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题目练习 - 沪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 - 读趣百科

《分子》题目练习

1解答题

请你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如图所示,用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人,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B;因为水中微粒间的间隔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间隔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要求能从物质的宏观现象入手,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比较大,而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比较小。所以气态物质较易被压缩,而液态和固态物质较难被压缩。

2单选题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A

分子质量增大

B

分子个数增多

C

分子间间隔变大

D

分子体积变大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选项3-。

3单选题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实验现象: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实验现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液体变为红色

解释: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

实验现象: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解释: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D

实验现象: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100mL

解释:分子间有间隙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加热不是决定物质微粒运动的原因,加热只是让运动更剧烈。

答案解析

苯分子的图像要通过隧道显微镜才能获得,说明分子的体积非常小,选项1-项解释正确;品红加入水中后,整杯水都变为红色,说明品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选项2-项解释正确;任何物质的微粒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在加热条件下,微粒的运动速度会加快,选项3-项解释不正确;两种物质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说明构成它们的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选项4-项解释正确。

4单选题

1滴水中大约有$1.67 \times 10 ^ {21}$个水分子,这是因为()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分子可分为原子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1滴水中大约有$1.67 \times 10 ^ {21}$个水分子,这是因为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选项2-正确。

5单选题

“五月粽香飘万家”,能闻到粽香的原因是()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间有间隔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们能够闻到粽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粽子中含有的有香气的分子通过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选项3-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