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题目练习 - 沪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 - 读趣百科

《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题目练习

1单选题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水、二氧化碳不能单独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从而得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通过实验探究来证明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解此类题应注意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探究、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解析

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根据推压的速率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选项1-正确;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不可为稀硫酸,选项2-不正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由d处的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先变成红色,b、c处浸过紫色石蕊试液的干燥棉花不变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选项3-正确;该装置的左半部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可以采用该装置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选项4-正确。

2填空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部分仪器制取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试剂为

(3)实验室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上图中选择的仪器有(填序号)。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酒精灯大理石与稀盐酸BCDF

答案解析

(1)E是酒精灯。

(2)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收集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择仪器BCDF进行实验。

3单选题

实验室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取气体,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O2

B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C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

D

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4是微溶物,CaSO4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故选项4-错误。

4单选题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④比①先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故②③不变红,选项1-正确。

5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图,正确的是()

A

B

C

D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1-项,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夹住止水夹,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正确;选项2-项,实验室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故错误;选项3-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长导管通入,故错误;选项4-项,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故错误。故选选项1-。

6填空题

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2,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填字母,下同),后,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A. 用手捂住试管

B. 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3)实验室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填字母)。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CaCO _ {3} + 2 HCl = CaCl _ {2} + H _ {2} O + CO _ {2} \uparrow$BAC$CO _ {2} + Ca ( OH ) _ {2} = CaCO _ {3} \downarrow + H _ {2} O$

答案解析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 _ {3} + 2 HCl = CaCl _ {2} + H _ {2} O + CO _ {2} \uparrow$。

(2)在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_ {2} + Ca ( OH ) _ {2} = CaCO _ {3} \downarrow + H _ {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