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韩魏赵为何称三晋之国(通用12篇)

浏览

1281

文章

12

篇1:三晋乡祠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三晋乡祠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晋乡祠位于沙澧两河交汇处漯河二中校内,原名关帝庙。漯河位居中原,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为方便联谊,晋商于清乾隆53年(公元1789年)修建了三晋乡祠,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当时三晋乡祠坐北朝南,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戏楼,非常壮观。20世纪初,随着朝代的更迭和交通方式的改变,漯河水运日渐衰落,三晋乡祠渐渐淡出了繁华。如今,三晋乡祠仅存大殿,为单檐歇山式构造,绿色琉璃瓦顶,结构严谨,造型精美,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晋乡祠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5年9月20日,沉寂许久的三晋乡祠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潮头,迎来了一个令国人振奋的时刻。漯河作为抗战胜利全国第十三个受降区,在三晋乡祠举行了日军投降仪式,日本北支那军司令鹰孝森中将以战败国代表身份,向中国第五战区总司令刘峙鞠躬谢罪并签字投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晋是哪个城市的简称?山西为何又被称之为三晋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中国有着很多的省,而每一个省都有着自己的简称。就比如说湖北省简称是“鄂”,山东省简称是“鲁”一样,这是因为湖北曾经有鄂国的存在,山东则是鲁国,这些简称都集合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过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现今山西地区曾经是晋国,现在山西的简称也是“晋”,那么这个“晋”有着怎样的含义呢?山西为何又被称之为三晋”?

如今的山西省又被称之为“三晋”,在古代被称之为河东,是我国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山西的历史距今已经长达三千多年,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有着“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称号。

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山西省的境内有着很多诸侯国,其中包括晋国、魏国、耿国、霍国以及虞国。晋国是这几个国家当中最强大的,占领着大部分领土,所以说今天的山西的简称才会被称之为“晋”。

晋国起源于公元前1106年,当时周成王姬诵册封他的同母弟弟唐叔姬为诸侯,可以在山西地区建立一个新的诸侯国,而则个诸侯国便是晋国。太原市著名的旅游胜地晋祠中纪念的就是“唐叔虞”。到了晋文公重耳统治时期,晋国达到了顶峰时期,一度称霸中原。

到了公元前453年的时候,晋阳之战爆发了。魏、韩、赵三国联军消灭智氏,这场战争使得晋国逐步成为了三分晋国的局势,在历史上称之为“三家分晋”。到了公元前403年,晋国灭亡了,而晋国的灭亡则标志着战国时代正式开始了。

所以说如今的山西省也被称之为“三晋”。当年赵国的首都在晋阳,今天太原市西南地区。韩国的首都在平阳,也就是今天的临汾。魏国的首都则是在安邑,也就是今天的夏县以北的地区。到了战国时代中期之后,先后迁都到了今天的河南与河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晋大地究竟是说什么位置?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在山西的人们都知道,这个省份有着一个非常特别的别称,这个别称就是三晋大地,虽然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但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三晋大地究竟指哪三晋呢?

所谓的三晋,其实就是指的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在《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一个开始,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三晋,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魏、吴为三国一样,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魏、韩。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

综上所述,三晋大地指山西,因战国初期的韩、魏、赵三家分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山西为什么叫三晋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1475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因居 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不过山西也称三晋,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不少的缘由。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山西叫三晋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1晋的范围

韩国

韩国是战国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为姬姓韩氏。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前230年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成王时,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商纣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唐,号唐叔,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县东北。因在晋水,后改成晋,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赵国

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赢姓,赵氏。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赵国建立。[3]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市,一说河南中牟),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后为秦国所灭。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魏国

魏国是周朝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魏氏,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诗经·魏风》当中的“魏”指的就是春秋时代的魏国,而非战国时期的魏国。

前376年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魏国建立。也就是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前期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在河南开封的大梁后,魏国亦称梁国。

魏国后为秦国所灭。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

山西的介绍

山西,因居 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 晋”,又称“ 三晋”,古称 河东,省会 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 吕梁山、 黄河,北依 长城,与 河北、河南、陕西、 内蒙古等省区为界, 柳宗元称之为“ 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 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 太行山,西有 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 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 地级市,119个 县级行政单位(23个 市辖区、11个 县级市、85个 县),总人口3664万(2015年底)。辖区 地理坐标为 北纬34°34′~40°44′, 东经110°14′~114°33′。

1.

2.

3.

4.

5.

6.

山西叫三晋的原因

先说晋字:山西在春秋时为晋国,故后世简称山西为晋。按,晋,西周侯国,姬姓。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传子燮父,因地邻晋水,改国名为晋。晋极盛时,疆域有今山西大部地区、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的一角。春秋后期六卿逐渐强大,国力日渐削弱,至公元前376年为韩、赵、魏三家所瓜分。

再说三晋:战国时称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为三晋。《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故别称山西为三晋。

又说山西: 隋炀帝以李渊为山西河东道慰抚大使,山西之名始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晋跟山西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到“三晋”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山西。那,历史“三晋”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呢?为何山西被称作“三晋”?

首先,“三晋”最初特指的是赵、魏、韩三国合称。说到“赵、魏、韩”,咱们又会说到老生常谈的“三家分晋”那档子事儿!

公元前453年,原本是晋国六卿的赵氏、韩氏、魏氏,联手搞掉晋国执政智氏家族。此后,逐步瓜分晋国。到了前403年,周家天子给三家诸侯认证加V,史称“三家分晋”。像后来《战国策》《史记》等官方书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这便是“三晋”这个词最初的由来。

那“三晋”又是如何与山西扯上关系的呢?

历史上,在春秋时期,山西就因为大部分地区都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为“晋”。在上面也说了,后来发生了“三家分晋”之事。而且,赵、魏、韩三国的地理范围也都包含有山西,故把山西称作“三晋”。这就是山西被称作为“三晋”的原因!

亲们,你们搞懂“三晋”的意思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山西为什么要叫三晋

全文共 2847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太原是古唐国封地,山西简称晋,三晋是山西、太原的美称。山西为什么要叫三晋呢?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山西叫三晋的原由,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晋

西周时期的晋,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及其子燮 父改唐为晋,到公元前 222年,赵代王喜被秦兵攻破,赵国彻底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存 在了近 800 年。这里说的晋,包括晋及三晋,下面先说晋。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封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从晋国世系计算,晋作 为侯国经历了17世,作为公国经历了20世,公侯合计共37世 634年,加上自赵魏韩三家 分晋成为三个侯国,至秦灭赵统一中国的 154年,合计为 788年。由此可见,晋国作为 先秦时期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晋国时代及赵魏韩分 晋以后,其领域包括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最古老、最文明的主要区域。从已发现 的古文化遗址看,山西芮城西王村文化、夏县东下冯文化、襄汾陶寺文化、河南的郑州 裴里岗文化、安阳后岗、大司空文化、渑池仰韶文化、三门峡市庙底沟文化、河北武县 磁山文化,这些夏、商、周文化代表区,都在当时的晋国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当时晋国 ,包括了现在山西的大部分和河北、河南的一部分。晋国的主要领地在山西,所以山西 简称为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至于当初燮父为何改唐为晋,有两种说法,一是因 境内有晋水,故称晋;一说是取晋本义与进同是前进的意思,究竟取自何义,也已无可 考,但山西称晋是公认无疑的。

这里还需说明一点,晋国的地位原袭于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的唐, 燮父改唐为晋以后,唐晋就不分了。唐叔虞是唐的领主,也是晋的始祖。司马迁在《史 记·晋世家》中称“晋,唐叔虞者”也正是这个意思。在周王朝时代晋原是一个侯国, 即二等诸侯国。约在公元前 680年,晋武侯灭缗侯即位以后,自称为曲沃武公,私自提 高了规格。为取得中央的承认,武公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他把晋的全部珍宝、金玉、 青铜器物送给了贪财爱宝的周天子。周天子受了曲沃武公的贿赂,封曲沃武公为晋武公 ,于是侯晋升格为公国,跃身诸侯列强。对于晋武公以行贿手段取得升为公爵的丑行, 司马迁在《晋世家》中无保留地予以记载,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但晋武公使晋成为 公国后,仅在位二年,并未能有什么作为。之后,献公宠骊姬,而晋祸乱源;惠公以怨 报德使秦晋关系恶化,晋国祸乱不断,国力衰危。公元前 645年,在外流亡19年的晋公 子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国即位,史称晋文公。由于晋文公饱经流浪之苦,即位以后 对内实行施惠百姓、开禁薄赋、奖励农耕、赈济贫困、减轻关税、鼓励通商、宣扬法教 、淳朴民俗;对外秦晋交好,多代联姻,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使晋国达到民富国强,实 现了晋国的中兴和霸业。公元前 572年,晋悼公即位后,晋国国势日趋衰微。

关于唐

唐在汉字中本义大言,引申为广大的意思。《论衡·正说》注为“唐 之为言荡荡也”。扬雄《甘泉赋》有“平原唐其坛曼兮”句。然而,在中国,在世界一 说到唐,人们总要想到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大帝国唐朝。公元 617年,由于隋炀帝杨广好 大喜功,穷奢极欲,征集百姓,大兴土木,民不聊生,农民大起义已发展到如火如茶的 境地,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太原公子”李世民乘机起兵,攻人长安。次年,隋朝灭亡 ,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曰唐,建都长安。唐代前期,经“贞观之治”,国势极为强盛 ,北部疆域在7世纪后叶,北界曾包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西北达到里海,东北达 到日本海。唐王朝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但是,李渊父子,夺取天下后何以将国号定为唐呢?还得从山西太原谈起。 相传,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前,中国处于父系氏族社会的后期,黄帝是古代各族的 共同祖先,山西一带是部落首领尧的领地。尧为陶唐氏,名放勋,建都于平阳(即今山 西临汾,现有尧庙),史称唐尧。帝尧苗裔刘累受封于唐国,是我国历史资历很早的古 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之后,又平灭了反叛的刘累后 代的唐国。周武王死后,其子诵继位,为周成王。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受封的唐 ,实际上接受了刘累子孙所留的一切,其领地为山西的汾水、浍水流域。至于故唐城究 竟在何地,有二种说法:一说在翼城县西20里;一说在并州晋阳县北 2里。这里不作考究。但令人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后者,可能是人们从现实的存在看到,唐改晋后,后人确 实在故唐城一带修筑晋阳城并为唐叔虞在晋阳修建了词堂吧。我的看法是,二说都有可 能,比较客观地说,可能是尧唐建都在临汾,刘累的后裔在翼城一带建了唐城,叔虞封 唐之后又在晋阳建立了唐城。不管怎么说,山西太原是古唐国的封地。

李渊隋时为太原留守,世袭唐国公。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取天下之后,由于太原是 他们起事兴邦之地,又是古唐国的故地,且唐字本身,在汉语中是个吉字,有大而广的 意思。因此,取国号曰唐。由于大唐帝王在极盛时期,疆域广大,国力强盛,在世界历 史上的影响较大,至今英美等国仍把中华侨民称为唐人,把华侨居住集中区叫作“唐人 街”,把中国服装称作“唐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却不知道大唐的唐字追根寻祖 还是来自山西太原呢!

关于“三晋”

公元前 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 、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 地。接着智伯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兵将水灌,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 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 ,杀死智伯。公元前 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 403年,即周 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 晋国,“三国分晋”后,虽然晋国宣告灭亡,新兴的赵、魏、韩济身诸侯之列活动于中 华舞台;但晋作为公国,其烈公、孝公、静公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名无实地存在了28年 。

晋,三晋是秦统一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所谓三晋, 就是三家分晋,晋分为三家的意思。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 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三晋, 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我想,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魏、吴为三国 一样,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 魏、韩。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 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 内涵;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 出的历史贡献;说明三晋大地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 。

有着30个世纪悠久历史、古老文化孕育的三晋儿女一定会在跨越新世纪光辉时代, 在三晋大地奏出更加辉煌的凯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晋乐园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三晋乐园是山西首个大型主题乐园,是集国际化、现代化、主题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游乐园,三晋乐园坐落于晋中市百草坡植物园西北角,距太原仅20分钟车程。乐园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分别由罗马假日、玛雅文明、天使乐园、梦想王国四个主题区组成。

三晋乐园包含互动娱乐项目、游乐设备、休闲及主题景观景点、亲子儿童乐园、文化创意等服务体验项目40余项,是山西唯一拥有百米摩天轮、六环过山车、双龙出海、高空飞翔等大型刺激性游乐项目的主题公园,同时乐园内还包含近10多项儿童亲子娱乐项目,园区将围绕人文、浪漫、欢快、刺激、梦幻为元素进行环境主题包装,到处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景观小品,举办多种国际化大型主题活动,真正打造一座全家的欢乐王国。

地址:晋中市榆次区安宁东街368号

类型:主题公园游乐场

电话: 0354-3110729;0354-3110721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10:00-17:00,周六周日10:00-17:30 庙会期间(1.28-2.12)09:30-22: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晋指的哪三晋?在哪里?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三晋指的是赵氏 、 韩氏 、 魏氏这三家, 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这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三晋在古时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战国时期的赵氏 、 韩氏 、 魏氏这三家,另一个是专指山西省。当时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后来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成为新的诸侯,所以此后就把赵、魏、韩三家称为三晋。而三晋的所在地是在山西附近,所以三晋也指山西。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

在晋阳之战中后,三晋逐步瓜分晋国,对于三家分晋后的魏国、赵国、韩国这三国,其疆域包含了今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等地。由此,三晋的疆域,并没有局限于现在的山西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韩赵魏的国都都不在山西,为何山西自称三晋?

全文共 191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而很多省份也从这些不同的历史中,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称呼,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山西。山西有很多的称呼,其中有一个叫做“三晋”。而说到三晋,很多人应该都能联想到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三家分晋之后,进入到了战国时代。而三家分晋的三家指的就是韩赵魏三个国家。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山西之所以叫三晋,会不会是因为这三个国家的都城都是在山西呢?其实并不是这样,不仅是某一个不在山西,而是三个都不在山西,那这就让人很奇怪了,既然三个国家都城都不在山西,为什么山西还要叫做三晋呢?

三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二是指山西省,也即山西省被称之为“三晋”或者“三晋之地”,类似于三秦之地、三湘之地等。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史料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现在,三晋一般指山西省。那么,问题来了,魏国、赵国、韩国三家的都城都不在山西,为何山西自称“三晋”呢?1.为何山西叫三晋

首先,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除了齐国,其他诸侯国的都城都不是一直不变的。其中,就魏赵韩三家来说,魏国最终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韩国则最终定都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赵国则最终定都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魏赵韩这三晋诸侯国来说,最终的都城都不在今山西省一带。既然如此,为何山西省还自称为“三晋”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虽然魏赵韩三国最后都没有定都在今山西省一带,但是,在三家分晋之初,三国的都城其实都位于今山西省一带。就韩国来说,韩国都城最初设在平阳,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魏国的都城则是在安邑,也即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一带;至于赵国,晋阳之战的发生地晋阳,就是赵国原先的都城所在地,晋阳就是太原的古称。2.晋阳之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来说,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晋阳之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晋阳之战是发生晋国四大卿大夫智氏、赵氏、韩氏、魏氏之间发生的一场兼并战,最终导致晋国的大臣智伯兵败身亡,智氏领地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阳之战后,魏赵韩三家便毫无顾虑的瓜分晋国领土,而晋国国君成了一个傀儡,最终走向“三家分晋”。所以,发生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的晋阳之战,加快了三家分晋的到来,可以说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

从这一点来看,说魏国、韩国、赵国都起源于今山西省一带,也是可以的。另一方面,魏国、韩国、赵国都源自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而晋国的核心区域,则长期位于今山西省一带。在晋国历史上,曾发生“曲沃代翼”这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就是被封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的小宗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晋武公,完全灭掉盘踞都城(今山西省翼城东南)的晋国大宗,直接篡夺了晋国君主的宝座。3.三国有部分疆域在山西

在“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以“绛”为都城,在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一带。因此,在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虽然发生了变化,却一直在今山西省一带。在此基础上,魏国、赵国、韩国都出自晋国,所以被称之为“三晋”,而山西省也在之后自称为“三晋”。

除此之外,在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这三国都有部分疆域位于今山西省一带。即便是三晋都迁都到今河南省或者河北省一带后,都没有放弃在今山西省一带的疆域。就韩国来说,上党郡就曾经是韩国的疆域,上党郡包含今晋中市东南部等地。在战国中后期,上党郡的百姓不愿意归降秦国,而是愿意投靠赵国,这直接引发了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击败赵国,夺取了上党一带的疆域。4.三国失去了山西地区

最后,就魏国来说,河东郡等地也是其山西省一带的疆域。河东郡,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北,顾名思义,为黄河以东的部分疆域。在战国初期,魏国以河东之地作为基础,甚至还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就赵国来说,晋阳所在的太原郡,也是其非常重要的疆域。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太原市区西南汾水东岸)。在战国后期,等到魏国、韩国、赵国全部失去了在今山西省一带的疆域后,意味着秦国已经在整体实力上碾压了三晋。

换而言之,如果三晋还可以掌握在今山西省一带的地盘,无疑是可以和秦国展开较量的,至少拥有了一定的缓冲空间,等到秦国占据了这一地区,三晋的灭亡已经是时间上的早晚了。所以,对于魏国、赵国、韩国这三晋来说,今山西省一带的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综上,虽然魏赵韩三国最终的都城都不在山西,但是,山西省自称三晋或者三晋之地,依然是没有争议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什么山西叫三晋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简称晋(省境内春秋时为晋国之地),又称三晋,那么,山西为什么叫三晋?

先说晋字:山西在春秋时为晋国,故后世简称山西为晋。按,晋,西周侯国,姬姓。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传子燮父,因地邻晋水,改国名为晋。晋极盛时,疆域有今山西大部地区、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的一角。春秋后期六卿逐渐强大,国力日渐削弱,至公元前376年为韩、赵、魏三家所瓜分。

再说三晋:战国时称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为三晋。《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故别称山西为三晋。

又说山西: 隋炀帝以李渊为山西河东道慰抚大使,山西之名始于此。

山西历史沿革

云冈石窟“女娲补天”的传说发生在山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在旧石器时代山西已有了人类繁衍生息。

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在晋南。

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汉、魏、晋时期,山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东魏、北齐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平遥古城宋朝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在1921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八年抗战中,山西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15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

解放战争期间,山西成为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大批地方干部南下或东进、西进,奔赴新区。

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山西为什么又叫三晋

全文共 2870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不过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呢?小编和你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山西的介绍:

山西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10.8万人,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山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西、南以黄河与内蒙、陕西、河南等省区为界,唐代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70种。煤层气、铝土矿、珍珠岩、镓、沸石、金红石(含钛矿)、镁盐、芒硝、钾长石、钛铁、石灰石、长石、石膏、钴、铜等矿藏的储量居全国各省(市、区)的前列。目前,山西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达2673.79亿吨,约占全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20%,故而有"煤乡"之称。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崛起,著称中外。山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存宋、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和莺莺塔,等等。其中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有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有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等。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1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就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八年抗战中,山西是华北抗战乃至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15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解放战争期间,山西成为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大批地方干部南下或东进、西进,奔赴新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能源基地,山西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为什么叫三晋:

“三晋”的称谓来源于春秋末年,晋国分为韩、赵、魏三个国家。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被统称为“三晋”。这个故事叫做“三家分晋”,史学界将“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四家大夫(韩、赵、魏、智)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可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

智伯瑶气得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自己率领中军,韩家的军队担任右路,魏家的军队担任左路,三队人马直奔赵家。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晋阳城凭着弓箭死守了两年多。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有一天,智伯瑶到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他就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这时候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伯瑶命令兵士在水坝上挖开了个豁口。这样,大水就直冲晋阳,灌到城里去了。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对他们两人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家的封邑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旁边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变,可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张孟谈说:“我看韩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让给智伯瑶,是不会心甘情愿的,我想办法找他们两家说说去。”当天晚上,赵襄子就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经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伯瑶正在自己的营里睡着,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衣裳和被子全湿了,再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他开始还以为大概是堤坝决口,大水灌到自己营里来了,赶紧叫兵士们去抢修。但是不一会,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淹了。智伯瑶正在惊慌不定,一霎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山西历史:三晋的由来

全文共 1571 字

+ 加入清单

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为什么呢,因为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本期中国传统文化就将为你介绍山西历史之三晋的由来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现在三晋统指山西。

从现有的文献看,道家的传播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方面。北方方面又分为以三晋之地的文子一支和齐国的黄老学派一支,其共同特点是以“道”为根本重建人文世界,具有明显的“入世”倾向。南方一系则为庄子代表,发展《老子》去“欲”之说,进而将“长生久视”的取向扭转为精神的自由亦即“逍遥”,表现出明显的“出世”倾向。

北方系的三晋的一支有《文子》一书。过去普遍认为《文子》是伪书,是后人摘抄《淮南子》凑成的篇章。1981年在河北省定州市八角廊西汉墓葬中出土竹简中有《文子》,经整理于1995年公布。竹简共227枚2700余字。竹简的出土,使古本《文子》的面目大体地浮出历史水面。与郭店本《老子》显示的老子之学的基本倾向一致,《文子》主要从《老子》的无为、尚虚、贵柔及主在人后的宗旨出发,推阐出一番道家的治世之道。

古本《文子》假托周平王与文子对话。学者认为,这不是无谓的设辞,文子是晋人,而且是史官出身,他的学术背景正以三晋的史学为背景,这与我们对老子学术背景认识有一致处。而且,据魏启鹏先生考察,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为吏之道》中,即含有文子之学的内容,即是说文子之学在北方的影响直至秦国。

三晋介绍

韩国

韩国是战国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为姬姓韩氏。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前230年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成王时,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商纣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唐,号唐叔,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县东北。因在晋水,后改成晋,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赵国

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赢姓,赵氏。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赵国建立。[3]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市,一说河南中牟),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后为秦国所灭。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魏国

魏国是周朝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魏氏,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诗经·魏风》当中的“魏”指的就是春秋时代的魏国,而非战国时期的魏国。

前376年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魏国建立。也就是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前期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在河南开封的大梁后,魏国亦称梁国。

魏国后为秦国所灭。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

你可能也喜欢:

自贡有哪些文化遗产,你知道吗

新疆旅游禁忌,须要注意哪些问题

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