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鲁班战役红军牺牲了多少人【精彩20篇】

浏览

6988

文章

808

篇1:红军养伤地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群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养伤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养伤地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群)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

2019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养伤地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群)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洪家关白族乡:洪家关白族乡地处桑植县城北部,距桑植县城11公里,东与芙蓉桥、刘家坪白族乡交界,南与澧源镇毗连,西与利福塔、陈家河镇接壤,北与桥自弯镇乡邻,2015年区划调整打鼓泉乡并入洪家关白族乡,总面积14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46亩,其中水田15501亩,旱地6345亩,森林覆盖率81.3%,辖23个行政村,318个村民小组,共8356户,34400人,党员1。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化解身体毒素危机 给予充分援助打一场漂亮的排毒战役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嘴里的溃疡、额头上的痘痘、上厕所的时间越来越长,殊不知你身体的“毒债”已经超标了。关于排毒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你准备如何化解毒素危机,靠药物、洗肠、还是手术?其实,人体自有一套动态、立体、完善的排毒系统,只要给予他们充分援助,你就能打一场漂亮的“排毒战役”!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大脑:大脑虽不是直接的排毒器官,但精神因素明显影响着排毒器官的功能,尤其压力和紧张会制约排毒系统运作,降低毒素排出的效率。

援助方案:保证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给大脑减压。

胃:胃的主要功能虽然是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并消化食物,但偶尔也兼职排毒,通过呕吐迫使体内毒素排出。

援助方案:不要空腹吃对胃刺激大的过酸、过辣的食物。尽量规律用餐,保证胃的健康。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除动脉、静脉以外人体的第三套循环系统,充当着体内毒素回收站的角色。全身各处流动的淋巴液将体内毒素回收到淋巴结,毒素从淋巴结被过滤到血液,送往肺脏、皮肤、肝脏、肾脏等被排出体外。

援助方案:每天洗10~15分钟温热水浴,以促进淋巴回流,天冷时可每天用热水泡脚代替。

眼睛:对于女人,尤其是爱哭的女人,眼睛的排毒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医学专家证实,流出的泪水中确实含有大量对健康不利的有毒物质。

援助方案:很少流泪的人不妨每月借助感人连续剧或切洋葱让你的泪腺运动一次。哭完后别忘了补充水分。

肺脏:肺脏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为人每天的呼吸,将多约1000升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许多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脏;当然,肺脏也能通过呼气排出部分入侵者和体内代谢的废气。

援助方案:空气清新的地方或雨后空气清新时练习深呼吸,或主动咳嗽几声帮助肺脏排毒。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它依靠奇特的解毒质P450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将食物转换成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然后吸收,但食物中的某些毒素却可能留存下来。

援助方案:练习瑜伽。瑜伽是顶级的排毒运动,通过把压力施加到肝脏等器官上,改善器官的紧张状态,加快其血液循环,促进排毒。

皮肤:皮肤受“内毒”影响最明显,但也是排毒见效最明显的地方,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能够通过出汗等方式排除其他器官很难排出的毒素。

援助方案: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使身体多汗的有氧运动。

肾脏: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不仅过滤掉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还担负着保持人体水分和钾钠平衡的作用,控制着和许多排毒过程相关的体液循环。尿液中毒素很多,若不及时排出,会被重新吸收入血,危害全身健康。

援助方案:充分饮水。不仅可稀释毒素在体液中浓度,还促进肾脏新陈代谢,将更多毒素排出体外。特别建议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水。

大肠:食物残渣停留在大肠内,部分水分被肠粘膜吸收,其余在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下形成粪便,此过程会产生有毒物质,再加上随食物或空气进入人体的有毒物质,粪便中也含有大量毒素。和尿液一样,若不及时排出体外,毒素也会被身体重吸收,危害全身健康。

援助方案:养成每日清晨规律排便的习惯,缩短其在肠道停留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多吃粗纤维食物可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体内排毒的方法!教你简单排毒!

1、按时睡觉,作息规律。每天晚上9:00~11:00的时候,是人体淋巴的排毒过程,免疫系统活跃起来,你应该尽量使自己保持安静。这样免疫系统就会很顺利地完成排毒工作,让你的免疫力增加。11:00时应该熟睡,此时身体的各个器官开始工作排毒。没有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导致身体排毒受阻。

2、锻炼身体。有氧运动是很好的排毒方式,慢跑能使肌体各个部位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加快,持续排除大量汗液,汗液的排除能够一并携带大量毒素一起排除。

3、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蔬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排除毒素,被称为人体的清道夫。同时新鲜的蔬果有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液的排毒效果。

4、经常进行深呼吸和洗温水澡也有利于排毒。深呼吸可以多吸收氧气和多排出二氧化碳,可以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洗温水澡可以保持汗通畅和加强皮肤表层的血液循环,最好是先冷水淋浴再热水淋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东宁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东宁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原东宁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牡丹江市东宁县东宁镇转盘道中心处。原遗址GPS北纬44°03′29.5"{C}{C}东经{C}{C}131°07′09.7"海拔115米。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的2-3个月对日本发动进攻。1945年8月9日凌晨,苏军出兵东北,并进攻东宁对日军进行了毁灭性打击。为纪念在东宁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1945年11月,苏联红军在东宁镇中南部建造一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碑座为六角菱形东侧有台阶,石头、水泥砌筑,高1.1米,占地11平方米。

碑体碑文处高1米,宽0.90米。碑体高8米,上宽0.70米,下宽0.80米。建筑面积81平方米,占地面积1735平方米。塔身正面刻有苏联碑文,意思是:为我们祖国的荣誉和胜利而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1945年8月9-20日。2000年东宁县建立东宁要塞,10月,按照全县总体规划要求,县政府决定:把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搬迁到东宁要塞西侧,搬迁后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保持原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背水一战是哪次战役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背水一战是汉语的成语,来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个成语的初衷是指靠近河流的地方,或者安排一个位置。后来,它指的是绝望,为了出路而战。它主要用于军事行动,也可以用来比喻具有决战性质的行动。它的结构是连动的,可以作为句子中的谓语、定语和褒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楚汉战争中最关键的战役之一。这场战斗切断了士兵的退路,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拼死拼搏,扭转了局面。汉军面,但没有撤退,只能战斗,势头压倒赵军,韩信派人压倒了赵军。韩信派人进攻赵军营地。在前后的攻击下,赵军很快被击败,这也是兵书中所说的死地和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兰里岛战役经过 揭秘兰里岛之战鳄鱼真相

全文共 1905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洋战争,在1942年中途岛之战的胜利之后,太平洋的战局便发生了180度旋转。1945年的1月到2月,以英国为主的盟军部队在缅甸与日本展开了最后和决战。英国皇家装甲兵团第146团与英国皇家海军第三突击队,准备拿下缅甸海域的兰里岛。

兰里岛共有2300平方公里,属缅甸东部第一大岛。兰里岛靠近孟加拉湾,乃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盟军能拿下这座岛屿,便可以借此地修建机场,为盟军提供空中支援。可是兰里岛上驻扎着日军第54师团步兵121联队,日军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1945年2月,日军遭到盟军重火力压制,不得已,退守到兰里岛中央的红树林沼泽中。

1945年2月19日凌晨,英军突然发现,进入兰里岛沼泽内的1000多名日军士兵,遭到“食人鳄猛烈袭击”。

最终1000多名日军,只剩下20多人生还。幸存者神情恍惚,明显受过刺激和惊吓。

而这场变故,被人称之为“缅甸鳄鱼事件”,也叫做“兰里岛鳄鱼吃人事件”。

相信大家看到日军如此惨状,必定是拍手称快。只不过,真实历史中有“兰里岛鳄鱼伤人事件”这回事吗?

先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下,这场事件的由来。

1962年,英国博物学家布鲁斯·斯坦利·赖特(Bruce Stanley Wright),发表了一本《近距离野生动物速写》。

这本书中明确写道:“1945年2月19日,兰里岛沼泽中,有1000多名日军士兵遭到鳄鱼突然袭击,日军的死状极其恐怖,吓坏了不少英军士兵。”

正是从1962年开始,“兰里岛鳄鱼吃人事件”不断被媒体炒作。

到了近几年,通过一些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还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鳄鱼一次性致人死亡最大规模的事件。

比较遗憾的是,网络上没有任何关于布鲁斯·斯坦利·赖特的生卒年月,包括个人背景信息,《近距离野生动物速写》也并非官方发布的书籍。

然而,鳄鱼一次性夺取1000多人生命,无疑这是一场规模庞大的“袭击战”。而兰里岛中的那片沼泽林中,是否真有如此多的食人鳄鱼?

英国官方记录确实写了这么一句:“红树林沼泽有许多鳄鱼。”(crocodile-infested mangrove swamps)

但是“许多”鳄鱼,具体是多少条?是体型巨大的湾鳄,还是其他种类的鳄鱼?都没有详细记述。

仅凭这些模棱两可的信息,也是很难当成重要的佐证。

大家可以这么想,逃跑至沼泽中的日军士兵,身上不会携带重火力武器。但基本的38大盖,步枪、手榴弹等武器,应该是有所配备。

换句话来说,如果沼泽中真有鳄鱼袭击他们,日军应该可以迅速拿起武器进行反击。鳄鱼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但这种动物也并非金刚不坏之身。使用自动步枪或手榴弹,就能轻松将其消灭。

这么说的话,可能兰里岛沼泽中确实是有鳄鱼,趁乱袭击日军,也造成了小规模伤亡。但大概率不会像布鲁斯·斯坦利·赖特说的那样,一下子导致1000多人死亡。

或许有不少同学会认为:日军是遭到英军袭击,慌忙中逃窜至兰里岛沼泽中。沼泽里面环境极其恶劣,当夜幕降临之后,埋伏在水下鳄鱼群起而攻之,让日军措手不及,才会导致一次性死伤这么多人。

可是有一项资料是得到官方认可,1945年英军才开始进攻兰里岛。1942年底,日军就已经占领了缅甸及其附近海域,这其中就包括了兰里岛。

驻守兰里岛的日军第54师团步兵121联队,于该片岛屿上修建了一些简单的基建设施。

这些背景信息无一不在告诉后人,这1000多位日军,其实对兰里岛地形非常熟悉。如果不是对兰里岛的地形了若指掌,日军也不可能在遭受英军轰炸的时候,选择退到岛中央的沼泽内。

按照日军的想法,他们可以先撤到沼泽中,保存力量。等到英军因为不熟悉岛上地形而慌不择路时,便可以伺机进行反击。

那么日军撤退至沼泽之前,肯定对这片地形进行过先期侦查,确定沼泽内没有太多的食人鳄鱼后,才会将其当成安全基地。

不过,英国人并没有深入追击,依托空中与地面的强大火力网,死死压制住日军,没有留下反击机会。

而血腥味吸引了附近的鳄鱼,所以日军士兵的尸体才被鳄鱼蚕食。当然,也有部分受伤的日军遭到鳄鱼攻击,所以才有网上传的那样:树林中传出了巨大爬行动物的咀嚼声、人类的喊叫声、以及步枪开火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地狱的杂音。

就这样,到了天明,预感胜利无望的剩余日军,只能选择缴械投降。

近几年,随着“海淘”发展迅速,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主打鳄鱼皮商品。为提高商品销量,又划分出“暹罗鳄”、“兰里鳄”等鳄鱼品种。

可想而知,“兰里岛鳄鱼伤人事件”在这些商户嘴里,便成为增加噱头的筹码。后又经过各方媒体以及网上的渲染传播,才让许多人对这场鳄鱼伤人事件信以为真。

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删除了相关内容。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事件,希望大家不要信以为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华安红军洞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华安红军洞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洞位于华安县高安镇平东村大片头和坪斗仔坂底坑。

邹天保,1901年8月出生,邹天水1907年9月出生,均为华安县平东村人。在土地革命时期,分别于1929年、1930年在龙岩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邹天保、邹天水先后任胡少海的警卫员,参加过攻打永福、漳州等战斗。邹天水在红军学校毕业后任汀漳龙联合赤卫队大队部负责人,带领红--战于福建、江西等地。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闽西坚持斗争。1936年6月,为配合闽西游击战争,邹天水受命返回华安组织漳龙赤卫团,并担任团长,开展革命活动,赤卫团对外称“打猎队”。邹天保、邹天水从闽西回华安时,带回“红军第四军汀漳龙联合赤卫队大队部”军旗1面,“红军第四军汀漳龙联合赤卫队之印”一枚,驳壳-4支,-1支,斗笠、红军证章、袖章、传单等物品,分别藏于高安镇平东村大片头和坪斗仔坂底坑的两处洞中。新中国成立后,邹天保和邹天水主动地把洞中的革命文物献给国家,现珍藏于北京国家博物馆。1953年7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他俩捐献文物的事迹。

大片头红军洞和坪斗仔坂底坑红军洞于1985年3月被华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华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长平之战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规模最大的战役

我国的历史是一个战争频发的时代,在历史中,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是有着战争的存在,战争也是成为了历史进化的一部分。

在古时候的战争中,规模几乎都是很宏大的,动不动就是上万人的战争,可以说,在现代几乎是不太可能会发生的事,那么古代规模最大的战役是什么战役呢,在这里就简单的带大家了解一下。

要说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那么首当其冲的一定是长平之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长平之战中,白起光是坑杀赵国的军队就有40万之多,这样的数量相当于后面多场的战争损失人数的总和,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长平之战的规模到底是有多大了。

那时候可是秦军的大部分的兵力去攻打赵军几乎全部的兵力,可以说这场战事也很是盛大了,达到了我国历史中最大的规模,之后的战争就再也没有这么大的人数变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1936年~1937年·泾阳县云阳镇西街。

云阳红军总部旧址位于泾阳县云阳镇南门文家。“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工农红军于1936年12月15日南下关中,进入渭北地区,集中红军主力于潼关附近,准备迎击国民党亲日派“讨伐军”的进攻。同时成立了以彭德怀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邓小平为副政委、刘伯承为参谋长的前敌总指挥部。总部及直属机关参谋部、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皆设在云阳镇。红一军团、三十一军团等红军部队在云阳至安吴一线驻扎。红军总部卫生部、野战医院在云阳以北的马家村。云阳红军总部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进行西安谈判时的强大后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3万余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红军总部也随之改为八路军总部。1937年8月下旬,在云阳镇中街大操场举行红军改编和抗日誓师大会。1937年9月6日,八路军总部由云阳出发,经三原、富平、蒲城、澄城、合阳到达韩城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总部旧址现有正院、东院、西院三套院子,总宽32米,长80米,面积25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正院是总部--办公住宿的地方,东院是总部直属机关部队住所,西院为总部马厩。

保护范围:旧址厢房6间,长14米,宽12米。

以上区域东、西外延15米,北至老街道,南至二条街。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米。

2003年,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阳镇:云阳镇位于泾阳县中部偏东。东接三原县,西邻桥底镇、兴隆镇、口镇,南接燕王乡、三渠镇,北靠蒋路乡、龙泉乡。面积74.71平方公里,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5.8万人,耕地8.2万亩。云阳镇是我县蔬菜产业强镇,是西北最大的蔬菜集散地。2002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4.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2950个,面积5900亩,露地菜2.6万亩,蔬菜产业总收入达到2.4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全文共 1349 字

+ 加入清单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创建于2009年5月,是以鲁西南战役为历史背景兴建的一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亲笔题写馆名。

纪念馆座落在郓城县城东区宋江河东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纪念馆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规划投资4134万元,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7000平方米的主展厅、800平方米副展厅、30米高革命烈士纪念塔、5000平方米纪念广场、6000平方米景观区、国防教育区和烈士墓区等。目前纪念馆院内陈列有一架强5战机,一辆59式坦克,两门122mm口径火炮。主展厅藏有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战争遗物,陈列文物为鲁西南战役和中共郓城党史有关文物,藏品共256件,其中珍贵文物4件。通过艺术展示,再现了炮火连天的战斗场景,展示了刘邓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勤劳勇敢的鲁西南人民支援前线、建立新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该管先后被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一直免费对外开放,2011年被国家文物管理局纳入免费对外开放单位。

基地涉及人物简介

梁仞千(1912-1941),原名梁于振,郓城县武安镇洪王庄村人。1933—1937年,在济南省立一中高中部读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省立一中读书期间,任一中地下党党支部书记。1937年夏,党组织派他到鲁西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期间,先后任鲁西工作团团长、郓鄄巨菏边区县委书记、八路军七支队政治部主任、郓城县第一任抗日县长、郓城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41年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同年病逝于延安。

徐秋(1903-1940),原名徐秋香,湖南省平江县人。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某团部参谋、鲁西南军区后勤科科长、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1940年9月在郓城县南赵楼乡的一次遭遇战中,因寡不敌众,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罗明星(1897-1939),字英三,郓城县罗楼村人。“九·一八”事变后,逃荒到吉林的罗明星不甘当-奴,团结煤矿工友,在吉林省九台县拉起抗日队伍,号称“三江好”义勇救国军。这支队伍转战周围十几个县区,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7月,罗明星的“三江好”义勇救国军加入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编为第十九支队,罗明星任支队长。1938年11月,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被日伪军残酷杀害。

樊诚(1913—1947),郓城县芦庄科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鲁西抗日自卫团(又称窝窝队),1939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樊坝战斗。后到八路军一一五师民运部工作,先后任宣传干事、政治指导员、中队长、区委书记。1944年至1947年,先后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武委会主任、鲁中南军区武装部主任。1947年6月,在平邑县与敌人遭遇,激战5天5夜,英勇就义。

国防教育区陈列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部赠送的一驾强-5战斗机、一辆59式中型坦克、一门66式152mm口径加榴炮、一门54式122mm口径榴弹炮和其它部队退役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八堡红军坟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八堡红军坟为大方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堡红军坟位于八堡乡新开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936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八堡乡:在大方县西部。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2.7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26.3%。辖22村委会。1949年为八堡乡。1953年析设八堡、中箐、桃园、新开、上坝乡。1958年撤乡并入瓢井公社。1963年后析建八堡、中箐、新开公社。1984年改置八堡乡及新开、中箐2民族乡。1991年合并置八堡彝族苗族乡。有煤矿和硫磺矿。产生漆。有中小学32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八堡,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红军万安桥战斗遗址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万安战斗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万安桥战斗遗址位于建宁县濉溪镇的建宁县城东门楼东侧,跨濉溪连接县城主城区与城东河东片区,东西走向。

1931年5月31日,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攻打建宁城的战斗中,战斗至当日午后,红军已攻占城北溪口青云岭、城西龙堡山和南门以南地区,切断了敌人向南逃往宁化、归化的道路,进至建宁城下。15时许,红3军团第4师从溪口塔下渡濉溪绕至县城对岸包抄,攻下东山,在东山组织火力--敌人仅剩的从县城逃往泰宁的唯一大道万安桥。随后,城北、城西、城南的红军突入城内,敌人向万安桥溃退,企图逃往泰宁,遭东山红军--,多被击毙或落水溺亡,18时红军攻占建宁城,至此,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完全胜利。

1934年5月16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期间建宁保卫战,红军在此阻击从东面进攻建宁县城的国民党东路军汤恩伯纵队,掩护城内红军和闽赣省机关撤退转移。9时30分,城内红军和闽赣省机关及中共建宁县委、建宁县苏维埃政府安全撤出建宁城,向建宁西南的均口、伊家、客坊及宁化等地转移。

万安桥始建于宋绍定元年(1228年),原为石拱木屋桥,因水火灾害屡经毁建,清代改建为石面桥,4墩5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固拓宽铺设混凝土桥面。2002年6月16日被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完全冲毁,后在原址重建,重建的大桥4墩5孔,桥面宽15.5米,为4×20米预应力砼空心板加12米钢筋砼异型板结构。桥的西端是建宁古城东城门楼,东端为东山,是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最后一战建宁城战斗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期间保卫建宁城的重要战场。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烈火军校郭教官的结局是怎样的?第一个牺牲的人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剧《烈火军校》还有6级就要到大结局的部分了,这部剧若要是不火的话,那是真的没天理了。这部剧的剧情非常的精彩,演员的演技也是相当到位的。而最重要的是里面有着众多帅哥美女,不得不说于正很会挑人。剧中还有几位老戏骨为主角们做配,从演员阵容上看就很吸引人了。

而在几位老戏骨里,邵兵所饰演的“郭教官”给了大家非常多的感动,虽然他总是一点都不正经还总是喝老酒,但内心却有着满前热血,非常正能量。郭教官还有一位红颜知己,就是酒吧的老板娘霍小玉。这霍小玉也是老戏骨出演的,而且这个角色也不是一般人。

霍小玉深爱着郭教官,奈何郭教官一生只爱去世的裴念青。这位裴念青就是女二曲曼婷的亲生母亲,因为难产而死。曲曼婷是裴念青被糟蹋后怀上的孩子,郭教官对母女俩都很愧疚。所以在曲曼婷出现在烈火军校后,郭教官对曲曼婷非常照顾,时常还会去听曲曼婷唱歌,就好像裴念青就活过来了一样。

而霍小玉呢也对曲曼婷非常照顾,因为霍小玉与裴念青是好姐妹,所以她照顾曲曼婷也照顾郭教官。除此之外霍小玉还有一层身份就是革命分子,是个很厉害的人物。郭教官知道霍小玉喜欢自己,但他不想耽误他。

在之后的剧情里军阀会与日本人联手,所以烈火军校的学生都被控制了起来。那时女主谢襄男扮女装的事也曝光了,时局动荡烈火七子身上的重担也不再简单。郭教官为了救学生们与顾燕帧一起闯入军校与军阀斗争,但在途中为了救学生的郭教官不幸中枪离世。

谢襄崩溃大哭,霍小玉得到消息后也几近崩溃晕倒。烈火七子以及所有的学生都发誓要为郭教官报仇,随后在这斗争的途中李文忠,黄松相继牺牲。烈火七子最终只留下了烈火五子,继续为国家铲奸除恶,斗争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年代为1932年。

简介:由张氏家庙(下祠)、三圣庙、维藩桥与玉屏德润亭组成。1929年,石碧村建立党小组,村民纷纷入农会、闹暴-动-、建政权、当红军、支前线、打土豪、分田地,积极投身革命。1932年8月,红军独立第七师成立,第二年在石碧村张氏宗祠设立红军独立第七师野战医院,得到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

保护范围:张氏家庙(下祠):东至32米外水塘,南至山墙滴水外10 米,西至围墙滴水外10 米,北至辅房滴水外10 米。三圣庙:东南至32米外水塘,西南至张氏家庙(下祠)矮围墙外10 米,西北至后屋滴水外10 米,东北至砖混建筑墙基外10 米。维藩桥与玉屏德润亭:建筑滴水向外延20米。

2018年,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碧村:石碧村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宁化县石壁镇西部,距县城20公里、镇4公里,唐初称玉屏,唐中叶改为石璧,其后又谐音成石碧,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后来被尊称为“客家摇篮”、“客家祖地”,每年的10月为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月,该村还是革命老区基点村,翠碧一号烤烟的发祥地,省政府小城镇建设试点村,省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全村地域面积3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军长征的诗歌鉴赏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路上,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下面小编整理了红军长征的诗歌,供你参考。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1:《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2:《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3:《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4:《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5:《七律》

——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6:《江城子·忆长征》

——__民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

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7:《长征》

——林伯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8:《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陈毅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9:《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红军长征的诗歌篇10:《无题》

——聂荣臻

安顺急抢渡,

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

泸定决分晓。

红军长征的诗歌 篇11:《无题》

——杨成武

无边风雨夜,

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

飞兵夺泸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扶眉战役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六军高望寺驻地遗址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扶眉战役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六军高望寺驻地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午井镇高望寺小学附近。

1949年7月12日,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6军攻占扶风午井镇。军指挥部设在镇里的高望寺小学。

高望寺始建于唐末,盛于宋初。原面积30余亩,大门左侧植唐代楸树一棵,右侧植宋代槐树一棵。古楸树原直径2米,因经火灾现1米左右、高26米,仍郁郁葱葱。寺院坐南向北,南高北低。现高望寺小学是在1928年创办的高望寺私立初小基础上经过改建形成的。高望寺小学附近有30多孔土窑洞,窑洞高约4米,宽约3米,深约5米。这些窑洞由于当时多年没人居住,蚊蝇很多。当天晚上战士们就地做饭用餐之后,就很快睡下了,第二天早晨5时左右集合即投入战斗,一路追击国民党军到岐山县罗局镇。

午井镇:午井镇位于县城西南七公里处,东与段家镇相连,南与眉县接壤,西与岐山毗邻,北与城关镇相望。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万亩。全镇辖16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9230户,36681人,是扶风县八大古镇之一,以北宋淳化年间理学家张载在贤山寺讲学,提倡井田而得名。西(安)——宝(鸡)渭北南环线和扶(风)——常(兴)公路在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林畲红军史迹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林畲红军史迹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林畲红军史迹

1930~1931年

座落地点:清流县林畲乡塘堀村

简介:由毛泽东旧居(诒燕第)、工人夜校(即润晖第)、红军井、红军医院(由一座民居和一个天然溶洞组成)、红军桥、烈士墓等组成。1930年1月15日,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经连城入清流,宿营林畲乡塘堀村,在此召开群众大会。次日,开赴明溪。行军期间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一词。1931年6月,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为了扩大中央根据地,部份红军由泰宁、将乐、明溪进入林畲,成立了林畲乡苏维埃政府。

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向外延伸20米。

2009年,林畲红军史迹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畲镇:林畲乡地处清流县东北部,素有清流“北大门”之称,东临明溪县,西与嵩溪黄沙口村接壤,南与温郊乡毗邻,北连宁化,是清流监狱所在地。辖8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80人,农业人口9465人。全乡土地总面积96.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15人/平方公里。耕地1.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9%,人均耕地占有量1.2亩;林地14.6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承德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承德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承德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年代为1945年,位于承德市区牛圈子沟。 2008年10月20日承德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牛圈子沟镇:牛圈子沟镇地处双桥区近郊区,分东中西三个片区,交通便捷,承朝高速途径牛圈子沟镇,总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27公顷,辖12个村、6个社区、61个村民组,35个自然村。总户数14736户(其中农业4379户、非农业10357户),总人口38985人(其中农业11735户,非农业27250人)。自然资源丰富,著名的夹墙沟、魁星楼风景区就座落在辖区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军遗址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遗址

红军遗址,这里原是江西会馆,1936年1月8日,红二六军团从湘鄂边至康东北长征经过这里,二军团直属队和五师就驻扎在朱家场街上,六师驻扎在一山之隔的前光屯,当时叫覃王屯,贺龙、任弼时等军团-就住在这座会馆里,这座会馆就成了当时的临时指挥中心。红军在这里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只是惩毙了大地主郑尔昌和他的任朱家场伪区长的儿子郑道生。红军走后留下了少数伤员,其中两位不幸遇害。现改为朱家场中心小学,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内还有颇为壮观的樟树群,共有高大的古香樟十五株,而且排列整齐,树龄在百年以上,大家试试,要几个人牵起手才能抱住,另外还有近二十株较小的香樟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红军焖鸭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特点

具有香醇润滑的口感,滋阴补肾的功效。

原料

鸭子1只、红枣、枸杞、党参和当归等10余种中药及生姜、大葱等

制作方法

先用酱油将鸭子腌一下,将中药及生姜、葱等放进鸭子肚子,放进干锅焖三个小时。

文化背景

1933年,一位二十出头的红军女战士肖月华在江西瑞金与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结婚,承担起了照顾这位洋顾问生活的重任。李德历来喜欢吃鸭子,肖月华就养了一群麻鸭,经常煮鸭子给李德吃。一次肖月华煮鸭子的时候发现铁锅破了,情急之下临时用一只炖药的泥锅来焖鸭子。不料歪打正着,鸭子熟后肉香伴着微微的中药气味沁人肺腑,令人垂涎,李德吃后大加赞赏。肖月华此后便一直用这只泥锅焖鸭子,并在鸭肚内塞进一些甘草、枸杞、党参等滋补中药,使焖好的鸭子既有滋补作用又更加香嫩爽口。从此这种鸭子的做法便在瑞金逐渐推广。因这种烹饪方法是女红军肖月华所创,所以人们就管这道菜叫“红军焖鸭”。

这道菜经后人不断改进烹调方法和配方,已经成为瑞金最受宾客喜爱的菜肴之一,供不应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闽东红军独立团后方医院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闽东红军独立团后方医院为福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闽东红军独立团后方医院位于福安市溪柄镇东坪村,年代为民国年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位于溪柄镇东坪村东向顶头大厝。建于民国年间,坐东北向西南。为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通面阔17.26米,通进深17米,占地面积293.42平方米。由前天井、主屋、后天井组成。主屋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共三层。山墙两侧二、三层出腰檐。现房子内保存有“闽东红军独立团后方医院”小木框。是闽东革命根据地一个重要的旧址,对研究闽东革命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

溪柄镇:溪柄镇至今以有750多年历史,有128.4平方公里红色土地,有3.3万老区人民。革命前辈邓子恢、陶铸、曾志、叶飞、马立峰、施霖、张少廉等曾在这里领导和开展闽东革命斗争,素有“闽东延安”之称。溪柄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宁德地区农科所、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试点镇、地区领导指挥田在境内交织形成农业科技网。柏柱与新兴的工业小区融为一体、方兴未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