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预防农药中毒的药品(精选20篇)

浏览

1973

文章

20

篇1:吃蔬果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蔬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吃得食物,但是如今很多农户为了使蔬果长得越来越好,就会不停地打农药,蔬果被留下来的农药被人吃了就会出现中毒的现象,那么大家知道吃蔬果如何预防农药中毒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选择法。不买来路不明的菜、果,目前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生产的蔬菜、瓜果比较安全。

二、清洗去皮法。对于带皮的水果蔬菜,残留农药的外表可以用锐器削去皮层,食用肉质部分。

三、储存保管法。有条件时,应将某些适合于储存保管的果品购回存放一段时间(4~5天)。食用前再清洗并去皮,效果会更好。

四、清水浸泡洗涤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剔除可见污渍的部分,然后用清水漫过蔬菜部分5厘米左右,浸泡15~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2~3遍。

五、碱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数有机磷类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可迅速分解。一般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10克配制成碱水,将初步冲洗后的水果蔬菜置入碱水中,根据菜量多少配足碱水,浸泡5~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水果蔬菜,重复洗涤3次左右效果更好。

六、加热烹饪法。常用于芹菜、圆白菜、青椒、豆角等。由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分解,一般将清洗后的水果蔬菜放置于沸水中2~5分钟后立即捞出,然后用清水洗1~2遍后即可置于锅中烹饪成菜肴。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中毒急救知识和常用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的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预防农药中毒有哪些方法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施用化学农药是防治病、虫、草、鼠害,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那么预防农药中毒有哪些方法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农民在购买、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事项:

一、购买农药时首先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过期失效的农药不准使用。

二、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

三、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要有专人保管。

四、高毒农药如甲基1605、1059、久效磷、甲胺磷、呋喃丹等,不准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不准用于喷雾。含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混配制剂不得经营和使用。

五、在农药使用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严禁用手拌药。如包衣种子进行手撒或点种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准用作口粮或饲料。

六、施药前仔细检查药械开关、接头、喷头,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七、盛过农药的包装物品,不准用于盛粮食、油、酒、水等食品和饲料,要集中处理。

八、凡体弱多病者、患皮肤病或及其它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哺乳期、孕期、经期的妇女、皮肤损伤未愈者不得施药。

九、施药人员在施药期间不得饮酒,施药时要戴防毒口罩,穿长袖上衣、长裤和鞋袜,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酒、吃东西,被农药污染的衣服要及时换洗。

十、施药人员每天施药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两人轮流操作。连续施药3—5天后应休息一天。

十一、操作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换掉污染的衣服,并漱口,冲洗手、脸和其他暴露部位,及时到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夏季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是蚊虫的季节,很多蚊虫在夏天就会很猖狂,所以农药就成了夏天的宠儿,很多家庭都会备一些农药,但是农药具有很强的毒性,那么大家知道夏季如何预防农药中毒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预防措施如下:

一是选择适宜时间喷药,夏季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洒农药,每次喷药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

二是加强个人防护,在喷洒剧毒农药时应穿戴长裤、长褂、手套、口罩等,喷洒农药后要及时脱去衣裤,并及时洗手、洗澡,用肥皂水洗全身,但切忌用热水,以免农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

三是配制和喷洒过程中,一定要按规程操作,不要随意使用高、剧毒混配农药,以免增加毒性;

四在喷洒农药时,一旦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腹痛、腹泻、肌肉跳动、出冷汗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喷药,及时医治,以免发生意外。

上面四点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喷洒农药时一定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了。喷洒农药时一定要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在喷洒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违规操作,这样发生农药中毒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季吃蔬菜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入冬开始,食物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各医院的送检毒物标本中有40%是食物中毒,中毒人群以妇女、儿童为主,原因多是因为食用的水果蔬菜上的农药没有清除干净。那么冬季吃蔬菜如何预防农药中毒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所以食品卫生专家建议,最好到超市购买蔬菜。如果在小商贩那购买蔬菜,回家后一定要用水充分清洗和浸泡,以达到解毒的目的。

食品卫生专家分析,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植物所进行的光合作用不能完全将农药吸收。多数进入大棚种植的植物对农药的需要量更大,农药残留量也会更大。由于妇女、儿童是水果、蔬菜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这些食物引发的中毒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由于部分蔬菜农药残留较高,加之市民食用时没有很好地清洁,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农药中毒潜伏期多在半小时内,短者10分钟,长者可达2小时,出现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倦乏、四肢发麻无力、视力模糊。中毒较严重者,可伴有腹痛、腹泻、肌肉颤动、出汗、精神恍惚、言语障碍、瞳孔缩小。更严重者将出现昏迷痉挛、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如针尖、体温升高、呼吸麻痹。

专家建议,食用蔬菜时最好在水中充分清洗浸泡,食用水果时尽量削皮,葡萄等不好去皮的水果要经半小时浸泡后再食用。

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要及时进行自救,严重时要到医院接受抢救治疗。农药中毒患者无法在两小时内送到医院的,可采以大量饮水,并用手指刺激喉部,诱发呕吐中毒食物,随后立即送医院。

多吃蔬菜少吃药

一些蔬菜对秋天的一些特有症状具有药用价值,可以多吃一些,如豆芽菜、菠菜、胡萝卜、菜花、芹菜等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治直肠癌,其中含水量丰富的天门冬氨酸,能使机体大大减少乳酸的堆积,从而有利于消除疲劳,中医认为,豆芽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湿通下等作用。

菠菜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蔬菜,抗坏血酸虽低于辣椒却高于西红柿,蔬菜所含的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是叶菜中最高的;丰富的核黄素,又有防止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作用。

胡萝卜以炖食为优,炒食次之。炖食能保持胡萝卜素93%以上,炒食也可保持胡萝卜素80%以上,而生食、凉拌,人体仅能吸收10%。

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其维生素C的含量突出,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橘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医素来有色白入肺之说。秋天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洁白的无疑是一种适时的保健蔬菜。

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代谢和发育有积极作用。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秋天爱咳嗽的人可多吃莴笋叶以平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农药有助于杀灭害虫,增加产量,但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中毒。那么如何预防农药中毒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为了预防农药中毒,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身体虚弱、有病、年老者,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未成年人,不要从事管理和使用农药的工作。

农药必须存放在安全(专门的仓库或专门的箱柜里)、有锁的地方,由专人保管。每个农药容器上都要有明显的标签。农药的购买、保管、使用要有严格的制度。不能放在居室、禽畜厩舍里。

配制农药溶液以及用农药浸种、拌种的工作要由专人负责。操作地点要远离住宅、禽畜厩舍、菜园、饮水水源。要按规定操作,穿好长袖衣服和长裤,戴帽子、乳胶手套和口罩,避免药液溅到身上或农药气体被人吸入。工具和容器要专用,不能用于其他用途。送到地里施用的农药溶液要用专门的容器盛放,并且加锁。

在田间施用农药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好长袖衣服和长裤,戴帽子和乳胶手套。喷药时要站在上风头倒退着喷洒。操作过程中不要抽烟,不要吃东西,不要喝水,不要用污染的手擦脸和眼睛。工作之后要用肥皂洗澡,换衣服。污染的衣服要用5%碱水浸泡一两个小时再洗净。剩下的少量药液和洗刷用具的污水要深埋到地下。

粮食和水果收获前一个月不能喷洒农药。如果果园、菜园施用过农药,水果、蔬菜食用前最好用清水浸泡一两个小时。

一旦发生农药中毒后,如果是口服中毒,要立即洗胃,同时催吐,并且使用药品解毒。如果在喷洒农药时吸入中毒,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迅速脱去被污染的外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部位。如果症状严重时,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急诊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农药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在农村,很多农民因为田地里的蔬菜以及水稻长虫子,就会使用农药对其消毒杀虫,那么大家知道农药中毒预防措施有哪些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购买农药时,首先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过期失效的农药不准使用。

(2)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

(3)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要有专人保管。

(4)高毒农药如甲基1605、1059、久效磷、甲胺磷、呋喃丹等,不准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不准用于喷雾。含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混配制剂不得经营和使用。

(5)在农药使用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严禁用手拌药。如包衣种子进行手撒或点种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准用作口粮或饲料。

(6)施药前仔细检查药械开关、接头、喷头,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7)盛过农药的包装物品,不准用于盛粮食、油、酒、水等食品和饲料,要集中处理。

(8)凡体弱多病者、患皮肤病或及其它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哺乳期、孕期、经期的妇女、皮肤损伤未愈者不得施药。

(9)施药人员在施药期间不得饮酒,施药时要戴防毒口罩,穿长袖上衣、长裤和鞋袜,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酒、吃东西,被农药污染的衣服要及时换洗。

(10)施药人员每天施药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两人轮流操作。连续施药3~5天后应休息一天。

(11)操作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换掉污染的衣服,并漱口,冲洗手、脸和其他暴露部位,及时到医院治疗。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中毒急救知识和常用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的知识,多了解一些可以更好了解我们的日常小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农药中毒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是农作物及瓜果喷洒农药的旺盛季节,也是食物中毒概率最高的季节。特别是近年来,混配农药的使用量激增,使混配农药中毒的病例增加,给中毒诊断及抢救带来一定困难。下面小编结合一些农业和医学知识,给大家提出一些农药中毒的预防急救措施

夏季,农民朋友在喷洒农药期间,很容易受农药侵害,因此,喷洒农药时应注意自身保护,要做到以下几点:

1、戴口罩。

喷洒农药时,要戴口罩,以防农药被吸入口、鼻中,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造成中毒。

2、勤冲洗。

喷洒农药结束后,有条件的要立即进行淋浴和冲澡。

3、禁吃喝。

在喷洒农药时禁止吃东西及饮水,因为喷洒的农药很有可能残留在手和脸部,此时吃东西容易把农药混在食物上吃进肚子里,从而通过消化系统造成中毒。

4、少出汗。

喷洒期间尽量避免出汗,因大量的出汗,毛孔处在敞开状态,喷洒的农药雾气被毛孔吸收,会通过汗腺和皮肤进入身体,引起中毒。因此,在喷洒农药期间应选择阴天或者遮阴处喷洒。

因吃了农药污染的食物,或因误服,吸入农药蒸气等而引起农药中毒时,会出现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一旦发生农药中毒事件,要积极进行科学的救治,做法有:

1、对误服农药者,应马上催吐,让中毒病人快速连饮清水或稀肥皂水(敌百虫中毒时,不可用肥皂水,只能用清水)4一5大碗,再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催吐,反复多次。急救后,再送医院继续观察治疗。

2、对喷洒农药中毒者,首先让中毒者迅速离开现场,安排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脱去污染衣服,再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头、面部及手指甲缝等处(不可用热水,因为热水会加快毒物经皮肤吸收)。

3、其他药物和食物中毒,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并将可疑的中毒药物或食物袋交医院化验检查,以便医生确定中毒原因,采取对症的抢救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预防农药中毒 常见的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接触农药的人,有农药中毒的危险。一般来说,农药中毒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农药而中毒,这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再一个就是经呼吸道吸入农药而引起中毒,也是最快、最常见的中毒途径。最后一个就是很多人想不开,图一时痛快喝农药了,当然也有人会误服农药。

农药中毒症状

一般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呼吸障碍、心搏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为了尽量减轻症状及死亡,必须及早、尽快、及时地采取急救措施

中毒平状及急救措施

由于不同农药的中毒作用机制不同,其中毒症状也有所不同,一般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呼吸障碍、心搏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为了尽量减轻症状及死亡,必须及早、尽快、及时地采取急救措施。

1.去降农药污染源,防止农药继续进入人体内,是急救中道先采用的措施。

(1)经皮引起中毒者,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裤,迅速用温水冲洗干净,或用肥皂水冲洗(敌百虫除外),或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被污染的皮肤;若药液溅入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20次以上,然后滴入2%可的松和0.25%氯霉素眼药水,疼痛加剧者,可滴入1%—2%普鲁卡因溶液,严重立即送医院治疗。

(2)吸入引起中毒者,立即将中毒者带离施药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解开衣领、腰带,保护呼吸畅通,除去假牙,注意保保暖,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3)经口引起中毒者,在昏迷不清醒时不得引吐,如神志清醒者,应及早引吐、洗胃、导泄或对症使用解毒剂。

2.及早排出已吸收的农药及其代谢物,可采用吸氧、输液、透析等方法。

(1)吸氧

气体状或蒸气状的农药引起中毒,吸氧后可促使毒物从呼吸道排除出去;

(2)输液

在无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的情况下,可输入10%或5%葡萄糖盐水等促进农药及其代谢物从肾脏排除出去;

(3)透析

采用结肠腹膜、肾透析等。

以上为你介绍的是农药中毒的常见途径以及如何进行急救,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对于经常接触农药的人来说,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不慎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听到一篇新闻说一种农药的包装很像一瓶饮料,而不小心被人家食用,当场就失去了生命,大家都知道像农药一般毒性都是非常厉害的,那么大家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农药中毒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疑惑。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加强对生产、保管、使用等人员预防农药中毒知识的宣传,提高重点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

2.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改善农药生产设备、工艺,严格操作规程,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和事故发生。

3.在农药运输中,严格专车(船)装运,专库(柜)保存、专架销售、配药容器及施药器具专用,并明示警告标志,防止污染或误用。

4.合理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施药规程,正确掌握配药或拌种药液用量和浓度,防止超量使用或滥用。

5.定期对农药生产工人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护,及时防止农药对接触者的健康危害。

6.配制药液或使用农药拌种时,最好要戴防护手套,并注意检查防护手套是否有破损。如果手上不小心沾染了一些农药,要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7.洒农药前,要检查器械工具是否有泄漏情况。

8.如果喷洒过程中,药液漏在衣服或皮肤上,要立即更换衣物,并用肥皂水清洗皮肤。

9.夏天,喷洒农药最好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喷洒时要穿戴长袖上衣和长裤,并穿胶鞋和戴口罩,喷洒完毕后立即更换衣物,并将更换下的衣物用肥皂清洗,同时洗手、洗脸,有条件最好洗澡。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中毒急救知识和常用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温季节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一物降一物”,蚊虫的天敌就是农药,很多蚊虫一听到农药就会闻风丧胆,而农药自然就成了农民的好朋友,但是经常会有人误食农药中毒,那么大家知道高温季节如何预防农药中毒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疑惑。

预防措施如下:

一是选择适宜时间喷药,夏季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洒农药,每次喷药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

二是加强个人防护,在喷洒剧毒农药时应穿戴长裤、长褂、手套、口罩等,喷洒农药后要及时脱去衣裤,并及时洗手、洗澡,用肥皂水洗全身,但切忌用热水,以免农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

三是配制和喷洒过程中,一定要按规程操作,不要随意使用高、剧毒混配农药,以免增加毒性;

四在喷洒农药时,一旦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腹痛、腹泻、肌肉跳动、出冷汗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喷药,及时医治,以免发生意外。

上面四点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喷洒农药时一定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了。喷洒农药时一定要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在喷洒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违规操作,这样发生农药中毒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农药中毒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工业如雨后春笋涌起,大家都知道工业的发展虽然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也会污染环境,环境遭到破坏,会使得蚊虫满天飞,所以很多人就会使用农药对付蚊虫,那么大家知道生活应该怎样预防农药中毒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身体虚弱、有病、年老者,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未成年人,不要从事管理和使用农药的工作。

2.农药必须存放在安全(专门的仓库或专门的箱柜里)、有锁的地方,由专人保管。每个农药容器上都要有明显的标签。农药的购买、保管、使用要有严格的制度。不能放在居室、禽畜厩舍里。

3.配制农药溶液以及用农药浸种、拌种的工作要由专人负责。操作地点要远离住宅、禽畜厩舍、菜园、饮水水源。要按规定操作,穿好长袖衣服和长裤,戴帽子、乳胶手套和口罩,避免药液溅到身上或农药气体被人吸入。工具和容器要专用,不能用于其他用途。送到地里施用的农药溶液要用专门的容器盛放,并且加锁。

4.在田间施用农药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好长袖衣服和长裤,戴帽子和乳胶手套。喷药时要站在上风头倒退着喷洒。操作过程中不要抽烟,不要吃东西,不要喝水,不要用污染的手擦脸和眼睛。工作之后要用肥皂洗澡,换衣服。污染的衣服要用5%碱水浸泡一两个小时再洗净。剩下的少量药液和洗刷用具的污水要深埋到地下。

5.粮食和水果收获前一个月不能喷洒农药。如果果园、菜园施用过农药,水果、蔬菜食用前最好用清水浸泡一两个小时。

6.一旦发生农药中毒后,如果是口服中毒,要立即洗胃,同时催吐,并且使用药品解毒。如果在喷洒农药时吸入中毒,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迅速脱去被污染的外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部位。如果症状严重时,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急诊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日常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使用农药过程中没有防护设备引起中毒;二是吃了有农药残留的农畜产品和食物;三是误服农药引起中毒。那么日常如何预防农药中毒的发生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农药中毒后的症状

轻度中毒者,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多汗、无力等现象;中度中毒者,除有以上症状外,还有腹痛、腹泻、语言不清、出汗、流口水、抽搐等症状;重度中毒者,有流口水、腹痛,大量出汗,呼吸困难、视力模糊、气管分泌物增多,肌肉蹦跳、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预防农药中毒有以下几种办法:

(1)使用农药的人员必须懂得农药知识和中毒后如何急救。

(2)不要让老弱病残、孕妇、小孩及哺乳期的妇女做配药、拌种、喷洒、涂抹等使用农药的工作。

(3)喷施农药时,一定要穿长袖衣裤,戴口罩防护眼镜。

(4)喷洒农药时,人要逆风往前走。收工后,要立即脱掉全身所有衣裤、鞋袜等,要反复用肥皂水冲洗全身。特别是手、口鼻、眼等部位一定要冲洗干净。反复漱口,在此前,绝对不准进食、喝水、饮酒、吸烟。

(5)剩下的残余药液和农药瓶、袋等不要随意乱扔或投到公共取水的塘、池里。

(6)要加强宣传农药的使用常识和安全规程,在施用农药时,不得在施药的下风处停留、活动。更不要用农药治人身上的皮肤病,喷床铺、行李或牲口身上的蚊虫、虱子、跳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喷洒农药如何预防中毒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农药中毒事故屡见不鲜,主要是由于使用不当或滥用农药造成的。农药引起的中毒都是因为农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人体内造成的。喷洒农药如何预防中毒?请大家收看以下内容。

农药里面的成分很多是有机物,而且这些有机物稳定性好,不易分解。残留在水和土壤里面,被动植物吸收到体内,最后又进入人体,造成损害。说它污染环境其实就是因为它污染土壤和水甚至挥发到空气中直接被人体吸入。

喷洒农药预防中毒的方法:

1、菜农一定要注意在喷洒农药的时候,最好戴上口罩,以防药液的气雾从呼吸道进入人体,达到一定剂量后就会引起人体的中毒症状,轻者表现为头晕,视物不清,流涎,腹痛等症状。

2、在下地喷药前,除了喷洒敌百虫以外,在喷洒其他有机磷农药以前,可以用肥皂先清洗一下皮肤,穿上防水的雨衣,雨裤,再下地喷药。因为肥皂是碱性的,敌百虫遇到碱性溶液时容易转变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对人体的伤害更大,而其他的农药遇到碱性溶液后会毒性降低甚至失效。

3、喷药或配药时,不能谈笑打闹、吃食物、抽烟等,如中途休息或工作完毕必须用肥皂或碱水洗净手脸。工作服要经常洗涤干净。

4、配药和拌种应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要有专人看管,严防农药、毒种丢失或被人、畜、家禽误食。

以上有毒物品知识有提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想法,欢迎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安全科学使用农药?下期继续为大家详细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预防与观察护理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反跳是指有机磷农药大量经口中毒,急救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中毒征象缓解或基本控制后,再次出现中毒症状。有机磷中毒是内科急症抢救的主要病种之一,反跳是其常见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期。所以,加强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预防观察护理至关重要。

反跳原因

(1)农药种类;

(2)中毒程度;

(3)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停用减量过快;

(4)洗胃不彻底,胃肠道内毒物继续吸收。

预防及观察护理

(1)及时彻底洗胃:洗胃必须及时,洗胃液多采用清水,因其取用方便、足量,可争取抢救时间,不拖延病情。洗胃管直径为0.5~0.7cm,患者采用左侧卧头后位。洗胃时轻轻按摩胃区,促进毒物排出。插入胃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伤食道粘膜,造成消化道出血。胃管入胃后应及时将胃内毒物抽吸干净,可避免直接灌洗引起胃扩张充血及加快毒物吸收。灌洗时若洗胃液能顺利进入但不能排出,应考虑胃管被食物残渣堵塞或胃管头紧贴胃壁。前者用100ml空针用力抽吸,后者轻转胃管稍向外牵拉。洗胃液入出必须平衡。灌入洗胃液每次400~500ml,若超过500ml可将胃内毒物赶入十二指肠,造成重复吸收。同时要快入快出,洗至排出液无农药味。服毒量大的患者应保留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因为十二指肠内的毒物可反流入胃再吸收致反跳。洗胃过程中毒物污染衣物要及时更换。污染头发、皮肤要及时清洗同时注意保暖。

(2)早期足量使用阿托品特效解毒剂以及维持阿托品化是使抢救成功防止早跳的要点。阿托品化的准确判断很重要,临床常用指征:①皮肤干燥、颜面潮红;②唾液分泌减少;③瞳孔散大;④肺部罗音显著减少或消失;⑤心率加快90~110次/min;⑥意识障碍减轻或昏迷开始苏醒,轻度躁动不安。

(3)大多数患者在反跳前有先兆症状及体征。症状为:①精神萎糜、胸闷、肺部湿罗音;②瞳孔再度缩小;③唾液增多及皮肤湿冷;④腹痛呕吐。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4)静脉输液时严格控制滴数40~60滴/min。因毒物对心肌直接作用诱发心律失常,患者感觉心慌胸闷,如果滴速过快,会加重肺水肿,同时血中阿托品浓度降低可诱发早跳。

(5)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堵塞,随时做好吸痰准备。对突发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将头偏向一侧,昏迷者可用开口器,舌钳固定舌部,防止舌后坠引起窒息,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机械通气。

(6)纠正呼吸困难,预防肺水肿,中毒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立即给氧气吸入,氧流量根据缺氧程度而定。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湿化瓶内置30%~75%酒精纠正预防水肿。

(7)防止脑水肿,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引起昏迷,多发生脑水肿,是毒物对脑细胞直接作用及脑缺氧所致。护士应按医嘱正确有效地应用脱水剂,同时头部放置冰袋或冰帽,可降低脑组织代谢,提高脑组织对毒物和缺氧的耐受性,有利于脑水肿的纠正。

(8)保持静脉通路畅通,以确保各种抢救药物能及时准确进入体内。昏迷患者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出入量,防止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9)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如主动与患者交谈,消除其紧张情绪,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床单位整齐注意保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预防农药中毒的四大要点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农药中毒作用机理不同,其中毒症状也有所不同,一般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呼吸障碍、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那么大家知道预防农药中毒的四大要点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四大点如下:

一是选择适宜时间喷药,夏季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洒农药,每次喷药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

二是加强个人防护,在喷洒剧毒农药时应穿戴长裤、长褂、手套、口罩等,喷洒农药后要及时脱去衣裤,并及时洗手、洗澡,用肥皂水洗全身,但切忌用热水,以免农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

三是配制和喷洒过程中,一定要按规程操作,不要随意使用高、剧毒混配农药,以免增加毒性;

四在喷洒农药时,一旦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腹痛、腹泻、肌肉跳动、出冷汗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喷药,及时医治,以免发生意外。

上面四点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喷洒农药时一定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了。喷洒农药时一定要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在喷洒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违规操作,这样发生农药中毒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预防农药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预防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其实很多事情只要采取好预防措施,就不会发生,那么大家知道预防农药中毒的措施有哪些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购买农药时,首先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过期失效的农药不准使用。

(2)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

(3)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要有专人保管。

(4)高毒农药如甲基1605、1059、久效磷、甲胺磷、呋喃丹等,不准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不准用于喷雾。含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混配制剂不得经营和使用。

(5)在农药使用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严禁用手拌药。如包衣种子进行手撒或点种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准用作口粮或饲料。

(6)施药前仔细检查药械开关、接头、喷头,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7)盛过农药的包装物品,不准用于盛粮食、油、酒、水等食品和饲料,要集中处理。

(8)凡体弱多病者、患皮肤病或及其它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哺乳期、孕期、经期的妇女、皮肤损伤未愈者不得施药。

(9)施药人员在施药期间不得饮酒,施药时要戴防毒口罩,穿长袖上衣、长裤和鞋袜,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酒、吃东西,被农药污染的衣服要及时换洗。

(10)施药人员每天施药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两人轮流操作。连续施药3~5天后应休息一天。

(11)操作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换掉污染的衣服,并漱口,冲洗手、脸和其他暴露部位,及时到医院治疗。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中毒急救知识和常用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的知识,多了解一些可以更好了解我们的日常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农药中毒如何预防与急救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农药使用或存放不当,会造成人体中毒。那么农药中毒如何预防急救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农药进入人身体一般通过三条途径:

一是经皮肤侵入。这是较常见的一种中毒途径,喷药过程中及其它与农药接触的机会,均可造成皮肤污染;某些农药能通过完整的皮肤进入血液,达到一定的量后使人中毒。

二是经呼吸道侵入。蒸气状、粉尘状、滴雾状态的农药,可随空气经鼻、咽、支气管进入肺而随血液循环遍及全身。

三是经消化道侵入。误服及误食农药污染的食物,经口由肠道吸收而中毒。

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为此,为预防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一要加强农药管理。严禁将农药与粮食、蔬菜、饲料等混放在一起,盛过农药的器皿不得移作他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不得随意混配、加大用量。而要认真做好接触农药人员的保健工作。患有精神病、皮肤病的人,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的妇女,未成年儿童应避免与农药接触。三要加强个人防护。勤洗手,工作时不吸烟、不吃东西。

如发生人员农药中毒,要进行紧急救治。

救治时要尽快切断中毒途径,阻止毒物的再吸收,促进毒物的排出,脱离中毒环境,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治疗,迅速消除身体的残留农药。消除方法应根据侵入的途径而定;皮肤侵入者,用清水、肥皂水或生理盐水迅速清洗,避免用热水;溅入眼睛,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再滴入氯霉素眼药水,如果疼痛加重,可滴入1%普卡因液;经口服中毒者应急送医院,对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何预防儿童药品中毒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每一个家庭里面基本上都有自己准备的药品,以便于日常有个头疼发烧啊什么的可以能够应急,但是家里如果有小孩子,就不太妙了,小孩可能误食药品导致药物中毒。那么如何预防儿童药品中毒?下面和关注下吧。

1.首先要切断孩子和药物之间接触的机会,在家里的药物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并且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告诫其不要擅自把药当做玩具,更不能服用,一旦发现应该当做严重的事件教育孩子。

2.然后是将安眠药、抗生素、皮肤外用药等药理毒理作用较强的药与普通的药分开妥善保管,如果孩子需要使用此类药品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

3.如果孩子出现了类似药物中毒的反应,应该先让孩子喝大量的生理盐水,起缓冲作用,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孩子送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

接下来看下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

如果清楚孩子误服药品的种类,父母也可以在送医前进行一些积极的自救处理。如果孩子服食了维生素、止咳糖浆等副作用或毒性较小的药物,父母可以给他们多喝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排出体外;如果孩子误服了有剂量限制的热镇痛药、抗生素及避孕药,则应迅速催吐,然后再喝大量茶水反复呕吐洗胃,催吐和洗胃后,父母可以让孩子喝几杯牛奶和3—5枚生鸡蛋清,以养胃解毒。

我们在平时最好多学习一些儿童意外伤害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减少或者控制意外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如何预防非生产性农药中毒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农药中毒很大一部分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中毒现象,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规操作等是很有可能导致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的。那么大家知道如何预防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对剧毒、高毒农药保管不严,管理不严,标志不清,造成误食误用而中毒。如利用装过农药的空药瓶、空箱和空袋来存放油、酒和其他食品,从而发生误食中毒事故。

2.误食用剧毒、高毒农药拌过的种子,或吃了使用了剧毒或高毒农药的瓜果、蔬菜等造成中毒事故。因此处理的种子必须保存好,蔬菜、水果、茶叶上不能使用高毒和剧毒农药。

3.饮用被农药污染的水会引起中毒,因此废弃农药和药液不能倒入水系中。

4.农药与粮食、饲料或其他食品同仓存放,吃了被污染的粮食或饲料而中毒。因此农药与粮食、食品和饲料等一定要分开保存。

5.喝农药寻短见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妥善保管和存放农药对于避免这种现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乱用、滥用高毒和剧毒,用其防治蚊蝇、体虱、跳蚤、臭虫、蟑螂、蚊子等,引起中毒,甚至用来治人癣、疥疮或其他皮肤病等,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应绝对禁止。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中毒急救知识和常用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的知识,多了解一些可以更好了解我们的日常小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怎样预防非生产性农药中毒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农药中毒很大一部分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中毒现象,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规操作等是很有可能导致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的。那么,非生产性农药中毒都是如何发生的呢?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预防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指日常生活中接触农药而发生的中毒,它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对剧毒、高毒农药保管不严,管理不严,标志不清,造成误食误用而中毒。如利用装过农药的空药瓶、空箱和空袋来存放油、酒和其他食品,从而发生误食中毒事故。

2.误食用剧毒、高毒农药拌过的种子,或吃了使用了剧毒或高毒农药的瓜果、蔬菜等造成中毒事故。因此处理的种子必须保存好,蔬菜、水果、茶叶上不能使用高毒和剧毒农药。

3.饮用被农药污染的水会引起中毒,因此废弃农药和药液不能倒入水系中。

4.农药与粮食、饲料或其他食品同仓存放,吃了被污染的粮食或饲料而中毒。因此农药与粮食、食品和饲料等一定要分开保存。

5.喝农药寻短见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妥善保管和存放农药对于避免这种现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乱用、滥用高毒和剧毒,用其防治蚊蝇、体虱、跳蚤、臭虫、蟑螂、蚊子等,引起中毒,甚至用来治人癣、疥疮或其他皮肤病等,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应绝对禁止。

从上文可以看出,非生产性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安全意识的缺失和管理的不严格、不到位。因此,要预防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就要求我们在贮藏、运输和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完善我们的管理措施。如果你对常用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等有关中毒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农药中毒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