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血压用药的几个误区有哪些(经典2篇)

浏览

3952

文章

2

篇1:高血压用药误区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用药一段时间后,血压平稳,就觉得没事了。实际上,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好的,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原发性的,必须终身用药才能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一旦中途擅自停药或减药,病情发生反复,血压突然升高,将造成靶器官更大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那么高血压用药误区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随意”

高血压用药谨记

天热出汗多,有些高血压病人会呈现血压比以往偏低的状况,因而随意减少降压用药。专家表示,高血压用药要维持稳定,即使血压出现一定的起伏,患者也不要自行调整用药。这样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较大或骤然升高,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如果本身已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忽高忽低容易造成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或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发生直接威胁生命。血压低时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应尽快咨询专科医生。血压可能波动较大,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高温天气建议多喝水,出汗多时适当补充盐分,最好每天记录血压的结果,等随诊时再向医生咨询是否变动药量。

高血压用药误区

1、选择药物只看价钱,不看药物的含量。比如有些药房卖的降压药很便宜,但药物中有效成分剂量却不同。如果光顾着便宜,达不到一定的用药剂量,就很难把血压控制好。

2、用药一段时间后,血压平稳,就觉得没事了。实际上,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好的,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原发性的,必须终身用药才能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一旦中途擅自停药或减药,病情发生反复,血压突然升高,将造成靶器官更大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3、用保健品或饮食疗法代替药物治疗。对轻度或偶尔因疲劳导致的血压升高,使用这些方法或许有一些效果。但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靠喝降压茶、戴降压手表和降压卡片、吃芹菜这些方法不仅不能控制好高血压病情,还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4、根据单次血压计的结果改变用药量。高血压病人基本上人手一台血压计,很多人血压高就加药,血压低就减药。这种人为、较快的剂量调整会影响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使血压更加不稳定。

5、血压控制不好时,自行加大药物用量。高血压病人很多都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如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好等,大量单一用药不仅副作用大,不能达到平稳降压,而且对靶器官的保护不够。而小剂量的多个药物的联合应用,既可以降低单个药物的副作用,又可以增加降压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血压患者易有哪些用药误区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许多高血压患者原来平稳的血压突然升高,而血压控制欠佳,容易诱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危及健康和生命。那么高血压患者易有哪些用药误区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误区一: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高,却无任何自觉症状,便以为不用服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的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高血压患者即使无任何自觉症状也应服药。

误区二:凭感觉服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舒适的时候不测血压,就减量服用或不服降压药物。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三:选择药物不适当

首先是选药较陈旧,如有的人还在使用降压灵、维压静等药物,这些药物虽可降压,但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其次是选药时不注意因人而宜,搬用别人的经验,用别人的药方服药。甚至听从别人的建议随意加大剂量,这都是很危险的做法。

误区四:用药单一

大约2/3的高血压病人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到正常;1/5的病人须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误区五:间断服药

有些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过多久血压再升高。如此这般,易使病情波动,治疗更加困难,如长期服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

误区六:睡前服药

人在睡眠后,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血药浓度到达峰值,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