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鼠疫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汇编5篇】

人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鼠疫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409

文章

5

篇1:历史上有哪些可怕的传染病?传染病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1763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的不同发展时期,总会有那么一种传染病影响着一代人,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抗争传染病的斗争历史。虽说如今的医疗水平以及防疫手段已经大幅度提升了,很多昔日让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比如天花、小儿麻痹症等等都已经彻底消灭了,即便是鼠疫这样高传染的冷血杀手也已经将死亡率将至10%以下,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却出现过数次死亡人数以“百万”“千万”计的瘟疫。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影响甚至改变历史走向的传染病。

黑死病---14世纪的噩梦

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500万余人的生命。

这次鼠疫最早是由一名叫博卡齐奥的意大利人记录下来。最初的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有肿块,然后皮肤会出现青黑色的斑块,并且会渗出血液和脓汁。因此当时被称为“黑死病”。受感染的人会高烧不退且精神错乱,无数人在感染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就死掉。

当时的欧洲教会愚昧的认为猫是幽灵和邪恶的化身,是元凶罪魁,下令大肆捕杀。这一举措导致当时猫几乎濒临灭绝,而失去了天敌的老鼠肆意繁殖,更加剧了疾病的传播。

这场鼠疫由于教会的愚昧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导致当时相当于三分之一欧洲人口的死亡,所造成的恐怖只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才可比拟。

天花---印第安人灭绝的元凶

说到鼠疫,就不得不提造成印第安人灭绝的“天花”。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

1507年前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从此开始在美洲大地肆虐。

很多资料记载了殖民者故意向印第安人传播天花的丑行。例如,英国人在加拿大无法推进时,就与印第安人议和,把天花病人沾染过的枕头、被子作为礼物送给印第安人。随后,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已同旧大陆的人类隔绝了上万年,对天花、麻疹、白喉、伤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

流感—— 一战的休止符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首个战火波及全球的战争,卷入其中的人口多达数亿,阵地战、坦克以及新式战斗机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可人们不知道的是,提前终结一战的竟是一场流感。

在1918年时,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处军营里,不少士兵开始出现了感冒的常见症状,但并未引起美国军方的高度重视,这导致这一疾病迅速在多个国家传播开来,不仅远播到了欧洲,就连亚洲国家也未能幸免。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处在战场上的20万英军、40万法军以及50万德军,均无一例外地感染了此病,而百分之十的致死率让军队上下人心惶惶,不得以,奥匈帝国首先将陆军从战线撤下,对手也纷纷效仿避免全线崩溃。最终,缺乏足够兵员作战的协约国和同盟国,就这样草草收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军队中具体因这场疾病而丧生的人数至今没有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该病使得全球至少有2000万人丧命,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未能幸免。

可怕的传染病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虽然,这些可怕的传染病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伤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黑死病显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然而这场疫情却不经意间打破了欧洲教会的专制地位,许多人开始信奉科学胜过信奉上帝,欧洲社会从暗无天日的中世纪转而走向了文艺复兴,从而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

而为了对抗天花病毒,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疫苗应运而生。

有了疫苗的出现,天花变得不再可怕。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并且为此举行了庆祝仪式。从此,困扰了人类长达几个世纪的可怕疾病就此被终结。不光如此,随着疫苗学的深入发展和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可怕疾病正在被一一攻克。

写在最后

医学的昌明和科学的发展让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的伤亡看似不断减少,但这绝对不能成为助长部分人类自大无知、挑战自然法则的理由。要知道,不管是人类、生命还是自然,还都有太多的未知等着我们探索。面对疫情,我们不必过分恐慌,坚定信心,做好防护,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能打赢这场防控战,但面对自然、面对生命,我们应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回眸:鼠疫、天花……人类与瘟疫的较量

全文共 2983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让传染病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再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以美国为例,在100年前,导致死亡的三种最主要的疾病都是传染病:肺炎、肺结核和腹泻;而现在,三大生命杀手则是心脏病、癌症和中风。大规模传染病的流行,古人称之为“瘟疫”。历史上,人类曾经饱受瘟疫的痛苦,只有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后,人类在与瘟神的较量中才逐渐占了上风。

“黑死病”曾导致欧洲1/3多的人口死亡

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瘟疫之一是所谓“黑死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鼠疫。鼠疫对于亚洲、非洲和欧洲来说,就是一种恐怖的灾难,甚至改变了历史进程,例如它间接促使了东罗马帝国的崩溃。

最广为人知也最为悲惨的鼠疫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它是由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使用“生物武器”引发的。1346年,西征的蒙古军队包围黑海港口城市克法(今费奥多西亚,属乌克兰),把患鼠疫死亡的死者尸体用投石机射入城内,城里鼠疫由此开始流行。城里的居民热那亚人逃离此城,鼠疫也跟随他们传播到西西里,随后又传播到欧洲大陆。在短短5年内,第一波的鼠疫就导致了欧洲1/3到1/2的人口死亡。在随后的300多年间,鼠疫在欧洲仍反复爆发,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才平息。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更加重了鼠疫的神秘、恐怖色彩。许多无辜者被指控传播鼠疫而被恐慌的民众处死。

直到19世纪后期细菌学创立后,鼠疫的病源和传播途径才逐渐明朗。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在香港调查鼠疫时,发现其病原体是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后来就被命名为耶尔森氏杆菌。1898年,另一位法国人西蒙德确定了鼠疫的传播途径是跳蚤把病菌从老鼠传播给人。到20世纪中叶,抗菌素的发明使得鼠疫成了容易治愈的疾病,而公共卫生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也切断了鼠疫的传播途径。现在,鼠疫已非常罕见,但并不是完全消失,因为它仍然会在鼠类之中传播,一有机会还会传播给人。在20世纪80年代,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每年都有发生鼠疫的报告。1996年印度爆发的鼠疫还成了世界的重大新闻。目前,每年大约有1000到2000人感染鼠疫。即使在美国,平均每年也会有10多人从野外鼠类感染鼠疫,1/7的患者死亡。尽管鼠疫已非不治之症,也容易控制,但是历史惨剧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难以消除,它仍然被许多人视为最恐怖的疾病。

天花成了殖民者的秘密武器

另一种恐怖程度可与鼠疫相比的传染病就是天花。古代世界大约60%的人口受到了天花的威胁,1/4的感染者会死亡,大多数幸存者会失明或留下疤痕。幸运的是,天花已被人类彻底消灭,成了第一种、也是至今惟一一种被消灭的传染病。天花危害人类的历史可能比鼠疫还要久远,据传在3000多年前起源于印度或埃及。从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等人的木乃伊上,可以发现天花留下的疤痕。

天花原来只在“旧世界”(亚洲、欧洲和非洲)流行,在17、18世纪,它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比不上鼠疫,这可能是因为其受害者以儿童为主(约1/10的儿童因天花夭折),活下来的成年人大多已有了免疫力。

但是当欧洲殖民者在15世纪末登上新大陆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欧洲殖民者给新大陆原住民带去了多种从未遇到过、因而不具有任何免疫力的传染病,其中最致命的一种就是天花。为什么科尔特斯率领300名西班牙殖民者能够征服有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靠的秘密武器就是天花:阿兹台克人俘虏的一名西班牙士兵不幸染上了天花。10年内,阿兹台克人口减少到650万人,生存者也丧失了斗志,一个强大的帝国就此消亡。另一个强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现秘鲁及周边国家)也因为天花流行而被皮萨罗带着180名西班牙殖民者轻而易举地征服。北美的殖民者则有意将天花传给印第安人,给他们送去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在天花的肆虐下,几个原先有数百万人口的主要印第安部落减少到只剩数千人或完全灭绝。在与殖民者接触之前,美洲原住民大约有两三千万人口,而到16世纪末,只剩下100万人。

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但是一旦得过天花而生存下来,体内就有了对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不容易再得天花。这一点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到,在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有人尝试利用这个特点预防天花:从天花病人的伤口采疫苗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但是这容易引起严重副作用乃至死亡。

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首创接种牛痘。但是种痘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在种痘发明150年后,世界上每年仍然有约5000万人得天花。直到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消灭天花运动。1977年,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发生在索马里。1978年英国实验室发生事故,有两名工作人员染上天花———这是天花退出地球舞台之前的最后插曲。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实验室还保存着样本。

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是流感

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既不是鼠疫也不是天花,而是几乎人人都得过的流行性感冒。

1918年,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2000万到5000万人死亡。尽管这场流感在美国被称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于美国,有可能是从猪身上传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几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轻人。平时流行的流感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国也导致11万多人住院,3.4万人死亡。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没有特效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为70%—90%。由于流感病毒极其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不一样,因此必须每年注射疫苗才能发挥作用。

人类战胜疾病的速度越来越快

两个世纪以来,人类战胜疾病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力也越来越强。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1885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征服了狂犬病,震惊了整个欧洲。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古代称其为“痨病”。1882年,德国医生科赫运用先进的细菌学技术分离出了结核杆菌,1884年又分离出了霍乱杆菌。1944年,美国人发明了链霉素……多种疫苗的研制成功是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重大成果。1921年,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脱颖而出;1928年,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应用于治疗;同年,一种治疗百日咳的疫苗诞生。

在消灭了天花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又制定了2000年在全球消灭小儿麻痹症、麻风病、麦地那龙线虫病等传染病的计划。其中较为成功的是消灭小儿麻痹症,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已消灭,只剩下10个国家,数百个病例。

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是无止境的。尽管我们已消灭或基本消灭了许多种在历史上作恶多端的传染病,但是即使在医学最发达的国家,也还不能完全避免传染病的威胁。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的出现,有可能使治疗某些传染病变得困难。而且新的致命性传染病会随时出现,例如艾滋病、埃博拉病毒、军团菌、西尼罗病毒、疯牛病以及最近出现的非典,都能引起恐慌或造成重大社会问题。比如,近几年多次在非洲爆发的埃博拉出血热,已使近千名患者死亡,死亡率近半。环球旅行的便利更增加了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机会和速度。恐怖分子用生物武器人为制造致命瘟疫的威胁也不能排除。瘟神的挑战无休无止,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在与瘟神的作战中,人类也许无法获得全盘的胜利,但是却能够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役,而我们手中最强大的武器,是科学方法和现代医学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鼠疫在人类历史上有多可怕?传染病给人类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全文共 3205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总是以一种征服者的形象面对着整个世界,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然而那些看似最不起眼的生物,最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却总能够在不经意之间提醒着乖张的人类:我们并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主宰,想要统治世界,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而这个微笑的生物就是“病毒”。

曾经的各种病毒在不同的时间段肆虐着人类,每一次都足够让人类刻骨铭心,比如:曾经的非典,又比如:刚刚结束风波的埃博拉病毒。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有一本经典著作《鼠疫》。当每一次人类遭遇到很难控制的疫情感染的时候,在我的身边总会有人去翻阅这本书。

有时候,大家也会经常互相开玩笑的说:“这可能也是一种另类的,追赶潮流的方式之一吧。”不过,我也有一些异于常人的爱好,比如:特别喜欢翻阅一些“疾病史”类的书籍,每一次从这样的角度看待曾经的历史,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心得,其实,“疾病史”不也是人类历史的另一个很有特色的展示吗?

巧合的是,我曾在书中看到过有关拿破仑生病的记录,也通过史料的记载,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拿破仑。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讨伐俄国惨败,但是,战败的原因却不是俄军勇猛退敌。而是:法国的军队中不幸蔓延着斑疹、伤寒这样的恶疾。

拿破仑不攻自败的原因在于,这样的恶疾以每天致死6000多名法国士兵的速度,步步紧逼着拿破仑的精兵强将们。最终,导致了他战争的节节败退。而这一场惨败,也被收录在了《欧洲近代史》之中,时至今日,多少人提起还是唏嘘不已。

而在《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中,也曾经记载了拿破仑军队在滑铁卢一战中惨败的史实,历史学家虽然可以给出100种不同的理由,去解释此次战役中拿破仑失败的原因,但是,他们却很少把拿破仑患有痔疮这一原因列入其中。

殊不知,就是一个如此伟大的战略家,因为痔疮的发作而无法巡视军队,不能去及时检视战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击垮法军的是俄国的病毒感染,或许,谁也不曾想过,真正的原因里,也包括了拿破仑的痔疮发作。

或许,看到这里的您也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痔疮,会成为最后拿破仑没有称霸欧洲的罪魁祸首?看到这里,我也曾无数次的感慨,就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在历史上有时候也会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引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个疾病所带来的历史性的改变——鼠疫。鼠疫曾使整个欧洲长期笼罩在瘟疫的雾霾下足足200多年。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人口有将近一半是死于这场瘟疫之中的。

最血淋淋的例子当属1386年代的维也纳城了,据说,那样一座宏伟的城池,最后,逃过鼠疫魔爪的,仅有5人而已。而后,日本的疾病学者滨田笃郎的著作《疾病的世界地图》中,也有了一些相关记载。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方被发现,而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这个经由鼠类、蚤类传染的途径也迟至1898年方大白于天下。

故14世纪的欧洲人对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肯定是毫无招架之力的。威尼斯人曾最先想出了当时最为聪明的一项隔离措施,当然,也促使意大利人在威尼斯诞生了一套瘟疫预防制度,具体要求就是:

凡是由东方归来,即将入港的船只及人员,要在海上停留40天。如果,船上的人员确定无一人感染瘟疫,船只则可以得到允许,在港口登录。慢慢地,地中海的多个港口都开始实施了这样的制度,也因此,意大利文中的“40”,最后,成为了英文中的“检疫”一词。

这个就是现在的单词:“quarantine”。

疾病历史学,为世人展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虽然,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但是,的确有很多帝国的衰败都与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就比如:古罗马帝国,曾经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兴衰,也与疾病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英国史学家卡特莱特的著作《疾病改变历史》一书中,就记录着这样的史实:公元前一世纪,在罗马古城附近的低湿地区,曾流传着一种十分危险的疟疾,到了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后,这种疟疾便开始了大范围的流行。

在传染期间,先感染的范围仅局限于意大利的国中城市,这也使得罗马的蔬菜供应地卡帕尼亚的很多人因感染致死,最后,则导致了整个地区遭到抛弃,此地也就成为了臭名昭著的“疟疾流行地区”。而疟疾还在继续祸害着人间,这样的病毒使得意大利的罗马人其胎儿成活率急剧下滑。

也因为这样特殊病毒的存在,结果导致人们长时间的患病,更多的患病者长期处于无比虚弱之中,最终,使得整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大幅度减小,国力也是日渐衰弱。这样不可抗的自然灾害,不断蚕食着罗马人的意志,所以,罗马晚期呈现给世人的国力衰败、精神萎靡不振,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说到这里,想必你对疾病对于人类发展史中起到的作用不敢小觑了吧,的确,对于疾病在人类历史上不断附上的那一笔浓重的色彩,就如美国医学史家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在其著作《疾病的文化史》中的记载一样:疾病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疾病影响着人类制定的一切制度,人类也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与疾病做着永久的抗衡。

可以说,这样的论调几乎以颠覆者的姿态,改变着我们今天对于人类历史的认知。所以,这部著作到目前为止,都可以称之为“社会文化史领域绝对经典的空前巨作”。

现今的很多人都知道几大超级瘟疫的名字,比如:天花、流感、疟疾、麻疹等等,他们都是导致人类大面积致死的罪魁祸首,是来自自然邪恶之手的凶器。但是,戴蒙德却曾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曾经哥伦布从西班牙带去病菌成功的杀死了印第安人,数量甚至比军队直接杀死的人数还要多得多,可是,为什么疾病的传染会是单向的,也就是说,为什么没有出现来自感染的印第安人病菌最后感染并杀死入侵的西班牙人,或是,由此疾病进入了欧洲并杀死了很多欧洲人?

这一切都在戴蒙德的书中得到了科学的解释,戴蒙德认为,旧大陆入侵者带来的病菌多数都是“单向传播”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新大陆的形成,出现人口稠密的时间晚于旧大陆,并没有为疾病准备了足够的演化时间。

其次、仅仅是在美洲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也不过都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中美流域和安第斯山脉之间。而这三个地域之间的人口往来并不频繁,所以,疾病之间病菌传播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了。

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所在,新大陆并没有旧大陆那些被驯化的群居动物,也就是说,疾病的传染来源就少了很多,病源有限,那么,所能产生的传染疾病自然就少了很多。

人们都认为近现代生活是美好的,尤其是在农业和畜牧业开始迅猛发展的时代。其实这也导致了人与牲畜的接触多了很多,所以各种各样高致命性的病菌,也就不断的衍生了出来。而在人与病毒各种对抗中,也正是在一场一场惨绝人寰的瘟疫之中,旧大陆人的免疫力不断地被迫提升,所以病菌的杀伤力也在被迫不断增强。而发展相对迟缓的新大陆,由于各种发展属性导致病菌的来源很少,人群中的抗体也就很少,所以新大陆的人在疾病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这也就是为什么雄心勃勃的旧大陆人冲向新大陆的时候,除了用坚船利炮征服着新大陆,同时,他们也通过随身携带的病菌,无形中对新大陆进行着征服。

所以,如今看来,新大陆上的土著居民绝非单纯的死于枪炮之下,有更多的则是死于欧洲入侵者带来的各种病菌感染之下。所以,能将疾病史与人类的战争史结合起来看待历史,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近代人类命运史的最为客观的史实。

可以说,这样的视角颠覆着很多人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感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不了解疾病历史的人,其实,是真正不了解历史的一群人。

就像是著名的史学家理查德·扎克斯在自己的著作《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中描述的一样:历史并不是如同常人脑海里的那样,中规中矩地一步一步从这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这样的逻辑陈旧迂腐,催人入眠。

疾病历史,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历史视角,让我们透过疾病去看待了一段看似熟悉但又非常陌生的全新历史,原来,看似厚重的历史,其车轮的推进,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场瘟疫,又或是一颗药丸,甚至,是一位伟人的感冒、痔疮这样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影响人类历史的病菌 源自一万年前的动物驯化?

全文共 3500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再次让我们对野生动物保持沉默,对“快速野生动物”的呼吁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回想起我们的祖先——那些靠打猎、采集和喝血为生的古代人类,他们不都是超级细菌的活载体吗?那些没有控制能力的古代聚居地应该一个接一个地被细菌吞噬,直到灭绝?

一个

20多年前,一本名为《枪支、细菌与钢铁》的畅销书(以下简称《枪支》,原书于1997年在美国出版)似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看看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几起全球性瘟疫事件,绝大多数能改变人类历史的超级细菌实际上来自我们的好朋友——牲畜和宠物。

换句话说,大约一万年前,古代人结束了他们流浪的狩猎和采集生活,走上了畜牧业的道路,开始了畜牧业社会。直到那时,他们才为超级细菌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资料来源:bing.com/images

随着分子遗传学、古病理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的逐渐增加,那些被祖先驯化的动物确实像超级细菌的创始人。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姐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它的主要宿主之一是人类的驯养综合征。自以猪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甲型H1N1(又称猪流感)爆发以来,它已在全球造成近20,000人死亡。

历史上感染人数最多的“西班牙大流行”发生在上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一全球性瘟疫事件导致大量中青年人死亡,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甚至最终感染了近一半失去控制的世界人口。人们对病原体的起源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推测。2014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重建病原体来源的文章,并确认家禽是其来源之一。

来源:维尔画廊

时间可以追溯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当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开拓新的殖民地时,伴随他们的是天花,这是他们携带的病原体。当时,美国印第安人社会也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在中美洲建立了阿兹特克帝国,在南美洲建立了印加帝国。然而,尽管仅北美土著居民的总人数就达到了1亿,但由于天花等欧洲疾病的感染,土著居民的人数却直线下降,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枪炮和贪婪,这块土地最终被移交给了这些已经免疫并有应对策略的欧洲人。

天花不仅是杀死印第安人的真正刽子手之一,也是最早驯养牲畜的欧亚大陆人。据推测,公元165年至180年席卷整个罗马帝国的“安东尼瘟疫”,以及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清朝顺治皇帝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死亡都与天花病毒有关。

来源:百度百科

天花病毒可能源于牛,一种在欧亚大陆驯化的动物。

正如《枪炮》中所列,许多其他疾病是10,000年前家养动物带来的礼物,包括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麻疹(牛)、结核病(牛)、流感(猪和鸭)、百日咳(猪和狗)、恶性疟疾(鸟)...我甚至不知道有多少新的细菌潜伏在我们的家畜和宠物中,等着杀死我们。

那么,为什么上述病原体的起源和传播是由家畜引起的呢?

这幅画改编自参考文献9。

在18世纪,人们发现送奶工和屠宰场的工人不容易得天花,因为他们经常被牛的传染病感染,但这种疾病并没有引起疾病,只是皮肤上出现了水泡和脓疱,这被称为“牛痘”。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导致“痘苗”的病毒和导致人类天花的天花病毒似乎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如果人们接种了牛痘疫苗,他们就能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生物学家最终发现痘苗病毒和导致人类天花疾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特性。例如,从秘鲁印第安人木乃伊中提取的结核细菌的DNA也与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的病原体(牛分枝杆菌)非常相似。

从那以后,生物学家发现许多病原菌与系统发育图中的一些家畜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它们在分子遗传学上是相似的。不仅如此,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人类和家畜之间的常见传染病也增加了5。

上述结论似乎证实了《枪炮》中提到的假设,“这些疾病部分是由家养动物的细菌进化而来的”。

来源:维尔画廊

事实上,这一声明不是由《枪支》的作者戴蒙德发起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一些学者就提出了人类病原菌起源的假说,即动物驯化导致人类疾病扩散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设,大约从12000年前开始,人类就一直在驯化野生动物,这不仅改变了人类在生物链中的地位,而且逐渐影响到生物体的生存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流行性病原体也在家畜中产生,最终人与家畜之间的交叉感染一直在持续进行。

真的是这样吗?

不难发现,无论是细菌之间的遗传关系还是细菌的种类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事实只是间接地证明这些细菌与驯化的动物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驯化的动物是人类病原体起源的摇篮。

相反,随着许多学科自身的发展及其不断的交叉融合,通过对古代DNA、动物考古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综合研究,许多病原体的元基因组逐渐被提取出来,各种动物实际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信息也越来越清晰。学术界不得不面对的结果是,在许多动物被驯化之前,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体内就存在着许多超级病原体。例如,根据分子时钟的计算,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已有近7万年的历史,这比人类开始驯养动物的时间要早得多。

来源:百度百科

2020年2月24日,《自然-生态和进化》杂志发表了一篇多学科论文,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动物驯化”不能简单地与这些人类病原细菌的起源联系起来。在这篇文章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的学者关注欧亚大陆,这是动物驯化最重要的地区。他们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交替时期从俄罗斯到瑞士和其他国家的许多遗址纳入研究范围,从狩猎采集者到最早的农民筛选了近3000具遗骸,并提取了8种最早的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有在牲畜和人类之间广泛传播的历史。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病原体是从猪传播给饲养者的。根据遗传学研究所绘制的遗传图谱,这些病原体可分为一大类,即HC2600_1272。然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猪被驯化之前,这种病原体就已经在古代人中间传播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包括这一项在内的所有综合研究都不能完全否定动物驯化和人类病原菌进化之间的关系。9例如,古代DNA研究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许多致病细菌在引起骨骼损伤之前就杀死了宿主,动物考古学家不断更新各种家养动物起源的事件和地点...

病原体是否源于家畜仍然是一个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的假设,而不是最终结论。

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驯服动物”这一历史行为对人类细菌的巨大影响。

戴蒙德在《枪炮》中提到,欧亚大陆的细菌杀死了大量的土著人,但是包括印第安人在内的狩猎采集者携带的细菌很难对古老大陆的人们造成致命的伤害。除了细菌起源于家畜的假设,戴蒙德还试图从人口密度和贸易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在特诺奇的汉芬城没有可怕的细菌等着西班牙人”。他认为,新世界人口密集的出现比旧世界稍晚,美洲人口最密集的三个中心没有正常的快速贸易。他们不像罗马时代的欧洲、北非、印度和中国那样联系在一起,因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细菌滋生地。

然而,我们知道,人口密集的发展和频繁的贸易往来都是基于畜牧业创造的价值。动植物驯化引发的农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同样显而易见的是,细菌在这个新世界提供的环境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反,在旧石器时代,人口的聚集和扩散不可能达到如此大的规模,家畜也不会作为媒介为病原体的超进化提供温床,也不会有定居引起的水土交叉感染等因素。因此,即使更多的传染性细菌从野生动物进入人体,某些地区的一些部落或人群也可能被消灭,但它们的致死率和传播能力应该远远低于农业社会中的超级细菌。

事实上,细菌是从家畜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还没有得到验证。然而,即使病原体不是来源于人类在10,000年前驯养的动物,即使驯养的动物可能仅仅增强人类与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之间的密切接触,由它们引起的人类生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一定在病原体的进化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

参考:

1颗钻石。《枪、细菌和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维基百科

现代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的全球同步扫描([)。自然,2014,508(7495): 25257。

《疾病考古学》,[M。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人类病原体的起源:评估农业和家畜在人类疾病进化中的作用》,[。生物评论,2006,81(3): 369-382。

《瘟疫与人类》,[M。主播,1998年。

7Mac唐纳德·埃姆,伊佐·艾阿。结核病疫苗开发。在:丝带W,编辑。结核病-扩展知识。在技术领域;2015.

埃斯基维尔-戈麦斯等。人类适应的肠炎沙门氏菌的出现与新石器时代的过程有关。[。自然生态与进化,2020: 10。

公元前9世纪,新石器时代的[生病了。自然生态与进化,2020: 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出现在人类历史中足以影响进程的几位科学家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牛顿是英国的物理学家、科学家、数学家。因为一颗掉在头上的苹果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在1687年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和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可以说是影响了近代物理学和数学的发展。

2

爱因斯坦是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出生在犹太人家庭。爱因斯坦对于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了光子,并解释了光电效应,创立了相对论学说并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

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正式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否定了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他的进化论被认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

爱迪生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最主要的发明是电灯和电话,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