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鲁班烈士陵园的由来(优秀20篇)

万圣节马上就要来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过节了,礼物要送上,祝福要送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万圣节的祝福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5080

文章

1000

篇1:费县烈士陵园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费县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费县烈士陵园位于费县薛庄镇。抗日战争时期,大青山一带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41年11月30日拂晓,日军独立混成第10旅团及各据点日、伪军5万余人,对大青山地区进行“清剿”。抗大1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八路军第115师等机关近6000名非战斗人员,误入敌包围圈,形势万分危急。抗大1分校校长周纯全指挥1分校5大队,掩护大部队胜利突围。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八路军第115师敌工部部长王立人、波兰记者汉斯•希伯等300余人在突围战中壮烈牺牲。大青山胜利突围成功地保卫了山东党政军机关,在全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为纪念大青山突围战中牺牲的英烈,陵园于1954年始建,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分为瞻仰区和烈士安息区,瞻仰区建有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纪念馆,纪念馆展览分为创建沂蒙根据地、浴血突围大青山、青山作证英名存、沂蒙精神铸辉煌等四个部分,再现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的场景;烈士安息区分为烈士墓区、烈士碑林和抗大碑林,安葬800多名有名烈士和3000多名无名烈士,其中著名烈士有陈明、辛锐、张鸿仪、汉斯•希伯等。陵园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山东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薛庄镇:薛庄镇位于费县东北部,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5.4万人。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0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中国板栗之乡”、“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 境内大理石、蛭石、膨润土、石英石储量丰富,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位于境内。中国抗战史上气壮山河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佛跳墙的由来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启坛荤香飘四邻,佛闻弃掸跳墙来。”

从上面的诗句您就会知道“佛跳墙”这个名菜其所以名闻天下的原因了。它可谓集中国烹饪技术之大全,集山珍海味之大全,其原料有海参、鱿鱼、乾贝、鱼肚、鱼唇、鸡、鸭、猪肚、香菇、蹄筋、笋尖、火腿、鸽蛋等。加工烹调过程要求极其严格,首先根据各原料的情况分别蒸煮好,然后配上佐料冰糖、姜、葱、桂皮、福建老酒、茴香。装入坛中,盖上荷叶,再用玻璃密封。以旺火烧开后改文火煨之。要求达到烂而有形、味中有味、香留齿墙。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为福州老牌“聚春园”所创,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故事。

从前有一个富翁携带全家男女老少前来聚春园。一是慕其名,二是为了显示阔绰,点了所有的名菜。厨师便来了一个两全俱美的办法,考虑到将全部名菜上完肯定吃不了,而采取每菜一小点,合起来煨在一起端到桌上。老富翁一看竟是一盆大杂烩,怒责酒家。但酒家的掌柜是一个小伙子,聪明伶俐,有随机应变之才。便说:“老先生一脸福像,真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现在全家团圆,子孙满堂,真为‘福寿全’也,故借此名菜献上以祝贺先生。”富翁听之大喜,食之果然大开胃口。如是便到处夸奖此菜,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很快就传遍了神州大地。

几名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园来订了“福寿全”,去野外聚餐。既是春游,也是吟诗会。但是菜冷了,只有用火煨热。因而浑香飘溢,飘进了田野,飘进了寺院,飘入了僧人的肺腑。寺里的僧人禁不住诱惑而偷偷跳墙出寺,和秀才们共享美酒佳肴。一觞一咏,情尽乐极。一秀才吟出:“启坛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而使“福寿全”改为“佛跳墙”沿袭至今。这个名菜之名可谓贴切之致,恰到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兰州市烈士陵园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兰州市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兰州市烈士陵园,座落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坪以南、沈家岭北麓。是为纪念1949年8月兰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始建于1952年,

兰州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解放大西北、解放兰州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并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基地。

兰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1959年建成开放,1972年进行了二期扩建工程,陵园占地面积629.29亩,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园内有原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红军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原中共甘肃工委副书记罗云鹏,为兰州解放而牺牲的原第一野战军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三十远政委李锡贵烈士纪念碑亭。烈士纪念设施有兰州战役纪念馆、罗云鹏等七烈士纪念馆。两万平方米的墓区内,安葬着兰州战役中牺牲的808名烈士忠骨。

兰州烈士陵园纪念塔于1958年建成,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

兰州市烈士陵园是当年兰州战役主战场之一,坐落于沈家岭北麓,与横穿市区的黄河遥遥相对,规划占地面积28.7公顷。该陵园由著名设计大师任震英设计,一期工程于1952年动工兴建,1959年初建成对外开放;1972年二期工程建成,经过1997年的维修工程,目前基本实现了建园时的规划,红25军军长吴焕先、甘肃工委副书记罗云鹏、解放兰州时壮烈牺牲的王学礼等917名革命先烈安葬于此。

改造

由于资金不足,除绿化设施较好外,陵园现有的建筑和设施已经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发挥。

为了提升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物和陵园的观瞻档次,增强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兰州市决定投资8400万元,在不改变原规划框架的基础上,对兰州市烈士陵园进行新的规划。

根据“环境园林化、陈列艺术化、功能多样化、景点群体化”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物和陈列展示的文化品位、艺术品位、科技品位,按照立足长远、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把陵园建设成为西北一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全国著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组成

兰州市烈士陵园由纪念景区、园林景区、门前区和后勤服务区四部分组成。其中,纪念景区由全面再现兰州战役激烈、壮观的战斗场面的中心纪念区,主要存放和平时期革命烈士的骨灰盒展示革命烈士伟绩的现代英烈纪念区,烈士墓区,领导干部骨灰堂和陵园,天桥公墓五部分组成。园林景区规划面积7.18公顷,由盆景园、碑林、水景园组成。园林景区是新增的一个景区,旨在提高陵园的景观质量和环境容量,提高陵园的游园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环境园林化”的目标而规划的一个游憩景区。

布局

陵园以开展纪念性活动和游憩性活动并列布局,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特点,纪念区采用轴线对称的规划式构图,庄重严整,突出纪念塔主题;游憩区采用自然式构图,活泼自然,突出山水相依的秀丽景色。

兰州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解放大西北、解放兰州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并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基地。

兰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1959年建成开放,1972年进行了二期扩建工程,陵园占地面积629.29亩,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园内有原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红军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原中共甘肃工委副书记罗云鹏,为兰州解放而牺牲的原第一野战军三十一团团长忘学礼,三十远政委李锡贵烈士纪念碑亭。烈士纪念设施有兰州战役纪念馆、罗云鹏等七烈士纪念馆。两万平方米的墓区内,安葬着兰州战役中牺牲的808名烈士忠骨。

兰州烈士陵园纪念塔于1958年建成,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杂多烈士陵园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杂多烈士陵园为杂多县文物保护单位。

杂多烈士陵园位于杂多县萨呼腾镇,年代为建国初期,类别为红色遗址。

2018年7月13日,杂多烈士陵园列入杂多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萨呼腾镇:结扎乡位于县境东部,县府驻地(乡府驻地距县府30千米)。人口0.7万(包括县属城镇居民),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7%,还有汉、土、回、蒙古等民族。面积2434平方千米。辖红旗、多那、扎沟、沙青4个牧委会。1954年设结扎肖格(区),1959年建立结扎公社,1963年改设结扎乡,1971年改设结扎公社,1984年复设结扎乡。2001年10月15日,青海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踏青的由来,你知道么?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的脚步声越走越近了,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人们都爱到野外去游玩。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游春踏青”又称“踏青”、“探春”、“寻春”。

踏青在我国原是一种节日,称为“踏青节”。但是,历代踏青节日期不同,所以,人们只好把它作为春季的一种活动。冯应京的《月令广义》说,“蜀俗,正月初八,踏青游也。”《秦中岁时记》又说:“上已三月初三,以作踏青。”宋代对踏青还有明文规定:清明节“大学”放假三天,“武学”放假一天,让学生参加春游活动。

春游是一种徒步远足活动,人们可观赏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情趣,丰富业余生活。古往今来,春游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名人文士还留下了春游记载。

春游踏青活动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春天百草萌芽,树木吐出新绿,这种自然环境对人们健康大有裨益。另外,冬季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缓慢,到了春季,气候温和,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活动空前活跃,代谢异常旺盛,因此,春天常被人们称为生长发育的季节。

春游踏青,莫失良机,趁鸟语花香的季节,朋友,去春游踏青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内涵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月饼相传始于元代。据说,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计,他让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起义大军纷纷响应。很快,就攻下元朝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秋收起义烈士陵园

全文共 1281 字

+ 加入清单

秋收起义烈士陵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卢德铭烈士陵园(又名秋收起义烈士陵园)位于萍乡市所辖的芦溪县。卢德铭烈士陵园是萍乡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江西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距萍乡市城东25公里处。卢德铭,1905年生,四川自贡人,黄浦军校二期毕业生。1927年任秋收起义总指挥,在攻打长沙撤退后上井冈山的进军途中,为掩护部队撤退,在芦溪县山口岩村壮烈牺牲。198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当年烈士牺牲之地约一公里处建立了卢德铭烈士陵园。陵园由雕像和展览馆两个区域组成,占地6700平方米,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卢德铭烈士塑像、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卢德铭烈士纪念馆。1987年,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上将题写了“卢德铭烈士纪念碑”碑文。同年卢德铭烈士陵园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保护建筑物,是秋收起义纪念地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

卢德铭烈士纪念碑位于江西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的山坡上。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共分三层,即底座、中座、碑身,高约7米,上塑卢德铭全身像,占地面积45平方米。中座正面用大理石刻写卢德铭烈士生平简介,碑身正面从上至下镌刻-题写的“卢德铭烈士纪念碑”。

卢德铭(1905-1927)1923年考入成都公学,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后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经孙中山面试后进入黄埔第二期步兵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战役中初露锋芒。1925年8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1月被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驻防广东高要县,反击地主武装,开展农民运动,因身先士卒、机智主动,打了不少大胜仗。在攻占攸县战斗中受到叶挺将军的称许,后在攻克醴陵、平江战斗中以奇袭获胜。特别是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中英勇善占,屡立战功,而升任二营营长。攻克武昌后,又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二团长参谋。有诗赞道“血战两桥敌胆惊,四连直捣武昌城。铁军个个英雄汉,多次冲锋有德铭。”

1927年后,中央军委聂荣臻调任卢德铭到四军二方面军总指挥警卫团。南昌起义爆发后,卢德铭在武昌响应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江西境内调整以待时机。9月毛泽东按八七会议精神组织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秋收起义总指挥,因敌军强大,加之叛军夹击,而撤到文家市与毛泽东会合,到文家市后坚决支持毛泽东“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的正确主张。1927年9月,毛泽东与卢德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在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遭到国民党军队伏击,卢德铭指挥部队,掩护毛泽东率部突围,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为纪念卢德铭,中共萍乡市委、萍乡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9月23日建造纪念碑。

卢德铭(1905-1927)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总指挥,革命烈士。四川省宜宾县(今自贡市)人,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宜宾县双石铺狮子湾一个地主家庭。1921年考入成都公学,在校期间积极投身-。1923年中学毕业后决心投笔从戎,1924年春赴广东报考黄埔军校。因路途遥远错过考试时间,经本乡一个国民党员介绍,面见孙中山,并经孙中山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察哈尔烈士陵园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察哈尔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察哈尔烈士陵园,是华北地区筹建较早,建筑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1948年12月,张家口第二次解放后,原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奉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为了纪念察哈尔省范围内的17000名死难烈士,决定在省会张家口市东山坡筹建革命烈士纪念塔。在这17000名死难烈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著名的1948年平津战役新保安歼灭战和1946年张家口保卫战中牺牲的。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兄弟省市和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于1949年2月开始修建,纪念塔于1951年4月正式落成。隶属张家口市民政局。察哈尔烈士陵园位于张家口市东山坡,占地面积145亩,东西长近500米,南北长230米,成坐东朝西的长方形,绿化率达80%,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1日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一百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评为省级先进单位;2009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察哈尔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牌坊、喷水池和烈士墓等。察哈尔烈士陵园由于其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竞相瞻仰、参观的场所。1951年秋,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前来追缅烈士,并敬献了花圈;1952年春,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来陵园祭奠烈士,并致了悼词;1961年春,徐向前、陆定一、杨勇等领导同志来陵园悼念烈士英灵;1981年9月17日,杨成武、刘道生、段苏权等领导同志视察了陵园,并亲笔题写了“永远怀念先烈”的留言。1992年,刘澜涛同志来陵园视察,并亲笔题写了“察哈尔烈士陵园”,表达了党和人民对烈士的关怀和敬仰。烈士陵园于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1日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一百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1996年度省级先进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建成于2002年8月,坐落在风景秀美的荆山公墓境内。陵园坐北向南,占地2600平方米。陵园正中矗立一块长方形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碑高1.5米、宽3.1米,基座共三阶高0.85米,纪念碑雕刻有毛泽东主席手书拓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陵园首批安葬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五位怀远籍烈士的忠骨。2002年10月,为缅怀前辈,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中共怀远县委、县人民政府,将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予及现今资料可查的献身于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志士、创建新中国的革命先烈、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宋玉琳、程良、陈兴前等504名怀远籍烈士英名镌刻成革命烈士英名录供人们纪念瞻仰。革命烈士英名录位于陵园东侧,长6.3米、高1.2米、宽1.1米,为花岗岩石材制成。同期又筹建纪念程良、宋玉琳两位怀远籍黄花岗烈士的“双烈亭”,并于2003年4月建成。“双烈亭”为花岗岩石亭,亭净高九米、基台2.1米、底面积8.8平方米,亭有188块雕刻打磨好的暗红色花岗岩组装而成。

为了能让烈士陵园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陵园加强日常管理、维护、绿化和对外接待等工作。近年来,烈士陵园加大与县实验中学、县实验小学、荆涂学校等多家中小学校联系,举办中小学生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大活动,并通过座谈、参观、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活动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清明、七一、八一、九一八等),做好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参观、瞻仰烈士陵园服务工作,深入学习各个历史时期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亳州利辛县烈士陵园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亳州利辛县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介绍 原名路集烈士纪念碑,位于利辛县路集。这里埋葬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祝聚民等七位烈士的遗骨。 198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兴建,2003年12月县人民政府出资重修扩建并命名为利辛县烈士陵园。整个陵园长110米,宽90米,纪念碑高10米,气势恢宏,古朴庄重,依“山”傍水,松柏掩翠,满园馨香。既有陵园之凝重肃穆,又有园林之秀丽清新,集瞻仰、游览两种功能于一体。 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省人大主任王光宇为纪念碑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原省人大副主任郑锐为陵园题写了园名。是利辛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徽池州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孕妇护肤品的由来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美容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远古时代人们就会想方设法美容护肤,那么孕妇护肤品由来是什么呢?哪些护肤品孕妇可以用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孕妇用品小知识。

女性在孕期内,因雌激素和黄体素分泌增加,肌肤自我保护与修复的能量不足以应付日益增加的促黑素,进而引起黑色素增多,导致皮肤色素加深,此时的肌肤最惧怕紫外线及辐射,它们会迅速击垮肌肤的防御能力,令肌肤能量骤降,孕斑随时在脸部安家。同时,衰减的肌肤能量也无法对抗由此产生的肌肤储水能力及细胞新陈代谢能力下降的威胁,进而导致缺水、干燥、出油、粉刺、痘痘、敏感甚至炎症等一系列肌肤问题,因此要格外注意孕期内的皮肤护理。

孕期皮肤的组织结构和营养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生育会给孕妈妈的肌肤造成很大的影响,产后肌肤的老化速度会急速加快。皮肤护理医学界认为:孕期及产后的肌肤护理,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肌肤护理阶段。

孕妇护肤品是根据女性在孕产期肌肤养分结构与肌肤生理特点和使用安全性专业配制的肌肤养护产品,安全可靠,孕妇护肤品的安全性被列为孕期护肤的第一原则。孕妇护肤品,就是适合孕期女性使用的日常护肤品,也称为孕产期专用护肤品。孕妇护肤品具有天然性、安全性、专业性、有效性、基础性五个特征,产品不含中重金属、酒精、激素、矿物油、化学防腐剂和化学香料,对胎儿和孕妇无伤害,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孕产期的肌肤问题。

在使用孕妇护肤品时,由于选择了无添加的安全护肤品,皮肤保养得好,在宝宝出生后,妈妈皮肤没有太多松弛、衰老现象,还增添一份妈妈独有的美丽,受到亲友的赞赏,从而表现得乐观、自信,帮助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虽然孕妇在孕期使用孕妇护肤品有很多好处,但是在购买的时候也是要非常地谨慎,应选用无添加的安全护肤品,来作为孕期使用的孕妇护肤品,以确保孕期的护肤安全。

今天小编对孕妇护肤品的由来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相信通过我们的介绍大家都明白了吧?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小知识,请多多关注,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最新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醴陵烈士陵园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醴陵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醴陵乃湘东老区,红色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记载有近4000名烈士。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醴陵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战,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醴陵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原址在城郊狮子坡黄牛不出栏,占地20亩。1985年撤县立市后,城市需要扩容,1986年烈士陵园搬迁至西山公园北麓,1997年被列入湖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入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是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学习瞻仰,凭吊纪念烈士的场所,是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神圣殿堂。2005年重塑了左权将军石像,2009年至2010年,我市组织对烈士陵园的全面改建,拆除围墙、灵堂,新建牌坊式大门、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改建了纪念广场,安装了路灯,补修了通道,陵园绿化再换新颜,完成了陵园开放、庄严、肃穆、幽雅的升级。2011年,醴陵市政府研究决定,再次划拨近20亩林地归陵园,用于建造烈士墓园,陵园现收存400多名烈士骨灰,至2013年,将同迁移的部分散葬烈士墓重新单独安葬立碑,更利于后人祭拜、怀念。烈士陵园管理所是陵园常设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维护烈士纪念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保持整洁、庄严、安全的园容园貌,始终坚持把先烈忧国忧民、积极进取、敢于牺牲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文明醴陵、繁荣祖国作出新的贡献!

醴陵烈士陵园于1987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列为湖南省八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2009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醴陵市左权中路西山金牛冲1号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立秋的由来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荣成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荣成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荣成烈士陵园,座落在荣成市区北部海拔120米的青山上,毗邻青山公园,占地面积300余亩。主要建筑于1968年动工,1970年落成。1979年整平广场,1983年造起围墙,1984年筑成花岗岩石甬路,1990年在原址重建革命烈士纪念堂。1990年,荣成革命烈士陵园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2007年,荣成市委、市政府针对革命烈士陵园经历年代久、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的实际情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计划投资1100万元,对荣成烈士陵园进行大规模扩建改造。整个改造扩建工程分两期。一期扩建改造工程已投资800万元,于2008年清明节前完工,主要包括:新建陵园牌坊一座;烈士陈列馆4座,建筑面积共42800平方米;扩建广场面积6000平方米;栽植花草1600平方米,设立可移动绿化箱50个;对原有的烈士纪念堂进行换顶改造。

书画室

位于纪念堂西侧,建筑面积135平方米,陈展实物21.展有二十余名全国和当地著名书画家为褒扬革命烈士所做书画,共有288幅。

烈士事迹一展室

位于烈士陵园广场东侧,建筑面积138平方米,陈展面积93.2平方米,陈展烈士数量24,陈展实物10,陈展图片数量208.陈列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历史文物、历史画卷和先烈的事迹。其中有中共荣成县委第一任书记、抗日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兼大队队长曲显明,文登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天福山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八路军山纵第五支队政委宋澄,胶东我军杰出医务工作者、山纵五旅卫生处处长兼政委夏云超,威海武工队队长、胶东一等战斗英雄梁学福,俚岛区峨石乡自卫团干事、刘胡兰式少年女英雄张晶麟。

烈士事迹二展室

位于烈士陵园广场东侧,建筑面积138平方米,陈展面积30.4平方米,陈展烈士数量6,陈展实物2,陈展图片数量18.陈列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文物、历史画卷和9位先烈的事迹。其中有中共胶东各界抗日同盟总会大连分会总支书、胶东第五支队大连分设支队部支队长张世兰,雷锋式好干部、八九四三部队副部队长梁忠孟,华东一级人民英雄、渡江侦察英雄齐进虎,志愿军一级英雄周厚刚,华东三级人民英雄李元伦,胶东战斗英雄张干卿,优秀共产主义战士沈秀芹,支前特等功臣王吉珍。这些先烈用他们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英雄业绩,谱写了一首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烈士纪念堂

位于烈士陵园中部,它是全园的中心建筑,面积为470平方米。整个建筑系双层宫殿式,屋顶为蓝色琉璃瓦覆盖,飞檐翘角,四周明柱顶立,典朴、美观、大方。堂前正中的巨大石碑上 书写着“先烈英名,万世流芳”8个红彤彤的大字。堂内北墙大理石墙面上 书有6580位烈士的英名。东墙镶嵌着10幅著名烈士遗像,威武英俊,浩气凛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界急救日的由来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急救日的历年主题

2005年9月12日主题是“救护与弱势群体”

2006年9月14日主题是“拯救生命,一视同仁”

2007年9月09日主题是“急救:健康安全,一视同仁”

2008年9月1日主题是“救护生命”

2009年9月12日主题是“急救为人道”

2011年9月11日主题是“急救为人人”

2012年9月15日主题是“生命高于一切”

2013年9月14日主题是“急救与道路安全”

2014年9月13日主题是“急救与日常及灾难中的危险”

看过“世界急救日的由来

世界急救日的发展历史

现在所知的急救技巧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尤其是在战争领域,外伤治疗和照料伤者尤为重要。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陶器显示,那时战伤包扎术就已出现。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圣经》中关于乐善好施者的故事)中,也提到了缠绕和包扎伤口。

其他的例子也在历史中出现,大多数与战场有关,如11世纪医院骑士团为朝圣者和骑士提供照料。

18世纪末,溺亡引起人们的重视。1767年,挽救生命组织在阿姆斯特丹成立,抢救那些在水中发生意外的人。1773年,医师威廉·霍伊斯发明人工呼吸法,用于抢救那些看起来已经溺亡的人。这促成了1774年挽救溺水者协会的成立以及后来皇家人道协会的创办。该协会对推进急救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通常认为,拿破仑的外科医生让·多米尼克·拉雷爵士发明了急救队,急救队通常包括医疗助理,以在战场提供急救为首要任务。

1859年,亨利·杜南目睹了索尔费里诺战役。震惊于战争的可怕后果,受伤战士的痛苦以及几乎完全没有急救和基本护理的现实。他彻底放弃了原先旅行的目的并数天来完全投入到帮助救治和护理伤者的工作中。他的工作促成了以“为在战场的受伤战士提供援助”为宗旨的红十字的建立。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急救援助团体。

1870年,普鲁士军队外科医生弗里德里克·范·埃斯马尔克建立了一套正规化军事急救系统,并第一次将其称为“急救”(erste hilfe)。该系统包括训练士兵在普法战争中使用先前学过的包扎和夹板技术照料受伤战友,并使用他发明的埃斯马尔克绷带。这种绷带是普鲁士战斗员的标准绷带,并附有图片说明常规使用方法。

1872年,英格兰圣约翰救护机构改变其对临终关怀的重视,转而开始建立一个实用医疗救助系统。这次改革以为英国第一个急救服务的建立提供资金开始,并随之于1875年创造了自己的轮式运输工具(圣约翰急救车)并于1877年建立了圣约翰急救协会(现在圣约翰儿童医院的前身),用以“训练人们照料伤病者”。

同样在英国,主治外科医生皮特·谢泼德看到了埃斯马尔克新式急救教学方法的优点,为英国军队发明了一种同样的急救系统,并成为第一个使用“伤者急救方法”的英国人,通过一系列课程传播急救知识。1878年,谢泼德和弗朗西斯上校利用圣约翰新的慈善关注点,建立了教授公民急救技巧的理念。通过诸如圣约翰的一些组织,急救训练逐渐在英国扩散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沙洋烈士陵园

全文共 1558 字

+ 加入清单

沙洋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沙洋烈士陵园由两处烈士公墓合并而成,一处位于原下河街东侧一片荒地上(后属金星农业社—今汉江实验高中北面税务宿舍处),掩埋着1948年5月16日解放军汉江三分区部队攻克沙洋时牺牲的部分烈士;一处位于原电信公司台基(今交通管理站)上,数十位1949年夏南下时因病去世的第四野战军战士长眠于此。1957年清明节前,沙洋镇人民0将两处烈士遗骸清理后合葬于后处,并修建院墙,树立墓碑,院门两侧刻写着沙洋镇镇长吕时松书写的“万古千秋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墓碑上刻着“革命烈士之墓”六个大字,并附诗二首。1962年陵墓迁至城西燕家山(现沙洋电信局处),由沙洋镇人民0管理,1988年沙洋区人民0成立后交区民政局管理。1989年11月11日,经荆门市人民0批准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3月,0沙洋县委、县0投资227万元将烈士陵园搬迁到环境优雅的沙洋镇高坪村孔家湾重建,新陵园占地50亩,陵园由烈士纪念碑、陵园大门、绿化广场、烈士展览馆四部分组成。烈士纪念碑采用汉白玉雕砌而成,纪念碑上镌刻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碑文是选用毛泽东主席的手体。2004年4月2日,县委、县0在沙洋烈士陵园竣工、烈士骨灰迁放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仪式上,将沙洋烈士陵园公布为“沙洋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内安放有90多位烈士的忠骨,他们中有为革命鞠躬尽瘁的老红军,有为解放沙洋壮烈牺牲的人民解放军官兵,有在劳改管教工作中,与赿狱罪犯作斗争而英勇献身的管教干部,有为沙洋的建设和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国家干部,还有为保卫袓国边疆而牺牲的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等。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流芳于世,其崇高的精神将时时激励后人。

如今,陵园成为沙洋县包括沙洋监狱管理局人民缅怀革命先烈,寄托哀思,振奋斗志,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基地。

二、先烈情况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不少仁人志士在沙洋大地上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不懈斗争。特别是1921年中国0成立后,党领导沙洋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目田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全县共有1100名烈士为国捐躯。

其中,在烈士陵园安息的有:1948年5月16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第三分区指战员,对驻守沙洋的国民党军、沙洋水上公安局和地方武装发动猛烈攻击。战斗中,壮烈阵亡的部分烈士;1949年夏,经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南下至沙洋的数十位第四野战军病故战士。

还有在不同时期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

邓清华烈士,沙洋县曾集镇人,1994年入伍,1997年10月14日在参加沈阳军区“前进九七”的军事演习中,奉命执行直升机机降任务,因攀滑绳索挂钩意外变形,导致高空落地,光荣牺牲。

鲁洋烈士,后港镇新宏村人,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五中队战士,1998年12月入伍。2002年8月30日21时25分,一名女青年在北京朝阳区京城大厦南侧亮马桥上跳河自杀。正在附近执勤的鲁洋在电台里听到喊声后,迅速跑到出事地点,跳进河里救人。因河水深、水质严重污染,鲁洋拼尽全力,体力不支光荣牺牲,时年23岁。鲁洋生前在伊朗使馆门前执勤,该馆大使还亲笔至信武警领导表示悼念。武警北京市授予他“五四青年奖章”。

名山有幸埋忠骨,光辉长照后来人。为了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在沙洋县委、县0命名烈士陵园为沙洋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每年来烈士陵园祭祀的群众达到了2万余人。

沙洋镇:沙洋镇位于沙洋县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8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1040公顷,总人口56645人,其中农业人口10388人,非农业人口46257人。2002年人口出生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3.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为什么端午节要吃食饼筒?食饼筒的由来?

全文共 1660 字

+ 加入清单

食饼筒是台州和象山两个地方的特色美食,浙江人素来有端午节、立夏吃食饼筒的习俗。为什么端午节要吃食饼筒?食饼筒的由来

端午节吃食饼筒

台州人有立夏、端午、五月十三吃锡饼(麦饼、食饼筒)的风俗。早期称之为“拭饼”,拭饼是“先制成粉浆,再在平底锅中拭匀烙熟”,这种麦饼的做法是用面粉加水拌成面粉浆,摊拭饼时,主妇拈一团又软又韧的面粉浆放在底部加热的平底鏊盘上,或顺时针或逆时针拭匀上一圈即成,手艺好的摊成的拭饼不但皮薄、匀而无洞眼,且外周“滴括圆”。也有人将拭饼写做“锡饼”,认为这种饼薄如锡箔,故谓“锡饼”;还有人写作“食饼或“席饼”的。

据一篇文章中考证,吃春饼这一习俗可追溯到晋,但兴于唐朝。《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新之意。杜甫有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陆游也有诗句“春日春盘节物新”。元代出现用薄饼卷馅后再用油炸食用的记载。钟叔河先生写过《长沙的春卷》,称吃春卷是长沙的一种民俗。金门地区则将这种食物称为“七饼”(让人想到麻将中的“七饼”),还有一个有关其来历的传说故事。据记载,皖南地区人民也在立夏时节做苎麻饼吃,当地有一种野生植物------苎麻,用苎麻叶捣成泥,掺进糯米粉中做成饼,蒸熟食之,作为“立夏”前后的节令食品,在当地民间有“立夏吃苦饼,热天不中暑”的谚语。网上还可查到越南也有春卷。

不知为什么,台州人习惯在立夏这天吃锡饼,这一天也叫做“疰夏”(也有写作醉夏的,周作人先生则写作“蛀夏”),有俗谚曰:“疰夏呒麦饼,白落(碌)做世人。”意谓立夏这天没有麦饼吃,做人也白做了,可见锡饼台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叶泽诚先生收集的临海节俗竹枝词有一首《疰夏(立夏节)》这样写道:“食饼筒筒像卷,豆芽小菜炒麸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过今年重几斤。”其次是端午节时吃麦饼,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端午这天各家各户很少吃粽子的,反而以吃锡饼居多,虽然谚语有“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一句,吃粽似乎是春节时更多些。

有关台州端午吃麦饼的题咏,我所见到的有近代温岭名医赵立民先生的《好事近》一词曾提及:“端节又来临,喜气弥漫墟落。炉灶香腾麦饼,冒炊烟椽角。”如今人们多用液化气了,“炉灶香腾麦饼,冒炊烟椽角”的景象恐怕是难以看到了。住在城里的不少人也很少亲手做麦饼了。

食饼筒由来

传说一

很早的时候,象山那边的渔民出海捕鱼都要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在家的女人们为男人们的食物发愁,出海太久食物不易储存容易坏掉,于是聪明的女人们就发明了食饼筒。传说二

据说抗倭名将戚继光驻守军营,一天夜里,有士兵忽然来报告:“不好啦!倭寇又打进来了!”戚继光大惊失色,想:兄弟们还没吃饭呢,饿着肚子去打仗,这也不是办法呀。突然,一个好点子从戚继光的脑子里蹦了出来,让兄弟们把菜夹在饼里,边走边吃,这样,不就让兄弟们填饱肚子了吗?后来,戚继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果然顺利地打败了倭寇。传说三

另外一种则说食饼筒是天台那个疯癫的济公和尚发明的。他见每餐剩下不少菜,就把剩菜裹入饼皮里,留到下一顿再吃。因此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食饼筒还被称为“济公卷饼”,作为中华名小吃闪亮登场。

食饼筒

麦饼筒又叫食饼筒,入口松脆、油而不腻,大有那种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感觉。我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做麦饼筒,虽算不上老手,但做成后食之口感蛮不错的。做麦饼筒还是十分讲究的,尤其是做皮。首先把面饼捏成圆状,再把面饼烙在火炉板上,大约几分钟便可出炉,皮要烙得不薄不厚,这样越见功夫。馅,可以是肉丝、豆芽、萝卜丝等,也可以合自己的口味配料。你想吃脆一点,可以包好后油炸,在油锅中翻滚过的麦饼筒闪着金黄诱人的光泽,酥脆宜人。吃时,将麦饼皮平摊在平面上,用筷子把小菜一样一样放在皮子上,包卷成圆珠笔筒状即可食用。一筒在手,食欲大开,咬下一口,又香又鲜,汁多味儿足,满嘴都是“山”的浓郁和“海”的鲜美;再咬一口,回味无穷,有金黄的蛋丝,有香喷喷的红烧肉,还有绿油油的豆芽……各色佳肴一应俱全。让你吃了一筒还想吃一筒,那种滋味呀……真是无言可喻,欲罢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钓鱼城的由来 钓鱼城的来历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钓鱼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关于钓鱼城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传说远古时期,三江洪水泛滥,人们逃到山上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时,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杆钓鱼,并把鱼送给百姓,百姓得以生存,由此得名“钓鱼山”,后改名为钓鱼城。

二、南宋嘉熙四年,蒙古发兵进攻南宋。为了抗击蒙古军,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派太尉甘闰在合州钓鱼山筑寨。淳祐三年,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jiè)在钓鱼山筑城,以抵抗蒙古军队的侵犯,因此叫钓鱼城。如今的钓鱼城峭壁千寻,三江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寒露是什么意思 带你了解寒露的由来

全文共 2537 字

+ 加入清单

或许有不少同学还沉浸在秋天,却不曾算过国庆放假回来之后就已经是寒露了,时间总是过的很快,那么寒露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节气呢?寒露的由来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寒露的养生又要做些什么呢?你知道寒露如何养生吗?

其实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寒露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寒露的由来以及寒露的养生小常识。

寒露的由来

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我国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我国传统将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如何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根据中医理论,24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10月8日是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的开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

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此节气的养生汤水宜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如合掌瓜煲猪(月+展)、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白菜蜜枣煲羊肺、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粟米煲牛(月+展)、椰子淮山杞子煲鸡鲍鱼汤等,在润燥滑肠、清肠解毒上宜用槐花煲猪肠、火麻仁当归煲猪(月+展)等。

寒露如何养生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适时添衣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灸脐养秋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寒露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通过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寒露的由来,知道了寒露如何养生,如果你还不知道寒露的养生需要做什么,文中的内容会告诉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叶城烈士陵园

全文共 1877 字

+ 加入清单

叶城烈士陵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二十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中印边境有争议的南线、东线和西线,印方不断升级边境冲突,坚持侵略扩张政策,蓄意制造边界紧张局势,大肆蚕食侵占中国领土,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1962年10月20日被迫进行自卫反击。这次中印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发生的第一个反侵略战争。叶城是当时西线战场的后勤保障基地,西线指挥部设在219国道的康西瓦,在前线部队的英勇善战和后勤军民的团结支援下,西线战斗于当年11月就取得了胜利。

为了永久纪念1962年10月在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委和新疆军区决定,于1965年10月由叶城县和南疆军区协-建叶城烈士陵园,并投入使用。

1995年4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12月被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民政局的共同努力下投入28万元用于烈士陵园的修缮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园内道路、绿化、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

2008年申请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立项。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叶城烈士陵园。

2009年自治区民政厅、地区民政局先后多次来到叶城县调研,实地查看了烈士陵园的现状,对烈士陵园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上报民政部。

2009年4月,项目正式立项审批,各项准备工作正式开展。

2010年4月动工,2011年完工。

叶城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郊六公里处,经过改扩建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风景秀丽、主题突出、布局合理、建筑别致、气势宏伟的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烈士陵园占地面积为78亩,门前是315国道。陵园正门向南,上方刻着毛主席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4个金字,两边题有“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的对联。

门内是20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正门正中距离50米处耸立着一座雄伟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周长19.62米、碑高10.20米(表示1962年10月20日),呈方塔形,正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刻着“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烈士纪念碑后是纪念馆,正门是8根大圆柱,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左右两边题有“先烈精神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的诗句。

纪念馆两侧是气势磅礴的汉白玉石雕纪念墙,正面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卫国戍边,抵抗入侵的场景,背面雕刻叶城烈士陵园简介和英雄的姓名。

纪念墙两边是纪念廊。

纪念馆后是英雄墓区,前排安葬着三位国家级烈士和八位自治区级烈士,整个烈士墓区占地面积为八千五百平方米,安葬着烈士四十八名,为革命牺牲的六十七名,不幸殉职和病故军人五十九名,因公牺牲三十五名,共计二百一十一名。其中立一等功七名,贰等功一名,叁等功贰名。党员四十一名,团员三十六名。团级职务三名,正营级五名,连级十一名,排级三名,其他均为班级和战士。其中有三名国防部于一九六三年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烈士,分别是:罗光燮、司马义买买提、王忠殿。在当时的前线指挥部所在地埋葬着七十九名烈士。

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叶城烈士陵园,叶城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于2009年4月正式立项审批,改扩建项目总投资560万元,由国家投资460万元,自治区配套100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廊,大门、烈士墓、纪念墙以及附属工程。叶城县委、县人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烈士陵园的建设,县委、政府及地区民政局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叶城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坦克团、武装部、二十九团、十八医院、油库、阿里留守处、综合库等驻叶部队的支持。

叶城烈士陵园是全疆唯一的具有国防性自卫反击战的烈士陵园,是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驻叶部队、驻叶单位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反对民族0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基地。每逢清明节和“五四”青年节期间,有成千上万人前往烈士陵园悼念、瞻仰,接受国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叶城烈士陵园已成为南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教育基地,长期接待国内外热爱和平人士。叶城烈士陵园在褒扬革命先烈,向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