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陆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通用20篇

浏览

163

文章

1000

篇1:养蚂蚱的方法_蚂蚱怎样养殖

全文共 2484 字

+ 加入清单

蚂蚱是现在很时兴的一种农业养殖方式!至于日常中蚂蚱是怎么饲养的呢?下面就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关于养蚂蚱的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蚂蚱的价值

研究价值

蚂蚱的生物学特性与价值: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蚂蚱,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这两种蚂蚱营养丰富,肉质松软、鲜嫩,味美如虾,据《飞蝗之研究》和《飞蝗的饲料价值》等书介绍,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蚂蚱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有暖胃肋阳,健脾消食,祛风止咳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蚂蚱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痧胀、鸬鹚瘟,冻疮,气管炎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可以十只煎汤服,或炒存性研末服,五只/次,冻疮炒存性研末调香油涂患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餐桌上已由鸡鸭鱼肉等传统型转为绿色野味型,蚂蚱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在香港等地具有“飞虾”的美称,是各国人民的喜食佳品,在美国还举行“昆虫宴”招待贵宾,其中就有蚂蚱。据报导,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趋于食用昆虫,意欲达到减肥祛病之目的。随之而来的有些国家和地区都相应的兴起昆虫食品。用昆虫做菜,或制成罐头、饼干、雪糕等食品,十分畅销。

食疗价值

蝗科昆虫中华稻蝗、飞蝗等的虫体。又称为蚱蜢。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和四川、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区。获得后去翅、足,洗净,用沸水烫死后食用。含有高蛋白。是最理想的食品。

[性能]味甘、辛,性温。能健脾消食,息风止痉,止咳平喘,通络。

[参考]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铜、锰、维生素A、B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虚少食或营养不良;急慢惊风,抽搐痉挛;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喘咳气急。

[用法]煎汤,炒食,或研末。

[附方]

1、茴香炒飞蝗:蚂蚱30g,小茴香6g。一同放入食油中翻炒,待熟时加食盐少许炒匀。

本方用蚂蚱健脾消食,小茴香理气健胃。用于脾虚气滞,脘腹满闷胀痛,饮食减少等。

2、蚱蜢散:蚂蚱焙燥,研末。每次服3g,一日3次。

《救生苦海》用酒送服该品,治疗破伤风;《本草纲目拾遗》用砂糖和服,治小儿惊风。皆取该品止痉挛,息内风。但均属治标(缓解症状)之法,宜与治本对因的药物配用。

3、蚱蜢钩藤汤:蚂蚱10只,钩藤15g、薄荷叶10g。加水煎服。

源于《百草镜》。本方取蚂蚱、钩藤息风止痉,薄荷叶疏散风热。用于惊风发热,抽搐痉挛。

4、蚱蜢汤:蚂蚱30只,加水煎汤,分3次服。

源于《本草纲目拾遗》。本方专取蚂蚱止咳降逆,平喘。用于百日咳,咳嗽气急,连连不已。亦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等。

5、烤蚂蚱: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把蚂蚱进行烧烤使用,香脆,营养价值丰富。

保健价值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和飞蝗(Locusta m ig ratoria)等都含有保幼激素,脑激素,蜕皮激素,利尿激素(DH)和抗利尿激素(ADH),以及抗冻蛋白和储存蛋白等。其中,保幼激素,脑激素,蜕皮激素可从多方面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延缓机体衰老。

养蚂蚱的方法

饲养

种源的选择和鉴定

确定蚂蚱种类的方法有:

⑴咨询蚂蚱分类专家。

⑵查阅蚂蚱检索表或图谱。

⑶咨询有经验的蚂蚱养殖户。

⑷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蚂蚱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气候、食料来源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养殖棚

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可采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以上几种昆虫是蚂蚱的天敌,能捕食蚂蚱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决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为了便于雨季的排水,棚内地面要高于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取卵。可在四月中旬,在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作物,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按饲养蚂蚱多少确定,养一万只蚂蚱,用十五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的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丝、木棍、竹片等建造一个棚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棱布(纱窗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在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上拉锁。这个装置是为了不让蚂蚱跑出来和便于进出喂养管理。(也可以搭成拱形棚)

棚的高度在1.5—2米即可,为了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蚂蚱较大(大龄以上)不怕下雨时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以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若虫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蚂蚱非常纤弱,应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蚂蚱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⑷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蚂蚱是灾害性昆虫

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蚂蚱的种量,形成了潜在危害。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蚂蚱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

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蚂蚱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将养殖棚撤掉,待蚂蚱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蚂蚱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蚂蚱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发财树盆景养殖方法

全文共 1714 字

+ 加入清单

发财盆景家庭养护养护比较简单,一般用疏松菜园土或泥炭土、腐叶土、粗沙,加少量复合肥或鸡屎作基肥、培养土。小苗上盆或地栽种后,顶端具有明显优势,如不摘心,就会单杆直往上长;当剪去顶芽时,很快就会长出侧枝,茎的基部也会明显膨大。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发财树盆景养殖的家庭养护管理

地栽长到1·5米高时,可编辫或“成龙”造型,编好再继续种于地上或盆栽养护,提高观赏价值。如台山市端芬镇台湾外商在山坡地大量种植发财树,并编辫成三株、五株、七株等盆景树,经济效益可观。

发财树适应性强,喜光又耐阴,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生长良好。但长久在阴暗处生长,生机会转劣。入夏时应遮阴50%为好,以免烈日曝晒使叶尖、叶缘枯焦。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放有一定散射光处,不宜连续超过30天,如出现生机转劣徒长现象,应逐渐接受阳光,切忌急速受强光照射,以防不适应枯死。

盆栽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不干不浇,其膨大茎能贮存一定水分和养分,盆栽排水畅通,宁干勿湿,不可潮湿滞水,如水分过多积水,则生长不良,或根茎腐烂;但土壤也不宜太干,尤其晴天空气干燥时还须适当喷水,以保叶片油绿而有光泽。

生长期每月薄施腐熟花生麸肥水或有机质氮、磷、钾肥,或复合肥1—2次,一般室内观赏不必施肥。但每1—2个月盆施复合肥一次,每盆6—8克左右,以薄施为好,切忌浓肥,应增施磷钾肥,使茎干膨大。或叶面喷肥1—2次,以绿旺+植宝素+0·2%磷酸二氢钾等营养液,使叶片厚、叶色墨绿,每10—15天喷一次,可保持叶片绿而有光泽。冬季要温暖避光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土壤也不应太干,晴天空气干燥时适当喷水。春季应修剪枝叶1次,促使枝叶更新。

发财树盆景的繁殖方法

发财树多用播种繁殖,也可扦插繁殖。播种宜用新鲜种子,秋天成熟后采摘,将种壳去除随即播种。播种后覆盖细土约2厘米厚,然后放置半阴处,保持湿润,播后约7天左右可发芽。发芽温度22—26℃。苗长至25厘米左右可间密留疏,使树苗均匀生长。实生苗生长迅速,苗期要薄施氮肥和增施磷钾肥2—3次,促使茎干基部膨大。春季也可利用植株截顶时剪下枝条,扦插在砂石或粗沙中,保持一定湿度,约30天左右可生根,但扦插基部难以形成膨大根茎,观赏价值不如播种苗高。

发财树盆景养殖条件

阳光

发财树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照射,不能长时间阴蔽。在养护管理时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摆放时,必须使叶面朝向阳光。否则,由于叶片趋光,将使整个枝叶扭曲。另外,每间隔3天至5天,用喷壶向叶片喷水一次,这样既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又可使枝叶更显美观。

浇水

浇水是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量少,枝叶发育停滞;水量过大,可能招致烂根死亡;水量适度,则枝叶肥大。浇水的首要原则是宁湿勿干,其次是“两多两少”,即夏季高温季节浇水要多,冬季浇水要少;生长旺盛的大中型植株浇水要多,新分栽入盆的小型植株浇水要少。浇水量过大时,易使植株烂根,导致叶片下垂,失去光泽,甚至脱落。此时,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处,浇水量减至最少,只要盆土不干即可,每天用喷壶对叶面多次喷水,停止施肥水,大约15天至20天就可逐渐缓过来。

施肥

发财树为喜肥花木,对肥料的需求量大于常见的其它花木。每年换盆时,肥土的比例可占1/3,甚至更多。肥土的来源广泛,可收集阔叶树落叶腐殖土,加少许田园土和杂骨末、豆饼渣混合配制。此肥土效力高,方便易得,但应注意充分腐熟,以免将叶片“烧”黄。另外,在发财树生长期(5月至9月),每间隔15天,可施用一次腐熟的液肥或混合型育花肥,以促进根深叶茂。四是注意温度与湿度。发财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如若温度较低或湿度缺失,常常会出现落叶现象,严重时枝条光秃,不仅有碍观赏,且极易造成植株死亡。因此,莳养时应注意保持15℃以上的温度,并经常给枝叶喷水,以增加必要的湿度。而在深秋和冬季,则应注意做好越冬防寒、防冻管护。

发财树盆景养殖的病虫害

如发现茎部表皮发黑或露出黑色丝状纤维,是茎腐病而引起发财树烂茎。发病初期应喷洒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炭疽病可用50%百菌清可湿粉800倍或50%多菌灵600倍液喷洒防治,每7—10天1次。如菜青虫、尺蠖、红蜘蛛可定期喷施40%氧化乐果800倍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施2—3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土培水仙养殖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水仙花是我国本土的一个花卉品种,种植历史悠久。古代的文人骚客从来都对他不吝赞美之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土培水仙养殖方法,欢迎阅读。

土培水仙养殖方法:选择适当的养殖环境

水仙性喜阳光、温暖,适宜的温度为15℃左右,如果阳光不充足,就很难使其开花。养殖环境的空气湿度要求大,不甚耐寒,且怕炎热,营养生长期需要湿润而又不积水的沙质的土壤。水仙和其它宿类多年生草本花卉不同,它具有秋季开始生长,冬天开花,春季贮藏养分,夏季休眠的特点。所以夏季养水仙花时,应注意使其保持相对凉爽的气候。

土培法家庭较少采用,即利用大多数润土花卉的培养法来栽培水仙。土培水仙,要求用疏松的腐殖土。于10月中、下旬栽植水仙前,先将水仙头外表干枯的鳞茎片剥掉并刮去老根,加腐殖土至盆沿3cm处,注意栽入的水仙需露出一半,并将腐殖土紧实,然后将水仙鳞茎盘座落在盆中,再继续加土约1cm左右,接着浇透水,然后将花盆放在荫凉处,5天后待鳞茎盘长出根后,将花盆放到有阳光处养殖。土养水仙浇水要注意见干见湿,即土不干不浇水,一旦浇水就要浇到盆底漏水为止,浇水时间要选在早晚,否则会破坏根系的生长。

水培养殖水仙是家庭常用的水仙养殖方法。在水养之前,应先剥去鳞茎球外层干枯的褐色鳞片叶,去掉护根泥和基部的褐色朽根,洗净表面,直立于无排水孔的浅盆中,加水至水仙头下球茎1cm处左右,放到荫凉处,待鳞茎球长出根后,再放到阳光下。水养水仙花最好天天换水,一方面防止水变质污染引起烂根,另一方面天天换水,水干净长出的根也洁白漂亮。换水时,要用晒过的自来水,浸泡至花头一少半处即可。花期前,改为2-3天换一次水。

水仙花养殖注意事项

1、挑选种球要有讲究,主要注意看形状、观颜色、按压感三大要点。看形:优质的水仙鳞茎,一般个体大、形扁、质硬,表皮纵脉条纹距离较宽,中膜绷得很紧,皮色光亮,根盘宽大肥厚。

2、选择适当的生长环境。水仙性喜阳光、温暖,要求空气湿度大,不甚耐寒,且怕炎热,营养生长期需要湿润而又不积水的沙质的土壤。水仙和其它宿类多年生草本花卉不同,它具有秋季开始生长,冬天开花,春季贮藏养分,夏季休眠的特点。

3、正确选择水培法或土培法对水仙进行栽培。土培法家庭较少采用,即利用大多数润土花卉的培养法来栽培水仙。于10月中、下旬,用肥沃的沙质土壤把大块鳞茎栽入小呈有孔的花盆中,栽入一半露出一半,鳞下面应事先垫一些细沙,以利排水。

4、预防"哑花"。所谓"哑花",是指水仙在水养过程中,花葶中途夭折,花蕾枯萎或花蕾未开先衰的现象。"哑花"现象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5、防治病虫害水仙主要病虫害有大褐斑病、叶枯病、线虫病、曲霉病、青霉病等。

6.通过调节温度控制花期。一般水仙球正常进行水养45-50天可如期开花。所谓正常水养,即要保证水仙水养后,每天都要有6小时的光照时间,室温保持在10-15度左右为宜。如遇天气反常,光照不足,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那就要采取措施,使水仙能如期开花。常用办法有以下几点。

7.防止无限制增长。水养水仙花时,先将水仙球外表的褐色包膜去掉,在水仙球的上部各芽之间纵向切一刀,切透3-4层鳞片,再在两边各横切一刀,千万勿伤及花芽,洗去粘液,放置在浅盆中培养。白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晚上倒去盆中的水,第2天早上再加水培育,这样就可以避免叶片的疯长。

土培水仙养殖方法:挑选种球

主要注意看形状、观颜色、按压感三大要点。看形:优质的水仙鳞茎,一般个体大、形扁、质硬,无枯烂、色泽明亮,按压时稍有弹性。表皮纵脉条纹距离较宽,中膜绷得很紧,皮色光亮,根盘宽大肥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金蝉的养殖方法

全文共 2086 字

+ 加入清单

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 其养殖方法是先要选个好的养殖地!为此,下面小编整理了金蝉的养殖要点以供大家阅读。

金蝉的播种时间

种植时间一般在5到7月份或9到10月份。在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10到3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金蝉的采收

如有树木,多在一米处用透明胶带缠一圈,以保蝉虫不会爬高蜕变。蝉虫子播种之日起15——18个月即成成虫。

金蝉的采集

蝉卵以白蜡条为主,蝉卵幼虫是以植物根系的汁液为食,所以在掩埋时最好选择多根地带。每根枝条中含蝉卵100——400只,所以每亩地以500-800枝为宜,以保成活率。用此种方法种植金蝉使原有的生长期3——15年提前到18个月,孵化期由原来的一年个月提高到35天左右,成活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30%——60%左右。所以特别适合农村进行养殖。

金蝉的播种

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

金蝉的采卵

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金蝉的药用价值

蝉也叫知了,居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其皮曰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金蝉的采后处理

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金蝉的孵化

大约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金银花的地块中。在长1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盆中,底部铺撒5到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金蝉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孵化期间应不断抽查金蝉种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少量金蝉幼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进行种植。

金蝉的繁殖方法

(一)获取种源,卵的采集。选择树密、蝉多的场所,用顶端带高枝剪的长杆把树上被蝉产卵致死的细干枯树枝条剪下。凡是一侧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迹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50条捆成1小捆,放入塑料袋内。塑料袋要留孔口。成虫收集,老熟幼虫在18-24时采集。采收者在树的主干基部用手电筒照射捕捉。采收后放入纱网箱中羽化产卵。产卵纱网箱内栽种灌木状寄主植物,可栽一些实生果树。也可以

抓获树上的成虫。

(二)卵的埋殖将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得的有卵枝条集中在室内孵化。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木箱或塑料箱的底部铺5-10厘米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空气有较高的湿度。期间发现有若虫形成,即将带卵的枝条连沙埋殖在养殖场内。埋殖时间在9-10月(2年卵),当年卵到次年6-7月才能埋殖。埋殖位置在寄主植物树下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处,挖深30-50厘米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状的均可,以便挖取或捕获。埋殖后盖土压实,做好沟形及深度记录。知了蝉孵出后从6月开始生长,当年体重1克,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次年体重3克,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第三年若虫成熟,体重达4-4.5克,每公斤平均210只,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四、病虫害防治若虫及成虫天敌较多,如蟾蜍、蛇、鼠、刺猬、麻雀及其他鸟类;白僵菌、绿僵菌和虫草菌(蝉花菌)等微生物。水灾和农药化肥对若虫或成虫都为害较大。最重要的季节是树上的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上卵期和“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是蚂蚁和红色小花椿,防治措施是用强氯精稀释100倍的溶液浸带卵的树枝,或用敌敌畏、强氯精等农药进行土壤处理。

金蝉的养殖地

金蝉主要是在林下养殖,各种果树、木材树下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无需投资建场地、场房,无需购买其他养殖设施,我国林木资源丰富,一般三年以上的果树及其他树木下面都难以套种农作物,而金蝉养殖正是利用树下空间,靠吸吮树根的汁液生长,在不影响树木生的情况下发展养殖,可以说一举两得,整个养殖过程无需喂食管理、防疫等,不占用劳动力,在解决好金蝉养殖的技术和销路的情况下,金蝉养殖是下岗职工发展再就业和农民朋友从事第三产业的好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秋田要怎么养有哪些养殖方法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秋田犬沉毅、威严富予悍威,具有忠顺、朴素之感。朴实中含有高雅、感觉敏锐,举止庄重而又灵活。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秋田养殖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秋田的介绍

秋田犬(拉丁学名:Japanese Akita)的祖先被称呼为山地狩猎犬,是大型的熊猎犬。除了协助猎熊外,它还被利用来捕鹿和野猪。江户时代,出羽国北部的秋田地方,被佐竹氏平定。佐竹氏是关原之战之后被常陆国转封的旁系诸侯。自庆长年间(1630年左右),为了培养藩士斗志养斗犬,而将猎兽犬与秋田地区的土犬进行交配。这犬种成为秋田犬的原种。性格非常的傲娇,还容易和别的狗打架。在关于狗狗题材的感人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中的狗主人公狗“小八”就是属于秋田犬一类的。

秋田挑选方法

家长所挑选的秋田犬应该注重身高、体重、身体比例的协调,太高、太胖、太瘦、太小的秋田犬都不能选购。此外,如果自己对秋田犬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详细,那么挑选时可以邀请有相关经验的朋友陪同前往,帮助自己选购秋田犬。

一般来说,纯种、健康的秋田犬眼睛深褐色,小而且比较深,呈现三角形,鼻梁轮廓清晰,但是不突出,鼻子较宽呈现黑色。秋田犬的耳朵直立,与头部相比比较小,耳朵向前折起,耳尖部触及眼上缘,耳呈三角形。

秋田犬的颈部比较粗而且短,身体的肌肉丰满发达,整个躯干长度超过身高,胸部宽而且比较厚,胸廓发达,肋骨扩张。狗狗的毛发是浓密的双层毛,下层毛发短促柔软,上层毛发比较坚硬而且修长。

最后要注意的是,在选定秋田犬准备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查看狗狗的相关证书。例如,血统证书,体检证书,疫苗注射证书等等。此外,还需要和贩卖商签订买卖协议,以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秋田的养殖方法

1.性情

秋田犬的脾气有些暴躁,且有中华田园犬的血统,溜狗时易被误认为土狗。

2.运动

秋田犬原是狩猎用犬,有一定的野性,不可老是关在室内,必须让它出去散步、奔跑、跳跃等活动。

3.卫生

秋田犬易得丝虫病,室外的饲养者,要注重犬舍的环境卫生,不让它养成随地乱躺的坏习惯。

4.多与外界接触

从幼犬期开始,就要让秋田犬多与外面的犬和外面的人接触,培养诱导它养成对人友好、宽容的好习惯。若一直封闭饲养,会形成对人过多戒备,甚至以敌对态度待人的坏习性。

5.毛发

秋田犬的被毛稠密而美观,每天或隔日要为它梳理被毛,特别在活动回家之后,要及时清除沾在毛上的污垢和灰尘,还应定时为它洗澡。秋田犬内毛和外毛一样,每年脱毛2次。换毛期间要增加梳理次数,以增强血液的流通,促进被毛代谢顺利和加快。

6.遛狗注意

秋田犬平时应戴上项圈和拴上牵绳,外出时要由主人牵住,以防野性发作。

7.单独饲养

秋田犬对同类和其他动物都怀有敌意,和睦相处的几率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盆栽三角梅的养殖方法_要注意什么事项

全文共 3253 字

+ 加入清单

三角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靓丽的花卉!那么你对这种花卉的种植有多少了解呢?以下便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盆栽三角梅的养殖注意要点,一起来了解下吧!

1角梅的繁殖方法

压条日期:每年5月初至6月中旬,都是进行压条的好季节。每次压条约30天至35天。

压条方法:在叶子花母株上选择筷子头以上粗细的健壮枝条。选枝条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成活后便于从母株上剪断或锯断;二是枝条上部要有2条至3条细枝,着生一定数量的叶片,以便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往下输送,利于生根。

选好枝条后,再在估计处于营养钵中心位置的枝条部位,用小刀对枝条进行环切,去掉一圈树皮,深度要达到木质部,露出木质部,长度约为0.7厘米至1厘米左右。然后根据所选枝条的粗细,取一直径约为10厘米至15厘米的黑色软质营养钵,先将营养钵的任意一边从上至下剪开,剪开的长度根据枝条嵌入钵内的高度而定。然后在营养钵的下部周边和底部共剪5个至7个小孔,作为漏水和观察用。然后将营养钵套在枝条上,使枝条的环切处位于营养钵上部1/3处,并处在营养钵的中心位置。再用木棒扎成三角架将营养钵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如在营养钵的下方再放一个装满泥土的营养钵)固定。在原来营养钵的剪开处用细铁丝扎好。再填入干湿适度的泥土,泥土一般以园土拌腐叶土为好。填入泥土时要注意将枝条的下方填实,不留空隙,并将泥土稍为压紧。最后浇水,水要浇透。

压条后的管理:注意保持营养钵内泥土的湿润,根据天气情况,一般2天至3天浇水一次,每次水要浇透。大约经过25天左右,就会发现营养钵下部的两三个小孔内伸出几根嫩嫩的白色根尖,这时,说明压条已经成功,所压枝条的环切处已经长根。再过5天至7天,待新根长得再多一些,长一些,就可以进行移栽上盆。

移栽以及移栽后的管理:移栽时要注意的一点是,即打算移栽前的2天至3天不要浇水,以便使营养钵内的泥土硬结成团,避免移栽时土壤散开,导致长出的新根与泥土分离,影响移栽后的成活和生长。移栽时,先用枝剪或小锯片在营养钵外紧挨营养钵壁的地方将枝条剪断或锯断。然后,小心地将营养钵去掉,再将植株移栽在准备好的花盆内。盆土以园土拌腐叶土或岩山土为好,盆土内最好还拌上一些经过发酵的菜枯或豆饼枯之类的基肥。移栽后再在植株旁边插上木棍将植株捆扎固定。然后浇水,水要浇透。如果阳光太强,可将花盆放在阳台内遮阳1天至2天,然后再放到阳台上晒太阳,按正常的管理方法管理。

由于这种繁殖方法使原来枝条上长的新根多,移栽时又带大量的泥土,所以移栽后基本不受什么影响,因而成活快,生长快,当年9月至10月时即可繁花盛开,历久不衰。

盆栽三角梅的养殖方法

1.土壤:三角梅对土壤要求不多,在排水良好、含矿物质丰富的黏重壤中生长良好、贫瘠、耐碱、耐干旱、忌积水。微酸的土壤最利于三角梅的生长。

2.浇水:开花前要注意控制水量。三角梅的平时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要透”的原则。但要使三角梅开花整齐、多花,开花前必须进行控水。

3.温度:生长适温为15-30℃,在夏季应适当遮荫或采取喷水、通风等措施,冬季应维持不低于5℃的环境温度。

4.施肥:施肥不能过来,也不能过少。要使三角梅多开花,必须保证充足的养分,同时施肥要适时适量,合理使用。一般4月至7月份生长旺期,每隔7天至10天施液肥一次,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肥料可用10%至20%腐熟豆饼、菜籽饼水或人粪水等。

5.光照: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应先放于半阴处。冬季应摆放于南向窗前,且光照时间不能少于8个小时。

6.繁殖:扦插枝的选取:三角梅的枝,粗如胳膊细如香都可用于扦插;粗枝发根迟,成型快;一年生木质化绿枝易发新根,成活率高。一般选结构紧密粗壮的1-2年生外层向阳枝,(不用过细枝,不成熟枝,徒长枝,荫蔽枝。)用锋利小刀削成3-4节(约长8-10cm)一段,下部的斜削面在节下5-10毫米处,摘除下部叶片,保留上部二片半(全)叶作插穗。

7.修剪:修剪有讲究,不能太随便。三角梅生长迅速,生长期要注意整形修剪,以促进侧枝生长,多生花枝。修剪次数一般为1次至3次,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开花次数。

8.病虫防治:三角梅常见的害虫主要有叶甲和蚜虫,常见病害主要有枯梢病。平时要加强松土除草,及时清除枯枝、病叶,注意通气,以减少病源的传播。加强病情检查,发现病情及时处理,可用乐果、托布津等溶液防治。

9.松土和换盆:这点不能懒。三角梅由于长期浇水、施肥和雨水冲刷,盆土容易板结,因此,必须定期松土,同时清除盆土杂草,以利于三角梅生长。否则盆土板结、积水,容易造成三角梅根系腐烂或生长不良。另外,三角梅生长速度较快,根系发达,须根甚多,每年需换盆一次。

3角梅的生长习性

性喜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 耐寒,耐瘠薄,耐干早,耐盐碱,耐修剪,生长势强,喜水但忌积水。要求充足的光照,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均盆栽养护。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排水好的沙质壤土能旺盛生长。

叶子花光照不足会影响其开花;适宜生长湿度为20~30℃。

4角梅的栽培技术

栽植

南方多为地栽观赏,栽植时间为春季。地点应选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以利于其生长。北方则盆裁观赏,上盆或换盆的时间为每年春季萌芽前,盆土选用腐叶土、田园上、沙、马粪(腐熟的)或骨粉,按2:3:3:2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的培养土。栽后浇透水。

光照温度

叶子花为喜光植物,生长期都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冬季霜降前要搬入温室内,温度保持10-15℃,置于向阳处,最低温度不低于3℃。4月谷雨前后搬出温室,放在通风、向阳处养护。霜降前入房。

浇水施肥

叶子花喜水但忌积水,每年栽植或上盆、换盆后浇1次透水,生长旺季每天上午喷水1次、下午浇水1次(下午4点以后浇)。春、秋季可酌情2天浇1次水,冬季在室内可控制浇水,促使植株充分休眠。一般不干不浇。施肥量也随季节而不同。冬季停止施肥。春季栽植或上盆、换盆时施足基肥,盆栽的出房后可每月施3-4次腐熟的饼肥水或蹄片水,花期前可增施几次磷、钾肥。秋季减少施肥量。夏季生长旺盛时,可每周施1次肥水。

叶子花喜肥,生长期每周须施氮肥1次,花期增施磷肥2~3次。夏季供水不足或冬季浇水过量,易造成植株落叶,所以浇水一定要做到适时、适量。花后浇水要减少。

整形修剪

叶子花生长势强,因此每年需要整形修剪,每5年进行1次重剪更新。时间可于每年春季或花后进行,剪去过密枝、干枯枝、病弱枝、交叉枝等,促发新枝。花期落叶、落花后,应及时清理。花后及时摘除残花。生长期应及时摘心,促发侧枝,利于花芽形成,促开花繁茂。对老株可短剪一些。叶子花具攀援特性,因此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绑扎造型,可整成花环、花篮、花球等形状,必要时还可设立支架,造各种形状,如花柱等。

花期控制

若想国庆节见到叶子花,可提前将盆放于暗室进行避光处理,因其为短日照花卉。时问在8月初左右,将盆栽叶子花置于不漏光的环境中,每天从下午5点开始至第2天上午8点完全不见光,这样保持50天,每天喷水降温。正常浇水,每周增施磷、钾液肥或蹄片赦肥。如此国庆节可见到绚丽的叶子花。

5角梅的主要价值

叶子花具有一定的抗二氧化硫功能,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绿化植物。

叶子花的观赏部位是苞片,其苞片似叶,花于苞片中间,故称之“叶子花”。叶子花树势强健,花形奇特,色彩艳丽,缤纷多彩,花开时节格外鲜艳夺目。特别是冬季室内当嫣红姹紫的苞片开放时,大放异彩,热烈奔放。深受人们喜爱。赞比亚将其定为国花。中国南方常用于庭院绿化,做花篱、棚架植物,花坛、花带的配置,均有其独特的风姿。切花造型有其独特的魅力。

叶子花的花可入药,具有解毒清热、调和气血的功效。对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疽毒有一定的效果。

6角梅的养殖注意事项

1.角梅的生长期,要适当的保证三角梅的温度,一般在冬季的时候要保持在5℃以上,最低不能低于3℃。

2.其比较喜爱阳光,但是在夏季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遮阴处理,同时在冬季的时候,要保证8个小时的光照。

3.在土壤的选择方面,其要选择的是比较肥沃、疏松、排水性能强的土壤。

4.浇水要适量,在梅雨季节,要保证一定的排涝性,否则会出现烂根的现象。

5.开花前,可适当的翻盆换土,同时可进行适当的修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蝴蝶兰种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全文共 2391 字

+ 加入清单

蝴蝶兰是单茎性附生兰,茎短,叶大,花茎一至数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那么,它在种植上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蝴蝶兰种子的种植要点。

蝴蝶兰种子的养殖的注意事项

施撒肥料: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浇水原则:蝴蝶兰的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蝴蝶兰生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下午五点前后浇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点和下午五点各浇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宜在上午十点前进行。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

蝴蝶兰的观赏价值

蝴蝶兰的学名按希腊文的原意为“好似蝴蝶般的兰花”。它能吸收空气中的养分而生存,归入气生兰范畴,可说是热带兰花中的一个大族。台湾原生种白花蝴蝶兰闻名世界,南洋诸岛菲律宾、婆罗洲、印尼、马来西亚各地约有五、六十种原生种。蝴蝶兰色彩多种,从纯白、粉红、黄花着斑、线都有。育种家们利用各地搜取到珍贵的原种进行人工交配,改良出各种花色、花型,在花的尺寸上也有惊人的成就,当今达六寸的大白花,近五寸的粉红花,各种黄花红斑、红点、红线、纯黄、白花红心等色彩在各处兰花展都可看到,蝴蝶兰已是当今兰花之后(嘉德丽雅是兰花之王)蝴蝶兰也被用来与近亲异属杂交,尤其与Doritis的交配(称为朵丽蝶兰)产生很悦目的深紫红花。

蝴蝶兰种子的养殖方法

蝴蝶兰使用种子能繁育出大量优良的种苗,而且不易传染病毒和其他病害,还能利用杂交的手段来培育更优良、更新奇、更多花色花型的新品种。

1、播种前的准备

(1)看果荚是不是空包(是空包就没有可能有苗出来);

(2)看种子的活性程度,一般兰花种子只有10%以下的活性。

2、播种的方法

(1)自然播种法

将已开裂蒴果散发出来的种子播于亲本植株的花盆中,这是由于亲本植株的植料中或许存在有蝴蝶兰种子发芽时所必要的共生菌。自然播种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无菌程序和操作工具,适用于一般家庭蝴蝶兰种植者,但此法成功的机会甚微,极少应用。

(2)无菌播种法

先将未裂开的成熟蒴果洗净,然后置于75%~90%乙醇或氯仿中浸2~3秒,再用5%~10%的漂白粉溶液或3%的双氧水浸5~20分钟。取出种子在同样的消毒水中浸泡5~20分钟,然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取出种子,再用细针将种子均匀地平铺于已制备好的瓶中培养基表面。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3000勒克斯,每天10~18小时,温度保持在20~26℃。9~10个月后,小苗长出2~3片叶子便可出瓶上盆栽植。此法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工作,一般在组织培养实验室里进行,或在规模大、管理严格的组培工厂里进行。

蝴蝶兰种子的养殖条件

1.温度: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这个温度不难达到,但要注意,不要将花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离之过近。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间,但不能低于13℃。

2.浇水:蝴蝶兰原产于原始森林中,雾气较多,温度较高。蝴蝶兰没有粗大的假球茎储存养分,如果空气中湿度不足,则叶面发皱且软弱无力。因此,蝴蝶兰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蝴蝶兰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80%。蝴蝶兰新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下午五时前后浇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五时各浇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已足够,宜在上午十时前进行。如遇寒潮来袭,不宜浇水,保持干燥,待寒潮过后再恢复浇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

3.光照: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4.通风: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故家养蝴蝶兰通风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5.营养: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6.花后管理: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2~3个月。当花枯萎后,须尽早将凋谢的花剪去,这样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如果将花茎从基部数4~5节处剪去,2~3个月后可再度开花。但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如想来年再度开出好花,最好将花茎从基部剪下,当基质老化时,应适时更换,否则透气性变差,会引起根系腐烂,使植株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叶生长出的5月份换盆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野鸡养殖方法

全文共 4861 字

+ 加入清单

野生野鸡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猎杀和非法经营,加之自然界存量极少,因此人工养殖野鸡商机无限。所以,下面小编带你一起了解下野鸡的养殖,欢迎各位的阅读!

野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

1、收入预测:以引进50组(1公5母/组)野鸡为例,每只母鸡年产蛋按100枚计算(实际产蛋量要高得多),250只母鸡年产蛋25000枚。种蛋合格率按95%计算,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按85%计算,则年产野鸡为:25000×95%×85%×85%×85%=14585只。饲养3个多月商品鸡可达1.5公斤,目前售价30-50元/只,即使按土鸡价卖,也可卖24元。一年收入:14585只×24元/只=35万元。

2、成本分析:①引种款2.4万元。②饲料费:每只商品鸡成本7-10元, 14585只约需饲料费14万元;种鸡饲料费约1万元。共计15万元。③水、电费年开支约1000元。④人员工资:平均每人每年按6000元计,2人共计1.2万元。共计开支18.7万元 。

3、利润: 35-18.7=16.3万元。第一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还盈利16.3万元,(这还是按产蛋和销售价最低计算,实际还要高)投资保险。

野鸡的主要价值

1、食用价值: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倍,脂肪含量仅为0.9%,是猪肉的1/39、牛肉的1/8、鸡肉的1/10,基本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鸡因此成为历代的皇家贡品,清代乾隆皇帝食后赞叹不已,写下“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名句。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食后评价:“好看、好吃、有野味”;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也对野鸡的营养成份给予很高的评价。山鸡送人是高档礼品,待客是珍稀野味,还是美国白宫招待国家元首的保留菜肴。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前后,市场上都掀起一股送山鸡的热潮。

2、药用:《本草纲目》记载:野鸡补气血,食之令人聪慧,勇健肥润,止泻痢,除久病及五脏喘息等。经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测定: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21种之多,其中有多种是人体自身所无法合成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氨基酸模式。并富含锗、硒、锌、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儿童营养不良、妇女贫血、产后体虚、子宫下垂和胃痛、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对人体的滋补功能远远高于久负盛名的甲鱼、鳗鱼等。野鸡中锶和钼的含量比普通鸡高10%,还有防治癌症的作用。

3、观赏:节日送山鸡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传统,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同时还可制成漂亮又好卖的标本。我场用野鸡的皮毛做成的标本,光彩鲜艳、栩栩如生、高贵典雅,每架200多元还畅销各大城市工艺礼品店、旅游景点。野鸡的羽毛别具特色,还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画、玩具等工艺品。

野鸡养的育雏期饲养管理

野鸡的育雏期是指雏野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一般为1—30日龄,有些地区可长达42日龄,育雏期是饲养野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雏野鸡在1周龄内死亡率最高,许多品质低劣的种蛋孵出的雏野鸡多在这一时期死亡。雏野鸡非常胆怯。对外界环境的微小变化特别敏感,任何刺激都会引起雏野鸡惊慌逃窜,以致死亡。所以育雏鸡要特别保持环境幽静,操作按程序,不要随意更改或经常换人。如果环境条件较差时(如各种声响、黑暗、强光、各种颜色等),应在雏雉出壳30小时内输送给雏野鸡,建立对这种刺激的条件反射,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不会引起恐惧而四处逃窜。育雏方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立体式育雏(笼式育雏);另一种是平面育雏(地面垫草育雏、网上平养育雏)。其中笼式育雏和网上平养育雏清洁卫生,便于防疫。地面平养垫草育雏容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球虫病等。育雏前的房舍、饲养用具等准备工作均与家鸡相同,但有一些特殊要求。野鸡育雏比家鸡难度大,要求高,刚出壳野鸡体小娇嫩,必须提供完全符合野鸡生长的良好生活环境和营养。

1.严格保温 温度是野鸡育雏的重要条件,必须控制好适宜、恒定的温度。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野鸡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育雏温度随着雏野鸡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脱温时间应视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野鸡体况,灵活掌握,可采取20日龄以后白天脱温,晚上供温的方式,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2.湿度 育雏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适宜的育雏湿度见表2—7。 育雏湿度过大,雏野鸡水分蒸发散热困难,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虫、霍乱等病;湿度过低,雏雉体内水分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的雏野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肛现象。

3.密度 育雏野鸡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野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雏野鸡生长速度减缓,易发生啄癖。因此,应按时调整雏野鸡的密度。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只雏野鸡,2周龄每平方米40只,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只,到7周龄时为15只。

4.光照 雏野鸡的光照基本与家鸡光照制度一样,但是野鸡胆小,敏感易惊吓,在控制光照开关应采用渐暗、渐明式开关调控器,避免引起对雏野鸡的惊吓刺激造成意外损失。

5.及时断喙 野鸡易发生相互啄斗,到2周龄时,就有啄癖发生,应对其进行断喙。在14—1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断喙,7—8周龄进行第二次断喙,由于野鸡喙部生长很快,应根据生产情况,及时安排断喙。断喙前2天要作好准备工作,为防止野鸡应激,应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维生素K3,连用3天,同时料槽中饲料应加满。

6.初饮 雏野鸡从出雏器出来后24—36小时,应进行第一次饮水,给予雏野鸡35℃温开水,为防白痢、大肠杆菌病,在水中加入0.01%氟哌酸或环丙沙星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还可在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或葡萄糖。

7.开食 在雏野鸡进行初饮后2—3小时,将饲料用水调制到干湿适中,均匀撒在开食盘中或垫纸上,诱使雏野鸡采食。喂料量控制在半小时内采食完,少给勤添,防止饲料腐败。1周后饲料中拌1%—2%砂砾,以助消化 野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野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这一阶段,为野鸡的育成期,这时期正是野鸡长肌肉、长骨骼、体重的绝对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只鸡日增重达10—15克,到3月龄时雄野鸡可达到成年体重的73%,雌野鸡可达到成年野鸡的75%。因此,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对日后商品野鸡的上市规格或种野鸡性能的质量关系密切。所以对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同样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野鸡养殖方法:建筑与设备

(一)场址的选择 野鸡场应选地势高燥、砂质地、排水良好、地势稍向南倾斜的地方。山区应选背风向阳、面积宽敞、通风、日照、排水均良好的地方。野鸡场应建在肃静、安全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工厂、主要交通干道,但又要考虑到饲料、产品运输问题。要有清洁的水源,水质不被污染。要有可靠的电源,不仅维持正常的光照,尤其孵化、育雏及自动给料更不可缺少电源。

(二)野鸡场建筑布局 应划分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中根据主导风向,按照孵化室、育雏室、育成室、成野鸡室和种野鸡室的顺序排列。非生产区包括职工住房及其他服务设施。应与生产区有300—500米的距离。家属区严禁饲养动物、家禽。

(三)主要建筑

1.生产用房 孵化室、育雏舍、育成舍、商品野鸡舍、种野鸡舍等。

2.供应用房 饲料加工间、储藏仓库。

3.行政用房 进场消毒室、办公室、更衣室、兽医室等。

4.生活用房 宿舍、食堂、休息室。

(四)主要设备 野鸡场应根据具体鸡场规模、资金情况来决定。现代化大型饲养场力求设备完善、机械化程度高。小型个体养殖场则应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前期投入,加快资金周转,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孵化机和出雏机 根据本场种野鸡的饲养量,合理选择配置孵化机和出雏机。

2.照蛋器 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制做。

3.笼式育雏设备 有依靠育雏室温度调节的单纯育雏笼,也有自带供温室的电热育雏笼。

4.饲槽和水槽 有金属或塑料制成,也有木制。悬挂在笼壁外,随雏野鸡年龄调整高度。

5.产蛋箱 木制的或笼养,箱底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于种蛋的滚出,置于暗处。

6.饲料加工设备 大型养野鸡场应自己配置饲料加工设备,如饲料粉碎机组(附带搅拌设备)。

野鸡养殖方法

野鸡为野生动物,生命力、适应力和抗病力极强,对环境要求不高,能耐46℃的高温和-32℃的严寒,养殖技术与家鸡一样,主食五谷杂粮,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即可喂养,可利用旧房、仓库等进行圈养或笼养。

野鸡从周龄开始到16~18周龄为育肥阶段,此阶段野鸡体重呈直线上升趋势。

1.合理饲喂。采用原粮饲喂野鸡的养殖户,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麸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鸡饲料饲喂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饲料。让野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龄)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野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让其均匀采食,生长一致。

3.设栖架、防啄癖。育肥野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野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必要时对野鸡群进行调控,方法为:(1)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野鸡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2)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4.防惊飞。尽可能保持场内安静,谢绝参观,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为防惊飞出现撞伤或撞死,可剪掉野鸡一侧的初级飞羽。

5.做好防疫工作。野鸡舍应每天清扫,每周用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一次消毒。8~9周龄的野鸡要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饮水接种,并预防禽霍乱或球虫病的发生。

野鸡的饲养技术目前已经基本成熟,我国人工驯养野鸡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目前国内开发最成功的著名特禽。

野鸡养殖的销售

野鸡生产是季节性生产,生产周期较肉鸡长,价格也较高,野鸡的加工及销售也有季节性和批量性。

1.销售季节 雏野鸡经4—5个月的饲养,雌野鸡体重达1千克,雄野鸡体重达1.3—1.4千克以上的体重即为成熟体重。野鸡肉味道鲜美则与温度有关。当入冬以后,低温天气持续1周以上时,野鸡体内脂肪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后,野鸡肉味才鲜美。所以,野鸡的加工、销售多在冬季进行。我国食用野鸡销售旺季是元旦至春节期间。主要用作礼品互相赠送。出口野鸡不受季节限制。种蛋、种雏野鸡销售旺季为每年4—7月。为提高育雏成活率,多数人愿购买5—6月份的雏野鸡或种蛋。种用成野鸡的销售多集中在每年的10月至翌年2月份。

2.上市规格 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上市规格。只有市场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不成文的规格如下:

(1)活野鸡 要求嗉囊无积食,皮下脂肪良好,发育完善,羽毛完全,美丽鲜艳。雄野鸡活重1.3千克以上,雌野鸡体重1千克以上的健康野鸡。活野鸡中由于互相啄斗造成的无尾野鸡,多作降级销售。 商品活野鸡,一般以雌、雄配对出售,销售部门有制作铁丝网式、纸板式的礼品盒,印有“野味珍禽”、“礼品活雉”销售,即方便购物者又可成为销售广告。

(2)白条野鸡 白条野鸡主要出口日本,要求半净膛,雌野鸡900克以上,雄野鸡1.1千克以上。外形丰满,腿围粗,屠体皮下有一定的脂肪膘度,无伤痕、青斑、红紫斑、皮肤完整,表面无羽毛及羽锥残留。

(3)种蛋 适宜做种用的野鸡蛋,蛋壳色以橄榄色及褐色为标准,蛋形指数1.25—1.35之间,蛋重25—35克。

(4)种雏野鸡 体质健壮,趾爪平伸不弯曲,喙和足有光泽,脐部收缩良好,叫声宏亮,血缘系谱清楚,来源于无白痢、结

核、马立克氏病、球虫病、肝炎等病史的种野鸡群。

野鸡养殖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市场潜力巨大的养殖项目,因此建议有意养殖野鸡的农户,最好在决定养殖野鸡之前,了解了技术和市场,并结合自身的条件,综合谨慎地考虑之后,再进行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长寿花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长寿花有着大吉大利、长命百岁的寓意,因此很受人喜欢,或许不少家里养殖过长寿花吧,那对于长寿花的养殖技巧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长寿花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长寿花养殖的温度要求:

长寿花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超过30℃或低于10℃,就很明显地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到了冬季,如果气温低于10℃,要移入温室内越冬。有条件的,可把室内温度白天控制在16~20℃,夜间控制在10~15℃,这样,长寿花在元旦节和春节就能开花。

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2℃,以白天15~18℃,夜间10℃以上为好。如温度低至6~8℃则叶片发红,开花期推迟。

长寿花养殖之施肥方法:

长寿花不能使用粘重的土壤培养,否则就会导致生长不良,烂根落叶,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盆土应用腐叶土4份 、园土4份、河沙2份,另加少量骨粉混合配制。这种培养土疏松肥沃、排水性能好,呈微酸性反应,有利根系发育。

生长旺季可每隔15~20天施一次稀薄复合液肥,促使生长健壮、开花繁茂。11月份花芽形成后增施1~2次0.2%磷 酸二氢钾或0.5%过磷酸钙,则花多、色艳、花期长。

长寿花养殖的光照要求:

长寿花喜欢阳光充足,家庭培养一年四季都应放在有直接阳光照射的地方。北方炎夏季节,光照强度大,易使叶色发黄,因此中午前后宜适当遮荫,或放室内半荫处,但要注意通风降温。莳养长寿花,若长期光线不足,不仅枝条细长,叶片薄而小,影响株形美观,而且开花数量减少,花色也不鲜艳,还会引起叶片大批脱落,丧失观赏价值。

长寿花养殖之土壤选择:

长寿花不能使用粘重的土壤培养,否则就会导致生长不良,烂根落叶,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盆土应用腐叶土4份 、园土4份、河沙2份,另加少量骨粉混合配制。这种培养土疏松肥沃、排水性能好,呈微酸性反应,有利根系发育。

长寿花养殖的注意事项

1、长寿花具有向光性,因此生长期间应注意经常调换花盆的方向,调整光照,使植株受光均匀,促使枝条向四周各方均称发展。若长期不转盆,植株就会偏向一方生长,影响观赏效果。

2、夏季炎热的时候中午前后要适当遮阴,并保证通风降温。若长期不能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枝条会变得细弱、花色暗淡且花朵枯萎、叶片软化脱落影响观赏。

3、环境温度应维持在12℃以上,温度过低叶片的边缘会发红、开花推迟。

4、长寿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在温度为20℃、日照为8小时的环境中花芽才能分化。当花芽形成后,再按植物开花对光照的需求,夏季每天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让其接受散射光照,中午这段时间避开强阳光照射,用遮阳网遮去40%的光照,晚上尽量放在日光灯下,这样夏季也能继续开花。生长期除盛夏要遮阴外,还需保持60%的透光率,其他季节给予充足的光照。

5、长寿花一般9~10月进行一次换盆。盆土用草炭、蛭石、园土按2:2:1混合。换盆后逐渐增加光照,并开始追肥。

长寿花养殖之浇水方法:

长寿花与其他多肉花卉一样,体内含有较多水分,抗旱能力较强,故不需要大量浇水。生长期间只要每隔2~3天浇 一次透水,保持盆土略湿润即可。冬季温度低时更要控制浇水。若浇水过多,排水不畅,盆土过湿,易导致根系腐烂。

长寿花虽较为耐旱,但在生长季节也不能缺水,平时可每隔2~3天浇水1次。营养生长阶段,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适量浇水。夏季,长寿花在高温酷热、阳光强烈、蒸发量大、空气干燥的环境中时,可每天傍晚浇水1次。冬季寒冷,长寿花进入休眠期,就应控制浇水,甚至短时间内不浇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绣球花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绣球花洁白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绣球花的养殖方法,欢迎阅读。

绣球花养殖的肥水管理:

绣球花喜湿忌涝,所以浇水不宜过多,常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夏季干热时,每日下午3时浇清水或用清水喷洒叶面1次。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烂根。人冬以后,见干再浇。

生长旺季每周追肥1次,夏季干热时节,宜适当控制施肥,防止植株徒长。除在花盆基部施用适量马蹄片作为基肥外,在花芽即将分化至开花前的一段时间里,应该每隔10天追施一次稀薄液体肥料。

绣球花是比较喜肥的树种,当肥水充足的情况下,生长特别旺盛,不但花繁花期延长,而且枝长呈拱形,可以扶枝上架形成花架或甬道,花时十分壮观。施肥宜在花后进行,肥料可用腐熟的人粪尿、鸡粪水。施肥之后随即浇水,使肥料深入土层被植株利用。

绣球花在花期会消耗掉大量的土壤养分,这期间尤其要注意补充肥水,在花期前可以投放长效的复合化肥。

绣球花的养殖方法

土壤要求:

绣球花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可将醋糠(主要成分为谷壳)、牛粪、草炭、田园土等量混匀,放置使其充分熟化后再用。

修剪整理:

幼苗移栽后适当遮荫,叶面喷水,以利缓苗。待新叶长出时,进行摘心促进分枝,及时疏除过密枝、重叠枝,留3—5枝,以获得良好的株形。

温度条件:

绣球花生长适温15—27℃。在长江以北地区冬季需移入5℃以上的温室越冬。在炎热夏季,通过遮荫、加强通风、叶面喷水等措施进行降温。

光照条件:

绣球花喜半荫环境,光照过强易造成绣球花叶片褪绿发白,甚至导致其叶片灼伤焦枯。在适度的光照下,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在炎热夏季,用75%遮阳网进行遮荫,并通过它的起落来调节光照。

绣球花养殖的病虫害防治:

1、绣球花灰霉病

症状:露地栽培的植株,易发生于密集的球形花丛,使之产生水渍状腐烂。温室栽培时,容易发生芽变黑,并枯萎。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温室储藏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苯来特l000倍液。

2、绣球叶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侵染后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到1~3mm,最大可达15mm左右;后期病斑暗褐色,中心部分变灰白色,边缘部分紫褐色,略隆起。病部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翻土地,减少侵染源。

②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1:l:200波尔多液、77%可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3、绣球花黄化病

症状:绣球对缺铁非常敏感。由于铁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当盆栽或地栽绣球缺铁时,表现为植株顶端的新梢、嫩叶之叶脉间先开始失绿,由叶尖逐渐向叶基变黄,而叶脉仍保持绿色,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如果不能及时通过外源补充可被利用的铁素,严重时整个新叶均会变成黄色,叶脉也逐渐变黄,最后几乎变成了白色,植株生长显得特别缓慢。一旦缺铁非常严重时,中、下部的老叶也表现出叶脉间黄化的症状,叶缘或叶尖出现枯焦及坏死;继续发展下去,则叶片脱落,植株生长停滞而死亡。夏季高温、多雨季节,一些生长旺盛的花卉种类嫩梢,也常出现临时性的缺铁症。

防治方法:

缺铁症一旦发生,其防治比较困难,一般应以预防为主,具体措施:

①土壤改良,矫正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中铁的有效性和植株根系对铁的吸收能力。如通过增施酸性有机肥、在有机肥中加硫黄、平衡施肥等措施来调节土壤酸度及养分供应。

②调节施肥比例及肥料品种。如在碱性土壤上施酸性肥料。

③采用叶面喷施、埋根等处理。叶面喷施用络合态铁(如尿素铁等)以0.5%的浓度傍晚喷施,埋根即找到植株根新梢,用0.5%的络合态铁用瓶子或塑料袋装后,将根新梢置入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盆栽红掌的养殖方法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盛开 的红掌花,猩红夺目。叶片鲜翠,水培养殖在玻璃瓶看起来清澈明朗,赏心悦目,这样的花儿,谁会不喜欢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盆栽红掌的养殖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盆栽红掌的养殖方法:栽培方法

1.盆的规格盆栽 红掌 从小苗到大苗的不同生长阶段对盆的规格要求不同,小苗阶段一般已在育苗公司完成,我们所购买的红掌苗均是中苗(15厘米左右)以上,所以,在上盆种植时,盆的选择可一次性使用160×150 mm 红色直边塑胶盆种植。

2.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必须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强、通透性好、不积水、不含有毒物质并能固定植株等性能。种植前,基质还必须经彻底的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虫害,保持其正常生长。

3.上盆种植红掌是喜阴植物,种植时需要有75%遮光能力的遮光网,以防止过强的光照。采用双株种植优于单株种植,上盆种植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使植株心部的生长点露出基质的水平面,同时应尽量避免植株沾染基质。上盆时先在盆下部填充4至5厘米颗粒状的碎石等物,作排水层,然后加培养土2至3厘米,同时将植株正放于盆中央,使根系充分展开,最后填充培养土至盆面2至3厘米即可,但应露出植株中心的生长点及基部的小叶。种植后必须及时喷施菌剂,以防止疫霉病和腐霉病的发生。

盆栽红掌的养殖方法:养殖条件

盆栽红掌的养护要注意选盆,选土,光照,水分,作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湿润、空气通畅的环境,花叶蜡质,具强大的气生根,且半木质花。红掌属于对盐分较敏感的品种,因此天然雨水是红掌栽培中最好的水源。红掌生长需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不应低于50%,高温高湿更利于它生长。具体介绍如下:

盆栽红掌的养殖方法:水分管理

红掌属于对盐分较敏感的品种,因此,应尽量把基质PH值控制在5.2至6.2 之间,而最适红掌生长的PH值是5.7。适合红掌生长的EC值为1.2 ms / cm 。因为EC值高会导致花变小、花茎变短,从而降低观赏价值。泉水适宜栽植红掌,但价格贵;天然雨水是红掌栽培中最好的水源。

盆栽红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由于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质中分布较浅,不耐干旱,栽后应每天喷2至3次水,要经常保持基质湿润,促使其早发多抽新根,并注意盆面基质的干湿度;中、大苗期植株生长快,需水量较多,水分供应必须充足;开花期应适当减少浇水,增施磷、钾肥,以促开花。

盆栽红掌的养殖方法:养护要点

冬天全日晒,湿度60左右就可以了.室内气温25-29.可以开花.分株繁殖.正常上肥。

夏天不可阳光直射,放在散射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多喷水.正常上肥.可以开花(以液态肥较好).分株.

这种花没有光不开花.光在强会使叶片晒黄晒焦.温度夏天不可高于32度.冬季不可低于16度,湿度以60-80较好(g 最好的地方是开盖的热带鱼缸顶部正常挥发的湿度).

盆栽红掌的养殖方法:红掌病虫害的防治

红掌最多发生的虫害是红蜘蛛、线虫、菜青虫、白粉 虱、蓟马、蜗牛、介壳虫,其中尤以红蜘蛛、线虫、菜青虫为主。红掌对杀虫剂非常敏感,使用时浓度一定要正确,其浓度也通常比用于其他花卉的低。特别注意含 铜的农药及乐果、甲胺磷、敌敌畏、马拉硫磷、对硫磷等会对红掌产生毒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紫珍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多肉植物当中紫珍珠受到不少人的喜爱。我们在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紫珍珠的养殖要点吧。

紫珍珠的管理养护

在通风的环境养护,否则容易生病。其生长适温15-25度,冬季不低于5度;生长期浇水干透浇透,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周围洒水,但叶面,特别是叶丛中心不宜积水,否则会造成烂心;生长期施肥一般每20天左右一次。生长季节是春秋两季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浇水,夏季需要遮阴,减少浇水。冬季放于室内向阳处养护。

紫珍珠的养殖注意事项

紫珍珠冬夏季养护

冬季紫珍珠能耐零下4℃左右的低温,是室内的温度,非露天,再低叶片的顶端生长点就会出现冻伤,干枯死亡,整个冬季基本断水,5度以下就要开始慢慢断水。

夏季高温时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这个时候要通风良好且适当遮光,避免曝晒,节制浇水,不能长期雨淋,以免植株腐烂。

紫珍珠的繁殖方式

主要有扦插、分株,扦插分叶插和插穗,叶插将完整的成熟叶片平铺在潮润的沙土上,叶面朝上,叶背朝下,不必覆土,放置阴凉处,10天左右从叶片基部可长出小叶丛及新根,将根系埋入土中,往后让它多晒太阳,适当浇水、施肥,渐渐地便会长成一棵茁壮的新株,插穗可用单叶、蘖枝或顶枝,剪取的插穗长短不限,但剪口要干燥后,去掉下部叶片,再插入沙床,插后一般20天左右生根,插壤不能太湿,否则剪口易发黄腐烂,根长2-3厘米时上盆,以8-10月为更好,生根快,成活率高,分株最好在春天进行。

紫珍珠的养殖方法

紫珍珠需要充足的阳光,凉爽、干燥的环境,在家庭养护中需小心呵护!

混合配土:

紫珍珠在生过程中需保持土壤相对湿润。土壤一般选用煤渣混合泥炭、少量珍珠岩,比例大概5:4:1,在泥土表层铺一层河沙。或者用腐叶土、河沙、园土、炉渣,按比例3:3:1:1混合配制。

合理控温:

温紫珍珠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25度,冬季不低于5度。紫珍珠具有冬季正常生长,夏季休眠的习性,所以夏季要注意通风散热散湿,这样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光照充足:

紫珍珠所在环境要阳光充足,光照不足会使叶片徒长,叶片 也会失去光泽;只有给予充足的阳光,它才会株型矮壮,叶片排列紧凑,显得玲珑可爱.

冬季阳光较少,要把紫珍珠放于室内向阳处养护。

适当浇水:

紫珍珠的生长期是每年的9到第二年的6月。

生长期的土壤要保持湿润,浇水要干透浇透,空气过于干燥时可以向周围洒水,但不要直接喷洒叶面,更不要造成叶面积水,极易腐烂。

夏季休眠时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科学施肥:

生长期需要的养分比较多,施肥一般每20天一次。

夏季休眠期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所需养分也相对减少,尽量少施肥或不施肥。

紫珍珠的生长习性

喜光照,喜温暖,干燥和通风的环境,喜光,耐旱,耐寒、耐荫、耐室内的气闷环境,适应力极强,不耐烈日暴晒,无明显休眠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招财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1061 字

+ 加入清单

招财鱼是提升运势,增加财运的一种招财吉祥物。由于它吉祥的寓意,所以备受人们的亲睐。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招财鱼的养殖方法,欢迎阅读。

招财鱼寿命

招财鱼的寿命还是算比较长了,一般细心养殖它能够活到5-8年。世界纪录是日本的清井泽的一家海洋馆,14年,体重高达6公斤。但是这样长寿命的招财鱼一般很难达到。招财鱼由于其讨喜的寓意和憨厚的外表深受人们的喜爱。而本期小编介绍的养殖须知,希望能够帮助到初学者。涉入家居风水鱼的养殖行列。

招财鱼的生活习性

招财鱼喜光照和水草,适应大空间,处于中上层。体质好,性情温和,认人。生长速度快,小鱼经一年饲养可重达一公斤左右,最大可长至7--8公斤。以家养为例!40厘米招财正常体重最多在2公斤左右!50厘米在3公斤!我养过的70厘米招财也只有6公斤多!雄鱼体色鲜黄,背鳍、臀鳍末梢尖长,雌鱼体色略淡。亲鱼自择配偶,以大理石板或平滑的岩石作产巢。性成熟多在8月以上。自寻配偶。繁殖期水温27-29℃,第一次产卵后约隔15~20天可第二次产卵,这在其它的鱼类中是极为罕见的,而且其头一次产卵一般会失败,第二次就行了。每年产卵500-1000粒。繁殖的时候用嘴清巢。

招财鱼养殖方法之水质

养鱼最重要的就是水质了,如果说鱼缸是鱼儿的“家”,那么水质就等同于一个家的“装修”,所以要格外注意。招财鱼的水质方面有的人养殖招财鱼放自来水也没事,但是水最好是经过暴晒,水质不好也是鱼的病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不光第一次要做好,在养殖过程中也要监控水质的好坏,所以小编建议买一个水质过滤器,将水过滤一遍。最好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经常加注新水,一般每月2-3次,每次加水10一20厘米,加水前先放掉旧水,夏季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和水量。

招财鱼养殖方法之水温

招财鱼有个小毛病就是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我们平时在鱼缸摆放位置上要注意,不要放在能够晒到太阳的位置,一般水温控制在22--32度都可以,鱼缸内须配备氧气机与加热器,以便及时增氧升温或急救。越冬期在晴好天气可适当揭开保温覆盖面,便于空气交换流通。

招财鱼数量

很多人都在疑惑,养招财鱼几条为最好,养几条最招财,其实这没有忌讳,关键还是看个人喜好而定,但是小编要提醒你的是,招财鱼生性比较凶猛,所以鱼缸要是小的话,最好还是单条养殖,由于它们本身体积就比较大,所以要多多的预留活动空间。

招财鱼饲养

招财鱼的喂养要保证食物营养,食料要求是含蛋白质成份较高的新鲜饲料,不能投喂腐烂变质或是营养不全的食料。同时要保证食物量,招财鱼食性杂,摄食量大,需按时投喂,注意卫生。招财鱼不挑食,但是食量大,一般可以给招财鱼喂:小鱼小虾,活的最好;饲料;面包虫;泥鳅;麦穗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竹子的养殖方法

全文共 2134 字

+ 加入清单

竹子是一种巨大的草类,是禾本科植物,它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茎一般是圆柱形具中有节;可有一种方竹的竹竿却是四方形。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具有分布广以,生长快,用途多。这么好的竹子芋是如何养殖的呢?养殖中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养殖中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请您带着疑问和我一起往下阅读吧!

竹子的养殖方法

竹子生长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茎(俗称竹鞭)上的笋芽发育长成竹笋,再长成新竹。新竹在1~4个月内即可完成高度、直径生长,以后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会发笋长竹。因此,观赏竹子种植技术也有别于其它苗木,早园竹、刚竹、金镶玉竹、黄槽竹、黄杆京竹、紫竹、箬竹等竹类的种植方法大体相同。

竹子的生态习性

竹类适生或较适生气候的年平均气温12至22℃,一月平均气温5至10℃,极端最低温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至82%。而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虽然七八月降雨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过500至600毫米,并不是竹子生长的理想气候条件。因此,应选择抗寒性比较强的散生竹品种,如黄槽竹、金镶玉竹、黄杆京竹、紫竹、早园竹等。上述品种不仅抗寒力强,而且在北方园林建设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竹子是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竹子开花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属于竹子结籽繁殖的一个过程。中国古代人民早就观察到这种现象,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记载。晋代戴凯所著的《竹谱》中记述着:“药必六十,复亦六年。

3、种植地整理

竹子生长要求土层深度50~100cm(中小径竹50cm即可,大径竹如毛竹则要求80~100cm),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 4.5 ~7.0 为宜,地下水位1m以下(毛竹)或50cm以下(中小径竹)。 整地是竹子种植前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竹质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整地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对种植地进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树根等杂物。如土壤过于粘重、盐碱土或建筑垃圾太多,则应采用增施有机肥、换土或填客土等方法进行改良。 整好地后,即可挖种植穴。种植穴的密度和规格,根据不同的竹种、竹苗规格和工程要求具体而定。在园林绿化工程上,一般中小径竹每平方米3~4株,株行距 50~60cm,种植穴的规格为长、宽各40cm、深30cm。

4、种植时间

1.散生竹 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开始发笋,多数竹种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长,并抽枝长叶,8~9月大量长鞭,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理活动逐渐缓慢,至翌年2月,伴随气温回升,逐渐恢复生理活动。根据这一生长节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时节应该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阳春”最好。冬季11~ 12月种竹,尽管雨量少,天气干燥,但此时竹子的生理活动趋弱,蒸腾作用不强,栽竹成活率也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梅雨季节正常年份采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离移栽,且根盘带土多方能保证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严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笋期不宜栽竹。“种竹无时,雨后便移”。只要保证母竹质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热的三伏天和严寒的三九天外,其余时间均可栽种。如果采用容器竹苗,则南北地区均可四季种竹,保证成活。

2.丛生竹 一般3~5月竹秆发芽,6~8月发笋,且丛生竹不耐严寒。所以丛生竹种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发、竹液开始流动前进行最好。同样,如果管理条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种竹。

3、混生竹 混生竹生长发育节律介于散生竹与丛生竹之间,5~7月发笋长竹,所以栽竹季节以秋冬季10~ 12月和春季2~3为宜。

选择适生品种

竹类适生或较适生气候的年平均气温12至22℃,一月平均气温5至10℃,极端最低温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至82%。而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虽然七八月降雨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过500至600毫米,并不是竹子生长的理想气候条件。因此,应选择抗寒性比较强的散生竹品种,如黄槽竹、金镶玉竹、黄杆京竹、紫竹、早园竹等。上述品种不仅抗寒力强,而且在北方园林建设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竹子的形态特征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记载有70余属,1000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日可生长0.3米),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秋海棠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秋海棠是很有名的一种花卉,花朵别致,品种多、花朵成簇、四季开放,特别引人喜爱。但是你知道秋海棠怎么养,秋海棠的养殖方法注意事项吗?下面小编来告诉你。

秋海棠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土壤:秋海棠种植在土壤上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

2、浇水:秋海棠浇水既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冲又不能让盆土经常过湿;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经常向叶面及花盆周围喷洒水雾。浇水应见干见湿,不能让盆土渍水,如盆土长期过湿,会引起烂根,甚至整株死亡。

3、阳光:秋海棠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怕强光直射,喜半阴环境,在温度高的季节里适宜散射光照,冬季要求光照充足,球根秋海棠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会受到抑制,长日照条件下能促进开花。

4、修剪:秋海棠当小苗高6厘米时摘心,促进分枝,提高整株观赏价值。开花前45天左右进行轻剪,使分枝甲早开花。植株成形后摘心可使花期后延。开花后及时将残花和连接残花的一节嫩茎剪去,促使下部枝条腋芽萌发,剪后10天左右嫩枝即可现蕾开花。

5、施肥:秋海棠生长期需多浇水多施肥。上盆栽植半个月后,可施1次腐熟的饼肥水,以后生长期每隔20-30天施1次清淡的肥水,初花出现后应减少氮肥而增施磷、钾肥。

6、虫害:秋海棠常见病虫害是卷叶蛾,此虫以幼虫食害嫩叶和花,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少量发生时以人工捕捉;严重时可用乐果稀释液喷雾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臭海棠花养殖方法_臭海棠怎么养

全文共 1685 字

+ 加入清单

海棠花性喜温暖气候及肥沃疏松土壤,耐旱怕涝,炎夏高温期生长不良,处于半休眠状态。对于新手而言,臭海棠在种植上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臭海棠花养殖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臭海棠花的冬季养护

控温保光臭海棠花喜温怕寒,冬季应采取防寒措施,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5℃-20℃,夜间不能低于10℃。在温度过低的环境里,植株长势弱,不利于花芽分化,导致开花少,甚至不开花。但温度高于25℃的环境对其生长发育也不利。平时,要把盆株放在向阳的窗前,使其充分接受光照。若光照不足,植株易疯长,影响花芽的形成,甚至会导致已形成的花蕾枯萎。

水肥适度臭海棠花怕湿耐旱,日常浇水要适量,一般5天-7天浇水一次,保持盆土偏干略见湿即可。浇水过多会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影响开花,甚至会造成烂根而死亡。平时要经常用清水喷洒叶面,保持叶面清洁,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要使臭海棠花入冬后连续开花,需要供给充足养分,应每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可用豆饼、蹄片、鱼腥水混合配制,待发酵后加水使用。

剪枝摘心为促使分枝较多的臭海棠花多开花,要对植株进行多次摘心,以促进其增加分枝和孕蕾。花谢后要适时剪去残花,剪掉过密和细弱的枝条,以免过多消耗养分,但冬季天寒,不宜重剪。

臭海棠花养殖方法

温度控制:臭海棠花最适宜的温度是10--20摄氏度,也就是春秋季节是最适宜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所以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防止阳光暴晒,擦防晒霜肯定是没用的,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就可以了。在冬季的时候室内温都不要低于0°,否则就会冻伤,如果没有保暖设备,在一个小房间开一个200°的大灯泡也有一定的防冻效果。

水分的控制:臭海棠花禁忌浇水过多,如果你发现臭海棠花的根部溃烂,那多半是因为浇水过度而天气又比较闷热造成的。浇水的频率控制在三两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每次浇水要水量大,浇透才可以。

土壤的选择:臭海棠花适合在沙质土壤中生存,在花市买的土壤掺一些沙土效果会比较好。

注意虫害的防治:叶斑病和枯萎病是臭海棠花容易滋生的,如果出现了叶缘枯黄,你应该找打专业的卖花人咨询,切勿随意处置。

防止坏天气的影响:大风天气会吹折臭海棠花,而下大雨的天气会使得臭海棠花的根系被雨水浸泡,造成根部呼吸缺氧,从而溃烂。所以,为了养好臭海棠花,你得注意看天气预报奥。

施肥的控制:一次性施肥过多会造成臭海棠花的脱水,但是到底施肥多少才是合适的笔者没法告诉你,因为这和你的土壤的质量,花盆的大小,臭海棠花的大小都有关系,你最好是买花的时候问店家施肥的量和频率。如果你施肥过多,比如施加氮肥过多会造成植株疯长,不开花。这样你的臭海棠花的价值就低了。施肥过多以后勤浇水可以缓解症状。

阳光的要充足:充足的阳光有助于臭海棠花开花,但是温度过高就不宜阳光直晒,这你得控制好度,在春秋季节多晒阳光,在夏天的时候,注意温度过高就不要晒它了。

修剪:剪枝摘心为促使分枝较多的臭海棠花多开花,要对植株进行多次摘心,以促进其增加分枝和孕蕾。花谢后要适时剪去残花,剪掉过密和细弱的枝条,以免过多消耗养分,但冬季天寒,不宜重剪。

臭海棠花养殖的病害防治

1、叶斑病。早期叶片上会出现针尖大小、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暗褐色或赤褐色的病斑,严重时整张叶片布满了病斑,直至干枯脱落。其茎杆部和枝条也呈黑色、皱缩腐烂,甚至茎上的叶片枯萎坏死,只留顶部的几片叶子。

预防措施:a.温室栽培时密度不要太大,要注意经常通风透光。

b.浇水时避免浇到植株上以及避免水珠飞溅。

c.避免在病株上切取插穗,如发现病叶和病枝要及时剪除并烧毁。

d.在温度高湿期间每2周喷1次200倍等量式的波尔多液,连续3次。

2、灰霉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浇水过多而引起的,如果遇到阴冷潮湿的时候发病更为严重。先危害花,使花瓣的边缘颜色变暗枯萎,空气湿度过大就会出现灰色的霉层,小花扭结在一起,受害花瓣落到叶片上,也会引起叶片的发病。叶面上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病斑,干后皱缩后上面覆有浅灰色的枚层。

防治措施:a.及时摘除病叶和病花,浇水时避免觉到植株上,及时清除叶片和花上的水分,经常注意通风透光。

b.发病初期及时用75%的百菌清500倍液喷洒,连续3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扦插蟹爪兰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187 字

+ 加入清单

蟹爪兰是多年生仙人掌科植物,其株形优美,通体翠绿,花色美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那么蟹爪兰怎么插杆呢?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蟹爪兰的栽培环境

蟹爪兰原产南美巴西。属附生类仙人掌,在自然环境中,常附生于树上或潮湿山谷,因而栽培环境要求半阴、湿润。夏季避免烈日暴晒和雨淋,冬季要求温暖和光照充足。土壤需肥沃的腐叶土、泥炭、粗沙的混合土壤,酸碱度在pH5.5~6.5。蟹爪兰的生长期适温为18~23℃,开花温度以10~15℃为宜,不超过25℃,以维持15℃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蟹爪兰属短日照植物,由此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孕蕾开花。蟹爪兰在原产地由鸟类授粉,室内栽培时需人工授粉才能正常结实。

蟹爪兰扦插繁殖时间

春、秋两季,也就是3到4月和9月。注意选择健壮、叶片厚的蟹爪兰,取1~2节成熟茎节,用手扭下来。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两到三天。扦插的苗床或盆土要提前消毒,扦插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一到两周就能生根了。

蟹爪兰的嫁接繁殖

蟹爪兰嫁接的话,砧木一般选择仙人掌。嫁接的时间一般来说春末夏初嫁接为主。接穗要选当年生健壮的茎节,一般2~4节比较合适。按照常规嫁接技术进行嫁接处理,接后的植株一定要放在比较干燥、通风环境好、遮光的地方,注意不可直晒。一般接后1周左右就会愈合,大概半月后恢复正常生长。

蟹爪兰的光照管理

在夏季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50%时,叶色会更加漂亮。在春、秋二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在冬季,放在室内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养护。平时放在室内养护的,要放在东南向的门窗附近,以能接收光线,并且每经过一个月或一个半月,要搬到室外养护二个月,否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新枝条或叶柄纤细、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

蟹爪兰介绍

蟹爪兰(学名:Zygocactus truncatus)又名蟹爪莲和仙指花,为仙人掌科蟹爪兰属植物。因节径连接形状如螃蟹的副爪,故名蟹爪兰,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因其适值“圣诞节”开花故又称之为“圣诞仙人掌”。嫩绿色,新出茎节带红色,主茎圆,易木质化,分枝多,呈节状,刺座上有刺毛,花着生于茎节顶部刺座上。常见栽培品种有大红、粉红、杏黄、和纯白色。因节径连接形状如螃蟹的副爪。叶状茎扁平多节,肥厚,卵圆形,鲜绿色,先端截形,边缘具粗锯齿。花着生于茎的顶端,花被开张反卷。

蟹爪兰的繁殖技术

蟹爪兰这种花卉是在人工授粉后才能结实。蟹爪兰种子大约在7、8月份成熟,摘下后就可以直接播种。播种基质采用泥炭:珍珠岩(比例2:1)混匀,然后高温消毒。播种后一定要保持基质湿润,一般来说播后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出苗了。不过这种方法由于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达到开花期,一般不怎么采用。

蟹爪兰的肥水管理

它的耐旱能力很强,在干旱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长,但这并不等于不给它浇水或浇肥;其根系怕水渍,如果花盆内积水,或者给它浇水浇肥过分频繁,就容易引起烂根。给它浇肥浇水的原则是“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浇肥浇水时昼避免把植株弄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观赏鸽养殖方法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观赏鸽的介绍,大家对于鸽子都不陌生。但是鸽子的分类也是有好多种的。其中观赏鸽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殖专门为人们观赏的鸽子。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观赏鸽的常识。

观赏鸽养殖方法

喂食

鸽类的活动与消化能力都较其它动物强,故热能的消牦也大。鸽类为适应飞翔,体内就不能贮存很多的饲料来慢慢消化,所以鸽类的进食就与其它动物不一样.不能像其它动物一天只食一次或两次,鸽类必须不断地进食,尤其是观赏鸽大都是小型的鸽类,更不能断食。笼养鸽的活动和消耗能量虽然比在野外时少,但笼内盛放饲料的食缸相对但较小,不能贮存较多的饲料.因此,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断食,使鸽饥饿。

(1)颗粒料的喂法:食用颗粒料的硬食鸽,都能用厚实的喙将粒料外壳剥落后吞食。这些剥落后的籽壳常会留在食缸内.覆盖在粒料的上面,形成食缸内有饲料的假象,如不注意;就会使鸽啄不到籽壳下面的饲料而饥饿死亡。因此,每天至少将食缸内的饲料倒出一次,吹去杆壳和碎屑后再放回食缸,并再添加些饲料。没有外壳的颗粒料如蛋黄米.为防止变质.炒蛋米至少两天更换一次。蒸蛋米在夏、秋季节需每天更换。买回的粟、黍,谷、苏;子等饲料.需在阳光下翻晒—并过筛一次。因为这些饲料中可能会有轻度的霉变饲料,经口晒处理后再喂用比较安全,即使无霉变,日晒后对贮存也是有益的。

如发现确有轻度的霉变,但仍想利用,则需用水淘洗几遍,晒干后才能喂用。在喂颗粒料时,鸽常会拣食喜爱的菜籽、苏子和麻子等油脂饲料.剩下粟、黍、稗、稻谷等饲料。因此,在添加饲料时,不能因见到剩下的全是粟、稻谷类而仅添加油脂饲料。多喂油脂饲料对鸽无益,要减少油脂饲料的比例。迫使鸽取食混合料。

(2)粉料的喂法:喂用粉料时要注意的是不使它变质,因粉料含蛋白质较丰富。很适宜细菌生长,在调配时.经研磨、加水和搅拌.等于是做了细菌接种.以致这种饲料在温暖季节经5—6小时后就会变酸腐败,鸽如果吃了这样的饲料,轻则拉稀,重则丧生。所以,在配料时不能将一天所用粉料都研磨调配好。要根据气温情况分次调配,避免变质,一般掌握气温在12°C以下时,一天粉料可一次凋配,24°C以下分两次调配.24C以上分三次调配。此外,在喂用时还要先把食缸内的剩料去除干净,然后再添加新鲜粉料,不然仍会加快新鲜粉料变质。

观赏鸽的简介

我国观赏鸽品种繁多,自成体系,为世界所公认。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余种,(成书于360多年前的张万钟《鸽经》所述也达130余种),是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这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遗产。观赏鸽‘玩其文彩,赏其风韵,去人机械之怀,动人隐逸之兴’,系上乘之休闲活动。观赏鸽有过它辉煌的黄金时代,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兴趣的改变,观赏鸽己濒临灭绝的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温室甲鱼养殖方法

全文共 2202 字

+ 加入清单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室甲鱼养殖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室内温度的控制

甲鱼在水温30℃-32℃内为最佳的生长环境。在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最佳温度时,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若水温高于最低状态时,由于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转化率。室温一般控制在33℃-35℃,尽量保持恒定。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科学合理地投饲

1、投饲方式

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相。按理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投喂能减少浪费。

2、投饲量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须及时调整投饲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水上投喂一般掌握在1.0-2.0小时内吃完。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过量摄食,生长过快,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病。一般甲方饲料投喂应根据甲鱼规格大小,按一定比例投料,使甲鱼健康稳定地生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掌握在2%-4%干料。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的饲料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罗卜、南瓜等)对帮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与增强鳖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益处。

甲鱼的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1、苗种选择。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3.5克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进不养未经检疫的鳖苗。

2、鳖苗的消毒。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方法:鳖苗放在塑料盆里,用1.5%-2%的食盐水或1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10分钟,浸泡水没过鳖苗背为宜。

3、合理放苗。放苗后应及时开食,可用稚鳖饮料。第一次开食饲料中最好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新鲜猪肝。方法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可减少鳖体损伤,使它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密度。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掌握在20-35只/平方米。

4、稚鳖放养操作要点

分两种情况:

(1)放养前5-7天,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甲醛每立方米80-100克。到第三天,水体再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60分钟)加肥水素20-25克/立方米。放养前一天的晚上泼洒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3-5克加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

(2)如果放养时间较紧,只有3-4天就要放苗,那么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季胺盐碘每立方4-5克。第二天,水体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50分钟)加肥水素每立方米20-25克。放养前一天泼洒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加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8-10克。以上处理主要是为了将水体调到理想的肥度,防止稚甲的白斑、白点、水霉、腐皮、烂脚、寄生虫等因为水体带有各种病原菌和偏瘦诱发的疾病。如果水体肥度不大理想可以在稚甲放养后两到三天加泼1-2次五倍子和生物肥水素。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鳖池清整消毒

甲鱼经过8-10个月的温室养殖,室内鳖池已富集了各种致病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残物,因此清理消毒鳖池极为重要。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的或无沙池也应反复冲洗和消毒。使用前10天放水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强氯精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多年养殖的老温室最好再进行空间消毒,以防病原在空间传播。具体可用固体甲醛(4-5克/立方米),将其放在铁桶内安置煤球炉上缓慢加热,使受热后产生的甲醛气体弥漫整个温室空间,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水质的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得好坏,决定了甲鱼养殖的成败。

1、pH值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致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过高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使用方式调节。

2、透明度

不宜过清,以25-35厘米为宜,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氧

甲鱼虽然主要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和阵闷的空间,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若长期溶氧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甲鱼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养殖生产中常用鼓风机充气的方法输送水中溶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物质。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一般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较好。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必要的少量的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蟹爪莲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是什么

全文共 1777 字

+ 加入清单

蟹爪莲,属附生类仙人掌,有解毒消肿的功效。下面我们来看看蟹爪莲养殖方法注意事项

1.蟹爪莲养殖的浇水方法

蟹爪莲喜湿润的土壤,忌潮湿。春季叶芽萌出后可逐渐加大浇水量至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应注意间干间湿。春秋季是蟹爪莲的生长旺盛季节,除浇水外,还应经常向植株周围洒水增加空气湿度。

蟹爪莲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如水分供应不上,会出现生长停滞的现象,故夏季应注意浇水,但盆土不宜太湿,防止高温多湿引起腐烂。但应注意每天向其四周喷雾数次并加强通风,以达到增湿降温的目的。

秋末气温渐凉后注意间干间湿地浇水。冬季、春初气温较低时,生长较缓慢,应使盆土处于偏干状态。

2.蟹爪莲养殖的注意事项

(1)秋凉后应将蟹爪莲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如果秋、冬季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形成的花蕾将会脱落,开花减少或不开花。

(2)蟹爪莲植株生长较大时,易头重脚轻,需搭架绑扎,可用铁丝等物搭架支撑。蟹爪莲花败后应将残花连同末端的开花茎节一起剪除,并注意控水,待新芽长出后可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3)蟹爪莲嫁接苗的上盆盆土可用腐叶土3份、园土4份、河沙3份,另加少量有机肥或骨粉等作基肥。一般每隔1~2年换1次盆。换盆宜在春季花开败后进行。

(4)早春,蟹爪莲花谢后,有约40天的休眠期,此时应控制浇水,但要注意松土,保持盆土偏干;当顶端开始萌生新芽时,即开始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度,但切忌盆内积水,以免造成烂根;进入夏季高温季节,蟹爪莲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应少浇水,使盆土保持半湿状态,避免雨淋;人秋后,随着天气转凉,蟹爪莲逐渐恢复长势,开始正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现蕾期,要经常喷水雾,保持变态茎及花蕾湿润,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开花后,要控制浇水,以延长花期。

3.蟹爪莲养殖的花盆选用

(1)花盆盆质要求:可使用泥质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但以泥质花盆为好。为与家庭装潢相协调,可以用色彩有变化的塑料花盆栽培。

(2)花盆大小:蟹爪莲宜选用其冠径2/3盆径的盆栽培。

4.蟹爪莲养殖的施肥方法

蟹爪莲喜肥,肥料充足时分枝多,花多。蟹爪莲叶芽萌出后开始追肥,生长季节可每15—20天追施腐熟的10倍液肥混合等量的10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1次。

秋末应减少施肥次数,气温低于10℃时停止施肥。夏季气温较高和冬季气温较低时不施肥。

给蟹爪莲施肥应做到薄肥勤施,不宜浓。施肥时应用细嘴喷壶沿盆边慢施,不要将肥液溅沾至叶片上,否则易将其烧伤。

5.蟹爪莲养殖的盆土配制

蟹爪莲喜肥沃、疏松的土壤。

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园土:腐叶土:沙=3:4:3;泥炭土:腐叶土:沙:珍珠岩(或火山岩)=4:2:2:2。土壤配好后最好高温消毒后再用,亦可在太阳下曝晒杀菌。

6.蟹爪莲养殖的四季管理

(1)春季管理

每年早春萌动前换盆。幼株每年换盆1次,成株2-3年换盆1次。换盆前,停止浇水2—3天,使盆土干后脱盆,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碰断。新栽的蟹爪莲暂不浇水,每天只喷雾2-3次或放于湿度较大的地方,7天后可少量浇水。叶芽萌动后可增加浇水至保持土壤湿润。

春季换盆成活后应布置在光照充足的窗台上,气温升高后,开始恢复生长,可逐步加大浇水量至保持盆土的湿润,浇水时应注意间干间湿。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以放置于有光照但不淋雨的阳台上培养。生长旺季注意水肥的供应,但切忌土壤过湿,以土壤干透后再浇为宜。雨水较多的天气应减少浇水次数。春末气温较高,应遮去中午的光照或移至半光照的地方培养。

(2)夏季管理

蟹爪莲不耐日晒,夏季应放置于半阴的窗台或阳台上培养,也可放置于光线明亮的室内培养。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夏末温凉爽,可逐步增加供水量,恢复追肥。

(3)秋季管理

秋季蟹爪莲应放置在有早晚光照的地方培养。土干后即浇水,同时注意喷雾补充空气湿度。现花蕾后应注意水肥的供应。当气温降至10℃左右时应及时移入有光照的封闭阳台或房间内,并减少施肥次数。

由于花蕾极易脱落,搬运时应注意防止碰掉花蕾。

(4)冬季管理

蟹爪莲不耐寒,冬季室内气温应保持在10℃以上。蟹爪莲应放置于光照充足的窗台或阳台上培养,浇水不宜勤,见土干后再浇水,不施肥。

(5)花期管理

蟹爪莲开花后如移至有散射光、5-8℃的室内布置,可延长花期,浇水不宜多,见土干后再浇为宜。

7.蟹爪莲养殖的光照要求

蟹爪莲怕炎热高温,忌曝晒和雨淋,因而夏季应放在室内通风处或阴面阳台上。立秋后,蟹爪莲逐渐恢复长势,应放在见光50%的地方,如荫棚或向阳窗口,以接受光照,促进花芽分化;随着天气转凉逐步增加光照,晚秋至冬季应给予充足的光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