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除夕守岁的意义与来历(汇集20篇)

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北方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那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除夕守岁的意义与来历吧!

浏览

7005

文章

1000

篇1:比特币挖矿的意义是什么?挖矿的工具是什么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从事比特币挖矿挣钱的人挺多,不过比特币挖矿的意义是什么?比特币挖矿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你是否知道比特币挖矿的意义?2008年中本聪在网上发布了比特币的白皮书,2009年中本聪就自己挖出了比特币第一个区块,而且还获得了五十个比特币。随后有人便加入了比特币挖矿,因为当时挖矿十分简单,只需要一台能够使用的电脑就能够挖到比特币。不过你觉得比特币挖矿的意义是什么?挖矿的工具是什么?

一、比特币挖矿的意义是什么

在09年时比特币区块奖励从未减半,当时挖出一个区块可以获得五十个比特币。现在比特币区块奖励进行了第三次减半,现在挖出一个区块只能够获得6.25个比特币。比特币采用的是四年区块减半的机制,越往后挖矿越难。不过比特币挖矿的意义是什么?对于矿工来说,比特币挖矿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全球的用户在竞争!而比特币挖矿意义是为了让比特币正常的发行,而且挖矿是为了维护比特币网络的安全。因为挖矿就是矿工确认交易的过程,矿工们是在维护比特币网络的安全。

二、比特币挖矿的工具是什么

2009年人们挖比特币的工具就是非常常用的家用电脑,而且每天可以免费挖比特币。后来比特币的全网算力上涨,算力难度也增加了,此时我们挖比特币需要购买专业的矿机。矿机的成本大概是一万元左右。当矿工们懂得比特币挖矿的意义后,不会在乎它成本的提高,只会更有挖矿的激情。因为比特币是稀有币,如今已将大部分的比特币挖出,剩下可挖的比特币非常少。趁着现在比特币才进行三次减半,大家还可以加入其中,毕竟比特币还有很大上涨的可能,现在正是好时机。

比特币挖矿是常见的投资方式,除了挖矿,还有人会选择比特币炒币、搬砖和合约交易。因为每个人选择的比特币投资方式不同,所以他们挣的钱也不同。新人若是不懂比特币挖矿的意义,你可以下载OKLink浏览器感受。OKLink上有比特币最新挖出的区块大小、高度和时间,能够真切感受到他们挖出的新区块,以及上面的交易记录。当你明白挖矿的潜力和挖矿可以带来是收入,自然就会对挖矿感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去中心化在现实中的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12月24日到25日,全球视频播放网站“油管”误删了大量视频,这些视频大多是和数字货币有关的。事后油管对外道歉,表示是操作失误而不是故意。但是这个轰动数字货币视频制作发行行业的事件,让很多人开始把目光对准去中心化。

具有中心化的机构将所有的数据集中到一起,当在市场形成垄断之后就会根据统一标准对内容进行处理,对于用户的关照就相应减少。

在这个事件发生的同时,以太坊钱包MetaMask在谷歌的应用商店被移除,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大家的怀疑,数字货币难道被潜规则了吗?而且如果知道MetaMask的人们知道这个软件不挖矿,只有转账功能,并不是什么恶意软件。但是谷歌给出的理由却是,该软件涉及恶意数字货币挖矿。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使人们不得不思考背后存在的问题,更期望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可以说是伴随着比特币的出现而被人们所熟知的,去中心化最为人熟知的一点是限制少,参加投资的门槛低,每个人的信息数据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对我们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清楚。不过通过这些事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区块链以及去中心化的好处。

虽然人们对于去中心化的了解知识基础水平,但是其实去中心化存储平台已经在很好地发展,只不过群体数量不大。

事件发展可以把更多人带进数字货币的市场当中,相信场外人员的加入可以促进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更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死刑复核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1945 字

+ 加入清单

你听说过死刑复核吗?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报请对死刑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审查核准应遵守的步骤、方式和方法,它是一种特别的程序。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死刑复核的相关法律知识。

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

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是,由享有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的死刑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进行全面审查,依法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因此,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时,必须完成两项任务:

一是查明原判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据以定罪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罪名是否准确,量刑(死刑、死缓)是否适当,程序是否合法;

二是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并制作相应的司法文书,以核准正确的死刑判决、裁定,纠正不适当或错误的死刑判决、裁定。

看过“死刑复核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死刑复核的现实意义

1、死刑复核程序有利于保证死刑适用的正确性

人的认识有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经过多次不断的检验,才能使认识逐渐接近客观实际。诉讼认识也是如此,只有经过从侦查到起诉、审判,从一审到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等多次反复,才能使公安司法人员的认识逐渐接近案件的客观事实,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冤假错案。死刑案件通常更加复杂,往往更需要经过多次检验。

不仅如此,人死不可复生,死刑一旦被执行就无法补救,因而更必须保证死刑判决的正确无误。死刑复核程序的设置使死刑案件在一审和二审程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道检验和保障机制,这对于保证死刑的正确适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死刑复核程序有利于控制死刑的适用,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

严肃谨慎、少杀慎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在刑事诉讼法中特别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贯彻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通过死刑复核,对那些适用死刑不当的判决、裁定,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并依照法定程序,分别作出不同的处理:对纯属无罪或因证据不足应判无罪的人,纠正冤案,立即释放,恢复其自由;

对那些虽然有罪,但不应判处死刑的罪犯,可根据不同情况依法改判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刑罚。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防止无辜错杀和死刑滥用,避免给国家、公民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还可以收到良好的政治效果。因此,死刑复核程序是坚持少杀、慎杀和防止滥杀的可靠保证。

3、死刑复核程序还是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的关键程序

由于死刑(死缓)判决的核准权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行使的,这有利于从诉讼程序上保证死刑执法尺度的统一,防止地区之间宽严不一。

而且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及时发现死刑适用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及时纠正错误的死刑裁判,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判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指导和督促下级人民法院提高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确保死刑在全国和全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统一正确适用。死刑复核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的一个环节。

相关阅读:

死刑复核的法律依据

2012年修改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具体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六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第二百四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规定将《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规定的犯罪,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授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行使。中国刑事辩护网提供。

最高人民法院通知授权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贵州省核准部分毒品犯罪死刑案件的死刑。

2007年1月1日,最高法院已将下放的死刑复核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并在原来刑一庭,刑二庭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死刑复核庭。刑三庭、刑四庭、刑五庭。负责全国死刑案件的复核工作。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全文共 271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的来历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的来历吧!另外看一看清明时节有哪些习俗?清明时节应该吃什么食物?想了解的朋友们就一起和我来看一看吧!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来历要从春秋时期说起,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了之后,十分羞愧,便带人亲子去请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

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春暖花开,适合出门踏青,扫墓之余一家老小到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也是一份幸事。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2]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放风筝

也是清明节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节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吃什么食物

1、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2、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3、清明果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4、醴酪与环饼

《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一直到隋唐时,都还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另外,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的食品─环饼。「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油炸至金黄色后即可食用,味道极为脆美,相当近似现在的点心。

5、面花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结语:清明也是有来历的,那么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大家看了上述小编的介绍都有所了解了吧!另外清明也是有一些习俗的哦!希望上述小编的相关介绍都可以帮助到大家哦!清明到了可以吃上述小编介绍的这些食物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比特币对现实的意义有哪些?为什么区块链技术会如此受重视?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任何一种新事物,我们必须以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它,比特币同样也不例外。比特币对现实意义包含多重方面,非常值得人们深思。因此特意对比特币对现实的意义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剖析,希望可以让一些抵触比特币的朋友,能够从中看到比特币对现实的意义,从而更好的理解虚拟数字货币为什么会出现。

1、比特币对现实的意义有哪些?

了解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过往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国家对于比特币的态度并不是如很多人所想象的那么排斥,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改变的过程。在2016年之前,国家对于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的发展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限制,这是因为比特币的出现让国家监管机构看到了一种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虚假数字货币,到国家最后不得不于2017年9月叫停国内所有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交易业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放弃了对比特币的研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在于比特币对现实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且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从思维创新的角度而言,比特币和区块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中心化思维形成了一种颠覆,很多行业从此打破了发展的僵局;其次,从技术层面而言,比特币的出现给中国法定货币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有助于突破美元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最后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

2、为什么区块链技术会如此受重视

从2016年开始,国家已经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科技企业也展开了区块链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和探索。到了2019年,国家终于以国家战略的方式肯定了区块链产业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果说比特币对现实的意义非常重要,还不如说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对于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更为重要。比特币之所以能够出现,全因为它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体现。从目前所研究的成果来看,区块链技术将会在医疗、金融、交通运输、知识产权保护等众多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正是如此,它才受到了国家高层的如此肯定,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保护动物的意义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保护动物就是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受到破坏。从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从1871年到1970年,兽类灭绝了43种。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是在最近3个世纪内消失的。物种平衡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本身将遭到巨大灾难。

现在,地球上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种野生动物灭绝,不少动物也处于灭种的边缘。为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各个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都非常重视。我国在1959年做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的规定,1962年又明确规定要保护83种珍惜野生动物,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可是由于一些人还不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或是为了谋取私利,仍在猎杀珍贵稀有动物。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野生动物,要知道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天小编对保护动物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猎杀动物对生态平衡有什么影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除夕守岁的由来?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1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2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3

“除夕”合起来就是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古人认为除夕这一天是一个人长一岁的界日(指虚岁),而这个晚上又是旧岁已过、新年到来的一夜。人们举家欢庆,彻夜不眠,围坐守岁,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这一习俗即谓除夕“守岁”。

4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从古至今,“守岁”都包含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思。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视儿童交通安全的意义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掌握交通安全常识,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当今机动车逐步进入千家万户,道路交通川流不息,交通事故频发的时代,学习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对于确保个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尤为重要。但事实上加强孩子交通安全,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

加强孩子交通安全,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

美国和加拿大,也有校车,号称“黄色移动堡垒”,坚固厚实车头像卡车,侧面像公共汽车,全身呈警告黄色。车子拥有交通特权,车头车尾布满大灯,跟在它后面的车都特别小心。美、加的交通规则做出了一些特别规定,驾车者在遇到“校车”时必须敬而远之,比如,只要校车停在路边上下乘客,它身后、身边以至对面车道上的车辆就一定要停驶(防止有孩子突然一时兴起穿越马路),而且要保持距离;校车不动,其它所有车辆就不能动。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校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安全重要性,校车司机也都是安全驾驶多年无差错的“功勋司机”。

12月23日下午,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中心幼儿园一辆面包车,在送10名幼儿放学回家的途中,突然失控,撞断一座桥的护栏后,坠入河中。幸亏住在附近的村民迅速赶到,救出了10名孩子,避免了悲剧。经查,包括这辆撞桥车子在内的当地30多辆“校车”,都没有营运资质,而且时常超载,安全状况非常让人担忧。

其实,盐都区这种情况还不是最糟的。各地“校车”中有已经报废的中巴车,有农用改装车,还有电瓶改装车。央视便曾报道,在吉林白城的郊区,孩子们坐一种由毛驴拉的车上学,当地人把这种驴车叫做“驴的”。那画面真叫人心酸和担忧,21个孩子挤缩在一个小毛驴拉的“加宽板车”上,歪歪倒倒、抖抖呵呵地在公路上与呼啸而过的汽车并行,孩子每天要在寒冷的“驴的”上呆3个小时。

孩子的交通安全隐患,不仅农村有,城市也随处可见,比如,起交通警示作用的“小黄帽”,现在孩子们早已不戴了,学校和交警也没有要求了;尽管现在私家车多了,但仍有许多孩子上学回家要独自跋涉,平均每天要“穿过十几个红灯”的中小学生大有人在。在全国近2万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中,交通事故已占到20%左右。

因此我们说全社会都要重视儿童交通安全的意义,家长要为孩子科普交通安全知识,学生出行要掌握一些交通安全规则,司机们出行要懂得了解交通安全,这样我们才可以共同努力尽可能的保障孩子出行的安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儿童外出该注意什么相关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除夕的来历和风俗

全文共 127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除夕来历风俗有哪些呢?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除夕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以供大家参考!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讲究一见人团圆,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饭有时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会在在吃过年夜饭后,将茶点瓜果摆满一桌,全家人围桌谈话。

关于守岁,有三个不同版本的传说。

一是为迎接灶王奶奶。相传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下界当了“灶王奶奶”,她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灶王奶奶”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物品,直到除夕才收集齐,连夜赶回人间,与凡间百姓共度佳节。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回归凡间。

二是为趋吉避凶。有一个“守岁熬年”的传说,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可说是妇孺皆知。据说有一头名为“年”的怪兽,每到年根的除夕之夜就会跑出来伤人。但是它只伤害睡了觉的人,对清醒者则无可奈何。于是人们为了避开它的伤害,到了除夕之夜,便熬眼守夜,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为消磨时光,一家人团聚交谈,有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的意思。时间长了后,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形成了。

三是祛除瘟疫病魔。守岁还有驱走邪瘟病疫之说。传说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为了驱走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

除夕的由来介绍

除夕相传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风俗有哪些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贴年红

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

挂灯笼

过年挂灯笼是中国的古老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

压岁钱

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诸葛亮为什么一直拿着一把羽毛扇 诸葛亮羽毛扇来历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的诸葛亮,他可是出了名的军师,计谋多,聪明。但是如果经常看诸葛亮的都知道,他不管在哪都会拿着一把羽毛扇,而且还时不时的会扇一扇。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羽毛扇到底是有什么特殊作用吗?诸葛亮又是从哪弄来的这把羽毛扇呢?诸葛亮竟然爱不释手!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诸葛亮为什么一直拿着一把羽毛扇

首先,羽毛扇是当时的士人时尚;其次,将领摇动羽毛扇指挥军队,气定神闲,也能鼓舞蜀军的士气。伏龙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引人瞩目的一位将星。后期他为了“克复中原”,屡屡出兵北伐征讨魏国,据说在战场上,他的形象一直是坐在一辆四轮小车上,手持羽扇指挥三军,潇洒如意。为什么他总是要拿着一把羽毛扇呢?难道羽毛扇对他行军作战有着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首先,羽毛扇是当时的士人标配,也就是“时尚”的一种表现。我们现在应该都知道,苏轼曾经有一句诗,是用来感慨周瑜的风流的,叫做“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这句诗中,我们能看雄姿英发的周公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的潇洒姿态。不过“羽扇纶巾”只是周瑜的专利吗?当然不是,其实这只是当时的文人时尚而已,也就是一种“标配”,非常的“炫酷”。当年司马懿在渭滨和诸葛亮对峙时,远远的望见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三军进退,他艳羡的感慨道:“诸葛亮可谓名士”。可见,这的确是文人风流的表现。

其次,手摇羽扇,统筹三军,能够鼓舞蜀军的士气。在古代的冷兵器战争中,决定战争走向的其实还不是武器,装备,受训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双方的士气。而诸葛亮作为主帅,悠闲的坐在一辆车中,摇着羽扇指挥蜀军进退,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是蜀军中的一员,难道不会有“丞相都没慌,我有什么可慌的”这种心态吗?这样,也就能极大程度的鼓舞蜀军的士气,让他们一往无前。

2、羽毛扇的来历

关于这把扇子的来历,各种传说和说法都非常的都,有人说是诸葛亮老婆黄月英送他的,也有人说是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给的,还有人说是诸葛亮的老丈人给的....可以说是说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说这是天神下凡给他的,不过具体是哪里来的,我们就不知道了。罗贯中也没仔细讲述这把扇子的来历,不过却成了诸葛亮最有辨识度的东西。

不过仔细想想诸葛亮拿着这个玩意真的有什么用吗?从现在看来,诸葛亮会拿着这把扇子也不稀奇,其实就和平时有些人喜欢抽烟、喜欢转笔一样,只是他自己的一个习惯而已。而且诸葛亮本身就是比较清高的读书人,弄这么一个形象的话,也寓意着他自己的高风亮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除夕可以洗头吗?大年初一可以洗头吗?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又叫做除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的岁末欢聚一堂,当然也有很有习俗要遵守。今天本网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除夕可以洗头吗?大年初一可以洗头吗?

除夕可以洗头吗

除夕夜是可以洗头洗澡的,寓意着辞旧迎新沐浴更衣,也是一种好的兆头。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大年初一可以洗头吗

正月初一不能洗澡洗头,否则会钱财遗失外泄。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能洗头,洗衣服,否则就是对水神的大不敬。广东俗例初一十五不能洗头,否则会把财气洗跑了。我们说宁可信其有,再加上很多老人都是十分重视这些习俗的,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就一切顺顺利利、顺顺心心的,新的一年才会更加的好呀!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植树节人们自发去保护植物,种植植物,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你知道植树节的来历意义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将带大家来具体了解一下。

植树节的生态意义

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的意义

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

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具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呢。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

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植树造林可为人类净化空气

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

植树造林能清除污染

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一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植树造林能降低噪声污染

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植树造林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

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尺机,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

1.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

2.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

3.中国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

4.植树节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5.关于植树节活动的感想5篇

6.植树节活动感想3篇

7.我国的植树节是怎么来的

8.2016学校植树节活动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大全

全文共 4042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那么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呢,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大全,欢迎阅读!重阳节的由来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有着尊老传统的群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脍炙人口。而现阶段,大量老年人口的增加,“未富先老”的社会压力,赋予了文化色彩浓郁的重阳节更多更沉重的现实意义。不管怎么说,重阳节只有一天,就像廖主任说的那样,我们不能指望在一天的时间里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以此为契机,形成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从风气上加以影响,从观念上加以调整,这才是重阳节真正的意义。重阳节登高的寓意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据文献说,“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1、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习俗。西汉戴圣《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重阳这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3、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4、重阳节登高避灾之神话传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传说当时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荒谬故事,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东汉时期,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看到乡亲们不断死去,非常着急,就决定求仙学艺,为民除害。桓景回到家里告别父母和妻子,一个人上路去了。

桓景访遍了天下名山,才寻访到在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费长房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青龙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把剑术练得炉火纯青。

有一天,费长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吧。“他送了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又嘱咐了几句,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了家乡。

九月九日那天,桓景带着全村老小登上附近的一座山。他把茱萸叶分给大家,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喝一口。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再也不闹瘟疫了,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重阳节的诗词有哪些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放纸鸢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纸鸢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筝,广东、福建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3.登高

(1)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4.吃重阳糕

(1)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2)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5.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少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

6.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7.饮菊花酒

(1)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2)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

8.佩茱萸

(1)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2)《本草纲目》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而古人则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9.吃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10.归宁父母

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凡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都会准备名酒和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这便是“归宁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金镶玉戒指值钱吗 金镶玉的意义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市面上金镶玉的饰品非常多,金镶玉的饰品也很好看,有种高贵大气的感觉,金镶玉的饰品是金子和玉石结合在一起的饰品,做成项链、戒指都很好看。

金镶玉戒指值钱

因为在我国讲究的是一个含蓄之美,而这样的一个风格则很好的展现了我们中国的这种文化,玉器的色泽被包裹在金里面,隐隐约约的发挥出其玉石的色泽,这样并没有影响玉器所展现的美感,反而是让其美感更加的突出。得得看什么玉了,好的玉石当然值钱了,玉石的价格差非常大,这个不好说,和田玉、和氏璧的话就贵了,一般来说金镶玉戒指价格按工艺来算的。

金镶玉的意义

”金镶玉”喻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佩戴-款金镶戒指,有很好的寓意。金镶玉,历史悠久制作精美,"金镶玉”又称镀金锡镶工艺,现在玉跟金搭配在-起,在很多首饰上都能体现了,但是这种价格是很难说的。

金镶玉戒指如何选购

我们在选购金镶玉戒指时,我们要多加注意金镶玉戒指的品质,看看金镶玉戒指所用的金属品种和品质,以及金镶玉戒指是不是正品,此外,金镶玉戒指所用的玉石品种和档次,以及金镶玉戒指的外形是否完全干净,我们还要注意金镶玉戒指的设计和款式,相比其他玉器类,金镶玉戒指是对是雕工,造型的要求很高的首饰。

金镶玉戒指选购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造型简单的金镶玉戒指可信度高,有些商家为了掩饰玉的瑕疵,将造型做得很复杂,让人无法察觉。金镶玉戒指的底面是有光泽的,常常是透明的,而有些人常将这一面封死,让我们看不到玉石底面情况,为弄虚作假留下空间,还有一些玉石表面的金箔图像,看上去立体丰满,其实只有薄薄的一层,因此我们要多加注意这些选购的陷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白露节气 白露节气代表着什么意义

全文共 3867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到了白露节气。可能很多人都会问,白露节气代表了什么意义?白露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别急,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来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在文章中,将会告诉大家这些答案。

白露是24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物候

白露节气一般都是在九月七八号左右。所谓的露,就是因为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在地面上或者植物上凝结成的水珠,在早晨看起来晶莹剔透,所以有人说白露节气就是代表着天气彻底转凉。在早晨和晚上的时候,人们明显感觉夏季已经过去,秋季已经到来。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华南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华南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华南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华南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华南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

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华南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白露养生注意九防

“白露不露”防秋寒

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筋络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白露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白露锻炼有“三防”

白露节气的早上,大多都是很凉爽的天气。所以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喜欢出门锻炼锻炼。锻炼身体可以调养我们的肺气,提高身体各器官的免疫功能,也能帮助我们的身体抵御寒气,所以在白露节气中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然而由于白露节气温差较大,所以在锻炼的同时要注意三防:

一防受凉感冒:白露节气的早晨温度很低,要根据外面的温度来决定穿多少衣服锻炼,不要是因为锻炼而就只穿了件单衣,这样很容易就会被寒气所侵而受凉。锻炼之后不要立即便脱下衣服,即使是出汗了,也要等身体不那么热了再将衣服脱下。

二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三防运动过度:秋天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冻”有益防过度

天气渐凉时加强防寒锻炼,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无论何种活动,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冷水浴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

拒绝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

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晚秋初冬防“心梗”

晚秋季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此时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应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白露养生小秘籍

去“秋燥”润肺食疗方法

生地、枸杞、菊花、大枣、制首乌、冰糖用开水冲泡。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气候愈发干燥,对人的新陈代谢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很容易出现“秋燥”。

在秋季干燥的情况下,市民应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自身的水分。特别是在初秋时节,应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润为主,可以将生地、枸杞、菊花、大枣、制首乌、冰糖用开水冲泡喝。此外,儿童在吃生冷瓜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很容易引起腹泻。

建议,可选用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除了上述药物之外,要多吃梨、山竹等凉性水果,同时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另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预防呼吸道过敏的抗敏方法

白露时节,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机,但要小心“秋季花粉热”。有不少人在旅游期间出现鼻痒、连续打喷嚏、眼睛流泪、咽喉发痒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受了凉,其实这不一定是感冒,而可能是“秋季花粉热”。

专家表示,花粉热的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个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秋季是藜科、肠草、蓖麻和向日葵等植物开花的时候,也正是这些花粉诱发过敏体质者出现“秋季花粉热”。

专家提醒,过敏体质者,秋季出游前15天左右就要口服抗过敏药物,并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随时保持鼻腔清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早晨5点到上午10点是花粉扩散的高峰时间,不宜在户外久留;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淋浴,对去除身体上的过敏原会有帮助;注意加强身体锻炼,早晚不可贪凉,预防过敏性疾病并合理调整饮食。

巩固肾气的经络方法

随着气候逐渐转凉,有些人易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可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时间在15-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泡完脚以后,可做揉肾经的功课。坐到床上,脚心相对,两脚心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这样可以连通肾经,然后双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让双手尽可能大面积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边翻边按摩,反复操作,直至小腿发热为止。

提高耐寒能力的方法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寒能力。

白露过后,燥气渐盛,燥易伤肺,专家提醒,大家要特别小心容易在秋季发生的鼻腔疾病、哮喘病、支气管病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同时,“白露身勿露,着凉易泻肚”。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

总结:阅读了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于白露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接下来的白露节气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好自身的保暖工作哦。在早晨,最好都能出来锻炼一会,白露节气不宜再睡懒觉,早起多锻炼,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五四青年节的由来及意义

全文共 2871 字

+ 加入清单

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一起了解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1青年节意义

“五四青年节”实际上已固定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五四青年节”每年一次 ,或隆重或简朴 ,但其节日的意义永在。“五四青年节”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纪念“五四运动”,一是作为青年的节日。两者共同构成了包含深厚历史与现实内涵的精神原动力 ,它既是对历史承诺的担当 ,也是对实现社会与人生的叩访 ,更是对未来历史的观照。

2青年节的由来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它来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采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事件介绍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 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1918年11月11日, 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 奥等国的失败而告结束。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中华民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国代表居然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来,举国震怒,群情激愤。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1919年5月1日, 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日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这四条办法是:(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三)通电各省于5月7日国耻纪念举行游行示威运动;(四)定于5月4日(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之大示威。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 随后, 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京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 5月19日, 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 天津、 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6月,由于学生影响不断扩大, 《五七日刊》和学生组织宣传,学生抗议不断遭到镇压。3日, 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 学校附近驻扎著大批军警,戒备森严。 4日, 逮捕学生800余人, 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日、 7日、 9日, 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

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 反对开课、 开市, 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 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6月11日,陈独秀、 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 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以 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这一规定。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仍然被当代年轻人所推崇。

爆发原因

在法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

主力:学生

领导人:李大钊

形式: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口号:1.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反对对德《合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运动成果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主要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节日确定

为了使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青年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这一规定没有明确放假适用人群的年龄上限。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 “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进一步明确年龄上限后, 将有3亿多年龄在14至28周岁之间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节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会对青年的关爱。

《办法》指出,各部门和各用人单位应自觉遵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切实保障青年的休假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有何意义 房价会降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11月9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16个区县的市民新申请办理的将不再是过去的“房本”,而是不动产权证书。另外,原有的房屋、土地等权利证书继续有效,遵循“不变不换”的原则,权利不变动,簿证不用更换。不动产登记实施后有何影响?会使北京房价下降吗?

不动产登记有何影响?

1、能够保护个人产权

新的《不动产登记簿》记载了不动产的坐落、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用途等自然状况,不动产权利的主体、类型、内容、来源、期限、权利变化等权属状况,以及涉及不动产权利限制、提示的事项和其他相关事项。比分散登记载明的信息覆盖面更广泛,登记的信息更加完善;由统一的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登记、信息联网,也避免了分散登记方式导致的各种不动产权利的重叠、漏登现象,使不动产的权属界线更加清晰,提高了登记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减少了权属纠纷;也使百姓更容易进行产权的变更。

2、居民办手续更便捷

不动产统一登记把原来分属不同部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及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都归属到一个不动产登记部门,建立了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平台,为百姓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减少了办证环节,大大节省了百姓办理不动产证书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登记效率。

3、保障交易更安全

对于房屋买卖双方来说,不动产登记可以使得房屋买卖交易安全性得到提高,避免由于信息缺失、产权不确定、查询困难等原因而产生的交易风险,从而保障了当事人在房屋买卖交易中的权益。

不动产登记会使北京房价下降吗?

在短期内,期待不动产登记能够让房价大幅回落的目的并不现实。因为整个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并非以打压房价为目的,更多是为了将来财税制度的变革做的准备。

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不应求房价上涨,供过于求房价下降。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每年都有大量人口涌入,而土地面积是有限的,短期内,北京房子一直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短期内不动产登记不会使北京房价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除夕怎么守岁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守岁的习俗,但是除夕怎么守岁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除夕守岁来历的故事1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过,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除夕怎么守岁?

守岁民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中之一是“岁火与灯烛”,也就是堂屋或者庭院内的灯火烛光,在除夕夜通宵不灭。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这一表现有所不同。

南方守岁以家族为主,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燃旺的炭盆周边守岁祈福;在北方,守岁则是以宗族为主,在祠堂门口空旷之地烧起煤炭、木柴火,人们从旺盛的火堆上跳过去,以燎除身上的邪气,祈求新年好运兴旺。

守岁的另一个表现方式是“点灯照岁”,就是把蜡烛、灯笼点亮一直燃烧到天明。在明代,屋里屋外所有的房间都要点亮蜡烛,甚至床下、缝隙中都要照亮,并用漏孔的小蒲包袋,内装生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打印起密密匝匝的元宝形石灰印子,以达到祛除“虚耗”、财源充实的愿望。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守岁之日还戴着“傩面具”跳舞,以祛除鬼邪。在中原、西北地区,也有这种在室外戴着面具跳舞驱邪的风俗。在东南地区,人们熬夜守岁,为防止坐着打瞌睡,便用些茶点瓜果,边吃边谈。也有的人家开始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造成了除夕守岁欢乐的最高潮。

除夕守岁来历的故事3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个被称为“祟”的小妖怪,它长着黑黑的身子,但手却是雪白的。每年春节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间害人,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过的小孩就会生病,莫名其妙地发高烧,整夜说胡话,等到十几天高烧退去后,小孩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

所以,每年到了除夕这一天,家长们都怕“祟”来伤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着灯,陪孩子一起玩,不让他们睡觉。这在当时叫做“守祟”。后来,人们觉得说“祟”这个怪物有些晦气,又因为“岁”与“祟”谐音,于是人们就慢慢改“守祟”为现在所说的“守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平安夜的来历说法及意义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12月24日的夜晚是平安夜,是圣诞节的前一天,那么大家知道平安夜的由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安夜的来历说法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安夜的意义

平安夜的意义是代表着平安祥和、团圆希望,人们希望平安夜的到来会让大家心中最美好的祝愿一一实现。平安夜是在每年阳历的12月24日晚上,有着圣诞夜的意思,平安夜也用来表示圣诞节前一天,在西方的传统中,一般在平安夜这天才开始装扮圣诞树,但是现在不少的家庭很早就会开始装扮圣诞树了。

现在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平安夜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节日,并且在这天里也有很多的习俗需要去展现,例如:互相交换礼物、报佳音、互赠苹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

大多数西方家庭的平安夜会选择所有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畅玩,期待着圣诞节的到来。

在众多的平安夜习俗中,最让大家期待的却是亲朋之间相互交换礼物,而孩子们会在床边挂上长筒袜,期待圣诞老人能够听见自己的心声,给自己送来梦寐以求的圣诞礼物。

在这天晚上都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诗歌弹着吉他,一家一家的唱着诗歌报佳音。

平安夜的意义,简言之就是迎接第二天圣诞节的到来,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及爱。

平安夜的由来故事

传说是在耶稣诞生的晚上,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作人世间的王,成为大家都信仰的人,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于是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耶稣即将要诞生。

后来,人们也就是模仿这天使,四处的去张扬耶稣诞生的日子,于是就有了人们在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就演变成报佳音这个活动。而这个活动也是逐渐的流传了下来,于是就慢慢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圣诞夜也就是平安夜,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平安夜的来历说法

平安夜的来历第一种说法

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在奥地利萨尔札赫河畔的奥本村里,有一只老鼠大胆地溜进村里古老的圣尼哥拉斯教堂风琴楼厢里。这只饥寒交迫的小东西东跑西窜,到处咬噬,终于干下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导致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圣诞赞美诗的诞生。翌日清晨,一位身穿黑色礼服大衣的中年人走进教堂,径直来到风琴旁边坐下。此人名叫弗兰兹-格鲁伯,正当三十一岁,有着一头黑发,高高的鼻梁和一双富有感情的眼睛。他虽然默默无闻,但在这偏僻地区很受村民尊敬。因为他是本村的小学教师,又是圣尼哥拉斯教堂的风琴演奏家。他坐下来,踩着踏板,按下了琴键。可是风琴只发出几声呜咽似的微弱气息。

这歌曲作为民间音乐,从奥地利传到了德国。它越过国界,随着德国移民远涉重洋,传播各地。但直到不久前,莫尔和格鲁伯才被公认为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他们当时什么都没有得到,他们死时仍和生时一样贫穷。但是,格鲁伯的那具古老的吉他琴至今仍在为他歌唱,它已成为传家宝,被格鲁伯家代代相传。现在,每逢圣诞夜,人们便要把这吉他琴带到奥本村去。而世界各地的教徒们,则再次齐唱这首为人喜爱的圣诞赞美诗。

平安夜的来历第二种说法

奥地利靠阿尔卑斯山的地区,出了不少的乡村诗人,加上奥地利人,本是爱好音乐的民族。他们大部分的人民,信仰耶稣基督。所以每到圣诞节,在这崇山峻岭的一些小镇和乡村里,许多歌唱世家的男女,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不断的把圣诞歌的词句和乐曲,加以改进或创新。他们很多人,长于弹奏乐器,而且几个人聚在火炉边,就能当场作出新的圣诞歌,成了后来圣诞歌的宝藏。有一些歌曲,也许当时唱唱,或唱过一两年,就被新的圣诞歌所取代了。但是其中的一首,不但流传下来,而且是世界最出名的圣诞歌,它就是大家熟悉的“平安夜”。

据说这首圣诞歌,是阿尔卑斯山下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在一八一八年撰写的歌词,曲子则是乐师方济葛鲁伯所作的。不幸它在那乡村圣堂歌咏团的抄写本中,埋没了十多年。后来,被一位喜爱音乐的人发现,就把这首圣诞歌,带到城里的音乐会上演唱,非常受人欢迎。于是,渐渐的流传到奥地利各地,再传到了德国。一八三九年,这首圣诞歌传进了美国,不到几年功夫,就普遍得到人民的喜爱。再经过著名歌唱家的演唱,电台的播放,这首圣诞歌-平安夜,普遍的流传世界,而且各国都有翻译的歌词。每个人几乎都熟悉这首“平安夜”,聆听的时候,而且会哼唱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卢沟桥事变的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4558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7月7日(丁丑年五月廿九),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以及由此开始的八年抗战,是传统中国转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经之道。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及价值是什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价值

“卢沟桥事变”,以及由此开始的八年抗战,是传统中国转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经之道。但在更宽泛的空间里观察,它的价值并不仅止于此。

改变曾经的忍让与退缩,顽强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如此担当所影响的并非中国自身。1938年初,斯大林对到访的孙科坦言:“我深知中国不仅是为自己作战,也是为苏联作战;日本人的最终目的,是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直到贝加尔湖。”稍后,日本关东军擅自出动数万大军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与苏军作战,接连两次发动攻势,均遭失败。这意味着,当日本陆军兵力深陷中国战场时,无法配合德国东西夹击苏联,导致东西方法西斯国家各行其是,毫无战略配合。1938年5月,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在电文中提出:“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既是为他们自己也是为我们而战,因为只有日本人的失败才能把我们从危及我们在远东地位的灾难中解救出来。”与此同时,英国外相哈里法克斯在备忘录中说:“中国正在为所有的守法国家而战斗。”

中国的选择,一个弱国的抗争,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历史命运,改变的是全球性格局。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最后关头的应战”,其作用,中国方面当然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抗战)不独求民族之解放,不独求领土主权之完整,实亦为全世界各国之共同安全而战也。”对中国的抗战意志,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主张:“联合苏联,组成中、苏、美、英对日联合阵线。”而此际由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亚内尔上将向国内发回的报告认为:“只是由于……中国抗战挡住了日本军团。”

中国全面抗战开启后三年,英国进行英伦保卫战;四年后,苏联开始卫国战争;四年半,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争。日本、德国与意大利轴心国的侵略野心,由日本进占东三省与华北开始,最终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迄今的世界格局,仍是二战“遗产”。同时,中国亦被此次大战深刻改变。徐中约评论:“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创始国。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

中国的现代化及其全球性格局互动关系里的崭新面貌,开始于1937年——“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没有忘记,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拓展阅读:卢沟桥事变相关介绍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因为卢沟桥事变事件是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发生,事件的发生标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 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对北平虎视眈眈。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 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

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日军挑起的七七事变带来了中国长达八年的浴血抗战……

卢沟桥事变相关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

领导以北伐为标志的国民革命的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需要解决两大结构性矛盾:对内求国家统一,对外求民族平等——这实为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国家性难题。北伐成功后,蒋介石的选择是:对内继续消灭反侧,对外暂时忍耐待时。亦即“先安内,后攘外”。这一道路,历史学家郭廷以先生的评论是:“在步骤上亦自言之成理,岂奈为势所不许可。”

所谓“势所不许可”,以中日两国关系观察,“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失去东三省,按“后见之明”的研究者的历史复盘:日本执政当局亦有文官集团与军人集团之别,当时国民政府虽无能力全面对抗日本,但完全的不抵抗,反作用于日本当局,遂使军人集团气焰日彰。其结果,军人集团一路狂飙,演进至“卢沟桥事变”之时,完全控制日本政局。其扩张之心侵略之行,再无国内的制衡之力。内外之间,略有闪失,稍微失衡,后果便难以收拾。

“九一八事变”,以及东三省之失,再次昭示中国现代化转型之艰难。如果说晚清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亦即传统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国家,其特殊之处,按历史学家金冲及先生所论:近代中国一切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现代化转型之际,中国与现代化先发国家——“中国/列强(帝国主义)”的矛盾,才是我们理解晚清以及民国,甚至当代中国核心性与结构性矛盾之一。自鸦片战争开始,其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海战,无不是传统中国“忍无可忍”之下被动而仓促的应战。也差不多无有例外,每次对抗外侮,都伴随着国内政治格局的动荡。第二次鸦片战争,甚至内(对抗太平天国)外两场战争,由此导致的国内政治格局,至1894年的甲午海战,结果显现:“李合肥一人对一国。”(梁启超语)中国内部的糜烂,已无能力以一国之力应对外侮。这当然悲哀,却是事实,亦是传统中国结构性矛盾之必然。

对抗外侮,已无动员并组织一国之能力,清亡,没有意外。1911年,辛亥革命后,如何在列强压迫下,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国家,便是当政者历史性的挑战。

北伐的成功,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十年民国,在上海、南京、北平等大城市,稍有现代化气象。这是最近被广泛注意的所谓“民国范”。但是,我们稍稍认真观察一下当时中国整体性格局,情绪将截然相反——1928年,甘肃回教的马家军,反抗冯玉祥,双方肆行屠杀,汉人、回民死伤20万人;1930年,冯玉祥反蒋失败,退出西北,甘肃、宁夏、青海成为回教军人的天下;1934年,拥兵3万、反复无常的孙殿英自察哈尔经绥远进攻宁夏,回军拒之于前……西北中国,并无宁日。而东南沿海,1932年,广东有陈济棠与粤海舰队之战,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与据有胶东的师长刘珍年之战。西南地区,军阀割据的四川,刘文辉、刘湘、邓锡侯与田颂尧,民国以来,大小战争多达480余次。

中国的统一,徒有其表。民国范儿,其实可怜。1931年,正忙于对江西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并应对两广军事的蒋介石,遭遇了“九一八事变”。外患未因内乱而不至。“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历史学家徐中约论述,“日本人三次,1912、1916、1928年策划挑唆‘满蒙自治运动’归于失败之后,这种观念却越演越烈”。

1931年,长江、准河以及大运河水灾肆虐,致使中部10个省份14万人被淹死,25万人流离失所。而同时,中国又深陷内部动荡与局部冲突。日本关东军精心选择这一时刻,完成了对沈阳的占据,随即又在百天之内,完成了对东三省的占领。与历次外侮不同,此次事件,揭示日本军国主义是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构成最严重威胁的来源。

“九一八事变”作为一种转折,中国结构性的内外矛盾由此转换,外侮——对中华民族生存的挑战,上升为最主要矛盾。“攘外必先安内”,当然不再正当。但是,东三省虽为日本人所据,而这一政策却仍在运行中,没有更张之意。因而,“九一八事变”许多复盘与推演,完全放弃抵抗而导致日本军人集团势力的全盘领先,便是结果之一。

就日本的侵略逻辑而论,6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华北亦将可能重蹈东三省旧途。据有华北,日本往南可以推进到华东与华中,并进占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往北可以夺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直至贝加尔湖——苏联的大部分国土。而这一套战略逻辑,之于中国,蒋介石当然意识到其间深刻的国家危机。在当年7月17日的庐山第二次谈话会上,他说道:“我们的东四省(当时行政区划为四省)失陷,已有了六年之久,继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末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只是,内部如此糜烂的中国,能够动员全国之力以抗日寇吗?1937年,这个国家到了必须回应这一挑战的关键时刻。应对此次危机的庐山会议发出了明确而响亮的声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一个月后,蒋介石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我们拉开时间的距离,前溯至1840年,自鸦片战争始,接近100年后,中国的历史揭开新的面貌——“卢沟桥事变”后,这个国家整体性的被动情势,由此改变。“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这当然不是实力比较的计算所能得出的结果,这是一个民族到了最后关头必需的选择。历史自有逻辑,统一的独立的中国的建立,亦即中国民族主义革命的成功,需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而且是需要经历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复杂格局并最终打垮日本,中国才能开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创建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