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龙头节的来历是什么【精彩两篇】

浏览

5731

文章

2

篇1:龙头节的来历 龙头节有什么风俗和禁忌

全文共 1695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龙头节,最了解的一个事情就是要去剪头发,毕竟这是多年都有的一个习俗。而且正月也不能剪头发。所以很多人都会等着这一天。那么这个龙头节的来历是什么呢?二月二龙头节有什么风俗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龙头节的来历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du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处在卯月的惊蛰、春分之间;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如《律书》中所云:“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卯”是干支历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2、龙头节的风俗

理发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祭龙

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曰“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熏虫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击房梁

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3、龙头节的禁忌

食物篇

一、龙头节忌喝糊粥。二月二这天不能喝稀饭、喝疙瘩汤,以免糊住龙眼,天将降冰雹。

二、龙头节忌吃面条。二月二这天不能吃面条,因为面条细长,像龙须,据说吃了面条就是吃龙须,惹了龙王,当年会闹涝灾。

三、龙头节忌吃长条食品。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属龙的,或者有属蛇的(属蛇的称作属“小龙”),二月二这一天,千万不能吃长条形状的食品,例如:面条(包括方便面)、粉条、凉皮儿、米线等等。否则会被“抽龙筋”。至于其他属相的,也最好不要吃。

人物篇

一、二月二这天,肩挑小贩忌迈扁担(因“迈”谐音“卖”)。

二、女子结婚后,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三、二月二这天,借用水桶送还主人时,不得担空桶入门,应一手提空桶,一手拿扁担,或挑担水送去。

四、二月二这天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五、二月二早上起来后女子梳头时,不能在室内梳。如果在室内梳头,室内就会落一种毒虫——蜈蚣。

生活篇

一、龙头节忌利器。二月二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动刀动剪动针线,否则会伤到“龙目”,戳到“龙眼”。

二、龙头节忌推磨。二月二当天忌推磨,以免压住龙头。

三、龙头节忌早上担水。二月二当天最好不要担水,因为害怕担水的时候,水桶如果碰到井梆,则会碰伤龙头,属于大忌讳。在山西、河北则是怕早上担水的时候,会把龙子担回家。

四、龙头节忌纺花。因为“二月二纺花,胭了龙毛龙抓”,也就说二月二这天纺花,可能就会被雷公电母惩罚。

五、龙头节忌洗衣。在有些地方,二月二妇女们是不能洗衣服的,因为怕污了水源,伤了龙皮。

六、龙头节忌日出前出门。在武城一带,忌太阳没升起前出屋,据说这样会“踢囤尖”,也就是砸了一年丰收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八角寨龙头香传说 崀山八角寨龙头香来历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八角龙头香的来历问题,也想知道这个八角寨龙头香的传说,这个也还是有得一说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一起来分析分析,期待你的加入哦!

1、八角寨龙头香传说

八角寨又名云台山,位于广西资源县梅溪镇大坨村和湖南新宁县崀山镇的崀山景区交接处(八角寨一边属资源县,一边属新宁县,因此名称上有新宁八角寨和资源八角寨),地处五岭山脉里最长者越城岭山脉腹地区域的西北侧余脉(以崀山为代表的广义崀山即大崀山)。资源八角寨—新宁崀山已经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的复合型整体景区。

主峰海拔818米,因主峰有八个翘角而得名。其发育丰富程度及品位世界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资源县丹霞地貌分布面积125平方公里,新宁县崀山分布面积108平方公里。

从山底仰望八角寨,昂首挺立的山峰分八扇伸向八方,俗称八个龙头。山顶上面存有建于明代的云台寺遗址。八角寨的主要风景主要在广西资源一侧,所以从广西资源县梅溪镇八角寨上山,沿途就能欣赏到壮观罕见的美景,主要是降龙庵风景区(这部分风景若从湖南崀山上去是看不到的)。

至于八角寨龙头香其实就是当时的旅游经典设计开发者看到这个地方非常适合搞这个龙头香,所以就选址搞了一个。

2、云台寺简介

云台寺始建分两个阶段,一为草创,二为正址规模建筑群建造。

据悉,唐代武则天初年,(约公元687年),由长安的洞源高僧在此以夯土为庵,古名老庵堂(其遗址尚存)。约四十年后,即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一位法名洞源澈法师虔掷重金,在洞源法师预留的位置(即今遗址)大兴土木,建成上述如此规模的寺院。

相传洞源澈为“吴越人之宦”,由翰林出守西南,以脏致败,结庵于斯。在灌阳旧县志中有此记载。云台寺自唐开元末年建成后,香火十分兴旺,且非常富有,历经唐宋元明清,香火不断,至清乾隆乙己岁(公元1785年)还有寺院田一千五百亩,年租谷二十万斤以上,堪称灌阳县巨富。现存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永存常驻田亩碑记”,记载着有田数百亩便是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