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岛区土山屯汉代墓群考古【经典20篇】

浏览

6358

文章

143

篇1:阿塔皮尔卡考古遗址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阿塔皮尔卡山洞穴中发现了大量早期人类化石,经考证是欧洲最早的人类化石,可以追溯到100万年以前至公元纪年这段时期。山洞中的化石为欧洲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对于了解人类远古祖先的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tapuerca

必去理由:欧洲最早的人类化石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 [Castile and León Autonomous Communi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考古学术界不承认夏朝?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考古学界其实这个还是比较的神秘和复杂的,但是对于古代的事情他们当然就是权威了,但是其实在考古学界有这样的一种定论,那就是他们不承认夏朝这个朝代,那么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

这个问题表述有问题。是不是应该表述为为什么考古界没有能力找到夏朝。本来是他们的能力问题,这倒好,倒过来了。没能力还成了一种权力。舆论界需要重新理理逻辑。

很奇怪,同样的一帮历史书学者,一种书呆子。他们对记录周代之后历史的文字深信不疑。甚至凭借着书上的几行字他就敢断定没有纯正的汉族了。然而史书、诗歌、儒家经典都存在着关于夏,甚至更早的尧舜记录。他就生生不承认。我很难理解这帮人的逻辑。按理说夏是一个朝代,它存不存在是不容易出错的。而记录汉民族纯不纯,那别说看书的人,就是记录的人也没有能力完全搞得清楚。按理说,对于书呆子来说既然书里记录了,而且周代还有专属诸侯国。哪应该是反过来由怀疑者去证明它不存在,而不是让已经有众多证据的一方去再找证据。这好像才符合逻辑。就像我怀疑张献忠屠川不可信。那我至少能从逻辑上找到疑点,张献忠自己毁坏自己依托的人口太荒唐,得有合理解释才行。反而满清更有屠川动机,四川也存在祭奠张献忠的现象。能举出一二,才有资格怀疑,对不对。啥理由都没有就敢说自己的文明不存在,这跟畜生有什么区别。胳膊肘放哪都不知道。张口闭口国际上,老外们不放屁了,你还活不活?

按目前对夏代文化的认识,就是发现了遗址,你也没能力分辨。三星堆最大可能是虞舜,至少我能证明它与帝舜大禹存在联系,文化非常明显。帝舜大禹体系在古代被分配了看这个功能,所以三星堆有突出眼睛的器物。他们就是戴犹太小帽,你不认识这个文化,你当然解读不了了。夏朝早期最大可能性在陕北延安、宁夏和甘肃。你只盯着中原,自然搞不清。因为大洪水后,人们长时期不愿意进入低矮平原区。

我连夏后氏的最纯正后代都找到了,台湾原住民尤其阿里山邹族还保留父黄母白特点。还将夏后氏最重要的那个甲骨文后字作为族徽。台湾原住民历史上只有小米,小米是北方作物。你都猜到他们是在北方上的船,漂到了台湾岛。夏侯这个姓氏,不就是夏后氏了。西域大夏阿富汗以及楼兰这些全部都对应了夏的存在。大夏明显与其白种联姻对象有关,夏后氏后来就演变成了楼姓。月氏哈萨克也的确是夏人的自称海萨。

证据多得数不清,只是主流学者不掌握而已。掌握的又没有话语权。说了也没人重视,就酱紫。最后,我想说,舆论讨论也好,历史研究也好,逻辑最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汉代烘范窑遗址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汉代烘范窑遗址为温县文物保护单位。

汉代烘范窑遗址位于温县城西15公里处的西招贤村西北。1974年在这里发现一处汉代烘范窑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地面散存着大量的汉代陶片、铁渣、炉砖、红烧土和砖范块。经河南省考古队发掘发现,文化层厚1~2米。从四座残炉和窖室内挖掘清理出来500多套尚未浇注的叠铸陶范,器具种类有16类36种之多。大部分是铸造车马器具的,有轴头、轴承、革带扣、马御(嚼子)等。每套铸范由5~14层叠成,最少一次可浇铸5件,最多一次可浇铸84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有哪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奥秘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在如今的地下已经是埋葬了大量的文物。随着科技一天天的进步,人口的扩张,很多土地开始大量的建造房屋,于是就经常能够听说哪里哪里的施工地挖出了一些古代文物什么的。这些文物就需要考古学家来谈岁了,让我们了解过去更多的历史。下面小编就来讲述下考古界不敢公开秘密曝光。

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曝光

1、秦皇陵不可挖

秦始皇兵马俑是古人一项伟大的艺术品,随着它的问世人们更多将目光锁定在工程浩瀚的秦皇陵。那么许多人会问到:秦皇陵为什么没有进行挖掘呢?之所以将这座陵墓保存好没有进行挖掘,是因为目前技术水平还不足以让文物完好无损保存下来,所以说等以后技术逐渐成熟后方可进行挖掘。

2、成都三具僵尸

在1995年时候,一队考古学家在成都挖掘出了三具尸体,这些尸体身穿清朝服装,以此来推断尸体为清朝人士。当大家十分惊喜发现这个重大考古发现后,在一天晚上这三具尸体竟然不翼而飞了。至于是怎么不见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3、九层妖塔

在1996年时候,考古学家们在青海发现了一个大型墓穴,据推断这座墓就是传说中九层妖塔。截止目前考古学家一共只挖掘了1-2层,并发现了大量的文物以及遗骸。当在继续往下挖掘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奇异景象,以至于考古学家停止了挖掘。

4、巨人尸骸

巨人在大家眼中就如同神话人物一般,所以是不存在的。不过有考古学家就发现了巨人尸骸,例如在冈比亚地区挖掘到一句巨型尸体,光尸体小指长度就是成年人三倍,头部则更加恐怖了。当时这一惊人发现,验证了在以前就有巨人存在。

5、三星堆遗址

我国目前已经发现了数不清的古墓,其中最为神奇一个当属三星推。据说在三星推中发现独特造型以及内部藏品会颠覆人们心中的观点。在古墓中竟然没有一个字进行记载,在文化上也是各不相同。那么这个神奇的墓穴更多给人一种非人类文明产物,感觉是天外来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汉代帝王顺序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汉代帝王顺序依次为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刘欣、刘衎、刘秀、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祜、刘懿、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协。

拓展资料: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秦末农民起义,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蒙古,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汉朝在科技领域也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铁拉登特罗国家考古公园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铁-特罗国家考古公园是哥伦比亚著名的考古胜地之一,公园中分布着大量的古墓葬群。铁-特罗国家考古公园包括许多巨大的人体雕塑像和从6世纪到10世纪的墓葬。这些巨大地下墓穴都用此时期家庭室内装饰用的图案来装饰。它们都说明了在安第斯山脉北部居住的早期拉丁美洲社会繁荣,拥有高度文明。

铁-特罗国家考古公园的地下墓葬群深浅不一,有很浅的墓穴,也有深达20英尺的墓穴。墓穴中装饰有大量的几何图形的图案,这些图案是在白底上用红色和黑色燃料绘制而成的。有的墓穴壁上画着一些瘦长的动物,在支撑着墓穴顶部的圆柱上,经常雕刻有三角形、酷似北欧人的面孔和深陷的眼睛。

在铁-特罗国家考古公园中也发掘出了大量风格类似圣奥古斯汀考古遗址雕像的塑像群。公园中还建有一座博物馆,陈列着发掘出来的反映当时人类文明的陶制器皿以及一些仿古器具。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Park of Tierradentro

必去理由:哥伦比亚最著名的考古胜地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南美洲【Sou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哥伦比亚[Colombia]

景点所在省、州:考卡省 [Cauca Depart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雅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优雅贿赂’由来已久,并不是一种新方法。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汉代霍,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在汉元帝时代,有一个故事说,宫女为了变得漂亮,不惜重金贿赂画家。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优雅贿赂的来源。然而,也有“不知名”的女佣没有行贿,而是成了众所周知的谈资。

据说汉朝皇帝刘氏喜欢根据画家的肖像来挑选女仆。为了得到皇帝的召唤,住在后宫的宫女们总是希望画家毛延寿把自己画得漂亮。因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贿赂毛延寿。

王昭君有着雁的美丽,刚入朝就相信自己的自然美,并没有贿赂画家毛延寿。当毛延寿画王昭君的眼睛时,他说:“画家的生动之笔就是触摸眼睛。这是一点钱!”虽然王昭君也得到毛延寿建议的消息,但他并没有买帐,而是奚落了他几句。看到她如此傲慢,毛延寿指着昭君的眼睛,摸了摸她的脸。因此,王昭君只能在皇宫里呆很长时间,因为他“相貌丑陋”。直到她自愿离开,汉武帝才发现她的美丽。据说汉元帝对画家毛延寿非常不满,将他杀死。

明朝时,行贿受贿被充分利用。因为明代的字画可以作为工资银,既然可以作为工资银,也可以作为礼金。因此,书画成了与官员交流的利器,而行贿受贿成了司空见惯的事。嘉靖年间,严嵩是第一任和第二任官员。他是一位非常有权力的部长,在政府和民间都有权力。他和他的儿子严世蕃都擅长书法和绘画,所以低级官员搜查了大楼的内部,并爱上了他们。后来,颜的家人被没收,共抄了358轴(卷)墨抄本和3201轴(卷和卷)手印页古今名画。

清朝时,贪官小沈阳家中的古董古玩和名人字画比皇宫里的还多。当嘉庆皇帝复制小沈阳的房子时,他的财产相当于国家18年的税收。那时,儿歌在街上广为流传:“小沈阳倒了,嘉庆满了。”根据“小沈阳所有犯罪案件”的记录,小沈阳只接受了720多块著名砚台的贿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诸葛亮:我卖过蜀锦,汉代织机就呵呵了

全文共 1184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看红色和潮湿的地方,鲜花将沉重地压在织锦的城市。”杜子美著名的“春夜喜雨”将成都及其丰富的锦缎带到了世界。产于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织锦也被称为“蜀锦”。

三角洲现在的旅游景点“金丽”是金川市(网络图)

织更多蜀锦来玩“曹贼”

三国时期,虽然刘备、曹操和孙权在战场上非常快乐。然而,蜀锦作为一种奢侈品,仍然是三位达官贵人追求的目标。在《丹阳集》中,有这样的记载:“历代没有织锦,只有成都才称得上神奇。所以三国时,魏国在蜀国,吴也在蜀国投资,这是事实。”

三角洲金淑(网络图)

注意!在此期间,先生恰好是蜀国的宰相。

诸葛丞相向来精于“千里运筹帷幄,百战不殆”,喜欢攻击曹魏。然而,舒最终是贫穷和虚弱的,总理和他的老人都缺钱。一分钱可以打败英雄,但是打败不了诸葛亮,他非常聪明。他说,“今天,人民贫穷,国家空虚。他们一定会打败敌人的资源,但他们只会钦佩金二。”(注1)

△成都武侯祠(网络图)

因此,诸葛亮在蜀国势力范围内大力发展织锦业。他号召全国各族的兄弟姐妹织锦缎,卖钱去和曹操打仗。同时,他亲自向少数民族赠送蜀锦及其图案地图,并派会织锦的士兵传授织锦技艺。(附注2)

△东晋-诸葛瑾(网络图)

直到现在,苗族人都称这种多彩的织锦为“武侯织锦”。侗族人也习惯称侗族织锦为“诸葛瑾”...

三角洲武侯祠诸葛亮形象(网络图)

诸葛亮是如何接触织布机的?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伟大发明家,发明了高科技产品“牧牛刘妈”,自然也就发明了一台织布机。因此,人们逐渐相信他发明了织布机用于生产蜀锦在后世。

尽管古代丝绸不容易保存,但在几千年后的某些条件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们。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纱、磬、绮、罗及各种织锦、刺绣等丝织品。然而,大多数古代织布机结构是由木材制成的,榫卯结构很容易腐烂。目前,博物馆中最古老的织布机是清代的丁桥织布机。

△丁桥织机模型(网络图)

注意!重要的事情只说一次!“丁桥织布机”的踏板上覆盖着竹钉,就像是在农村河上按顺序排列的过江石墩。四川方言称这个石墩为“丁桥”,因此得名。20世纪70年代末,成都郊区的村民仍在使用丁桥织布机生产一种带有五种梅花图案的丝绸面料,称为“蕾丝”和条纹经编提花。

德尔塔金淑围巾(网络图)

2012年7月,考古部门在成都市金牛区天会镇老关山2号汉墓北底箱中出土了4件蜀锦提花织机模型和15件纺织工匠木俑。出土时,竹木织布机模型的某些部分还残留着丝线和染料。

三角洲老关山汉墓(网络地图)

吃瓜的人会问,为什么这个埋在地下2000多年的竹制织布机模型还没有腐烂呢?

专家说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下面“洗澡”。成都地下水丰富,只有在“满水”的条件下(注3),这四种织布机模型才能被“重新发现”。但事实上,它们的内部已经相当腐烂,接近“豆腐渣”的程度。出土后,用尼龙线加固,连夜送到实验室。只洗完污泥后,织机被浸泡在乙二醛基药液中。

△老关山古墓织机(网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全文共 1999 字

+ 加入清单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前身为合浦县博物馆,馆区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总投资800多万元。馆内建筑有仿汉石阙大门、汉墓保护展示厅、主体中心文物陈列厅、办公楼、保安宿舍楼等仿汉代风格建筑,是区内唯一以汉文化展示为主的遗址类博物馆。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修复、陈列合浦汉墓出土文物为主,兼藏本地传世文物,藏品的种类丰富、历史悠久。馆藏文物多达5200余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77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总数居广西第三位。文物类别繁多,有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金银器、铁器、玻璃器、水晶玛瑙、琥珀松石、书画扇面、历代钱币、明清瓷器、家具等,藏品来源为考古挖掘、社会征集、捐赠等。其中大部分藏品为合浦汉墓挖掘出土,以陶器、青铜器、和玉石杂器及金银器为主,约占总藏品数量的90%。藏品多半基本完整,部分有残。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藏品中的陶器、青铜器、金器、玉器、玻璃器等各具特色。1989年2月红旗岭二号汉墓出土的庑殿顶陶楼,建筑组合上有中轴线,高低参错,主次分明,反映出汉代岭南地区木构架建筑普遍使用柱、樑、枋等方法的独特建筑体系。1978年5月北插江西汉墓出土的錾刻纹三足铜盘,所采取的是一种岭南以外其他地区很少见的錾刻花纹,即在铸成铜器的薄胎表面,用坚硬的刀具錾凿和镂刻精细繁缛的花纹,使其显得分外华丽、别具一格。此盘面錾刻柿蒂纹、三角纹、回纹,还有双飞鸟、双凤、双虎、玄武等,纹饰繁缛,工艺精致,为国家一级文物。1990年6月黄泥岗一号东汉墓出土的龙首金带钩、子母玉带钩、“宜子孙日益昌“出廓玉璧等,制作工艺精湛,堪称难得一见的汉代文物珍品。尤其是馆藏大量的琉璃器,分为装饰品和日用器皿两类,装饰品以串珠为主,颜色鲜艳多变,有深蓝、湖蓝、浅蓝、青绿、朱红等颜色,形状为圆、扁圆、长圆、多面棱体形等,其中罐头厂十二号汉墓出土的粉红色串珠,颜色鲜艳,制作精美,同时期国内未发现类似颜色的高铅玻璃器物,经测试分析来自印度。日用器皿主要有盘和杯子,黄泥岗一号东汉墓出土的湖蓝色玻璃杯、红岭头三十-西汉墓出土的深蓝色玻璃杯,器形完整,制作精美,经专家测试分析前者很可能为东南亚输入,两件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还有为数不少的黄金、玛瑙、水晶、绿松石、琥珀等串饰藏品,如1986年十号东汉墓出土的鼓形金花球、1978年北插江一号西汉墓出土的花球形金串饰,制作精致,其高超的焊接工艺,来自印度。还有各种玛瑙串珠、水晶串珠、琥珀串饰等等,这些都是汉代合浦郡当时作为“海丝路”始发港与各国家地区贸易交往的重要物证,对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史证价值。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合浦县,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书记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指出合浦古代海上丝路文化底蕴深厚,肯定了我们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展出的文物有特色。他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书记指示我们要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主要文物:

1、西汉羽纹铜凤灯

西汉羽纹铜凤灯,为西汉时期的金属器,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铜凤灯以动物油和植物油为燃料,点燃后烟雾顺着喇叭形灯罩进入凤凰腹腔,腹腔装有清水,烟雾经过滤再排出,达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的效果,这也是最早具有环保理念的灯具。

2、西汉羽纹系链铜小扁壶

西汉羽纹系链小铜扁壶,是一种盛酒器,壶小圆口且带盖,通体刻划有羽毛纹、菱形纹,这些纹饰是南方骆越民族常用的纹饰,这是中原汉文化和岭南越文化交流、融合的物证。

3、波斯陶壶波斯陶壶,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波斯陶壶,也是唯一一件东汉时期的波斯陶壶,比扬州出土的隋代波斯陶壶早500年左右,是汉朝与波斯交往的重要物证。

4、罗马玻璃碗

合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海外玻璃器。产自地中海地区的罗马玻璃碗,目前全世界仅发现3件,一件在日本美秀博物馆,一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还有一件就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5、海蓝宝石

海蓝宝石中以浅蓝色的天青蓝最为名贵,目前馆藏的这四颗正是该颜色。这四颗海蓝宝石色泽明亮、璀璨夺目。馆藏的这串项链正是当年一位徐闻县令珍藏的佩饰品。

景区地址:北海市合浦县定海南路81号

乘车线路:在北海乘至合浦的大巴,再转至景区的中巴即可

廉州镇:廉州镇地处北部湾畔,是合浦县人民0所在地,合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面积229平方公里,辖29个村(居)委会,耕地面积4047.3公顷,2001年末,全镇人口15万,是合浦县第一大镇。325、209国道、南北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过境,距北海国际机场仅16公里,离北海港30公里,钦北铁路在廉州南郊设站。海、陆、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环境资源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

阿克陶古城是自治区人民政府1957年公布的首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为汉代古城,位于今阿克陶县旧城。又称阿合图古城,当地群众习惯称“阿克巴夏汗城”。“阿克巴夏汗”,又名“汗西尔达克”,为明末清初天山吉利吉思克普恰克部首领。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西尔达克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达尼雅勒接到阿克陶,支持其夺取白山派统治的叶尔羌汗国王位。据说此遗址即为阿克巴夏汗屯兵的兵营。此遗址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称其为汉代之桢中城。汉代桢中城,为疏勒国的卫星城,东汉元和元年(84年),疏勒王忠叛汉,拥兵桢中城,并联康居兵共守桢中以抗班超。班超遣月氏派使劝说康居,使其撤兵。康居兵撤出桢中,并将叛王忠带往康居。三年后,叛王忠再借康居兵占据桢中,并密谋以计诱杀班超。班超将计就计,带亲随至桢中,在忠设置的鸿门宴上,反客为主,将忠擒斩,并逐康居兵出桢中。随后班超即在桢中驻兵屯田,据传,此城即为班超驻兵屯田之地。桢中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城为方形,城墙为土墙,长约120米,地面曾发现古陶器残片。50年代初,城墙尚基本完好,由于城北为稻田,农民挖城墙土作为肥土施入稻田,城墙遭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置身于泰姆格里大峡谷,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在辽阔的群山环抱中,泰姆格里大峡谷位于辽阔而干旱的楚河-伊犁河之间的山脉中,有5000多个稀世的古代岩雕,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000年直至20世纪初。

这些作品大多数散布在远古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坟墓的遗址上,反映了当地人耕种、社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等情况;另外,在泰姆格里大峡谷中,还拥有大面积的古代墓群,一些矮墙和地基遗址上刻有的繁复雕版画被证明是远古祭坛的遗迹,用于摆放祭品和纪念牺牲的英雄。在岩刻中,最少得到描绘的是人,而最多刻画的是动物;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岩石上的图画,作为人类早期的视觉表达,是最重要的人类文字发明以前的记录,它所提供的信息是重建人类历史非常重要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常考古诗句集锦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一)五星级考查金榜(共8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考查指数]★★★★★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二)四星级考查榜(共18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考查指数]★★★★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8、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班清考古遗址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班清考古遗址覆盖面积达49000多平方公里,被视为迄今为止在东南亚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它的发现向人们揭示了人类文化、社会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该遗址发掘出来的葬物证实该地区曾有过农业耕作、制造和使用金属的活动,也是迄今为止所能提供的最早的此类证明。

班清考古遗址反映了当地在农业耕作、金属器制造及使用方面的情况。在考古的过程中,班清被发现有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底一层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在当中发掘了墓穴祭品、龙骨陶器及脚镯手镯等发现班清的居民于公元前2000年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具,相比西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及中国的夏商时代还要早500年,因此有人认为班清文明才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Ban Chiang Archaeological Site

必去理由:东南亚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泰国[Thailand]

景点所在省、州:莫肯府 [Udon Thani Provinc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考古遗迹于2003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阿富汗是中亚地区的文明古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巴米扬石窟位于今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兴都库什山区海拔2590米的小河谷中,它的北面是兴都库什山的支脉代瓦杰山,向南是巴巴山脉,巴米扬河从两山间流过,巴米扬石窟就开造在代瓦杰山南面的断崖上。

巴米扬石窟拥有两项世界之最,巴米扬石窟是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巴米扬石窟全长1300多米,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00多个,比我国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都要大得多。巴米扬石窟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别开凿在东段和西段的两尊高大的立佛像,俗称“东大佛”和“西大佛”,两尊大佛相距400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阿克苏姆东距阿杜瓦19公里,海拔2135米,建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曾是阿克苏姆国都城,多寺院、雕刻、碑文和花岗岩方尖塔等古建筑和文物。阿克苏姆王国一直在古代埃塞俄比亚的心脏掌握着政治权利,直至13世纪。这一王国首都的庞大遗址是由方尖石塔和巨大的石柱构筑而成。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城市之母”和“古代文明的摇篮”,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

这些石碑一般高3~4米,最高的达33米,都是从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约建于公元306年,即阿卜拉哈•阿巴巴国王时代,均由整块岩石凿成,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巨型方尖石碑是阿克苏姆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据史料记载,最大的石塔高约33米、呈13层楼状,现已倒塌。

现存的石塔中,有一座高为1.35米,塔基长2.6米、宽1.2米,其雕刻颇具特色,岩石被雕刻成具有横梁、地板、和门窗的10层楼的形状,恰似一座直指天空的“摩天大厦”。这些巨型石塔、石柱很可能是为了纪念早期一些阿克苏姆的国王而建立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汉代没有导航,汉军是怎么深入戈壁草原打击匈奴的?

全文共 261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汉人其实一直有一些比较象征性的对手,那就是什么突厥啊,什么匈奴啊,反正不管那个朝代这个地方好像是经常性的有外敌来侵犯了,而且以匈奴的呼声为最高了,但是其实在汉代对匈奴的大家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也有网友问了,汉化其实是没有导航的,那么汉军是怎么在茫茫草原和漫天隔壁中不迷失方向行军的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吧!

一:汉匈战争一难题

自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忍了六十年欺辱的汉朝大军,终于向凶残匈奴勇敢亮剑后,最让匈奴人连呼意外的,却是汉军迅烈如电的打击方式。

话说这“迅烈如电”,原本该是匈奴铁骑的拿手本事,多年来倚仗弓强马快的他们,曾轻松在汉朝边塞来回袭扰。可自汉武帝年间大战爆发后,以血还血的汉军,却告诉匈奴何为“迅烈如电”:不但把匈奴来犯揍得头破血流,卫青霍去病等新一代战将们,更呼啸深入漠北草原。不管匈奴人藏得多深多远,总能逮住后迎头痛打,终于历经数十年血战,把匈奴杀得败逃臣服。

这段打出华夏民族辉煌时代的胜利,历代都享尽仰慕。但其中一桩“技术操作难题”,却令近代以来许多海外学者,常发出疑惑:没有导航科技的汉代,汉朝军队深入草原后不迷路就算不错,就算昔日名满天下的强秦大军,也不过在河套草原打个反击战,为什么汉军能在深入草原后,成功找到匈奴主力发起精确打击?他们凭什么做到的?

但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三件出土的文物,却让先前所有的吐槽声都齐齐哑然:汉军能够克服“迷路”难题,以精确的长途奔袭,发起对匈奴主力的毁灭性打击,凭的就是一件特殊法宝:军用地图。

当然,汉军能够在草原上肆意吊打匈奴,倒不是因为拿了马王堆墓里的这三张图,确切说,正是凭借着这三张图见证的,汉朝“信息科技”的重大突破:“舆地图”技术。

▲马王堆《驻军图》

二:强大的汉朝制图科技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技术,在先秦时代就已成熟。但汉代的军用地图,特别是深入草原的汉军,艰难跋涉时携带的地图,却是精确度更加升级的“舆地图”。这种地图有多强大?可以瞧瞧马王堆出土的这三张。

马王堆这三张图,分别是《驻军图》、《地形图》和《城邑图》。这三张绘制于汉文帝年间的彩色“舆地图”,记录了汉代时长沙地区的风貌,整个图纸上,更满是强大技术含量。

▲《驻军图》复原

首先一个技术突破,就是这三张地图精确的绘制比例。比如《地形图》上,98厘米的正方形绢帛上,以十八万分之一的精确比例,清晰绘制长沙地区的地理地貌,所有的山川河流道路交通,全在图纸上有清楚标注。且各个地形地貌间的地理距离,在地图上的比例间距更毫不差。而《城邑图》上,也精确的绘制了长沙车的房屋布局,是为研究汉代城市的活字典。欧洲在文艺复兴时代确立的地图测绘要素,这两幅汉代地图,早已经精确做到。

▲马王堆《城邑图》

而要论在战争中更实用的,却还有其中的《驻军图》,这幅长98厘米宽78厘米的长方形彩色地图,不但有媲美《地形图》的山川地貌道路绘制,更精确标明了九支部队的方位与交通路线。甚至连每支部队所属的烽火台与防火水池,也全有精确标明。一旦发生战争,指挥官凭借这张地图,就可以指挥到最基层的防御部队。防线部署将十分从容,堪称两千年前,最为实用的“信息导航图”。

这三张精美的汉代“舆地图”,以其精确的测绘水准,一直被世界地理学界视为“惊人的发现”。但这三张地图的绘制时间,比起汉匈战争开战,却还要早三十年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在那个汉朝厮杀匈奴的浴血年代里,汉朝军人们是拿着比这“马王堆文物”更先进的“舆地图”,雄赳赳气昂昂杀向草原的。

▲马王堆《地形图》

而且即使在汉匈战争爆发前,“舆地图”在汉朝各类大事件里,就时常露一把脸。从汉初分封诸侯起,汉王朝就不停更新技术,绘制各地的精确“舆地图”。汉景帝年间的“七国之乱”里,凭借“舆地图”导航的名将周亚夫,这才以果断的断粮道战略,把没头苍蝇般的数十万叛军包了饺子。汉武帝登基初时平定闵越的战役里,汉军也是以精确绘制南中国地貌的“舆地图”为参考,兵不血刃打完收工。

▲《地形图》复原

也就是说,自从汉代建国起,“舆地图”技术就是汉王朝拿手的“信息科技”。而比起汉朝以前,先秦战国时代的地图来,汉朝“舆地图”的测绘技术,更堪称爆表突破。为何短短几十年间,汉朝就有此技术飞跃?首先得归功一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

三:萧何引发的“地图革命”

话说秦末农民战争时,还是“沛公”的刘邦浑水摸鱼杀进咸阳,进城后全军就一度放羊,各个忙着喝酒享乐搂钱,却唯独萧何不声不响来到秦宫仓库,把秦朝仓库里的各地图册,这些将领们眼中的“废品”,一股脑全收走。

这桩小事,哪怕放在中国古代测绘学发展史上,也是个绝对大事:刘邦闹腾一通后,西楚霸王项羽又进咸阳,几十万楚军变本加厉折腾,把秦朝仓库里各种文化资料都烧精光。连《尚书》等儒家典籍,都是靠了一些学者冒死偷藏下来。如果没有萧何这低调一拿,先秦中国地图测绘科学,恐怕也要被一把火烧光。

后来楚汉战争开打,这些萧何之前抢来的“废品”,却叫刘邦大尝甜头。面对项羽大军的来势汹汹,眼前铺开一堆地图的刘邦,才在每次被项羽暴揍后,都能眼前豁然开朗,然后对着地图从容布置,终于把一身蛮劲乱撞的项羽大军,活活怼死在乌江边。西汉开国的一大成功要素,以《汉书》的形容,就是“尽得秦图”。

如此“开国大功”,也让汉朝开国后的历代皇帝们,自然高度重视地图测绘。而且西汉开国后,数学成就也突飞猛进,几任丞相都是杰出数学家,“勾股定理”“重差法”等数学原理纷纷应用于地图测绘中,外加测向司南等仪器的应用,也就引发了一场“地图测绘革命”。绘制比例更精确,内容更丰富的“舆地图”,就这样应运而生,且技术水准代代演进。

甚至,汉朝这场反击匈奴的热血战争,就有之前六十年忍辱挨打岁月里,无数地图测绘者的心血:汉朝使者每次出访匈奴,都要记下沿途的道路山川地貌。每一场汉朝送公主“和亲换和平”的屈辱之路,更是多少无名的地图测绘者们的艰难测绘路。才有了一幅幅精确记录草原地理风貌的“舆地图”,为卫青霍去病们一次次提供正确导航。漠北之战的热血一胜,封狼居胥的荣耀时刻,同样该有这些绘图者的军功章。

也同样是在匈奴败逃的酣畅战史里,依然是汉朝地图测绘者们再接再厉,不断绘出西域等要地的正确地图,汉朝的大军与使节,得以继续沿着地图的指引隆隆向前。西域诸国从此纳入汉朝版图,汉王朝的声威沿着丝绸之路远播四方。即使是这段两千年前的古代史,也同样证明永不过时的真理:国家的崛起,永远是科技先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莱波蒂斯考古遗址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莱波蒂斯曾是罗马帝国的宏伟都市之一,被认为是地中海地区保存得最好的古罗马城市遗址,由塞普蒂斯乌斯•塞韦罗扩建并设计装饰的,他出生在那里并成为那里的国王。莱波蒂斯以其壮丽的公共纪念碑、人工港、市场、仓库、商店、居住区成为罗马帝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处古迹已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公共浴池、占地一公顷的学术论坛、港口、神庙、集市以及大剧场等。这些古迹大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其中能容纳15000人的圆形大剧场的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成千上百的雕件和镶嵌图案被转移到的黎波里的博物馆里保存起来。

遗憾的是,当时古罗马人修建的大型防洪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已无法修复。1987年到1988年间,莱波蒂斯遭到了洪水的袭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了大量设备进行援助。然而,要恢复莱波蒂斯遗址需要几年的时间。

Archaeological Site of Leptis Magna

必去理由:地中海保存最好的古罗马遗址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利比亚[Libya]

景点所在省、州:塞卜哈省 [Sabha Distric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汉代丞相传后代一绝活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汉代相传后代绝活

我们都知道项羽和刘邦之间楚汉争霸的故事,那时候他们两个使出了各种手段,就是为了能够成为下一任的君王。项羽有一个亚父叫做范增,那时候项羽对他非常尊重,就好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而范增也是极力的推崇他。后来有一次,范增就给项羽想出了计谋,让项羽宴请刘邦来参加宴会,之后趁着这个机会来杀掉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当时刘邦自然知道这个宴会背后的目的,但是他又不得不去。在晚宴的时候,刘邦的心中一直很忐忑,好在最后是樊哙帮助他逃了出去,如果不是因为樊哙当时出手救他,后果很严重。樊哙原来是以屠狗为生的,后来他也参加了那时候的起义,在战场上他表现的特别的勇猛,再加上因为救过刘邦的性命,所以在刘邦成为皇帝以后,对他也是特别的器重,把他封为了那时候的丞相。

那时候的樊哙对刘邦很是忠心,之后,刘邦又把自己的老婆的妹妹许配给了樊哙。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又多了一份关系。但是刘邦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他最初的目的,反而是让他们的关系往反方向发展。有一年刘邦生病了,再加上当时有一个将军反叛,于是刘邦就派樊哙去平反叛乱,但是没想到樊哙刚走,就有人给刘邦说樊哙有反心,并且还和吕后有勾结。本来刘邦就对自己的皇后干涉朝堂很是不满,再加上别人这么一说,更是生气。刘邦听见了这个人的话,于是就命令陈平去杀了樊哙。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陈平并没有杀掉樊哙,反而把他羁押了回去。

没想到在回去的途中,刘邦就去世了,而樊哙后来也被吕后所放了。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樊哙并不想继续在这种权势当中做挣扎,他也希望自己的后代不要再追名逐利,他希望自己的后人,就算是免被免去了官职,也不至于被饿死。于是,他把自己从军之前特别受别人欢迎的狗肉制作方法给记了下来,并且传给了他的后人。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们虽然依旧继承着他的官职,但是也都遍布全是。一直到今天,这个狗肉的制作方法都还在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大学校内的鸣鹤园中,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积极致力于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为学习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生提供标本观摩和教学实习条件,积极协助中国考古学研究,展示中国考古学工作成果,宣传普及考古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文物、考古学和博物馆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增进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主要概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大学西校区。

1986年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馆。展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藏品包括:石器、铜器、甲骨、陶器、瓷器、书画、碑帖等几大类。基本陈列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七个部分。另外的一些临时展览,多为与兄弟馆的合作展览。

1993年5月开馆,由北京大学和美国友人阿瑟·赛克勒博士合作建成。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000平方米。现收藏有数万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有陶器、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

这些藏品始于本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以后陆续汇集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和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收藏。50年代后,陆续增添了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系)从田野考古工作地点获得的教学标本,国内各文物、考古机构和博物馆调拨、赠送的物品,还有海内外文物收藏家捐赠的文物。

馆内布置

该馆馆舍为仿古建筑,与校内其它建筑风格一致,古朴典雅。其展览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国考古教学标本系列展,按时代和考古学文化顺序陈列:另一部分为北大考古学系近年来考古工作成果展,按工作地

馆内展厅

点集中陈列,已展出的有“金牛山人”、山东长岛北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山西曲沃曲村晋文化墓葬”、“河北磁县观台窑址”等。馆藏品共有2万余件,多为考古教学典型标本,如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地点出土石器,新石器时-古学文化典型器物,商代的甲骨文,西周古墓和遗址出土的铜器、玉器及陶瓷、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置身其中,你会感到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博物馆常年展出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收藏的考古教学和研究标本,定期组织展示考古学重要工作成果的陈列,组织由其他博物馆和学术科研机构主办的交流展览。展览注重运用考古学出土资料,注重选取有准确出土地点的考古发掘品,根据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按时代、地域和考古学文化组织展品,特别展出了一些出于同一考古地层单位的器物群组。

博物馆中安装了先进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防盗与防火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妥善保护和充分利用馆藏文物提供了良好条件。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教学、科研同时积极为社会服务,为学习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生提供观摩标本和教学实习的条件,向社会展示中国考古学工作成果,普及考古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开馆以来,热情接待来馆参观的国内外宾客,接待配合教学的学生参观,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参观指南

地址:北京大学西校区。

乘车路线:乘332、718、732、808路,运通106、114路,320支路、332支路、355支路等公交车到北大西门站下车步行5分钟。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售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梁土山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土山在县北十里,五丈,周一里六十步。土多石少,故呼为土山。

而据传说,土山本名梁山。山虽不大,但山上的石材很好,可作栋梁。而且石头裸露于外,山上的土并不多。后来山上的土为什么多了呢?

这事与“金头御史”何惟儆有关。

有一年,北京城大建宫殿,打算征用土山的石材。

何惟儆心想,开山,采石,雕凿,运输,千里迢迢,困难重重。如此沉重的负担,家乡的人民如何承受得了!于是他赶紧派人回蒙城说明利害,让人赶快抬土封山,把石头全部埋在黄土之下。之后,他对工部说,蒙城的梁山,实为小小土丘,根本没有美石。工部派人来查看,果然如此,就不再征用梁山石材。

家乡人民免除了苛重的劳役之苦。从此,梁山也就成了土山,也有人把它叫做梁土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