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训练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 - 读趣百科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训练

1阅读解答

课内阅读展示。 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从文中可以看出波义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A
小心谨慎,敏感多疑
B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无独有偶”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A
承上启下
B
统领全文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2阅读解答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滴智慧”改变人生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他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那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不几天,他便对这项工作厌烦了,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 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留神观察,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一次,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否能够节省成本? 他经过一番研究,研制出“37滴剂”焊接机,经试后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替公司增加了每年5万美元的新利润。这个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判断对错。
题目中的“一滴智慧”指的是什么?

是指洛克菲勒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反复试验,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37滴剂”焊接机,节约了一滴焊接剂。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答案

A. 正确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面对厌烦的工作,这位青年想到了什么?

A
太麻烦了,找其他人帮忙
B
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