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精彩5篇)

浏览

1839

文章

5

篇1: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大运河的开通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大运河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隋朝大运河开通作用是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隋朝大运河开通作用是加强中国南北的沟通,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它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宁波。从先秦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此后,唐、北宋长期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使得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京杭大运河开通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京杭大运河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隋朝的政治统治,促进了内河航运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是隋朝暴政的重要表现。

隋唐和前朝是运河和城市的初期,运河和杭州城市的建设发生了几次变化。虽然运河不是杭州城市形成的最关键因素,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在此期间,运河与钱塘江相互连接,形成了海上航运和内河航运的转型枢纽,为唐代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吴国为伐齐国而挖掘。隋朝大幅扩建并贯穿都城洛阳,连涿县。元朝改造时,洛阳被抛弃,直至北京。它已经挖掘了2500多年。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在社会领域,随着制度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大,水运逐渐突破了以政治功能为主体的早期模式,发挥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功能,成为维护王朝稳定和平衡社会的重要手段。

大运河开挖加强了南北交通交流,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南粮北运。水运便利,泽沿运河两岸,许多城市蓬勃发展,积累了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与长城、坎儿井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个伟大项目,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项目,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隋朝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跨越地球十多个纬度,贯通于古代中国最为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省份多达八个,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它开凿于公元605年,完工于公元610年,隋朝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公有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隋朝大运河的前身是由公元前5世纪由吴国开凿的邗沟,它从如今的扬州附近的邗沟将长江水引流向北,经高邮、淮安等地进入淮河,进而成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江河。

隋朝大运河由于公元7世纪初定都洛阳的隋朝开始修建。于公元605年开通济渠,将洛水东引进入黄河,再引黄河水至如今的河南荥阳北,经郑州等地与邗沟相通。又于公元608年开凿永济渠,北上天津、河北涿郡。公元610年,开凿了一条长约400km的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直达杭州,至此,隋朝大运河全部开通,全程达2700多km。

而后,隋朝大运河历经山河变迁到了元代。在元代将全国政治中心迁移至北京后,为缩短隋朝大运河的航线,与公元1283-1293年间,先后挖通了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将运河缩短900多km,改为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为什么隋炀帝要开通大运河?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次子,隋朝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于604—618年在位。581年封晋王,589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600年立为太子。604年即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期间,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但是,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隋炀帝主观上极欲成为圣君,他素来崇拜秦皇汉武,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轰轰烈烈,名垂千古的伟大功业。在他的眼里,似乎不做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枉做帝王一场。

隋炀帝即位后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在建造东都的同一年,隋炀帝就下令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一条运河,叫“通济渠”;又征发淮南百姓十多万人,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沟”疏通,自山阳至扬州入长江,渠宽四十步,两旁皆筑工整平坦的御道,夹种杨柳。从长安到江都,修建离宫四十多座。在以后五年里,隋炀帝又两次征发民工,开通运河,一条是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叫“永济渠”;一条是从江都对江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叫“江南河”。最后,把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2500公里的大运河。这是世界上河流运输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历史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运河的修建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最巨大的。

但正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在刚刚当上皇帝不久,就下令兴建巨型运河工程,涉及动用巨大的民间人力、物力、财力,因而招致民间积怨深重,最终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过早覆亡,并也使得隋炀帝杨广本人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留下了不雅的名声。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条大运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

所以小编认为,其实隋炀帝出发点还是好的,想要做出建树.只是他太过着急,没考虑过子民们能不能承担得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