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最新20篇)

浏览

6305

文章

93

篇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隋朝大运河开通作用是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隋朝大运河开通作用是加强中国南北的沟通,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它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宁波。从先秦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此后,唐、北宋长期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使得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什么杨广是最冤枉的一个?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的,有的算是比较的好的,有的也算是比较的差的,有的呢也算是悲剧的,但是也有的算是很给力的,但是不管怎么样的,这个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其中有一位叫杨广的人,他好像是最为悲剧的一个了,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接着往下看!

个人觉得隋炀帝杨广并没有被冤枉,他与秦始皇一样,都是一代暴君,隋朝与秦朝都是二世而亡,而秦朝只有十四年,而杨广也是在位十四年,这是何等的相似,那我们来看看杨广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杨广生于公元569年,史书说杨广颜值高又聪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称帝,杨广被立为晋王,加柱国,后来又担任武卫大将军。

公元588年,隋朝命杨广率军攻南朝陈,杨广名义上是统帅,而隋军实际的指挥是高颎,将领包括贺若弼、韩擒虎等名将。而此时陈朝皇帝是陈叔宝,陈叔宝昏庸,又没有什么贤相良将,所以隋军很顺利的灭掉了陈朝,俘虏了陈叔宝与皇后,杨广被任命为太尉。

公元590年,江南发生叛乱,杨坚派杨素率军征讨,平定了江南,杨广被封为扬州总管,治所在江都。公元600年,突厥进攻,杨广率军抵御,无功而返。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比较崇尚节约,反对奢华浪费,而太子杨勇不会弄虚作假,而杨广会,所以隋文帝对杨勇有所不满。杨广、独孤皇后、杨素不断的向隋文帝说杨勇的坏话,最终隋文帝废黜了杨勇的太子之位,而改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4年,隋文帝突然驾崩,杨广继位,据多种史料表明,隋文帝的去世与杨广有很大的关系。那我们来看看,杨广继位之后又做了哪些事情。

公元605年,杨广造东都洛阳,一共十个月,每月征发民夫两百万人。以此同时,杨广下令修京杭大运河,而且还造了龙舟等各种船几万多艘,其中他游江都所用的龙舟,高13.5米,宽15米,长60米,共有四层楼,一百二十间房间,还有正殿、内殿、朝堂。

公元614年,杨广发兵征高句丽,共出动一百一十三万士兵,两百多万民夫,最后大败于辽东城。公元615年,再次征辽东城,黎阳杨玄感反隋,隋军撤军。公元614年,杨广第三次征高句丽,但是各地纷纷反隋,最后只能议和收兵。

杨广修运河,征三百多万人,营建东都,每月征两百万人,修长城,征两百四十多万,而且很多人死于劳役之中,另外杨广大修宫殿,行宫,离宫。

杨广游江都,每次带着的人达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两百余里,沿途的州郡不胜其扰。公元618年,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于江都。为什么隋末各地起义?为什么隋朝明明有开皇之治,也二世而亡?这显然都是杨广造成的,所以说杨广一点也不冤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京杭大运河现在还在不在用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京杭大运河有些河段还在使用,也有些河段已经不再使用,像江苏、浙江京杭大运河河段还在航运使用;安徽、河南的京杭大运河段已经淤塞。

2014年9月,通州、香河、武清三地水务部门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古代运河,也是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还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和坎儿井、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不仅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京杭大运河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大水网,这也直接带动了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崛起。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途径江苏、河北、浙江、江苏四省以及北京、天津两市,横贯黄河、长江、海河、淮河以及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是微山湖。该运河全长为1797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杨勇为什么会败给弟弟杨广 杨勇最后怎么死的

全文共 2813 字

+ 加入清单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长子,等杨坚称帝后便立杨勇为太子,让他能够参与军国政事。只要不出什么意外,这个皇位迟早是杨勇的。但后来杨勇惹恼了自己的母亲文献皇后,导致他被贬为庶人,弟弟杨广成了太子。当时不少大臣觉得杨勇罪不至此,但杨坚根本不听劝,杨勇想要见上父皇一面也是遭到杨广阻拦。当然,这期间杨广也是动了不少心思,虽然他们是亲兄弟,但在争嗣这件事上,也是完全不给对方留活口。1、杨勇之才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所生的长子。隋文帝夫妻俩结婚的时候,曾经立誓:“此生誓无异母之子。”就是说,杨坚的孩子不会有第二个母亲,言外之意,他所有的孩子只有一个母亲,就是独孤伽罗,他一生只能有这一个女人。

隋文帝一生有五子四女,皆为独孤皇后所生。

作为嫡长子的杨勇,可以说生下来就贵不可言,地位崇高无上。少年时期,他就被封为博安侯。姐夫周宣帝在位时期,作为皇帝岳父的杨坚秉政,后来进位随王,杨勇被册立为随王世子。

周宣帝,史称“周天元”。自古以来,皇帝之位虽然至高无上,但是帝王们还多少有些敬畏,都自称天子,意思是上天的儿子。可是,周天元却一反以往皇帝之常态,认为天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作为自己的“爹”,根本不配。于是乎,周天元就任性了一把,自称天,不称天子了,以示同其他皇帝之区别。

可惜的是,这位自称天的皇帝,做了一年皇帝后就烦了,干脆抛弃皇帝不做,做了太上皇,让幼子做天子去了。又过一年,周天元就把自己年纪轻轻的性命给折腾毁了。又过一年,岳父杨坚取而代之,建立了隋朝。因为“随”字有“走之”,不吉利,就定国号为“隋”。

由于自幼便生活在类似《红楼梦》大观园的安逸享乐之中,杨勇也没什么追求,只在东宫里吃喝玩乐,完成父皇交给的工作任务也是靠底下一帮子文臣武将,松松垮垮的熬时间,只想时间快快过去,父亲老了,自己好继位。

与扶苏少年时多次参政,并在青年时到军中历练,参加并指挥过对敌战斗不同,杨勇在隋朝建立后就一直在京城里深宅大院中做太子爷,对于民间疾苦、朝臣动态、朝廷政治等知之甚少,也没有过多的关心。

而杨广就不一样了,二十岁那年督军灭亡南陈,在南方镇守十年,又在北方抵御过突厥。此外,杨广还在军中、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拉拢朝臣,培植力量,决意将自以为是的哥哥拉下台,取而代之。2、步步紧逼

杨广担任扬州总管的十年间,是他发展势力,进而夺嫡成功的预备期。因为是阴谋夺嫡,所以正人君子拉拢不了,他就将那些有一定能力的见利忘义的小人招至麾下,以利相诱,使其尽力办事。

杨广阵营最初的加盟者,是晋王藩邸的张衡、宇文述、郭衍等人。这些人为杨广夺嫡不遗余力,甚至还想好了退路:一旦夺嫡失败,就“据淮海,复梁陈之旧”,分裂国家,让南北朝并立的局面再次出现。后来看,所幸杨广夺嫡成功,若是失败,中国再次走向分裂,历史的倒车便再一次开动了。

杨广还在京城设立情报站,专一刺探朝中消息,花费金钱极力拉拢朝中大臣,像右卫大将军元胄、吏部尚书牛弘、将军于仲文等,都是他拉拢的对象。特别是,他通过宇文述,与杨约搭上话,并通过利诱杨约,与杨约之兄杨素结成了利益同盟。杨素当时在朝中炙手可热,权倾朝野,他的加入,使杨广的胜算大大加强。

独孤皇后不让丈夫纳娶姬妾,对大臣们纳妾也十分反感。于是,杨广就与自己的王妃萧氏不断的秀恩爱,撒狗粮,赢取母亲的欢心。背地里,他则依然将年轻貌美的姬妾宠爱着。

而杨勇则不然,他不喜欢父母为他娶的太子妃元氏,喜欢的是其他姬妾。太子妃元氏,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裔,系出名门,谨守妇道,为隋文帝夫妻所喜爱,却不得宠,独孤皇后对儿子意见很大。后来,太子妃元氏病死,杨勇想将宠妾云昭训扶正,彻底惹怒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直怀疑儿媳的死是杨勇和云昭训所为,这次见他们那么火急火燎的要让云昭训上位,简直是怒不可遏。隋文帝一方面为儿媳举行了隆重的丧礼,一方面说杨勇与云昭训所生的儿子杨俨是野合所生,未必是杨家血脉。杨勇却一再宠幸云昭训,并对其父云定兴给予重赏。云定兴是优伶工匠出身,遂有小人得志之行为,自称与皇帝是亲家,到处招摇,胡作非为。隋文帝得知后,感到十分的恶心,对太子更加失望,直言:“此儿不堪承嗣久矣。”

隋文帝从开皇十二年(592)起,就背地里派人搜集杨勇的劣迹罪行,对他当太子已经失望。杨勇却对他的太子位不稳不当回事,依旧笙歌宴舞,吃喝玩乐。

一次,杨广从京城返回江都,与母亲告别时痛哭流涕,说怕遭太子毒手,这一走不知道还能否再见到母亲。独孤皇后抱着二儿子也是哭哭啼啼,依依惜别。

杨素又一再在皇帝、皇后面前夸赞晋王杨广,使隋文帝夫妇俩心中的天平倾斜了。杨素趁热打铁,煽动一帮子人诋毁太子,广造舆论,有关太子不轨的流言蜚语一时间满城风雨。

杨勇也不傻,为了保住地位,也曾努力过。但是,他的努力不是改弦更张,痛改前非,而是借助占卜神力。他请来能人王辅贤帮忙,王辅贤却劝他打造兵器,行“压胜”之术。

隋文帝逐渐感到了来自太子的威胁,就将东宫能臣外放做官,有劣迹的臣仆斩杀,孤立太子,打击其势力。

此外,杨广还想方设法将不肯向自己低头的大臣贬退,清除了自己走向储君之位的道路。

开皇二十年(600)九月,被杨广收买的太子近臣姬威举报太子意图谋反。已经对太子杨勇绝望的隋文帝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不久下诏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之位,连杨勇的子女一并废为庶人。3、补白

隋文帝临死时,杨广对宣华夫人无礼,让其幡然悔悟,想要复立杨勇为太子,可是,已经太迟了。

杨广等人怕大事有变,就派遣心腹张衡入宫,弑君。隋文帝死后,杨勇被赐死,子女多被杀害。

后人多认为,若是杨勇继位,隋朝不会二世而亡。其实不然。杨勇之所以被废弃,从储君之位上掉下来,除了对手杨广狡诈且强大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他自己不争气,所作所为令人失望,自毁前程,才让弟弟杨广钻了空子,实属咎由自取。

从杨勇的品行和作为上来看,就算是他做了皇帝,也难会成为有为之君的。他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挫折,自少年时便生活在深宫里,长于妇人之手,酒色犬马,醉生梦死,安享富贵生活几十年了,对于朝政,对于御臣之术,对于天下苍生,心中又能记挂几分?

纵然能即位做皇帝,杨勇也不会当一个好皇帝。也许他比姐夫周天元强些,但是不会强太多,可能又是一个陈后主或北齐后主。弟弟杨广的能力、政绩、才干,都比杨勇强太多了。隋炀帝杨广之败,在于急功近利,太想成就一番大业了,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天下大乱。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虐民不仁的暴君,不是一个昏君,杨勇若做了皇帝,必是一个昏聩无能的君主。

隋文帝的悲哀是,身后无论是一个昏君继位,还是一个暴君在位,天下人都不会过上好日子,隋王朝统治的根基都不会稳固如山。若是昏君或暴君在位时间短,而后换了一个有为之君,一切还来得及,可惜的是,隋炀帝短短十余年间就将家底耗费完了,自己也被权臣所逼,不得不自裁而死。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90余万字。阅读悦读平台签约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隋朝大运河的意义 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首先与中国东西南北沟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整合和统一,其次是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县(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到会稽(今绍兴)和宁波。

隋朝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贯穿中国最富有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八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建设项目。

隋朝的大运河首先加强了中国南北之间的沟通。在古代,水运通常比陆路靠马和牛车便宜。乘船过河甚至跨海往往比走旱路便宜。大运河连接南北水道,形成水网,将几个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

二是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的频繁挖掘、疏浚和改造,使大运河长期畅通。经过唐宋的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城镇在大运河便利的帮助下发展得更加繁荣。大运河促进了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和开封沿线城市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米还是千米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为多少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为1794千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米还是千米

京杭大运河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隋炀帝为什么要修建大运河

全文共 2210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到隋炀帝我们想到的就是他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总之就是一个昏君的形象。可是历史中的隋炀帝确不是这样的,他也做过许多丰功伟绩,并且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良策。以下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原因。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原因:

1、加强帝国南北联系,增进帝国对于南北的控制

众所周知,隋文帝在位期间,虽然在疆域上实现了天下一统,但是北方与南方事实上仍然是貌合神离。毕竟南北两地已经分裂隔绝了三百多年,历史刻下的伤口虽然已经停止了流血,但是横亘在它们之间的那道无形而巨大的裂痕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表面上的统一所缝合。这种裂痕不可避免地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严重削弱了一个统一国家所应具有的凝聚力和稳定性。而京师长安则地处帝国的西北一隅,“关河悬远,兵不赴急”,一旦山东(崤山以东)或江南地区发生叛乱,等到中央得到消息作出反应时,不但已经贻误了战机,而且地方上很可能已经遭到破坏。所以,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四方疆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控制,为了南北两地能够消除历史隔阂,完成从形式到精神的真正统一,在地处南北结合部的洛阳营建一座新都,把帝国的权力中枢从西北一隅迁移到中原地区,就是势在必行之举,是隋帝国的长治久安之计。一旦迁都洛阳,则“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不但在政治上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也有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所以杨广才会在营建东京的诏书中称:“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念兹在兹,兴言感哽!朕肃膺宝历、纂临万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隋书?炀帝纪》)这段话的意思是:“有隋一朝自肇始之日起,便欲以河、洛地区为创业之地,日复一日,直至于今。由于长久思虑挂念此事,所以一讲起来就令人激动哽咽!朕敬承大宝、君临万邦,一意遵行而不忘却,一心奉行先帝之志!”

说迁都洛阳是杨坚的遗志显然是不足为凭的,但是我们最起码可以从杨广的自我表白中看出一点,那就是——营建东京、迁都洛阳是他长久以来深思熟虑的一个政治构想和战略决策,绝非听信术士胡言乱语的结果,也断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而“开凿大运河”与“迁都洛阳”一样,也是杨广包罗宏富的战略构想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有机部分。

2、削弱北方世家的影响,制约世家的发展及影响

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世家主导的帝国。一个王朝不过几十数百年,一个名门世家可延续千年。这些家族早就形成一个 上至朝堂、下至乡绅的庞大阶层(隋炀自己都是汉太尉之后,弘农杨氏家族出身),牢牢握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特别陈群创九品中正制,世家的力量正值巅峰, 可以说完全掌握住一个王朝的兴灭。

杨广修运河,原因之一就是北方世家的力量过于强盛,希望引入南方的经济力量制约北方集团,文帝虽然开创了科举,但是阻力非常大,需要一步一步的渗透到整个帝国,等到科举的力量成长起来,才能成为制约世家的一股新兴势力。而开科举则彻底让杨广成为孤家寡人,成了整个帝国精英阶层的敌人。

世家颠覆一个王朝的手段,润物无声,你大张旗鼓的东征,好,我只要在底层稍稍推那么一把,在当时的低效的通信、运输手段和脆弱的经济体系下,轻而易举就可以让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你自然成为穷兵黩武的暴君。四处烽烟四起,一个帝国轰然倒塌。

世家,并不在乎谁登位代言,反正上位后都会在世家利益和皇室利益之间走钢丝,只要不触碰世家的根本地位就相安无事。直到武周,这位铁血女皇帝则完全相反, 虽然在对外战争中没什么大作为,但是在对世家的战争中却给世家出现以来最重的打击。顶级世家被赶出朝堂,拉起新贵对抗千年世家,发展科举重用寒门。至此, 世家集团的力量再也没能重现魏晋时期的辉煌。

开通大运河以后,使南北的联系紧密,无论是运兵还是补给都会事倍功半。

3、南粮北运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是从北向南迁移的,随着北方的开发和人口的增多,加上地球变冷,导致北方不在那么气候宜人,而南方却慢慢变得适合居住,随着一朝一朝的开发,中国的经济开始难移,到了宋朝南方的经济第一次超过了北方,而隋朝正处于这个国度阶段,隋炀帝需要南方的粮食来供给北方以及军队,虽然没有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但是小编还是认为隋炀帝不会觉得自己的帝国那么快崩溃,还想着以后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没想到仅仅才二十几年,隋朝帝国就灰飞烟灭了。

隋炀帝是个聪明的皇帝,南方的陈朝就是其带兵灭掉,但是他的步子太大,扯着淡啦,加上东征高丽、修建运河、迁都、对付世家、开科举同时进行,隋炀帝一个人是应付不过来的,才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但是隋炀帝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隋炀帝的介绍: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时谥炀皇帝,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即位之后,他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颇有建树。但是,他却是历史上妇孺皆知的荒淫之君,甚至,其荒淫之君的名声完全盖过了他伟大的建树。

隋炀帝初继位,便决定迁都洛阳。他下令大规模营建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瀍河、洛水纵贯其间,分外郭城、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和耀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宫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独特的布局,以及整齐划一里见方的里坊布局建制,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隋炀帝修建洛阳城,具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都城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京杭大运河起点在余杭(今杭州),终点涿郡(今北京)。京杭大运河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分别是: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和江南运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乘坐乌篷摇橹小船游大运河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乘坐乌篷摇橹小船大运河

乘坐乌篷摇橹小船游大运河

两岸垂柳依依,满目碧绿,水面上不时可见几只野鸭、水鸟在荡起的涟漪中嬉戏,这就是如今的京杭大运河通州段。今年的十一,游人就可以乘乌篷摇橹小船、观光快艇泛舟漫游,品味已有千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的古老文化韵味。从北京长安街东延长线—新华大街东端运河码头—潞湾橡胶坝通航的这11公里水路,最宽处有百余米,深3到5米,最宽阔的地方水面方圆达到300多亩。

从大运河的北起点往南,初步形成了以运河风情为主色调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国防教育、农科教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新格局。沿线西海子公园、月亮河花园、运河文化广尝运河奥体公园、古运河生态公园等多座生态园林相连。绵延10多公里的运河两岸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旧时的通州八景“古塔凌云”、“柳荫龙舟”、“平野孤峰”和“二水汇流”等景观,今日依稀可见。坐落于西海子公园内的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燃灯佛塔,造就了“一枝塔影认通州”、“倒映山河月影冶等美丽的诗句,公园北侧的明代著名学者李卓吾墓、城西著名的抗击英法侵略军沙场遗址八里桥、位于张家湾镇的曹雪芹家当铺遗址、曹雪芹墓等更加增添了运河的人文风韵。运河下游,馆藏丰富的中国民兵武器陈列馆、实弹射击惊险刺激的可供团体度假的枫露皇苑军体俱乐部、轻松畅快的月亮河度假村、运河苑温泉度假村及可以在乡间捉蟹采摘的台湖“第五生产队”民俗旅游活动,更是让人留连。

乌篷摇橹小船每船可乘8人,价格是100元/船,观光快艇价格20元、30元、40元不等。

运河码头位于北京长安街东延长线新华大街的东端,交通十分便利,乘车938区间、848、322、728等多条线路在东关站下车即可。运河码头北面有高约4米的锚形铜质雕塑,名叫仙船遗锚,是运河码头的标志。运河码头公园乘车路线:四惠乘322路、小庄乘342路、北京站乘938支线、北京西站乘848东关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京杭大运河还有利用价值吗?还有复航的可能吗?

全文共 1791 字

+ 加入清单

京杭大运河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它的建造一开始并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隋炀帝的贪图享乐所以才修建的京杭大运河,但是这条运河却给后世的朝代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当然这些都不是今天要说的内容,京杭大运河其实并不是隋炀帝始创,他只是在前人基础场扩大修建,所以实际上运河距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而距今这么多年,京杭大运河是否还有复航的可能呢?1.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9年10月3日,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旅游通航仪式举行,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正式通航。2.京杭大运河还有价值

京杭大运河当然还有利用价值!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目前1300千米长的京杭大运河中,杭州至济宁段的1000多公里已基本通航,而济宁至北京的300多公里北段运河还没有通航。但是其中大部分河道已经通水,只是少部分河道需要开挖调水。在300多公里的复航河道中,天津以南200多公里的河道恢复已经纳入国务院《海河流域综合规划》,天津以北100多公里的复航也已经开展研究工作。

京杭大运河是“大运河”的一条干线,2014年,京杭大运河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二市,并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早在隋朝统一南北后就修建了隋唐大运河,隋朝将此前的水道和自然水道组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向北至涿郡,向西到大兴,向南到余杭。由于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地位不断增强,历朝历代也对大运河进行改扩建。

近代中京杭大运河的决胜逐渐趋弱。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的决胜战役,就是夺取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镇江,英军封锁漕运后,迫使道光皇帝求和,并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太平天国期间,漕运被迫中断,战况也极其惨烈。1855年黄河改道后,大运河的山东段逐渐荒废。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京杭大运河的地位更弱。

现代的大运河收到很大破坏,有些城市河道甚至成为排污沟。最新消息显示,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相关河道也有望复航,预计2020正式通航,届时京杭大运河也有望实现复兴。3.京杭大运河可能复航吗

其实京杭大运河漕运早在清朝就被海运所取代了,这是因为海运的成本更低且速度更快。而到了现在,无论是火车运输、管道运输以及空运等,这些运输方式都比漕运更加迅速高效,还能节省成本,所以想真正恢复大规模漕运是不太可能的。并且根据现在的地理状况变化,济宁北段泥沙淤积,已经不适合船只通行了。

而京杭大运河其实还是有利用价值的,内河航运本来就是交通运输的组成部分,而且它还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重要输水渠道,目前京杭大运河的通州至武清段有望复航,计划于2020年正式通航。

现在京杭大运河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在聊城还为它建立起运河博物馆,并且位于运河中间的台儿庄古城,虽然曾被损毁,但是我国政府对古城进行考据重建后,现在也是火爆的网红景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杨广为什么是千古一帝?杨广厉害在什么地方?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杨广为什么是这个千古一帝了,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分析揭秘看看,看看这个杨广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其实这个话题还是很有争议的,有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

杨广是“千古一帝”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对此存疑,我认为杨广配不上“千古一帝”的称号。

论典故的话,“千古一帝”的说法来自明朝李贽,是评价秦始皇的;明代王志坚也评价李世民为“千古一帝”。

论功业的话,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均是功业赫赫,可称“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的称呼,怎么着也轮不着杨广吧。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杨广的功过。

1、先看开国奠基之功。

隋朝是文帝杨坚所建立,隋朝建立之后,文帝励精图治,统一南北,修订政治制度,巩固中央集权,稳定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给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统一南北的过程中,杨广虽然是平陈的主帅,但真正统帅作战的,是高颎、贺若弼、韩擒虎等名将,杨广只是名义上的主帅。

2、看对内功业。

杨广最为后世所称道的功业,就是修建隋朝大运河,贯通从会稽到涿郡的2700公里水路,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当时及后世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官制、律法上,所做的改革,对于当世没有什么益处,对于后世基本也没有什么影响。

有人说,杨广典定了科举制度,这个说法一直有争议,存疑。

3、对外战争方面。

杨广发动了很多对外战争,攻打吐谷浑,征讨占城,征讨契丹,三征高句丽,基本是输多胜少,军资耗费巨大,军士伤亡惨重,民间负担沉重。

4、奢靡生活。

杨广在位期间,穷奢极欲,不恤民力。

根据记载,杨广为了自己临幸江都,造龙舟、楼船等各种船数万艘,《资治通鉴》记载,“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十尺,长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两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自己淫靡的生活,杨广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比如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西苑等,耗费民力、财力无数。

所以,这样一位皇帝,无开创之功,无守成之能,政治上没有建树,军事上没有成就,只知穷奢极欲,穷兵黩武,凭什么配称千古一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大运河购物中心的简介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威尼斯度假村内的大运河购物中心澳门购物休闲的好去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大运河购物中心,希望您旅游愉快。

是澳门最大型的室内购物中心,位于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第三楼层,面积达968,000平方呎,云集超过350家购物商户、数十家食店和3条各长390呎的运河。整个购物中心被一幅偌大的天幕覆盖,天幕可配合电脑控制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晨昏日出日落的云彩和天色,配合特色街道、运河、157呎的里亚特桥,环境典雅瑰丽,令旅客仿如置身昔日威尼斯的街道。

商场内的购物商户超过350家,提供时装、珠宝、饰物、礼品、服务、餐厅以至体育用品,店铺的分布都取决于区域的设置,同一系列的店铺多数会分布在同一区域,当中只有少数是不跟从这一个惯性;而场内设有3个不同区域,这3个不同区域都是以中心内的3条室内运河而形式的,这3条运河分别是大运河、圣路卡运河及马可孛罗运河,而这3个区域都会设有大小不同的食肆。

大运河购物中心内大部份商户都是知名品牌,当中首次进驻澳门的食肆包括有bluefrog、3 monkeys、板前寿司、利苑酒家、峰景餐厅等,除著名食肆外,更不乏多个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如Agnès b.、Piaget、Tiffany & Co.、Giorgio Armani、Clarins、Hogan等,以及全亚洲最大的“曼联旗舰店”。

而根据集团公布的数字显示,大运河购物中心及四季.名店于2008年的合计零售额为30.3亿澳门元,按2007年全澳零售126亿计算,市占24%,堪称零售巨无霸,举足轻重。但尽管如此,威尼斯人集团也因为希望可以减轻负债,拟把大运河购物中心及四季.名店出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为什么隋炀帝要开通大运河?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次子,隋朝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于604—618年在位。581年封晋王,589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600年立为太子。604年即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期间,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但是,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隋炀帝主观上极欲成为圣君,他素来崇拜秦皇汉武,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轰轰烈烈,名垂千古的伟大功业。在他的眼里,似乎不做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枉做帝王一场。

隋炀帝即位后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在建造东都的同一年,隋炀帝就下令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一条运河,叫“通济渠”;又征发淮南百姓十多万人,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沟”疏通,自山阳至扬州入长江,渠宽四十步,两旁皆筑工整平坦的御道,夹种杨柳。从长安到江都,修建离宫四十多座。在以后五年里,隋炀帝又两次征发民工,开通运河,一条是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叫“永济渠”;一条是从江都对江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叫“江南河”。最后,把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2500公里的大运河。这是世界上河流运输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历史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运河的修建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最巨大的。

但正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在刚刚当上皇帝不久,就下令兴建巨型运河工程,涉及动用巨大的民间人力、物力、财力,因而招致民间积怨深重,最终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过早覆亡,并也使得隋炀帝杨广本人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留下了不雅的名声。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条大运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

所以小编认为,其实隋炀帝出发点还是好的,想要做出建树.只是他太过着急,没考虑过子民们能不能承担得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京杭大运河为何现在不用了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京杭大运河现在不用是因为泥沙淤积,并且曾经遭到损毁,早已经不再适合船只全程通航,而且有些流段已经不能通行了,只能作为城河景观。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世界上里程最长,且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为古老的运河之一,是跟坎儿井、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一直使用至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就是京杭大运河,也是中国文化地位的一个象征。

京杭大运河从南边的余杭起,到北边的涿郡,其途经过江苏、河北、山东、浙江四省以及北京、天津两个市,贯通淮河、海河、长江、黄河以及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是微山湖,大运河全长大约为1797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京杭大运河始建于 京杭大运河建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隋朝大运河的建造时间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朝大运河。此后,唐朝时期长期开凿、疏浚、整修,故又称“隋唐大运河”,之后的各个朝代继续维护,使得隋唐大运河至今可以继续使用。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在古代,河运有天然河运和人工运河两种。天然河运给人类带来了交通运输的方便,既省力,又经济,一苇之航,只要水力可以胜任,就能随水道所至而达到其沿岸的各地。

陆地上的运输虽不受河道的限制,可以随意所之,但除开平地之外,山陵丘壑,处处都存在着运输的困难;而且从运输量上讲,车辆和船舶的差距很大,用力也很悬殊,两者比较,自然是河道运输的优点大。

当然,天然河道的运输也有它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这就是河道要随着地势的高地而定,而且河道有一定的流向和流程问题,距离河流远的地区,就得不到方便。这样,就出现了人工开凿运河的办法,来补充天然河道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哪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的的人工运河之一,并且一直使用至今。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哪

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为什么说杨广是投机钻营的祖师爷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杨广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他就是隋炀帝,隋炀帝有一个特色的啊,那就是杀人不眨眼,而且非常的暴烈了,但是其实这只是他的表面现象而已,杨广还有更多的一面就是他的投机钻营的一面更加的可怕,为什么这么说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

说起隋炀帝杨广,人们都知他性情暴虐的一面,是个暴君,而鲜为人知的,他还是个玩阴耍猾,溜须谄媚,偷机钻营的高手。

当时,杨广任并州的总管,也就是晋王,并州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

在古代,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就是现在北方还把山的南面叫阳坡。晋阳位于晋水北岸,所以叫阳。

晋阳历史古老,是一座名城。还是北方的军事重镇。

晋阳始建于春秋末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南北朝时期,做过东魏的都城。东魏的统治者,在这里建有晋阳宫。隋文帝把杨广派到这里,本是委以重任,让他勤政爱民,造福一方,巩固国防,打击东突的侵害,保一方平安。可杨广却反其道而行之,不顾人民疾苦,尽自已奢侈享受之能事。他劳民动众,大兴土木,在晋阳宫的外围筑起十里新城,在新城内重建晋王宫,气势之宏伟 ,内设之豪华,奢侈至极,他每天和王妃在宫内寻欢作乐。对朝廷却欺君罔上,虚报政绩,说自已如何如何建功立业。

隋文帝派人来慰问他,虽然来的都是些宫女太监,地位不高,但杨广毫不怠慢,当重臣迎接。他和王妃在府门外举行隆重的接待仪式,以表自已重视之情。杨广在生活上对这些人更是敬为上宾,顿顿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安排歌舞美剧,让他们尽情享受。王妃还和宫女们亲热如同姐姝一般,晚上还同床而眠。杨广知道,这些人不重要,可他们回到皇上身边,口里的话重要。杨广和王妃多次询问皇上皇后的情况,一再表示非常思念之情,问寒问暖关心龙体,说到动情处,还掉下几滴眼泪。一幅孝子贤孙的样子。这些人临走,杨广还拿出金银财宝相赠,他们对杨广真是感激涕零。杨广和妃子还亲自送出城外很远的地方,依依不舍,这一行人消失在了远方,杨广和王妃才回府。这些人回到隋文帝身边,对杨广的赞美之言,就不用说了。隋文帝听了,自然是龙心大悦。

杨广对隋文帝和皇后每次派来的使者,都是给予厚待,使者们回到隋文帝和皇后身边,都是尽说杨广的好话,到处宣扬杨广的政绩。尽管杨广在晋阳实际上片功皆无,但在朝野上下却是一片赞美之声。因些,隋文帝对杨广宠爱有佳,特别看重。(公元586年)10月,隋文帝下旨,将杨广调往京师,任雍州牧要职,操管起京城地区的行政事物。

读古观今,我们想到了什么?杨广所为,真可谓是一些不干实事,却很善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人的祖师爷了。而一些只重报告,不深入实际了解实情的高官,又何尝不象隋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杨广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外甥女宇文娥英?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220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宇文娥英,相信很多了解过隋唐历史的小伙伴们都应说过了,她是北周的公主,又是隋文帝杨坚的外孙女。在我国隋朝建立之后,宇文娥英倍受杨坚宠爱。然而到了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却把宇文娥英给杀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宇文娥英的母亲是杨广的姐姐杨丽华。

出身名门望族的杨丽华在北周时期,由周武帝宇文邕做主,嫁给太子宇文赟为太子妃,不久生下宇文娥英。

可惜宇文赟性情暴劣,成天只顾沉湎酒色,仅做了一年皇帝便将帝位传给了才6岁的宇文阐。

宇文赟做太上皇不久病逝。宇文阐年幼,不能打理国政,杨丽华的父亲杨坚便借机矫诏独揽大权,成为北周权臣。

经过周密的准备,杨坚很快便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并登基称帝,是为隋文帝。

这样一来,作为亡国之后的杨丽华只能尴尬转身,又成了隋朝公主。

杨丽华很不满父亲杨坚居然篡夺了政权,让她背负了亡国的罪名。但木已成舟,她一个弱女子,也左右不了政治。抑郁中,只能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宇文娥英的身上,对她细心呵护,用心教育。希望她将来能尽享荣华,不像自己悲伤苦闷。

由于对杨丽华有愧疚之意,杨坚也对杨丽华母女多有补偿。

宇文娥英自幼就生得美貌非常,人又聪慧可爱,自然没少得到杨坚宠爱。

杨坚究竟有多宠爱宇文娥英呢?

在封建王朝,宗室女子的婚姻一般都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几乎都由皇帝作主,但宇文娥英到了成婚的年纪,却被允许可以自己挑选丈夫。

当然,宇文娥英能得到这样的允许,也离不开杨丽华的争取。

所以,杨坚下令为宇文娥英选婿后,杨丽华便在弘圣宫设下华丽的帷帐,亲自为宇文娥英的人生大事把关。

王侯子弟和贵族公子们谁不想与皇帝攀上亲戚呢,所以每天来参加选婿的都有数百人。杨丽华不光要看他们的相貌,还要他们表演才艺。对于那些相貌平平,才艺又中庸的人,杨丽华当即就不客气地请他们离开。

幽州总管李崇子的公子李敏生得仪表堂堂,文才武艺上又皆是上品。只是还没有什么官职,是个富贵闲人。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所以他在家人的怂恿下,也来参加选婿。

当他进入帷帐后,宇文娥英一眼就相中了他。杨丽华爱女心切,再看李敏谈吐不俗,于是便将他选为女婿。

虽说宇文娥英只能算是公主的女儿,但由于杨坚宠爱,她和李敏的婚礼非常盛大,隆重程度甚至超过了公主婚嫁的规格。

身为丈母娘的杨丽华,当然不愿意看到李敏还和从前一样是个白衣。所以她张罗了一场家宴,一方面感谢杨坚对宇文娥英的偏爱,另一方面她想替李敏求高官。

在宴会前,杨丽华特意交代李敏,如果杨坚给他柱国以下的官,千万不要答应。

宴会中,李敏亲自侍奉杨坚宴饮。

杨坚几杯酒后,为了试试李敏的才艺,他亲自为李敏伴奏,让李敏献艺。

李敏的才艺表演,自然是无可挑剔的。所以杨坚很满意,询问李敏的官职。在得知他尚是个无业游民后,便封他为仪同(官至五品)。李敏只笑不语。杨坚于是封他为开府(官至三品),李敏依然不应承谢恩。杨坚看在杨丽华的面子上,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公主(杨丽华)于我有大功,我又何必对她的女婿吝啬官职呢!所以赐李敏柱国(官至二品)。李敏这才献舞谢恩。

按说柱国位居丞相之上,这个职位必须是于国家有大贡献,又有非凡能力之人,才能胜任,李敏却仅凭他是杨坚外孙女婿,便轻易得到了这么高的权职。

公元609年,杨广继位已5年余。49岁的杨丽华在这一年病逝。

由于杨丽华没有儿子,按规矩,她的食邑会在她死后,因后继无人被国家收回。杨丽华临死前,在得到杨广的同意后,将食邑都转赠给了李敏,并替李敏求得屯卫将军的职务。

李敏位高权重,食邑五千,比王爷们的规格还要高出不少。

再加上李敏的家族,也因为他的缘故,在朝中身居高位者众多。他们私下结党营私,在朝中颇为跋扈。一些朝臣对他们敢怒而不敢言。

就在此时,有大臣上报民间有“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

杨广身边有个叫安迦的方士与李敏有隙,借机劝杨广为了天子之位,务必杀尽天下李姓人。

杨广知道天下姓李的人多了去了,显然是办不到的。那么只能从身边最有可能影响他帝位的人下手。

在安迦的暗示下,杨广突然想到李敏小名“洪儿”,“洪”即“大”也。李敏又在朝中颇有势力,可见他是最有可能谋权篡位的人。

杨广先是将谶语之事告诉了李敏,希望他能以死自证清白。

李敏听后却极为恐惧。为了自救,他找到在朝中担任大将军一职的堂叔李浑商量对策。

杨广的心腹大臣宇文述一向妒忌李敏,得到消息后,串通虎贲郎将裴仁基上表诬告李敏和李浑密谋叛乱。

在杨广的命令下,李敏和李浑皆被关押入狱。然而审来审去,也找不到李敏和李浑叛乱的证据。负责审讯的大臣们,只得据实上报。

杨广极为不悦,于是又命宇文述亲自审案。

宇文娥英见杨广起了杀心,知道李敏再劫难逃,她深知谋逆之罪祸及三族,她更是脱不了干系。正在她忐忑之际,宇文述找到她,并诱教她诬告李敏和李浑密谋叛乱。

只求自保的宇文娥英,依计写下诬告李敏和李浑犯上作乱的证辞,呈给了杨广。

有了宇文娥英的证辞,杨广终于杀了李敏、李浑及其家族。这样一来,谶语给他带来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让宇文娥英万万没想到的是,仅过了几个月,她便被杨广赐死了。

原来,杨广也知道李敏没有谋反之意。但为了消除谶语的阴影,稳固自己的帝位,所以不管李敏有没有谋反,他都要除掉李敏。可是除掉李敏,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否则天下人一定会对他的行为多有指责,所以他接受了宇文娥英的诬告,并借机除掉李敏。然而,宇文娥英只要活着,她随时都能把真相告诉别人。为了无后顾之忧,杨广索性赐她毒酒,让她永远地闭上了嘴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杨勇被立为太子,为何仍然是杨广继承了皇位呢?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杨勇被立为太子,为何最终却被杨广夺位?

除了是杨广本人非常的有权势之外,也是因为杨勇做错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百官朝会东宫,另外一件事情是独宠小妾,冷落正妻。

失去太子之位无非就是因为两件事情,第1个事情就是在冬至节气选择拜官朝会东宫,而在此时杨勇根本就没有拒绝,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杨坚根本就没有死,这个做法显然是将自己的父亲不放在眼中,而且也同样是越了礼制。

一个就是独宠小妾,而选择冷落自己的妻子,最终导致妻子特别的郁闷,抑郁而终。孤独皇后一直以来都没有办法接受小三,所以对于自己儿子的做法也会觉得有一些失望。

杨勇这些行为自然也就会让废太子的种子逐渐的生根发芽,杨广在此时就开始不停的表演,一直都会假装非常的简朴,无论是什么歌舞艺妓根本就不会接触,表现的特别的低调。在母亲面前也会假装非常的专情,只喜欢其中一个妃子,杨广本人能力也并不是很差,而且也会有军功,所以杨勇最终就被废掉,就由他取而代之。

最终的结果我们也会知道,杨广本身就是一直都在演戏,等到自己大权在握之后马上就曝光自己的本性,一直以来都会非常的奢侈无度,而且也是一个特别好色的人。居然连自己父亲的妃子也同样敢调戏,最终就把自己的父亲活活的气死,至于杨勇在登基之后马上就借着父亲的名义被杀掉。在这里可能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特别的不可惜,由此可见,要想成为太子,也并非意味着肯定能够登上皇帝的位置,这中间也会拥有着很多的变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