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鹦鹉鱼怎么繁殖后代汇编20篇

扦插繁殖即取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疏松润湿的土壤或细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下面是问学吧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鹦鹉鱼怎么繁殖后代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浏览

6103

文章

1000

篇1:猫繁殖时要注意的四个地方,猫咪配种注意事项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猫的种类很多,各种猫的初次发情年龄也不尽相同。泰国猫等外国型的猫初次发情一般在5个月龄或更早,其它大都在7个月龄。公猫性成熟比母猫晚,大约在7至12月龄时进入性成熟阶段。个别要到2岁才成熟。

猫咪

母猫每年发情3至4次,尤其到了春天,平均3至4周便发情一次,而且会反复发情。发情持续时间的长短,因猫的品种不同有所差别,一般在3—15天。

一般猫的配种活动在春天达到高潮,夏天则降低,秋天也是发情季节,但是没有春天时强烈。通常10至12月份不发情。母猫发情的表现有:性情比平时更温和,食欲减退,排尿次数增多,喜欢主人抚摸,把腹部紧贴地面摩擦等。配种季节的公猫比较敏感,不喜欢主人接近它,食欲下降,排尿地点不固定,这时的公猫在很远就能听到母猫的叫声,或嗅到母猫的气味。一旦发现发情的母猫,便在母猫的周围徘徊嘶叫和撒尿,刺激母猫进行交配。这种现象在春季的夜晚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俗话常称为“闹猫”。

为了保证下一代品种优良、个体发育健康以及母猫的健康,配种时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是纯种猫,应选品种相同的交配

2.公、母猫身体健康

3.公猫和母猫都已性成熟

4.体型小的母猫不宜与体型大的公猫交配。

母猫妊娠的第3周,其乳房发红,周围的毛稀疏。初次妊娠的母猫这种现象不明显。妊娠的4至5周时,用手能摸到胎儿。触摸的动作要轻柔,否则容易导致母猫流产。临产前两周,母猫不安,时常寻找安静的地方做窝准备生产。主人应准备一个适当大小的产箱,可用木箱或硬纸盒制作。产箱应放置在安静、温暖、干燥的地方,温度不能低于22℃。

母猫分娩后,主人最好小心地为母猫更换垫料,并尽早让幼仔吃上初乳。刚出生的小猫主人不要抚摸,因为仔猫闻到人的气味后就不愿吃母猫乳。仔猫生长到3至4个月龄时,应给注射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刺五加的繁殖方法 刺五加怎么种植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想着刺五加功效强大,能不能自己在家也种植一些,可以的。小编这就来教大家怎么种植刺五加。快来学起来吧!上本网了解更多刺五加的繁殖方法

刺五加的繁殖方法

利用半木质化嫩茎作扦插材料,于6月中下旬,剪取刺五加成株上半木质化的嫩枝,将采回的野生刺五加嫩枝剪成15-25cm的小段(上端平口,下端斜口),每段至少保留一个芽,并留有两片复叶(小叶剪下一半已降低蒸腾作用)。将剪好的插穗捆成小捆,斜口端向在10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3小时后进行扦插。

刺五加的栽培技术

插前采用倒插催根,即将成捆的刺五加插穗,倒置于土沟内,根部离地面2~3厘米,培好沙子,上面盖地膜,使插穗根部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再用于扦插。或采用电温床扦插,都有利于生根。

刺五加的生长习性

生于森林或灌丛中,海拔数百米至2000米。[1]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微荫蔽。宜选向阳、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

刺五加在中国医药学中做为药物广泛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久服“轻身耐老”,与它药配伍亦可“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另雷教著《炮炙论》记五加皮有“阳人使阴,阴人使阳”的作用。国外对人参及其近缘植物刺五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和人参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双眼无花果鹦鹉的形态特征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双眼无花果鹦鹉(详情介绍)

双眼无花果鹦鹉(详情介绍)理想的体长应在15cm左右,理想的体重应在42-55g之间。因外形长的十分可爱迷人,又属于小型鹦鹉,受到很多年轻女子的喜爱。双眼无花果鹦鹉的面部由复杂的颜色组成,前半部像带着面罩,脸颊和耳羽深红色,额顶部至眼睛的侧面均是辉煌的碧蓝色,一条绿线穿过顶部和背面的眼睛,红色的脸颊下面具有蓝紫光染色,并一直持续到喉咙。翼覆羽为明亮的绿色,初级覆羽为蓝色。次级飞羽是沉闷的绿松石蓝色,具黑色的外螺纹和内螺纹。所有的羽毛呈现黄白色带,底部有绿色与黄色的滚边。较低的下体全部展现出一种黄绿色的颜色,比背部稍浅,双翼侧面沿着翼边的羽毛闪烁着黄色的长条,尾下覆羽灰色。鸟喙强劲有力,铅灰色并具暗灰色的蜡质,虹膜深褐色,腿爪灰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孔雀鱼怎么大量繁殖?孔雀鱼的繁殖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孔雀鱼怎么大量繁殖?孔雀鱼繁殖不分季节,既使是冬季也能正常生产。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可以繁殖一次,且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因此也有“百万鱼”之称。而小鱼在养殖3~4个月之后,就具备生殖能力,可以再繁殖下一代。

孔雀鱼怎么大量繁殖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以保证小鱼的生存,然后按1雄比4雌的比例放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

孔雀鱼怎么大量繁殖

孔雀鱼的繁殖培育可以说是孔雀鱼饲养中的主旋律,要培育出优良的子代鱼,必须经过层层严格选拔,优胜劣汰,而最终达到理想状态。孔雀鱼的品质优化要从选取种鱼开始,专门挑选那些品系特征明显而且健康的鱼只来做种鱼,严格分缸交配,待到产子完成后,要对子代鱼进行淘汰,这样一次次的繁殖,一次次的淘汰,直到达到理想状态为止。

孔雀鱼怎么大量繁殖

孔雀鱼繁殖期间的注意事项:小幼鱼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过0.5。产仔后,要立即捞出母鱼否则母鱼有可能吃掉鱼仔。.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亲鱼产完捞出繁殖缸后,需要单独静养1~2天才能放回主缸。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11次里头3次产仔很少,随着体型的增大会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面罩情侣鹦鹉品种简介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面罩情侣鹦鹉

很多爱鸟者可能对面罩情侣鹦鹉并不陌生,它们是一种常见的宠物鸟,由于羽毛鲜艳,成对一起的鸟儿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爱情,所以它们受到不少人的喜爱。跟马达加斯加爱情鸟(详情介绍)一样,野生的面罩情侣鹦鹉也会常常光顾农作物区,所以农民们基本上不会想到要把它们当成宠物来饲养。

面罩情侣鹦鹉属于无危物种,它们来自非洲,不过因为被人类饲养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它们。如果你想饲养面罩情侣鹦鹉,可以先去宠物交易市场看看。

面罩情侣鹦鹉的别名很多,比如黄领牡丹鹦鹉、面罩爱情鸟、黑头牡丹、黄襟黑牡丹鹦哥、(黑)伪装情侣鹦鹉等都是它们的别称。

中文学名:面罩情侣鹦鹉

二名法:Agapornis persona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鹦形目

科:鹦鹉科

族:非洲鹦鹉族

属:情侣鹦鹉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哪些植物对鹦鹉有害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

如果你的鹦鹉可以随意在家中游荡,它很有可能被家中种植的五彩缤纷的植物所吸引。并不是每一种危险植物都是全株有毒的,有时候,造成危害的部分只是种子、叶片或是茎。若是你无法肯定,请先假设整株植物都对鹦鹉具有危险性。下面小编就带着你一起了解哪些植物对鹦鹉是有害的。1. 杏仁种子、桃子种子以及牵牛花种子中含有氰化物(一种剧毒物质)的前趋物。但是杏仁与桃子的果肉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2. 水仙、风信子、黄水仙、百合等室内植物都是有毒的,而含毒量最高的地方为球茎。若是误食,则会造成恶心、呕吐、腹泻、抽慉等状况,也有可能因此丧命。3. 某些仙人掌类是具有毒性的,如蓖麻子。黛粉叶类为一种常见的家庭植物,它也具有毒性。4. 槲寄生的所有部分具有毒性,特别是浆果。5. 紫藤的种子和豆荚有毒;而紫杉的叶片、树皮与浆果也具有毒性。6. 有些做为食物的植物也很危险,包括大黄的叶片、马铃薯植株的任何绿色部分,以及蕃茄果树的叶片。大量食入这些植物可能会导致死亡。7. 请注意美丽多彩的月桂树,以及其近亲的杜鹃花。这些植物都具有毒性。英国长春藤也是祸首之一,其叶片与果实有毒。8. 大量食入黄蘗的叶片与茎也非常危险。9. 圣诞红的全株具有毒性,冬青的果实与绣球花的叶片也是。10. 请特别小心殴铃兰,即使是盛装这种植物的容器内的水,也具有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鸡尾鹦鹉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鸡尾鹦鹉

鸡尾鹦鹉属于典型的攀禽鸟,人工饲养可以用一般的鹦鹉架饲养,这种鸟喜欢不停的咬,因此鸟笼应考虑使用金属笼或耐咬型的笼子。主要栖息在干燥与半干燥的各种林地、灌木丛、河流边的森林区、荆棘丛、果园、农场田园、平原、路边等地区。每对鸡尾鹦鹉的繁殖笼大小为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40厘米,栖杠宜选用硬木或硬树枝,直径2厘米左右。食水用具应结实、稳妥,防止被咬坏或蹬翻。巢箱可用五合板制成封闭式的巢箱,大小为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6厘米,中间最好加一块5厘米高的隔板,巢箱正面开一个6-7厘米的出入孔,内垫锯末。沙盘最好用铁皮托盘。水罐每天或隔大清洗1次,更换清洁饮水。青菜每天或隔天喂1次。沙盘每周清理1~2次,食罐、水罐及用具应每月消毒1次。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调节室温,预防疾病的发生。冬季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应加强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雨伞凤头鹦鹉品种简介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雨伞凤头鹦鹉

雨伞凤头鹦鹉的名字源自于它们张开时犹如伞状的羽冠,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它们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此外,因为雨伞凤头鹦鹉全身几乎都是白色,所以它们也常被人们称为白凤头鹦鹉。雨伞凤头鹦鹉是一种会说话的鹦鹉,不过它们并不是那种能言善辩的种类,它们只能说较简单的单词等。

其实饲养雨伞凤头鹦鹉的人不在少数,它们通常对人友善,但有时会略显聒噪,所以如果喜欢安静的人可能要慎重考虑一下是否要饲养雨伞凤头鹦鹉。

跟很多鸟类一样,雨伞凤头鹦鹉的数量在过量捕猎和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大幅减少,据说在印尼,还有一些居民会以雨伞凤头鹦鹉为食,因此它们被列为易危物种。

中文学名:雨伞凤头鹦鹉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鹦形目

科:凤头鹦鹉科

族:凤头鹦鹉族

种:雨伞凤头鹦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和尚鹦鹉幼鸟的饲养要点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和尚鹦鹉在美国的野外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了,并且和尚鹦鹉还会在都市的电线杆上筑巢,即使是很恶劣的严寒天气,它们也能好好的存活,所以在美国,约有10个洲是不能饲养、贩卖以及繁殖和尚鹦鹉的。在我国,和尚鹦鹉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品种,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些关于和尚鹦鹉幼鸟的饲养知识。

和尚鹦鹉

一、和尚鹦鹉的习性

和尚鹦鹉生命力强韧,非常能够适用环境,美国为例,许多逃脱後的和尚鹦鹉都在当地顺利的生存下来,使得美国野外的和尚鹦哥越来越多,在都市经常筑巢在电线竿上,即使像芝加哥、纽约冬天如此严寒会下雪的气候,它们也能安然生存。和尚喜欢洗澡,有时候声音过於吵杂,啃咬功力强,破坏力十足,所以得提供树枝或玩具之类的东西让他们啃咬。

二、和尚鹦鹉鹦鹉幼鸟饲养注意

1、幼鸟选择注意

不要小於20天以下的幼鸟,容易失败,建议应购买出时一段时间的鹦鹉,如30天左右已经开始爆羽管的和尚幼鸟。

2、幼鸟喂食注意

喂食的量以4~6个小时能消化完毕的量为佳,食物必须松软,幼鸟才容易进食,要确定食盘已空再喂食。

3、饲养温度注意

在饲养鹦鹉幼鸟一定要注意保温,建议进行人工饲养幼鸟时,环境温度不宜低於35度,幼鸟身体较脆弱,饲主应多加注意。

4、重视环境卫生

养鸟要注意日常卫生,保证幼鸟箱不能让粪便污染,保证清洁卫生,如笼内环境杂乱,很容易使幼鸟生病或染上寄生虫。

5、鹦鹉断奶过程

鹦鹉大概60 天大就开始会对食物发生兴趣,并对食物初步的啃咬和学吃。可在保温箱内放置软固体食物。

6、断奶时间注意

鹦鹉幼鸟到了大概90 天大可以进行断奶,此时幼鸟以能顺利进食,食量约鹦鹉正常的一半以上,喂食流质递减。

7、食物颜色注意

幼鸟容易被不同的颜色、形状、质地的食物所吸引,牠们对这些颜色鲜艳、品种繁多的食物表现得很兴奋。

和尚鹦鹉

三、和尚鹦鹉幼鸟日常护理

1、慎防蚊子叮咬

幼鸟由於还在发育,有些皮肤未能完全被羽毛覆盖,或者动作比较慢,有时候会受到蚊子叮咬,叮咬在眼部的,那麽就比较麻烦。饲主应留意发炎情况,伤口处涂氯霉素眼膏,份量要少。

2、避免消化不良

幼鸟素囊炎症状呕吐,拉稀,精神差,无食慾,鸣叫弱,羽毛蓬松,身体无力,触摸素囊,素囊内有硬物,或者食物超过24 小时仍然不能消化。

人工繁殖和尚鹦鹉的难度并不大,并且和尚鹦鹉的繁殖属于入门级别的,全年均可繁殖。新手饲养鹦鹉的话,店家一般都会推荐和尚鹦鹉,并且这种鸟儿性格温和,还很善于模仿,所以有兴趣的鸟友们不妨饲养一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澳洲国王鹦鹉的饲养要点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澳洲国王鹦鹉

若要饲养国王鹦鹉须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其飞翔及活动,因为牠们常会变的体重过重而导致肥胖及懒惰,啃咬力不强,喜爱至地面上活动,饲主需为牠们定期驱虫,以防寄生虫感染,个性友善,对其他的种类没有攻击性,刚引进饲养后很快能适应主人与新环境,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健壮。澳洲国王鹦鹉主要栖息在海拔1625m以下的山区森林中,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有迁徙的行为。繁殖期间主要栖息在潮湿浓密的森林、峡谷区森林、开阔的尤佳利树林、草原林地、河流旁的森林等地区,而繁殖期外会出现在农作物园区、公园、郊外、住家的花园等地区经常造访公园与花园让人类喂食,通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

但繁殖期外会有许多未成熟的亚成鸟聚集在一块,数量约50只或更多,觅食的时候常与玫瑰鹦鹉(Rosella)或钢钢巴丹(Gang-Gang Cockatoo)等其它鹦鹉聚集在一起,天气热时活动力低,到下午时分会恢复活力,繁殖期在9-2月间,一次约产3-6卵(大多为4颗),孵化期20天,5星期后幼鸟羽毛长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鹦鹉是怎么说话的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学舌需要方法及训练

不少人应该都会好奇为什么鹦鹉能够模仿人类说话,只是我们一般不会去深究而已。虽然鹦鹉能够学舌,但是也需要饲主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不同的鹦鹉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这需要饲主又足够的耐心。有的饲主因为心急可能采用一些偏门或者极端的方式,这是不可取的。还是应当掌握好的方法并且顺其自然。

人能够发声是因为人类在自身食道和气管的上部有喉咙的存在,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当然也会因为食物呛在食道而导致死亡。相似的,鸟类拥有鸣管。这是一种内凹的环状腔结构,其内部有一层薄膜(类似鼓皮),它位于鸟类的肺腔到气管的之间部位。因为这样的构造使得鸟类只能发出很少的声音。但是它们鸣管的特殊位置决定它们能发出我们人类不可能发出的声音来。鸟儿可以通过气管两侧的鸣肌来控制鸣膜的紧张度,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使得鸟儿们用一副鸣肌或者另外一副,可以鸣叫出双重奏的效果,即可以一边鸣叫升调,一边可以鸣叫降调,他们也可以一秒钟长处30种不同的调子来,甚至可以一边鸣叫一边正常呼吸。但是大多数鸟类不能像人类那样模仿别的声音。

那么鹦鹉又是怎么做到模仿我们以及其他东西的声响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它们的大脑,还有他们吓人的混合型厚舌头。大多数鸟类对于同伴的召唤都是有反应的,但是它们的鸣叫声大多没有意义,即便它们不会遇到同种的鸟儿,也会鸣叫相同的曲子。而鹦鹉通过聆听来学习。它们的大脑很发达,并且鹦鹉会本能性地去听周围的环境,并且模仿重复这些声音来使自己的大脑比其他的鸟类更聪明。而别的鸟类,即大脑也如同鹦鹉般聪明,但是它们因为受到了短小细长的舌头限制使其根本不能发出人类的声音。鹦鹉所具有的厚舌让这种鸟儿能发出类似于l和g的声音来,即使他们的鸣管让所发出的声音带有很强的机器人风格。

虽然它们拥有这项能力,但是要让鹦鹉学会一段话还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完成。训练过程自然是由易到难,起初最好只是教它们一些简单易发音的单词。随着训练的推进,以及鹦鹉的熟练度我们再决定是否教给它们更长的语句。我们还可以在鹦鹉旁边放一个发音清晰的语音设备,让鹦鹉反复听到我们要教它的词,来加深它们的印象,这样更加有助于训练。

一只名叫Alex的非洲灰鹦鹉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它既能回答主人提出的问题还能把现有的词汇组成新的名字。它能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并且用嘴巴发出声音。这除了它本身的天赋外,与主人良好的教导也是分不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红腹金刚鹦鹉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红腹金刚鹦鹉

红腹金刚鹦鹉胆子比较小,时常会有神经质现象,它们对食物的要求说高也不高,只是这种鹦鹉大部分只吃棕榈树的果实。因此在饲养的时候需要了解清楚该鹦鹉的生活习性。红腹金刚鹦鹉在进食、筑巢、休息和活动范围几乎都只绕着一种非常特别的棕榈树打转,这种当地人称为意大利棕榈(又名摩里西斯棕榈)的棕榈树只生长在沼泽的高地,因此红腹金刚就只栖息在这些沿着水源的沼泽湿地。他们的食物百分之百都是这种棕榈树的果实,几乎不吃其它任何的东西。在繁殖季节的时候,他们会各自分散成小群体找寻适当的树洞筑巢,有时候也会看见高达数百只的族群一起行动,偶尔会和橙翅亚马逊以及栗额金刚一起活动,晚上的时候整各族群都聚集在棕榈树附近一起过夜。叫声尖锐刺耳,警戒性很高,白天在棕榈树周围觅食的时候很难被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印尼辣椒红龙鱼的简介 印尼辣椒红龙鱼如何繁殖?

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印尼辣椒红龙鱼的简介-印尼辣椒红龙鱼如何繁殖

印尼辣椒红龙鱼的简介

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formosus。英文名:RedArowana,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印尼辣椒红龙鱼如何繁殖?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加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加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摩鹿加凤头鹦鹉的生活环境如何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鹿加凤鹦鹉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因为人们并未开始大量捕猎,再加上栖息地没有遭到破坏,摩鹿加凤头鹦鹉的数量很多,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十几只聚集的摩鹿加凤头鹦鹉出现。然而现在我们却很难看到这番景象,摩鹿加凤头鹦鹉的数量急剧减少,它们也成为易危物种的一员。

目前野生的摩鹿加凤头鹦鹉在海拔较低(100m-1200m)的林地、沼泽、红树林等地区生活,一般情况下,海拔过千米就很难寻其踪迹。研究人员在研究摩鹿加凤头鹦鹉的时候发现它们会在离开栖树和返回栖树时叫喊几声,就像在说“我出门啦”、“我回来啦”。

由于捕猎情况日益严重,野生摩鹿加凤头鹦鹉的数量逐渐减少,有人甚至表示现在笼养的摩鹿加凤头鹦鹉可能比野生的数量更多。不过笼养摩鹿加凤头鹦鹉并不容易,首先,摩鹿加凤头鹦鹉的个头很大,通常它们可以长到50cm左右,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不要饲养它们。其次,摩鹿加凤头鹦鹉的寿命可达60年,这意味着在此期间你都要承担起照顾它们的重任,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解决等。如果有条件笼养摩鹿加凤头鹦鹉,你还要注意一件事,摩鹿加凤头鹦鹉声音很大,对于家人或者邻居来说绝对不是愉悦的声音,所以饲养前需三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绯胸鹦鹉的喂食要点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大绯胸鹦鹉

大绯胸鹦鹉是中国鹦鹉中野外数量最多并且也非常常见的一种,所以人工饲养大绯胸鹦鹉的情况就越来越多了。那么给大绯胸鹦鹉喂食什么饲料才是比较好的呢?

大绯胸鹦鹉的饲料可用稻子、苎麻籽、葵花籽(或花生)按7:2:1的比例混合做为主食,以各种水果和蔬菜为副食,并常给鲜绿树枝、砂粒和红粘土,任其自选。冬季稍提高脂肪性饲料的比例,比如苎麻籽和葵花籽(或花生)可分别占2成,育雏期补喂熟鸡蛋。水果和蔬菜切成方块或小段喂给,喂前用高锰酸钾水消毒、洗净,吃剩下的要及时取出,鹦鹉架养时要拴住脚,脚链宜轻而结实,要经常检查。绯胸鹦鹉初上架时不习惯,要适应一段时间。给它爱吃的花生米、水果之类,用手拿着喂,几天就能驯熟。笼舍饲养、底宜铺细砂,便于鹦鹉地面行走,也有利于清扫。每天清理吃剩下的食物,粪便可每周清理两次。每年初春和秋末分别清理巢箱,更换砂土和消毒笼舍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角梅的养殖方法和繁殖方法

全文共 2379 字

+ 加入清单

三角梅,长在苞片中,苞片似叶似花,每三片相聚成一朵三角形的花,故又称三角花。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三角梅的养殖方法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角梅的繁殖方法

三角梅扦插有些品种只要掌握季节,随意插在土里就能成活;但也有些品种稍难插活,要花点功夫。

1、扦插枝的选取:三角梅的枝,粗如胳膊细如香都可用于扦插;粗枝发根迟,成型快;一年生木质化绿枝易发新根,成活率高。一般选结构紧密粗壮的1-2年生外层向阳枝,(不用过细枝,不成熟枝,徒长枝,荫蔽枝。)用锋利小刀削成3-4节(约长8-10cm)一段,下部的斜削面在节下5-10毫米处,摘除下部叶片,保留上部二片半(全)叶作插穗。

2、扦插基质宜用蛭石,珍珠岩+蛭石,净沙,沙壤土(素土)。使用前放在盆中用沸水冲泡几次灭菌,凉后使用。也可用水插。

3、掌握季节扦插。杭州在5月下旬--6月上旬,入霉前扦插最好。(各地有差异,如有文章介绍海南以10月翌年3月最佳,福州春夏秋均可)此时温度适宜(20-30度),湿度高,管理方便。先在基质上用略比扦插枝粗的小木棍,在基质上斜向打孔。插入扦插枝深约4-6cm,浇水后移略荫处养护。

4、养护:光照要适宜:15天内见稀疏光,(不宜太荫,睛天遮光约百分之五十)以后逐步加强光照,20-30天长新根,25天左右全日照;只有充分接受阳光,才能使新根健壮。保湿:在 20天内 如天气干燥要蒙 保鲜膜保湿,留好通风孔。傍晚揭开通风,喷水后再蒙上。

根外施肥:十天左右喷一次千分之一磷酸二氢钾+尿素。浇水:前期保持基质湿润(空气湿度百分之七十左右)40天后逐步“间干间湿”。

5、分植上盆:扦插40天成活的小苗在强阳光下炼苗一周,浇薄肥。50-60天分植上盆,扦插苗连盆放水盆中,将基质与根漂离:或直接倒出根分离后带部分基质种入培养土中。

6、扦插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成活率的一些其他措施:a 扦插前十天左右,扦插技基部节下1cm处环割处理;前一天叶面喷千分之一磷酸二氢钾。b 扦插技生根粉处理(按说明书)或采一些杨柳绿枝去叶后,剪成10cm小段,用凉开水浸泡5天,用这浸出液处理扦插技,诱导发新根。c选用黑色盆基质温度高于气温发根快。

7、粗枝扦插:插穗长50-100cm,上切口需封腊,防水份蒸发,注意保湿。插后40-60天抽芽长20cm叶片生长稳定后上盆,此时根系尚不健全,应适度修枝,遮荫,以有利二次成活。成活植株应接受全光照养护。

2角梅的养殖方法

1.土壤:三角梅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含矿物质丰富的黏重壤中生长良好、贫瘠、耐碱、耐干旱、忌积水。微酸的土壤最利于三角梅的生长。

2.浇水:春秋两季应每天浇水一次,夏季可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冬季应控制浇水花蕾出现后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同时向叶面喷水1-2次。梅雨季节要防积水以免植株烂根死亡。

3.温度:生长适温为15-30℃,在夏季应适当遮荫或采取喷水、通风等措施,冬季应维持不低于5℃的环境温度。

4.施肥:除在盆土中施足基肥外,生长季节还应追肥。入少量的磷酸二氢钾,同时给叶面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盛花期每周浇施1次矾肥水,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

5.光照: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应先放于半阴处。冬季应摆放于南向窗前,且光照时间不能少于8个小时。

6.繁殖:扦插枝的选取:三角梅的枝,粗如胳膊细如香都可用于扦插;粗枝发根迟,成型快;一年生木质化绿枝易发新根,成活率高。一般选结构紧密粗壮的1-2年生外层向阳枝,(不用过细枝,不成熟枝,徒长枝,荫蔽枝。)用锋利小刀削成3-4节(约长8-10cm)一段,下部的斜削面在节下5-10毫米处,摘除下部叶片,保留上部二片半(全)叶作插穗。

7.修剪:叶子花生长势强,因此每年需要整形修剪,叶子花常用扦插繁殖,育苗容易,五、六月份,剪取成熟的木质化枝条,长20厘米,插入砂盆中,盖上玻璃,保持湿润,一个月左右可生根,培养二年可开花。修剪方法:开花后应适度修剪,剪去花梗,缩回花枝1/3的枝条,疏去弱枝、短枝、内膛枝。冬季结合换盆土修剪,修剪应掌握:短、重、疏。短,为短截,保留枝条的1/3;重,为重剪长花枝;疏,为疏去弱枝,使其重发强枝,也称更新修剪,剪下的枝条可选留作育苗插条用。南方用三角梅作花架、篱笆、门庭栽植的,冬季不休眠、不落叶,只做轻度修剪,但应做绑缚、分布、牵引,使花架的枝条分布均匀合理,布满花架。

8.病虫防治:三角梅褐斑病为害叶片,在叶面上产生直径为0.1-0.5厘米的黄褐色至浅褐色病斑。发现少量病叶及时摘除烧毁,发病初期,用70%的代锰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10天喷一次,连续3到4次。三角梅叶斑病病斑初为黄褐色,周围有黄绿色晕圈,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边缘暗褐色,到了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粒。发现少量病斑可在其上面涂抹达克宁霜软膏,将发病较多的枝条剪去,发病初期一般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喷1次,严重时按照实际的经验,在第四天再喷一次,之后隔7天喷一次。连续3-4次,防治效果好。介壳虫:在光照不良,通风欠佳,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易发生多种介壳虫刺吸为害,可用45%的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3角梅不开花的原因

1、三角梅不开花跟花盆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三角梅根系发达,种植在露天的三角梅根系能延伸好几米,所以要根据植株的大小常更换花盆。

2、三角梅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强光照射,整个生长期间都需要光照充足,日照时间越长开花越多、花色越艳。反之,如果三角梅长时间的得不到阳光照射,不但不会开花,连叶片的颜色也会渐渐浅淡,甚至掉落。

3、三角梅的枝条过多过密也会影响到营养的分散,不能促发花芽。养护期间要根据植株的形状不定期的疏剪去过密、多余的枝条。

4、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水、控肥。在三角梅花期到来前控制浇水量,等叶片稍蔫时再适当浇水。停止施氮肥,增加磷钾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蓝冠吸蜜鹦鹉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蓝冠吸蜜鹦鹉

蓝冠吸蜜鹦鹉通常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开始繁殖,雌雄鸟无明显的外观差异,亦无相近的亚种,生存于一些小海岛上,野外数量有逐年下降的隐忧。人工繁殖的资料相当有限,可以群养繁殖,但成对繁殖的效果较好,繁殖期间可补充一些动物性蛋白质,繁殖期间的过度人为干扰可能会导致幼鸟遭亲鸟杀死情形,不要时常开翻巢箱,欲繁殖成功最好能必免所有非必要的打扰,一次约产2颗蛋,约于23天左右时孵化,幼鸟羽毛长成约7-8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仙客来养殖的繁殖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仙客来,又名萝卜海棠、兔子花、一品观,因其花色娇艳、花期长且适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开放而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仙客来养殖繁殖方法,欢迎阅读。

仙客来养殖的繁殖方法:切茎繁殖

一般在春季花后1~15个月或8月底至9月底进行。凡直径3厘米以上有两处以上芽眼的球茎,均可分割。分割原则是每块上保证有一处芽眼。切割刀具要消毒,以防传染病毒,切割时用刀向下直切,直达根部。切口用草木灰处理,晾干后再行栽植。

仙客来养殖的繁殖方法:播种繁殖

仙客来种子,特别是杂交种子,若是种粒本身干瘪,则很难发芽。播种前种子先要用75%的酒精消毒,用水冲洗后再依次放入1%升汞和1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消毒,随后用水清洗干净,再置于35~4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方可进行播种。或者将饱满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浸泡在24℃的温水中12~24小时,将种皮搓洗干净,再行播种。此法比较简单,但发芽效果要比前一种差一些。 播种用土可以蛭石2份、草炭土2份、细沙1份,混合均匀后播种,也可直接用落叶阔叶林下的过筛腐殖土。播种时的种粒间距为1~2厘米,播后覆土0.5~0.7厘米,浸水后将其放在暗处使其发芽(仙客来属全黑暗发芽植物),将温度控制在18℃,湿度控制在90%左右。为保持湿度可用塑料薄膜将穴盘包裹住,20天左右便可发芽。35~40天出苗,出苗率达90%以上。

仙客来家庭养护方法

水分:保持盆上湿润但不可太湿,以防烂根。

光照:喜光,28℃以下要尽量多晒太阳。

通风:仙客来喜通风,烟尘和污浊空气会使花瓣干枯而凋谢,但也不能将其直接放置在风口处。

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10-20℃,5℃以下生长缓慢,0℃会发生冻害,30℃以上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

土壤 喜疏松吧沃的中性土,pH值6—7。

肥料:氮肥不可过多。可头市面出售的仙客来专用肥,按说明使用。也可用氮:磷:钾=20:20:20的复合肥颗粒和磷酸二氢钾型叶面肥配合使用。

仙客来养殖注意事项

灰霉病。主要症状是病害处有水渍状直径1-2毫米的小斑,后逐渐扩大,呈褐色腐烂。叶柄或花柄部位染病时,叶片或花朵倒折,病害处有灰色霉层,后变为土黄色霉层,致病原因是湿度过高且通风差的原因。

防治:

一是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二是及时摘除病叶,减少传染源;

三是喷施代森锌、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

软腐病。多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部位呈现软化腐烂,发生部位多见于球茎。主要是基质消毒不彻底或没有消毒,高温或高湿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可喷施农用链霉素或多菌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训练鹦鹉说话前的准备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

想要训练鹦鹉学习说话是很多主人非常喜欢的一件事,聪明的鹦鹉要是有一点进步主人就会高兴半天,但是有的主人却总是不得要领。其实不能盲目的训练鹦鹉说话,想要让自己的鸟宝贝学习这项技能也要做好准备工作啊。一、取得鹦鹉信任刚离开母鸟或刚从鸟店买回家的鹦鹉都很怕人,常常会钻到黑暗的地方躲起来,这时还不要急着喂牠,最好是确定小鸟空腹了好一阵子,有饥饿感了,再用温热的饲料引诱。要先取代母鸟的地位,成为朋友才好训练。二、主人要有耐心让鸟学会说话要付出很多时间,还要很有耐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所以,想要你的鹦鹉会说话,必须要有耐心和时间慢慢训练和教导。三、经常和牠交流潜移默化的效果非常好,教授时声调要清晰,因为鹦鹉听清楚才能说得好。此外,单只饲养对鹦鹉学话会比较好一点,因为这样不容易受到其他同伴的干扰。平常主人不在家时可用录音带播放给鸟儿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红额鹦鹉的饲养方法 红额鹦鹉的价格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红额鹦鹉饲养方法红额鹦鹉的价格

红额鹦鹉的饲养方法

在野外红额鹦鹉通常有水的地方活动,繁殖期常常是成对或者成群的出行。安静稳定的性格以及价位适中的红额鹦鹉很受欢迎。成对饲养繁殖是不错的首选鸟种。

红额鹦鹉主要以树叶、植物嫩芽、花朵、花蜜、水果、浆果、大量的昆虫、动物剩下来的残渣或是屍体为食;有时候会捡食些小碎石块。同时在沿海地区也会觅食海藻、贻贝等。

繁殖季节主要在10至12月,但全年均可繁殖,筑巢于树洞中,在树木较稀少的新西兰邻近岛屿的族群在树洞不足的情况下会筑巢在岩石裂缝与地洞内,一窝约产5枚卵;在欧洲移民还未到达新西兰时,它的数量很多,现在有些亚种的数量只剩数千只甚至数百只,而如今世界上的数量可能超过一万五千只,但常与黄额鹦鹉混种,所以有部分不是纯种的红额鹦鹉。

人工饲养卵生繁殖,成功率很高,约5个月即有生殖能力,但建议在完全成熟时(约1岁大时)再让它们繁殖,一对成熟的成鸟通常繁殖的欲望很高,全年都可繁殖,一年可生好几窝,一窝可产4-9枚卵枚,通常为5枚,孵化期19-20天,羽毛长成约35天,在幼鸟尚未离巢时,雌鸟可能继续生第2窝甚至第3窝,不建议连续不停的繁殖,如果发生最好将幼鸟抓出巢手养,以减轻亲鸟的负担。

红额鹦鹉的价格

红额鹦鹉在市面上的价格较低,也有一些变种,除了合理的价位,安静与容易繁殖也是牠们的优点,可惜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幼鸟也有此情形;牠们不太怕人,很快的就能信任主人,约有8种亚种,可惜2种已经绝种,市面上已有多种变种-黄化、派落等。

牠们的鸣叫声听起来很像羊的叫声,在纽西兰,牠们的数量已不多,纽西兰周围海岛的数量比纽西兰本岛多,主要栖息在本岛的森林及周围小岛内的开阔灌木丛与草地上,偏好在森林边缘地带与开阔的地区活动,繁殖期外的时间常常成对或一小群在树上或灌木丛中活动,经常在地上或靠近地上的地方觅食,有时群集在有泉水或水塘旁饮水洗浴;繁殖季节主要在10至12月,但全年均可繁殖,筑巢于树洞中,在树木较稀少的纽西兰邻近岛屿的族群在树洞不足的情况下会筑巢在岩石裂缝与地洞内,一窝约产5颗卵;在欧洲移民还未到达纽西兰时,牠的数量很多,现在有些亚种的数量只剩数千只甚至数百只,而如今世界上的数量可能超过一万五千只,但常与黄额鹦鹉(Yellow-frontedKakariki)混种,所以有部分不是纯种的红额鹦鹉,并不确定是否为华盛顿公约附录I一级保育种类,有些资料是有注明为一级保育,有些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