。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医生之所以要给孩子散瞳验光,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睫状肌的调节能力比较强,如不进行散瞳,是根本无法检测出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也无法准确地查出孩子近视的度数。临床研究发现,在对青少年进行不散瞳的视力屈光检查时,其结果是百分之百的错误。另外,虽然散瞳会给被检查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如数日内眼睛怕强光刺激、看近物不清楚等。但这些不适都是暂时性的,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的眼睛即可自行复原,散瞳不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危害。因此,家长们在发现孩子患了近视后,一定要带孩子去做散瞳检查,以确定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及近视的度数,切不可因为怕影响孩子的视力而拒绝让孩子做散瞳验光检查。认为各种疗法都可以治疗近视

家长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患上近视。因此,孩子一旦患了近视,许多家长就会盲目地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进行治疗。其实,现在许多地方使用的治疗近视的方法和仪器都是不科学的,它们主要包括:眼部穴位按摩法、眼部穴位针灸法、耳部穴位埋藏疗法、各种眼部活血疗法和各种仪器的刺激疗法等。这些疗法对孩子视力的恢复并无帮助,即便暂时有效,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反弹。因此,家长们不可盲目地给孩子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如有需要,可采用以下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如:①眼睛的生理疗法:该方法主要是强调近视患儿应做到科学用眼,使眼睛的调节功能得到放松;②戴近视防治镜:该方法可以使近视患儿的眼调节功能恢复到平衡的状态;③使用眼药水:近视患儿可配合使用0.5%~0.75%的托吡卡胺眼药水和眼生素滴眼液,具体的使用方法应咨询医生;④使用具有恢复眼调节功能的仪器。认为近视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

一些家长在孩子患了近视后,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总是喜欢在孩子的寒、暑假期间为其治疗近视。许多不法商家也正是利用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某种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好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其实,防治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短时间的突击性治疗都不可能根治近视。另外,防治儿童近视一定要从孩子5、6岁时做起,一直坚持到女孩18岁、男孩20岁时方可停止,因为这时人们的眼轴已经停止发育了,近视也就不会再发展了。认为近视患儿戴眼镜后就不必去医院复查了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了眼镜后,就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临床实践证实,经常让戴眼镜的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具有以下好处:①能明确患儿原有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②能明确患儿的混合性近视中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③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减弱了还是发展了。

因此,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另外,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们也应经常带其去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每年可下降0.75~1度。认为孩子患了近视就必须戴眼镜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患了近视就必须戴眼镜,这样既可以治疗近视,又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孩子在出现近视的症状时,很可能患的是假性近视,若是给患了假性近视的孩子戴近视眼镜,会使其患的假性近视转为真性近视,从而会使这些孩子失去治疗假性近视的最佳时期。因此,家长们在孩子患了近视后,一定要带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以确诊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若为真性近视,则应给孩子戴近视眼镜;若为假性近视,则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儿童多动症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倒退20年,医院里很少有家长带孩子来就诊多动症。然而近些年,到医院来给孩子看多动症的越来越多。这显然不是由于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有了迅速提高,而是说明人们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实际上,被怀疑患了多动症而到医院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正常的儿童,他们可能和一般的孩子相比,更为活泼好动一些,以至适应严格的学校生活会有一定的困难,就被老师或家长怀疑患了多动症。这表明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多动症还不十分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多动症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有哪些?

行为方面存在问题

部分患儿伴有种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如说谎、逃学、偷窃、离家出走等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不讲礼貌,干扰别人,欺负弱小,不愿受别人的制约或排斥小伙伴,因此在同龄儿童中是不受欢迎的人。

神经系统检查可能有轻微异常

大部分患儿神经系统无明显异常,但有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运动功能异常,如动作笨拙,精细运动困难,闭眼站立不稳,不能走直线,用手指自己的鼻子困难等等;

(2)皮肤两点辨别能力差,即当患儿闭上眼睛,分辨自己的皮肤是受到一点的刺激还是两点的刺激的能力较差;

(3)发音存在缺陷,如口吃,吐字不清等;

(4)眼球震或斜视;

(5)脑电图异常。大约有半数的的多动症儿童脑电图存在异常。

先天性发育缺陷

部分多动症患儿存在先天性发育缺陷,如面部发育不良,头颅形状异常,手掌纹理异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农村在防雷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全文共 2018 字

+ 加入清单

开县雷击事件后,重庆市气象局初步勘查后发现,发生事故的小学教室并没有采取避雷措施,遭受雷击后,由于教室金属窗没有接地,电流无处泄放,造成学生伤亡。专家还发现,兴业村本来就地处雷电多发区,而兴业村小学位于一个山包上,位置突出,周围又有水田和水塘,再加上教室前面种有大树,种种因素都增加了雷击事故发生的几率,下面来看看农村在防雷工作方面存在问题解决之道是什么吧?

记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2009年政协会的发言中说,2007年8月10日江西有116人被雷击死,据调查,全部发生在农村,大部分是在田里劳动的农民。由于农民喜欢下雨后趁凉快干活,又缺乏避雷知识,扛着锄头,导致引雷。

无独有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81(第三工作组)中国专家关象石曾经接受本网采访时也说:“农村防雷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雷击造成的死伤人员中有90%是农民”。

既然是农村雷击伤亡相对来说比城市严重,照此推论,防雷的重点应该在农村。然而,现实状况却不是这样,城市防雷各地都抓的很紧,雷电监测、防雷检测和技术服务大都在城市进行,农村避雷设施基本上是空白,更谈不上检测和技术服务。防雷知识的宣传普及也大都在城市进行,因为人口集中,便于操作,而农村地广人稀,难以集中宣传,受众对象相对较少,从而成了宣传普及的薄弱环节。

目前农村防雷存在问题

谈及我国农村的雷电灾害,关象石表示有两个因素可能会为近年来的雷击事件增加一些途径。”第一个问题是农民富裕了“,他说有一段时间他特别惊讶于杭州的郊区,每次他从萧山机场到市内的路上都会看见农民盖的一座座小楼,有的屋顶上甚至有不锈钢的装饰性铁塔。”我问浙江防雷的同志:这些塔接地了吗?他们回答说大部分没有。“关象石说如果有雷电击中铁塔,就会顺着最近的管道进屋,”没准正好是自来水管,而你正在洗手或洗澡,那就完了“。

第二个问题是家电下乡。关象石讲了一个前不久发生在河北青龙县的故事,有一天半夜打雷,一个29岁的小伙子被雷声惊醒,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彩电,他知道打雷的时候要拔电源和有线电视线,因为这些线可能会把雷带进屋里。于是他光着脚去拔了电源,但在拔有线电视线的一瞬间被雷打死了。

“这也反映出我们在做防雷科普时存在的问题。”雷电安全防护知识提醒人们,为了防止家电损坏,打雷的时候最好关闭电源,将插头拔掉。“为什么不能多说一句:雷电临近的时候就不要拔了?”

如何判断雷电是否临近,关象石介绍了一个经验:一看见闪电就开始计时。雷电发生时同步产生雷声和闪电,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声速为每秒340米,所以如果15秒后听见雷声,说明这时雷电的距离为5100米。“10秒以上的叫远雷暴,10秒以内的叫近雷暴”,因此当这个时间短于10秒时,最好不要再接触电源插头。

农村防雷:综合防治是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房子建得越来越好,生活条件也越来越高,但农民对雷电的防护意识却没有相应跟上,防护措施也没有进一步加强。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宣传普及防雷避险知识。在雷击死亡案例中,绝大多数是缺乏防雷基本知识而遭雷击身亡。有些农民在大树下躲避雷雨,有些农村学生赤脚在雷雨天气里上学,有些农民扛着金属农具在雷雨天气下出工,极易遭受雷击造成伤亡。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身防护能力,防雷知识进农村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通信不发达,农民接受教育的条件有限,需要做很艰巨的防雷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今年的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要争取使科普知识更加通俗化,让公众能读懂、能听懂气象科普知识。这也说明气象部门的科普宣传还是大有可为。

第二要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网的建设,特别是雷灾高发区域,需要全面查补防雷设施的安装漏洞。农村住宅建筑防雷装置建设滞后,与城市相比,大多数农村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防雷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广大农村,乡镇住宅的建筑物防雷设施被忽略,几乎没有防护装置。为了节省资金,农村民房大都自建或小型私营企业建房,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没有经过技术评价和质量检测。农村不少农民在屋顶上安装铁皮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架设电视接收天线等,由于没有有效的防雷措施极易引雷入室造成设施及人员伤亡。农村的公用设施几乎无防雷装置。电力线路、电话线路、电视天线等架设不规范,由于线路长,裸露架空,又无雷电防护措施,是雷电感应的主要通道。很多住户乱架天线、电话线、电源布线混乱,往往易遭受雷击,导致农村的电力变压器、家用电视机、电冰箱受损普遍。气象部门要与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联手,重点做好农村易遭雷击部位的防雷设施建设,使广大农民有一个安全的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力。

第三相关部门对于农村自建房屋主动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其实防雷花不了多少钱。一个普通的两层民房如果是框架结构,基本不需要花钱,只要将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好就行。一个简单的防护措施农民不重视,还需要各地基层的防雷部门督察指导,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来看,中国尚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外来物种管理法规,更没有建立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评估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及跟踪监测机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中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存在的问题

1、立法分散,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与外来物种防治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海洋保护法》、《农业法》、《渔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之中,不仅过于分散,不成体系,而且其规定过于原则,针对性和操作性均不强。

2、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机构,涉及的部门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部等。由于受各自职责所限,在外来物种入侵前的防范及入侵后的应对工作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一些本来可以被拒之门外的入侵种或可以在入侵初期被彻底根治的入侵种,却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最终肆意扩散和猖獗蔓延,而管理部门也错失了一次又一次预防和扼制其生长繁殖的大好时机。相关规定仍显单薄,多项法律制度仍需建立或进一步完善。

3、长期以来,中国外来物种防治的内容都仅仅集中在对病虫害及疫种的检疫上,对于风险评估制度、跟踪监测制度及综合治理制度都鲜有涉及;对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目标、程序、手段等也均未涉及。

今天小编对中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幼儿游泳,家长存在三方面问题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解暑的最佳方式自然是去游泳啦。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游泳也存在着很多隐患。而关于幼儿游泳,家长存在三方面问题,今天小编主要讲讲这三方面的问题。

游泳前热身不能忘

现在有家用婴儿游泳池,如让婴儿在家戏水也要先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掌握要领再进行。千万不要让宝宝在成人浴缸中游泳,缸壁过滑、型号过大易造成宝宝溺水。

此外,游泳前热身不能少。宝宝应在吃奶或进食30分钟到1小时后再游泳。游泳前先进行适应性沐浴,水温大约在38℃左右。有特殊情况的宝宝不宜下水,如新生儿综合评分低于8分,脐部有感染,有耳、鼻、眼部疾病,或是出现感冒发热症状等。

借助游泳开发大脑

目前幼儿游泳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温度,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在近40℃的水温中游泳,虽感觉舒适,但锻炼作用不大。最佳温度是26℃-27℃,略凉的水可提高免疫力,初次锻炼,水温可从35℃-40℃以2℃之差逐渐降低,因为皮肤对2℃之差的水温可以很快适应。

二是观念,不少家长带孩子游泳的目的就是撒撒欢,活动一下好多吃点儿饭。

三是方法,孩子在水里时,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做什么,从而“错过”了对孩子大脑的开发与锻炼。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家长可通过抓漂浮物、泼水、踢水(尽量向自己的头部方向踢水)、划水(设置障碍让宝宝划开)、水中行走(水高至胸部或颈部)等方式,让孩子主动克服水的阻力、压力、浮力,锻炼四肢的协调力等。

最后,小编强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以孩子的安全为重。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儿童游泳以及如何避免儿童溺水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