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三大看点
读趣百科>范文>企业类合同>规章制度

两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三大看点

两会这个时段,往往是官员的秀场、百姓的剧场、舆论的战场、决策的暖场。今年两会,因为有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垫底,民众似乎兴趣提了些。但以目前各方面信息来看,两会的改革力度大概远不到预期。

不管怎样,来个两会梦想吧。所以本人认为此次两会关于政府机构改革有三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不会动?

本人一直认为,发改委的存废和改革,是我国改革的风向标、政府机构改革的定位器,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探测仪、真伪市场经济的试金石。发改委及其前身计委,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石,从理念到手段全是计划经济的,虽然名称几经变换,但终归证明骨子里的不可改变。

本次深化改革,管理经济的指导原则有了根本调整,从原来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实际上政府在这个基础上起决定性作用,各种审批啊!谁最终主导资源配置一目了然),改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彻底摧毁了发改委存在的理论基础。发改委通过投资审批控制市场准入,严重扭曲了市场、制约了竞争、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消解了创新发展能力,造成了结构失衡、效益低下、两极分化、寻租严重,是中国社会和经济诸多问题的体制根源之一。本次全面深化改革,如果不动发改委,必然事倍功半,乃至功败垂成。寄希望其自身的职能转变那是痴人说梦,中国梦里应该不包括这样的梦,必须要从外部进行大手术。正如恶性肿瘤,一刀切除固好,可以一劳永逸;即使不能或不可,那也需要强力化疗,杀掉癌细胞,或可性命有缓。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小文《改革领导小组应该实化》,主张成立改革委员会,作为改革领导小组的下属机构,统揽改革方案制定、整体推进、督促实施和检查评估。同时把发改委改为宏观调控部,取消其大量的违反市场规律、代替市场行使的投资审批权,只对国家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规划、运行监控并提出调控建议。具体调控,则由国家综合评估后采取适宜的财政、货币政策。这才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的政府机构改革方向!也是我们市场体制建设的必由之路。

发改委的动与不动、动多少,攸关本次深化改革全局推进,如果本次两会还不动(即使不立即撤销或改成宏观调控部,也应把其职能重新定位,当务之急是取消具体的投资审批权),则改革不只是延宕的问题,很可能是洇灭的问题!这绝非危言耸听。大家可以走着瞧。

我当然知道动的可能性不大。当年朱镕基搞政府机构改革,大刀阔斧削机构、减人员(要求减45%),但却不动职能,甚至政府权力更加强化,导致机构继续膨胀,惟一的成果大概是让经贸委取代当时的计委成了权力最大、最炙手可热的小国务院--结果朱一到点,新一届政府马上把经贸委取消了,又恢复了发改委小国务院的权势地位。本次改革,李克强总理的基本思路似乎是:机构不大动,只改职能这本来是釜底抽薪之策(没了职能还会有机构么),但职能转变遭遇巨大阻力(看看五次取消行政审批权都取消了什么),可见在有庙的情况下遣散和尚不容易啊!而有了和尚就不能让他饿着,就得允许他化缘,就又回去了。

第二大看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的计划生育能否拿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的计划生育,不伦不类,毁了民族、害了国民、断了文化,也拖累了政府,还贻笑国际。单独二孩迈出了一小步,但不足以根治。目前应该重新检讨我们的人口政策,适时调整管制思路和行政体制,以免误国害民!拿掉计划生育是个标志,从行政管理上来说,卫生部完全可以承担相应的必要职能,为何迁就某个权力部门、利益群体的要求,非要把计划生育放入政府的机构组成中?

第三大看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能否分拆?

我国的质量管制,乱象丛生,管制效果可以称为全球最差:还有哪个国家,象我们国家这样存在这么多质量问题?还有哪个国家的质量监管部门,居然成了权力最大、收费最多、腐败最烈的政府机构之一?仅仅其中的任何一个案例,都足以让这个主管部门的领导们集体辞职!质量能否管好,事关国计民生,攸关全体国民的生活福祉和经济健康发展、国家竞争力提高,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上次的三检合一、内外合并,由于人为的特殊原因(中国的因人设事特色),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这个机构权力极度膨胀、管制越来越宽、效果越来越差,此次必须大改。基本思路:强化质量监管,成立单独的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建立内外一体的生产标准和监管体系;撤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入境检疫部分,划归农业部、卫生部、海关等部门,检验部分则与质量监督管理局合一,充实、加强国内质量监管力量,取消出口商品的法定质量检验,进口商品由质量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内销售质量标准统一监管。

当然啦,关于机构改革,还有很多看点,如: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必须改革,成为企业注册登记署--哪个市场经济国家有什么工商管理局,把企业注册搞成了审批?这才是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之源!可叹我们居然要用制造混乱的方式来管制市场;

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一部分职能并入文化部,建立大文化部

撤销国家体育总局,把其中的学校体育职能划归教育部,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划归文化部,运作则实现社会化、市场化(奥委会、足协之类机构本来就应该是社会团体民间机构),这也符合社会管理改革和文化管理改革的大方向;

成立国家投资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国内外的投资促进工作。在政府管制市场准入的权力大大削弱、投资审批权基本取消以后,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该转向投资服务,或曰投资促进,主要任务是督促改善投资环境、激活国内投资、吸引外部投资。投资促进的本质是激活本地的生产要素、引入外部的先进生产要素,对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并且不以发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决定强弱存废,即使那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包括德国、瑞典、美国以及我国的香港等),也一样有国家/地区层面的政府投资促进机构和相应的法律政策体系。兹事体大,需专文论述,另议。本次两会当然不可能涉及的啦。

更多规章制度范文

救援队规章制度

为维护周口蓝天救援队的形象,加强队伍规范化、正规化管理,特制定周口蓝天救援队队员规章制度,本队所有正式队员、预备队员和志愿者,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第一条热爱祖...
展开详情

大部制改革方案要点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简称大部制) ,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围绕大部制改革问题,国内学术界和实际工作...
展开详情

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解读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今天下午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
展开详情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官方解读

日前,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下称《管理制度》),要求全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按年度编报内部控制报告。下面是读趣百科范文网小编提供的...
展开详情

北京市控烟条例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XX年11月28日通过,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展开详情

学校预算业务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学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加强民主理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而制定的。以下是由读趣百科范文网收集整理的学校预算业务管理制度范文...
展开详情

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

节能环保不再单单是国家政府的事了,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我国将实行全民义务植树,按照有关...
展开详情

药店公司的规章制度

1.总则制定目的为使本公司员工更好地遵守公司管理制度,特制定此守则,以便执行。适用范围凡经本公司录用的所有员工(含试用期员工),均须遵守本守则。权责单位(1)....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贵州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

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贵州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17年8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读趣百科范文网小编在...
展开详情

学校读书活动规章制度

为创建"书香校园",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理论素质和综合素养,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大力开展全员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结合本校实际,在全校师生中...
展开详情

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中对遗产区建设、施工安全、历史要素保护、水工遗存防撞、水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都有了具...
展开详情

安徽省民航建设专项规划

《安徽省民航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1年)》近日印发,预计到2021年,安徽省将开通民航运输机场达到10个,建设通用机场16个以上,实现全省92%的县级行政...
展开详情

大学城自考部班级管理规定

(2017年4月起)一、班级日常管理制度(一)学习1.禁止在教学楼抽烟,如有发现,一律开除;2.按时上课,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3.有事不能上课要及时向班主任...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