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心得体会(精选13篇)
读趣百科>范文>心得体会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心得体会(精选1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1

林先生的这一经典语录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生道路的真意。生活中总有无数人在为一个所有人都不知名向往的目标而用尽各种方式去努力,却几乎没人能解释得清为何要穷其一生去做一件绝大多数人都解释不了为什么要去做的事。林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看似毫无逻辑的随性描笔,只是对我们生活中无数平淡小事的浅析,但在我看来,他却是在毫无压力,毫无刻意的随性中将我们中国人淡泊名利,向往人性自然闲适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洒脱的个性毫无障碍的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脑海里。

林先生教会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积极的过好每一天。他说:“当你以为不要紧时,便什么都不要紧了。”而人生来就是要生活的,如果连生活都不要紧了,那么还有什么是要紧的事?人生又是为何而活?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有趣的灵魂则是人生精神的寄托。林先生说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我觉得他的意思大概是尽己所能,活在当下,活出精彩。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

是啊,我们总在生活中不停地生活,却不知何时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悠然自得,放松的心情。我们开始变得浮躁,逐渐失去了往日常挂在脸上的笑容。林先生这本《生活的艺术》仿佛就是一面当代生活已逐渐失去的缩影。这次的天灾,无异于给本就不悠闲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疫情带来了痛苦,也带走了许多人性的欲望。有幸在此时读完了《生活的艺术》,我想,或许是它想我们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方式,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生活的艺术读书心得2

《生活的艺术》是国学大师林语堂在19__年出版的一部英文作品,曾占据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我看的是中文译本)。这本书也是我和一位书友交换得来的,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看了两个月左右。

《生活的艺术》无疑是一本好书,官方介绍这样说: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

这本书的前面大部分内容我是没看进去的。中国字都认识,但读过去之后却没有进入大脑;或者读懂了,但感觉没有什么收获。我硬着头皮往下啃,一边反思自己为什么读不进去,吸收不了。直到看了“读书的艺术”这个小节才搞明白。之前认为,这本书写于1937年前,那个时候作家的用语习惯,语境与现在不一致;或者作家的思维方式跟理工科的汉子有差异,导致看不懂。读了这一小节之后,才发现问题出在自己的心境上。这本书本身传达的是贴近自然的生活观念,需要舒缓的心境才能读得下去。在学校,自己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想的是用尽量短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却需要细细地品,慢慢地读,方能读懂。

读这本书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尚未达到可读一本名著的相当时期时,他即使勉强去读,也必觉其味甚劣。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自身水平不够的时候,他的鉴赏水平也是有限的。所以,面对一个作品时,不能妄加评论和下结论,很多时候要从自身开始反省。一个人的心境也很大程度影响着一个人的品味。不同时候读同一本书,滋味也是不同的。就像读这本书一样,回到家以后心境慢慢地闲适起来,也更加能够欣赏这本书了。读这本书时,也发现了书中好多处的观点都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什么起源于西方。作者从哲学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受限于个人水平,我对这本书的分析是不够彻底的。当你的心境不急躁,当你能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时,是可以读下这本书的。

生活的艺术读书心得3

文中讲到了快乐问题,有一处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惠特曼说:‘我这样地做一个人,已经满意了。’所以我也以为我现在活着,并且也许还可以再活几十年,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就已经够了。这样看法,这个问题便变为极简单,而不容有两个答语,就是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是的,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活着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呢?开心地活着更有价值。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一天一天地重复着生活,日起日落,其实生活就这么简单。但是如何从简单中得到乐趣呢?那就要用心去挖掘,去享受每一个美的片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能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呢?在这个物质诱惑的时代,很多人都茫然地追求着金钱、地位。是的,追求自己要的东西固然没错,但是有多少人,等到他真正成为富翁时,才知道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生活其实没必要太多的强求,开心就好。

快乐并不难寻。它隐身地藏在了天空、花草、树木等大自然的一切中,还隐藏在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中,更隐藏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中……偶尔地发呆,静静地沉思,轻松地阅读,放声地歌唱……这都是享受。只要你用心去享受,快乐无处不在。生活其实很美好。那些看不见的快乐。围绕在你身旁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和你只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它们等待着你去掀开而一睹快乐的芳容。

我记得朱自清曾《荷塘月色》里写到:“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我现在才知道“早晨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就足以让我很开心了。清晨从窗户中射入的一缕阳光,春日里朦胧中听到的清脆的鸟鸣,路上轻轻抚摸脸颊的阵阵微风……那会让你感到快乐。我记得曾看过这么一段话“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快乐。当一个人悠闲地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大自然与人有着不一般的关系。西方有句古诗,“我来自尘土,我终归与尘土”。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像鱼一样在水里,迎着粼粼的水波,荡漾着心情,自由的游弋;像鸟一样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与云为友,做天空的旗帜……有了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摒弃作为人的所谓的高贵和自尊,真正的成为自然的朋友,真正的欣赏并赞叹种种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我们有时就是一个鱼,有时就是一片云,有时就是一块石头,有时就是一蔓青草,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想成什么,就是什么。人的思想是无边无际的,是自由的,没有谁可以干涉,可以阻止它的发展,只要你愿意,在思想中,一切皆可呈现。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早上好,都足以让我感到快乐。我现在愿意花时间在这嵌入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在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中找到了快乐。文字使我快乐。一直以来我都以写出的文字与别人分享而让人从中得到启发与思考为快乐的源泉。

这篇章中还提到了“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只要你去挖掘,一天当中的快乐也许可以是一百则。如果我们多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多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多一些工作的坦然,而少一些追名逐利的烦忧;尊重生命,顺其自然,还自己一个自然的心灵,我们将生活得充实而快乐。静静地享受简单的生活,发现不简单的快乐,这才是享受人生之道啊!人生之旅,快乐是无限的。

生活的艺术读书心得4

读林语堂的书如品茗,每每饭后翻阅,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都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林语堂说猴子和人类都会展现出唯有哲学家才会有的忧虑和沉思的表情,为何统治这个世界的是人不是猴子呢?因为人有着梦想另一个世界的能力和倾向。

《华严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个初心我理解的就是最初的梦想,有了梦想就会付诸行动。在行动的路上,有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中途易辙,或裹足不前或南辕北辙,这都于初心的遗落。所以,强调梦想,强调初心,即强调坚持。

"微妙的常识、哲学的轻逸性,和思想的简朴性,恰巧也正是幽默的特性,而且非由幽默不能产生"他在讲什么呢?什么是幽默?我的理解幽默须具备一个哲学家的思维,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一个简朴的道理。大道至简,简朴是最难实现的东西。

林语堂对陶渊明的评价很高:"所谓理想的哲学家即是一个能领会女人的妩媚而不流于粗鄙,能爱好人生而不过度,能够觉察到尘世间成功和失败的空虚,能够生活于超越人生和脱离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视人生的人。陶渊明的心灵已经发展到真正的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他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因此他的生活也想他的诗一般那么自然而冲和"有人说陶渊明是个"逃避主义"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没有考虑家人的生计。事实上他不是,他要逃避的仅是政治,而不是生活的本身。我是欣赏陶渊明的,因为没有他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没他那种"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芸耔"的安然满足。也越发敬佩这样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坦白的人。

高晓松在清华的演讲中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演讲完了,有学生提问:"我是该选择外企还是国企?"他被气的半死。陶渊明为我展现的画面就是诗和远方。在现实的疲惫生活中,每当想到还有诗,还有远方,就会重现燃气希望,继续上路。

从今天起,活着,有热情的活,带着梦想活!生活随处可乐,得乐且乐!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2

在无聊的大学生活之余,在辅导员的恳切教导下。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学习乐趣,我细细品读了林语堂老先生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受益匪浅。但那些所谓的哲理都是些简而言之的、质朴的。这也让我们看到林语堂老先生的一些优秀品质,在当代已经很值得人们去学习。

这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交给我们一些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林语堂老先生简述了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发表的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他用柏拉图的对话方式写这本书。把偶然想到的话说出来,把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琐事安插进去,这将是多么自由容易的方式。它的形式并不是像报纸上的谈话或问答,或分成许多段落的评论;而是指真真有趣的、冗长的、闲逸的谈论,一说就是几页,中间富于迂回曲折,后来在料不到的地方,突然一转,仍旧回到原来的论点,好像一个人因为要使伙伴惊奇,特意翻过一道篱笆回家去一般。读这本书我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至少会使我的同伴感觉我对于回家的道路和四周的乡野是熟识的……他所表现的观念早由许多中西思想家再三思虑过、表现过;从东方所借来的真理在那边都已陈旧平常了。

但它们总是老先生的观念,它们已经变成自我的一部分。它们所以能在我的生命里生根,是因为它们表现出一些林老先生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当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时,我即对它们出于本心的协调了。我喜欢那些思想,并不是因为表现那些思想的是什么伟大人物。中国的哲学家是睁着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主义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从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富有生气,因而在他清醒时的生活中也含着梦意的人。

他把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看透了他四周所发生的事物和他自己的徒劳,而不过仅仅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应走的道路。因此,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观测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之后,我得到一个结论: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

我相信在美国的繁忙生活中,他们也一定有一种企望,想躺在一片绿草地上,在美丽的树阴下什么事也不做,只想悠闲自在地去享受一个下午。“醒转来生活吧”这种普遍的呼声,在我看来很足以证明有一部分美国人宁愿过梦中的光阴,但是美国人终还不至于那么颓丧。问题只是他对这种闲适生活,要想享受的多少之间和他要怎样使这种生活实现而已。也许美国人只是在这个忙碌的世。

林语堂在该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 “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

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这是一本让青少年找到自然的经典诵本,是一本脱离了繁华城市喧嚣的读本,深值得大学生诵读。那些忙忙碌碌的外国人的生活充满喧嚣。而中国却趋向于安逸的生活。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在为了填饱肚子而忙碌,更多的是享受生活,享受真正的大自然。其实,真正的生活就在于细细的品读生活,点点滴滴。我相信在《生活的艺术》一书的指导下,我们的生活会为了生活而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3

生活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生活的艺术则是一门哲学,是人生的修行之道。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不可避免地处在疲惫、压力中,而掌握生活的艺术则是能够帮助我们宽心静气、解压缓解的途径。在我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艺术,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详细地阐述自己的体会。

第一,让心灵回归宁静。在紧张的工作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压力、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时,将心情转向宁静的地方,或是去听听优美的音乐,看看美丽的景色,亦或是与心灵相投的人聊聊天,点亮心中的小灯,即可收获一份心灵的宁静。

第二,保持质朴的生活方式。不论是奢靡的享受还是刻意追求虚荣,都会让人失却快乐的质朴。相反,保持简朴而有品质的生活,不仅让我们中心平衡,心情舒畅,还能时刻让我们得到生活的力量。

第三,善待自己的身体。身体健康是生活的基石,而养好身体则是生活的重要保障。坚持运动,合理地饮食睡眠,不过度熬夜和刻意纵欲,都能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健康。

第四,学会感恩。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感激,感谢身边的人,感谢生活中的小幸福,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满了感激。每一次感恩又是推动我们前进的一次动力,也是生活中最珍贵而难得的收获。

第五,保持自己的精神状态。人的精神状态影响着自己的心情和心态。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状态,不盲目追求荣华富贵,不沉迷于成功或失败,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生活的艺术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会掌握生活艺术,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高品质,处世更加明智,荣辱不惊,世态炎凉。只有这样,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享受到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创造出更多的惊喜和收获。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4

书名就概括了这本书的特点:花朵主题、自然科普、人文情怀。此书延续作者以往的写作风格,“将文字谱以音符”,诗意描述花朵鲜为人知的生存与演化。花朵美丽、脆弱、渺小,又是进化的伟大奇迹,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生存法则。宇宙钟爱对称,宇宙的元素是美的元素。作为生命个体,人可以在花瓣中看到大千世界,体验到每一个个体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连结。书中花朵素描也值得一赏,既体现了解剖学知识,又充满古典的秀美。

2、《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美]约翰・布罗克曼著胡正飞、王杨、杨明芳译

一个很猛的书名,175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的一场脑力激荡。宇宙大爆炸是时间的开始吗?和机器人共度一生是不是个好主意?为什么浪漫爱情会让人上瘾?伟大的思想和发明创造都来自提问。来自各个学科最前沿的研究者不停地发问,不停地转换思考的角度,非常刺激脑细胞。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科学并不是唯一的答案,科学是一种不断提出假设、不断验证、不断纠偏的过程,是一种绝不固步自封、用于打破藩篱的思维方式。很多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让我们看到人类的视野可以有多么广阔,如同站在群山之巅看群星闪耀。

3、《宇宙的一生》李淼著

有人说过,天文学令人感到自卑并能培养个性。在科幻小说《银河搭车客指南》系列中设想了一种刑罚:让一个人目睹宇宙从创生到毁灭,再坚强的人也会瞬间崩溃。而在《宇宙的一生》中,李淼“淼叔”用简洁诗意的语言介绍了时空旅行、平行世界、宇宙生与死等宏大话题,却让我们激荡起星际旅行的雄心壮志。李淼,人称“淼叔”,研究方向为宇宙学和超弦理论,是该研究领域中国有发言权的科学家,也是少有的热爱科普的顶尖科学家。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我们不能理解的事物,也没有不能传授给大众的知识。”不信?那就看看《宇宙的一生》吧。

美国科学家萨根对地球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暗淡蓝点”。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地球,是一个孤独的斑点,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然而,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惟一家园。我们对自己的家园知道多少呢?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撰写的这部书,《地球之美: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让你在几个小时内了解46亿年的地球史。还有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可以慢慢回味地球之美,心生壮阔与珍爱。

5、《匠人精神ii:追求极致的日式工作法》[日]秋山利辉著陈晓丽译

“匠人精神”是这几年广受推崇的一个词,可是真正能实践匠人精神的可就不多了。《匠人精神ii――追求极致的日式工作法》细致、系统地介绍了“秋山木工”所实行的“斯巴达”式独特学徒制度,以及这一制度如何缔造出真正的匠人精神。培养一个工匠体现在一些很小的生活细节上:早晨5点之前起床,首先是长跑;料理大家做,吃不完要道歉;一天工作从扫除开始……有意思的是,在“秋山木工”能成为匠人、实践匠人精神的,往往不是聪明机灵的,越是手巧的人越容易早早辞职而去,越是笨拙的人越能拼命工作。秋山强调:“对于工匠来说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人品,即使愚钝也要干得漂亮。”有什么窍门呢,无非就是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追求极致、坚持到底,无非“执拗”二字。

6、《赤木智子的生活道具店》[日]赤木智子著吕灵芝译

谈到生活美学图书,就没有办法避开日本图书。这就是先发优势。我也曾经做过一个采访讨论为什么中国市场出现日本工匠、生活类图书的出版热潮,一个原因是我们正在从粗糙走向精致。

暴发户和艺术生活的差别就在于:美。就好像赤木智子家日常使用的餐具、衣物等拿出来都能办展览。陪伴儿女成长的便当盒、沾满爱犬气息的波斯地毯、手工制作的扫帚、山谷深处亲手建筑的小家……一件物品投入了感情,就成了艺术品。中国现在也有不少人开始有品质的生活,这需要一定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艺术素养、文化积淀以及平静安稳的心境,不被庸常生活消磨了热爱。

7、《艺想天开》杨志强著

“香港知名插画师杨志强带领您感受艺术与灵魂的撞击”这句宣传语挺吸引人的。书里真的有干货。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中世纪的艺术、绘画、文学等艺术的特点,加入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从未接触过艺术教育的人也不用害怕这本书看不懂,作者曾经给儿童写过很多图书,所以非常擅长讲故事,更主要的是作者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有时候感性的认识会比理性更易触到人生的根本。“我相信,世上有种东西叫“元知识”,是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若你心有灵犀,自能默契,自能一读一听倾心。”

8、《不成熟的父母》[美]琳赛・吉布森著魏宁、况辉译

我们常常默认十八岁一个人就是成年人了,但是这只是生理上的一个平均的标准,思想意识的成熟远远没有达到。甚至很多为人父母依然没有建立起成熟的人格和人际交往模式:或情绪极其不稳定,或控制孩子的生活,或逃避自己的责任,或拒绝和疏远孩子。结果呢?不成熟的父母把孩子“催熟”,养育下一代的时候可能也在无意识重复父母的模式。《不成熟的父母》一书简洁明了而深刻地揭示出情感孤独是怎么回事,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父母就是无法沟通。当你不再为了取悦父母而扮演角色,你就可以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书中的方法操作性强,使你能以更客观的方式觉察他人的行为,改变自我挫败的习惯;识别那些情感成熟的人、真正能与你保持情感亲密的人,并与之建立联系。从而摆脱他人的情感操纵,成熟起来。

9、《女性的力量》[美]阿琳・克莱默・理查兹著刘文婷、王晓彦译

精神分析是一个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扩充。《女性的力量》作者阿琳・克莱默・理查兹博士就是当代精神分析学的一位代表人物。作为一位女性,理查兹博士尤其关注女性议题。她在《女性的力量》中展现了一个有关女性发展、创造力的深层精神分析世界。精神分析从出现到现在都伴随各种争议,也在争议中也不断的发展。作者作为弗洛伊德派的心理分析师,自然将重点放在了性的角度:例如女人爱买衣服是性欲的展示,是性欲的压抑。其实我们不一定认同这个观点,但是它提供了一个视角:服装是理解女性心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服装也是身体和世界之间的媒介,衣服是保护性的,也是一种幻想的袒露,传达了穿衣者的愿望、恐惧,也展示了自己或者父母、配偶的经济能力。

《女性的力量》偏重于个案的分析,这样的好处是谈得比较细腻,不足当然是个体不能代表全体。人类的有趣也就在于迷人的多样性,个体的差异比相似更让人惊喜。

10、《书楼觅踪》韦力著

韦力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他非常低调,我刚工作的时有幸去过其藏书楼,完全莫有想到他随手拿的一本书就是宋版。韦力总说自己“木讷”,他用这种木讷的精神历经数十年,走遍大江南北,寻访了百余位先贤藏书家的故居或遗址。传统典籍能够流传至今,有赖于历代藏书家的薪火相传。《书楼觅踪》畅谈古籍收藏的那些奇人、奇书、奇事,艺林掌故、版本书目、人文历史。爱书人如果能按照韦力这套书的行踪来一个自助游,相信是极好的传统文化之旅。

1.生活艺术类必读畅销书目

2.生活艺术书籍畅销书单

3.的社会科学畅销书榜单

4.适合学生看的畅销书榜单

5.生活艺术类值得看的书推荐

6.生活艺术必读书目推荐

7.生活艺术趣味必读书目

8.生活艺术好看的书

9.趣味畅销书籍必读书目

10.好书推荐畅销书单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5

-->

林先生的这一经典语录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生道路的真意。生活中总有无数人在为一个所有人都不知名向往的目标而用尽各种方式去努力,却几乎没人能解释得清为何要穷其一生去做一件绝大多数人都解释不了为什么要去做的事。林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看似毫无逻辑的随性描笔,只是对我们生活中无数平淡小事的浅析,但在我看来,他却是在毫无压力,毫无刻意的随性中将我们中国人淡泊名利,向往人性自然闲适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洒脱的个性毫无障碍的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脑海里。

林先生教会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积极的过好每一天。他说:“当你以为不要紧时,便什么都不要紧了。”而人生来就是要生活的,如果连生活都不要紧了,那么还有什么是要紧的事?人生又是为何而活?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有趣的灵魂则是人生精神的寄托。林先生说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我觉得他的意思大概是尽己所能,活在当下,活出精彩。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

是啊,我们总在生活中不停地生活,却不知何时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悠然自得,放松的心情。我们开始变得浮躁,逐渐失去了往日常挂在脸上的笑容。林先生这本《生活的艺术》仿佛就是一面当代生活已逐渐失去的缩影。这次的天灾,无异于给本就不悠闲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疫情带来了痛苦,也带走了许多人性的欲望。有幸在此时读完了《生活的艺术》,我想,或许是它想我们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方式,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生活的艺术》是国学大师林语堂在19__年出版的一部英文作品,曾占据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我看的是中文译本)。这本书也是我和一位书友交换得来的,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看了两个月左右。

《生活的艺术》无疑是一本好书,官方介绍这样说: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

这本书的前面大部分内容我是没看进去的。中国字都认识,但读过去之后却没有进入大脑;或者读懂了,但感觉没有什么收获。我硬着头皮往下啃,一边反思自己为什么读不进去,吸收不了。直到看了“读书的艺术”这个小节才搞明白。之前认为,这本书写于1937年前,那个时候作家的用语习惯,语境与现在不一致;或者作家的思维方式跟理工科的汉子有差异,导致看不懂。读了这一小节之后,才发现问题出在自己的心境上。这本书本身传达的是贴近自然的生活观念,需要舒缓的心境才能读得下去。在学校,自己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想的是用尽量短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却需要细细地品,慢慢地读,方能读懂。

读这本书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尚未达到可读一本名著的相当时期时,他即使勉强去读,也必觉其味甚劣。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自身水平不够的时候,他的鉴赏水平也是有限的。所以,面对一个作品时,不能妄加评论和下结论,很多时候要从自身开始反省。一个人的心境也很大程度影响着一个人的品味。不同时候读同一本书,滋味也是不同的。就像读这本书一样,回到家以后心境慢慢地闲适起来,也更加能够欣赏这本书了。读这本书时,也发现了书中好多处的观点都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什么起源于西方。作者从哲学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受限于个人水平,我对这本书的分析是不够彻底的。当你的心境不急躁,当你能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时,是可以读下这本书的。

文中讲到了快乐问题,有一处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惠特曼说:‘我这样地做一个人,已经满意了。’所以我也以为我现在活着,并且也许还可以再活几十年,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就已经够了。这样看法,这个问题便变为极简单,而不容有两个答语,就是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是的,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活着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呢?开心地活着更有价值。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一天一天地重复着生活,日起日落,其实生活就这么简单。但是如何从简单中得到乐趣呢?那就要用心去挖掘,去享受每一个美的片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能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呢?在这个物质诱惑的时代,很多人都茫然地追求着金钱、地位。是的,追求自己要的东西固然没错,但是有多少人,等到他真正成为富翁时,才知道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生活其实没必要太多的强求,开心就好。

快乐并不难寻。它隐身地藏在了天空、花草、树木等大自然的一切中,还隐藏在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中,更隐藏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中……偶尔地发呆,静静地沉思,轻松地阅读,放声地歌唱……这都是享受。只要你用心去享受,快乐无处不在。生活其实很美好。那些看不见的快乐。围绕在你身旁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和你只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它们等待着你去掀开而一睹快乐的芳容。

我记得朱自清曾《荷塘月色》里写到:“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我现在才知道“早晨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就足以让我很开心了。清晨从窗户中射入的一缕阳光,春日里朦胧中听到的清脆的鸟鸣,路上轻轻抚摸脸颊的阵阵微风……那会让你感到快乐。我记得曾看过这么一段话“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快乐。当一个人悠闲地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大自然与人有着不一般的关系。西方有句古诗,“我来自尘土,我终归与尘土”。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像鱼一样在水里,迎着粼粼的水波,荡漾着心情,自由的游弋;像鸟一样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与云为友,做天空的旗帜……有了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摒弃作为人的所谓的高贵和自尊,真正的成为自然的朋友,真正的欣赏并赞叹种种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我们有时就是一个鱼,有时就是一片云,有时就是一块石头,有时就是一蔓青草,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想成什么,就是什么。人的思想是无边无际的,是自由的,没有谁可以干涉,可以阻止它的发展,只要你愿意,在思想中,一切皆可呈现。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早上好,都足以让我感到快乐。我现在愿意花时间在这嵌入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在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中找到了快乐。文字使我快乐。一直以来我都以写出的文字与别人分享而让人从中得到启发与思考为快乐的源泉。

这篇章中还提到了“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只要你去挖掘,一天当中的快乐也许可以是一百则。如果我们多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多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多一些工作的坦然,而少一些追名逐利的烦忧;尊重生命,顺其自然,还自己一个自然的心灵,我们将生活得充实而快乐。静静地享受简单的生活,发现不简单的快乐,这才是享受人生之道啊!人生之旅,快乐是无限的。

读林语堂的书如品茗,每每饭后翻阅,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都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林语堂说猴子和人类都会展现出唯有哲学家才会有的忧虑和沉思的表情,为何统治这个世界的是人不是猴子呢?因为人有着梦想另一个世界的能力和倾向。

《华严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个初心我理解的就是最初的梦想,有了梦想就会付诸行动。在行动的路上,有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中途易辙,或裹足不前或南辕北辙,这都于初心的遗落。所以,强调梦想,强调初心,即强调坚持。

"微妙的常识、哲学的轻逸性,和思想的简朴性,恰巧也正是幽默的特性,而且非由幽默不能产生"他在讲什么呢?什么是幽默?我的理解幽默须具备一个哲学家的思维,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一个简朴的道理。大道至简,简朴是最难实现的东西。

林语堂对陶渊明的评价很高:"所谓理想的哲学家即是一个能领会女人的妩媚而不流于粗鄙,能爱好人生而不过度,能够觉察到尘世间成功和失败的空虚,能够生活于超越人生和脱离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视人生的人。陶渊明的心灵已经发展到真正的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他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因此他的生活也想他的诗一般那么自然而冲和"有人说陶渊明是个"逃避主义"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没有考虑家人的生计。事实上他不是,他要逃避的仅是政治,而不是生活的本身。我是欣赏陶渊明的,因为没有他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没他那种"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芸耔"的安然满足。也越发敬佩这样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坦白的人。

高晓松在清华的演讲中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演讲完了,有学生提问:"我是该选择外企还是国企?"他被气的半死。陶渊明为我展现的画面就是诗和远方。在现实的疲惫生活中,每当想到还有诗,还有远方,就会重现燃气希望,继续上路。

从今天起,活着,有热情的活,带着梦想活!生活随处可乐,得乐且乐!

读完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后,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然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天堂一般。

在林语堂那里,享受人生,不拘一格,不管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同等重要,抑或根本就不分哪是物质哪是精神,而是“心物合一”、“灵肉一体”。这种打破物质和精神的二分法,从而给感性、理性以更合乎人性的界定的看法,奠下了林语堂人生哲学的底色。在林语堂看来,中庸哲学的近情是基于个人主义内涵的。正是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情感,才是判断取舍的重要依据,而集体脾性和民族性格则是由各个个人的情感汇聚形成的。天才并非像中世纪神学的“灵魂”那样一个神话实物,而仅仅是一个比喻;国家天才不过是它的行为的一种性质和做事的方法罢了,天才的作用不过是在国家危急时的选择与取舍倾向,决定着国家的最后行动途径。在林语堂那里,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就是近情精神。近情的国家将生活在和平之中,近情的夫妻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近情的生活是享受快乐的生活。近情精神是中国所能贡献给西方的一件最好的礼物。在西方人,凡是只须合于健全逻辑的,便认为是很充足的,但在中国人虽然在逻辑上已是很对时,也还不能认为很充足,同时还须求其近于人情,作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学贯中西,着述颇丰。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在他看来,人一旦追寻生活的意义,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快乐。他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这是否要我们放弃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见,理想和追求必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快乐原则的,换言之,理想与追求必须是在“好玩之心”的驱使下,顺其自然地一步步实现的。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6

艺术在常总是十分高雅而不可及的,其实它可以是一首歌、一次展览、一段经历……有艺术的生活就有欢乐,就有美。

记得刚开始学习油画时,我用色总不够大胆,所以画出来的油画魅力不足。后来老师告诉我:画画时要让自己放松,要大胆地用色,如果你还觉得把不住,你就乱用吧。所在后来再画油画时,我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随心所欲地画,等作业交上去以后,老师却说我画得非常好,而且说我的画用色非常美,其中的一幅还被老师选去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少儿书画展,获得了优秀奖。所以直到现在画画仍是我的最爱。

而我学习毛笔字的经历就和学画画不同了。我一开始学习书法时,字就写得不错,但我练得并不多,为此没少挨爸妈的批评。有一次书法班里一个高年级大哥哥将他的部分练习作品带到班里展览,我发现他每星期都要练习写一百张毛边纸。难怪他的字写得最好,这真应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古训了。所以我平时也开始主动地多练习写字了。经过不懈地努力,我的毛笔字写得更好了。今年参加省书法家协会组织的比赛,我的一幅四十字的作品获得了优秀奖,还参展两个月呢。

不过我和舞蹈的相遇还真可以用奇迹两个字来形容。妈妈说要让我的个性中多一些洒脱的成分,所以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共同选择了拉丁舞,刚开始学习时,我跳得不够奔放,大家给我的评价是:动作都对,但都没有到位。为了修正我的动作,爸爸妈妈甚至买了两套杨艺等人的拉丁舞光盘让我观摩,经过长时间地努力,我的舞姿终于潇洒起来了。今年的五·一,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的团体拉丁舞还在省第十一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上获得了l组的冠军呢!

这就是我,一个能歌善舞、和艺术接下不解之缘的小姑娘。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7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有名的语录吧,语录是指对那些富有哲理与特殊意义话语的记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语录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的艺术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一、漂亮的女人像是放在展柜里的工艺品,欣赏的人很多,但买下的人只能一个人。

二、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三、生活里,有喜有悲,有欢声也有泪水。我们应该是生活充满色彩,充满欢乐,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本能。责任使我们尽职地维护生活的秩序,本能使我们尽情地寻找快乐。大喜大悲,欢声泪水两者融合在一起便成了我们的快乐,生活的快乐,世界的快乐。快乐让我们活得多姿多彩,让世界年轻。

四、我们要知道,我们生来到这个世上是要干一些,除了我们其它人无法办到的事情。

五、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碰到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掉一个人。

六、爱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山盟海誓和甜言蜜语,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更能体现他对你的用情,那才是爱的密码。

七、应当记住,有的时候,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说不定是命运给你的一个美妙的赏赐。

八、生活,真的很难解释清楚。它永远是个无法破译的谜。青年人喜欢随心所欲的生活,所以总是打破常规;老年人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所以总有看不惯的事情;男人感受生活的轮廓,所以总是粗枝大叶;女人感受生活的细节,所以总是细致入微。

九、看别人生活时,我们总喜欢放大他们的幸福,忽略他们生活中的不幸,所以别人的生活怎么看都觉得幸福。而在看待自己的生活时,人们总喜欢缩小自己的幸福,扩大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总有太多的不满。

十、生活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宝物,我们应当学会欣赏生活。

十一、一缕秋风下,扫落了片片落叶,你或许会有一丝痛楚、一丝忧虑,因为时间在你的指间慢慢地流逝,害怕生命尽头的到来,不用害怕,不用忧虑,尽情去享受生活,感受快乐,生活就会更加满足,不必去害怕时间的流逝,时间老人是很公平的,只有你活得精彩,活得快乐,又有什么是可以惋惜的,生活其实就是这样。

十二、生活要为理想而冲刺,不要放慢脚步,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即使风雨,就当是一种历练,就算是为生活画卷增添色彩。

十三、人世间,除了权力,金钱,声望,暴力等等之外,还有一个给人成功;有了它,一个人的潜能可以成倍成倍地施展出来,它就是——正直!

十四、人生的聚会是一种缘分,有时分离也是一种爱的祝福。

十五、如果说,学校的文化教育对每个人都极为重要的话,那么课余生活为我带来的乐趣与收获更多,音乐陶冶了我的情操;文学教会我感悟生活,明辨是非;而体育给予我的则是迎难而上的斗志与勇气。我爱这给我带来无限乐趣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我的快乐之源!

十七、小孩子想念的是亲人,长大了,想念的是恋人,后来的后来,想念的对象又变成了亲人。人生最初和最后的想念几乎是一样的。

十八、有些人不管变得多么衰老,却从不失去他们的美丽——他们知识将它从脸上移到了心里。

十九、竞争是终身的,输赢是暂时的。

二十、健心关键在于养神,养神关键在于懂得精神内守,不使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过极,不当名誉、金钱、物质、地位的奴隶!

二十一、当别人拿走你的东西的时候,你就给他们,这样你就会永远不会感到自己遭受到了掠夺。

二十二、我一直深信,并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就好比旅行,也许在旅行的途中我们会拥有有些东西,但是究竟不能带走它。

二十三、相处时需要包容,相爱时需要真心,快乐时需要分享,争吵时需要沟通,孤单时需要陪伴,难过时需要安慰,生气时需要冷静。

二十四、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是美;对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是美;尊老爱幼是美;保护环境是美……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产生美,我们不仅要用双眼去发现美,还要用双手去创造美!让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二十五、有人说爱情是上辈子欠下的情债这辈子来还——我上辈子一定俗不可耐,所以今生无债可还。

二十六、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

二十七、幸福的人不一定开心,但开心的人一定幸福。因为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二十八、渐渐成长的我们:习惯了每天上下班一个人坐在公车上,塞上耳塞,看着窗外和我们一样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人。会感叹生活是多么不易,不再是爸妈怀抱里的小孩,已经长大的我们却会被电影里的某个情节而感动。生活改变了我们,却变不了坚强的外表下那颗敏感而柔弱的心。

二十九、我不曾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洗劫,对生活有些一知半解。往事回首,有过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过失败的悔恨和自责,曾有欢声笑语伴随耳旁,也曾有寂寞孤独与我相伴。

三十、互相宽容的朋友一定百年同舟;互相宽容的夫妻一定百年共枕;互相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8

不想干活,想保持一份慵懒的心情,就像这些天偷闲般囫囵吞枣似的浏览完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现象,每次读完一本书,总是要发好长的呆。尤其是一本能说到你心坎的书的时候。哎,选书如选人,对于不能说到心坎的书,自己也是断然不会从书堆中拣起来。就像这本书,记得初中的时侯,从一个同学家里偶然阅读了作者写的《苏东坡传》,竟给了自己莫大的人生指导,仿佛看到一盏明灯,在穿越了遥远的时代,那光芒照耀在自己的身上依旧温暖如故,伴随那清越的声音,每当自己困顿颓丧害怕卷曲成一团的时候,总能想到一个人曾经不卑不亢不盈不虚的生活在这个美丽又黑暗的世界。用自己的从容,淡定,微笑,还有容纳着山与水,荣与衰,生与死的胸怀,舞蹈着一个丰满、优雅而美丽的灵魂。

我们总是寄望于从万万千千的书中找寻到那么一位作者,去与他交换灵魂的契约,从而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认同感,就如那幅常常映在我脑海中的山水画,一片飘渺雾茫的空旷,远处几处青黛的淡淡山影,从月光下往下望,一叶扁舟上两个孤独的人影,仿佛一个正是来自古代的知己、智者,一个正是观者自己,这样的景又怎么不让人沉醉,又怎么不让人砰然心碎。

然而这终究是本更适合老人的哲学,也正如别人所评论的,隐约间也能端倪出一丝小资的情怀。而我本性中终究还是有一些不安分的脾性,有想享受闲适的心情,却没享受闲适的命。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份不安分的躁动来自何处。有人说,男人象茶,二十岁的时候象雨花茶,至真至纯,色味清香;三十岁的男人是碧螺春茶,去除了浮躁又保持了香味,风格别具。而我在这青黄不接的时代,可能真的是除了一身躁味就没有什么了吧!呜呼哀哉!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9

中国的哲学家是睁着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主义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从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富有生气,因而在他清醒时的生活中也含着梦意的人。他把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看透了他四周所发生的事物和他自己的徒劳,而不过仅仅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应走的道路。因此,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一个民族产生过几个大哲学家没什么稀罕,但一个民族能以哲理的眼光去观察事物,那是难能可贵的。

在西方狂人太多了,只好把他们关在疯人院里;而在中国狂人太罕有了,所以崇拜他们;

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自己。

一个人的想像力越大,就越不能得到满足。

一个理想中的终身伴侣的幻想会生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力量若在缺乏想像和理想的人们便永远不会感觉。笼统地说来,人类有时也被这种理想的力量引入歧途,有时则辅导上进;可是人类终是完全靠这种想像力而进步的。

我们一生中总想把我们幼时的梦想说出来,但是,“有时还没有找到我们所要说的话,我们已经死了。”

一般地讲起来,我们的生活是过于复杂了,我们的学问是太严肃了,我们的哲学是太消沉了,我们的思想是大纷乱了。这种种严肃和纷乱的复杂性,使现在的世界成为这么一个凄惨的世界。

说起来有点矛盾,简朴也就是思想深刻的标志和象征。在我看来,在研究学问和写作上,简朴是最难实现的东西。欲求思想明澈已经是一桩困难的事情,然而简朴更须从明澈中产生出来。当一个作家在役使一个观念时,我们也可说那观念在役使他。这里有一桩普通的事实可以证明:一个刚从大学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出来的大学助教,他的讲辞总是深奥繁杂,极其难于理解,而只有资格较老的教授们才能把他的思想单纯地用着简明易解的字句表达出来。如果一个年轻的助教不用他自矜博学多才的语句来讲解时,他确有出类拔萃而远大的前途的。由技术到简朴,由专家到思想家,其间的过程,根本是一种知识的消化过程,我认为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完全一样的。一个博学的学者,须把那专门的知识消化了,并且和他的人生观察联系起来,才能够用平易简明的语句把这专门知识贡献出来。

一个好的旅行家绝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遭从何处而来

寻求知识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和旁人无关。只有如此,教育方能成为一种快乐,并趋于积极。

在人事之中,不合逻辑的行为常是最能动人的。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很久没有看闲适的散文,偶而翻看,觉得《生活的艺术》还是有林先生自己的独特思想,虽然不是哲学,却领会到了许多深刻的哲学,特别是谈论有关读书的篇章,觉得先生说出了许多读书人同样的体会。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10

看魏小安的《与中国旅游同行》时,他极力推荐这本书,说是这本书会让我们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于是从图书馆借来看了。作者是林语堂 。这本书是他在美国写的,当时在美国引起很大的反响。该书于1937 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 52 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林语堂也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迫不及待得开始读这本书。因为感觉现在的自己及身边的人都是压力重重极不快乐的。那么,林老先生会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艺术呢?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本书 谈了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呵呵,如果真这么会享受,我们定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这本书聊到关于人生的话题。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这样的:“人是一切事物和活动的中心,人生的目的与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而活着就要快乐,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乐。”也就是觉得生活的享受在于一种态度。 林老先生说:“我以为这个世界太严肃了,因为太严肃,所以必须有一种智慧和快乐的哲学以为调剂。” “我们是属于这尘世的,而且和这尘世是一日不可离的。即使这个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但我们总得尽力使生活美满。” 是的,我们要努力去获得精神的和谐,对于这个孕育万物的天地,必须有一种感情,一种依恋之感。“尘世到底是真实的,天堂终究是飘渺的,人类生在这个真实的尘世和飘渺的天堂之间是多么幸运!”

林老先生要我们坚持一种快乐的享受的哲学。也是,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既然生命如此脆弱,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烦恼于生活中那些琐事,为一些小事情耿耿于怀? 另外,从他的文字中也深刻感受到要顺应自然,循着四季,顺应内心自在地生活。 他还坚持要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的确,那些物质财富的多少确实不能说明我们的幸福感。你敢说我们只要越有钱越有名利、地位就越幸福吗?所以我们不需要刻意追求那些身外之物。当然,对于我们年轻人想要达到这种境界还很困难,我们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做保证。但是至少,我们要坚持内心的宁静,淡泊一点,淡然一点,去追求自己兴趣和梦想才是最重要的!总之,遵循内心,追求快乐!

书中还坚持“博爱”。不要太去挑别人的刺,多包容那些那认为的错的事和恶的人,同时也接纳自己的一些缺点。存在即是合理。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少去批评怀疑他人,而是有一颗关怀心,包容心,这样你自己也会变得大度一些,快乐一些。

做一个真性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活出真我。懂得享受生活,以一种悠闲的达观的态度活着。而不只是忙忙碌碌,不只是辛苦地学习和工作。 确实,学习是为了生活,工作也是为了生活。如果你每天只是在为这些奔忙,而忘记享受生活,那么你是忘记了生活本真的样子,得不偿失了!所以如林先生所言,“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另外阐述了悠闲的重要。有一句话感触很深,“世间万物尽在过悠闲的日子,只有人类为着生活而工作。”想想也是,有多少人不是在任劳任怨工作,为了生存奔波烦恼到白发苍苍? 书中说,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智慧的。 所以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我们得学会忙里偷闲。偷得浮生半日闲是一种很好的境界,这是懂得休闲,懂得享受生活的表现。 那么,只要是你想做的什么事情,比如学个什么乐器,去一个一直都想去的地方旅行,抓紧时间去做吧!不要等到有足够多的钱足够多的时间才去做,因为这样你一直都不会去做它。 而享受生活并不需要你要多有钱,只要有心足矣。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珍惜当下,每一个今天,每个此刻都是特别的。想到什么就去做,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记住, 悠闲的生活,必须要有一个恬静的心地和乐天旷达的观念,以及一个能尽情观赏大自然的胸怀方能享受。 我们在浮华的城市打拼,别忘记要给自己放个假去亲近大自然,去观赏神奇美丽的风景,多出去放飞我们的心灵。记住生活的本来面目,不要成为生活的奴隶,而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使生活变成,“为了生活而生活”。

李白就曾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记住享受活着的美好!善意对待周边的人和事,将烦恼的事情化成简单,出去旅行,去喝喝茶,聊聊天,赏赏花,读读书,作作画。简单、快乐地活在这个尘世间。因为,生活,是一门艺术!生活,是一种修行!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11

到达丽江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了,晚饭后被安排看《云南的响声》。我孤陋寡闻,此前与《云南的响声》相关的讯息我一点都没占有,以为这又是一场粗制滥造的东西,没有看头的。手里拿到票也没有认真看,抱定“进去打一头就出来”的想法走进了剧场。

一进去,演出还没有开始我就被震撼了:舞台背景是云南特有的民居,远处是大意的远山,灯光制造的是烟云缭绕、雾气弥漫的晨起氛围,背景的响声是远处的鸡鸣,狗叫,羊咩,牛哞……人一进入剧场,很快就被带入了一个悠远的乡村早起的世界里,去享受那只有山野才有的那份宁静。

仅仅看了“序”——《胎音》,我就再一次地被震撼了。喇嘛吃饭用的“钵”居然可以制作出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看来我之前的判断完全错误了。赶紧掏出门票翻看,一看才明白这是杨丽萍执导的作品。哦,这就难怪了!

后来的《催生》《太阳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鸟》《茶马古道》《喝醉了的鼓》,每一场都给人一次次的震撼,震撼的原因在于,这些声音都是来自生活——小河流水的声音、大河涨潮的声音、风吹草动的声音、晒谷场上谷落簸箕的声音、人踏水车的声音……可是,搬上舞台后,这些太寻常了的声音都被艺术化了,艺术得让你不得不为之震撼。

《云南的响声》制作于,起就被定点在丽江演出了。杨丽萍为什么要把她精心制作的作品最后安家在了丽江呢?听、看演出时,我的脑海里一直翻腾着这个问题。

游丽江,最好是在早晨8:00之前,这样的时候你才能有心思看出丽江真正的气质来。

头天晚上,看过《云南的响声》之后,驴友们都跑到丽江古街上去了,更多的人则是到酒吧一条街上去凑热闹了,希冀着自己能够有一份意外的艳遇。我却独自跑回宾馆睡觉去了。

第二天6:00我就起床了,独自一人拎着相机去了丽江古城。

头天晚上非常希望第二天早晨能够下点小雨,在小雨中游丽江古城那才够味。可惜,老天爷不听我的.,虽然是阴天,但并没有下雨。

块块薄薄的云朵和着云朵与云朵之间的丝丝的光线风流在古镇的上方,古镇就在云朵与光线的映照之下敞开她温暖而柔美的怀抱接纳我这个千里之外奔袭而来的游子了。我像一个多年寻家的孩子突然发现母亲就在眼前,立即扑入了她的怀抱。

天刚刚明,大街上几乎没有人,连店家也还都没有起床。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独享丽江古镇的美丽,很是有几分的自得。犹如一个挣怀的孩子扑入母亲怀抱时发现只是自己一个人坐在母亲的怀中,那种惬意溢满心中而又不便与外人诉说的感觉,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得到。

古镇的街道很窄,如果有轿车开入是没办法对开的,所以街道上没有车辆。古镇的街道很短,一眼就可以看到尽头,没有一条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古镇的街道很多,据说总的有300多条,我是没有福分一一走过的。古镇的街道多弯儿,有些弯儿拐得很陡,街道正往前延伸着呢,正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家店面,街道就会立即拐弯;而有一些街道拐弯很缓,在你的不知不觉中它就拐弯了,昨天导游就告知我们,在丽江古城里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真的不假,一开始太阳还在东方呢,走着走着就发现太阳跑到南方去了,那就是因为街道已经拐弯了,你却不知道。古镇多水,许多从玉龙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形成的溪流就穿城而过,几乎每一个店铺前都有溪水流过,店家在溪流上搭上一座小桥留给顾客走过。你家如果是木制的,那我家就是石铺的,你家是拱形的,那我家就是直板的,反正我不能与你一样。我走过了很多条街没有发现两座相同的桥。

决不雷同还体现在每一家店铺的门脸设计上。如果你家的店铺叽角处种了一棵三角梅爬满门厅上方,绽放着艳艳的花儿,那么我就种一棵青藤郁郁地荫蔽了门厅的每一处墙面。你的门前是凉棚,那么我的门前就是盆栽。反正我不能与你相同。

如果说有相同的话,那就是每一家的门脸都很讲究,没有一家是随便的,每一家的设计都很精致,没有一家是粗糙的。

行走在这样的古镇街道上,让人感觉店主不像是在做生意,而是在生活,而且生活得又是那么的艺术。整个古镇不像是一个商业闹市,倒像是一个园艺博览会。尽管在游客都涌进来的时候,每一家店铺都是人来人往,生意兴隆,但是古镇的商业气息并不浓。好像每一个店主都不是为了生意而生意,他们的主旨落在生活上,而且将生活给以艺术化,做生意只是顺带的事儿。

导游说:“丽江人经过的大地震之后,他们对生命看得很透彻,对钱财看得很淡泊。”哦,这就难怪了。只有这样的古镇人才能让古镇溢发出这种高雅的气质来。

于此,我也终于明白,杨丽萍为什么要把她的《云南的响声》落脚在古城丽江了。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12

文中讲到了快乐问题,有一处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惠特曼说:‘我这样地做一个人,已经满意了。’所以我也以为我现在活着,并且也许还可以再活几十年,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就已经够了。这样看法,这个问题便变为极简单,而不容有两个答语,就是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是的,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活着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呢?开心地活着更有价值。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一天一天地重复着生活,日起日落,其实生活就这么简单。但是如何从简单中得到乐趣呢?那就要用心去挖掘,去享受每一个美的片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能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呢?在这个物质诱惑的时代,很多人都茫然地追求着金钱、地位。是的,追求自己要的东西固然没错,但是有多少人,等到他真正成为富翁时,才知道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生活其实没必要太多的强求,开心就好。

快乐并不难寻。它隐身地藏在了天空、花草、树木等大自然的一切中,还隐藏在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中,更隐藏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中……偶尔地发呆,静静地沉思,轻松地阅读,放声地歌唱……这都是享受。只要你用心去享受,快乐无处不在。生活其实很美好。那些看不见的快乐。围绕在你身旁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和你只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它们等待着你去掀开而一睹快乐的芳容。

我记得朱自清曾《荷塘月色》里写到:“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我现在才知道“早晨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就足以让我很开心了。清晨从窗户中射入的一缕阳光,春日里朦胧中听到的清脆的鸟鸣,路上轻轻抚摸脸颊的阵阵微风……那会让你感到快乐。我记得曾看过这么一段话“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快乐。当一个人悠闲地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大自然与人有着不一般的关系。

西方有句古诗,“我来自尘土,我终归与尘土”。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像鱼一样在水里,迎着粼粼的水波,荡漾着心情,自由的游弋;像鸟一样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与云为友,做天空的旗帜……有了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摒弃作为人的所谓的高贵和自尊,真正的成为自然的朋友,真正的欣赏并赞叹种种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我们有时就是一个鱼,有时就是一片云,有时就是一块石头,有时就是一蔓青草,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想成什么,就是什么。人的思想是无边无际的,是自由的,没有谁可以干涉,可以阻止它的发展,只要你愿意,在思想中,一切皆可呈现。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早上好,都足以让我感到快乐。我现在愿意花时间在这嵌入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在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中找到了快乐。文字使我快乐。一直以来我都以写出的文字与别人分享而让人从中得到启发与思考为快乐的源泉。

这篇章中还提到了“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只要你去挖掘,一天当中的快乐也许可以是一百则。

如果我们多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多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多一些工作的坦然,而少一些追名逐利的烦忧;尊重生命,顺其自然,还自己一个自然的心灵,我们将生活得充实而快乐。静静地享受简单的生活,发现不简单的快乐,这才是享受人生之道啊!人生之旅,快乐是无限的。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篇13

生活这个词语,我们究竟理解多少其中的含义?也许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一定不是一直拼命地想要获得些什么,或者将自己紧紧地束缚于某些东西之中,亦或是过分地追求完美。

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坐在躺椅上,烹茶煮酒,神情安逸,在烟雾缭绕中把那些名家的生活真谛娓娓道来的人。在这本书中,林语堂从生活,家庭,文化,旅行,思想,宗教等各方面写下一种艺术。

在我们一生中,有很多失败和成功,也许我们还在为一时的成功沾沾自喜;或者又为一次小小的失败懊恼不堪。但是我们到底懂不懂什么才是失败,什么才是成功呢?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过往云烟,不复存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被名利这些琐碎的东西蒙蔽了双眼?这些人的一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名利这些虚浮的东西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这些东西只不过让生命失去应有的价值,甚至让我们失去更多可贵的东西。林语堂传承着那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智慧。

看到“放弃”二字,很多人就蹙紧眉头。我们紧紧抓着一些东西,回首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所以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者的表现。对于许多人来说,放弃手中的钱财,功成名就的地位等一些无疑是最艰难的抉择。可是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这些似乎看上去是让你的生活富足了,可是你的心却累了。放弃往往比占有会拥有更多。放下了羁绊和痛苦,才会有自由可言。“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先生这样说。亲近大自然,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安静地阅读一本好书,品尝美味佳肴……得到的就是最简单最质朴的快乐。

以前就很向往周游世界的旅行,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这样就是旅行。其实不然,“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旅行,但是这才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束缚自己,让自己的心更加自由。虽然很难到达这样的境界,但并不是一定要追求这样的效果,这也是林先生告诉我们不要凡事都追求完美的理由吧。只要我们领悟这层意思,我们试着去靠近,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这个年纪的我们,没有太多的阅历,生活二字也不会有很多的感悟。但是合上这本书的那一刻,又明白了不少,此时自己的心愈发地澄明。《生活的艺术》仿佛是一束光,指引我们从庸俗到优雅,我们的灵魂从卑微走向高贵,从理智走向情感。

其实无论你现在是以何种生活方式生活着,但是切勿让自己痛苦,挣扎,被牵绊。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8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后感的...
展开详情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大全1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大学生假期...
展开详情

2023年国庆阅兵观后感(模板12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好的观后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观后感文章。下面是小编带来的...
展开详情

2023年初三毕业心得体会(实用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
展开详情

最新企业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
展开详情

2023年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优秀13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
展开详情

2023年值周心得体会(精选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
展开详情

最新爱国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通用9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后...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2023年初中生军训的心得体会个字(通用1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展开详情

值周心得体会(精选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展开详情

最新晚会观后感(优质9篇)

观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观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
展开详情

最新医德医风教育心得(优秀1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
展开详情

2023年感悟成长演讲稿(模板1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