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雍正对乾隆好吗(通用12篇)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据说乾隆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到底有多热?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据说乾隆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到底有多热?

浏览

2571

文章

12

篇1:曾静是谁?雍正在的时候没人敢动他,为何乾隆一登基就立马把曾静给杀了?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当中,要是皇帝想要护一个人,我想应该是没有人敢对这个人下手的,毕竟在封建王朝时代,皇帝权利最大,说什么就是什么,天下都是他的,更别提一个人了。那么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时期。当时的皇帝雍正曾说只要自己活着的一天,就不会有人动这个神秘人,然而当乾隆登基后,立即就将这个神秘人斩首。

这个神秘人叫做曾静,是一位秀才。偶然的一次机会,他读到了著名学者吕留良的文章。文章当中充斥着反清复明的思想,曾静也因此被感染,认为大清灭亡,才是中华崛起的时机。于是他找到了吕留良的弟子,一起探讨反清复明的思想。此时,雍正刚刚经历了“九子夺嫡”,地位还是很不稳定,很多王爷都反对他。

曾静认为清廷处于内乱之中,正是反清复明的好时机。于是找到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希望其帮助反清复明。虽然岳钟琪是汉人,但已经顺应了明灭清起的发展,他假装答应曾静请求,暗地收集这些人造反书信然后将其告发。雍正在得到情报后大吃一惊,因为其中涉及了著名文人吕留良,其在文学界可是十分有名的。雍正在看完吕留良反清复明的文章后脊背一身冷汗,如果肆意让这些文人乱写的话,那么清朝就会大乱甚至灭亡。

所以他将吕留良尸体再次找出,斩首示众,而那些想造反的人要么被杀,要么被发配边疆,永不录用。而对于曾静,雍正却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为了让他放心,答应他自己只要活一天,就没人敢动他。这其实只是雍正拉拢人心的一个小手段,用曾静的事情表现出自己的宽宏大量,用来服众。而雍正一去世,乾隆立马就把曾静抓起来,大卸八块,这时候的皇室已经在朝中站足脚跟,所以乾隆可不怕会有人敢出来与他对着干,便立马杀了曾静,来警告那些胆敢有反清复明想法的人,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不过,雍正仅在位13年就驾崩了。乾隆在登基后便立刻杀掉曾静。但是乾隆为什么要果断杀死曾静呢?

其实,雍正不杀曾静是因为自己刚刚登基,皇位不稳定,他可以利用自己宽赦曾静来收拢人心,稳定政局和朝野,而乾隆登基后用雷霆手段干掉了曾静,其深意就是对反清复明的势力做出警告,后来的乾隆推行文字狱,更是将反清复明的思想直接扼杀。

而乾隆杀曾静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向那些反清复明的势力做警告。后来,乾隆把文字狱推向了清朝的顶峰,读书人的言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对人类文化是一大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雍正最宠爱的大臣,却为何被乾隆消灭?

乾隆皇帝想要创建属于自己的班底,那么必然就需要拿先皇的政策,还有这些朝廷众臣来开刀。

乾隆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后,先后就对自己的大臣下手。田文镜当时就官拜太子太保,谁都知道,这其实拜的也就是乾隆皇帝,也就是因为如此乾隆皇帝根本就没有手下留情,马上就让他直接回家养老,就这样直接被退休,但是也会觉得这可能并没有危及到性命。

接下来必然就是鄂尔泰。当时虽然说年龄已经变了,可是脾气依然非常的差,那个时候在雍正皇帝期间,也会一直不停地直言进谏,早就已经养成了习惯。在乾隆皇帝登上皇位之后,也开始选择者去反对乾隆的政策,但是这一位乾隆皇帝可没有雍正皇帝这么好商量,直接就免除了所有的官职,直接就进入到大牢去。

在雍正期间,李卫绝对是一个受宠的大臣,也是雍正比较难斗的一个大臣。乾隆皇帝在成为皇帝之后就想要动李卫,可是却奈何找不到机会。所以就只能够不停的去寻找机会,奈何李蔚身体并不是很好,很快就离开人世,乾隆皇帝也没有办法,只能够选择让李卫进了贤良祠。

乾隆皇朝虽然说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的繁荣昌盛,但是乾隆时期的政策对于经济还有民生也没有什么刺激作用,反倒是内部出现明显的贪污腐败之风,所以这就会把数代人的积累,全部的挥霍一空。大清朝在后期就会逐渐的进入到衰落的阶段,直到灭亡也没有办法重新的复兴,这只能够说就是乾隆皇帝所造成的结果,至于千古功罪也只能够由自己去分析。在这里我们也会知道到底乾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雍正一生勤劳 为什么知名度却不如乾隆

全文共 3284 字

+ 加入清单

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作为一对父子,在清朝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雍正皇帝的名声相比起乾隆皇帝来,都是要弱一些了,但雍正却也是个一生勤劳,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做一个好皇帝的皇帝,功劳业绩也不必乾隆更差,为什么名声和知名度却并不如乾隆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为什么雍正的名声比不上乾隆

清朝时的雍正皇帝,论功绩,其实远大于乾隆。雍正勤政,敢想敢干,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是在整顿吏治上效果明显。对腐败和反对势力不手软,绝对的强势。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一直有人黑雍正。什么血滴子杀人如麻,皇位是假传诏书篡改遗书得来的。甚至说雍正不得好死,是被明朝崇祯皇帝的独臂女儿的徒弟取了项上人头等等,不靠谱的传说太多了。

而乾隆呢?他太长寿了,干皇帝的时间长,还干过太上皇,还喜欢沽名钓誉,多次下江南、到全国巡游,动静大,地动山摇。还跑到泰山进香,差点要封禅泰山。乾隆好大喜功,全国各地到处跑,一路之上浩浩荡荡,几十万人吃喝拉撒,老百姓和各级官吏迎来送往,苦不堪言。

所到之处到处宣扬康乾盛世,到处为自己脸上贴金。为显自己兼虚,自我矫情,以不超过自己爷爷康熙坐皇位的时间为由,提前将皇位传给儿子嘉庆。在自我吹捧、自我表扬上做足了文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会宣传,会造势,典型的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所以在知名度上,就显得比雍正高。

其实大清自乾隆中晚年起,已政治腐朽,官员腐败,大清已开始走下坡路,和珅就是例子。乾隆没有放眼全球的战略远光,固步自封,盲目自大,自封天朝上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为大清覆灭和中国近代的落伍和苦难埋下了祸根,中国近代之衰败实起于乾隆。2、雍正的功绩

1、整顿吏治

康熙往年吏治松散,贪污丛生,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在这样一个虚假繁荣的背后,雍正早已看在眼里。雍正一即位,便着手整治,要求文官不贪墨,武官不克扣军饷,为此还专门成立会考府,对财政进行审计。制度上防止了腐化等现象出项的空间2、建立军机处。

原来清朝军事上的工作主要有议政处来决议,平时国家行政事务则由内阁处理,雍正则在议政处和内阁以外建立了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5—7人,共商军国大事,进步在朝决议计划功率。可是军机处权利过大,位置在内阁之上,使得内阁原有的拟旨及其批驳皇帝错误决议等权利形同虚设,雍正大权独揽。

3、完善密折准则

添加能够上奏折人的数量,高峰时曾达1200人,扩大了信息的来历,奏折只需通过奏事处直接抵达雍正手中,并能够直接下发到奏事人手中,一起也强化了皇权。

4、改土归流

改动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头人准则,对此中心没有任免权。改土归流准则在全国的推行,改动了这种状况。流即为流官,由朝廷派遣,有任期,故而加强中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5、滩丁入地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都是土地和人丁分头交税,雍正将人头税摊到土地税中,这么就免除了困苦老百姓没有土地还仍然缴纳人头税的不公平局面,减轻了封建税负及人身依服,一起客观上刺激了人员的添加。

6、废弃贱籍

所谓贱民即在民籍以外,不属于士农工商之列,不能读书,不能参与科举考试,生生世世为奴。雍正废弃贱籍是一件功劳。雍正四十五岁即位,在位一十三年,终身努力变革弊政,在王公大臣、地主富豪、文人墨客的谴责与责难下,锐意进取,勤政为民,煞费苦心,雍正功劳不可没。

而后世所述的“康乾盛世”精确点应当是“康雍乾盛世”,其在康雍乾三朝起承上启下的效果。抛开雍正为执行其决策而采取的一些手段不谈,就其政策及其效果和历史意义而言,小编觉得雍正的功绩要不乾隆大多了,是雍正这些政策,让乾隆皇帝更好的治国,或许现在是为雍正平反的时分了。3、乾隆的功绩

乾隆朝所养育的人口达到了空前的数目

在中国历史的数百位帝王之中,要论减免税负最多的皇帝,非乾隆莫属。历史上,乾隆即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免除了大多数老百姓拖欠了十年以上的农业税。即位二十天之后,他又宣布,免除了雍正十二年以前所有未交的农业税。而且在此后六十多年的漫长统治生涯中,乾隆又多次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乾隆的这一措施,使得清王朝众多的贫困人口,摆脱了多年沉重的税负。这在以农业为主要财政收入的古代社会,是极具有进步意义的。因此,当税收负担减轻之后,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大增,而乾隆又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使得粮食产量大增。据统计,乾隆晚期的粮食产量,一度达到2088亿斤,远超历史上其他朝代。

正是依靠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增长,乾隆朝的人口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两个承平时代之后,再加上乾隆即位后的励精图治,到乾隆六年(1741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亿四千三百四十亿万左右,到中后期,由于经济繁荣,农业发展,乾隆朝人口继续增至两亿九千九百九十六万人左右。

因此,终乾隆一朝,其以10亿亩左右的耕地养活了30%左右的人口,而且能长期保持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这在生产力低下的传统社会,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在中国历史上,人口超过一亿的时代仅有南宋绍兴年间。在以农业作为决定国家命脉支柱产业的古代,将人口数量视为国家繁荣兴旺的标志,乾隆年间的人口爆炸式增长,的确可以作为盛世的重要表现之一。二、国家经济总量巨大,财力雄厚

国家经济总量巨大,财力雄厚

关于乾隆朝的经济实力,在《大国的兴衰》里面有一段很明确的记载:当时中国的gdp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超过美国在今天世界上的地位。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是英国的八倍,俄国的六倍,日本的九倍,比刚刚建国的美国更不知要多多少倍。

是的,由于悠久的发展历史,所以直到工业革命以前,中国的基本上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在乾隆朝更是如此。

在经济上,经过康熙和雍正两代的发展创新,如摊丁入亩、养廉银等制度,再加上雍正在位13年以来的励精图治,到乾隆刚即位时,清朝的国库存银达6000万两之多。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增长至7000万两,此后一直维持在7000万两以上,居高不下;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达到7800万两,最高时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存银达到乾隆朝最高峰8000万两。

如此庞大的财政储备,就当时的世界经济体系而言,清朝称第二,其它世界各国没人敢称第一。一直到乾隆去世之前,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因此,乾隆朝的财政收入达到历史最高峰,是“乾隆盛世”的标志之一,而这也是乾隆经常大规模减免来百姓税负的底气所在。

统一新疆,使乾隆盛世达到了顶峰

一直以来,西域(新疆)问题是历朝历代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从汉武帝将西域纳入中原王朝统治之后,一直到清乾隆前期,西域一直与中原王朝分分合合(更多的是分离)。当一个朝代强盛时,西域地区便安分守己,而当一个朝代软弱时,西域地区必然滋生骚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数千年。到清康熙、雍正两朝时,以当时强大的国力,都未能将西域问题解决。

直到乾隆朝,从乾隆十八年(1753年)开始,乾隆便致力于扫平西域。由于国家实力的强大,仅仅过了6年,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便解决了数千年了无数朝代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西域前所未有的稳定。

1759年12月23日上午,乾隆收到了一份万里之外送来的捷报。信中说道:“天山南北所有的叛乱都已经彻底平定。”当读到这份捷报时,四十九岁的乾隆悲喜交加,这块历经数千年未能解决的土地,终于在他手里有了圆满的结局。

此刻,天山南北以及巴尔喀什湖一带尽数纳入大清版图,中国的疆域达到极盛,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领土面积达1453多万平方公里。

统一新疆后,此时的清王朝在国际上的地位攀升,《清高宗实录》中记载:环顾四周,近郊诸邦,皆为属国,通译四方,举踵来王……以亘古不通中国之地,悉为我大清臣仆,稽之往牒,实为未有之盛事。

乾隆时期,中国才真正对版图内的所有土地都做到了真正强有力的控制与管理,使边疆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以统一新疆为标志,乾隆盛世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康熙雍正乾隆是什么关系?

全文共 1104 字

+ 加入清单

康熙雍正的父亲,雍正是乾隆的父亲,康熙是乾隆的爷爷。

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因此雍正是康熙的儿子,康熙是雍正的老爸。 乾隆是雍正第五个儿子, 但是因为雍正的二儿子还未序齿,就死了,乾隆就成了四阿哥。所以,乾隆是雍正的儿子,雍正是乾隆他爸。康熙是雍正的老爸,雍正是乾隆的老爸,所以康熙是乾隆的爷爷,乾隆是康熙的孙子。

康熙帝:玄烨,是清朝第四代君主,年号“康熙”。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1722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雍正帝:胤禛,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乾隆帝: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帝与康熙帝统治的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康雍乾盛世”。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裕陵。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ìn zhēn)(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08日),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 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

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 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去世后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清泰陵。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 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 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乾隆是雍正的第几个儿子 乾隆是雍正的几子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亲生母亲就是雍正皇帝的妾室熹妃。在雍正元年的8月,雍正皇帝马上写下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直接隐藏在宝盒里面,然后放在乾清宫的牌匾之后。乾隆皇帝在位时间让整个大清朝会进入到康乾盛世,一直以来都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统一,慢慢地会拥有着进一步的发展。

雍正是谁

雍正在进入到清朝之后,马上被评为胤禛的年号,雍正之前被称之为雍亲王。这其实有明正以及正统的意思是为了能够有效辟民间的谣言。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做过很多的事情,为大清朝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贡献,慢慢地变成一代有为之君。

关于乾隆的身世

很多不一样的说法,一种是换子说。雍正在成为亲王时,雍皇妃曾经和陈阁老的夫人一起生下了孩子,而且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好,拥亲王就决定把孩子抱进王府,可是等到孩子送出来的时候,小少爷直接变成了小丫头。陈家虽然有一些特别的不敢相信,但只能够忍气吞声,然后这一个小少爷变成了以后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曾经做过什么样的事?

乾隆年间会有很多的钱,全部都作用于江南赈灾。乾隆十八年花了将近2400多万两,而这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会作用于赈灾。要知道,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作用于救灾上面的金额从来也没有这么高,由此可见乾隆皇帝是非常注重老百姓。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文字狱制造者,在当时会出现很多牵强附会以及捕风捉影的事件。根据乾隆时期记载,起码会有将近130多个,其中会有47个都会被判处死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打造了康乾盛世,他们谁的功绩最大? "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康乾盛世”三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谁的功劳最大?

雍正帝付出的功劳比较多,而且也会拥有着很多的政绩。雍正一直都会注重于朝政,一生之中批阅的奏折就已经达到4万多件,每天只睡4个小时,如果从勤奋的这一个角度来看,不要说乾隆和康熙没有办法比较,就算是其他的这些皇帝也同样比不上。

真正的勤勤恳恳可以说简直是寥寥无几,当然仅仅是勤劳也并不足够。公正还是要一直为自己父亲所做的一切去收拾烂摊子,比如说社会问题又或者是弊政问题。有的时候为了能够解决一切,甚至还会不惜得罪一些利益集团,针对少数民族的一些管理,雍正帝一直都会实行对应的政策,在此时就会废除土司制度,然后有效实行和内地完全一样的行政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有效加强少数民族对于清朝所产生的认可度,在经济这一方面也同样会有效实行官绅一体,一个政策其实也会导致官员的利益受到影响,为了让官员们不会选择大关,还会选择一个养廉银的制度。说白了就是朝廷会给官员们一笔钱,但是你千万不要去选择压迫老百姓,这些政策就能够有效减轻老百姓身上的压力,也能够有效促进人口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又会有效加强君主的集权,虽然说康熙在位仅仅只有13年,但是所作出的一些改革措施,也同样能够将大清,从崩溃的边缘逐渐的拉了回来。如果任由康熙晚期所出现的问题一直不停的发酵,那么根本就没有办法逃过一些预言,所以在此时我们也必须要引起重视。可以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在众多的帝王中显然是雍正更加的有功绩,而且也能够有效打造一个康乾盛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十四阿哥和雍正争夺过皇位 十四阿哥为什么还能活到乾隆二十年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雍正皇位的十四阿哥为何活到乾隆二十年?

之所以能够活到乾隆20年,是因为这是雍正的亲兄弟,自然就会选择网开一面,根本就没有选择过于的针对。

皇位一直以来全部都是大家去争夺的东西,而且也会一直手足相残,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十四阿哥是雍正的亲生弟弟,虽然当时会站在敌对的阵营,但是雍正在登上皇位之后并没有选择杀他,根本的原因也就是两人是亲兄弟,和其他的一些阿哥之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区别。虽然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是很好,但是不管如何也同样是来自于同一个母妃所生,看在德妃的面上,自然也不可能会选择杀他。

康熙进入到年老的阶段,有很多的皇子都开始蠢蠢欲动,十四阿哥虽然说没有想要当皇帝,但是却一直以来都站在八阿哥的身边,这就意味着站在雍正敌对的阵营中。康熙在离开人世的时候,14阿哥正好在边关征战,而且实力出色,一直战无不胜。为了保卫家国也同样做出许多的贡献,在这里也会让大家知道他确实非常的出色,而且康熙准备在杀掉八阿哥的时候,所有的皇子都不说一句话,只有他选择挺身而出,也让康熙能够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亲情。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康熙还是比较喜欢这一位大哥,但是为什么最终并没有选择把位置留给他,这也让人觉得有一些不得而知。不过在十四阿哥接到离世的消息之后,马上就选择快马加鞭赶回去,最终得知雍正已经成为皇帝,虽然有一些不喜欢雍正,不过却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从态度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一直非常的恶劣,完全也没有把雍正放在眼中雍正,也只能够随意的找一个措处直接进行软禁,可以说在这一次的皇位争夺过程中,已经是比较好的结局。等到雍正离世之后,他就直接被放出,而且还可以在朝中继续的担任职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雍正盛宠李卫长达13年,乾隆继位后为何不喜欢他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雍正皇帝去世之后,乾隆是怎么对待的李卫的?

这里其实也会有多个原因,首先这是一个性格比较耿直的人,而且也没有什么文化,对于乾隆皇帝来说就没有办法接受,乾隆皇帝是一个比较虚荣的人,很喜欢溜须拍马。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这个人在民间拥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神,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又怎么可以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一、李卫是能吏,可是却极其没有文化

李卫的办事能力显然是不需要质疑的,无论做什么都能够得心应手,但是很明显出身并不是很好,这里并不是说出身卑贱,而是说没有太多的知识。李卫的家庭,虽然说比较富裕,但是真的没有太多的文化,因此也只不过是花钱买了一个官。对于乾隆皇帝来看,这完全就是一个文盲,会被自己的父亲认可,这只不过是走运。

二、不懂得溜须拍马

李卫他是一个性格比较直爽的人,完全不知道溜须拍马,在雍正期间就是因为特别的耿直,也曾经被雍正警告过。因为办事比较正直,因此也曾经得罪过很多的人。雍正一直都在提醒他,可是他早就已经养成了一种嫉恶如仇的习惯,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办法改。就算进入到乾隆时期也没有办法改变,可是乾隆就是一个特别虚荣的人,喜欢的就是溜须拍马的大臣,比如说和珅。

三、在民间的声望太高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拥有着较高的地位,这让乾隆皇帝觉得内心很不爽,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对于父亲所留下的这些大臣都会觉得不喜欢,就是因为这些老头实在是特别的固执。一个没有文化的小流氓,居然还被大家当成神一般,这真的是没有办法接受,因此就会一直不停的贬低李卫,就是想要让对方能够知难而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乾隆和雍正作为父子关系 两人审美为何相差那么大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雍正乾隆审美差别为什么那么大

雍正走的其实就是淡雅隽永风,乾隆是走繁缛堆砌风,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整个清朝的皇帝中,雍正的审美水平就可以打败所有人,会拥有着比较高的一个水平。

乾隆皇帝和雍正比较,简直就是一个暴发户。在至于画作鉴赏的时候,父亲的风格和儿子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乾隆一直都会在自己喜欢的画作上面去疯狂的盖印章,因此也被大家称之为牛皮癣的外号更是盖章狂魔。如果大家喜欢看古装剧,就会发现在乾隆皇帝的桌上总是会有着许多私人的印章,而这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乾隆皇帝的,当然就是因为如此疯狂的盖章,也会导致这一些文物,后期的市场价格早就已经大打折扣。

但是父子之间的鉴赏能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个人的经历都有关系。说到雍正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在夺得帝王时整个路还是非常艰辛的,其实这也就是扮猪吃老虎,一直都会低调,做人做事,同样也会拥有着低调内敛的审美,根本就不会喜欢张扬。

乾隆的人生其实也就如同开挂一般,祖父康熙一直都会比较喜欢他父亲,没有任何疑问直接就把皇位就传给他,那么在此时必然就会喜形于色。

从经济这一方面来看,雍正的钱全部都是自己赚下来的,而且同样还会欠康熙很多的钱。乾隆就有一些与众不同,这本身就是一个富二代,反正这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自己的父亲,千辛万苦存下来,那么自己只需要去尽情的享受即可,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特别的潇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雍正留下大量遗产乾隆退位时国库竟出现亏损?乾隆花钱“真”如流水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康熙、雍正在位的时候,国库都还非常的富足,也足够留给下任皇帝治国了。但是到了乾隆退位的时候,清朝国库已经开始出现亏损,也是让嘉庆皇帝非常无语,好在当时有位大贪官和珅,能治他得罪。和珅贪的钱比国库一年收入都还要高,用来填充国库正好。说不定这和也嘉庆一上来就缉拿和珅,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雍正退位的时候,给乾隆留了6000万两的白银,这在当时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但乾隆败光不说,也没创收多少收入回来,而且晚年的乾隆更是花钱流水,20年间就花光了6000万白银。

关于清朝的历史,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从康熙到雍正、再从雍正到乾隆,这段时期也是清朝国力的鼎盛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在这130多年内,三代皇帝使得清朝国力逐渐走高,疆域也逐渐变大,但为什么乾隆以后,这股盛世便戛然而止了呢?其实就跟乾隆喜欢乱花钱有关。他爷爷康熙算是一位奇才,8岁登基称帝,14岁就亲临朝政了,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历史上多数时期,只要是一位年少的皇帝继位,那这个朝代的稳定性就会出现危机,但康熙竟然靠自己的力量撑了过来,也是为盛世开了个好头。

但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危机,官员开始腐败,还出现了九子夺嫡的事件。夺嫡这种事把握不好就会出现大义灭亲的场景,还有可能亡权亡国,好在康熙还是把自己的皇位平稳过渡到了雍正的手上。当时清朝国库只有800万两白银,比起前几年已经衰退不少,好在雍正是一位懂财经的皇帝。虽然雍正只当了13年的皇帝,但执政期间效率极高。对国内很多政策进行了改革,而且还开创了官绅一体制,废除了当时官僚集团的垄断霸权,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所以经济彻底又活跃了起来,仅仅用了13年财政收入便高达5200万两白银,这也让雍正给乾隆留下了丰厚的家底。

但乾隆也是不负众望,自己退位时已经把这个天文数字都给花光了。乾隆25岁登基称帝,正值一个最好的年纪,而且乾隆一生也没得过什么大病,身体一直都很好,所以成了历史上掌握政权最久的皇帝,退位后还当了几年太上皇。刚上任的乾隆也是非常努力,怎么说也不能丢爸爸还有爷爷的脸,所以前期的乾隆也是让清朝更加繁荣。但到了乾隆晚年的时候,就开始为了享受大肆挥霍了,前后六次下江南,还修建了极为奢侈的圆明园,加上乾隆的爱好是喜欢古董字画收藏,也是非常耗财的,所以20年间国库便被败光。

当然我们知道就算当时清朝国库没钱了,但有一个人巨有钱,就是和珅。和珅作为清朝最大贪官钱财多到家里都放不下,可能这也跟乾隆禅位有关。知道国家没钱了自己又不好治和珅的罪,所以就主动禅位让嘉庆来收拾和珅,反正自己还能当太上皇,乾隆也是城府极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相比 两人谁的能力谁更强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雍正乾隆谁的能力更强一点?

乾隆皇帝和雍正皇帝对比,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对比性,可以说是各有千秋,雍正皇帝对内非常的不错,乾隆皇帝对外非常的不错。但如果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雍正皇帝对大清朝显然有着更大的贡献。

乾隆皇帝在进入到晚年的时候,不仅仅出现九子夺嫡,而且也出现明显的内部腐败等现象。要知道当时正处于国家上升阶段,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如此腐败的现象,可是就是因为康熙皇帝在进入到晚年的时候,政治上的不作为,所以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腐败现象。

吏治腐败本来就是一个特别严重的事情,要知道官方所代表的其实也就是天子治理一方,如果官场过早贪污成风,那么必然就会出现明显的腐败现象,最终统治的基础也同样会被打破,清朝也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雍正皇帝在登位之后就开始进行大力的整治,希望能够通过制度的方法来有效避免腐败的现象,虽然发展到了最后,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在当时还是会拥有着比较好的效果,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让官场纲纪得到整顿,可以逐渐的恢复到一个正常的阶段。

从某一种程度上来看,这其实也就是延续了清朝的国度,避免清朝会出现明显的伤亡现象,光凭这一点雍正皇帝的贡献明显也会超过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所引导的大清朝好像要比嘉庆皇帝更衰落,但是实际上在乾隆皇帝后期就已经进入到衰弱的阶段,这就是因为多地都出现明显的腐败现象,因此这根本就怪不了谁。

如果不是后来还出现太平天国运动,那么在清朝时期的白莲教起义,也同样是一个非常大型的农民起义,所以说雍正皇帝的贡献很明显要比乾隆皇帝更大,从这一方面来看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雍正作为乾隆的父亲,乾隆为何更喜欢自己的爷爷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乾隆皇帝为何瞧不起自己的父亲雍正?

乾隆并不喜欢父亲的执政方法,反而会对自己的爷爷比较尊重,这可能是因为两人在性格方面比较相似。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可能也是因为父亲相对来说比较狠,这和其他皇帝之前的区别。

一、乾隆认为父亲比较尖酸刻薄

乾隆一直都不喜欢父亲的执政风格,总认为性格有一些狭隘,而且为人尖酸刻薄。并不喜欢父亲这一种谨小慎微的处事方式,而且雍正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后,对待其他几位亲兄弟的这些方式都是不认可的。乾隆皇帝一直都会认为,无论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手足相残都会留下诟病,而且乾隆根本就不想要看到这些叔叔被自己的父亲迫害。

二、乾隆登上皇位之后就否决了父亲

登上皇位之后,马上就开始推翻雍正时期的一些决策,而且还让这些叔叔们恢复名誉。但是对于雍正来说,那个时候其实确实只能够这么做,因为皇家本身就是如此的残酷,这么做也是为了杀鸡儆猴。可是这样做也就会给乾隆皇帝留下一种过于严格而且心胸比较狭隘的印象,其实乾隆皇帝的登基之路是比较顺利的,本来就是一个内定的太子,因为没有严格的过程,必然就可以选择实施仁政。

三、喜欢康熙皇帝的宽大

雍正皇帝和康熙皇帝之间有所区别,乾隆皇帝一直都会比较喜欢康熙皇帝的宽大为政,为了能够表示出对于爷爷的尊敬,因此也定下一个规定,自己在位的时间不会超过自己的爷爷,从很多不同的方面来看,乾隆皇帝真的都非常喜欢自己的爷爷。这不仅仅是一种尊敬,而是一种打从内心的喜欢,否则的话也不可能会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会表现出如此尊敬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