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大全13篇)
读趣百科>范文>其他范文

2023年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大全1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朋、观、相、童、雷、香;了解这6个生字的结构;理解6个词语。

2、学习4个偏旁:“又”、“木”、“雨”、“禾”。

3、学习两个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图一幅,画有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各拿生字的一个部分,共两张。

2、字词卡片。

3、幻灯片若干张。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学生字,学习生字的结构和新偏旁。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已学的字:月、又、见、木、目、立、里、雨、田、禾、日。

(2)告诉学生:很多生字是通过已学的字拼凑而成,今天我们要讲的生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2、看图学字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说把图画上两个小朋友所举的两个字合起来是什么字?

3、拼拼读读

(1)要求学生翻书拼拼读读生字,并对照图画进行拼读。

(2)指名试读,正音。

(3)教师范读,领读生字。

4、字词教学

师生共同分析字形,初步理解字义。

(1)朋:让学生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结构的字?边书空边说笔画。

(2)观:让学生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结构的字?边书空边说笔画。这里的“又”跟我们已经学过的“又”是否有区别?然后指出这个“又”是偏旁,跟我们学过的“又”是有区别的。然后老师示范如何写这个新的笔画。注意跟字“又”的区别。让学生书空几次。

(3)相:让学生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结构的字?边书空边说笔画。这里的“木”字跟我们已经学过的“木”字是否有区别?然后指出这个“木”字也是一个偏旁,跟我们学过的“木”字是不一样的。然后老师示范如何写这个新的笔画。注意跟字“木”的区别。让学生书空几次。

上述三个生字的结构是否有共同处?然后指名让同学说一下。老师最后点出这三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下面我们再学几个上下结构的生字。

(4)童:同学们一起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成的?它是否是上下结构?边书空边说笔画。

(5)雷:请一个同学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它是否是上下结构?边书空边说笔画。这里的“雨”字是否跟我们已经学过的“雨”字比起来有点小,这就对了,因为这里的“雨”字是作为一个偏旁。然后老师示范如何写这个新的笔画。注意跟字“雨”的区别。让学生书空几次。

(6)香:请一个同学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它是否是上下结构?边书空边说笔画。这里的“禾”字跟我们已经学过的“禾”字是否有区别?然后指出这个“禾”字也是一个偏旁,跟我们学过的“禾”字是不一样的。然后老师示范如何写这个新的笔画。注意跟字“禾”的区别。让学生书空几次。

5、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四个新学的生字的笔画,同时让同学们知道不同结构的生字在田字格中应注意如何分配书写空间,以使写起来的生字有种美感。

6、课后作业

(1)熟读生字。

(2)书写6个生字各10次,注意今天刚学的偏旁的书写。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6个词语和2个句子,以进一步巩固生字,达到对生字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认读新学的生字、偏旁。

(2)请几位同学上来板书这几个生字,其余同学在下面默写这几个生字。

(3)通过一个形象的说明:同学们玩游戏时如果只有一个人玩时是否会感到没有意思,而两个人玩时会感到特别有意思。其实字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它,它会感到寂寞的,所以我们需要给它找个好朋友。

2、讲授新词语

用幻灯片的形式顺次呈现要学的六个词语,并在其中配以辅助图片用以说明新词。下面词语未加说明都是事先呈现。括号里的内容为可能用到的情景。

(1)朋友

同学们有没有朋友啊?老师很想跟大家交个朋友,大家愿意吗?“朋”是有两个“月”构成的,两个“月”在一起,是否可以成为好朋友呢?然后老师范读“朋友”,同学们跟老师念几次。

(2)观看

同学们还记得“看见”这个词吗?今天我们学得这个词也有“看见”的意思。呈现“观看”这个词,不过这个词比“看见”这个词稍微正式一点,如我们说看电视节目,不能说“看见”,而应该说“观看”,同学们说对吗?然后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个词。老师范读,同学们跟着念几次。

(3)相同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词,或者举个例子也可以。同学解释后,老师指出这个词就是“一样”的意思。同学们再看一下这个字“相”,它的两部分是否有相同之处。对了,它的左右两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同学们真聪明。老师范读,同学们跟着念几次。

(4)儿童

你们是儿童吗?对了,我们还有个儿童节呢!谁知道儿童节是几号?请一位同学起来说说。老师范读,同学们跟着念几次。

(5)雷雨

同学们看图中的雨下得大吗?是否还听到有声音?同学们怕不怕啊?这就叫“雷雨”,呈现“雷雨”这个词,下雷雨的时候都有“轰隆隆”的声音,因为这时候天公发怒了。(啊!你问为什么天公发怒了?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希望你们长大了给老师一个答案,同学们愿意吗?)好的,接下去跟老师读几次。

(6)香花

我想问一下有多少同学去过公园?请这位同学起来说一下,公园里有些什么东西?(很好,不过好象还有些你没说到,你说的都是好玩的,还有好看的吗?再请一位同学。)对了,公园里还有许多花,你们觉得这些花香吗?呈现“香花”这个词,我们把这些花叫做“香花”。老师范读,同学们跟着念几次。

接下去请同学们大声读几次刚刚学过的这几个词语,边读边书空。

3、讲授句子

(1)呈现句子:“儿童公园里花儿香”,“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

(2)请几位同学起来念一下,看看谁念得。(大家的表现都很好,我们给这几位同学鼓掌。)

(3)老师先范读句子一次,接下去同学们跟老师读。

4、书写词语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把刚才学的词忘了吗?出示词语卡片,请几位同学起来读一下。然后书写这几个词语和句子。

5、课后作业

(1)抄写这六个词语5次,句子两次。

(2)用上节课学过的'这六个字组词。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3)学过的这六个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4)预习第二课生字和词语。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2

1、学会“妈、为、力、记、以、令、耳、她”8个字;会认“眉、切、猴、象、强、壮、干、吸、引”9个字。认识多音字“干”。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

学习重点;识字、分角色朗读。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正视别人和自己的短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仔细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小画眉),一起叫叫他!快看,她出来了,(课件出示)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要想和他交上朋友,你要先好好读一读有关他的故事才行哟!

二、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同伴互助,在生活中学习。)

2、学生互度课文,合作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几位学生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评议。

三、朗读感悟,体会感情。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画眉和妈妈一起住在这样茂密的大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能知道什么。

指导学生读书,读好书中的关键词句。

2、出示句子,如果你是小画眉的妈妈,会怎样对小画眉说?

3、指名读书,读中理解“关切”。

4、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画眉为什么哭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指名说一说,你是读那些句子知道的呢?

3、学生读相关句子,出示小画眉说的第二句话。

(1)指名读这句话。

(2)小画眉和猴子比谁的动作更灵巧?和大象比谁的力气大?和老鹰比谁的翅膀更有力?理解“比不上”、“不及”、“又不像”。指导读出小画眉的心情。

(3)所小画眉说——(出示小画眉的第三句话)把小画眉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它的心情。

(三)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力”和“为”。

2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3怎么在田字格中写好看?

4范写“为”。

5、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谈话,指名读课文一到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体会小画眉的悲伤。

2、指名读,同桌分角色读。

3、指名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三、课文感悟,指导朗读。

1、指导文中对话部分。通过教师范读,抓住“关切”“和蔼”等词语读出美妙的慈爱的词语,感悟小画眉的心里活动变化,读好小画眉的话。

2、自由朗读。

3、把你读得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大家一起评一评。

四、会唱歌的小画眉。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每个小组推选读得的同学,上台朗读。

3、夸夸我自己。把自己的长处说给大家听一听。

4、评选“会唱歌”的小画眉。

板书设计:

8小画眉

觉得自己很没有用觉得自己挺有用

都有自己的长处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画眉》教学反思

《小画眉》这一课内容浅显易懂,文章最典型的特点是运用对话描写,把人人有长处,我们要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赏识自己的大道理娓娓道来。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重过程轻结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发生,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职业角色由教转向导。教学中,我努力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得以自主的发展。

一、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课堂上,他们的注重力极易被分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运用集形、声、色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增加一些游戏或创设某些情景,寓教于乐,启发学生心智与爱好,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在教学《小画眉》时,我指导学生用传统的分角色朗读后,又教学生用独角戏方式进行朗读,即课前我请学生将课文中几个小动物的头像画在白板纸上,稍小,大概两个手指宽,朗读时,将小动物的头像贴在指尖上,哪个角色说话,哪个手指就摇动,学生一个人便可扮演几个角色进行朗读。学生看着指尖上的小动物,朗读时爱好高涨,完全进入意境,快乐无比。

二、营造氛围,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3

教学要求:

1.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和3个偏旁,并书写9个生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我对小鸟的爱心。

4.育学生要向文中的我学习,用爱心去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我对小鸟的爱心。

3.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方法:

游戏法、讲读法、情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大家喜欢小鸟吗?如果有一只小鸟飞到你家的阳台上,你会怎么做?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阳台雨丝停在身上羽毛湿漉漉

外面拉住指了指拍了拍朝着向着

4.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1、文中哪一段写了小鸟来到我家阳台上?

2、指名读第一段。

3、出示图一:观察小鸟的表现,引导想象:你知道小鸟为什么会停在阳台上?

4、引读第二段,启发体会。指导朗读。

5、正在这时候妈妈来了,她要干什么?

6、自由读第三段,理解忽然、晾着

7、我是怎么说,怎么做的?默读第四段。引导体会:连忙拉住轻声说

8、听了我的话,妈妈有什么表现?

9、从文中我的表现,你感受到什么?

(1)指名发言。(2)教师小结。

10、小鸟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吗?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1)学生读。

(2)想象:你知道小鸟想对我说什么吗?

(3)小鸟可以回家了,我是怎样与他告别的?

(4)指名反馈,齐读最后一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体会朗读。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2、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开火车进行扩词。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身向衣

(2)左右结构:阳妈外

(3)上下结构:台家外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

6、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6阳台上的小鸟

小鸟:迷了路

我:悄悄地瞧

连忙轻声

高兴地说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4

“山、石、土、田、人”这一课是识字(一)的二节看图识字课。要求在学习汉语拼音后,认识“山、石、土、田、人”5个独体字。这5个字笔画不多,但是要想写好并不太容易,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分清“山”的笔顺,写好“石”字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日、月、水、火”,学生对象形字的来源和造字方法有了一些认识。而“山、石、土、田、人”孩子们都不陌生,因此本课我没有逐一识字,而是在课始就先出示“山、石、土、田、人”对应的五幅图画,让学生说一说都是什么,接着打乱出示“山、石、土、田、人”的古代象形字,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些字都念什么,能不能和上面的图画连线,学生很说出相应的答案,这时候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是因为图和字很像。由此实施了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设计意图。

在认字写字过程中,通过说笔顺、书空描红仿写巩固了认字效果。电教设备的使用帮助我把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占格要求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仿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关于“山”字的拓展训练。

“山”的教学中当进行到组词这个环节时,学生组了很多关于山的词语,如火山,大山等等,而书上出现了“山山水水”一词,对于这个词语我在备课时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充分挖掘出内涵,所以只是把词语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实际上这里所蕴含的词语知识是aabb词语形式的初步认识。如果针对这个词以对比的形式来进行拓展,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例:先读一读“山水”和“山山水水”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试着多读读,感受山山水水。然后介绍这样的词语是aabb的形式。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这样形式的词语,比如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等等。如此渗透本课的读写结合点。

2、笔画教学中“土”字笔顺难点的突破。

“土”字只有三笔,看起来简单,而在说笔顺时学生却出现了问题,他们习惯用两横一竖的笔顺来写,我在处理是是采用了反复强调的方法,虽然给足够重视,效果却不太理想,如果我先让学生观察笔顺表中“土”的笔顺变化和前面“山”的区别,学生就应该看出,“土”的笔顺是“十土”。不是一笔一笔的呈现的,这是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律,难点自然就被突破了。

刘老师指出低年级的教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外在素养的培养,重要注重心理素养,也就是“内强素质”这主要表现为“勇敢”和“自信”,教师可通过评价与来提高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如:“你很会学,既知道……又能……。”“你很自信”等等。

另外刘老师还提到了低年级教师要“稳”而“实”,只有教师“稳”才能稳住学生的“心”和“情”。训练更是要扎扎实实的训练不能走过场。

几年来得低年级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低年级的教养任务真的是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养,才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去培养。

这一课得到了太多的宝贵经验,我会努力将它实施于将来的教学之中,让自己和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5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线索〗

明确: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二)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怅。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约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怅惘!

本文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赏析〗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分组完成下列问题〗

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找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2、全文共两段,请简要介绍各段的大意。

第一段总写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第二段写亭中与人共饮。

3、寒冬腊月,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钟情山水的独特个性却遇上了知音人,他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杭州的人。默读此段,找出表现独寂的夜游者相逢的心境的词。

见余大喜”中的“大喜”既是亭中人的惊喜,也是作者夜游的独特心境。

作者落拓不羁,放浪于山水之间的高雅情调得到了应和。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

6、从小品文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本文是张岱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

〖达标训练〗

一、课堂讨论:对“西湖”诗文的认识有哪些?

二、自测题。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c)。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拿一小舟

2、下面句中加点字与“客此”的“客”用法相同的是(c)

a、顾之,客请与予对局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以河为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d、有两人铺毡对坐

3、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是“一痕”、“一点”、“一芥”?

因为湖上雾浓,所以长堤、湖心亭看似“一痕”、“一点”、“一芥”,形容船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手法表达感情

《湖心亭看雪》白描清高自赏,淡淡愁绪

《江雪》烘托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初中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节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手搔高雅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另外,俄国作家契诃夫在谈论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的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的气象混莽,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衣炉火、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鉴于这些,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并背诵;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写,掌握并运用白描手法。

针对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1.导语;2.展示教学目标;3.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4.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这里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正音、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句、小组讨论,质疑、学生教师答疑、检查自学);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这里包括学生质疑,学生老师答疑,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形成板书);6.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这里包括对白描手法的介绍,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7.总结语。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如下:

1、本课的亮点在于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兴趣,读出来韵味,读出来精神,读出来灵魂,出了主旋律。

2、以“悟”突破。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以“痴”为切入点,通过找“痴行”、赏“痴景”、说“痴心”三个步骤深入感悟。对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物的语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进行赏析、品读,使学生能较好的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得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气氛。

3、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脱离文本,蜻蜓点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课后第二题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白描。讲完定义后老师应该结合文本将一下白描在本文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4、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学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5、这节课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有些缺点就可以弥补。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画面,音乐,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看雪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多媒体的运用也让条理更清晰。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6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14个生字,会写由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3、掌握形象地编顺口溜等方法识记汉字的方法。

-->

1、识字、写字。

2、正确区别形近字。

生字词卡,实物投影仪。

直观法、谈话法、讲授法。

第一课时

1、教师板书己和已,指名读,并组词。

2、出示词语自己和已经,大家读。

3、教师板书课题:小粗心秋风己和已

4、指导读课题。

,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从课文中找出生字。(2)标出自然段。

2、认读本课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及新词。

3、指名读从词中抽出本课的生字。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掌握区分己和已的方法。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思考:小粗心是怎样区分己和已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指名反馈读课文,检查自读课文的情况。

3、文中指谁和谁很难分辩?

4、引导学生观察己和已难分辩的原因。

5、指导读相关的句子:

己:己字弯弯像条蛇,蛇口大开,自己的己。

已:已字弯弯像条蛇,蛇口半开,已经的已。

四、总结深化,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练习巩固。

二、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正音。

2、开火车用生字进行扩词或说话。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逐字认读指名扩词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4、学生仿写。

5、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评价。

板书设计:

1、小粗心区分己和已

己:蛇口大开自己

(像条蛇)

已:蛇口半开已经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7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创造能力。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想象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8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写好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鸭对青蛙的深厚友谊。

4、引导学生明白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爱护。

教学重难点:14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你知道什么是信吗?你收过吗?是谁写的?你写过给别人吗?

2、揭示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青蛙信箱每天收到小鸭安慰伤心

今天惊喜读着一封信那一次兴高采烈

4、分段指名读课文。

-->

1、谁寄信给青蛙?

(1)反馈。(2)齐读第2段。(3)练习朗读。

2小鸭为什么写信给青蛙?

(1)默读第1段。(2)反馈。(3)有感情朗读12段。

3、小鸭把信寄给青蛙后是怎样做的?

(1)自由读第三段。(2)反馈。(3)指导朗读。

(4)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4、小鸭在信里写了什么?

(1)自由说。

(2)齐读。

5、青蛙收到信后,心情怎样,有什么表现?

(1)反馈。

(2)有感情朗读。

-->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开火车进行扩词。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半包围结构:边

(2)左右结构:别到

(3)上下结构:每安采

(4)独体字结构:非今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9、寄给青蛙的信

小鸭青蛙

(快活)(快活)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9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文、得、快、法、相、和、亮等字,学习部首禾,积累云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景色。

2.生字词语卡片。课文的相关图片。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小朋友们,回去认真观察夜晚的天空了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反馈自己观察的结果)

2、导读: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认真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还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秘密呢!(教师板书课题)

3、出示生字亮和彩,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强调彩的读音)

4、指导读课题,特别是轻声词语月亮和云彩。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教师的停顿以及情感表现。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3.全班齐读,反馈读的情况。

4.教师适当地评价。

5,指名读,其他同学圈出生字新词。

6.反馈图画生字新词的情况。

7.学生自由读拼音。认读生字。

8.指名读,学生评议,教师再强调。

9.用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练习。

10.游戏:运用摘云彩和月亮的方式,检查熟读生字新词的情况。

11.再读课文,读文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1.教师导读:同学们,大勇和小文等几个小朋友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什么秘密呢?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2.学生自由反馈。

(1)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2)大勇发现月亮比云彩跑得快。

(3)小文发现云彩比月亮跑得快。

3、品读,理解。

(1)教师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像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云彩和月亮的图片,请学生演示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帮助理解穿行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3)请学生试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4)教师导读,看着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大勇说:。

(5)讨论,小朋友们相信大勇的话吗?说出你的理由。

(6)集体交流。(理解相信)

(7)教师导读:可是小文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

(8)大伙一开始相信小文的话吗?(不相信)

(9)不相信,会露出怎样的表情或是说什么?(指名上台表演,并说一说。)

(10)小朋友们,如果小朋友们不相信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会怎么做呢?

(11)小文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读课文4、5自然段。

4.了解判断云彩、月亮谁快的方法。。

(1)小文是怎么做的?(指名读一读,教师出示图片:树杈。)

(2)结果,大家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3)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4)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一读。

李小文是对的,云彩确实比月亮跑得快。

(5)引导理解确实。

(6)如果你们是那几个小朋友,会怎么夸小文呢?(学生发挥想像自由地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1.出示含有生字的五角星卡片。学生认读并带读。(出色完成任务的送颗五角星给她(他))。

2.大家齐读生字。

3.用生字口头组词。

4.教师出示词语:云彩、穿行、树杈,大家一起读一读。

5.用这些词说句。

二、反馈观察情况,总结全文

1、学生自由反馈用小文的办法观察云彩和月亮的情况。

3.教师总结,李小文真是一个观察认真,又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三、扩展延伸

1、教师导言,激发兴趣:我了解到,上节课的课后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仅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还收集了许多关于云彩和月亮的知识或故事呢!

2.学生自由反馈收集到的资料。

四、角色朗读,背诵课文

1.教师提出角色朗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配,自由朗读。

2.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角色朗读的情况,组间互相评议。

3.学生推荐各组的优秀学生,集体分角色朗读课文。

4.熟读成诵。

五、指导写字

1、教师出示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集体反馈,强调注意点。

5、认识部首禾并指导书写。

(1)区别禾与禾,说说变化,强调要点。

(2)学生跟着教师写一写。

(3)展示部分作业,进一步规范禾部的书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6、学生写生字,教师巡视辅导。

7、集体评议作业。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认识横折、横折勾和点。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和朗读的能力。

3、认识到书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

2、学生课前准备的绘画的书架或照片,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谁愿意谈谈你的小书架是什么样的?丁丁家也有一个小书架,他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书架吧。

2、复习单韵母

二、读文

1、老师大声读课文,小朋友们打开书小声读读短文。听的时候要用手指着书认真听。

2、生评价师读得怎么样。

3、谁能完整地读课文?指名读?

4、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三、识字

1、小书架中有许多有趣的字卡,让我们一齐来读读它。如果这个字你不认识你可以示意老师。

2、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在课文中读读这些认识的字。

3、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可以和你的伙伴合作。

4、请小老师教同学。

四、再读课文

1、认了生字再让我们读读这首儿歌吧。

2、你的小书架上摆了哪些你最喜欢的.书,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3、你喜欢你的小书架吗?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4、读全文。可以加动作。

5、试着背诵。

五、写字

1、认识新笔画“横折、横折勾和点”。

2、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用、在”的笔画笔顺。

3、指导书写。

六、练习

猜字游戏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指导写字。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9个生字,会写“怎”、“玩”和“会”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

教法学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中的奶奶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读这一课题时要注意什么?(第二个“奶”字和“的”都读轻声;“白发”的“发”是多音字,应当读第四声)领读课题、ppt展示“发”字的多音字组词。

过渡: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里的奶奶是什么样的,跟我们的奶奶一样吗?带着以下几个问题,用2分钟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有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做好标记。

(3)标出自然段。

(4)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过渡: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生字,学会给生字组词

(1)生字:指半给怎吗玩抬让会

发吭傻跟望操抚

(2)逐个学习:a.指名拼读生字。

b.全班拼读。

c.去掉拼音齐读生字。

(3)学习反馈(游戏环节):a.开火车(读生字)

b.摘苹果(给生字组词)

c.青蛙蹦蹦跳(读组词)

过渡:经过一番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生字词的认识已是了如指掌!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三)齐读课文

师:听了大家的读书声。真是振奋人心!老师有两个问题想问大家。

(1)这是谁跟谁之间的对话?

(2)请把表示奶奶说的话用“____”画出来,表示“我’说的话用“﹏﹏﹏”画出来。

过渡:好学的同学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奶奶和“我”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别着急,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学习课文。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教学新偏旁。(“心”字底、“王”字旁、“人”字头)

3、交流识字方法。(结构、部首、书写特点)

4、你能想出方便记忆的识字顺口溜吗?

a.乍得心碎。b.王是元首。c.“云”上站一人。

5、组词。

6、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7、反馈写字情况。

(五)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奶奶的白发

“我”

奶奶

小学一年级语文《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完了《奶奶的白发》,有遗憾,有兴奋,有感动,静下来反思时,发现我的课堂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了,包括自己意识到的,没有意识到的。《奶奶的白发》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难点是理解奶奶说的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含义。教参中也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积淀语感,增强情感体验。”

让孩子们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反角色朗读,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是本课的重点。

教师的引导,一直都是课堂的关键,因为学生的生活体验并非一个问题扔下去就会有丰富的生活联想,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完全要靠教师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要引导学生走进情境,说出心里话。

在这个环节中,我一是表现得不够自信——相信学生能行,急于帮学生总结答案,学生说的机会不多,二是对于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的把握,当学生答到“雪白雪白是比雪还要白”时,应相机往下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比雪还要白是怎样的,而我却忽略了这个很好的资源。

第二,这篇课文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再现课文内容,教学也注意了这一点,例如让学生表演读,加表情读,但引导的不够恰当,在读奶奶的话时,学生始终读得比较地生硬,其中有个女孩子读得很棒,无论是表情,语气都恰到好处,应该让她到前面来面对所有孩子师范读,让其他孩子去模仿读,不仅模仿读的语气还有读的表情、动作。

另外读的形式列举出来很多,但是没有很好的交差利用,导致孩子们失去了读的兴趣,需要不断地磨练。也忽视了文本的完整性、扩展性,如果能利用好文中的插图,图文对照,创造想象,真的做到活化课文的语言,那么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只有吸引了孩子的所有注意,让他们的思维跟着老师转,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多方位地为读做准备,才能使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更轻松地学习。

短短的40分钟,让我成长了很多,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一种挑战,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是一种更高的挑战,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也希望我的课堂能够使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丰满,我想这需要我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3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培养学生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8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美妙飞舞开始练习陌生经常熟悉不久

4、分段指名读课文。

-->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理解

(1)毽子在老师脚上听不听话?你是怎样知道的?

(2)我们刚开始踢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

(3)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样做的?结果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有感情朗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结构:久生先

(2)左右结构:低话听她师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5、毽子变乖了

开始:一点儿也不听话(陌生)

每天都抽时间玩

不久:变乖了(熟悉)

更多其他范文范文

笑猫日记读后感(优质9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
展开详情

最新幼儿园手工活动教案中班 幼儿园中班手工活动教案(大全1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
展开详情

笑猫日记读后感(实用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
展开详情

2023年工作的发言稿(模板1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工作的发言稿...
展开详情

防止环境污染的建议英文 防止环境污染建议书(优秀11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防止环境污染的建议英文篇一尊...
展开详情

最新做好统计工作的发言稿(汇总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展开详情

2023年回到母校工作的发言稿(汇总11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展开详情

军训日记小学生(优秀12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无尽的母爱

无尽的母爱 两位军人走出山里的一户农舍,老妈妈送了出来,再三挽留两位。两位军人依依不舍地向老妈妈告别。 他们走到院子里一个用栅栏围住的地方,看着里面被关...
展开详情

2022年第一波祝福 习近平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

在2021年最后一天晚七点,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让我们一起向未来”——聆听习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贺词习近...
展开详情

交通安全活动方案内容及总结参考模板(通用5篇)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加强小学生交通安全”活动中大力树立舆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交通安全活动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
展开详情

三月文案朋友圈2021 关于三月发的朋友圈文案50句

万物可爱,欣欣向荣,3月是充满美好的月份,不知不觉春暖花开,温和的阳光,泻了满城的春色,人生恰入三月花,正道春光无限好。在这美好的三月中,大家肯定要发朋友圈啊,...
展开详情

爱国奋斗精神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范文

爱国奋斗精神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范文,爱国人物他们在各个方面也会优先以模范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国奋斗精神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范文相关的一些内容,希...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