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题目练习 - 科粤版初三下学期化学 - 读趣百科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题目练习

1单选题

溶解度曲线是物质溶解性的直观体现,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B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使b物质结晶析出主要采用降温的方法

D

t$_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在同一温度下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解答;B、根据C的溶解度曲线图解答;C、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解答;D、根据t$_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解答.

解答:

A、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制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故错;B、根据C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错;C、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错;D、t$_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其质量分数为$\frac {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故对.答案:D.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2单选题

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circ \text{C}$)

A

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

B

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

C

$\text{Ca}{{(\text{OH})}_2}$、$\text{CaS}{{\text{O}}_4}$ 和 $\text{CaC}{{\text{O}}_3}$ 的溶解度都大于 $1~\text{g}$

D

$\text{C}{{\text{a}}^2}^+$、$\text{NO}_3^-$、$\text{C}{{\text{l}}^-}$ 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A、表格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依据的是 $20{}^\circ \text{C}$ 酸、碱、盐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常见物质的溶解性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text{Ca}{{(\text{OH})}_2}$、$\text{CaS}{{\text{O}}_4}$ 的溶解性是微溶,溶解度在 $0.01!\text{g}\sim 1~\text{g}$ 之间;$\text{CaC}{{\text{O}}_3}$ 的溶解性是不溶,溶解度小于 $0.01~\text{g}$,故选项说法错误。

D、$\text{C}{{\text{a}}^2}^+$、$\text{NO}_3^-$、$\text{C}{{\text{l}}^-}$ 三种离子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大量共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3单选题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C

${{t}_2}\ {}^\circ \text{C}$ 时,把 $30$ 克甲溶解在 $100$ 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

${{t}_1}\ {}^\circ \text{C}$ 时,甲和乙的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4单选题

如图为 $\rm A $、$\rm B $、$\rm C $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rm A $、$\rm B $、$\rm C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 $\rm 50{}^\circ C $ 时 $\rm A $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C

在 $\rm 20{}^\circ C $ 时 $\rm A $ 物质和 $\rm C $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得到 $\rm B $ 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rm A$.$\rm A $、$\rm B $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 $\rm C $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错误符合题意,故 $\rm A$ 正确;

$\rm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rm 50{}^\circ C $ 时,$\rm A $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 $\rm B$ 错误;

$\rm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rm 20{}^\circ C $ 时 $\rm A $ 物质和 $\rm C $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它们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 $\rm C$ 错误;

$\rm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得到 $\rm B $ 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正确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 $\rm D$ 错误;

故选 $\r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