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龙华三会寺求什么的(最新6篇)

浏览

3316

文章

6

篇1:龙华古镇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在细沙溪两岸有3万多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树,地处打鱼村的丹霞地貌秀丽多姿。

古镇最有情趣的是静卧在小龙溪上的那座古色古香的凉桥,旧时名靖虹桥,修建于光绪辛丑年。清澈的溪水上架着两座褪色的石桥和一座凉桥。人们总形容龙华是三桥两溪围一镇。这座幽雅秀美的凉桥是当地人集市贸易集聚休闲之地。桥两岸古老高大的黄桷树盘根匝地枝叶茂密,桥上凉风习习,桥下溪水清清。浅浅清凉的溪水从脚上潺潺淌过,村童在水中嬉戏,享受着童年的乐趣;大人们则在凉桥上吃凉糕凉粉,闲闲的聊着,构成了一幅清新的乡村趣图。小镇三天逢一场,逢赶场凉桥上摆满摊位,人流熙攘,一番热闹景象。酷暑季节,龙华镇的人习惯带着竹席往凉桥去,到那儿后往桥面上一铺,龙溪那徐徐凉风和止不住的凉意就慢安渗上桥来,渗进每一个睡在桥上的人的心里,这应该算是龙华四季中最别有风情的一种了。

从川南重镇宜宾市沿金沙江西行70余公里,经过屏山县城再沿着曲折盘旋的山区公路北行37公里,便到了有古镇活化石之称的龙华镇。这是一个依山临水古风依然的小镇,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有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八仙山大佛”。古镇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们过着几百年不变、淡定从容的简朴生活。

龙华古镇始建于宋,明清时期已形成古镇现存规模,此地历为川边驻兵重镇。明末清初设守备,雍正九年改守备为平安营都司,统屏山、马边、沐川、雷波等地驻军,咸丰元年(1851)年筑城堡,其后咸丰九年,几任都司曾加以修葺。都司衙门的雄美石狮现移凉桥桥头供人欣赏。

龙华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三条古街道石板铺就,顺山势蜿蜒,街两边一千余间街房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特点,均为木结构排列,楼房也多为平房或一楼一底木楼房,顺河街至下寨门一带,为仅三四米宽的多台石级路,两边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每至逢场日,穿行人流中,使人联想到《清明上河图》。建于明嘉庆二十五年(1545年)的龙华寺,规模宏大,占地约4000平方米;紧挨着的是禹王宫。出下寨门,便于安澜清洪桥,人称凉桥。凉桥原系木板铺就,桥上筑瓦屋形成长廊。桥下流水晔晔,水清见底,两岸除为人们消夏避暑地之外,还是山乡妇女浣纱濯衣处。交

从宜宾汽车站乘坐去屏山县的班车到达屏山后,可搭乘屏山直达或路经龙华的班车,一天大约有5班,票价在8元左右。

地址:宜宾市屏山县屏山镇南37公里处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上海龙华古镇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距徐家汇约一公里的龙华镇因龙华塔和龙华寺得名,为上海古老名镇,在今徐汇区南部。唐代时它还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元代形成市集,明代才形成一座人口集中、店铺林立的集镇,商市繁荣。清乾隆年间的《申江竹枝词》中写道:“三月十五0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可见龙华镇当时的盛况。明末清初,每年初春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世称“龙华庙会”,相传至今,历久不衰。

龙华镇上的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刹,“龙华晚钟”曾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每当苍茫暮色之际,从龙华古刹里传来的一阵阵浑厚的钟声,确实令人神往。与龙华寺交相辉映的龙华古塔是上海市区唯一的宝塔,据传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现塔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时建造的原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是龙华桃花盛开的季节。半个世纪以前,这里是上海水蜜桃的故乡,“十里桃林,似红霞万道,衬以初绽绿柳”,有“柳绕江村,桃红十里”的胜景。可惜沧海桑田,大批桃园现已不复存在。

在龙华镇上还能看到古刹龙华寺内举行“祭月”礼仪。据传祭月始于唐朝,风行于明清,是人民用来表达良愿和情思的一种方式。傍晚祭月设在大雄宝殿前,元宝形的烛台,点上了五根巨型蜡烛,供桌用红布铺盖,供品有月饼、水果、芋艿、菱角,还用上好的斗香搭成“广寒宫”。当一轮明月当空,三通鼓声响后,祭月开始。法师和佛门弟子身披袈裟,高举佛幡佛幢,奏起佛教音乐,列队绕寺一周,然后齐集在祭场赞唱,气氛神圣。唱罢,住家和尚进头香,高潮是唱“月宫赞”,大意是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等,整个祭月仪式就结束了。

双狮楹门(古山门)--古山门原是龙华镇入口处,现存门柱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柱上原有门额,上赐“龙华”,背刻“古刹”,抗战时毁于日军轰炸。一对明代石狮均怀抱幼狮,幼狮足下踢球,据传此类石狮江南仅存两对半。现在,龙华古镇已不复存在,但双狮楹门见证了龙华古镇的变迁。

乘车线路

古镇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龙镇

交通指南:公交41、44、104、718、734、809、933路都直达龙华旅游城;路经龙华旅游城的有公交56、111、 326、714、720、770、847、857、932路、沪莘线和轨道交通三号线--龙漕路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包括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三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社会各界祭扫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龙华烈士陵园占地285亩,建有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安葬着1100余名烈士)、遗址区、碑林区等八大功能区。烈士纪念堂内安放着500多名烈士骨灰。园内建有无名烈士(长明火)等十组大型室外雕塑。

龙华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展厅5000平方米,布置了《丹心碧血为人民》的主题展,陈列和展出了上海地区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业而献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还设有多功能厅和临时展厅。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并为青少年举行18岁成人仪式、入团(队)仪式等免费提供整套服务。

地址: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

邮编:200232

电话:021-64683059

传真:021-64382775

开放时间:9:00~15:30

公共交通:公交104、44、41、87、73、932、933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宁江龙华寺风景区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宁江龙华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华寺风景区

龙华寺风景区位于宁江区森林公园内,占地60公顷,寺内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钟鼓楼、-楼、藏经楼、山门、荷花池、入寺塔等48处。2006年修建的山门、大雄宝殿的后期工程、天王殿、钟鼓楼、入寺塔、东西配殿、栽植花卉树40余万种等,已投资17000万元。其中大雄宝殿建于层层递进的3层平台之上,底层平台总面积13700平方米。且3层平台内均是可以住人放车(可容纳3000人居住和就餐)。每层平台上都有汉白玉雕刻精美的望柱裙板。大殿仿太和殿建造,单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堪称亚洲之最。2007年全面启动6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和景区后期工程,争取在9月29日龙华寺景区全面竣工,接待游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龙华吉祥乐园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龙华吉祥乐园

龙华吉祥乐园坐落在松原市宁江区善友林场内,占地40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规划建设景点8处,分别为红叶谷、珍禽苑、百树坪、花搏园、综合服务区、金沙滩、石雕长廊、水上天等景点。现已完成给排水工程、栽植11万株珍贵树、夕阳苑、红叶谷、珍禽苑、金沙滩、石雕长廊、龙华(望江亭)亭、中山塔、秀敏园、24孝等多处景点等景点。累计投资6500万元。

景区建成后是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景区。餐饮住宿是3星级,建筑面积在3000多平方米的夕阳苑宾馆。娱乐在红叶谷、百鸟争鸣的珍禽苑、金光闪闪的金沙滩浴场、象征中华传统的石雕长廊、眺望松花江的龙华亭、集珍贵树种的百树坪、供游人休闲的水上天乐园等,让游人真正体会人造景观和自然的和谐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1950年4月,在当年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刑场之一,今龙华路2501弄1号,经镇民提供的线索,挖掘出18具完整的遗骸和数具头骨、身骨及肢骨不全的遗骸。有些骨殖上还套着-、脚镣。同时,还挖出一些铜元和银角子等烈士遗物。其中有一件尚未腐烂的毛线背心,经多方辨认,认定是“左联”五作家之一冯铿的遗物,从而确认所挖出的是二十四烈士的遗骸。遗骸、遗物分分别安葬和陈列在上海烈士陵园。今已确知姓名的烈士为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女)、龙大道、罗石冰、欧阳立安、恽雨棠、李文(女)、伍仲文(女)、王青士、蔡博真、段楠(阿刚)、彭砚耕、费达夫、刘争、贺治平、汤士伦、汤士佺、李云卿。1981年,上海烈士陵园将二十四烈士殉难处辟为纪念地,占地4亩,同年树立“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碑。碑两侧搭建画廊,陈列21位烈士图照和生平介绍。碑后有一株枯树,树干上弹痕累累。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红一般红。”

龙华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上海市龙华路上,毗邻古刹龙华寺。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在此被关押和杀害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义士数以千计。修复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部分遗址和整修就义地等,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