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面霜起到一个什么作用经典六篇

浏览

4238

文章

6

篇1:诸葛亮对刘备入蜀起到了哪些作用?隆中对真的有帮到蜀国么?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入住益州后,选择成都作为都城。感觉当年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已经雏形初显了,那诸葛亮对于刘备能够成功过入蜀究竟有多大贡献呢?其实诸葛亮在制定隆中对时,这并不是一份非常详细的作战计划,更多的是理念上的战略,所以真正要实施起来还是困难重重,刘备能够走到这一步更多的还是依靠当下的战略部署,但隆中对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不过这里我们还是应该客观体现出诸葛亮的真实贡献到底是什么,因为并不是只有他才提出了隆中对,而且能形成三国的主要因素是赤壁之战,刘备在此次战役中的错用实在太小了。

其实法正还在刘备身边时,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第一人选,当时法正就像刘备提出要以宽松的制度来治国。但诸葛亮则意见不同,认为要严格执法,因为只有像商鞅变法那样严格执行,才能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而且政策是否需要严格执行也要看具体的事例,做到松弛有度才是长久之策。刘备也觉得诸葛亮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刚刚入住益州,也要让当地百姓看到他们的决心,得民心才能让政权稳定下去。

诸葛亮原本制定的计划,是想让刘备能够利用益州和荆州这两条线路背上,最后形成夹击之势,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样做似乎也得不到太好的效果。因为两地相隔实在太远,关羽被杀就是因为刘备的援军不能及时从益州出发赶到,而且关羽还在麦城僵持了几天,算是给了一个极佳的救援机会,只是最后没能把握住。当然刘备也知道隆中对不可能100%完美,中间肯定也会出现纰漏,只是最后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在太大了。

关羽被杀以后,整个蜀国的计划就全被打乱了,蜀汉刚刚迎来自己的巅峰期,却又踏入寒冰期,也是令人感到非常惋惜。其实诸葛亮是一位非常喜欢自我反省的人,如果他知道某件是自己做的不对就会认错,严重的还会惩罚自己。不过有时候这种失误出现一次就是致命的,例如诸葛亮在北伐时期就用错了人,让马稷防守街亭,结果马稷刚愎自用根本不听指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以失败告终,军中士气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可以说诸葛亮这个人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才华有限。并不像演义当中描写的那么无敌,实际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还有很多关于他的事件都是杜撰出来的。所以说,诸葛亮在后期对于刘备的帮助始终有限,这也是刘备启用新人的主要原因。可以刘备为关羽报仇,还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当时的情况也只能选诸葛亮担任自己的继承人,所以蜀国的命运就这样被逼入了死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草缸里放褐煤作用 草缸里放褐煤起到哪些作用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美化水族缸,具有清澈水质效果,还能够促进水草的生长,增加氧气,提供营养价值,改善水质。里面会含有营养物质,可以给水草带来充足的营养,加快生长的速度,还可以增加氧气的含量,轻松可以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在使用时比较简单,只需要随意的放进去即可,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性。

美化水族缸

在水竹缸中有时会放上褐煤,可以让水瞬间变得比较清澈,能够清晰地看到水中的鱼,而且还可以给水草带来一份翠绿的感觉,具有着美化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加水里面的氧气,还可以有效延长鱼的生存时间。褐煤中就会含有许多的氧气,可以有效帮助水草,促进光合作用,在使用的阶段还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慢慢的可以解决多方面的问题。

提供营养

褐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品,里面会蕴含着许多的营养物质,可以给水草带来比较足够的养分,能够快速的促进水草的生长,因此可以达到更好的收获作用。现在很多地方都会加上褐煤,希望能够有效改变一些问题。

改善水质

还能有效发挥吸附的作用,比如可以吸附污渍。还能有效去除杂质,因此如果放在水中可以快速达到改善水质效果,可以有效达到清洁的作用,使得日常生活的操作比较简单,一般都会放在水族缸中,能有效方便于清洁,还有改善的效果,对于生活在水族缸的鱼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帮助。在当前养鱼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会使用这一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比较简单,只需要放进去即可,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朝鲜战争喀秋莎起到了什么作用?解密朝鲜战争喀秋莎

全文共 2831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战争,这是咱们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的第一场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战争。在之前的国内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军和国军的装备实力对比虽然有着优势,但是这样的优势并不是那么的悬殊,因为当年几遍是日本陆军也仅仅只是刚刚接触到现代化军队的门槛而已。而朝鲜战场的美军则不同,机械化和火力配备远超其他国家,即使苏军也不能和美军相提并论。而我军呢?志愿军一个军的火炮仅仅只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的一半,从质量上来看,更不可同日而语。

同时,中国炮兵与美国炮兵的差距还不仅仅只是器械。众所周知,炮兵是个技术兵种。操作火炮,至少要熟悉弹道学,要懂得调整射击诸元。然而我军的炮兵大多都是文盲。志愿军炮兵王绳金曾说:

“志愿军是什么人组成的呢,我告诉你,绝大多数都是翻身农民,十个人有七八个文盲,甚至连保平安的家信也不会写。那时候炮兵素质低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的炮兵指挥技术和各方面的知识都远远不够,所以只能打直瞄射击,就是近距离将炮推到能看见敌人的地方,一炮把你打倒,打不倒你我就被你打倒……这种射击方法加上不怕死的精神,打个游击战,轰个鬼子的炮楼还勉强凑合,大兵团作战也这么打,就根本不行了,付出的代价相当大。”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这种用“大炮拼刺刀”的战术在各大战争都普遍存在。作为远程火力支援的兵器,我军却用来近战,效果自然不太好。

而美军呢?他们至少都受过基本的教育,会开车、看得懂地图,其炮兵的素质更是冠绝全球。因此在抗美援朝战争前期,我军从来不敢与美军打炮战。

1951年,随着运动战的结束,我军与“联合国军”进入了阵地对峙阶段。在此期间,苏联终于下定决心大举援华,大量技术装备下发给志愿军战士。其中,火力强大的苏制火炮开始大量装备我军。到了1951年12月,在朝的苏式火炮有152毫米加农炮36门,122毫米榴弹炮249门,76毫米野炮297门,57战防炮53门、107迫击炮57门,喀秋莎火箭炮 72 辆,85 高炮 120 门、 762高炮60门,37高炮956门。

苏军还派出大量有经验的军人,教导我军战士使用这些武器,掌握火炮发射的技巧。在短时间内,我军炮兵的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基本掌握了间接射击、山地观测、利用地图射击和统一指挥射击等现代炮战方法。

与磨炼技巧的同时,我军还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中国炮兵师的教导团都改成了文化速成学校,专为出身农村的文盲炮兵扫盲,甚至连那些出身“大老粗”的高级军官们也在课堂上听讲。

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的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随着我军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军的炮兵终于可以和“联合国军”扳一扳手腕了。

首先倒霉的,自然是“联合国军”的主力——美国人。

1951年夏秋防御战中,美国王牌骑兵一师进攻我47军防守的天德山。47军素来以善于打防御战而著称。在两年前的辽沈战役中,47军死守黑山,将廖耀湘兵团的十万精兵死死地困在了这里。

一开始,47军还是使用最传统的打法,即用步枪、机枪和手榴弹对付敌人。但即使面对如此落后的武器,骑一师仍吃了很大的亏,第五骑兵团三个营的第一波攻击官兵,竟全部葬身于我军有枪弹和手榴弹组成的弹幕之下。

攻击受挫,骑一师仍不甘心,随即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进攻。然而令骑一师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劈头盖脸,挨了一顿炮弹的轰炸。这次炮火轰炸不同以往,是来自我军纵深带的火力,准确度比之前上了好几个档次,因此美军战史记载道:

“中国炮兵像这样有组织地进行射击,还是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中国炮兵为了阻击接近的集中射击和为了粉碎冲击的拦阻射击就不用说了。甚至还实施了从来没有过的炮兵对炮兵的炮战,这是中国炮兵从未使用的战法。”

那么我军炮击的效果如何?根据我47军战史记载,敌人每天都要拉回几十车的尸体和伤员。敌人的汽车和直升机就像捡土豆一样,捡他们的尸体和伤号。

就在天德山战役打到最高潮的时候,一群编号为“84”的战车终于到达战场。战士们一看是“84”号战车来了,登时欢呼雀跃,原来“喀秋莎”来了。

“喀秋莎”,是苏联十二管火箭炮,曾在二战中让德军闻风丧胆。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弹长达一个车厢,一发炮弹顶三发榴弹,数秒时间可以齐射12发炮弹。这一次前来支援的,是炮兵202团,拥有30门喀秋莎火箭炮。

反击战当晚,我军先对敌方工事进行了炮火打击,随后吹响了冲锋号。美军以为我军要对阵地发起冲锋,纷纷从工事内涌出。就在这时,我军30门喀秋莎火箭炮突然发出一轮齐射,400多枚火箭弹划着长长的尾迹飞向敌人阵地。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800多名美国大兵瞬间被炸上了天。

这次战斗"为我喀秋莎火箭炮兵与步兵协同"歼 灭凭坚固守之敌创造了一个绝妙的战例。中国战史记载:

“敌集群位置打成了一片火海,活像钢厂刚出炉的铁水,灌满了山沟、平地,顷刻间,敌人化成了骨灰和烤肉……”

在炮兵的支援下,我军的阵地逐渐得到巩固,最终成功守住了天德山。由于我军炮火实在太过猛烈,骑一师的伤亡过于巨大,因此美军主帅李奇微紧张地询问情报人员:

“苏军也参战了吗?”

李奇微实在无法相信,中国炮兵的实力为什么提升得这么快。

其后,我军炮兵部队又在马良山战役大显身手,而这次遭到痛歼的是英国人。此战中,64军191师先后调集了15个炮兵连、3个炮兵营、2个坦克连,为的就是摧毁英国人苦心修建20多天的防御工事。

当天15时,我军一反常态,在日光下对敌人在马良山的阵地发动了震天动地的炮击,加农炮、榴弹炮、坦克炮一齐开火,纵深火炮和直瞄火炮将敌人的火力点逐个摧毁。

在40分钟的火炮袭击后,志愿军炮兵突然偃旗息鼓,一炮不发。英军误以为志愿军步兵即将发起冲锋,因此在军官的督促下,纷纷走上被炸得面目全非的防御阵地。谁知英国人刚探出头来,却发现自己的阵地之前空无一人。

还没等英国军官反应过来,第二轮炮击又劈头盖脸地打了过来。刹那间,炮弹准确地在敌群中爆炸,打得英国人鬼哭狼嚎,四散逃窜。仅仅用了2次炮击,我军便摧毁了敌军阵地上90%的防御工事。事后,英国俘虏供述道:

“你们的炮火太厉害了,我们实在难以应付。”

在炮火洗礼后,我军又用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狠狠地打击了前来支援的美军。战后,敌人惊呼:

“中国军队从国内调来了有新装备的兵团,火力强,步炮协同密切,步兵勇敢惊人。”

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我军的实力也在急速上升。到了后来,火力更加强大的16军和第1军先后进入朝鲜。还没等两支合成化部队显现他们的实力,朝鲜战争就结束了。

在以往,枪战一直是我军杀敌的主要手段。但在朝鲜战场,形势却发生了逆转。1986年,美国军方公布了美国在朝鲜战争的伤亡数据,62%的伤亡皆来自于志愿军的炮火。

从此以后,我军的作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炮兵火力取代了步兵火力,成为我军杀敌的主要武器。今天,中国陆军的炮兵连队已经远远超过了步兵连队的数量。在对越反击战中,我们无需再用战士宝贵的生命来取得胜利,取而代之的,是数不清、打不完的炮弹。穷则迂回穿插,富则给老子炸。而朝鲜战争,就是“给老子炸”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在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中,长孙皇后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全文共 2589 字

+ 加入清单

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李世民发起的,夺取皇位的重要的一次政变,也正是通过这次政变,李世民杀掉了原本的太子,自己夺得了皇位,建立起唐朝。除了凌烟阁功臣,在这一次的政变中,李世民的妻子,后来的长孙皇后,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长孙皇后在玄武门之变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古人经常用“母仪天下”这个词来形容皇后,意思是作为皇后的这个女人,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而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后中,长孙皇后绝对是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女人。且受后世的评价,人们印象里的长孙皇后,是贤惠的,但真实的长孙皇后确实“贤”吗?长孙皇后和历史上著名的那场流血事件“玄武门之变”又有什么关系呢?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武则天,一生永远无法超越的两个人,一个是李世民,另一个就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千古一帝,雄才伟略,十六岁便横刀立马、名扬天下。运筹帷幄,玄武政变,开创大唐盛世,造就华夏民族璀璨历史。他薄情、亦多情。无论是善待妃嫔、以德服人、制定规则、抑退外戚,还是识人卓越之才,都说明了她那刻骨的清醒和理性。如果到此为止,她也就只是历史上一般的贤妃而非长孙皇后。

玄武门之变,版本很多,不管哪个版本,新旧唐书都记载了其间她所起的作用,“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更为夸张的是:“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以存内助。”这位平时行动必遵循礼法的贤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她如果真的“贤”,信仰那些君臣规则,按照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礼法,这位贤妻会劝诫当时的秦王不要这么做;她如果真的“好”,按照她平时“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的孝顺,按照平日她对姐妹们“媵侍疾病,辍所御饮药资之,下怀其仁”的仁慈,这位好儿媳、好姐姐、好主子怎么会去劝勉自己丈夫做如此凶恶残忍之事?

事后还建议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孙戮杀殆尽?如果她真的是遵守秩序,仅仅清醒理性以图自保,怎么会“尽力弥缝,以存内助”,能“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有人推测,那是她对秦王万般深情,秦王也于千万凶险里同生共死,仿佛情深意重无若此夫妻。这是低估了李世民,更加低估了我们的长孙皇后。

长孙死的时候,李世民是这么哭的:“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一个男人居然用“良佐”这样的政治术语评价自己的老婆?李世民病重,长孙带着毒药,宣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为什么她申明自己不会学吕后?她怕李世民想什么?每次议论政事,“太宗弥加礼待,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这个男人英雄盖世,也算贤明君主,为什么要向一个妇人征求国家大事的建议?

只能说明一点,多年以来,他们就是政治伙伴,而整个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应该不只是表面上的勉励将士那么简单。纵观玄武门之变整场政变的前后,似乎都闪动着她的身影。

皇后,需要母仪天下,因此对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等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而历史上,长孙皇后是绝对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贤后。

长孙皇后13岁便嫁给李世民,与李世民相伴23年,生育了7个子女,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信任和最依赖的女人。而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登基做皇帝的关键事件,这是一次在唐王朝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至此李世民做了皇帝,开创了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局面。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根本原因是二子争储。“最是无情帝王家”一句话道尽了皇家的残酷无情,在历代朝代中都是同样的景象。在这次玄武门之变中,前后有很多关键性的人物,比如促使他下决心并执行的尉迟恭,负责计划和实施的长孙无忌忌房玄龄杜如晦,在李世民犹豫不决准备算个卦问天时将竹签一把扔在地上并在执行过程中凭借一人之力关上玄武门城门的张公瑾,打开玄武门放李世民半夜进城埋伏的禁军统领常何,以及秦琼程咬金侯君集等悍将拼死卖力,但是最为关键的人却最为低调,甚至被史家忽略了,她就是长孙皇后。没有长孙皇后,李世民根本没机会发动玄武门之变。

就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下午,李渊把李世民叫到宫中,跟他摊牌,就看李世民如何应对。而且很可能李渊已经掌握了一些李世民准备造反的证据,否则也不会如此赤裸裸明讲。在此危急关头,李世民先发制人,密告太子、齐王淫乱后宫,李渊很惊讶,决定第二天对质。

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却不知,城门总领常和本早已被李世民成功策反,并由李世民带队埋伏在玄武门。当李建成行至临湖殿,感觉不对头准备逃跑的时候已经晚了,他被李世民一箭射死。李世民又冲进东宫和齐王府,将太子和齐王的势力剿灭,其子嗣,也就是李世民的亲侄子们尽数被杀。

唐高祖李渊得知后不得不接受现实,立李世民为太子,数月后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击败突厥,解除了北方的威胁。创造了大唐的辉煌开端,史称“贞观之治”。

易中天说,李世民真是中国逻辑,李渊问你彗星落地的事,你能扯到男女关系上,真是奇才。那么李世民为何忽然脑洞大开,想出这么一招缓兵之计来,毫无疑问是长孙皇后跟他说的。因为李世民是纯爷们,每天想的全是军国大事,跟他一起工作的这帮人也是纯爷们,想的也都是权谋诡诈之术,每天根本不扯男女关系。能够每天没事干就想男女关系而且还跟他唠嗑的,也就只有长孙皇后了。请问各位读者你媳妇回家跟你说的是不是单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破事,尤其是带点桃色的,是不是说的更起劲。

都说,有女人在的地方是非就多,而且信息量也大。在古代,权势引发的不止是男人们的争斗,也是女人的战场。为了得到消息,更是将眼线安插到各个势力的后宫中,而长孙皇后就是李世民的后方公关。长孙皇后频繁出入后宫,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但李建成的太子妃估计用不上,身边也没有可靠的贤内助,只好自己不避嫌疑亲自出入后宫搞关系,这种瓜田李下之事人人感兴趣,很快宫中就有了李建成和某些嫔妃关系不正常的传言,长孙皇后回去把这些传言当谈资告诉了李世民,没想到关键时刻真的派上了用场。所以说长孙皇后才是玄武门之变最为关键的人物,要不是她,李世民早被拿下了,根本没有实施玄武门之变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雾霾天,戴口罩起到防护作用吗?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口罩对污染物起到一种过滤作用,对于防范PM2.5肯定是有作用的。不过,由于每种口罩的材质、层数不同,过滤效果也会有所不同,那么雾霾天,戴口罩起到防护作用吗?

雾霾天,戴口罩起到防护作用吗?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鸿介绍说,从医用口罩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医用防护口罩,该口罩以气溶胶为标准,能够过滤掉直径为0.24±0.06微米气溶胶,对于直径为0.3的气溶胶防护有效率为95%,也就是常说的N95口罩,吸气阻力大约为300帕,感觉呼吸受阻。一种是医用外科口罩,主要用来防细菌,以葡萄球菌为参照物,防护效率在90%以上,对于0.3微米的气溶胶防护效率为30%。对于直径为2.5微米的PM2.5颗粒来说,也有防护的功能。

张鸿介绍说,N系列口罩后面标注的数字,标注的是过滤效率,如N95口罩过滤效率是95%,N99过滤效率为99%。带有呼吸阀的口罩,只是能减少呼吸的阻力,使呼吸更加顺畅些。表面看,医用防护口罩都有一个能和脸部紧密密合的结构,有拱形或折叠拱形的,也有鼻夹,确保和脸部紧密密合,防止泄漏。

“不过,区分口罩类型,不能光看口罩形状,要靠阅读产品说明和产品名称的标识。例如,国家规定,医用防护口罩标注所符合的国家标准号GB19083,医用外科口罩标注符合医用标准号YY0469。”张鸿表示。

针对目前口罩市场上鱼龙混杂、概念炒作、以偏概全、虚假宣传等现象,中消协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规范口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标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防护用品。

专家建议——

雾霾天气应戴口罩,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经济实用且不会加重呼吸负担

张鸿指出:“雾霾天气一定要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就能起到防护效果,呼吸的阻力相对小点。防雾霾专业口罩,可以更换滤纸的,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从经济实用来说,张鸿推荐使用医用外科口罩防雾霾天气。张鸿介绍说,医用外科口罩有点类似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但它与一次性普通口罩所用的材料不同。虽然有鼻夹,用于帮助口罩在鼻梁部分的贴和,但口罩和脸部并不存在紧密的密合,吸气阻力是50帕,呼气阻力是29帕,呼吸比较通畅。医用外科口罩属于医疗器械,在医院和药店都能买到,在包装上会标明医用外科口罩,价格要比N95口罩便宜很多。

如何正确佩戴?

戴口罩时,首先要做到口罩与人体面部契合,N95的夹子和鼻子贴上,医用外科口罩的铁丝调整与鼻梁紧贴,防止空气不经口罩直接进入身体。取下口罩时,不要用手接触口罩的内面,防止污染。对于需要更换滤芯的口罩,该扔就扔,污染后就起不到保护作用。

不同类型的口罩呼吸阻力不同。戴口罩,防霾与舒适很难兼得。皮小林建议,天气不好时,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人群或老年人最好呆在家里,将门窗关闭,不要外出。儿童戴口罩时间也不宜过长,口罩大小要适合孩子的脸型,口罩的呼吸阻力也不要大。

“患有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病人,本来呼吸就不顺畅,专业防护口罩会加重呼吸负担,这类人群不能佩戴。”同时提醒,佩戴专业防护口罩时,不能运动,否则易造成缺氧。

如果你觉得雾霾实在可怕,又无力改善室内环境,那么雾霾天在室内也必须坚持戴口罩。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居家。如果你对儿童特殊天气出行该注意什么等有关儿童出行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特殊天气出行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什么方法可以对孕吐起到缓解作用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孕吐是早孕反应的一种,在早上或晚上会感觉恶心,没有任何原因就发生呕吐。孕吐虽然不是所有准妈妈都会经历的,但却是让很多孕妇最为头疼的问题。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对孕吐起到缓解作用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少食多餐。准妈妈可以每天多吃几餐,每餐少吃点,不让胃部有过饱或者过饿的感觉,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高脂、辛辣食品。

2、孕吐多在清晨空腹时严重,不妨在床头放一些体积小含水分少的食物。如饼干、鸡蛋、巧克力、干面包等。起床前吃一点,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感。

3、准妈妈一旦出现恶心感时,立即找一个能够躺下来的地方静静休息片刻,闭上眼睛,心理什么也不想,待感觉好些了再慢慢起身,缓慢的来回走动。

4、食疗有方,准妈妈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能够改善孕吐的靓汤,既健康又美味。

缓解孕吐的靓汤推荐

1、姜汁米汤

取生姜汁5~7滴,加入米汤内。

2、橙子煎

橙子1个,洗净,带皮切瓣,加一点蜂蜜,煎汤。

3、西瓜汁

西瓜榨汁,有很好的止呕作用。

4、绿豆汤

绿豆50克,煎汤,感到不舒服时就喝一点。

5、雪梨浆

大雪花梨1个,洗净去皮切成薄片,加水煮片刻,晾凉后,随时饮用。

6、银耳羹

用温水将银耳泡发,加清水煮30分钟,加冰糖熬化,倒入水淀粉(注意水淀粉要稀一些,火关小,边加边搅拌,以免淀粉结块)熬片刻。熬好的银耳汤,待晾凉后,放入冰箱,凝固成冻时即可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