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牛郎织女(二)》阅读训练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 - 读趣百科

《11. 牛郎织女(二)》阅读训练

1阅读解答

​课内阅读。
      ①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②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老牛临死前说的话的主要意思是()。

A
遇到紧急情况就披上它的牛皮。
B
一定要好好安葬他。
C
老牛已经预见到了牛郎和织女要被迫分开。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主要表达的(   )

A
对善良的人表示深深的同情。
B
赞美牛郎的勤劳和织女的善良。
C
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对文中画括号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两个孩子非常瘦弱。
B
王母娘娘非常凶狠。
C
王母娘娘十分强壮。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2阅读解答

课外阅读。
   鱼峰山与刘三姐
       ①刘三姐(   )勤劳聪明,纺纱织布是众人夸赞的巧手,(   )长得宛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绝伦。尤其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闻名遐迩。
       ②刘三姐常用山歌唱出穷人的心声和不平,触犯了当地财主莫怀仁的利益。他怀恨在心,企图禁歌,被刘三姐用山歌驳得理屈词穷。他请来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又被刘三姐唱得丑态百出,大败而归。莫怀仁恼羞成怒,勾结官府,欲把刘三姐置于死地。为免遭毒手,三姐偕同哥哥在众乡亲的帮助下辗转来到柳州,在小龙潭村边的鲤鱼峰东麓小岩洞居住。
       ③来到柳州以后,三姐那忠厚老实的哥哥刘二心有余悸,怕三姐又唱歌再招惹是非,便想方设法来阻止。一天,他从河边捡回一块又圆又厚的鹅卵石丢给三姐,说:“三妹,用你的手帕角在石头中间钻个洞,把手帕穿过去!若穿不过去就不准你出去唱歌!”
       ④甜甜微笑的三姐,看着哥哥的满脸愠色,哪里还敢像往常那样据理争辩,拾起丢在面前的石头,暗忖道:“我又不是神仙,手帕角怎能穿得过去?”便唱道:哥发癫,拿块石头给妹穿;软布穿石怎得过?除非凡妹变神仙!
       ⑤谁料三姐凄切婉转的歌声直上霄汉,传到了天宫七仙女的耳里。七仙女非常感动,恐三姐从此歌断失传,于是从头上取下一根发簪,甩袖向凡间刘三姐手中的石块射去,不偏不歪,把石头穿了一个圆圆的洞……
       ⑥从此,刘三姐的歌声又萦回鱼峰山顶、树梢,慕名来学歌的、对歌的连续不断。三姐在柳州的踪迹被莫怀仁侦知。他又买通官府,派出众多官兵将鲤鱼峰团团围住,要捉杀三姐。小龙潭村及附近的乡亲闻讯,手执锄头棍棒纷纷赶来,与官兵搏斗。三姐不忍眼看乡亲们受牵连,毅然从山上跳入小龙潭中……
       ⑦此时,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随着一道红光,一条金色的大鲤鱼从小龙潭中冲出,把三姐驮住,飞上云霄。刘三姐就这样骑着鱼上天,到天宫成了歌仙。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一段中,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的成语是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闻名遐迩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⑦段中,两个描写环境的词语是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是(   )

A
不但……而且
B
虽然……但是
C
要么……要么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②自然中出现了三个形容地主莫怀仁的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它们分别是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理屈词穷丑态百出大败而归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3阅读解答

​课外阅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
      ①在梁山上的塾堂,梁山伯结识了女扮男装前来读书的祝英台,两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称,感情笃深。
      ②一晃三年过去,直至学业完成下山之时,山伯也未察觉出英台的真实身份,并(执意 固执)要送一送祝贤弟。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诸城市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才被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里相送。
      ③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至今犹在,是一座不大的悬砌拱桥,石桥面上磨蹭光滑,仍相当结实,这里距小梁山恰恰十八里整。就在这小石桥上,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兄,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提出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许配山伯,并(告诉  叮嘱)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见山伯应允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④当山伯再回山拜别师父时,才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谁料,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当梁山伯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强行许配马文才后,连英台也不曾见一面即被逐出门外,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日咳嗽,汤水不进,一病不起,其症就是今天的肺结核。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时,嘱咐母亲说:“我死后不要到别处葬,就埋在里丈河北岸。”因为他知道,马文才家就在当今安丘市官庄镇的马家庄子村,英台出嫁必经此地,死后也想再见英台一面。
      ⑤说完后山伯一命归天,年仅十九岁。梁母果然依照儿子的嘱咐,将山伯远葬到现今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对“十八里相送”理解正确的是(   )

A
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友情非常深厚,不忍分离。
B
梁山伯在送别祝英台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爱情。
C
暗示了梁山伯和祝英台最后无法终成眷属。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选择文中括号内的词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执意、告诉
B
固执、告诉
C
执意、叮嘱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对梁山伯这么年青就去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梁山伯走了十八里路导致身体有疾。
B
他思念祝英台,却不能相见,忧郁而死。
C
马文才暗暗地在梁山伯的食物中下毒。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