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入侵波兰时为何法国不帮忙?与马奇诺防线什么关系?
读趣百科>科普>历史

德国入侵波兰时为何法国不帮忙?与马奇诺防线什么关系?

1939年9月,波兰被纳粹德国打灭国了,这是欧洲历史上德国与波兰第四次瓜分波兰,并且终于消除了东线的隐患,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危险,为下一步全力进攻法国创造了条件。消息传来,德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人们上街狂欢祝贺,并将英、法两国的无能作为嘲笑的话题。

原来,战前英、法两国与波兰结成军事同盟,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德国民众对未来的局面不免揪心起来。但让他们放心的是,德军进攻波兰,英、法两国无动于衷。同时,也证明了英、法两国的警告,无非是虚张声势。

因为,英、法两国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欧洲各大国在经历了一战,以及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国力衰减;再加上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人们普遍存在厌战情绪,渴望和平的心情,甚至达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这也是德国崛起后,英、法两国采取妥协和绥靖政策的主要原因。

正所谓“恩威并施”,一味的妥协并没有遏制德国的野心,英、法两国又显示出强硬的一面,不仅与波兰结为军事同盟,而且对德国发出了警告。正因为目的依然是避免战争,也预示着他们的警告和宣战,更多的是“雷声大,雨点小”。

果不其然,在德军入侵波兰的第3天,英、法两国在其警告中,虽然要求德军立即撤军,否则将履行对波兰承担的义务,但没有限定撤军的日期。也就是说,他们对和平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正因为如此,也注定了他们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当德国无视警告,根本不予理睬时,恼羞成怒的英、法两国才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这才对德国宣战并开始专心于战争的准备。然而,英、法两国与波兰在地理上并不接壤,不可能直接派兵进入波兰,只能通过法国或比利时出兵策应盟友。

令人奇怪的是,法国110个师无动于衷,眼睁睁地看着波兰灭亡,而英国更是在波兰灭亡后3个星期,才派出了4个师到法国。战争准备之慢,不得不怀疑他们的实力和诚意,就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称之为“象征性的帮助”。说白了,还是没有准备好。

而此时的德国,将全部主力都投向了波兰,在西线的齐格菲防线上只有23个步兵师,以及同样虚张声势的意大利。换句话说,部署在法国“马奇诺防线”的110个师,完全有能力在德军背后“插上一刀”,逼迫德国放弃进攻。

那么,为什么法国错失了进攻德国的最佳时机呢?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如果说英国出兵还有隔着海峡,“鞭长莫及”的理由,那么与德国毗邻的法国也一动不动,实在是没有可推卸的理由,让所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又称作“静坐战”。难道法国人傻吗?不,他们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没有主导欧洲的能力。自“鲁尔危机”过后,法国认清了自己在一战后,有英国在中间“搅和”,不可能成为欧洲大陆的“老大”,反而会处处受到节制。于是在外交上紧跟英国的脚步,甚至沦为“跟班”也在所不惜。

尽管英、法、波三国结为军事同盟,但主导战争进程的是英国人。对德宣战是英国在先,法国附和,就已经说明了问题。更何况,在没有英国人参战和指挥的情况下,擅自进攻显然是没有把“老大”看在眼里,这不符合法国的战略需要。

其次,德军的实力,不容小嘘。“闪击战”首次在波兰战役中亮相,简直就是摧枯拉朽式的横扫。全世界为之震惊,各国为德军的强大而感到阵阵不安,无论是单兵军事素养,还是坦克、飞机的数量和质量,在当时的欧洲“无人能及”。

在法国看来,凭法军的实力,突破齐格菲防线有能力的,但波军主力仅5天就被德军分割包围,损失比达到60:1;当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德军实力强大,法军根本不是对手,再加上波兰迅速灭亡,也没有留给法军更多的反应机会。

更重要的是,苏联的立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让英、法两国试图“祸水东引”的伎俩破产,而苏联参与瓜分波兰,让法国更加确信苏、德两国有共同对抗的意思。本就犹豫万分的法国,更加不敢擅自进攻,因为亡国的可能性更大。

尽管英、法两国结为军事同盟,但英国陆军的实力远比不上其海军,更何况“远水救不了近火”,一旦贸然行动,英国凭险可以据守,而法国只能是亡国。“一静一动”,后果截然相反,法国人不傻,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考虑得更谨慎。

更让他们坚持“以静制动”的底气,来自“马奇诺防线”。

著名的“马其诺防线”,尽管战后成为人人嘲笑的国际笑话,但在当时却体现了法军的战略指导思想。一战的经验教训,让法国人设计出的最坚固防线,不能说是无用,毕竟在“矛与盾”的攻防中,“矛”的可选择性更大,况且是锋利的“矛”。

一战中,随着武器的换代升级,靠人海和勇气获得胜利已不可能,最终双方陷入持久的堑壕战、阵地战,谁也突破不了谁。无视士兵生命的做法,让法国将领们摒弃传统的进攻理论,在防守上下功夫,以坚强的防御消耗对手的锐气。

尤其是在凡尔登战役中“一战成名”的贝当元帅(当时是上校),就十分抵制在枪炮中让士兵去冲锋。他不允许向易守难攻的阵地发起进攻,取而代之的是节节防御,特别是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的确挫败了德军的攻势,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长期担任法军总司令期间,贝当将坚持防御,放弃进攻做到了极致,这就是“马奇诺防线”。该防线全长390公里,纵深达14公里,也就是说,一旦对方突破第一道防线,法军还能在纵深再次组织防御,以此不断地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

法国耗费50亿法郎,相当于一年的财政预算,打造出一个完备的防御系统。里面一应俱全,火车、指挥部、医院,甚至还有小型电影院,储存的粮食、弹药足以让部队坚持3个月,成为当时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防线,也是后来德军绕道的原因。

不过,由于建造成本过高,再加上法国认为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修了法、德边境段。当然,这也是单纯防守的最大弊病,任何一段没有防御,就有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弱点,既然不能全面防御,就谈不上是最好的防御。

有人认为法军的军事指导思想,比德军落后20年。这句话,有点“事后诸葛亮”,作为一战后军事思想发展的两个方向,一个将“盾”做到了极致,一个将“矛”磨得更利,简单地用“落后”二字显然缺乏严谨,毕竟德军没有正面进攻马奇诺防线。

不管怎么说,马奇诺防线让法国上下产生了一种虚幻的安全感,想当然地认为万事无忧。正是过于信赖这条防线,让其放弃了任何进攻,将战役的主动权交给了德国。在他们看来,进攻就是找死。说到底,有该防线在,法军不可能进攻德国。

最新历史科普

吴三省和解连环是谁害死谁?吴三省害我解连环原文

《盗墓笔记》中的一大疑点就是吴三省和解连环究竟是谁害死谁。吴邪等人一开始都以为是吴三省害死了解连环,其实真相是解连环害死了三叔,还冒充他的身份。吴邪在海底墓看...
展开详情

延禧攻略中明玉结局是什么扮演者是谁?有历史原型吗?

小编看到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延禧攻略是有不少的人在议论纷纷,这部电视剧其实讲述的就是清朝时期的宫廷剧,故事的还是有很丰富的历史性的,里面的很多人物形象都历...
展开详情

庆余年言冰云为什么被抓?是谁泄露了他的身份?

在《庆余年》的剧情当中,言冰云虽然很少出现,但是对于剧情来说却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他掌管着庆国在北齐的情报网,庆国能够大败北齐,言冰云可以说是出了不少力,但是...
展开详情

知否盛家的四个女儿,她们都是什么结局

《知否》一出来,很多人就从中看出了“宅斗”的气息,相比“宫斗”,宅斗的范围要缩小了很多,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争宠”,相反,主角的登场,一开始就是极其低调,收敛自...
展开详情

三千鸦杀玄珠为何替覃川开启灵灯?玄珠最后变好了吗?

《三千鸦杀》这部小说里面可以说是塑造了很多令人非常印象深刻,并且每一个都性格非常鲜明,完全不一样的人物角色了。其中玄珠一开始是和覃川处处作对的,她和覃川两个人...
展开详情

长相守花锦绣为什么嫁给原青江 花木槿和花锦绣感情好吗

花木槿和花锦绣是亲姐妹,她们从小的感情就非常要好,虽然两人也有爆发过小摩擦,但并没有反目的时候。可能有的观众会觉得妹妹花锦绣性格太强势,有时没能体量到姐姐花木...
展开详情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是什么意思?子初孝直出处介绍

庞统和诸葛亮的名声很大,但是有两位谋士实力不在他们之下,而且这两人才是能得天下的关键,就是子初和孝直了。不过子初和孝直在三国里好像并不是那么的出名,不过也能想...
展开详情

青簪行阴阳剧本怎么回事 青簪行和天河行什么关系

《青簪行》近期在网上曝出阴阳剧本事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有网友称杨紫和吴亦凡拿到的剧本不一样,后面会剪成《青簪行》和《天河兴》两部剧。这样的操作实属罕见,...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望风响应什么意思?望风响应典故出处介绍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不过在这期间也不怎么得知,后来归隐了几年才重新出山加入刘备。不过当年赵云准备加盟公孙瓒时也不太顺利,原本公孙瓒还犹豫不决,数月以后才答...
展开详情

遭家不造什么意思?遭家不造典故出处介绍

刘备当年想要称帝,是需要一个正统理由的,毕竟汉献帝不在刘备这边,贸然称帝肯定会引起百姓反感。不过曹丕改朝换代后,刘备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打着匡...
展开详情

佛教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做功德需要回向吗?

说起回向这个佛教中的用语,估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从小到大,父母,长辈以及老师都会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而分享可以说就是狭义上的回向了。那么做...
展开详情

苗族婚俗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在我们人类的男女之间,都需要情投意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认识彼此熟悉彼此,自然而然的就会走到了婚姻的殿堂里,而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候,伴随着婚礼也衍生出...
展开详情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含义介绍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专属用语,这四个字分别指的是中医在给病人看病时的四个诊断步骤。望指的是看气色;闻是指听气息;问就是询问症状;切是指把脉。这四种诊断手法最早起源...
展开详情