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鸡犬相闻的比喻义【热门20篇】

毛泽东一生学识渊博,说话的时候喜欢用比喻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鸡犬相闻的比喻义,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浏览

4620

文章

116

篇1:大树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大树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是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当一句话出现比喻词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方法详解:比喻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3.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之比喻的种类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修辞手法

比喻:比喻的构成(此构成为大众有特殊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值得注意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相似点。运用比喻的好处: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具有很大作用。它不但可以使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可以节省笔墨,使语言精练明快。

通常比喻分为3种:

明喻:构成:本体+比喻词+喻体。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个比喻句称之为明喻。例:太阳像个大火球。太阳:本体;像:比喻词;大火球:喻体。两者的相似点:热。

暗喻:构成:本体+比喻词+喻体。不明显看出来。例: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景色:本体;简直:比喻词;山水画:喻体。两者相似点:绿,都是景色。

借喻:只有喻体。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必须注意:一、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你说话的对象所熟悉的。二、与被比喻的事物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事物,不能用来做比。

比喻必须爱憎分明,富有感情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拟人句包含比喻吗

全文共 103 字

+ 加入清单

拟人句不包含隐喻。拟人句采用拟人修辞的方法,即将事物人格化,将没有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与人相同的动作和感情。隐喻是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即用简单、具体、生动的东西代替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两者不能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百花齐放比喻哪个生肖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百花齐放比喻生肖鸡。百花齐放,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百花齐放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百花的意思是泛指各种花卉;齐的意思是同时。

百花齐放造句:

1、春天的山坡百花齐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2、春天校园里百花齐放,散发出阵阵清香。

3、春天到了,小草吐绿,百花齐放,让人心旷神怡。

4、春天的山坡百花齐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5、植物园的春天,百花齐放,五颜六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往返。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7、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一副春日盛景让人目不暇接。

8、文艺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9、学术自由,颇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风。

10、展览会展出了许多美术新作品,这些作品各具风格,真是百花齐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春天的比喻句有哪些?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小草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轻轻地唱歌起舞。

3、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6、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

7、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8、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0、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1、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1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13、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音符。

14、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欢乐。

15、春天是一个优美的舞蹈,让世界充满微笑。个个的小毛桃,活像算盘珠子。

16、新生的幼林,多像婴儿头上的绒花。

17、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绒毯。

18、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比喻什么意思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釜底抽薪意思:将柴火从锅底抽去,使水停止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釜底抽薪》的故事

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实际上却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对峙时间过久,双方粮草供给是这场战役成败的关键。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因为他不把小小的曹操放在眼里,于是没有安派重兵。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疾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全部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用“成了”可以写哪些比喻句?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1、阳光之下,湖面成了金色的镜子。

2、夜晚的北京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3、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火把,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战士们成了下山的猛虎。

5、热闹的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6、听说明天放假,乐乐的脸乐成了一朵花。

7、广场成了人的海洋。

8、非典期间,人们的团结筑成了一座长城。

9、我们成了祖国的花朵。

10、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11、他坏事做尽,成了过街人人喊打的老鼠。

12、秋天的落叶铺满了我家门口,形成了一条浅黄色的大街。

13、他听说自己考试考了第一名,他开心的成了一朵花。

14、春风成了一双手,抚摸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

15、稻子熟了,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

16、春天的植物园成了花的海洋。

17、孩子可爱的脸成了红红的苹果!

18、松树成了城市的门卫。

19、下雨的时候,莲叶成了小青蛙的绿色的大伞。

20、夏雨匆匆,敲在清脆的荷叶上,成了夏日最美的奏曲。

21、夕阳下,被染红的云彩成了新娘火红的嫁衣。

22、我冒着大雨跑回来,简直成了一个“落汤鸡”。

23、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白云,成了一块宽广无边的蓝盈盈的玻璃。

24、晚上的小星星仿佛成了一个个小灯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们常用鳄鱼的眼泪比喻什么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用鳄鱼眼泪形容一个人的假慈悲。因为鳄鱼流眼泪是属于生理需要,并非它伤心了才流出眼泪。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个坏蛋在他的朋友面前表现出的“慈悲心肠”。启示:告诉我们坏人往往以可怜的表像来欺骗好人,使其上当受骗。

典故传说

古代西方传说,鳄鱼既有凶猛残忍的一面,又有狡猾奸诈的一面。当它窥视着人、畜、兽鱼等捕食对象时,往往会先流眼泪,作悲天悯人状,使你被假象麻痹而对它的突然进攻失去警惕,在毫无防范的状态下被它凶暴地吞噬。

另一说,是鳄鱼将猎物抓捕到手之后,在贪婪地吞食的同时,会假惺惺地流泪不止。总之,此语是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而后约定俗成地引申为专门讽刺那些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悯善良之态的阴险狡诈之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滑铁卢比喻什么意思 滑铁卢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滑铁卢比喻惨痛的失败。象征意义:拿破仑一直打胜仗,直到在滑铁卢大败,便开始走下坡路,之后拿破仑被囚禁。所以滑铁卢用来形容由成功到失败的转折点。

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决战,最后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战败后,拿破仑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滑铁卢

滑铁卢是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小城市,交通发达,伦多以西1小时车程处,距尼亚加拉瀑布1.5小时的车程。与另一城市基奇纳毗邻,被称为K-W “双子城”。

滑铁卢比喻什么

滑铁卢比喻竞争失败。用来形容在决定关头时失败,形容由鼎盛时期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或者诱发导致衰败的关键性事件。引申义就是一个人失败的地方或是让一个人就此失败的一件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如何区分三种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学语文课的时候,就会用到很多比喻,但是比喻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那么怎么区分这三种比喻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操作方法

1

明喻,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存在,比喻词有好像,像等。例如:他像一只企鹅。这里他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企鹅就是喻体。

2

暗喻,即本体和喻体出现,比喻词是构成,成了等。例如:天上的云朵构成了一幅山水图。这里云朵是本体,山水图是喻体,比喻词是构成。

3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例如:掉光叶子的树上挂上了亮晶晶的毛条。这里本体和比喻词都没有,喻体是毛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咏柳作者把柳树比作什么 咏柳里把柳树比喻成什么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咏柳作者柳树比作碧玉,点出了柳叶的雅致,又将款款下垂的柳枝比作绿丝条,突出了柳枝妩媚的形态。全诗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首句写树,将树拟人化。作者将柳树比作碧玉,将柳树与妙龄少女联系起来,使人看见柳树的时候就能联想到一位少女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次句将柳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突出柳枝的妩媚。

第三句“绿丝绦”继续联想,用设问的手法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又赞美了春风,给人们以春的信息。作者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鸿门宴比喻是啥意思 鸿门宴比喻的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鸿门宴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原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熊心的人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

在鸿门宴当日,范增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可是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刘邦解了围,刘邦终于逃遁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明镜高悬的主人公是谁 明镜高悬比喻什么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明镜高悬主人公是秦始皇。传说在秦朝咸阳宫中有一面宽四尺,高五尺,正反面都可以照人的镜子,这面镜子很神奇,人在镜前镜中影子是倒立的,用手按住胸口照镜可以显示五脏六腑,可以看出人体内的病灶,还能看出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秦始皇经常用该镜对付身边的人。

明镜高悬比喻什么

明镜高悬在现在比喻的是官员判案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公正无私。也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能洞察一切。在古代的时候,明镜高悬的牌匾,以示官员判案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公正无私,这个词放在包青天包拯身上是最适合不过的。

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包公小时候被二嫂陷害掉入井中,得到一面镜子,滴上鲜血能照出世间魑魅魍魉之人,这就是后来的开封府三宝之一的阴阳镜,包大人就凭这块宝境,夜断阴,日断阳,明察秋毫,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传说包公临死时,怕后任贪赃枉法、残害良民,就命人把宝镜悄悄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才放心地闭上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象征爱情的花 古代比喻爱情的植物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象征爱情的花有很多,常见的有玫瑰花、合欢花、薰衣草、蔷薇、满天星等。

玫瑰花被人们称为“爱情之花”,是爱情的最佳代言,尤其是在情人节、七夕节等节日中,深受人们抢购。

合欢花多用来表达夫妻之间的爱意,寓意夫妻永远恩爱和睦。在国外,合欢花是神圣的爱情,在婚礼上一定要有合欢花。

薰衣草的花语有“等待爱情”的意思,多用于表达相爱不易、历经磨难的浪漫爱情。

蔷薇的花语有表示崇高神圣爱情的意思,尤其是红色的蔷薇,更是初恋者赠送的佳品。

满天星蕴含“清纯、致远、浪漫”之意,它的寓意表示真心的喜欢,还寓意甘做配角,象征着默默地喜欢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日月同辉比喻什么意思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月同辉比喻国家、民族有吉祥的大事发生的意思。日月同辉指的是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或者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日月同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绕太阳与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不同造成的。

日月同辉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出现日月同辉的现象需要太阳和月亮同时在地平线以上。理论上,只要大气条件比较好,除了农历十五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

但是还要第二个条件,就是天空的极限星等(能看到最暗的天体)不能太低,所以一般来说在太阳初升或者将落的情况下天空的亮度容易满足这个条件(即使是城市)。

所以在农历上半月(初四以后)在太阳降落时可以看到月相,依次从西方到东方。

在农历下半月(二十七以前)在太阳升起后也可以看到月亮,依次从西方天空到东方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黄花闺女的黄花是什么花?黄花用来比喻什么?

全文共 1952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人们经常会用“黄花闺女”这个词来比喻还没有结婚的小姑娘,不过黄花这个词听起来让人不是很好理解,黄花到底是什么花,为什么可以用来比喻未婚的小姑娘呢?黄花到底是什么意思,和少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黄花闺女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黄花闺女是什么意思

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脸两颊上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且能保持贞节。

还有一种说法是未经历人事的少女额头绒毛是黄色的。

所谓黄花闺女,是指还没婚嫁的女孩子。从另一种意义上,也就是处女。“黄花闺女”这种称谓在我国十分盛行。如今,很多未婚女子早已偷尝禁果,因而应该特指没有婚配无性经历的女子。

黄花闺女,即指“处女”。古代未婚女子梳妆时喜爱“贴黄花”,或用黄色颜料在额头、两颊画成花纹,或用黄纸剪成花样粘贴,或用黄色花瓣装饰。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黄花”代表高洁的菊花,引申女子的贞节。2、黄花闺女为何用来形容未婚女子

其实,我们在形容未婚女子的时候,黄花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菊花,在古代,人们都认为菊花是一种贞洁的象征,《神农本草经》中曾经有记载,这种花又被叫做节花,人们也喜欢用贞洁来赞美这种花,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未婚女子的贞洁是非常重视的,所以不会向现代这么开放,未婚女子都是保持纯洁的,和菊花的品性相似,所以就经常用菊花来比喻那些还有着处子之身的女子。它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女花,而在那个时候,“女”字也专门用来指未婚的女子,这么看来,在古人的思想里菊花和未婚的女子确实是有着很深的联系,所以就用菊花来比喻未婚女子。

可能大家也会想到,既然是用菊花来形容未婚女子,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她们叫做“菊花闺女”,而非要称为“黄花闺女”呢?大家都知道菊花的颜色最常见的就是黄色,而黄花就能直接的表达出菊花的颜色鲜艳,可以直接的表现出未婚女子的楚楚动人,在古代的时候,很多文人也会在诗句中用黄花来代替菊花。而菊花经过这些文人的加工以后,就有了黄花这么一个新叫法,也就有了“黄花闺女”的叫法,但是说到黄花不知道大家想起一句话没,“黄花菜都凉了”,这里也是黄花,但是这里的黄花并不是菊花,而是指的萱草,虽然都是黄花,但是并不是指的一种花。

其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一位公主长得非常漂亮,有一次在宫里游玩,累了就直接躺在了草地上,当时正好是梅花开放的时候,刮了一阵微风就把花吹落了,有几片花瓣恰巧就落在了她的额头上,花瓣在额头染上了颜色,她变得更加的妩媚了,宫女们看见都非常的惊讶,从那以后,爱美的公主就时常在额头上贴一朵梅花。传到民间以后,很多的女子就都效仿,但是梅花也是有季节的,于是有人就用了黄色花朵的花粉做成胭脂,然后用来化妆,因为粉料都是黄色的,而且一般用这个的都是还没出嫁的女子,所以这就成了对未婚女子的称谓。3、黄花闺女的传说

关于“黄花闺女”一词的由来,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南朝某年农历正月初七这天的下午,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廷里嬉戏。过了一会儿,寿阳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这时恰好有一阵微风吹来,将腊梅花吹得纷纷落下,其中有几朵碰巧落到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经汗水渍染后,在公主的前额上留下了腊梅花样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寿阳公主显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皇后见了,十分喜欢,特意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后才将其用水洗掉。此后,爱美的寿阳公主便时常摘几片腊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以助美观。宫女们见了,个个称奇,并跟着仿效起来。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不久,这种被人们称为“梅花妆”(或简称“梅妆”)的妆饰方式便在宫中流传开来(事见宋代李等撰《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后来,“梅花妆”又进一步流传到民间,并受到了女孩子们的喜爱,特别是那些官宦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舞女们,更是争相仿效。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运筹帷幄比喻什么人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运筹帷幄比喻有才能、有计谋、指挥若定的人,也就相当于是核心人物。运筹帷幄是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运筹帷幄最初是刘邦形容张良的,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众人的回答,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

全文共 137 字

+ 加入清单

拟人化是指根据现象将事物作为人来写,赋予事物人同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修辞方法。一般来说,没有隐喻,也没有表达人物的词。隐喻是一个例子,即用简单、具体、生动的东西代替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基本结构主要是本体、隐喻和隐喻。常用的隐喻是相似的、是的、相似的、相似的、相似的和相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道夫比喻什么样的人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清道夫比喻的是城市的清洁工。清道夫本意是指打扫卫生的保持干净的清洁工作人员,这本应该是褒义,但现在听到清道夫,大家都会想到一种鱼,这种鱼就是清道夫,现在的清道夫正在危害当地的鱼类。

有些喜欢养欣赏鱼的人员,为了方便,引进清道夫鱼,与其它观赏鱼一起饲养,因为清道夫鱼吸食藻类、底栖动物等,有助于保护鱼缸的清洁,方便了人员不用自己动手清理,但很快就后悔了!清道夫鱼不仅清理鱼缸的杂物,连欣赏鱼的鱼卵等都吞食,甚至吞食与其同体型的欣赏鱼,清道夫鱼生存能力非常强。很多人会看在清道夫鱼会帮清理鱼缸的份上,加上其味道不适合做饭菜,便将清道夫鱼放生到当地河流中,但这往往会给本土鱼带来致命伤害!

清道夫的生存能力很强,在中国又没有强劲的天敌,所以打破了区域的自然生态平衡,成为了危害鱼类的外来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