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鼻出血的止血方法有哪些精选20篇

流鼻血相信多数人都不陌生,这种情况更加容易出现在儿童身上,这家长担心不已,那么为什么会流鼻血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流鼻血的原因和止血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924

文章

102

篇1: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方法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是实施灾难现场救护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各种种急救方法的基本手段,是急救过程的第一步。那么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一外伤处理必备常识。

1、止血(1)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2)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3)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4)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

2、包扎。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毛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止血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

3、固定。(1)、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2)、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3)、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4)、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错位。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前臂止血包扎固定方法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在交通事故中经常会遇到外伤,严重外伤可合并颅脑、心肺、腹腔脏器损伤。身体表面形成伤口后外界细菌、异物进入伤口,可引起感染。有血管损伤时出血多,能导致休克。因此,现场伤口处理很重要。今天就以前臂止血包扎固定方法为例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一外伤止血包扎常识。

1、螺旋式包扎法:适用于前臂、上臂、小腿等处伤口的止血包扎。用止血带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在敷料包起始处,由内至外缠绕一圈以作固定,然后继续斜向上缠绕,每一圈需遮盖前一圈的2/3。当敷料包完全被盖住后,在上方缠绕一圈再做固定。以小手挂承托手臂或用承托物抬高足部。

2、字形包扎法:适用于肘部、膝部、足跟伤口的止血包扎。将肘部、膝关节做90度弯曲,绷带放在肘部、膝部、足跟中央,由内向外缠绕一圈以固定敷料贴。反复缠绕,遮盖敷料后在上臂、大腿、小腿上缠绕固定。以大手挂承托手臂或以承托物抬高膝部或足部。

3、8”字形包扎法:手部外伤、足部外伤及足踝扭伤均可用“8”字形包扎法。8”字环形包扎是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来回包扎,每圈在中间和前圈相交,并根据需要与前圈重叠或压盖一半。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伤口一般会出血,包扎前需要先用可溶性纱布止血。

4、外伤包扎法:用绷带在手腕上由内向外缠绕一圈以作固定,以“8”字形反复缠绕包扎,最后在手腕上缠绕固定。以小手挂承托伤肢,并检查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旋压式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医学上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医疗止血上,对于止血物品真是各式各样,数不甚数,什么止血剂、止血药以及止血器,那么大家知道旋压式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吗?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进入来了解这一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旋压式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使用原则较复杂。步骤如下:

1.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2.上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出血部位。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止血带的压迫可造成桡神经损伤,进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难以恢复。

3.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4.用毛巾、大手帕等现场制作的布性止血带时,应先将其叠成长条状,宽约5厘米,以便受力均匀。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5.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6.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有明显标志,并在止血带附近或皮肤上明确写上上带时间。为防止伤肢缺血坏死,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l~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需要指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近一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股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出血的情况,随便一点点小小的磕磕碰碰就会流血,但是却甚少见股动脉出血,也许大家都对股动脉不了解,今天小编就来而给大家讲一讲股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的详情。

股动脉是股三角内的中心结构,有四大分支。向前发出三条动脉即: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和阴部外动脉。向后发出股深动脉,该动脉又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和穿动脉,股动脉与股深动脉几乎处于同一垂线上。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的部位。

股动脉出血的止血可以借助股动脉压迫止血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是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止血的设备。它主要通过机械压迫力从体外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促进穿刺口止血愈合。

其实我们的不仅有以上的股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还有很多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哦,如果大家希望知道更多的生活小知识,就可以来查阅一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方法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所致。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那么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抢救上消化道出血,关键是进行输液、输血、防治休克及止血治疗。止血的方法包括药物、机械压迫(三腔二囊管压迫)、内窥镜和手术等方法。

1.药物止血:因食管及胃底静脉破裂而出血者,应口服心得安或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八肽加压素及生长抑素,以降低门静脉压力;使用维生素K、安络血、6-氨基己酸、抗血纤溶芳酸及中药白芨粉、紫珠草等止血药治疗。

2.机械止血:主要为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使用药物治疗无效者,如果不能立即进行手术,应采用此法治疗。

3.内窥镜止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可使用内窥镜下硬化剂止血法。此法治疗急性上消化出血的有效率达95%以上。

4.手术治疗:应用上述方法治疗仍大量或反复出血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最正确的止血方法大全

全文共 7417 字

+ 加入清单

为更加适应现场及时 、有效地抢救外伤出血伤员的需要 ,介绍以下几种简便可行 、有效的止血方法。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指压止血法

指抢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目的。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止住血后,应根据具体情况换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这种方法仅是一种临时的,用于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采用。下面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的不同的指压止血法。

1.颞动脉止血法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压迫耳屏上方凹陷处,可感觉的动脉搏动,其余四指同时托住下颌;本法用于头部发际范围内及前额、颞部的出血。

2.颌外动脉止血法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5厘米处,向下颌骨方向垂直压迫,其余四指托住下颌;本法用于颌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3.颈动脉止血法 用拇指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搏动处,向颈椎方向压迫,其余四指固定在伤员的颈后部。用于头、颈、面部大出血,且压迫其他部位无效时。非紧急情况,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

4.锁骨下动脉止血法 用拇指在锁骨上窝搏动处向下垂直压迫,其余四指固定肩部。本法用于肩部,眼窝或上肢出血。

5.肱动脉止血法 一手握住伤员伤肢的腕部,将上肢外展外旋,并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搏动处,向肱骨方向垂直压迫。本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中或远端出血。

6.尺、桡动脉止血法 双手拇指分别在腕横纹上方两侧动脉搏动处垂直压迫。本法用于手部的出血。

7.股动脉止血法 用两手拇指重叠放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动处用力垂直向下压迫。本法用于大腿、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8.?动脉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在?窝横纹中点处向下垂直压迫。本法用于小腿或足部出血。

9.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止血法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以及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处(胫后动脉)。本法用于足部出血。

10.指动脉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与食指分别压迫指根部两侧,用于手指出血。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三)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四)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干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

(1)充气止血带 如血压计袖带,其压迫面积大,对受压迫的组织损伤较小,并容易控制压力,放松也方便。

(2)橡皮止血带 可选用橡皮管,如听诊器胶管,它的弹性好,易使血管闭塞,但管径过细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操作时,在准备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带的一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围绕肢体缠绕一周,压住止血带的一端,然后再缠绕第二周,并将止血带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夹紧,向下拉出固定即可。还可将止血带的末端插入结中,拉紧止血带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绞紧止血法 如无橡皮止血带,可根据当时情况,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绷带、领带、布条等均可,折叠成条带状,即可当做止血带使用。上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后,用止血带缠绕,然后打一活结,再用一短棒、筷子、铅笔等的一端插人活结一侧的止血带下,并旋转绞紧至停止出血,再将短棒、筷子或铅笔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套内,将活结拉紧即可。

2.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2)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端(上方)。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3处,避免结扎在中1/3处以下的部位,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大腿中部。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3)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4)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每隔40~5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带松解1~3分钟后,在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松解时,如仍有大出血者或远端肢体已无保留可能,在转运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带。

(5)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尽快运往医院。

(6)解除止血带,应在输血输液和采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后方可进行。如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

身体内没有“氧库”

生理学家早就指出,人体对于氧气的需求是很高的,尤其是娇嫩的脑组织、勤劳的心肌。如果体内血液循环停止,就意味着血液供应中断,而脑的剩余氧气仅够脑细胞用10秒钟,心脏的剩余氧只够心脏心缩跳动几下。

心脏的工作维系着生命,为挽救生命,必须恢复业已中断的心跳和呼吸,暂时用人工的力量使心脏挤出血液,维持血液循环;使肺脏一呼一吸,吐放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这样,含氧的血液在全身循环,灌注着组织细胞。在这个人工维持的心跳呼吸的过程中,也在刺激或称“唤起”心跳呼吸自行恢复功能。

“唤起”自主心跳和呼吸的可能性是大大地存在着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急症,是意外伤害,是倾刻间造成的停顿状态,并非疾病已发展到不可救药,只要抢救方法正确,争分夺秒,挽救生命是可能的。

关键是一个“急”字

对于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等内容,我们在以后会陆续介绍,在这里,主要是理解急救中的“急”字。

前面已讲过身体内没有氧库,脑细胞在常温下如果缺血缺氧4分钟以上,就会受到损伤,超过10分钟,脑细胞损伤十分严重,几乎是“不可逆”即“无法恢复”的。这样,即使侥幸被

救活,智力也将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成为没有任何意识的“植物人”。所以国内外专家们几乎众口一词地提示我们:循环停止4分钟内实施正确的CPR效果好;4~6分钟予以CPR者,部分有效;6~10分钟行CPR者,少有复苏者;超过10分钟者,几乎无成功可能。 由此可见,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在医生到达之前,我们要抓住宝贵时间,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此时“时间就是生命”表达最为准确。心肺复苏分为心复苏——恢复心跳,肺复苏——恢复呼吸。下面分别给以介绍。

心脏复苏术即是恢复心跳的方法。用人工的力量来帮助心脏跳动,最终达到自主心跳的目的。心复苏术过去只提到心脏挤压(按摩)的方法。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挤压前,还应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胸外叩击。为了说明这一抢救措施,有必要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正常的血液循环的知识。

一、血液循环的概念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组成。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泵,动脉将心脏排出的血液送往全身,营养组织细胞。动脉血(除肺动脉外)内血氧含量高,呈鲜红色。动脉又分为大、中、小动脉,管壁由收缩性较强的平滑肌纤维组成,可以协调心脏将血液一浪一浪地输送到毛细血管网。

静脉收集来自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的血液,送回心脏,静脉也分为大、中、小静脉。静脉血(除肺静脉外)含二氧化碳较多,呈暗红色。静脉自下而上回流靠静脉瓣和肌肉收缩的作用。

毛细血管处于动静脉之间,管壁最薄,管径最小,遍布全身,是微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场所。

维持全身血液的川流不息的主要动力来自心脏正常的工作。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在舒张时,血液汇集至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挤向动脉全身。因为种种病因引起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严重紊乱,出现一种称为“心室纤维性颤动”的心律失常时,生命岌岌可危。

二、心室颤动——心复苏的信号

正常时心跳节律整齐,强弱一致,均匀地不休止地跳动。心脏一般近似本人拳头大小,一昼夜能排出7吨多重的血液。心脏总共只有200多克,它能做这么大的功,原因之一也应归功于心脏传导系统。

当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发生严重病变时,心脏就会发生节律紊乱,心房心室“各自为政”,心肌纤维跳动失去节律。这时的心脏没有收缩舒张功能,出现一种称为心室纤颤(简称室颤)的现象。人在临终前心脏往往处在“室颤”这一阶段,稍一拖延心脏就彻底停止跳动。室颤时在心电图上可以看到弯弯曲曲的图形,临床上只能靠经验来判断。室颤到心跳停止之间非常短暂,胸前叩击就是消除室颤的一种简便方法。

三、胸外叩击法

在某些严重伤病和意外发生时,病人呼吸微弱,面色苍白青紫,大叫一声,全身抽动,口吐白沫,神志不清,这就很可能是发生了室颤。一般急性心肌梗塞、药物中毒、触电、淹溺病人可以见到。

怀疑病人发生室颤时,立即将手握成拳状,在胸骨中下段,距胸壁15~25厘米,较为有力地叩击1~2下。

相当于100~200焦耳的直流电,有时可以起到除颤的作用,使病人恢复心跳和神志。叩击无效则不再进行,随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室颤一般是用除颤器去除,这在装备良好的救护车和医院里是不难做到的,称“非同步电击除颤”。在家庭中,拳头的叩击有时也能发挥奇特的除颤作用。

心复苏术——胸外心脏挤压

目前国内对胸外心脏挤压还有“心脏按摩”、“心脏按压”的叫法。我们认为,用胸外心脏挤压或简称心脏挤压最为确切、形象,容易使人理解,而“按摩”手法上与心脏挤压大相径庭。 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脏跳动停止,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心脏挤压术。室颤时最初除颤后随之进行的也是胸外心脏挤压术。这在CPR技术中是关键的一环。

一、胸外心挤压的意义

胸外心脏挤压,顾名思义是在胸廓外用人工的力量通过胸壁间接地压迫心脏,从而使心脏被动收缩和舒张,挤压血液到血管维持血液循环。尽管心脏深居胸腔内,但是心包紧靠着胸骨和肋骨后方。如果我们在胸骨肋骨表面施加较大的力量,使胸肋骨下陷3~4厘米,这种外力就能使胸肋骨下方的心脏受到挤压,达到使心脏被动心缩的目的。在挤压心脏时,心脏的血液被挤向大动脉内,然后送到全身;放松挤压时,下陷的胸骨、肋骨又恢复到原来位置,心脏被动舒张,同时胸腔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加,吸引静脉血回流到心脏,使心室内流满了血液,然后再挤压,再放松,反复进行,维持血液循环。

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只要胸外挤压心脏及时,方法正确,同时配合有效的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效果并不比开胸直接进行心脏挤压的效果差。所以,人人应力争学会这种简单有效的使心脏复跳的救命方法。

二、病人的体位

进行胸外心脏挤压的病人应取平卧位。根据当时的情况,不要乱加搬动,可以尽量就近就便。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平卧的具体情况。我们发觉在家庭争救中,常常是“卧不恰当”,如病人平卧在沙发床、弹簧床、棕床上。病人卧在柔软的物体上,直接影响了胸外心脏挤压的效果。因此,必须将病人尽可能在平卧在“硬”物体上,如地板上、木板床上,或背部垫上木板,这样才能使心脏挤压行之有效。

三、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

救护人站(或跪)在病人一侧,左手放在胸骨中下段,这个部位相当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间。有口诀曰“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即指将手的中指对着病人颈部下方的凹陷处(相当于天突穴位),手放在胸廓的正中处,手掌的根部正好是挤压的部位。另一只手压在左手上以助其加压。双手重叠再凭借救护人体重的力量,有节奏地冲击性地进行挤压HBjj3;(图3)H使胸廓下陷3~5厘米,然后放松,反复进行,每分钟挤压60~80次,坚持挤压到心脏恢复自主跳动。挤压速度可根据情况(小儿、老年人,运用上述速度无效)提高到每分钟100次左右,有时可见效。目前,有一种胸外心脏挤压器又叫心脏泵,逐渐代替了徒手心脏挤压的功能。

应该注意的是,进行挤压时不是整个手掌施压,而是手掌的掌根部用力,并局限在胸骨下段,不可范围过大,以免压断肋骨,刺伤心肺或扩展到肝脾的破裂损伤。

当胸外心脏挤压有效时,可摸到脉搏的搏动,尤其是颈动脉搏动,随挤压节律出现。当感觉病人的脉搏已恢复,表明心复苏成功,可停止进行心脏挤压,否则继续进行。

心脏挤压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每吹一口气,做5次心脏挤压。如一人操作,可先吹两口气,再体积10次心脏挤压。

对儿童进行心肺复苏时,心脏挤压只用一只手,婴幼儿只用两个手指。用力要轻,深度

2.5~3.0厘米即可(婴幼儿15~2.0)。每分钟挤压100次。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者,每吹2口气,挤压15次,挤压部位在胸骨中段。

当胸外心脏挤无效还可送医院做开胸心脏挤压术,但在送院途口不得停止胸外心脏挤压。

口对口吹气,就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当病人呼吸停止,而心跳也随之停止或还有微弱的跳动,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进行呼吸活动,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常用在

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缢死呼吸停止的现场。等医生到来时,取而代之以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人工呼吸对挽救以上病人的生命是举足轻重的,否则即使心跳恢复了,呼吸不恢复,心跳也不能持久。所以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心脏挤压和建立人工呼吸缺一不可。

一、呼吸的过程

呼吸过程,我们可从呼吸通路和呼吸内容两个方面来了解。

呼吸通路确切讲应包括整个呼吸系统。鼻腔(也包括口腔)是呼吸系统的大门,然后是咽喉。咽喉是气管和食管的叉路口,气体和食物在此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再往下是喉,然后是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咽喉到气管任何部位的梗阻都可以引起呼吸停止。气管连同它无数细微分支,非常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因而在医学上称之为支气管树。但它是一棵根向上、树枝朝下的空心树。左右支气管像这棵树的两个大分枝,经过几级分支到末端为肺泡。 肺泡,是无数个像葡萄珠一样的空泡,组成了肺脏。肺泡与终末支气管相通,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充满气体的肺泡使肺脏柔软而有弹性。肺泡与肺泡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与毛细血管壁紧密相接,壁上有微小的孔隙使气体交换来去自由。进入肺脏的氧气由肺泡入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呼出的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到达肺泡。呼吸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肺脏经过“吐故纳新”后,血液携带着新鲜氧气流遍全身,供应细胞的需要,进行极其重要的生命活动。

二、口对口吹气的方法

本世纪60年代之前,人工呼吸大多采用间接压迫肺脏的方法,如俯卧压胸人工呼吸法,但效果很差,现已不用。近20年来,国内外大力推广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简便易学,效果可靠。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步骤之一:病人仰卧,头后仰,颈下可垫一软枕或下颌向前上推,也可抬颈压额,这样使咽喉部、气道在一条水平线上,易吹进气去。同时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涕、呕吐物,使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用嘴对嘴吸出阻塞的痰和异物。解开病人的领带、衣扣,包括女性的胸罩,充分暴露-胸部。

步骤之二: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捏住病人鼻孔,嘴对嘴将气吹入,然后观察病人胸廓的起伏,每分钟吹气12~16次。如果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可对鼻孔吹气即口对鼻人工呼吸。救护者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气后胸廓略有起伏为宜。 怀疑有传染病的人可在唇间覆盖一块干净纱布。口对口吹气应连续进行,直至病人恢复自主呼吸或确诊已死亡者方可停止。

有条件者实行面罩人工呼吸法及气管插管加压人工呼吸法,因为这是最有效的人工呼吸法,一般由医务人员实施。

三、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协调进行

心肺复苏术包括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两方面,缺一不可。人工呼吸吸入的氧气要通过心脏挤压形成的血液循环流经全身各处。含氧较多的血滋润着心肌和脑组织,减轻或消除心跳呼吸停止对心脑的损害,进而使其复苏。

在现场,如为两人进行抢救,则一人负责心脏复苏,一人负责肺复苏。具体步骤为一人做5~10次心脏挤压(60~80次/分钟频率),另一人吹一口气(12~16次/分钟频率),同时或交替进行。但要注意正吹气时避免做心脏挤压的压下动作,以免影响胸廓的起伏。 如现场只有一人救护,也可以按两人步骤进行,吹一口气,做5~10次心脏挤压,交替进行,效果也很好,只是单人操作容易疲劳。

现在也有一些书籍中提到心肺复苏只有一人操作时,可做两次口对口吹气,然后做15次心脏挤压。实践和研究表明两种方法是同样有效的。

无论是什么情况,如果单一采用挤压或吹气,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是无效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必须同时协调进行。

有关正确急救方法指导2017-04-14 06:02 | #2楼

急救现场处理,也叫现场抢救或入院前急救。它是指一些意外伤害、急重病人在未至达医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和痛苦,为了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

急救现场处理的产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6、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7、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8、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

总之,就地抢救就是保证维持伤病员生命的前提下,应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条不紊的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功丧失有利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气压止血带的消毒保养方法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止血带充气前应先抬高肢体,驱血带驱血彻底后,再将止血带的通气管接于压气表上,缓慢将气打入止血带内。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过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过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过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过33.3kPa(250mmHg)。那么气压止血带的消毒保养方法是怎样的呢?且看以下分解。

气压止血带的技术特点:

1全数字微电脑控制,相关数据数字显示

2工作压力自动补偿,失电压力保持功能

3进口气泵噪音低、寿命长、工况平稳

4进口带补偿计算压力传感器,大容量CPU中央处理器,设计先进

5定时声、光报警,电磁控制慢放气功能,确保手术安全

6国际流行外观设计,使用方便

近年来,除少数禁忌症外,气压止血带已广泛应用于四肢手术.由于消毒时通常抬高患肢,消毒液常常浸湿棉垫和止血带,甚至灼烧病人皮肤.为此,我们采用粘贴膜用于保护止血带。有关人员介绍说气压止血带要按以下步骤消毒保养。

1止血带密闭回收后,首先进行评估止血带质量情况,检查污染程度。如污染严重,在流动水下进行反复冲洗。放入多酶清洗溶液中浸泡5分钟。

2质量要求:按厂家多酶液的说明注意酶液的温度、时间,清洗液液面浸过止血带1-2cm。1液面下揉搓或用纱布擦洗止血带外面的污垢。

3流动水下揉搓或用纱布擦洗止血带外面的污垢。

4用高压水枪(自来水)冲洗止血带管腔内污垢。

5质量要求:外观目测无污渍、光洁、透亮。

6用温热水反复冲洗、再用纯化水进行漂洗。

7用高压水枪(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止血带管腔内污垢。纯化水化或蒸馏水进行漂洗、终末漂洗,

8质量要求:止血带无清洗液残留,无污渍。5.1放入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或煮沸槽中煮沸消毒。温度90℃,时间≥5分钟。

9质量要求:消毒容器应加盖、止血带应全部淹没在消毒液中,消毒液液面浸过湿化瓶1-2cm,,并控制有效氯浓度及时间。

更多紧急止血方法,尽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感谢大家的参与,明日话题: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输液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止血带是医院各科室进行静脉采血、静脉输液、输血治疗时必须使用的医疗用品,而且使用频率高,用量大,止血带给输液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那么输液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小编通过搜集资料整理为以下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输液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1、止血带结扣离穿刺点的距离手背静脉输液时,止血带结扣离穿刺点的距离最佳为5到1CM。其根据是:短于3cm时,小静脉腔内血流量少,使其压力小,不易回血;止血带结扣点长于20cm,则回血慢,血管不易充盈,造成穿刺准确率低,所以5—10cm最佳。同时,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过K易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皮肤发绀,血管走行不明显或把血管压瘪,不利于穿刺成功。

2、止血带结扣点的位置止血带结扣点不能在所要穿刺的血管上。其根据是:如结扣点在穿刺的血管上,一是血管充盈慢,二是不能阻止静脉回流,即使针头刺入血管也不会回血,往往造成穿刺未成功的假象。三是扎的过紧易把血管压瘪,使液体滴入不畅。为此,止血带的结扣点应在血管旁开1~2cm为宜,多于2cm时解结扣不方便。

3、松解止血带的方法按照常规消毒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叮嘱病人松拳,左手拇指定针柄的同时,示指从手掌外侧将穿刺部位皮肤轻轻往下绷紧,并固定于穿刺点上消毒部位以外处,松解止血带。

好了,以上的内容就是小编给大家普及的输液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如果大家还想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就可以关注,里面有很多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是可以给咱们的生活起到积极向上的帮助的,那么小编下次再跟大家见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意外受伤现场止血方法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日常生活中,刀割伤、刺伤和擦伤等出血常有发生。当一次出血超过全部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脸色苍白、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那么意外受伤现场止血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对于不同类型的出血,现场止血方法不同。

1、直接压迫法

如果伤口不大且较为表浅,血流速度较慢,可直接用干净柔软的敷料或手巾压住伤口并扎紧即可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替代。

3、填塞止血法

对于颈部或臂部较大而深的伤口,可用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固定。

4、指压止血法

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动脉大出血。如手部大出血,可用手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一侧脚大出血,用手指分别压迫脚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腿部大出血,伤员应取坐位或卧位,用两手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颜面部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下额角前约1厘米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

5、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发生大出血,当上述止血法不能止血时,可用橡皮止血带、布制止血带置于出血部位上方,将伤肢扎紧,把动脉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负压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负压是低于常压(即常说的一个大气压)的气体压力状态。那么大家知道负压止血带如何使用吗?接下来给大家分享负压止血带的使用方法,请各位认真阅读。

负压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分析如下:

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温馨提示:使用止血带前,认真检查有否漏气,止血仪是否灵活实用,否则要及时更换。

以上内容由提供给大家,还望采纳,如果各位还想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那就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流鼻血的正确止血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鼻出血的正确止血方法可以用手指压住鼻腔,并且保持身体前倾,一般在5分钟左右就能够止血,并且也可以使用脱脂棉或者是吸水性比较好的纸卷将鼻腔塞住。如果采取以上措施止血效果不佳,或者出血量增大并伴有脸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应该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鼻出血多数是由于身体上火引起的,还有可能是由于患上了鼻炎,也会导致鼻腔出现疼痛的情况。鼻出血的正确止血方法可以用手指压住鼻腔,并且保持身体前倾,一般在5分钟左右就能够止血,并且也可以使用脱脂棉或者是吸水性比较好的纸卷将鼻腔塞住,用冷水沾湿毛巾,在额头或颈部进行冷敷,让血管收缩减缓出血量。如果采取以上措施止血效果不佳,或者出血量增大并伴有脸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应该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鼻出血时“立即仰头、塞纸巾、拍凉水”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但是却有很多人还在这样做。鼻腔和口腔是共通的,当流鼻血时将头仰高其实会让鼻血往咽喉里流,没有起到止血的作用。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血液还会因为吞咽不当导致进入气管,让孩子产生咳嗽或堵住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等。而拍凉水的做法也不太正确,因为水是流动的,单纯拍凉水的持续性较短,并不能起到冷敷止血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止血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流血时通过一定方式处理,快速让血停止向外流动叫做止血。止血效果因人而异。有人快,有人慢,与血小板有关。那么止血方法有哪些 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

②颌外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

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

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

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动脉止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处可触摸到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用两手的拇指重叠施以重力压迫止血。用于大腿、小腿、脚部的动脉出血。

⑧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止血:

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止血。用于足部出血。

⑨指动脉止血:

将伤指抬高,可自行用健侧的拇指、食指分别压迫伤指指根的两侧。适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前臂外伤的止血包扎方法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前臂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不仅是日常小事砍柴挑水,还有我们的工作需要它的协助,但是前臂有时候因为不小心也是会受到伤害的,如说常见的骨头脱臼,今天小编就想给大家普及前臂外伤止血包扎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般伤口较浅,不伴血管神经损伤,容易止血。现场有条件时,有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伤口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让酒精进入伤口)。然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1.绷带环形法。适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颈部、胸腹部、四肢、手指、脚趾。小伤口的包扎一般都用此法。

①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略斜一点,第二圈与第一圈重叠,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

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

②第三圈开始每一圈都将上一圈压住约3/4,按同一方向缠绕起到将敷料全部包裹住。

③将绷布剪断,用胶带或别针固定,或剪开带尾成两头打结,或者将绷带反方向再拉出一段,形成一边单层,一边双层,然后打结。

2.螺旋法。适用于四肢和躯干等处。从肢体较细部位开始,把绷带向渐粗部位缠绕,每一圈压在上一圈的1/2处,然后将绷带尾端固定。

3.螺旋反折法。用于四肢的包扎。将绷带由肢体细端开始缠绕,每绕一圈把绷带反折一下,盖住上一圈的1/3—2/3,然后固定。

所以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包扎的小技巧小窍门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前臂受伤这些小伤害了,当我们知道的更多就会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我们的里还有很多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都是会给大家一些指导建议,大家可以自行获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颞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一点点磕磕碰碰,就会流血,很多人都对流血不以为然,但是现在的卫生越来越差,我们应该及时止血,以防感染,但对于颞动脉出血,怎样止血呢?大家对颞动脉了解多少呢?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讲一讲颞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以及颞动脉的详情。

颞(颞区),俗称太阳穴。位于额部的两侧,眼眶的外上部,延伸至耳上沿。颞区由薄弱的颞骨保护,受到撞击会产生严重的头晕、休克症状,严重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颞侧对应的大脑部位是颞页,基于颞区极易受到外来伤害,是人体重点保护区域。

此区的软组织层次,由体表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l)皮肤:颞区的皮肤移动性较大,手术时无论选择纵行或横行切口,均易缝合,愈合后的瘢痕亦不明显。

(2)浅筋膜:所含脂肪组织较少。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

1)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缘,越颧弓到达颞区。颞浅动脉为颈外动脉的两终支之一,其搏动可在耳屏前方触及;颞浅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

2)耳后组:有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分布于颞区后部。耳后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枕小神经来自第2、3颈神经,属颈从的分支。

(3)颞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深、浅两层,浅层附着于颧弓的外面,深层附着于颧弓的内面。

(4)颞肌: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前部肌纤维向下,后部肌纤维向前,逐渐集中,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和颞筋膜有保护脑膜和脑组织的作用,故开颅减压术常采用颞区入路。颞肌深部有颞深血管和神经,颞深动脉来自上颌动脉,颞深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支配颞肌。

(5)骨膜:较薄,紧贴于颞骨表面,因而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并经颧弓深面与颞不间隙相通,再向前则与面的颊脂体相连续。因此,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有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

颞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头顶及颞部动脉出血。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即可止血。如若没有止血,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下肢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止血带也已经普及了市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在生活中如果有出血的情况的话,大家用的最多的就是止血带。在很多的止血办法中止血带还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只是说一些使用方法还是需要大家自己注意到位。了解详细的注意事项也是为了帮助在使用的时候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那么下肢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下肢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如下:

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在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6.止血带必须用在上臂、大腿,不得用于前臂、小腿,因为前臂、小腿有骨间动脉的分支,止血不彻底;上止血带,一般需行CEA/CSEA、臂丛阻带麻醉或全麻,否则时间长了,局部压迫引起的不适,会影响患者配合,除非手术时间很短。伴有患肢动脉、静脉、淋巴管的疾病的,禁用止血带;肿瘤、炎症性手术可用止血带,但禁止驱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伤口出血的特点及止血方法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创伤是指作用于身体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损伤因素,导致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或功能障碍。创伤发生后很可能导致伤口出血,因此急诊创伤医生必须掌握止血和包扎技术。

一、伤口出血的特点:

动脉出血:鲜红色,喷雾状,危险;静脉出血:暗红色,喷涌而出,可按压止血;毛细血管出血:鲜红色,渗出,危险性小。

二。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按压伤口心脏端附近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骨骼,阻断血液循环。

2.直接压迫止血:方法:将敷料应用于伤口压迫止血。如果出血还在继续,添加更多的敷料并用力按压。压力大小和按压时间是成功控制出血的最重要因素。压力必须强大并持续很长时间。

3.间接压迫止血:方法:当伤口中的异物或直接压迫法无效时,在伤口周围施加压力,并在异物周围放置大量敷料进行固定和止血。

4.止血加压敷料:方法:首先暴露伤口,切断影响伤口包扎的头发和衣服。然后使用无菌纱布或棉垫,也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手帕等。来覆盖压迫伤口。然后用三角毛巾、绷带或其他替代品进行压力包裹。

5.填塞止血:方法:适用于颈部和臀部大而深的伤口;首先,用镊子将无菌纱布夹入伤口。如果一块纱布不能止血,就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毛巾将颈部包裹并固定到对侧手臂的根部。缺点:这种方法容易造成较大的损伤,并有可能造成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感染,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

6.止血带止血:虽然止血带已被证明在战场和手术中能有效控制出血,但没有研究表明急救人员使用止血带来控制出血。延长止血带使用的潜在危险包括对神经和肌肉的暂时性和永久性损伤以及系统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和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压力和阻塞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刀伤的急救止血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用利器割伤造成血流不止该怎么办?刀伤流血不止该如何止血?刀伤的急救止血方法有哪些?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刀伤的急救止血方法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当你被利器弄伤手指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止血,如果伤口比较小,你可以先用手按住伤口,暂时止血,然后你再看家里有没有创可贴之类的,有的话就赶紧用上吧,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要不要去卫生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如果伤口比较大的,而且是流血不止的,那情况就不像上面那么简单了,如果按住伤口的时候,血还是不断流出来的时候,你应该找个绷带在伤口前面绑住,也就是不让血流向伤口,然后赶紧上卫生院吧。

如果伤口比较整齐,深度比较深,相对来说比较干净,对于这种伤口需要认真消毒,加以按压就可以止血,当然伤口比较长,出血较多不易止住,应该到医院缝合。

当包扎好伤口后,接下来就是日常处理了,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伤口出血、感染、化脓,严重会得破伤风,断肢,甚至威胁生命。伤口处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因并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创伤的伤口,一定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处理。

受伤后的部位应尽量保持干净,避免沾水,因为潮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还有啊,创可贴,纱布之类的要及时换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包扎止血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创伤。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出血。那么包扎止血的急救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常见的包扎止血的急救方法有:

1、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2、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3、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瞬时止血粉使用方法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瞬时止血粉与传统止血产品相比,显著提高了中度、重度血管损伤出血的止血能力。那么瞬时止血粉使用方法是怎样的呢?紧急止血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瞬时止血粉的使用方法:

一、用无菌纱布擦净伤口周围的血液或者污物,尽量不要保留水分。

二、从易撕处打开包装。

三、将分子筛止血粉直接倒在伤口上,用量以能够止血为宜。

四、用无菌纱布覆盖本品,并加压压迫伤口至止血。

五、用医用绷带进行包扎。

六、倒掉剩余产品,尽快求医,并将空袋留给医务人员。

瞬时止血粉作用原理:

瞬时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具有亲水性分子筛的作用,通过浓缩血液中的固形成分(如血小板、红细胞、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等)到微粒表面,形成凝胶状基质而加速自然止血。凝胶中浓缩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增强了正常的凝血反应,增加了止血塞的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外伤止血的方法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血液是人体宝贵的液体,如果失血过多,就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学点止血方法十分必要。那么外伤止血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1、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出血表现为慢慢渗出,出血量小,会自动停止,没有危险性。可用“创可贴”,一贴就好;

2、小静脉出血。有的小伤口出血,比毛细血管出血快,只见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伤口流出,出血量较多。止血方法是用干净的厚纱布、毛巾等放在伤口上,然后加压包扎,一般就会停止流血。常见的头部受伤,因头皮的毛细血管很丰富,常是血流满面,显得很可怕,事实上只要在伤口上加压包扎,很快就能止住血;

3、小动脉出血。像小喷泉一样喷射而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这种出血如不及时止血,短时间内人体会失去大量的血,就会发生“休克”。这时,加压包扎是止不住血的。只有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也可用毛巾、布条代替止血带包扎住,才能止住血。特别要提出的是:伤口大、比较深时出血,只有请医生来处理、缝合,才能既止血,又能使伤口长得很整齐;小动脉出血,一定要请人帮助止血,并尽快送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