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真题练习 - 人教版初中化学公式定理 - 读趣百科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真题练习

1阅读解答

如图所示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入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序号填空,实验开始时,应先,然后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再加热,目的是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避免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说明有生成,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说明有生成。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答案解析

A处黑色的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CuO + CO \triangleq Cu + CO _ {2}$

$CO _ {2} + Ca ( OH ) _ {2} = CaCO _ {3} \downarrow + H _ {2} O$

除掉一氧化碳,防止环境污染

答案解析

一氧化碳能和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 CO \triangleq Cu + CO _ {2}$,B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O _ {2} + Ca ( OH ) _ {2} = CaCO _ {3} \downarrow + H _ {2} O$,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污染大气,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将其处理掉。

反应结束,应先,待冷却后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停止加热停止通气体

答案解析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停止通气体,防止生成的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又被氧化为氧化铜。

2单选题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水、二氧化碳不能单独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从而得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通过实验探究来证明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解此类题应注意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探究、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解析

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根据推压的速率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选项1-正确;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不可为稀硫酸,选项2-不正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由d处的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先变成红色,b、c处浸过紫色石蕊试液的干燥棉花不变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选项3-正确;该装置的左半部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可以采用该装置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选项4-正确。

3填空题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6-3-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D烧杯中(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写出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碳酸$CO _ {2} + Ca ( OH ) _ {2} = CaCO _ {3} \downarrow + H _ {2} O$

答案解析

(1)D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

(2)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非二氧化碳;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_ {2} + Ca ( OH ) _ {2} = CaCO _ {3} \downarrow + H _ {2} O$。

4单选题

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它()

A

易燃

B

是还原剂

C

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D

与血红蛋白化合,使其失去吸收氧气的能力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1-项,可燃性不是毒性,错误;选项2-项,还原性不是毒性,错误;选项3-项,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故错误;选项4-项,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这是一氧化碳有毒的原因,故正确。故选选项4-。

5解答题

(2019秋・崂山区校级月考)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H _ {2} CO _ {3}$(填化学式)。

(2)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3)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

(4)若用装置Ⅰ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①(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H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H中盛放澄清的石灰水(填物质名称)试剂。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6单选题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

A

B

炽热的炭层

C

澄清石灰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CO和CO$_2$气体化学性质的差异,选择能与CO发生反应而又不生成气体的物质,在易于操作的条件下,设计合理的方案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气体.

解答:

解:A、一氧化碳不能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该方案不可行,故A错误;B、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一氧化碳不与碳反应,二氧化碳气体却与碳反应生成CO而被除去,与题意相违背,所以该方案不可行,故B错误;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O不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碳却会因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而被除去.方案与意图相违背,该方案不可行,故C错误;D、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气体CO夺取氧化铜的氧而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不但可以除去CO气体而且把气体CO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所以该方案切实可行,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