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鸡犬相闻的词语解释【实用20篇】

浏览

2930

文章

288

篇1: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豁然开朗等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豁然开朗解释】: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虎视眈眈【解释】: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起死回生【解释】: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激流勇退(jīliúyǒngtuì)【解释】:勇:果敢;退:退却,离去。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也指目前状态依然上佳的或有经验的前辈主动让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B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治疗。

不可思议(bùkěsīyì):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不期而遇:bùqīéryù。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期:约定。(注:“期”字在词中的解释为约定)

不屈不挠(bùqūbùnáo):屈、挠:弯曲,比喻屈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不速之客(bùsùzhīkè):速:邀请。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进阶必背词语解释俾昼作夜等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1.海外奇谈:【解释】: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2.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

3.胸无宿物:【解释】: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4.要言不烦:【解释】: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5.俾昼作夜:【解释】: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常用词语解释方法之比喻解释法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常用词语解释方法

一篇文章是由一连串的词语组成的,对词的意义和用法含含糊糊、解释不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表情达意。

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使用词语,除了靠平时的学、说、用外,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解释词语的方法很多,下面选择几种常见的方法略加介绍

比喻解释法

比喻解释法是将需要解释的词与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进阶词语解释穷山恶水等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42.A.穷山恶水[qióngshānèshuǐ]

解释】: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B.满城风雨[mǎnchéngfēngyǔ]

[解释]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C.津津乐道[jīnjīnlèdào]

[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D.力透纸背[lìtòuzhǐbèi]

[解释]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喜出望外中望的意思 喜出望外什么意思解释词语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喜出望外”中“望”的意思是:意料、预料、希望。“喜出望外”的意思是:因为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特别高兴。“喜出望外”出自苏轼《与李之仪书》,原文为: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的用例

1、听见有礼物给她,她喜出望外。

2、居住在台湾的爷爷终于回来了,大家真是喜出望外。

3、大丰收的时候,农民伯伯望着硕大的果实,喜出望外。

4、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5. 好久得不到你的音讯,今天你突然造访,使我喜出望外,对我来说,简直算得上是空谷足音。

6. 昨天买的彩票竟然中奖了,我喜出望外。

7. 听说大师到我校访问,同学们都喜出望外。

8. 爸爸帮我买了一盘超人碟片,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9. 见到此情此景时,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涌上心头。

10. 爸爸从澳大利亚回来了,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声名狼藉等

全文共 191 字

+ 加入清单

声名狼藉声名:声望、名誉;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不可收拾。形容名誉坏到极点。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的人。含贬义。狐:狐狸。假:借助。虎威:老虎的威势。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应该适可而止。比喻凡事不可多此一举,以致弄巧成拙的道理。

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可望而不可即等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jīnyùqíwài,bàixùqízhōng外表像金玉,瓤子却像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

可望不可即kěwàngérbùkějí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快刀斩乱麻Kuàidāozhǎnluànmá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qiǎofùnánwéiwúmǐzhīchuī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高级词语解释完璧归赵等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完璧归赵发音wánbìguīzhào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示例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强弩之末发音qiángnǔzhīmò释义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出处《史记·韩安国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示例至于军阀,那是~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D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得陇望蜀(délǒngwàngshǔ):陇:今甘肃东部。蜀:今四川中西部。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滴水穿石(dīshuǐchuānsh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断壁残垣(duànbìcányuán):垣:墙。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风调雨顺(fēngtiáoyǔshùn):调:均匀合适。顺:顺利。形容风雨适度,有利农事。

峰回路转:回:曲折环绕。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也比喻事情经过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G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不阿(gāngzhèngbùē):阿:偏袒、迎合。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各得其所(gèdéqísuǒ):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各行其是(gèxíngqíshì):指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根深蒂固(gēnshēndìgù):蒂:草木之根。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功亏一篑(gōngkuīyīkuì):篑:盛土的筐,指一筐土。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词语的运用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运用

理解词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词语,表情达意。

(1)同义词的运用:一般提供一个特定的语境,配备一组同义(近义)词,要求将这些同义词选填在适当的位置上。要注意词语的细微差异和搭配对象。

(2)词语的释义及辨误: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某个词,或选出释义有误的一项,可借鉴上述释词方法予以订正。

(3)选填恰当的关联词:要放在准确的位置上,注意虚词的搭配,防止滥用和残缺,充分利用选择题的题型特点,利用已知推断未知,选填好关联词语。

(4)理解选用成语:要注意成语的本义、比喻义及其适用的对象、场合和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7)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荒凉、冷落的意思。萧索

(10)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瑟索

(11)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惘然

(12)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膜

(13)看不起。鄙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常用词语解释础润知雨等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413、础润知雨chu3: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414、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415、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416、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

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417、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常用词语解释余能可贾等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161、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162、越俎代疱: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语见《庄子》。俎,祭器;疱,厨子。yuèzǔdàipáo

163、在劫难逃: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了。现在有时借指不可避免的灾害。

劫,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或"劫数"。

164、昭然若揭: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明显;揭,举。

165、振聋发聩(kuì):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耳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7)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因小失大

(38)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39)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40)且睡了,却理会却:且。

(41)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兀自:尚且,还。

(42)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逞辩:卖弄口舌。

(43)也合依我劝一劝:合: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进阶词语解释遏止等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50.A.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且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是指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B.过江之鲫[guòjiāngzhījì]

[解释]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C.蓬荜生辉[péngbìshēnghuī]

[解释]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D.聪明反被聪明误[cōngmíngfǎnbèicōngmíngwù]

[解释]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常用词语解释狗尾续貂等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狗尾续貂:续:连接。貂: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貂不够用了拿狗尾巴来顶替,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爱乌及乌:因为爱一处房子,也爱那房顶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爱与他(她)有关系的人或物。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盲目热衷的程度。及,达到。乌,乌鸦。

螳臂当车: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前进的车子。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

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J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津津有味(jīnjīnyǒuwèi):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特别有兴味。

惊涛骇浪:凶猛可怕的大浪;比喻险恶的境遇。骇:惊吓;震惊。(注:经常使用该词语的引申义)

精打细算(jīngdǎxìsuàn):(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精雕细刻(jīngdiāoxìkè):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做事认真细致。也说“精雕细镂(琢)”。

井然有序(jǐngrányǒuxù):形容整齐有序的样子。《“诺曼底”号遇难记》

迥然不同(jiǒngránbùtóng):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重点词语解释蠢蠢欲动等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蠢蠢欲动解释: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准备随时干某事。词性:贬义。

处心积虑:解释: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用法: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姹紫嫣红:解释: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鲜花的美丽。词性:中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