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教育儿童的专题讲座
读趣百科>范文>讲话致辞>节日演讲

父母怎样教育儿童的专题讲座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为此我们为大家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主要就儿童的合法权益,权力与职责、父母对子的教育和责任,以及防治外部因素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与大家展开讨论。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广大朋友的满意,下面请看这一内容。

第一: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众所周知,儿童的问题是全世界密切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建设者。

塑造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儿童影响终生的是家庭,这是由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密切性决定的,而整个未成年期(即0~18岁)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在父母的监护下完成的。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受到18天的教育可能关系不大,受到18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则大不相同,一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二:应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

所有的父母都应该了解和懂得孩子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所希望于孩子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父母可以坐下来,把认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对他们的祝愿和期望列出。

在长远的目标中,父母抚养的孩子还应该是在社会中能够起很好作用的人。他们应该和善,讲道理,体谅别人,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独立,自给自足,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要知道,你所期望于孩子的越清楚,孩子们对他们的职责也就越清楚。一定要及早反复地和孩子交谈什么是你希望于他们的。

有些父母的实际做法常常与他们所要求于孩子的不相符合。例如,他们期望孩子长大一些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在实际做法上,又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在并不需要的时候,还继续不断地向他们提出忠告。

当你把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时,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使孩子面临一个你提高了的标准,因为这种做法是尽善尽美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如有的父母,当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上都是A,只有一个B,他们却把所有的A都忽略了,而对一个B严肃地进行批评。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挑毛病。他们往往忽略孩子较小且积极的行为,而集中于他们的不足之处。

第三:父母应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粗暴型与溺爱型最危险。

一位家长说:“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当孩子犯错误而又倔犟不认错时,我会上火,甚至动手打他,有时打得很重。

事后看到孩子委屈、痛苦的神情,心中又很不安。”性格粗暴的父母往往因一时心急气盛,而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要冷静、理智,要彻底摒弃“孩子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 溺爱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家教安乐死”。

被盲目的爱子之情所蒙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脓疮”也看得美如“桃花”,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判断力。 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调控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向父母预期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家教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如果孩子的发展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是不可控制的,那么家都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

当然,家教控制应该是说服引导式的控制,不应该是压迫式的控制。教子的方法和技术,背靠家教理论,面对孩子实际,旁倚家庭关系,是家教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父母对孩子的调控力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部分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二是对孩子的训练、管理和要求。

后者也可以产生很大的调控力。父母每一项调控措施都应该以孩子的自觉行为为目的, 以愉快接受为中介,力争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

言教在于先使孩子产生自我约束力。许多父母利用言教在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给孩子买玩具之前,要求孩子爱惜玩具,用完后收拾好等。这种事先的要求和约定,可以使孩子产生自律力。

偶有违犯,孩子自知输理,一经提醒也能改正。即使孩子因为“背信弃义”而受到父母的处罚,也会心服口服。

言教在先和言而有信结合使用才能生效。言而有信是树立父母威信的核心要求,它关系着家教的成败,古代“曾子杀猪取信”的著名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言而无信的父母不可能令孩子口服心服。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一经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的,也要说明原因,争取孩子的谅解,并与孩子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

有布置,有检查,奖惩兑现,说到做到,日久天长,孩子自然会感到父母言语的力量,而重视父母的要求,使父母建立起必要的教育威信。 总之,要让您的孩子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儿童,善待孩子。

第四:父母应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孩子降生人世之际,作父母的,第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营造一个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家”。

家庭是幼儿成长发育的摇篮,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频繁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老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在家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基础,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夫妻间的和睦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

”因为夫妻间的互相关怀、互谅互敬常常和教育子女的过程、参加劳动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幼儿正是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开始他们认识一切人际关系的起步。

在和 谐幸福的家庭中,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易形成尊老爱幼、礼貌待客、善良诚实等优良品质。相反,在夫妻感情不和、纠纷不断的家庭中,幼儿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甚至产生羞愧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胆怯或暴躁,对人冷漠,受到刺激就会担惊受怕,心灵受到创伤。

这样会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发育不良。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间应互敬互谅,注重沟通,合理分工,民主理财,互勉互助,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家庭环境,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温馨的家庭沃土上健康成长。

第五: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家庭教育中则是“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不能因病换班,也不能指望告老还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长期性。

平日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很有见地的话下包含着影响即教育的意思。无论什么人的性格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项教育要求不管有多么正确,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巩固。

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时间的慷慨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父母教育孩子有时间上的充分保证,因此,家长可以在掌握教育规律后,从容不迫地建立合理的家规家法以及父母与子女的教育默契,使幼儿的思想、情感、需要、习惯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充分的发展,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由于父母必须要一面忙工作,累死累活地参与社会竞争;一方面为教育与哺养孩子含辛茹苦,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绝难办到的,家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第六:父母应无条件且积极的抚爱孩子。

抚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抚爱包含对孩子特性的了解和懂得这些特性可贵之处。

当你抚爱孩子时,会对孩子发展着的“自我”感到惊奇。在他们奇迹般的生活中,他们的个性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尽心的抚育能促进孩子个性的形成。

抚爱也包括承认孩子需要离开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如果父亲或母亲对此珍惜,这种独立将比较容易出现。

第七:父母应无条件的积极照顾孩子。照顾首先意味着对孩子的思想、感受、行为等每一件事,以及对他发生的一切都感兴趣。

它还意味着给孩子的快乐,至少和你自己的快乐相等。孩子对待这种爱会产生一种想法:父母对我照顾得如此好,我也应当照管好自己。

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关注他的快乐,他会更乐意接受父母的规定和管教。 爱孩子不可溺爱、纵容、控制或者过分保护。

你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行动负责,而不要使孩子成为你们的中心。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要使他们知道,不但不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而且不论他们想做或不想做,都必须做规定的事情。

父母的爱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即要是无条件的(使孩子有安全感),也要是坚定的(努力教育孩子成为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 人的两种基本需要是,爱和被爱。

可八到十岁半的孩子,会开始归还你的爱。在为了别人的快乐这一共同目标下,人们彼此会出现一种相互爱的关系。

在相互爱的关系中,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给对方以爱和接受对方的爱同样使人感到满足。

当然,一个孩子完全脱离自我中心,并具有成熟的爱,是需要很多年的。青春末期应该显示出他的爱,并能很好地处理好与他人亲密的关系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

第八:父母应注意外部环境,尤其是电视暴力影响孩子为人。不久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长达17年之久的研究项目:对受试者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

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杰夫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707名儿童(绝大部分是白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刚开始时,受试者还只 有1~10岁。

在17年当中,这些儿童一直在接受各种测试和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发现,年龄在14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如果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当他们长到16岁时,有5.7%的人有过激行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在1~3小时的上升为28.8%。

研究人员还对平均年龄为14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别进行了统计。对于男孩子来说,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的,成年后只有8.9% 的人会有过激行为;每天看电视在1~3小时的,成年后有32.5%的人会发生过激行为;而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人发生过激行为者占45.2%。

对于女孩子来说,发生过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3%、11.8%和12.7%。 此外,童年时期存在被忽视、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欢借助电视来消除烦恼。

所以,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一些。 杰夫里指出,60%的电视节目都带有暴力内容。

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平均每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就有3~5个暴力镜头,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有所区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明显。 研究人员认为,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

不仅是电视的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他们不知道除了大打出手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尽管我国的电视节目内容与美国不同,但是家长仍要设法把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以内,同时对儿童看电视的内容要有所干预,不能听之任之。 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们向所有小朋友表示衷心的祝贺,祝他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更多节日演讲范文

2017鸡年校长元旦致辞

2017鸡年校长元旦致辞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圣诞节快乐! 日月更替,万象更新。转眼之间20xx年即将走进回忆,走进历史。今晚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隆...
展开详情

某高中领导2012年元旦晚会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晚上好! 在2012年欢庆的鼓声中,在嫦娥奔月的锦绣征程中,我们一中全体师生满怀豪情走向新年。 岁...
展开详情

09年幼儿园儿童节发言稿

范文网向您提供09年幼儿园儿童节发言稿的发言稿范文!本文乃系网友提供,仅供学习参考,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联系QQ:380823828发言稿如下:尊敬的...
展开详情

中学生五四演讲稿范文

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对于 这个节日,你们知道的有多少,五四爱国运动是否还记得。以下是由读趣百科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五四演讲稿范......
展开详情

在区环卫工人节的演讲稿

同志们: 在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省第××个环卫工人节。值此佳节到来之际,我代表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含辛茹苦、辛勤奋战在环卫事业上的全体环卫工人表...
展开详情

学校2012年新年电视贺词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岁月如歌,2010年春节钟声就要敲响。值此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向一贯关心、支持X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及学生家...
展开详情

国际护士节演讲稿——不变的是我们的追求

你轻盈的步履巡回在寂静的长廊 你柔美的嗓音回荡在白色的病房 你用朴实而圣洁的形象诠释着职业的内涵 你用最低的足音奏响了一曲曲不朽的乐章 回顾XX...
展开详情

九九重阳节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前辈:您们好!我们即将迎来了九九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俗话说:两阳相重,九九艳阳。平山教育人不会忘记,没有昔日您们艰......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县委办公室领导在新春家属联谊会上的致词

各位同志、女士们 、先生们、小 朋友们: 大家好! 佳节将至,新春新喜。我们欢聚一堂,喜别祥猴辞旧岁,笑迎金鸡贺新春,共同回顾过去,交流工作,畅...
展开详情

庆祝2012年国庆中秋晚会致词

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国庆到了、中秋来了。 中秋是中国人民庆团圆的传统佳节,今年的十.一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周...
展开详情

元旦节企业领导新春致辞

月日寒冬辞旧岁,瑞雪兆丰年。我们走过了不凡的××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年。 盘点××,我们收获颇丰,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拼搏,公司全面完...
展开详情

端午节学生在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
展开详情

八一建军节领导慰问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4周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军民联欢,同庆八一建军节,共叙军民鱼水情......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