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鹤唳华亭太子最后为什么死(精品20篇)

浏览

3290

文章

205

篇1:日本圣德太子纪念堂旧址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圣德太子纪念堂旧址为大连市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圣德太子纪念堂旧址位于沙河口区中山公园内。2013年6月28日,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圣德太子纪念堂旧址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联合路62-3号(中山公园内),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日本侵占时期为了纪念日本天皇二太子圣德(上宫皇子)于1905年所建,坐西向东,砖木结构,面阔30米,进深17.7米,前门出厦,大门顶、灰瓦。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解放后改为沙河口区少年之家,现为沙河口区老干部局。该建筑东北30米原为圣德太子亭,现改名为“友好亭”。广场附近有当时建立的纪念石柱和公园南门前的一处纪念石碑,对于研究日本殖民统治大连的历史和当时重要建筑具有较高的价值。2003年在大政发(2003)89号文件中公布为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旧址建筑本体外墙基外东45米、南10米、西7米、北16米为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米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太子塘桥石马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太子塘桥石马为桐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子塘桥石马位于桐乡市崇福镇五丰村26号西面,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其它类。

2010年9月14日,太子塘桥石马被公布为桐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丰村:五丰村位于桐乡市崇福镇西门,东与星火村、新益村相毗邻,南与利顺村相连,西与芝村村相邻,北与联丰村相接,境内京杭运河直穿而过。全村农户947户(其中3户为2004年迁入的重庆三峡移民),常住人口4039人。总区域面积4.41平方公里,耕地2936亩,桑园1566亩,水域808.7亩。村内现有规模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永璂身为乾隆嫡子是怎么丢掉太子位的?

全文共 1357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是嫡子继位,但乾隆肯定还是喜欢皇后为他生下的孩子。而永璂身为乾隆嫡子,也没得过什么大病,健康成长,为什么最后却把太子位给丢了呢?其实也要怪乾隆和娴妃,这两人可以说毁了永璂的前途,而且让永璂失宠,地位也是得落到了谷底。其实永璂小时候还是挺招人喜欢的,但人选不如天算,母亲被打入冷宫,自己也跟着被连累,自后连个爵位都没有。

在乾隆朝,那拉皇后的嫡子永璂是个不可忽略的人物。

这位天之骄子原本生活事业一帆风顺,可因为父母的一次吵架,他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或许是大清在乾隆之前一直没有过嫡子继位的先例,这使得乾隆成了个有嫡子情节的皇帝。

刚开始富察氏皇后生育了两位皇子,乾隆都考虑过将他们立为太子。

可惜这两位皇子不幸都未及成年便去世了,让乾隆立嫡子的心愿一直未能实现。

等到那拉氏成为皇后之后,她也为乾隆生育了两位皇子。其中的长子永璂平安长大成人,成为了乾隆唯一一位成年的嫡子。

按理说,作为乾隆的嫡子,永璂被选作太子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事实上,一开始乾隆也的确很喜欢永璂,在永璂出生时,乾隆不仅写诗纪念,还专门赶去陪皇后生产,连给太后请安都顾不上了。

此外,乾隆给这个孩子取名“璂”也是有寓意的,璂的意思是天子皮弁里缝合镶嵌的玉饰。

可见永璂刚出生时,乾隆是非常喜欢这个嫡子的。

2

永璂顶着乾隆嫡子的光环,原本可以幸福快乐地工作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乾隆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765年,乾隆带着皇后开开心心去南巡。

谁知南巡途中乾隆和皇后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以致于乾隆直接把皇后送进了冷宫,帝后之间彻底决裂。

要说这件事最郁闷的就是永璂了。

自己的父母一起去度个蜜月,本来是件好事情,哪知道出去玩也能吵起架来,吵个架就能吵到要离婚的地步。

永璂知道,自己这个乾隆嫡子其实还是子凭母贵的,如果皇后失宠了,那自己嫡子的身份也就名存实亡了。

可是,面对如此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永璂却什么也做不了。

其实此时的永璂也不过才十三岁,放在今天就是个刚上初中的孩子。

然而皇室的风雨才不管永璂是不是孩子呢,虽然父母吵架的事情上永璂一点错都没有。

但所有的后果他都注定要承担了,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从此后,永璂就被乾隆“恨屋及乌”了。可怜的永璂就此失去了父亲的宠爱,探望母亲的自由以及成为太子的可能。

3

永璂失宠后,乾隆对这个所谓的嫡子再不关心。

乾隆三十五年永璂结婚,所娶的妻子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蒙古贵族女子,既配不上他乾隆嫡子的身份,也无法为他提供助力。

终乾隆一朝,永璂在事业上从未获得任何重用。

据《清史稿》记载,永璂稍微能拿的出手的“功绩”不过是负责编纂了《御制满蒙文鉴》总纲。

同时,向来对于加封皇子毫不手软的乾隆,竟然没有给过永璂任何的封爵。

要知道,除了永璂外,只有在富察氏皇后葬礼上表现不好的皇三子被封了郡王,其他乾隆所有成年的皇子都被封了亲王。

可永璂就连死后也没有得到过乾隆的任何追封,一直都只是十二阿哥。

永璂作为没有封爵的阿哥,虽然顶了嫡子的身份,但还是只得到了一个非常普通的葬礼。

永璂去世后被葬在端慧太子的园寝西侧。

同样是皇后的儿子,端慧太子的陵墓高大恢弘,而永璂的陵墓却是所有皇子中最小的一座。

纵观永璂悲催的一生,不得不说家庭和谐很重要,可惜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原本前途无量的永璂,就这么悲催的成了父母恩怨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鹤唳华亭》大结局看“怒”了 !“鹤可搏鹰”是真的吗?

全文共 2066 字

+ 加入清单

1月6日,电视剧《李和华庭》终于结束了。该剧的粉丝们说,他们被虐待的时间太长了,吃的太少了,还大喊“不够”。这位英雄的形象“胆小勇敢,坚持自己的第一颗心”很受粉丝们的欢迎。他还借此机会提出了“鹤是一种猛禽,可以为鹰而战”的口号。

图形自水印

鹤真的能对抗鹰吗?这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

鹤类猛禽,能打败鹰吗?☁

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判断出剧中的“鹤”指的是丹顶鹤。

图形自水印

从生物学上来说,鸟类通常分为六个生态群:猛禽、涉禽、鸣禽、登山鸟、陆鸟和游禽。丹顶鹤属于涉禽,不是猛禽。

猛禽主要指鹰形、鹰形和猫头鹰,如各种鹰、鹰和猫头鹰。然而,让我们暂时把这个概念放在一边,只看丹顶鹤的大小和力量——这种鸟真的足以和鹰竞争。

鹤和鹰能否平等竞争取决于对手鹰的力量。我们通常所说的“鹰”根据其形状和习性可以分为鹰、猎鹰、鹞、鹰、秃鹰、鹰、风筝、鱼鹰和许多其他种类。

除了一些鹰和格里芬,大多数鹰的体长可以超过1米,大多数鹰都在1米以下。例如,东亚常见的秃鹰只有55厘米长。城市中常见的红隼只有30厘米长。

虽然大多数鹰都有非凡的视力、钩状的喙和锋利的爪子,但丹顶鹤在体形上有明显的优势。

成年丹顶鹤的高度可达1.6米,翼展超过2米。如果和一只中小鹰发生冲突,场景与其说是“鹤斗鹰”,不如说是“鹤赶鹰”。大小差距太大,老鹰会盲目接受挑战吗?此外,许多鹰生活在森林、草原和沙漠地区,而丹顶鹤生活在湿地和沼泽,所以自然界中双方冲突的机会并不多。

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丹顶鹤将与一种大型猛禽——白尾海鹰发生冲突。白尾海雕是以鱼、野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的投机者。它们长约0.9米,翼展可达2米。它们的体型接近丹顶鹤。冬天,当地居民补充鸟类保护丹顶鹤,许多小鱼散落在雪地上。这些免费午餐引起了白尾海雕的极大兴趣。

丹顶鹤很高,能容忍鹰、狐狸和人类。然而,如果另一方碰运气,侵入巢穴区域,抢夺食物并威胁到鹤的安全,丹顶鹤也会表现出它无所畏惧的一面。

当白尾海鹰落入鹤群时,丹顶鹤毫不示弱,攻击海鹰。这是一对一的对抗。丹顶鹤展开翅膀恐吓对手,它们的长腿踢着敌人柔软的腹部,它们坚硬的长喙无情地啄着。白尾海雕在几秒钟内被击退。当然,白尾海鹰不会为了一条小鱼而与丹顶鹤决一死战。它的撤退只是为了保持实力,并继续寻找机会“弥补漏洞”

如果鹰的“勇气”反映在狩猎中,那么鹤的“勇气”则反映在自卫中。人们在动物园和保护区记录到,被逼到绝境的丹顶鹤可以吓跑两只老虎,而保护巢穴的沙丘鹤可以吓到美国黑熊爬树。

在浙江杭州,游客们捕捉到了与三只华南虎搏斗的丹顶鹤。

“如果一个人不攻击我,我就不会攻击他。如果有人攻击我,我会攻击他。”鹤的勇敢和克制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也许这也是丹顶鹤受到中国人青睐的原因之一。

宋徽宗的《瑞和图》画错了吗?☁

这是陆文熙对画中丹顶鹤的神圣评价。说起宋代著名的鹤画家,不能不提到北宋的宋徽宗和赵霁。《李和华庭》主人公小丁权的“金错刀”书法,是以宋徽宗自己的“瘦金身”为基础的。

在古今帝王中,宋徽宗的书画造诣是首屈一指的。他擅长工笔花鸟画,对外形和神韵有着精确的把握。他的画可以称为古代鸟类指南。

北宋政和二年(1112),正月十六日晚,一朵祥云挂在宫门上。十几只丹顶鹤漂浮在云层上,另外两只站在尾门的顶端。鹤的声音一直都能听到,人们来来往往都停下来欣赏它。为了记录这一奇迹,宋徽宗写了一个伟大的神级自然笔记,这就是著名的“红鹤图”。谁会想到宋徽宗,一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在画鹤的时候“颠覆”了。

宋徽宗的鹤类自然笔记《丹顶鹤图》

照片摄于辽宁博物馆官方网站

众所周知,丹顶鹤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然而,许多人分不清哪些部分是黑色的,哪些部分是白色的。当丹顶鹤折着翅膀在地上行走时,翅膀上的飞羽会像麻纤维一样遮住尾巴,给人一种翅膀是白色,尾巴是黑色的错觉。但是当它们张开翅膀在天空翱翔时,不难发现真正的黑色只是飞羽,尾巴是纯白的。

《红鹤图》中的飞鹤弄错了羽毛的颜色,飞行姿势不真实。当鹤飞翔时,它们细长的脖子会向前伸直,而不是像白鹭一样把脖子弯成S形。为什么宋徽宗在《红鹤图》中改变了原有的写实风格?这让人不禁好奇,他真的看到了在门口跳舞的鹤吗?

松鹤延长寿命的愿望

《李和花厅》中的宋代美学思想清晰、典雅、细腻。传统文化中对美和幸福的追求总是被保留下来。人们用蝙蝠象征好运,用龙眼象征完美,用丹顶鹤和松柏象征长寿。直到20世纪初的中华民国,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相比之下,野生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年,人工饲养的鹤的寿命可达70年。丹顶鹤是真正长寿的鸟类。

人们常说“松鹤延年益寿”,有许多描绘丹顶鹤站在松树上的艺术作品。事实上,自然界中的鹤和松树几乎没有重叠。丹顶鹤生来就有一双长腿,擅长涉水。它的栖息地是开阔荒凉的湿地。

照片摄于mohitkumar ghatak

丹顶鹤的觅食、繁殖和育雏都是在湿地完成的。它用像筷子一样的长喙寻找鱼和虾,并在茂盛的芦苇地上筑巢。

成年丹顶鹤一般体重超过7公斤,在世界15种鹤中排名第一。它的爪子不擅长抓东西。对于强壮的鹤来说,强迫它生活在松树上真的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独孤皇后伽罗为什么不喜欢杨勇?杨勇太子位被废杨广上位

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杨勇是伽罗还有杨坚的长子,但伽罗并不喜欢他,甚至还把他的太子之位给废了,转而立杨广为新任太子。不过我们都知道,隋朝基本上就是亡在杨广手里的,杨广在位时穷奢极欲,频繁发动战争,导致隋朝走向灭亡,为何伽罗一定要选杨广当继承人呢?实际上伽罗也没多喜欢杨广,只是她太讨厌杨勇了,因为杨勇背叛了她一生的信条。在剧中,陈氏也是帮助杨广上位的一大关键人物。

独孤伽罗为何不喜欢杨勇?

电视剧《独孤皇后》正在热播,独孤伽罗和杨坚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夫妻,伽罗从小饱读诗书,身上既有女人的柔美也有男子的英气。因为长相美貌气质出众,杨坚见到她的第一面便对她一见钟情。

但是独孤伽罗却告诉他,如果真的想娶自己为妻必须答应自己一个条件,她独孤伽罗这辈子绝对不会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自己丈夫心中也必须只有她一个女人,杨坚听完伽罗的这番话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并且保证自己今后无论如何都会对伽罗好。

杨坚说到做到即使后来当上了皇帝,后宫当中却也只有伽罗一个女人,不过让杨坚没有想到的是,伽罗身上却一直藏着一个大秘密,一个不能让他知道的秘密。

这个秘密并不是关于杨坚的而是关于两人的第一个儿子杨勇的,虽然杨勇是杨坚和伽罗的第一个儿子,但是伽罗心中却非常不喜欢他,反而是更喜欢他们的第二个儿子杨广。历史上杨勇虽然平庸无能,但是导致他彻底被废除太子之位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独孤伽罗给杨坚吹了不少的枕头风。

按说杨勇也是独孤伽罗的亲生儿子,还是她和杨坚的第一个爱情结晶,究竟是什么导致独孤伽罗对他如此的厌恶?这个秘密独孤伽罗一直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她临死之前才终于说出真像。

原来独孤伽罗因为她和杨坚的夫妻关系,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杨坚一样忠于感情善待妻子,却不想杨勇非但不赞成伽罗和杨坚的一夫一妻制,还公开提倡男人就应该妻妾成群的理论。而且在家中,杨勇对伽罗给自己选择的原配妻子非常的冷淡,反而对府中的莺莺燕燕十分的宠幸,为此杨勇的妻子多次跑到伽罗面前哭诉。

一来二去,伽罗便对杨勇感到非常的失望,反观自己的二儿子,夫妻感情和睦,每次进宫都带着自己的妻子。所以伽罗认为以杨勇的品行根本当不了一个好皇帝,认为二儿子杨广更适合继承大统。

临死之前伽罗把这个隐藏的秘密告诉杨坚,自己厌恶杨勇都是因为他品性不端,随后伽罗又说了五个字:他还背叛我,杨坚听到这五个字当场被吓懵,因为他一直帮杨勇瞒着一件事,没想到伽罗早就知道了。

原来杨勇不止是自己不甘心只有一个妻子,也看不惯杨坚只有伽罗一个女人。在他的认识当中认为男人就该妻妾成群,普通的男人都三妻四妾的何况他们帝王之家。于是便暗中多次给杨坚送美人,杨坚坚守承诺只爱伽罗一个人自然不会接受杨勇的美人。可没想到这件事还是被伽罗发现了,伽罗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给自己的父亲送女人,对他的意见就更大,便极力劝说杨坚废了杨勇。

陈氏助攻杨广上位

杨整是杨坚的二弟,杨家除了三子杨瓒是文职,其他都上过战场,但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杨整在跟随杨坚助隋伐臣的战役中,最终还是战死沙场了。而杨坚却喜获一位美女,她就是南朝陈宣帝之女、陈后主同父异母的妹妹陈氏,也就是历史中记载的杨坚后来封的宣化夫人。

据记载宣华夫人长得十分漂亮,在隋朝平灭陈国完成南北统一后,她被配入宫中为宫女,后被选为隋文帝嫔妾,并且她也是独孤皇后在世时,唯一后宫比较受宠的女人。后来独孤伽罗去世,她便成为了独宠后宫的那一个人。据史料记载,杨广曾经在杨坚弥留之际,还对她欲行不轨。

不过陈氏确实在杨坚在世时,助攻杨广颇多。杨广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并且一直觊觎太子之位,但是被封为太子的确却是杨勇,之后杨勇被杨坚和伽罗厌弃,被废太子其中就有他动的手脚。为了斗倒杨勇,杨广经常会给陈氏送礼,这让陈氏对他是十分有好感,更是帮他在杨坚耳边说好话,吹枕头风。

要知道独孤皇后在世时,唯有陈氏能够得到宠幸,她助攻杨广,对杨坚说的话,也是分量不轻的。直到后来,杨勇被废,杨广登基,可以说陈氏出了不少力。所以说在杨整战死沙场的灭陈战役里,杨坚虽然喜获美女,但是陈氏却成杨广登基的助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李世民为什么想立李恪为太子?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李治?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立太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不光是在为自己选择继承人,更是为这个国家选择一个可以接替自己延续下去的力量。唐太宗李世民就面临过这样的困境,先是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晋王李治,但是在李治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还是犹豫了,他想要改立李恪。那么,为什么李世民要这样想,最终为何还是选择了李治呢?

在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中,因为李世民曾经考虑过立为太子,而他后来被长孙无忌加害,所以引起很多人同情,在一些电视剧里,李恪的形象也都很正面。但回到当时的具体历史情景来说,李恪是不太可能被立为太子的。

李世民只是说过,李恪“英果类我”,算有一定程度的赏识,但还说不上最赏识。看看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是什么态度,对李恪是什么态度?

李承乾就不用说了,从小李世民就非常宠爱,即便后来谋反失败,群臣商量要处死,李世民还舍不得,最后才下诏废为庶人。贞观十九年,承乾在贬所病死,李世民还特地废朝,以国公礼下葬。

再来看魏王李泰。李泰以文学著称,又编纂《括地志》,书城之后,李自成各种赏赐。当时李泰已经出居长安延康坊的府邸,李世民亲临李泰宅邸的时候,下诏长安死罪免死,延康坊居民免一年租税。之后,李世民还想让李泰入宫住在武德殿,只是魏征反对,才作罢了。李泰被贬逐之后,李世民还经常提起他,并且对大臣说“我心念之不已”,说明即便他已经觉得李泰为人过于阴险,但依然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相比之下,李恪更早的记录并不多,只是在晋王李治已经被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又反悔,想改立李恪,才说了“英果类我”的话。但在长孙无忌表示反对之后,他就马上放弃了,并没有进一步坚持。这之后,李恪就被外放到地方去了,齐州都督。没多久,因为与乳母的儿子赌博,被告发后,被撤了都督的职务,封户也被削减了三百。

参与赌博这个事儿可大可小,但这么容易就被处理,说明李恪在李世民心目中本身地位就不高,只是找个借口处理他而已。为什么呢?

本来外放李恪,就是为了保证李治的太子地位不受威胁,同时也可以避免李恪因为觊觎太子位置,被坏人利用。但外放为都督,这是有兵权的职位,李世民可能事后也意识到不太合适,将来有可能起兵叛乱,所以就找了个借口罢免了都督职位。

既然李世民并不是太看重李恪,为什么又要征求长孙无忌的意见,想立他为太子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经历了李承乾和李泰争立事件之后,剩下的皇后嫡子就只有李治了,如果李治还不行,接下来就是庶子了。而庶子中,李恪不仅他妈是隋炀帝女儿,而其他也是当时还活着的李世民的庶子中最年长的,自然就轮到他了。

其实从李世民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他这时候试探长孙无忌的意思,并不是真心想立李恪为太子,只是试探一下长孙无忌而已。因为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关系太深了,从玄武门之变开始,长孙无忌就参与了,到后来又长期当宰相,但李世民这时候显然对他并不完全信任,是有所怀疑的。但他这样试探的结果是害了李恪,让长孙无忌对李恪提高了警惕。

高宗继位后,一开始长孙无忌主导下,将立刻又外放为梁州都督,这显然是为了安抚李恪,防止他有其它想法。因为当时高宗刚继位,最需要的是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大的动荡。但不久之后,就借着房遗爱谋反的案子,大肆株连,顺便就一起把李恪杀了,以绝人望。

皇家的孩子就是如此,往前一步当上皇帝就可以生杀予夺,主宰别人的命运,往后一步就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了别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武惠妃巧施妙计联手政客陷害太子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的武惠妃是怎么陷害太子

关于武惠妃联手政客陷害太子这件事,不能说是武惠妃多么的聪明,用了多好的计谋,只能说是当时李隆基沉迷美色,已经是昏庸无道了。

在当时太子的母后失宠之后,惠妃便去唐玄宗那里哭诉太子结党营私,想要谋害她们母子。久而久之,唐玄宗对太子非常不满,萌生了废了他的念头。后来,李林甫做了宰相。两人联合起来,继续构陷太子。而驸马杨洄也没有闲着,他也一直在诬陷,尤其是说他们与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

时机成熟之后,武惠妃便是召了太子等三兄弟进宫,说宫里有盗贼,结果太子三兄弟稀里糊涂的就披甲入宫了。这事也就奇怪了,宫里近卫这么多,竟然要让手无缚鸡之力的太子来,结果他们还真的来了。没想到武惠妃这个时候却说太子要谋反,结果唐玄宗稀里糊涂的就杀了太子三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李渊为什么不立李世民当太子?李世民称帝刻意弱化李渊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李世民算是李渊儿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但李渊却不立李世民当太子,导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虽说立长不立幼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但也不是说没被打破过,很显然李渊小看了李世民的决心,自己的大哥说杀就杀。好在李世民留了底线,没有弑父,但李世民登基称帝以后他有故意弱化李渊吗?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位时的确让唐朝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而李渊的功绩则平淡了许多。

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一部《隋唐演义》,让我们记住了唐朝有个绝世英明的君主李世民,他不但有勇有谋,还知人善用,天下均向心于他。

相对的在他的光芒之下,父亲李渊,兄长李建成显的非常窝囊,被世人笑成“傻子”,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历史的真相显然没有演义里面这么简单。

李世民是一名能干之君主的事实不容置疑,在他的执政期间,不但中国内部强盛,对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草原以及西域各族纷纷称呼他为“天可汗”。

但是为了能够把自己玄武门政变的这个黑点完全给抹去,在自己主持的《高祖实录》与《太宗实录》中大肆抬高自己然后贬低父亲的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的。

在隋唐演义中李渊是个极其没有主见之人,他几乎所有正确的决策都是李世民在背后推波助澜,但是事实显然不是,李渊相对于普通的隋朝贵族来说有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即他坐镇太原之时手中是握有实打实的军权,且被隋炀帝赋予周旋突厥人的责任,而从它履行这个责任的结果来看,隋末群雄并举之时突厥并未像五胡乱华那样获得南下称霸机会。

可见李渊在对突厥上是非常成功的,仅凭借这一点,你能相信李渊是一个毫无主见,甚至在自己儿子面前还十分窝囊的人吗?

对此我们明朝大学问家王夫之就曾写书进行反驳,尤其是在李世民最大的功劳“逼迫父亲起兵”这件事上。他写道“高祖慎之又慎,迟回而不迫起,故秦王之阴结豪杰,高祖不知也。非不知也,王勇而有为,而高祖坚忍自持,姑且听之而以镇静之也。”

简单的说就是李世民在私下做的任何事情,其实都没有逃脱李渊的控制,即起不起兵这件事上李世民没有说话权,李渊对这事心里明白的狠。

至于为什么李世民一定要弱化自己父亲?按理说依靠中国孝道的传统,他应该不遗余力的美化自己的父亲,生怕自己的父亲有什么地方不够好了。

这一切的根源来自公元626年7月2日,那一天李世民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之中,虽然李世民一直强调自己是受害者。

是太子李建成要杀自己,自己迫不得已的进行了反击,但从结果来看李世民成为最后的赢家,要杀他的兄李建成当场被他射杀。

而这一举动在严格的儒家伦理之中是属于大不敬的行为,所以李世民登基后为了能够彰显自己的合法性,是不得不极力美化自己,去掩盖自己曾经的小黑点。

如此一来原本隋朝末年的捍将李渊,成为了各种历史文献中不那么重要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孙悟空为何不直接告诉乌鸡国太子他父亲被杀的真相?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就吹出一口仙气有,然后一声“变”就成为了一个红金漆的匣子,吧白玉圭放在内盛着,道:“师傅您将此物捧在手心,到了天晓时分,穿上锦襕袈裟去正殿坐着念经,等我去看看他那城池。端的是个妖怪,我就打杀他,也在此间立个功绩。假若不是,且休撞祸。”三藏道:"正是!正是!"行者道:"那太子不出城便罢,若真个应梦出城来,我定引他来见你。"

三藏道:"见了我如何迎答?"行者道:"来到时,我先报知,你把那匣盖儿扯开些,等我变作二寸长的一个小和尚,钻在匣儿里,你连我捧在手中。那太子进了寺来,必然拜佛,你尽他怎的下拜,只是不睬他。他见你不动身,一定教拿你,你凭他拿下去,打也由他,绑也由他,杀也由他。"三藏道:"呀!他的军令大,真个杀了我,怎么好?"行者道:"没事,有我哩,若到那紧关处,我自然护你。他若问时,你说是东土钦差上西天拜佛取经进宝的和尚。他道有甚宝贝?你却把锦襕袈裟对他说一遍,说道:此是三等宝贝,还有头一等、第二等的好物哩。但问处,就说这匣内有一件宝贝,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共一千五百年过去未来之事,俱尽晓得,却把老孙放出来。

我将那梦中话告诵那太子,他若肯信,就去拿了那妖魔,一则与他父王报仇,二来我们立个名节;他若不信,再将白玉圭拿与他看。只恐他年幼,还不认得哩。"三藏闻言大喜道:"徒弟啊,此计绝妙!但说这宝贝,一个叫做锦襕袈裟,一个叫做白玉圭,你变的宝贝却叫做甚名?"行者道:"就叫做立帝货罢。"三藏依言记在心上。师徒们一夜那曾得睡。盼到天明,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喷气吹散满天星。

这就是孙悟空深知人性的做法,如果直接说出来,对方不一定相信的,因为唐僧在宝象国就吃过一次这样的亏。直接说出奎木狼是妖怪,反而被奎木狼变成了老虎。所以孙悟空的做法和猪八戒他们不同,总是多一个心眼。只有安排得水到渠成才能让对方相信。这是一个高度艺术化的过程,首先孙悟空知道人人都有好奇心,对未知的世界的探索的欲望。而且人人都喜欢宝贝,而且只相信他看见的和拥有过的东西。如果孙悟空不拿多几个宝贝,还会让乌鸡国太子以为他们偷了乌鸡国王的信物而不会相信父王被杀的事实。这样真相就很难浮现出来。所以孙悟空还要变几件宝贝就是要告诉乌鸡国王,我们不是偷宝贝的人,我们有的是宝贝,不稀罕你父亲的。所以孙悟空要做成一件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做成这个事要转好几个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章怀太子李贤墓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章怀太子李贤墓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章怀太子李贤墓位于巴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坝街道办事处太子路1号,年代为唐代,类别为古墓葬。

章怀太子李贤墓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墓东、北方向外延20米,西、南方向外延至现状房屋为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延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东城街道: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东至巴河1号桥、桑园坝,南至街心花园、南泉寺街,北门川剧园至滨河南路,辖3个社区居委会,9个居民小组,16130户,60000人。内设党政、群团、综治、安全、社保、民政、服务中心、信访、市政8个办公室和财政、司法、计生、东城派出所4个办事机构。办事处现有干部职工118人,其中行编51人,事业编制33人,退休34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为何曹丕临死之前,才册封曹叡为太子?

全文共 1770 字

+ 加入清单

册封太子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了,太子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只有将太子的人选早日确定下来,对于江山来说才是最稳定的事情。然而立太子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毕竟太子是将来要继承皇位的人选,就算有嫡长子继承制,也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而在三国时期,曹丕一直都没有确立太子,直到自己临死之前才终于将曹叡立为太子,这是为何?曹丕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确立曹叡为太子,反而在自己快死的时候才确立?1、甄氏失宠

曹睿的母亲甄氏曾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曹丕见甄氏有姿色,纳之为妻。刚开始很得曹丕恩宠,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后来曹丕妾室多了,得宠得子,渐渐疏远了甄氏。

220年曹丕称帝,携宠妾郭氏到洛阳,进封贵嫔,甄氏则被留在邺城,地位在郭氏之下,作为结发妻子而不立为皇后。所以甄氏愈发失意,有怨言。曹丕因此更加痛恨甄氏,于201年下令赐死甄夫人,据传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母以子贵,子更以母二得宠。甄氏的失宠也让身为长子的曹睿得不到曹丕的亲爱,甄氏死后,曹睿还被降了爵位。后来郭皇后因没有儿子,曹丕把曹睿过继到她门下,起初曹睿不高兴,曹丕为此差点立曹礼为嗣。2、身世有疑

历史上曹睿生卒年不详,只有大概的年份而没有确切的月日。据传曹丕娶甄氏时已有身孕,因甄家属河北豪族,曹丕为拉拢河北名门豪族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而娶甄氏。曹睿出生后一直得不到宗室的认可,因为古人很看重血统,尤其是帝王之家。这也是曹丕的一个隐痛。

根据陈寿《三国志》中记载,曹叡三十六岁驾崩,反推则可得出其出生于建安九年(204年),裴松之在为《三国志》补注时,对此提出异议:魏武帝曹操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才平定邺城,魏文帝那时纳甄后,因此明帝应该是建安十年(205年)生,以此计算至正月,是整整三十四年。明帝曾经改正朔,以去年的十二月为今年的正月,因此明帝年龄可强名三十五岁,而不是三十六岁。

《三国会要》中辩说陈寿记载明帝卒年有误,《三国志·明帝纪》中记载,延康元年(220年)曹叡十五岁,被封为武德侯,以虚岁反推即可得知,曹叡应当出生于建安十一年(206年)。

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写道,诸家都拘泥于“延康元年,曹叡十五岁,封武德侯”这句话,因此质疑三国志中记载有误,是不对的。《三国志·文帝纪》中关于延康元年的记载,大多是追述过去的事做背景介绍,而不一定实际发生在延康元年,曹叡封武德侯,应当在延康元年之前。按照《三国志·常林传》中的记载,“吉茂转为武德侯庶子。二十三年,坐其宗人吉本等起事,被收。会钟相国证茂、本服第已绝,故得不坐。”,可以得知吉茂担任武德侯庶子(属官名)是在建安二十三年时候的事,曹叡封武德侯也应该是在建安二十三年,而并非延康元年。如果将这个结论与《三国志》里曹叡十五岁封武德侯相结合,则曹叡死于景初三年时虚岁正好是三十六岁,《三国志》中记载没有错。卢弼认为,陈寿这样写是曲笔之意,读史的人只要用曹叡的年纪倒推,再结合甄夫人被赐死、曹叡久不被立为太子的事实,则明帝究竟是姓袁还是姓曹,就不言而喻了。3、曹丕早逝

曹丕的父亲曹操活了65岁,在当时已算是高寿。曹丕33岁登上皇位,正是壮年,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考察诸位皇子。然而自己心胸狭隘,加上伐吴失败更加抑郁,一场风寒竟使自己生命垂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其他的选择,临终前才正式确立了曹睿的太子地位。

曹睿身为长子,后过继到皇后门下,也算是嫡子。嫡长子的身份加上世家大族的认可让,曹睿最终登上皇位。

在实现统一问题上,曹丕既有希望于能有王化之举达到夙愿的诚心,也有兴国强兵而灭贼寇的强硬之志。虽然,两次伐吴却由于时机不成熟而无功而返,但由于统一志向的驱使,使得曹丕在位后期施政更需要富国强兵,以至于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其执政功绩对于中国文学此一时期的发展风貌与繁荣,也多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让后宫淑媛、昭仪已下的都各归其家。同月十七日(6月29日),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河南偃师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明风华中最精明的太子是谁?精明在哪里?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明风华》从一开播,网友们就开始吐槽朱亚文、汤唯、张艺兴等人的造型了。不过随着剧情的跟进,和展开,每个人物的性格也逐渐的丰满了起来,剧情也是越老越吸眼球了,很多人不禁感慨,《大明风华》又是一部“真香电视剧”。剧中老戏骨不少,除了饰演皇帝朱棣的王学圻,另一位演技爆炸让人欲罢不能的就是饰演王学圻儿子朱高炽的梁冠华。

提到梁冠华,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提到经常问“元芳,你怎么看”的狄仁杰狄大人,很多人就会发出“啊,原来是他”的感慨。

梁冠华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出演了不少电视剧,但是最为人熟知的角色,除了狄仁杰,就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市井小民张大民。很多观众在看了《大明风华》之后,觉得梁冠华把他最经典的两个角色合二为一了。

在前边的剧情里,朱高炽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怂,皇帝给他刀让他砍了争锋的二弟朱高煦(俞灏明饰),结果他吓得直接把刀扔在了地上,回到家腿都软了。每次见老爹,都如临大敌、战战兢兢,连自己的亲儿子都看不过眼,呵斥他能不能挺直腰板做人不再唯唯诺诺。

但是眼见着儿子朱瞻基(朱亚文饰)一心替皇帝老爹办事完全不留后路,有可能被皇帝利用而小命不保时,适时提点儿子皇帝的性格,分析时局。皇帝的三个儿子都有儿子,所以大孙子朱瞻基死了,他还有其他继承人可选。结果证明朱高炽的分析完全符合皇帝心理。梁冠华的一通分析仿佛狄仁杰再现,就是身边缺了张子健演的李元芳。

这时候观众才发现,之前怂弱的太子一直是扮猪吃老虎。梁冠华微胖的身材也给以弱示人的太子添彩,不堪大用的定位之外更添了一丝笨拙之气。但是从太子坐镇十年而没有大的差错,在如狼似虎的老爹和弟弟中间仍能保住太子之位,必有过人之处。

被撤掉监国之职后的太子,每天逗猫喂狗,小日子过得悠然自得。当被弟弟下套圈钱时,朱高炽没有直接掏钱,反而撒泼似的变卖家产,梁冠华卖家具时讨价还价的戏分让人物一下子变得有烟火气了,特别接地气,不能不让想起他的成名作《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他饰演的张大民和朱媛媛饰演李云芳——是李云芳不是李元芳——是两口子,两个人斗气斗嘴斗生活,贫嘴的梁冠华台词像抖包袱似的,特别像懂得隐忍、乐观生活的张大民。如今虽是太子之身,但砍价时散发出来的市井气息隐隐透着张大民的影子。

善解帝心、隐藏实力、伺机而动,所以大智若愚的太子朱高炽才是三个皇子里最精明的人,他懂得示弱,懂得安皇帝的心。但是在儿子受到危险时,又有挺身而出豁出性命的勇气,这样的朱高炽让人对梁冠华接下来的表演充满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太子岗遗址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太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子岗遗址是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编号168号,分类号19号.

此遗址位于邓州市穰东镇南600米的太子岗上.遗址北临郝庄村,南靠郑庄,西濒官庄及双庙村村部,西面古有淇河流经(很早已干,1958年将河沟填平)此河就是古人赖以生活用水的河流,现尚沿高出地面10米.呈缓坡隆起,遗址以岗的高点为中心,每边约呈500米的正方形,其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2-4米,出土器物有:鸭嘴形鼎腿、指纹鼎腿、鼎口沿、灰色高领罐口沿、红色和灰色的陶钵、陶杯底、陶器座、条纹灰色陶罐口沿、红色陶罐口沿,黑色陶壶、陶纺轮、石斧、鹿角和人骨架等物。根据器物断定,此遗址的文化性质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治水流域二期文化。1976年6月,地区文物普查队对此遗址进行了检查,认为此处遗址虽因群众挖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其保存部分尚大,地下埋藏着很多可供研究的重要资料,因此仍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河南省关于划定古遗址、城址、墓葬等地下文物保护范围的意见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精神,其保护范围为:

一、重点保护区:

从遗址边沿各向外扩50米为重点保护区。

二、一般保护区:

以重点保护区为四边为基线,向东延伸50米,向西延伸至官庄村东边大路40米,射击延伸至郑庄村北距郑庄100米处,向北延伸至郝庄村南,距村150米处。

另注:太子岗,位于邓州市东北26公里,穰东镇穰南居委会,郑庄村,草庄村三村之间,距豫23线300米,是王牌以仰韶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亲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高出地面10米,缓坡隆起呈边长500米正方形,总面积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6米,并且保护完好。

该遗址位于1963年6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编号148号,太子岗也称太子坡,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陈后主陈叔宝,幼为周师年居留穰,后归为陈太子,坡盖以后主得名”。

穰南社区:穰南社区 一、穰南社区基本情况穰南社区居委会位于穰东镇区南部,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690亩,人口1170人,外来务工经商常住人口4000余人。穰南社区是邓州市红旗支部,综合实力位居穰东前列,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2008年7月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竹里太子庙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竹里太子庙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竹里太子庙

坐落在家朋乡竹里村村中,坐北朝南,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00平方米。该庙为一进三开间,一层楼房,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顶,外砌封火墙,室内的木雕构件驼峰、雀替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每年的8月25日这一天都举行活动,该庙是为纪念越国公汪华两位太子而建。

家朋乡:家朋乡地处绩溪东北隅,距县城42公里,介于两省(皖浙)三县市(绩溪县、宁国市、临安市)交汇处,国土面积90余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68个自然村,99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3835户,总人口12969人,其中农业人口12432人,耕地面积6090亩,其中水田5310亩,山场约14万亩,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许家朋烈士的故乡。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太子甲鱼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此菜系泰安市劳动大厦刘华明制作。2000年被评为泰山名菜。此菜造型美观大方,营养丰富。

主要原料有甲鱼一只(约750克左右)、0鸡一只(约250 克左右)、 净鱼肉200克、盐5克、味精3克、白糖3克、柱侯酱10克、海鲜酱5克、胡椒粉5克、花生油100克、葱10克、生姜10克、大蒜瓣20克、蚝油5克、八角3克、料酒5克、肥肉10克、蛋清2个。

制作时将甲鱼宰杀洗净入开水中烫一下,去掉脂皮及四趾,保留盖,其余斩成2分大小的块,0鸡斩成同样大小的块,将甲鱼和鸡块先过水,再过油备用,锅中加底油下入葱姜、八角煸出香味,料酒、蚝油、柱侯酱、海鲜酱、盐、白糖 、 胡椒粉、高汤倒入甲鱼,鸡块烧制入味备用,大蒜入油炸出备用;甲鱼盖放入白碗内,周围入上炸好的蒜瓣摆成形,然后将烧好的甲鱼倒入碗内,用保鲜膜封好,上笼蒸30分钟取出;将鱼肉加肥肉制成茸,加蛋清、盐、味精、葱姜水调好味,入开水中氽成3分大小的鱼丸备用;将蒸好的甲鱼去汤汁,扣入盘中, 将剩余汤汁提芡,在甲鱼上淋花椒油;将氽好的鱼丸围在甲鱼周围,浇白卤汁,略加点缀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李承乾为什么要造反?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为何还要谋反?

全文共 162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太子,意味着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等到皇帝驾崩之后,太子便名正言顺地继位成为新皇。但是,这仅仅是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历史上还是有很多只做了太子,没能做成皇帝的人,比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最初就已经是太子,但是他却想到造反,丢了太子之位。既然已经确定他是太子,为何他还要这样谋反呢?

太子历来不好当,任何时候都一样。作为太子,意味着你将会是下一届皇帝,所以会有些人勾引你,在你身上进行政治投资,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更有甚者,就是有些觉得自己在政治上不太安全的人,会主动挑唆、撺掇太子去反对现任的皇帝。

而对太子来说,最大的危险也在于,自己在顺利登基之前,实际上始终是不安全的,现任的皇帝随时都有可能换人。而那些一旦被撤换的太子,从太子位上掉下来的人,也很难有好结果。所以,一旦有太子发现自己位置不保,就会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尤其是作为太子,皇位继承人,如果很不幸的遇到了一个长寿的父皇,自己的处境就很悲剧了,只能一直当备胎。有些更悲剧的人则是,好不容易熬到父皇驾鹤归西,自己登上帝位,但是自己也已经垂垂老矣,在龙椅上坐不了几天就也追随父皇而去了。

比如明成祖的太子仁宗,登基只有十个月就去世了,万历的大儿子也是好不容易熬到万历驾崩,自己当皇帝才一个月就去世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急不可耐的太子也会铤而走险,想提前登基。

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因为汉武帝本人长寿,所以太子当了多年,都有孙子了,还是太子。而且,人到晚年都怕死,皇帝也一样,英明神武如汉武帝,也不能免俗。最终,在巫蛊之祸中,太子因为被奸佞小人江充诬陷,说汉武帝生病是因为太子诅咒,汉武帝对太子起了疑心。

因为之前汉武帝已经因此杀了不少人,所以太子为了自保,最终被迫铤而走险,想趁汉武帝出巡之际,发动宫廷政变,控制长安,结果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太子和儿子都被杀,只有孙子被人救出,流落民间,最后才被霍光迎立为汉宣帝。

李承乾当时遇到的问题就是,唐太宗也和汉武帝一样,英明神武,虽然他还没有像汉武帝晚年一样搞封建迷信活动,但是因为李承乾性情大变,渐渐失宠,而魏王李泰又千方百计博取唐太宗的欢心,导致唐太宗有意废黜李承乾,改立魏王李泰为太子。

李承乾感到自己位置不保,就想到了效仿父皇发动玄武门之变,控制皇宫,迫使唐太宗提前退位,禅位给自己,他自己也能够提前登上帝位。但结果是李承乾准备不足,还没起事就被镇压下去了。

事后,唐太宗把李承乾铤而走险归结为魏王李泰的逼迫,所以,他在下诏废黜李承乾的同时,也把魏王李泰贬黜流放。但事实上,从整个过程来看,李承乾谋反的真正责任应该由唐太宗本人承担,而不是魏王李泰。

太子是国本,改换太子是大事,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当然应该自己乾纲独运,而不是犹犹豫豫,今天和这个大臣说说,明天和那个大臣说说,到处放风,试探风向。他到处放风,当然是李承乾不安于位,魏王李泰也就没有退路可走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否则如果他失败了,李承乾岂能善罢甘休?

当然,这种太子在处境危险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放手一搏,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武则天晚年,宠信上官婉儿、武三思、张易之兄弟、太平公主,作为太子的李显每天过得战战兢兢,儿子女儿都被武则天下诏处死。所以,张柬之、魏元礼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杀入皇宫,迫使武则天提前退位,李显提前登基。

此外,安史之乱前,太子李亨虽然没有被废,但是也过得战战兢兢,生怕哪天玄宗不高兴就废了他。所以,安史之乱发生后,一开始李亨跟随玄宗一起逃往四川,除了长安没多远,经历了马嵬坡之变,玄宗不得已赐死杨玉环,李亨就和玄宗分道扬镳,独自逃走了。分开没多久,就宣布提前继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这也是一次小型宫廷政变。

到了宋朝,吸取唐朝宫廷政变和诸子夺嫡的教训,干脆形成了不怎么提前立太子的习惯,结果是太祖没立太子,最后被弟弟太宗夺走了皇位,他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没得到好结果。清朝经过前期的多次夺嫡斗争,最后也形成了金匮藏书的办法,不再公开宣布谁为太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太子滩农业观光园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曲沃县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故都,古代的“太子滩”是一片“浒水”,因晋献公长子太子“申生”为救弟太子“奚齐”遇难而得此名,并且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太子滩位于曲沃县城北1公里,这里一望无际,土壤肥沃,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泉水潺潺,在雪花飘飞的冬季,能让你饱尝一番生机盎然、果实累累的田园风光;阳春三月,能让你领略一回人在田间行,鸟在架上鸣,花在身边开,蝶在花上舞的花园式农庄迷人景象。目前,太子滩是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农业园区占地1000亩,建设有80栋温室大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莲神太子庙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莲神太子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莲神太子庙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赤水镇大禾村,庙里供奉着“莲神七太子”塑像。庙正门两侧书写三幅对联:“庙貌垂千古,威灵镇四方”;“莲花广织田地锦,仙子深通世人情”;“神妙香缘联闽粤,太和气象映乾坤”。门楣上头写有“莲神太子庙”。

千百年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当地村民都著举办酬莲神、庆丰收的庙会活动,届时闽赣两省各地客商云集赤水大禾村参加庙会庆典活动及白莲交易等商贸活动。每年庙会活动期间都举行特殊的仪式将莲神太子神请出来参加群众举办的游庆活动,即使在文革破四旧时期该活动都没有终止过。

大禾村:大禾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汉武帝心中最大的痛:本只想敲打太子 为他铺路 没想到下手太重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汉武帝,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然而他晚年发生的一场巫蛊之祸,令他深感痛苦和后悔。汉武帝原本只想教训太子刘据,为他铺路,却不料行动过重,导致悲剧的发生。

巫蛊之祸的起源令人疑窦丛生。当时的丞相公孙贺,权势滔天,却有一个品行不端的儿子公孙敬声。这位年轻的官员挪用军资,最终被捕下狱。公孙贺为了救他的儿子,接受了抓捕逃犯朱安世的任务,以此来交换公孙敬声的性命。

朱安世却在被捕后,指控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涉及巫蛊诅咒天子的事。公孙贺父子被捕后不久,莫名其妙地死在了狱中,并遭到了灭族的命运。巫蛊之祸蔓延,涉及甚广,数万人丧命,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儿子卫伉等人也被杀害。

汉武帝重用了刘屈氂等人,借着追查巫蛊之事,扩大了对卫氏一族的追查。汉武帝对太子刘据的喜爱却是众所周知的。汉武帝在刘据还年幼时就立他为皇太子,赋诗祝福,表达对其的喜爱。汉武帝每次征战,都让刘据代为监国,对其处理政务的能力非常认可。

汉武帝却未料到太子刘据最终敢于谋反,甚至自杀身亡。巫蛊之祸的追查导致刘据害怕被诛杀,于是在权臣石德的策划下起兵谋反,尽管成功诛杀了部分涉案人员,却无法逃脱汉武帝的严厉镇压。

太子刘据的死令汉武帝痛苦不已,他后悔不已。汉武帝对刘据的喜爱与信任,以及他对于太子的期望,让他内心深处感到巨大的痛苦。汉武帝为此建立了思子宫和望思台,以寄托他对太子的思念之情。

尽管巫蛊之祸最终平息,但汉武帝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不仅失去了太子,还在为太子复仇的过程中失去了许多珍爱之人。这场悲剧令汉武帝深刻地认识到,权力的游戏常常充满了险恶与无常,即使是伟大的帝王也无法完全掌控一切。

汉武帝的晚年经历,既是一个帝王家庭的悲剧,也是权谋斗争的缩影。他的痛苦和后悔,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动人故事,让人们深思权力与人性的关系,以及历史的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汉武帝的故事提醒我们,权力与情感的交织往往引发复杂的局面,成为历史的重要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鹤唳华亭太子妃是谁?太子妃张念之结局是什么?

全文共 1448 字

+ 加入清单

《鹤唳华亭》中萧定权娶了太子妃张念之,张念之是张陆正的女儿,只不过这场婚姻他们双方都没有选择,萧定权喜欢的人并不是太子妃。但太子妃却爱上了萧定权,所以这又是一场注定的悲剧。对于太子妃来说,她十分嫉妒顾阿宝,但也不愿让萧定权伤心,这段感情中张念之也算是受害者之一。那张念之最后结局到底怎么样了呢?下面赶快来看看吧。太子妃是谁?

《鹤唳华亭》萧定权娶了谁当太子妃?相信大家也是非常想知道的一件事情,不过鹤唳华亭萧定权太子妃是谁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鹤唳华亭》是一部IP剧,改编自同名小说。故事里,顾阿宝本名陆文昔,是清廉官员陆英的女儿。遭遇家庭变故前,她已经认识萧定权,并且,和萧定权互许终生。父亲被齐王害死后,陆文昔化名顾阿宝,潜入东宫当涣衣婢女。萧定权和齐王明争暗斗,顾阿宝替萧定权出谋划策,逐渐成为萧定权的头号军师。

电视剧《鹤唳华亭》中,萧定权是男一号,理所当然的,他有好几条感情线。在萧定权的身边,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女人,她们一个是聪明伶俐的婢女顾阿宝,一个是温柔端庄的太子妃张念之。

张念之虽然是萧定权名义上的妻子,拥有太子妃的头衔,但和顾阿宝比起来,张念之的存在感其实很低。

记得小说中有一个片段,萧定权和顾阿宝同房,张念之撞破这一幕,她一边哭,一边给了顾阿宝一耳光。在张念之离开后,顾阿宝担心萧定权惹上麻烦,让萧定权也离开。萧定权拒绝了。当时,萧定权的母亲去世,按照规矩,萧定权不能和妃嫔同寝。要是被其他人抓住把柄,萧定权的太子之位或许会被废,尤其是萧鉴不那么喜欢萧定权。萧定权能为顾阿宝做到这一步,喜欢她是肯定的。

小说中萧定权对顾阿宝说:“给我生一个世子吧,长得就和我一模一样。”可见他心里在意的人,是顾阿宝,而不是太子妃。萧定权最爱的女子一直都是顾阿宝,萧定权明里暗里都在保护着她,不然以顾阿宝赵王细作的身份,顾阿宝可以被杀一千次,死不足惜。萧定权因为爱,没有揭发,不然顾阿宝早死了。

这一切都是真名萧定权喜欢的是阿宝啊!太子妃张念之结局是什么?

电视剧《鹤唳华亭》热播中,虽然这部剧对外官宣主打的是权谋,但实际上电视剧原著小说是一部言情小说,小说中男主萧定权一开始就是有老婆的人,那就是太子妃张氏,不过太子好像并不喜欢她,张氏只是萧定权名义上的妻子,萧定权喜欢的当然是女主阿宝!张念之注定没办法获得这份幸福。

不过出演张念之的小姐姐很好哦,是程小蒙扮演的,程小蒙的家里是开火锅店的,因此她对各类火锅都了如指掌,不仅会吃,还会做,真的了不起了!鹤唳华亭张念之扮演者程小蒙个人资料

程小蒙(Serena),原名程小晋、程筱净,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

2007年,参加“环球小姐”选美比赛,获得重庆赛区亚军、全国总决赛第四名,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9年,参加东方卫视选秀娱乐节目《加油!东方天使》的比赛,获得成都赛区五强。2012年,担任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娱乐节目《娱乐18点》的主持人;之后,程小蒙选择去美国游学,并淡出娱乐圈。

2015年,出演个人首部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从而正式复出,她也因此受到关注。2016年,主演古装悬疑剧《热血长安》。2017年,主演古装传奇剧《赢天下》;同年,主演古装言情剧《东宫》。2018年,在都市青春剧《泡芙小姐》中饰演玛丽。2019年,主演都市情感剧《约定期间爱上你》。

程小蒙拥有娇俏的身材和醒目的大长腿,她在一组写真中,以清新素雅的装扮让人耳目一新,而她骨子里的机灵劲儿则从眼神之中爆发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