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写作时投入更多情感
读趣百科>范文>心得体会>教师笔记

让孩子写作时投入更多情感

我们总是那么自私,对于那些为我们做服务的人:清洁工、送水工、保安、摆小吃摊的阿姨、送报纸的叔叔、送快递的小伙子……总抱着一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鄙夷之情,我们觉得自己高高在上,通过来俯视他们来表明自己的高人一等……其实,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些从事最普通工作的人身上,有着多少我们忽略的闪光之处,可叹之处!

最近的作文课,我极少讲解写作的技巧。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师总是致力于教孩子写作的技巧,技巧的点拨和教授不是没有意义,只是,一味地讲解技巧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了?有没有一些更本质的东西需要给孩子讲清楚?有没有一种非技巧层面的,只关乎情感的东西需要拿来和孩子的心灵进行一个对话?如果教语文而“无情”,那么那些技巧也不过是被孩子们当做耳旁风,瞬间消散了吧。这一节作文课,我没有讲任何技巧,却自觉收效不错,兹分享如下:

上课伊始,我就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面对人生的态度对写作会有怎样的影响?技巧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文的成败?

看着同学们陷入沉思的样子,我缓缓道来:“不管教给你们多少写作的技巧,可是如果你们是生活中的无情之人,无心之人,就算领会了技巧又有何用?去利用这些技巧玩弄文字么?吟风弄月么?快意人生么?那只不过是在污染我们最美丽的汉字罢了。”

同学们眼睛里似乎有了闪光,我继续说:“作文即做人。这是一个极其古老的命题,可是又有多少人领会了其中的真谛?这一次写作训练,我想让同学们写写那些就在你身边的常常被你忽略的有着真实喜怒哀乐的普通人。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去发现他身上的珍贵之处,去发现我们这些看似比他们高贵的人对其的可惭愧之处,去用一颗淳朴的心感受他们的悲欢,你一定会有发现的!若你冷漠无情、情感粗糙,怎能写出细腻的文字?哪怕美人在你面前凝神深思,你写出来也不过是“她在发呆”;哪怕是天籁之音在你耳边千回百转,你的笔下也不过是“还挺好听”而已,再也没有更多的捕捉;哪怕最感人的故事在你眼前上演,你也只是笨拙地写下“好感人啊,我永远忘不了”……其中的意味,种种的微妙,事情与人本身的荡气回肠之处,丝毫体现不出。只有一个善感的孩子才会写下:我剥石榴,从来不喜欢用小刀,我享受石榴被掰开一刹那的爆裂声,在那一声清脆中感受生命成熟的欣喜;只有一个不是抄袭别人情感的孩子才会在写到春天的时候不用”姹紫嫣红“,而是写自己独特的印象和感受:月白玉兰已亭亭立于枝头;只有一个深味父母之爱的孩子才会写下:你会为我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而黯然神伤;只有一个真正在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孩子才会写下:走在城市车水马龙的街头,蓦然回首,夕阳映照下的走走停停的车……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之后布置了习作题目:记一个______的人。第二天收上了作文本,一本本读来,很开心地发现,孩子们的文章写出了自己生活中的感动,写出了因为曾经的漠视而感到的羞愧和反思……笔端流露的情感也告诉我:他们不是就这么写写,他们确实是这样感受的。

比如一个学生写小区的门卫伯伯,他是个善良、热心的人,后来却由于种种缘故辞职了,结尾段进行了总结和抒情:他回老家了,我们再也看不到那张笑眯眯的面孔了,再也看不到提着大包小包东西的胖乎乎的身影了,再也看不到炎炎烈日下,大汗淋漓却依旧指挥倒车的人了,再也听不到那洪亮、动听的秦腔了;有一个学生写到校门口的交警,为了学生过往马路的安全,他几年、十几年如一日地指挥着校门口马路的交通,就像老鹰护小鸡一样保护着过往马路的学生,尤其是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他身穿警服,满脸沧桑,挥汗如雨的身影是那么高大,给人一种神圣感;有一个学生写送牛奶的阿姨,在一个异常寒冷的早晨,门铃如常响起,打开门,是她:她正站在门外,穿着墨绿色的雨衣,已经稀疏泛白的头发紧紧贴在耳根,她那粗糙的手和饱经沧桑的脸被冻得通红,几片雪花深陷在她的皱纹里,她不住地喘气,白色的霜气随着他的喘息不断地冒出。她一边喘息,一边从怀里掏出两瓶牛奶来,说道:“不好意思,来晚了,没耽误你上学吧?”我接过那两瓶带着她体温的牛奶;还有写在炎热的夏日,自己在吹着空调的房间里无所事事,不经意向窗外望去,却看到小区的清洁工在一丝不苟地打扫卫生;还有写放学回家,在电梯口和很多人一起等电梯,电梯来了,送水工在被一个没有修养的男人斥责:你应该等下一次再上后嗫喏地退出,“我”心中所思所想……

读着一篇篇并不完美却更多了一些真情的文章,我欣慰地笑了,我更加坚定一个信念:语文教学,绝不能忽视以情动人,绝不能缺失情感的投入。情感上的引导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更多教师笔记范文

教育,从“小事”做起

很幸运,发现了这本书----《不做教书匠》。手捧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从书的封面开始,一一阅读。文中那句句发自肺腑的文字深深吸引......
展开详情

论语《学而》篇解读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是论语《学而》篇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展开详情

学生抄袭作业的教学反思

这几天判作业我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抄袭。于是我经过调查,发现学生抄袭作业原因有三:一、是这部分同学上课大多不喜欢听课或者说听......
展开详情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校长布置我们读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虽然写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却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来我向来对含日本二......
展开详情

关于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教师读书笔记欣赏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教师读书笔记欣赏,希望内容能够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趣百科范文网,敬请期待。......
展开详情

关于教师讲课匆忙的反思

近日听了一节高一的英语阅读课,感觉有点像放鞭炮的味道。从开始到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就像几十只鸭子被老师赶着过河一样。一节课下来,......
展开详情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人手一个手机,而且学生们对于手机的以来越来越严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手机的日子好像是没法过的。但是更可怕的是,对......
展开详情

一句话温暖了我的心

唉!……怎么办?俊俊一节课下来,也没有写几个字,他不是在忙着找东西,就是东张西望。下课铃声响起,我又焦急地催促他:“抓紧时间写呀,写不完作业,估计今天下午你的奶...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现代教师是一个好人

本周我校校长给大家推荐了一篇文章——现代教师该树立怎样的道德形象,粗读一遍就感受颇多。于是又细细品来。现代教师是一个好人,记得一位......
展开详情

小班幼儿保育教育笔记2篇

小班保育员的工作虽然很繁琐,可他们在繁琐中感悟到别样的体会。下面是读趣百科范文网特意整理的小班幼儿保育教育笔记2篇,供各位阅读,希望......
展开详情

论语《学而》篇解读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是论语《学而》篇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展开详情

教师笔记:课堂让孩子多参与

教学不是告诉,而我们多时却习惯于告诉,尤其是当学生启而不发,死气沉沉时。为了完成每节课的任务,我们只好越俎代庖,管你听不听,答不答......
展开详情

一句话温暖了我的心

唉!……怎么办?俊俊一节课下来,也没有写几个字,他不是在忙着找东西,就是东张西望。下课铃声响起,我又焦急地催促他:“抓紧时间写呀,写不完作业,估计今天下午你的奶...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