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阅读训练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 - 读趣百科

《6.将相和》阅读训练

1阅读解答

​课外阅读。

       ①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②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以免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③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耻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兵败会稽的耻辱。
       ⑤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勾践最后能转败为胜的原因是(

A
吴王夫差骄傲自大,目无越国
B
勾践发愤图强,不忘雪耻
C
勾践天天品尝苦胆,毅力过人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填空

用一个成语作为本文的标题,最合适的是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卧薪尝胆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填空。

文章第段描述了勾践为了复仇所作的努力。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4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2阅读解答

​课内阅读。

       ①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②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联词中适合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是(

A
只要……就
B
如果……就
C
只有……才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填空。

从文中选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是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负荆请罪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从文中可以概括出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分别是(

A
顾全大局、忠厚老实
B
不畏谗言、知错能改
C
顾全大局、知错能改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3阅读解答

​课外阅读。

       ①平原君打算带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同到楚国搞联合。他有三千多门客,按说挑二十个人本不算回事。可是这些人,文是文的,武是武的,要文武双全还真不容易找。平原君挑来挑去,只挑出十九人,这可真把他急坏了。
       ②忽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起来说:“不知道我能不能凑个数?”好多人拿眼睛瞪他,好像叫他趁早闭嘴。平原君笑着说:“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毛遂,大梁(魏国国都)人,到您门下三年了。”平原君一听,不屑地说:“三年了,我怎么都不知道你呀?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锥子,搁在兜里,它的尖就会露出来。”毛遂冷笑一声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了这把锥子。您要是把它放进兜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单单露个尖儿就算了吗?”平原君佩服他的胆量和口才,就让他凑齐二十个人。当天辞别赵王,到楚国去了。
       ③平原君跟楚王等讨论合纵抗秦的大事,毛遂他们在台阶下等着。楚王说:“历来主张抗秦的都没有好下场,谁要联合抗秦,谁就先倒霉。”任平原君怎么说,楚王就是不同意抗秦。
       ④突然,有个人拿着宝剑上了台阶,跑到楚王面前嚷道:“合纵不合纵,只要一句话就行了。怎么这么半天还没说停当!”
       ⑤楚王先是一惊,接着很不乐意地问平原君:“他是谁?”平原君马上说:“是我的门客毛遂。”楚王闻听大怒:“咄!我跟你主人商议国家大事,你多什么嘴?还不滚下去!”
       ⑥毛遂拿着宝剑又往前走了一步,说:“合纵抗秦是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天下人都有说话的份儿!这怎么叫多嘴呢?”楚王见他跑上来,害怕了。又听他说出来的话句句在理,他像只斗败了的公鸡似的,换了副笑脸对他说:“先生有什么高见,尽管说吧。”
       ⑦毛遂冲楚王一抱拳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甲兵,一直做着霸主,以前的历史多么光荣!没想到秦国一起来,楚国连着打败仗,堂堂的国王当了秦国的俘虏,最后死在秦国,这不是楚国的耻辱吗?紧接着又来了个白起那小子,把楚国的国都夺了去,改成秦国的南郡,逼得大王迁都到这儿。这种仇恨难道大王忘了吗?今天平原君来跟大王商议抗秦大事,还不单是为了赵国,也为了楚国啊!”
       ⑧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一句句像锥子一样扎在心上。楚王不住地点着头说:“你说的是,我同意合纵抗秦。”
       ⑨楚王和平原君接过盛着鸡血、狗血、马血的铜盘子,把血涂在嘴唇上,当场歃(shà)血为盟。平原君和另外十九个门客全都佩服这把锥子所起的作用。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选项符合楚王对毛遂态度的转变过程的是()。

A
惊讶——轻视——愤怒
B
愤怒——恐惧——心悦诚服
C
惊讶——愤怒——喜爱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楚王由不同意抗秦,到歃血为盟的根本原因是()。

A
楚王深思熟虑,深藏不漏,秉持大衣,有舍有得
B
毛遂胆识过人,倚仗人势,威逼利诱,智勇双全
C
毛遂有胆有识,晓以利害,以理服人,心悦诚服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填空。

适合作为这篇文章标题的成语是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毛遂自荐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开始时平原君和门客们对毛遂的态度是()。

A
对他很惊讶,认为他是一个深藏不漏的人
B
看不起他,嘲笑他没有自知之明
C
非常赞赏他,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发现他的才华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