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读《明朝那些事儿》就讨厌清朝,读完《明实录》又讨厌明朝呢?
读趣百科>科普>历史

为何读《明朝那些事儿》就讨厌清朝,读完《明实录》又讨厌明朝呢?

说到明朝和清朝的一些事情,有的时候还真的挺复杂的,如果要仔细的说,那还是挺难一下就说完的,要说不知道的多少天了,所以我们今天不说这个,我们说和明朝还有清朝相关的书籍的一些问题,话说有读者独到了《明朝那些事儿》,又有人读到了《明实录》,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就开始讨厌明朝,但是读完《明实录》之后又开始讨厌明朝,这就很有意思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我的回答是:因为人是矛盾的,是感性和理性的集合体。读《明朝那些事儿》,我们感性一时间占了上风,所以读完后第一反应便是爱明朝、恨清朝。但是,激情过后,理性回归,当我们再认真读完《明实录》,便会明白,明朝并不像当年明月讲的那么好,他有很多很多问题。和清朝相比,它许多方面差得远。

感性让我们的莫名其妙恨上了清朝

《明朝那些事儿》,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对许多我们在历史书中看起来很抽象的人和事,当年明月用现代人习惯的说话语气,同时加进去个人的感情和思考,完美的做了诠释,从而让人想看、觉得好看、看了还想看。

通常来讲,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感觉它写的很好,很切合我们的实际,读起来很舒服,我们就会不知不觉认同书中的许多观点。我们在读《明朝那些事儿》时,就是这样。书读完了,作者刻画的那些美好的形象、作者的观点也扎根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所以我们会忍不住想,这么强大的、精彩纷呈的明朝,如果能够再延续1000年至1万年,那该多好啊!可结果呢?是看起来很野蛮、很落后的清朝,推翻了明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清朝摧毁的不是明朝,而是我们心中美好的梦。所以我们恨他,就在所难免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暗恋上同班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每天光看着她都非常开心,希望永远能够保持这种美好的感觉。然而有一天,另外一个男生和她牵手了,你的梦,碎了一地……

在这个例子中,你就是喜欢《明朝那些事儿》的读者。你暗恋的女孩子,就是明朝。而那个男生,就是清朝。

理性让我们开始反思,明朝是否真的有那么好?!

首先这里要讲清楚一个观点。《明实录》和《明史》不是一回事。

《明史》是清朝官员修订的,为了拔高清朝,有时候会刻意的贬低明朝,所以有些表述是很不客观的。另外,编写《明史》的时候,距离有些事情发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要难免会有些资料不可靠,表述不够精确。

《明实录》在这方面则做的比较好。首先,它是由明朝历代史官编纂的。其次,内容除了明成祖朱棣继位之后,刻意删改了一部分外,其余内容可靠性非常高。再者,因为记载的时间与事情发生的时间离得很近,有时候甚至就是同一天,所以资料准确性很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明实录》就相当于每天日记,皇帝什么时间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晚上和谁睡的觉,都要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记下来。

正是因为太真实了,所以我们从中会看到,明朝的人和事,并不像当年明月写的那么好,而是问题多多,甚至有些事情特别残忍。看的时间越长,了解的东西越多,我们就越来越接近一个真实的明朝,开始把目光聚焦到他的不足上。

比如,皇帝不敬业,几十年不上朝啊。比如,太监专横,太监误国,等等。而这些毛病,清朝都没有,或者很少。两相对比,我们就越来越喜欢清朝。

明清两朝各有特点,不应厚此薄彼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叫做:评价历史中的人和事,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从他的个人的阶级以及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出发。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来评价一下明朝和清朝。

首先,明朝确实有很多问题,比如说皇帝不上朝、太监干政、内斗不止等。但明朝也不全是问题,他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它有一套成熟而完善的政权运作机制,可以确保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朝廷仍然能够有效运转。

其次,清朝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了明朝的优点,总结了明朝的教训后才能做的这么好的。同时,它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等。

总结语:

习大大曾经讲过一段话,叫做:不能以改革开放之后的成绩来否定改革开放之前的那段历史,也不能以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之后的成绩。

我觉得,也可以借用这个观点,来评价明朝和清朝的功过得失。

最新历史科普

谍战深海之惊蛰周海潮是好是坏?周海潮结局是什么?

不少观众都在《谍战深海之惊蛰》中发现了孙艺洲,不知道大家现在看到孙艺洲还会不会想起吕子乔这个角色。不过在《谍战深海之惊蛰》里,孙艺洲肯定不是来搞笑的,他饰演的...
展开详情

招摇洛明轩结局怎么样了?洛明轩是怎么被招摇封印的?

其实路招摇早年还对洛明轩心生爱慕,但这一切都因为洛明轩杀死招摇姥爷而告终。洛明轩的正道根本毫无人情可言,也是让招摇感到无比失望,此后两人成了生死之敌。不过洛明...
展开详情

殷墟出土了哪些商朝文物?殷墟对中国考古有哪些重要意义?

可以说殷墟的发现,又将中国可被证实的历史往后推了几百年,同时也证实了商朝的存在。虽然我们一直说中国上下有5000年历史,但在这之前,能被出土文物证实的历史可能...
展开详情

蒙古与波兰的莱格尼察战役是怎样的?揭秘莱格尼察战役过程

12世纪末期,这个时候正式波兰王国的上升时期,一路征服了周边的众多国家,另外还通过军事和联姻的方式控制了整个波西米亚公国,将国家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德国东部地区...
展开详情

四大灵猴分别是谁?四大灵猴实力排名

《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六耳猕猴都属于四大灵猴之一,那还有另外两只灵猴是谁呢?其实四大灵猴分别指的是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其中灵明石猴就是孙悟...
展开详情

六扇门是什么机构?揭秘历史上真正的六扇门

喜欢看古代刑侦小说的朋友,肯定不会对六扇门这三个字感到陌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机构。那在历史上,六扇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六扇门顾名思义,因为他总共有...
展开详情

绝代双骄中江玉燕为什么黑化?江玉燕如何变坏的?

多年前的一部《绝代双骄》中,江玉燕一定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了,她虽然不像后来的电视剧那样,画着大浓妆表示黑化,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她的阴险狠毒,这也都得益于演...
展开详情

武汉的茶文化是怎样的?

说起茶叶,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世界三大著名饮料中的其中之一,也是中国最为传统的饮食文化。饮茶的这一传统在中国保持了几千年,对于中国来说,茶叶是物质的,但是...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李鸿章打黑是什么?李鸿章是如何处理广东黑社会的?

说到李鸿章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李鸿章是中国古时候的一位大臣,做的贡献还会很多的,特别是在团结统一方面留下了很多值得人学习的地方,那么,其实,李鸿章当时也...
展开详情

西游记混世四猴是谁?孙悟空在其中吗?

《西游记》早已经成为我们心目当中的经典,不仅是故事情节,还有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已经让很多人有了一些共识。而在《西游记》的原著当中,提到过“混世四猴”,是在真假...
展开详情

遭家不造什么意思?遭家不造典故出处介绍

刘备当年想要称帝,是需要一个正统理由的,毕竟汉献帝不在刘备这边,贸然称帝肯定会引起百姓反感。不过曹丕改朝换代后,刘备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打着匡...
展开详情

赵云临死前对诸葛亮说了什么?这四个字让诸葛亮痛哭流涕

赵云的一生在忠义方面几乎是没有瑕疵的,而且一点都不贪功劳,导致还被同僚给排斥过。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豪杰在蜀国却一直被刘备埋没?直到赵云临死说出的四个字才让诸葛...
展开详情

我国历史上的单挑王有哪些?有哪些常胜将军?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似乎战争与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乱世出英雄,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非常厉害的大将军,而且还有一些是一生都从未有过败绩的常胜将军,例...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