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土山汉墓【合集2篇】

徐州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由人工开凿的两条墓道和十五间墓室组成,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罕见。尤其是至今尚未揭开的四大谜团,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人。

浏览

6293

文章

2

篇1:土山汉墓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土山汉墓位于徐州市云龙山北约200米处,因堆土成山,俗称土山。封土现高18米,直径65米,夯层明显,土色灰褐相间质地较硬。

1969年冬,当时居民在其北坡取土发现第一号墓,次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进行清理。1977年夏徐州博物馆在封土南侧又发现第二号墓,形制大于一号墓。

土山一号墓,方向北偏东5度,墓室为砖石混合结构,以砖为主,砖有两种,皆青色,长条形砖长46厘米、宽23厘米、厚11.5厘米。楔形砖长48厘米、上宽39厘米、下宽29厘米、厚11.5厘米。石头特制成黄肠石,共58块,主要用于封土和甬道基础,个别用于封顶。墓室平面呈十字形,总长8.6米、宽5.38米、高4.58米。分墓道、封门、甬道、前室、后室五部分,墓道宽3.9米,长度不明,底部有一层青色薄灰。墓道与甬道之间为封门墙,用黄肠石35块,分7层,每层5块构成;甬道长2.8米、宽1.98米、高2.8米;前室为横堂,东西长5.38米、南北宽2.3米、高4.58米,墓壁用条形砖二横一竖砌法,顶用楔形并列券成。券砖有两层,在券顶之上有层青色石灰岩盖石。后室为长方形,南北长3.51米、东西宽2.04米、高2.8米,为主墓,结构同前室。墓室皆用青砖铺地,用条形砖立砌,砌缝间以白灰粘接,主室壁上粉刷白灰一层。

黄肠石皆为长方体,宽厚统一,长度不等(宽70厘米、厚47厘米、长32~92厘米),六面加工,多数石上刻有铭记,有的有纪年,如:“官十四年省苑伯议书第二十六”;有的只刻石材产地及工匠姓名“商父官工田阳治”、“张仲石宋巨治”等,刻铭多隶书,个别为楷书,还有用朱色书写的。

土山一号墓0-有银缕玉衣、鎏金兽形砚盒、鸟兽纹铜壶等铜、铁、银、陶、玉、石文物百余件。玉衣又称玉匣,是研究墓主人身份的重要实物资料。根据墓葬结构、出土器物考定,土山一号墓应为与东汉某代彭城王有关之墓。可是,从北魏以来,该土山一直讹传为范增墓,应予改正。土山一号墓已于1981年夏加固,原地保存。

土山二号墓,形制、规模、结构都比一号墓大得多,可能即是彭城王墓,尚有待发掘证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土山汉墓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土山汉墓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土山汉墓位于巨野县独山镇,年代为西汉。

2015年6月23日,红土山汉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独山镇:"独山镇位于巨野县城东南14公里处,辖60个行政村,6.2万人,总面积86.6平方公里,耕地10万亩。独山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环境优越、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棉花,是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饲养繁育基地。 独山镇交通便利、设施完善,东依津沪铁路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新石铁路,327国道、聊商公路、巨金公路等纵横交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