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近念佛堂【合集4篇】

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自然和谐;人际关系不合,社会自然诸多纷争,佛法是怎么改善人际关系的呢?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2383

文章

4

篇1:念佛改善人际关系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

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自然和谐;人际关系不合,社会自然诸多纷争,佛法是怎么改善人际关系的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佛法改善人际关系:众生欢喜 诸佛欢喜

人是依靠因缘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所以应该多多广结善缘,因缘越多,成就越大。有时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都能为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功德。所以,每个人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结缘的机会。所谓“众生欢喜,诸佛欢喜”,只要起一念利乐有情、慈悲利他之心,心通法界,众生都能获益,无明烦恼减一分,清凉自在即增一分。常行于此,灾难自然蠲除,暴戾之气自然消弭,社会必然安定,世界必然和平。

所以说,“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阔,前途更远大、光明;与人为善,积德结缘的人生,才是幸福、喜悦的根源。

佛法改善人际关系:一钵千家饭 广度有缘人

由此可见,“缘”之一字,意义甚深。

从三宝的立场来说,广结善缘是指无差别地平等布施。也就是用佛法教化众生,有教无类,不论程度的高下、财富的有无、权势的大小、地位的尊卑、智慧的深浅,对他们都是有求必应。因此,出家人接受一切供养,绝不挑剔;任何人只要发心供养,不论数量多少,也不论财物品类,都是以慈悲心、欢喜心来接收。因此在佛陀的时代,出家弟子便是如此,他们每日托钵乞食,挨家挨户,贫富不拘,也不拘食物的的种类、质量,施主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有多少就接受多少,直至满钵或适量为止。这就是以平等心广结善缘,又称为“一钵千家饭,广度有缘人”。布施他人固然是结善缘,接受布施也是结善缘。

不过由于一般人的财力、物力、体力、智力和时间都很有限,所以,原则性和重点性的护持三宝、布施贫病,也是广结善缘的方式之一。例如:成就一人成佛,佛能广度众生,这样也就间接地与一切众生结了善缘。正如《四十二章经》中所说:“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初果圣人)。”乃至饭一已至无修无证程度的大解脱人,功德当然更大,以此可类推而知。

结缘的其他方法还有很多种,例如对人行注目礼,就是用眼睛跟他结缘;对人友善地微笑,就是用脸容与人结缘;赞美别人的优点或好处,就是用语言与人结缘;或是用服务、用技术、用心意、用道理都能与人结缘。

与此同时,“结缘”更能化解嫌隙与仇恨。如果我们平日能抱持“结缘”不“结怨”的态度与人相处,做到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时机成熟时,一定能与对方结下好因好缘。

佛法改善人际关系:广种善因 广结善缘

佛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对修行人来说,修行成就与否,除自身努力外,尚需假外缘善知识的提携、指导;若对一般人而言,人际关系好的话,做事自然事半功倍。由此可见,无论修行或处世为人,广结善缘,实在十分重要。

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非汽车、洋房;最可贵者乃是“缘分”。人与人要有缘分才能共事共处;人与事要有缘分才能成功成就;人与社会,乃至一切事事物物,都要有缘分才能完善圆满。

世界上有些人富可敌国,但没有人缘,到处受人批评;有些人贫无立锥之地,反而到处得人同情,这就要看他过往所造的善、恶业,和平常是否与人“结缘”。所以,“结缘”就是播种;不播种,将来又怎可能有收成?结缘越多,就好像银行里的存款越多;银行的存款多了,还怕事业不能成就吗?世间上的一切功成名就,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靠“因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念经念佛有什么用?念经念佛的好处有哪些?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人喜欢平日里念经念佛,这对于不念经念佛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不知道念经念佛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念经念佛的好处是什么。来吧各位,这个问题在这篇指南里会有你想要的答案哦,赶紧看过来吧!

操作方法

1

清心安神

有些人会在心情特别烦躁的时候念经念佛,这样一来,整个人会沉静在经文里面,这样就会让自己远离那些烦躁不安,整个人会变得安静很多。

2

看淡欲望

当一个人欲望过重的时候,会让自己变得失去理智,很难说会做出什么叫自己后悔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念念经念念佛打打坐,能够让自己的欲望渐渐消失。

3

精神满足

喜欢念经念佛的人一般都是有着极高精神追求的人,他们或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并不是特别的看重,但却会有自己很高的精神追求。而在念经念佛的时刻,他们会找寻到自己的精神满足感。

4

挽留善良

虽然我们不能说,念经念佛的人都是善良的人,但是念经念佛的人会希望自己在念经念佛的时候,能够找回丢失的善良,能够挽留住即将消失的善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香港东林念佛堂

全文共 1430 字

+ 加入清单

东林念佛堂位于香港荃湾芙蓉山。本堂开山于1952年,为定西法师所建。堂处茂密的丛林中,清幽深邃,为专修净土宗的道场。甫入山门即可见创于1970年的东林安老院。

1998年落成的大雄宝殿,殿宇巍峨,卷檐欲飞。楼下为大悲殿,供千手观音菩萨像:楼上供娑婆三圣,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地藏菩萨,右为观音菩萨,左右壁奉十八罗汉像。大悲殿后,过香花四溢之小庭园,极乐宝殿前石阶旁立莲花柱,殿内供奉西方三圣像,佛像前莲花水晶灯旋转不停,象征0常转。宝殿右旁楼下为延寿堂,楼上为观音阁。右旁楼下即为净土正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纪念堂,内奉大师舍利塔。楼上为藏经楼,藏有清刻大字《龙藏》共7168卷,另有《频伽藏》等佛经多部。延寿堂后为0殿,亦为藏法宝之所。

现东林念佛堂的僧众,专修净土,为十方比丘之选贤道场。寺院除诸佛菩萨圣诞举行法会以外,即专修念佛法门。该寺山门额曰:“东林念佛堂”。联为:“极乐莲邦原从门入;阿弥陀佛祗在眼前。”简洁的联语,道出了念佛堂的建寺宗旨。

创寺历史

东林念佛堂开山祖师定西法师(1895-1962)原籍东北海城,俗家姓于,先祖致力耕读,家颇小康,父母皆信佛。法师自幼已好跏跌坐,喜礼寺庙,研读经书。十八岁即入佛教宣讲堂为讲员,时常与友人王福庭(后出家,即倓虚法师)、陆炳南(后出家,即乐果法师)谈-道。1924年,定西法师赴南海普陀山,依法雨寺达圆大德受具足戒,后返住上海留云寺。1929年,在谛闲大师传千佛大戒0后,被公推为极乐寺第二任住持。定西法师并蒙谛老传授天台正宗法卷,是为天台宗法第四十四世,后来宝一和尚也传他法卷,为临济宗四十二世。法师教演天台,行修净上,特重律学,四众弟子求戒者甚多。1946年移锡于奉天(即今沈阳)南关般若寺,成立念佛堂,每日领众行持不懈。1949年,应倓虚法师之请,与乐果法师一道来港,协助倓公创办华南学佛院,并担任主讲凡三年。第一班学僧毕业后拟结茅蓬习静以弘所学。1952年,荃湾南天竺住持茂蕊法师将其东园菜地借以为庐,并得各方善信集资修建净室,初名东林净舍。是追法东晋庐山,净宗初祖慧远建东林寺事。法师先派圣怀、达成、净真三位法师购料兴工,自己与三位法师各出资五百元,继而永惺、妙境两位法师出资二百元,再而济涛、了一两位法师各出资四百元,并得吴蕴斋居士及各护法帮忙,得以大概完成。岂料同年八月初五,山洪暴发,建筑冲毁将半。各方闻讯纷纷施以援手,同年底复修完成初建。翌年,改净舍为东林念佛堂。之后再得竹林禅院舍后楼地基千余尺;竹林禅院又赠送东林后山地八千余尺,修建大雄宝殿(今极乐宝殿) 。

由于佛堂兴修之地来自各方捐献,恐产权未能归一,定西法师遂拟筹组东林念佛堂向政府注册,成立董事会。是时设永远董事包括:定西、茂蕊、济涛、圣怀、了一、永惺、圣照、智开、达成、洗尘、马宽广、净真、妙境等,并向香港佛教联合会备案,申明佛堂一切均为十方檀越布施,子孙眷属均无权承继,永为东林念佛堂常住所有。1962年正式获政府批准,成立东林念佛堂有限公司董事会,是为佛教团体机构。此举开香港佛教寺院之先河。东林念佛堂现任住持为净真法师,已经是第六任了。

现时东林念佛堂的僧众,专修净土,为十方比丘之选贤道场。常设法会有:释迦牟尼佛诞,药师如来诞、阿弥陀佛诞、弥勒菩萨诞、观世音菩萨诞、大势至菩萨诞,文殊师利菩萨诞、普贤菩萨诞、准提菩萨诞、盂兰法会、韦驮菩萨诞及伽蓝菩萨诞等。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香港荃湾区芙蓉山路

乘车线路:乘新界区专线小巴85路前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样念佛才是正确的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喜欢在平日念念佛经,能够起到静心效果,且还能够为自己和在乎的人带来好的运气,只是如何念佛才正确呢?一起来看看吧。

操作方法

1

如果念佛的时候你不相信佛能够精心,能够带来好运气,那么不管你念多久的佛,都是无用功,心诚则灵,一定要记得。

2

念佛不是为了显摆什么,或者是做给谁看,念佛是自己心里的事情,所以说正确的念佛方法很多,哪怕不出声,照样能够念佛,心里念佛才是佛。

3

念佛的时候,一定要心静,不要觉得心烦意乱才念佛,心烦意乱的时候你根本无心念佛,你心里的怨念会非常深,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念佛的。

4

念佛的时候要配合你的行为,并不是然你必须打坐或者沐浴更衣之类,而是有善行、善念,心里想着害谁,却要念佛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安慰,这样念佛是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