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班级归属感班主任经验交流稿
读趣百科>范文>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材料

培养学生班级归属感班主任经验交流稿

给孩子的心灵找个家,培养学生班级归属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班主任工作的苦与乐

.当一名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而真正当了老师之后,才发现梦想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各个个性鲜明,和我们当时上学时差别太大了。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现在学生问题越来越多?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开始慢慢地找到了答案。现在的大多数学生进入学校的目标不明确,甚至可以说没目标,尤其是像咱们学校这样,附近的村都开始分楼、分钱,家庭都很富裕,多数家庭可能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甚至有的家长根本没要求。只是把孩子放学校里别出事就行,有的干脆把学校当成了幼儿园。学生学习没目标,也就没动力,家长没要求,只剩下老师在着急,在困惑。原本最稳固的三角形变成了一条孤独的直线,所以教师想要推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教学成绩、教学成果提高真是难上加难!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我们就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到底,要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那么如何将薄弱的直线变回稳固的三角形呢?

那就是给孩子的心灵找一个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孩子的班级归属感,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安全需要之后都寻求一个自己所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帮助和尊重以及关心和爱护。学生正是有了这种内心需求,才会希望在所在班级获得这种归属感。如果形成了这种归属感,那么他就会对班级产生一种向心力,将自己的言行和班级联系在一起,就不会做事只想到自己,就会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会影响同学,是否给班级抹黑,就会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爱护集体荣誉,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我是从这届学生初一开始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并在近三年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首先在初一时,孩子们刚入学,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以开心农场为载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争强好胜心理,并使他们在一次次的竞争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也使他们尽快的融入了这个集体,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从此开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有了学习的动力。组长、组员形成了互助小组,团队意识加强。

到了初二阶段,开心农场的载体作用达成了,也就不需要了。为了学生能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我进一步完善了班级的各项制度。每天由一位值日班长对班级各种情况(各科课上情况、课间纪律、仪表、两操,卫生)进行记录,并在一天的值日之后进行总结,写下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受,每月一本。由于是全员参与,一人一天,全班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当上班长,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或是从来没有当过任何班委的同学来说,他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在我实行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即使全班最淘气的孩子在当值日班长那天,也是特别负责,是一名合格的班长。在初二这一年的过程中,通过值日班长这项制度,提高了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让他们体会了当班干部的不容易,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严格的评价和监督机制,这个表是对全班各个同学各个方面的一个记录,这个黑板上的内容是对各个小组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一个展现。这两个内容的分数在任何时候应该是一致的,分别有不同的同学来负责,一是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同时了也让每个同学都有任务,体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原则。这是期末阶段小组竞赛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的一个展现,他们在那你追我赶,而我就特别轻松了,要是从前可就累多了,还不见得有效果。每周、每月、每半学期、每一学期,我们都会进行奖惩机制,小组排名,这样一来积极地激发了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让班级成为学习的天堂,课堂成为展现的舞台。

到了初三,好像之前的那些吸引力都降低了,为此我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班级培养归属感着手。首天我把之前的班级情况记录升级为班史,每个同学都是史官,准备了一个精美的大本来记录,学生可以在上面设计版面,画画,抒发自己的感想,记录班级每一天发生的故事。从上课第一天开始实行,我还半开玩笑的对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是班级历史的记录者,你们的每个行动、点滴都会载入班级的史册,千万别一时糊涂被钉在班级历史的耻辱柱上。”班史比之前的班级情况记录更加细致、有创意、有人情味,例如彭一钊同学用古文写的班史,让人不由得惊叹,虽然他每次考试都是班级最后一名,我还为此特别颁发了奖状,彭一钊同学,你在2012学年度班级日志评比中,荣获“最佳语言创新奖”。他在收到奖状时格外的激动,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那之后,他学习更加努力了,人也更有自信了。为了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班级归属感,我设计了“My Family”和“班级正能量”两项活动,我给每个小组同学都设计了一个小家,全班同学是一个大家庭,生长在Family Tree上。为了使我们的家更漂亮、更和谐,每个同学都去努力地去做一些有利于家庭的事,从而赢得班级正能量。同学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收获。我们班有一本相册,上面是同学们日常以及一些重大活动的相片,看着那些相片,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经历的事情,让我们的心更近了。

在这三年的过程中,我们有痛苦、有欢笑,但更多的是幸福。孩子们在成长,班级也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我们在努力奋斗的工程中,收获了许多。记得刚入学的第一次月考,我们班是年级倒数第二名,但自从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班在第三月考就上升到正数第二名,在连续两次第二之后,直到现在一直都是第一。常规工作方面我们也表现突出,到现在为止,卫生就有一次没拿卫生锦旗,仪表、两操、行为规范、宣传多次获得锦旗,而且多次升班旗,到初二的时候我们班后墙的奖状就快贴满了。不仅如此,我们班的凝聚力是任何一个班级都超越不了的,至少在我们每个同学心里是这样认为的,记得在初一时第一次拔河比赛之前,不止一个班的老师说:“我们班的同学说想和你们班拔。”我当时也担心,因为我们班没有特别强壮的同学,我想肯定不行,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找到体育老师问清拔河技巧,和班长一起带领大家练习。结果让我意外的是,我们获得了第一名,而且是全胜,初二亦是如此,我们取胜的秘诀就是团结。

总结我的班主任工作,第一,我觉得是用心,我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我没有经验也没有什么高明的方法或技巧,只是凭着一股热情去做,今后我会努力学习一些关于学生心理以及班级管理的书,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第二是坚持,这次论坛让讲班级特色,我一直在犯愁,因为我觉得我真没什么特色,好多都是别人都在做的,如果真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坚持,坚持下来就是一种力量。

更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我们的解题经验交流会作文

上周五,我们用半个小时的时间高效率地进行了一次解题经验交流会。这一轮的大复习,我尽可能地做到了“简政放权”,同意学生完成“规定动作”后,可从事“自选动作”(“自...
展开详情

六年级优秀家教的经验交流

这次承蒙学校和老师抬爱,要我介绍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说来十分惭愧,对于我们的孩子—谢弘毅,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采用什么系统的方法进行教导。看到媒体上对“虎爸”、“...
展开详情

小学五年级优秀家教经验交流

对于教育子女,我谈不上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但我觉得,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可以说得上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自己的孩子。因此,家庭教育...
展开详情

浅谈新昌县公安局先进工作经验

【学习心得】浅谈新昌县公安局先进工作经验根据公安厅安排,2018年8月我被安排到新昌县公安局跟班学习。我深知此次学习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所以在学习期间,我虚心...
展开详情

我的考研心得(推荐)

我的考研心得毛主席曾说过:“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用来指导管理类联考,非常合适,尤其是对报考MBA的同学们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方针!这里...
展开详情

我的养龙鱼心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的喜好就是养龙,在初期养龙时,我十分狂热并带有盲目性,一看到好龙就心痒一定要把它弄到手,相信这也是每位初养龙鱼爱好者必备的缺点;由于我的...
展开详情

我的一级建造师感悟

自己从事了20年的建筑管理工作,其中也从事过多种职位的实干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及时考取建造师证书,因为那是总是在一线忙碌,我估计凡是...
展开详情

有关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班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我任七年级的班主任以来,努力探究班主任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制定多项有关生活和学习的常规,进行了班级管理改革尝试,收获有喜有忧。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2022教师成长经验交流会的发言稿(三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组织教学首先要抓好教学的开头,新课的导入虽然仅占几分钟,但其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教师成...
展开详情

早秋蟋蟀饲养心得分享

原创:宋朝天下斗蟋蟀各位虫友们大家好,现在时间已经是收虫的旺季了,我有几个小伙伴们已经捷足先登满载而归的返回了。你们呢,收到怎么样?都还不错吧?本次分享主题也是...
展开详情

银行银企合作经验交流材料

银企对接会是银行企业加强沟通、精诚合作的一个良好平台。为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办好省银企对接会,人行巢湖中支认真思考谋划,精心组织安排,创新对接模式,取得了银企合...
展开详情

高三班级教学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读《教科通讯》有感在认真阅读了《教科通讯》之后,看到领导及同仁对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精辟见解,我从中收获很多,这为我下一步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下面结合自己的...
展开详情

外出学习考察总结 外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

本次考察学习,我们学到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大家了解到我们和沿海城市教育方面的差距,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参加培育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回校后一定结合本校实...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